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5965B -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5965B
CN105775965B CN201610062641.9A CN201610062641A CN105775965B CN 105775965 B CN105775965 B CN 105775965B CN 201610062641 A CN201610062641 A CN 201610062641A CN 105775965 B CN105775965 B CN 105775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red ceiling
movable plate
plate component
ca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26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75965A (zh
Inventor
顾惠江
王屹
刘光来
曹向阳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long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iant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iant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iant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626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75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7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75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包括轿顶、设置于所述轿顶上的轿厢安全窗通口以及吊顶,所述吊顶包括至少1个可滑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在所述吊顶上形成的吊顶通口在所述轿顶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区域的重叠区域在所述轿顶和所述吊顶之间的空间中垂直投射形成用于使轿厢内部空间与轿顶外部空间贯通连接的通道空间。具有有效的安全逃生通道空间、且空间中无阻碍物;逃生通道的开启和闭合便捷操作;吊顶安装便捷,且模块化的吊顶结构,可在轿厢内完成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中,作为一种安全结构,在其轿顶上设置有单向开启的安全逃生窗,用于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使乘客从轿厢的顶部离开轿厢。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轿顶之下,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照明装置、利于美观的吊顶,由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对于电梯顶部的逃生结构没有强制的要求,因而,目前吊顶的安全逃生方案不具规范性,以考虑成本、照明效果和外观的美观为先,在逃生方案上存在着缺陷。现有的电梯吊顶结构在逃生方案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者吊顶不设置可打开以获得通口的结构,从而使得轿顶上的安全逃生窗形同虚设;二者,利用铰链结构使吊顶整体从内部打开,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将轿顶的安全逃生窗暴露在轿厢内部,但是受到轿厢空间的限制,当轿厢中乘客较多时,便无法完全放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201320409483.1公开了一种吊顶逃生窗开启结构,包括逃生窗和设置有所述逃生窗的吊顶,所述逃生窗与所述吊顶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可使所述逃生窗向所述吊顶下方的轿厢空间内部转动;并且指出了逃生窗的最佳逃生窗转动范围时0~60°或0~80°。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样的结构对于照明装置的设置位置具有极高的要求,且吊顶和轿顶之间剩余的容置空间十分局限,因而该方案不易于操作;并且,同样的,当窗口面积满足成年乘客的逃生需求时,其具有一定的面积,在打开时需要考虑轿厢内乘客的数量,因而该方案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电梯逃生结构,以滑移的方式移除吊顶移动板组件,使吊顶与轿顶之间形成空间大小合理、可供乘客逃生的、联通轿厢内外的通道空间,与此同时被移除的还有照明系统、电气结构、逃生用辅助结构或其他可能设置于吊顶移动板组件之上的对逃生产生阻碍的结构,以实现逃生通道无阻碍、且结构安装和移除便捷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包括轿顶、设置于所述轿顶上的轿厢安全窗通口以及吊顶,所述吊顶包括至少1个可滑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在所述吊顶上形成的吊顶通口在所述轿顶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区域的重叠区域在所述轿顶和所述吊顶之间的空间中垂直投射形成用于使轿厢内部空间与轿顶外部空间贯通连接的通道空间。
所述通道空间是柱状空间,空间的底部通口面与顶部通口面为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区域与所述吊顶通口区域交集的区域所形成的平面,其高度为所述吊顶和所述轿顶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吊顶分成移动板组件和不移动板组件(不移动板组件的结构可与所述轿顶固定设置,也可是活动设置而在工作时不移动),与此同时,设置于吊顶的板件上的照明系统、电气结构、逃生用辅助结构或其他可能的结构也由其设置的位置而被划分为移动模块和不移动模块。吊顶移动板组件在其复位状态(初始安装位置)时,吊顶移动板组件和吊顶不移动板组件形成完整封闭的吊顶平面,并与轿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照明系统、电气结构、逃生用辅助结构或其他可能结构的空间。当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在完整封闭的吊顶平面上形成了吊顶通口,所述吊顶通口所形成的平面区域之间与所述轿顶通口所形成的平面区域之间具有交集区域,而此交集区域在吊顶和轿顶之间的空间中垂直投射形成柱状的通道空间;移动模块随着吊顶移动板组件的滑移而离开复位状态,由此通道空间的阻隔(吊顶移动板组件)和通道空间的阻碍物(照明系统、电气结构、逃生用辅助结构或其他可能结构)被移除,形成连续且无阻碍的通道空间。在本技术方案中,考虑乘客逃生时的活动方式,采用柱状的空间作为逃生的有效空间是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和观察后发现的最为合理的考量方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通口在所述轿顶上的投影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为0.4m×0.5m~0.6m×0.8m。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乘客逃生过程人体的上部和下部是以竖直的方式离开通道空间,因此乘客有效的逃生通道空间的口径是吊顶通口在所述轿顶上的投影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的重叠区域;在标准GB 7588.