CN105776514A -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6514A
CN105776514A CN201610300284.5A CN201610300284A CN105776514A CN 105776514 A CN105776514 A CN 105776514A CN 201610300284 A CN201610300284 A CN 201610300284A CN 105776514 A CN105776514 A CN 105776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lift pump
groove
pipeline
sewage
biochem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02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云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AIG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AI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AIG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AIG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002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765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76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6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8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槽、生化槽和空压机,所述调节槽内设有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一气提泵的进料口靠近所述调节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生化槽连通,所述第一气提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所述生化槽内设有第二气提泵、出水气提泵和曝气器,所述第二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调节槽连通,所述第二气提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所述出水气提泵的出水口与生化槽的外部连通,所述曝气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对污水进行净化,同时动设备少,便于对系统进行安装维护,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运转。

Description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用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一般情况下,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三种用水不能大规模取用海洋水,而只能取用淡水。但是,水环境中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仅占水体总量的2.53%,而目前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22%。加之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可以直接取用的优质淡水日益短缺,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造成的污染,需要人类对使用过后的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为SBR,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对时间进行分段的操作方式替代对空间分段的操作方式,采用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采用静置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经过SBR工艺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产生的污泥经过浓缩、压滤等处理后,可以作为堆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SBR技术本身对于自动化控制程度和设备维护有较高的要求,使用困难和繁琐,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槽、生化槽和空压机。
所述调节槽内设有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一气提泵的进料口靠近所述调节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生化槽连通,所述第一气提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生化槽内设有第二气提泵、出水气提泵和曝气器,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靠近所述生化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调节槽连通,所述第二气提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出水气提泵的进水口高于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所述出水气提泵的出水口与生化槽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水气提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曝气器低于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曝气器距离生化槽的底部100mm~300mm,所述曝气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设置,设置这个高度的曝气器能够达到最大的曝气效果。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箱、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
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空压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管路通断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通断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三管路通断的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第四管路通断的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
