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1836B -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1836B
CN105761836B CN201610234189.XA CN201610234189A CN105761836B CN 105761836 B CN105761836 B CN 105761836B CN 201610234189 A CN201610234189 A CN 201610234189A CN 105761836 B CN105761836 B CN 105761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ayer
coated
density polyethylene
sheath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41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1836A (zh
Inventor
陈卫峰
季忠
吴建华
李苏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NGGUANG ELECTRONIC WIRE & CABLE Corp.,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GUANG IT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GUANG IT CO Ltd JIANGSU filed Critical TONGGUANG IT CO Ltd JIANGSU
Priority to CN2016102341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183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15990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795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1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1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1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1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22Cabl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conductor together with optical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第一导体层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第二导体层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本发明还揭示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易制造、投入少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名称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5年04月07日、申请号为:201510159902.4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3G、4G甚至更高频网络的开通,基站用的电缆量反而日益减少,原因是采用了大量的拉远电缆或拉远光缆,这不仅减少了运营商的基站建设的成本,而且使维护工作更加方便、基站的体积也可以大大减少;然而,现有技术中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缆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体积较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实例中,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1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发明的第四实施实例中,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实例2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实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及图2,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八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本实施实例中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成品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或改性聚丙烯放入二次被覆机器,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松套管,并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松套管内部的空隙中;使至少一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松套管中的长度为松套管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成品松套管;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上述加工好的成品松套管,将芳纶纱或锦纶纱或玻璃纤维纱,螺旋均匀地包覆在成品松套管外形成加强层,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形成内护套,完成光传输单元的制造;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形成第一导体层,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形成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与第一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实施实例2
请见图3,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四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当然,进一步地,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传输单元还可以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本实施实例中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成品松套管的步骤: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或改性聚丙烯放入二次被覆机器,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松套管,并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松套管内部的空隙中;使至少一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松套管中的长度为松套管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成品松套管;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上述加工好的成品松套管,将芳纶纱或锦纶纱或玻璃纤维纱,螺旋均匀地包覆在成品松套管外形成加强层,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形成内护套,完成光传输单元的制造;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形成第一导体层,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形成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与第一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实施实例3
请见图4,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四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0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传输单元也可以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实施实例4
请见图5,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八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当然,上述所述的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光纤单元还可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本实施实例中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内护套,并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或者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使至少一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内护套中的长度为内护套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光传输单元;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形成第一导体层,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形成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与第一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还可以是: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1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本实施实例中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它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内护套,并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或者将至少一根由光导纤维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使至少一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内护套中的长度为松套管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光传输单元;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其中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形成第二导体层;其中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是在同一台护套挤塑机上进行的,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相同的速度放出、同样的速度牵引,放出时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与第一类凹槽对应、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与第一类凸条对应。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类型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1a型或A1b型或A1c型或A1d型或OM1型或OM2型或OM3型。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护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是可导电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或改性聚丙烯或钢或铝。
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的材料是芳纶纱或锦纶纱或玻璃纤维纱。
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热塑性弹性体。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都是可以导电的,且是连续的、导通的。