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极基本要求》(意见征求稿)中拟规定轿顶安全窗的净尺寸不应小于0.4m×0.5m,最优建议为0.50m×0.70m,这一强制尺寸和推荐尺寸的设计并为考虑吊顶的设置;因而可以认为0.4m×0.5m是乘客逃生有效逃生通道的口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通道空间中最小连续空间的容积与所述通道空间总容积的比值大于9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通口在所述轿顶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不大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区域的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还包括用于引导和支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运动的导轨组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保持复位状态和解除复位状态的锁合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还包括用于支承和安装所述导轨组件和所述锁合组件的固定梁组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吊顶还包括吊顶框架,所述锁合组件通过固定梁组件固定于吊顶框架上,以限制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在复位状态时与所述轿顶之间的相对位移;所述轨道组件通过固定梁组件固定于吊顶框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锁合组件包括以插合的方式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保持复位状态的插合元件、用于转动所述插合元件使其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插合或分离的转动元件、用于使所述转动元件在所述插合元件完成插合或分离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元件、以及压力开关元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包括至少2个吊顶移动板组件,吊顶移动板组件与所述轿顶之间具有其一侧相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的容置空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吊顶包括1个吊顶移动板组件和1个吊顶不移动板组件,所述吊顶不移动板组件与所述轿顶之间具有容置吊顶移动板组件和移动模块的容置空间,当滑移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时,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及移动模块进入所述容置空间中,完成移动模块和不移动模块在吊顶与轿顶之间的空间中非通道空间的空间中的堆叠,实现通道空间中无阻碍连续的空间容积最大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上设置有安装照明元件安装基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梁组件上设置有安装照明元件安装基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逃生结构中,照明元件的设置有两种方案,其一是设置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和所述吊顶不移动板组件上,所述照明元件可以是筒灯或方灯,所述照明元件的电气配件设置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和所述吊顶不移动板组件上方;其二是设置于固定梁组件上,所述照明元件是LED对射灯柱。
综上所述,本发明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有效的安全逃生通道空间、且空间中无阻碍物;
(2)逃生通道的开启和闭合便捷操作;
(3)吊顶安装便捷,且模块化的吊顶结构,可在轿厢内完成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吊顶安装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吊顶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吊顶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的主视图;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1的锁合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的照明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吊顶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吊顶安装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后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照明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轿顶,2-轿厢安全窗通口,3-吊顶移动板组件,4-吊顶通口,5-通道空间,6-吊顶,7-导轨组件,8-锁合组件,9-固定梁组件,10-吊顶不移动板组件,11-照明元件,81-插合元件,82-转动元件,83-复位元件,84-压力开关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 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4、5所示,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包括轿顶1、设置于所述轿顶1上的轿厢安全窗通口2以及吊顶6,所述吊顶6包括1个可滑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3、1个吊顶不移动板组件10、用于引导和支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滑移运动的导轨组件7、用于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保持复位状态和解除复位状态的锁合组件8、以及用于支承和安装所述导轨组件7和所述锁合组件8的固定梁组件9。如图6和7所示,所述锁合组件8包括以插合的方式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保持复位状态的插合元件81、用于转动所述插合元件81使其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插合或分离的转动元件82、用于使所述转动元件82在所述插合元件81完成插合或分离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元件83、以及压力开关元件84。如图3和8所示,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上设置有安装照明元件11安装基部。
如图2所示,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滑移后在所述吊顶6上形成的吊顶通口4在所述轿顶1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区域的重叠区域在所述轿顶1和所述吊顶6之间的空间中垂直投射形成用于使轿厢内部空间与轿顶外部空间贯通连接的通道空间5。所述吊顶通口4在所述轿顶1上的投影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为0.4m×0.5m。所述通道空间5中最小连续空间的容积与所述通道空间5总容积的比值为100%。
实施例2:如图9和10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吊顶6包括1个可滑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3、2个吊顶不移动板组件10,其中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可往两个方向同时滑移。
实施例3:如图11、12和13所示,实施例3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吊顶6包括至少2个吊顶移动板组件3,吊顶移动板组件3与所述轿顶1之间具有其一侧相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3的容置空间;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依次自距离滑移目标位置最远的吊顶移动板组件开始,距离较远的吊顶移动板组件滑移入距离较近的吊顶移动板组件的上部空间中,两个吊顶移动板组件一起滑移入吊顶不移动板组件的上部空间中。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 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 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本发明 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5)