通过控制箱分别对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对不同的控制阀进行不同的控制,实现对相应管路的开断的不同控制,从而实现分时对污水进行处理。利用控制箱分别控制各个控制阀,自动化程度高,同时自动化集中在控制箱上,自动化集成度比较高,只需要对控制箱进行维护就可以了,维护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还包括消毒槽,所述消毒槽的顶部与所述出水气提泵的出水口连通。污水在经过处理后,水质得到大大改善,但细菌含量仍十分可观,并有存在病菌的可能。因此,污水再从生物槽排出之前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医院、生物制品以及屠宰场等有致病菌污染的污水,更应严格消毒。
目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便是氯化和紫外消毒。氯与水中有机物结合时同时具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能够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氯取代后形成的卤化有机物是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液氯,其次是漂白粉、臭氧、次氯酸钠、氯片、氯氨、二氧化氯和紫外线等。其中液氯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其他消毒剂如漂白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臭氧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其他几种消毒剂也有很明显的缺点。
紫外消毒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对病菌进行杀灭,其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出水的消毒。本发明可选氯化或紫外消毒方法。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还包括除磷槽,所述除磷槽的底部与所述消毒槽的底部连通,所述除磷槽的顶部与除磷槽的外部连通。在当处理的水体中磷的含量过高的时候,需要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槽后加一个除磷槽。水体中磷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外源性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其中以农业污水为主,内源性主要来自于水体中沉积物氮和磷的释放以及水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如果不对水体中的磷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即水体内的氮磷含量过高,使得水体中的藻类及其他浮游动植物迅速繁殖,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后,将会使得水质明显下降,同时一些藻类甚至会分泌有毒物质,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
另外,由于磷与氮、硫不同,不能够成为气态而排放到空气中,一般只能够通过化学、物理或者生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固态从水体中去除。常见的除磷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结晶法、电渗析法、人工湿地法、膜技术除磷等,其中如果处理的水体为生活污水,则主要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沉淀法。
生物法除磷中最基本的除磷工艺是厌氧/好氧法,即A/O法,为提高除磷效果,在A/O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如A2/O法、改良氧化沟、倒置A2/O法、Bardenpho、VIP、MSBR、UNITANK等。
化学沉淀法是采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除磷方法,化学沉淀除磷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无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物,然后固液分离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可用于化学除磷的金属盐有三种:钙盐、铁盐和铝盐。最常用的是石灰、硫酸铝、铝酸钠、三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和铝铁聚合物等。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还包括格栅槽,所述格栅槽内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格栅,所述格栅槽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连通。利用格栅槽内的格栅,能够对水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有效过滤,例如漂浮的木块、塑料等。对这些体积大于格栅的栅条间隙的杂质,会被格栅阻挡,不能够进入到后续的净化系统内,能够有效避免大杂质在系统内造成管路堵塞,或者损坏气提泵。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还包括隔油槽,所述隔油槽内设有用于过滤油脂的隔板,所述隔油槽设置在所述格栅槽和所述调节槽之间,所述格栅槽的底部与所述隔油槽的底部连通,所述隔油槽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连通。工业污水中的油脂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中的浸出、物理、化学精炼过程中的连续碱练、水化、酸化、中和、脱胶、脱臭、脱色、水洗、过滤等工序。如果是生活污水,则油脂主要来源于餐饮洗涤环节的动植物油。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油脂会使得污水成分复杂,pH值不稳定,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并且会在污水处理设备表面粘覆结垢,对污水处理设施冲击较大,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水体中油脂含量较高的污水,需要在进行净化之前对水体中的油脂进行过滤,加设隔油槽,利用隔油槽中的隔板,将油脂隔除。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所述调节槽的顶部与所述生化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生化槽的顶部与所述生化槽的外部连通。将调节槽的顶部与生化槽的顶部连通,将生化槽的顶部与外部连通,使得调节槽和生化槽构成连通器,当调节槽内的水位过高的时候,就会经过调节槽的顶部,流入到生化槽内,如果生化槽内的水位也过高,多余的污水便会经过生化槽的顶部流通到外部,避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槽或者生化槽满溢。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所述调节槽和/或所述生化槽内设有液位计。