本发明中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使得光电综合缆可以传输单相电力负荷;具有接线层,可以方便地接地,保护光电综合缆免受雷击及减少雷击的影响;当接地层与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时,可以当作三相供电使用,因此,使用相当灵活。
本发明中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时,可作为射频线使用;由于第一类凸条、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中的导体层作为同轴电缆使用时,75Ω标称特性阻抗值时,30MHz的衰减常数≤1.5dB/100m、200MHz的衰减常数≤3.0dB/100m、800MHz的衰减常数≤8.0dB/100m、1000MHz的衰减常数≤12.0dB/100m、2000MHz的衰减常数≤15.0dB/100m、3000MHz的衰减常数≤18.0dB/100m;而现有技术中,75Ω标称特性阻抗值时,30MHz的衰减常数≤2.0dB/100m、200MHz的衰减常数≤4.0dB/100m、800MHz的衰减常数≤12.0dB/100m、1000MHz的衰减常数≤20.0dB/100m、2000MHz的衰减常数≤30.0dB/100m、3000MHz的衰减常数≤40.0dB/100m;因此,衰减常数明显降低,故本发明的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可以传输更长的距离。
本发明中,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或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使得光单元在松套管或内护套中可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使得光纤单元能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经试验,在-80℃~+150℃范围内,本发明中光纤单元中的光导纤维的衰减值变化绝对值最大仅为0.025dB/km,达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扩大了应用范围,使维护成本更低廉。
本发明中的制造方法简单、易掌握,设备投入低。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内护套,并将多根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使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内护套中的长度为内护套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光传输单元;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形成第一导体层,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形成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与第一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2.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制造光传输单元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通过挤管式工艺形成内护套,并将多根由光导纤维构成的光纤单元置入内护套内部的空隙中;使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多根光纤单元在内护套中的长度为内护套长度的1.0005~1.001倍,形成光传输单元;
制造接地层的步骤:取金属导体比编织包覆或螺旋缠绕包覆在光传输单元外形成接地层;
制造隔离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接地层外形成隔离层;
制造第一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一导体层材料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一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隔离层之外形成第一导体层,并使第一导体层对隔离层全屏蔽;
制造中护层的步骤: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一导体层外形成中护层;
制造第二导体层的步骤:取带状的第二导体层材料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在带状的第二导体层两边缘对接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或者取金属导体丝通过单向螺旋绞合的方式包覆在中护层之外形成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与第一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并使第二导体层对中护层全屏蔽;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制造外护套的步骤: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外形成外护套,完成了拉远用光电综合缆的制造。
CN201610234189.XA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761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4189.XA CN10576183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9902.4A CN104795177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10234189.XA CN10576183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9902.4A Division CN104795177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1836A CN105761836A (zh) 2016-07-13
CN105761836B true CN10576183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633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4189.XA Active CN105761836B (zh) 2015-04-07 2015-04-07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1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292B (zh) * 2016-10-25 2018-11-13 陕西一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空的高强度低重量光电复合缆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83330T1 (de) * 1993-04-10 1999-08-15 Cit Alcatel Koaxiales hochfrequenzkabel
KR100571604B1 (ko) * 2004-09-10 2006-04-17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광복합전력케이블의 포설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케이블 구조
KR101679663B1 (ko) * 2010-05-14 2016-11-25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광전력 복합 케이블
CN202110882U (zh) * 2011-06-23 2012-01-11 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有线电视用新型光电复合缆
CN103545047A (zh) * 2013-09-26 2014-01-29 张�浩 光电缆以及同轴光电缆
CN103971851B (zh) * 2014-05-26 2016-04-27 滨州东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105609170B (zh) * 2014-09-03 2017-05-17 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防雷击光电复合缆、接地层、铠装层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1836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0667B (zh) 骨架式光缆及制作方法
CN103745778A (zh) 一种抗扭、抗拉移动类电缆及制备方法
CN104036863A (zh) 一种异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105590682A (zh) 具有同轴电单元的光电混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48247A (zh) 充电桩电缆
CN110853817A (zh) 一种用于5g网络的新型结构的光电复合缆
CN106024125A (zh) 一种智慧能源电力通信复合电缆及生产工艺
CN105913955B (zh) 一种拉远用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61836B (zh) 一种用于拉远的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51664A (zh) 一种具有异型软导体的光电混合缆
CN210073392U (zh) 一种环保型耐高低温矿用控制电缆
CN104700959B (zh) 一种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88751B (zh) 一种电力或通信用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70365A (zh) 一种集成电缆及制造集成电缆的方法
CN108761688A (zh) 一种微型柔性铠装直埋、管道用光缆及光缆生产工艺
CN104751982B (zh) 一种无线射频拉远用光电混合缆
CN203950590U (zh) 一种光电综合缆
CN107978386B (zh) 一种智能化装备用柔性抗拉控制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9586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
CN213424696U (zh) 一种光电复合软电缆
CN204577177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拉远用光电综合缆
CN204102622U (zh) 具有异型软导体的光电混合缆
CN211578405U (zh) 充电桩电缆
CN211879047U (zh) 一种柔性同心导体电缆
CN208173278U (zh) 聚氯乙烯绝缘汽车低压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Weifeng

Inventor after: Ji Zhong

Inventor after: Wu Jianhua

Inventor after: Li Suying

Inventor before: Gong Yongx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9

Address after: Haimen town private 226100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Light Street No. 19

Applicant after: Tongguang IT Co., Ltd., Jiangsu

Address before: Wang Xinyu village i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554 Changshou City Shang Hu Zhen Tang Dong Xiang, No. 18 (7)

Applicant before: Gong Yongx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226100 169 Bohai Road, Haimen town,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ONGGUANG ELECTRONIC WIRE & CABLE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 19, Tongguang street, Baochang Town,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1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Tongguang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