1.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包括轿顶(1)、设置于所述轿顶(1)上的轿厢安全窗通口(2)以及吊顶(6),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6)包括至少2个可滑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3),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滑移后在所述吊顶(6)上形成的吊顶通口(4)在所述轿顶(1)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区域的重叠区域在所述轿顶(1)和所述吊顶(6)之间的空间中垂直投射形成用于使轿厢内部空间与轿顶外部空间贯通连接的通道空间(5); 所述吊顶(6)还包括用于引导和支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滑移运动的导轨组件(7)、以及用于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保持复位状态和解除复位状态的锁合组件(8),所述锁合组件(8)包括以插合的方式使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保持复位状态的插合元件(81)、用于转动所述插合元件(81)使其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插合或分离的转动元件(82)、用于使所述转动元件(82)在所述插合元件(81)完成插合或分离动作后复位的复位元件(83)、以及压力开关元件(84);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与所述轿顶(1)之间具有其一侧相邻的吊顶移动板组件(3)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通口(4)在所述轿顶(1)上的投影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为0.4m×0.5m~0.6m×0.8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空间(5)中最小连续空间的容积与所述通道空间(5)总容积的比值大于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通口(4)在所述轿顶(1)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不大于所述轿厢安全窗通口(2)区域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逃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移动板组件(3)上设置有安装照明元件安装基部。
CN201610062641.9A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Active CN105775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2641.9A CN105775965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62641.9A CN105775965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5965A CN105775965A (zh) 2016-07-20
CN105775965B true CN105775965B (zh) 2018-11-06

Family

ID=5640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2641.9A Active CN105775965B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75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530B (zh) * 2016-12-30 2020-06-12 乐清市华尊电气有限公司 电梯吊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9558U (zh) * 2010-05-25 2011-02-02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顶安全窗
CN102249135A (zh) * 2011-07-29 2011-11-23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窗
CN202181157U (zh) * 2011-07-29 2012-04-04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顶安全窗
CN205367419U (zh) * 2016-01-29 2016-07-06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9235A (en) * 1975-09-25 1977-03-26 Hitachi Ltd Celling device of an elevator cage
JP2003073048A (ja) * 2001-09-06 2003-03-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9558U (zh) * 2010-05-25 2011-02-02 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顶安全窗
CN102249135A (zh) * 2011-07-29 2011-11-23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窗
CN202181157U (zh) * 2011-07-29 2012-04-04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轿顶安全窗
CN205367419U (zh) * 2016-01-29 2016-07-06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5965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9525U (zh) 一种升降梯安全装置
CN105775965B (zh)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US9689192B2 (en) Closing system for through openings
KR20120005247A (ko) 터널용 기밀타입 방화문
CN205367419U (zh) 一种电梯逃生结构
CN202226496U (zh) 电梯轿厢救援装置
CN201882740U (zh) 一种超高型吊笼的施工升降机
CN204057607U (zh) 用于电梯的隐藏式导槽地坎
CN207274691U (zh) 轨道列车用车厢及轨道列车
CN207173610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逃生系统紧急疏散门
CN206156531U (zh) 一种双向打开可逃生吊顶
CN205558763U (zh) 无轨折叠纱门/纱窗
CN204355947U (zh) 大型无眼板吊梁装置
CN210450233U (zh) 一种立式通风柜
CN206366404U (zh) 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
CN209211862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6241567B (zh) 一种双向打开可逃生吊顶
CN210594823U (zh) 用于与安全窗配合的电梯吊顶
CN211644257U (zh) 一种电梯轿厢内的隐藏式急救箱
CN106285445B (zh) 一种升降式伸缩门
CN206191073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功能柱组装的钝角连接件
JP5097509B2 (ja) 折畳戸のロック装置
CN106115424A (zh) 一种轿厢安全门
CN206625634U (zh) 具有安全防坠结构的立体车库
CN206367969U (zh) 电梯轿厢安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7

Address after: 313009 Shengli Road 698, Nanxun Town, Nanxun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ulong Elev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009 Xunxun Road 2005, Nanxun Town Nanx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iant Hold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