在调节槽和/或生化槽内设置液位计,利用液位计对调节槽和/或生化槽内污水液位的高低进行监控,液位计可以采用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在测量中脉冲超声波由传感器(换能器)发出,声波经物体表面反射后被同一传感器接收,利用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传感器到被测物体的距离。超声波液位计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被测介质几乎不受限制,可广泛用于各种液体液位测量。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所述第一气提泵、第二气提泵、所述出水气提泵为脉冲式气提泵。脉冲式气提泵,能够快速稳定间隔的用于排水、排泥。脉冲式气提泵通过控制进气时间和强度来控制排水、排泥流量及排水、排泥时间,达到自动排水、排泥功能,并且排水、排泥通畅、无堵塞、构造简单、节能、排水量和排泥量可以任意调节、位置任意布置、容易操作、免维护,能够保证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可选地,生化槽内除了可以是利用曝气器对污水进行曝气净化外,还可以在生化槽内悬挂或者装填微生物载体,利用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处理负荷和抗冲击能力,提高处理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污水通入生化槽内,
利用曝气器进行曝气,
使污水在生化槽内静置,
对生化槽内的污泥进行回流,
将处理后的污水从生化槽内排出。
通过将污水引入到生化槽内,在生化槽内对污水进行曝气,使得污泥中的活性成分净化污水,然后静置,使得上层水质和下层污泥进行静置分离,然后将多余的污泥进行回流,回流至调节槽内,最后通过生化槽将净化过后的水排出,实现对污水的净化,采用这种方法净化,净化速度快,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可选地,
在所述将污水通入之前包括,设计生化槽容积,所述设计生化槽容积包括:
首先计算污泥量,
生化池所需污泥量为MLSS,公式中,
Qmax——设计流量
Ns——生化槽处理污泥的设计负荷Ns=0.4kgBOD5/kgMLSS·d
Sr——去除的BOD5(kg/m3)
然后计算生化槽容积V,V=Vsi+VF+Vb,公式中,
Vsi——代谢反应所需污泥容积m3,Vsi=Vs
Vs=1.2·SVI·MLSS,其中,设污泥的SVI=90ml/g,
VF——反应池换水容积(进水容积)m3
Vb——保护容积m3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生化槽的体积进行设计计算,保证生化槽具有足够大容积进行污水净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气提泵将污水从调节槽引入到生化槽内,在生化槽内利用曝气器对污水进行净化,然后再静置后,利用第二气提泵将多余的污泥回流至调节槽内,然后再利用出水气提泵将净化后的污水排出生化槽。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对污水进行净化,同时动设备少,地下结构中无需要维护的动设备,系统自动化运行,对管理的要求很低,并且便于对系统进行安装维护,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运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调节槽101,生化槽102,空压机103,控制箱104,格栅槽105,隔油槽106,消毒槽107,除磷槽108,第一气提泵201,第二气提泵202,出水气提泵203,曝气器204,液位计205,第一管路301,第二管路302,第三管路303,第四管路304,第一控制阀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第四控制阀404,格栅1051,隔板1061。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SBR技术本身对于自动化控制程度和设备维护有较高的要求,使用困难和繁琐,维护成本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来改善上述问题。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槽101、生化槽102和空压机103。
调节槽101内设有第一气提泵201,第一气提泵201的进料口靠近调节槽101的底部,第一气提泵201的出料口与生化槽102连通,第一气提泵201的出料口靠近生化槽102的顶部,第一气提泵201通过第一管路301与空压机103相连。
生化槽102内设有第二气提泵202、出水气提泵203和曝气器204。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靠近生化槽102的底部,第二气提泵202的出料口与调节槽101连通,第二气提泵202的出料口低于第一气提泵201的出料口,第二气提泵202通过第二管路302与空压机103相连。
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高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出水气提泵203的出水口与生化槽102的外部连通,出水气提泵203通过第三管路303与空压机103相连。
曝气器204低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曝气器204通过第四管路304与空压机103相连。
本实施例通过空压机103,利用第一气提泵201将污水从调节槽101抽入到生化槽102内,当生化槽102内流入定量污水后,在生化槽102内利用曝气器204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曝气,曝气一段时间之后,停止曝气,让生化槽102的污水和污泥静置。经过曝气再进行静置的污水,会出现固液分离,即液体和污泥分离的现象。由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要靠近生化槽102的底部,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低于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打开第二气提泵202后,第二气提泵202将静置后沉积在生化槽102底部的污泥抽回至调节槽101,利用第二气提泵202将多余的污泥回流至调节槽101内。当第二气提泵202将生化槽102内污泥的高度抽到低于第二气提泵202进料口的高度时,停止污泥回流,打开出水气提泵203,利用出水气提泵203将静置分离后的上层被净化的水体抽送到生化槽102的外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
由于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动设备仅有空压机103,动设备数量少,便于安装和维护,更加容易实现自动化,同时,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效率高并且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运转。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第一实施例安装好之后,仅有空压机设置在地面上,地下的结构中没有需要维护的动设备,这样,降低了对系统管理的要求,并且将系统容易发生故障的动设备设置在地面上,便于对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检修效率。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箱104、第一控制阀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和第四控制阀404。
控制箱104分别与第一控制阀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第四控制阀404和空压机103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管路301通断的第一控制阀401设置在第一管路301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302通断的第二控制阀402设置在第二管路302上,用于控制第三管路303通断的第三控制阀403设置在第三管路303上,用于控制第四管路304通断的第四控制阀404设置在第四管路304上。
通过控制箱104分别对第一控制阀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和第四控制阀404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对不同的控制阀进行不同的控制,实现对相应管路的开断的控制,从而实现分时对污水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在开始使用后,首先控制箱104控制空压机103打开,然后控制第一控制阀401打开,使得空压机103和第一气提泵201连通,第一气提泵201开始工作,将调节槽101内的污水和污泥一同抽入到生化槽102内,准备开始后续净化工作。当生化槽102内的污水达到指定的量的时候,控制箱104控制第一控制阀401关闭,停止从调节槽101内向生化槽102内进水。
紧接着,控制箱104再控制第四控制阀404打开,使得曝气器204与空压机103连通,利用空压机103向曝气器204内鼓入空气,生化槽102内的污水开始进入曝气阶段,在经过3-6h之后,控制箱104关闭第四控制阀404,让生化槽102内的污泥和污水静置,静置一段时间后,生化槽102内就会出现固液分离的现象,上层为净化过后的水体,下层为沉积的活性污泥和杂质。此时,再利用控制箱104控制第二控制阀402打开,第二气提泵202与空压机103连通,开始工作,将生化槽102内沉积的污泥利用第二气提泵202进行抽取,将污泥回流至调节槽101内,当第二气提泵202抽取一定量的污泥后,污泥的高度会下降,下降后的污泥的高度低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的高度,这时,断开第二控制阀402,停止第二气提泵202的工作,然后打开第三控制阀403,将出水气提泵203与空压机103连通,出水气提泵203开始工作。利用出水气提泵203将生化槽102处理过后的上层水体转运到生化槽102的外部,完成对污水的净化。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净化周期,然后,在整个系统内,通过控制箱104的自动控制作用,能够实现整个污水处理周期的正常运转,同时控制箱104只需要对空压机103和各个控制阀进行控制便可,控制程序编程简单,而且空压机103和各个控制阀这些均在外部,维修检查也比较方便,仅仅一个控制箱104为电控设备,自动化集中度高,维护和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槽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格栅槽105、隔油槽106、消毒槽107和除磷槽108。格栅槽105、隔油槽106、调节槽101、生化槽102、消毒槽107和除磷槽108依次连通。
在格栅槽105内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格栅1051,格栅1051的安装倾角控制在60-75度之间。格栅槽105的底部与调节槽101的底部连通,同时,在格栅槽105上开设有污水进口。利用格栅槽105内的格栅1051,能够对水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阻挡,例如漂浮的木块、塑料等。对这些体积大于格栅1051的栅条间隙的杂质,会被格栅1051阻挡,不能够进入到后续的净化系统内,能够有效避免大杂质在系统内造成管路堵塞,或者损坏气提泵。
相邻格栅槽105设置一个隔油槽106,隔油槽106内设有用于过滤油脂的隔板1061,隔油槽106设置在格栅槽105和调节槽101之间,格栅槽105的底部与隔油槽106的底部连通,隔油槽106的底部与调节槽101的底部连通。
工业污水中的油脂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中的浸出、物理、化学精炼过程中的连续碱练、水化、酸化、中和、脱胶、脱臭、脱色、水洗、过滤等工序。如果是生活污水,则油脂来源于餐饮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动植物油。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油脂会使得污水成分复杂,pH值不稳定,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很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冲击较大,并且会在污水处理设备表面粘覆结垢,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水体中油脂含量较高的污水,需要在进行净化之前对水体中的油脂进行去除,加设隔油槽106,利用隔油槽106中的隔板1061,将油脂隔除。
隔油槽106和调节槽101连通,调节槽101和生化槽102连通。
调节槽101内设有第一气提泵201,第一气提泵201的进料口靠近调节槽101的底部,第一气提泵201的出料口与生化槽102连通,第一气提泵201出料口靠近生化槽102的顶部,第一气提泵201通过第一管路301与空压机103相连。
生化槽102内设有第二气提泵202、出水气提泵203和曝气器204,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靠近生化槽102的底部,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高于第一气提泵201的进料口,第二气提泵202的出料口与调节槽101连通,第二气提泵202的出料口低于第一气提泵201的出料口,第二气提泵202通过第二管路302与空压机103相连。
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高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出水气提泵203的出水口与生化槽102的外部连通,出水气提泵203通过第三管路303与空压机103相连。
曝气器204低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曝气器204通过第四管路304与空压机103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箱104分别与第一控制阀401、第二控制阀402、第三控制阀403、第四控制阀404和空压机103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管路301通断的第一控制阀401设置在第一管路301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302通断的第二控制阀402设置在第二管路302上,用于控制第三管路303通断的第三控制阀403设置在第三管路303上,用于控制第四管路304通断的第四控制阀404设置在第四管路304上。
相邻生化槽102设有消毒槽107,消毒槽107的顶部与出水气提泵203的出水口连通。除磷槽108的底部与消毒槽107的底部连通,除磷槽108的顶部与除磷槽108的外部连通,将净化过后的污水排出。
污水在经过生化槽102的净化处理后,水质得到大大改善,但细菌含量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菌的可能。因此,污水再从生物槽排出之前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医院、生物制品以及屠宰场等有致病菌污染的污水,更应严格消毒。
目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便是氯化和紫外消毒。氯与水中有机物结合时同时具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能够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氯取代后形成的卤化有机物是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液氯,其次是漂白粉、臭氧、次氯酸钠、氯片、氯氨、二氧化氯和紫外线等。其中液氯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其他消毒剂如漂白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臭氧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其他几种消毒剂也有很明显的缺点。紫外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的,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简便的优点,适合小水量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
在当处理的水体中磷的含量过高的时候,需要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槽102后加一个除磷槽108。水体中磷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外源性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其中以农业污水为主,内源性主要来自于水体中沉积物氮和磷的释放以及水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如果不对水体中的磷进行处理,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即水体内的氮磷含量过高,使得水体中的藻类及其他浮游动植物迅速繁殖,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后,将会使得水质明显下降,同时一些藻类甚至会分泌有毒物质,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
另外,由于磷与氮、硫不同,不能够成为气态而排放到空气中,一般只能够通过化学、物理或者生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固态从水体中去除。常见的除磷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结晶法、电渗析法、人工湿地法、膜技术除磷等,其中如果处理的水体为生活污水,则主要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沉淀法。
生物法除磷中最基本的除磷工艺是厌氧/好氧法,即A/O法,为提高除磷效果,在A/O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如A2/O法、改良氧化沟、倒置A2/O法、Bardenpho、VIP、MSBR、UNITANK等。
化学沉淀法是采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除磷方法,化学沉淀除磷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无水中的磷转化为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物,然后固液分离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可用于化学除磷的金属盐有三种:钙盐、铁盐和铝盐。最常用的是石灰、硫酸铝、铝酸钠、三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和铝铁聚合物等。
同时,在本专利中格栅槽105的顶部与隔油槽106的顶部连通,隔油槽106的顶部与调节槽101的顶部连通,调节槽101的顶部与生化槽102的顶部连通,生化槽102的顶部与生化槽102的外部连通。
将调节槽101的顶部与生化槽102的顶部连通,将生化槽102的顶部与外部连通,使得调节槽101和生化槽102构成连通器,当调节槽101内的水位过高的时候,就会经过调节槽101的顶部,流入到生化槽102内,如果生化槽102内的水位也过高,多余的污水便会经过生化槽102的顶部流通到外部,避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槽101或者生化槽102满溢。同理,将格栅槽105和隔油槽106的顶部相互连通,将隔油槽106和调节槽101的顶部相互连通。
在开始使用后,通过格栅槽105的进水口开始进入污水,经过格栅槽105的初次过滤进入到隔油槽106内,经过隔油槽106的除油,在进入到调节槽101内,控制箱104控制空压机103打开,然后控制第一控制阀401打开,使得空压机103和第一气提泵201连通,第一气提泵201开始工作,将调节槽101内的污水和污泥一同抽入到生化槽102内,准备开始后续净化工作。
当生化槽102内的污水达到指定的量的时候,控制箱104控制第一控制阀401关闭,停止从调节槽101内向生化槽102内进水,在进水0.5-1h之后停止。紧接着,控制箱104再控制第四控制阀404打开,使得曝气器204与空压机103连通,利用空压机103向曝气器204内鼓入空气,生化槽102内的污水开始进入曝气阶段,在经过3-6h之后,控制箱104关闭第四控制阀404,让生化槽102内的污泥和污水静置,静置1h左右后,生化槽102内就会出现固液分离的现象,上层为净化过后的水体,下层为沉积的活性污泥和杂质。此时,再利用控制箱控制第二控制阀402打开,第二气提泵202与空压机103连通,开始工作,将生化槽102内沉积的污泥利用第二气提泵202进行抽取,将污泥回流至调节槽101内。当第二气提泵202抽取足够多的污泥后,污泥的高度会下降,下降后的污泥的高度低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的高度,这时,断开第二控制阀402,停止第二气提泵202的工作,然后打开第三控制阀403,将出水气提泵203与空压机103连通,出水气提泵203开始工作,利用出水气提泵203将生化槽102处理过后的上层水体转运到相邻生化槽102的消毒槽107内进行消毒杀菌,然后再将经过消毒的净化后的污水通入到除磷槽108内,加入除磷剂,对污水中的磷进行去除,最后再将达标水排放出去,完成对污水的净化。
设第一气提泵201的进料口高度为h1,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高度为h2,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高度为h3,曝气器204的高度为h4,其中的高度均为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点。为了保证净化过程的顺利进行,曝气器204的高度h4要小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高度h2,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曝气器204伸入到污泥的底部,对整个污泥进行曝气,提高曝气效率。
另外一方面,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高度h3要大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高度h2,由于第二气提泵202的进料口高度为h2,经过污泥回流,第二气提泵202将生化槽102内的污泥抽回到调节槽101内,残留在生化槽102内的污泥的高度也小于等于h2,又因为h2小于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的高度h3,使得出水气提泵203在工作的时候,出水气提泵203的进水口只能够吸收固液分离后的上层净化过的污水,而不会将污泥排出。第一气提泵201的进料口高度为h1,h1应该尽可能的小,便于将调节槽101内的污水和污泥进行抽出。
进一步地,调节槽101和生化槽102内设有液位计205。在调节槽101和生化槽102内设置液位计205,利用液位计205对调节槽101和生化槽102内污水液位的高低进行监控,液位计205可以采用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在测量中脉冲超声波由传感器(换能器)发出,声波经物体表面反射后被同一传感器接收,利用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传感器到被测物体的距离。超声波液位计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被测介质几乎不受限制,可广泛用于各种液体液位测量。
进一步地,第一气提泵201、第二气提泵202、出水气提泵203为脉冲式气提泵。脉冲式气提泵能够快速稳定间隔的用于排水、排泥。脉冲式气提泵通过控制进气时间和强度来控制排水、排泥流量及排水、排泥时间,达到自动排水、排泥功能,并且排水、排泥通畅、无堵塞、构造简单、节能、排水量和排泥量可以任意调节、位置任意布置、容易操作、免维护,能够保证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调节槽101及其他功能槽可以为普通槽体或罐体,或者采用两侧为平面,中间为弧面的结构,既能够保证足够的容积进行污水处理,同时两侧为平面可以将多个功能槽进行并排紧贴设置,大大减小了整个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的体积。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污水通入生化槽102内,通入时间为0.5-1h;
再利用曝气器204进行曝气,曝气时间为3-6h;
使污水在生化槽102内静置,静置时间约为1h左右;
然后对生化槽102内的污泥进行回流,
最后将处理后的污水从生化槽102内排出。
通过将污水引入到生化槽102内,在生化槽102内对污水进行曝气,使得污泥中的活性成分净化污水,然后静置,使得上层水质和下层污泥进行静置分离,然后将多余的污泥进行回流,回流至调节槽101内,最后通过生化槽102将净化过后的水排出,实现对污水的净化,采用这种方法净化,净化速度快,效率高。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进一步地,
在将污水通入之前包括,设计生化槽102容积,所述设计生化槽102容积包括:
首先计算污泥量,
生化池所需污泥量为MLSS,公式中,
Qmax——设计流量
Ns——生化槽102处理污泥的设计负荷Ns=0.4kgBOD5/kgMLSS·d
Sr——去除的BOD5(kg/m3)
然后计算生化槽102容积V,V=Vsi+VF+Vb,公式中,
Vsi——代谢反应所需污泥容积m3,Vsi=Vs
Vs=1.2·SVI·MLSS,其中,设污泥的SVI=90ml/g,
VF——反应池换水容积(进水容积)m3
Vb——保护容积m3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生化槽102的体积进行提前计算,保证生化槽102具有足够大容积进行污水净化。
本实施例先对生化槽102的体积进行设计,以符合污水处理的要求,然后制造污水槽,将污水抽入到生化槽102内,当生化槽102内流入定量污水后,在生化槽102内利用曝气器204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曝气,曝气一段时间之后,停止曝气,让生化槽102的污水和污泥静置。经过曝气再进行静置的污水,会出现固液分离,即液体和污泥分离的现象。然后将静置后沉积在生化槽102底部的污泥抽出生化槽102,将多余的污泥回流。当生化槽102内污泥的高度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污泥回流,将静置分离后的上层被净化的水体抽送到生化槽102的外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槽、生化槽和空压机,
所述调节槽内设有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一气提泵的进料口靠近所述调节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生化槽连通,所述第一气提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生化槽内设有第二气提泵、出水气提泵和曝气器,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靠近所述生化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气提泵的出料口与所述调节槽连通,所述第二气提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出水气提泵的进水口高于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所述出水气提泵的出水口与生化槽的外部连通,所述出水气提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所述曝气器低于所述第二气提泵的进料口,所述曝气器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空压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
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和所述空压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管路通断的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通断的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三管路通断的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用于控制第四管路通断的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槽,所述消毒槽的顶部与所述出水气提泵的出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磷槽,所述除磷槽的底部与所述消毒槽的底部连通,所述除磷槽的顶部与除磷槽的外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槽,所述格栅槽内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格栅,所述格栅槽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油槽,所述隔油槽内设有用于过滤油脂的隔板,所述隔油槽设置在所述格栅槽和所述调节槽之间,所述格栅槽的底部与所述隔油槽的底部连通,所述隔油槽的底部与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的顶部与所述生化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生化槽的顶部与所述生化槽的外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提泵、所述第二气提泵、所述出水气提泵为脉冲式气提泵。
9.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污水通入生化槽内,
利用曝气器进行曝气,
使污水在生化槽内静置,
对生化槽内的污泥进行回流,
将处理后的污水从生化槽内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将污水通入之前包括,设计生化槽容积,所述设计生化槽容积包括:
首先计算污泥量,
生化池所需污泥量为MLSS,公式中,
Qmax——设计流量
Ns——生化槽处理污泥的设计负荷Ns=0.4kgBOD5/kgMLSS·d
Sr——去除的BOD5(kg/m3)
然后计算生化槽容积V,V=Vsi+VF+Vb,公式中,
Vsi——代谢反应所需污泥容积m3,Vsi=Vs
Vs=1.2·SVI·MLSS,其中,设污泥的SVI=90ml/g,
VF——反应池换水容积(进水容积)m3
Vb——保护容积m3
CN201610300284.5A 2016-05-06 2016-05-06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57765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284.5A CN1057765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0284.5A CN1057765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6514A true CN105776514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40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0284.5A Pending CN105776514A (zh) 2016-05-06 2016-05-06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765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6701A (zh) * 2017-10-09 2019-04-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全自动污水处理装置监控系统
CN113323842A (zh) * 2021-06-30 2021-08-31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真空泵装置及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53379U (zh) * 2013-11-14 2014-06-18 成都绿源新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28682U (zh) * 2013-12-31 2014-07-23 余承烈 一种地埋式混合结构型s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5603298U (zh) * 2016-05-06 2016-09-28 成都太古科技有限公司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53379U (zh) * 2013-11-14 2014-06-18 成都绿源新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28682U (zh) * 2013-12-31 2014-07-23 余承烈 一种地埋式混合结构型s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5603298U (zh) * 2016-05-06 2016-09-28 成都太古科技有限公司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统等: "《营区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30 June 2009,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纪轩主编: "《污水处理工必读》", 30 June 2006, 中国石化出版社 *
陶贤平: "《化工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31 August 201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6701A (zh) * 2017-10-09 2019-04-1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全自动污水处理装置监控系统
CN113323842A (zh) * 2021-06-30 2021-08-31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真空泵装置及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9925U (zh)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4756916B (zh) 一种自维护回流式冷水性鲑鳟鱼类育苗系统
CN108585369B (zh) 一种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基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1805102B (zh) 污水处理方法
RU156232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CN102838256A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05645688B (zh) 屠宰废水处理成套装置及屠宰废水处理方法
CN107055932A (zh) 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3588350B (zh) 一体式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603298U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05776514A (zh)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6127077U (zh) 具有plc控制结构的废水处理系统
CN105347490B (zh) 圆筒式一体化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器
CN110002644A (zh) 一种基于电絮凝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494810U (zh) 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3200128U (zh) 食品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7963772A (zh) 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034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5501042U (zh) 屠宰废水处理成套装置
CN209412034U (zh) 一种景观型船舶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929218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767904U (zh) 一种养牛场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86816U (zh) 一种污水处理潜流型植物辅助装置
CN207552106U (zh) 一种一体式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CN201678565U (zh) 多功能调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