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7888A -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7888A
CN105757888A CN201610134164.2A CN201610134164A CN105757888A CN 105757888 A CN105757888 A CN 105757888A CN 201610134164 A CN201610134164 A CN 201610134164A CN 105757888 A CN105757888 A CN 105757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emperature
evaporimeter
condens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41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7888B (zh
Inventor
何海波
张超
李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341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7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7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888A/zh
Priority to EP17160108.1A priority patent/EP3228958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7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7Condense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1Fan speed control of condense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2Fan speed control of evaporat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7Control issues by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5Pressures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1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2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at the in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1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3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at the outl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压缩机的目标功率W1、所述冷凝器的目标功率W2、所述蒸发器的目标功率W3、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Description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IT设备功率密度大,热负荷高,对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专用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根据对数据中心的能耗分析,精密空调系统是数据中心内除了IT设备以外第一大能耗系统,其耗电量占数据中心总耗电的35%-40%。提高精密空调系统的COP是数据中心节能的关键,COP为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COP,即空调的能效比。
精密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室外机)、膨胀阀、蒸发器(室内机)等主要部件构成。如图1所示,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的制冷剂流经节流机构(膨胀阀),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混合状态,然后进入蒸发器(室内机)。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制冷剂从液态到气态的相变过程吸收大量的热量,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变成了过热的气态,然后气态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
冷凝器和蒸发器都有配套的风机,它的作用是通过强制对流增强 换热效果。风机的转速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换热量的大小。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制冷负荷会随IT设备发热量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对制冷系统内的压缩机、蒸发器风机、冷凝器风机进行转速调节,实现制冷量输出与需求的匹配。
为了实现风机转速的调控,精密空调系统在冷凝器的入口端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从压缩机输送来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因此也称为高压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越大,制冷剂在该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需要通过换热器实现的热量交换也越大,因此需要加大冷凝器风机转速,反之则需要降低风机转速。对于蒸发器,在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入口和出口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进出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差。对于蒸发器,空气比热容、空气进出口温差与风量三者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空气进出口温差小,说明风量较大,因此需要减小蒸发器风机的转速,反之则需要增大蒸发器风机的转速。
传统上,压缩机的转速是根据温差负荷来设定控制目标值。压缩机调节至目标转速后,室外冷凝器风机根据高压传感器的压力值调节转速,而室内蒸发器风机则根据蒸发器进出口空气的温差进行调节。即高压传感器决定外风机转速,进出口温差决定内风机转速。控制的目标是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控制策略存在调控速度慢、延迟高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精密空调系统由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控制是独立进行,而导致的控制策略缺乏对精密空调系统能效比COP的考虑和优化,同时存在调控速度慢、延迟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蒸发器的温差负荷,根据PID算法得出压缩机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蒸发器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温度;并且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功率W1;并且根据冷凝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的目标功率W2,所述冷凝器转速M由压力传感器根据所述冷凝器前端的制冷剂压力获得;并且根据所述蒸发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的目标功率W3
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传感器(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器(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器(5),用于根据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2)的风量、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体积;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 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存储器(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 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模块(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模块(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模块(5),用于根据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体积;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存储模块(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 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本发明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装置的内部实现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装置的内部实现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精密空调机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机房、卫星移动通讯站、数据集装箱等高精密环境,这样的环境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分布等各项指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由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安全可靠运行的专用机房精密空调设备来保障。
精密空调由压缩机、位于室外的压缩机下游的冷凝器、及位于室内的压缩机上游的蒸发器、及电子膨胀阀、及蒸发器中间的节流机构连接构成。本发明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机房、卫星移动通讯站、数据集装箱等高精密环境,当然,也适用于家用领域。
现有的精密空调的控制逻辑存在三个缺点:一、冷凝器风机转速 只依赖于高压传感器,蒸发器风机转速只依赖于进出口温差。但是在制冷系统里冷凝器和蒸发器是串联的关系,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机的独立控制忽略了二者的关联关系;二、内外风机的控制目标是满足换热量的要求,实现需求冷量的输出(对于蒸发器)或者制冷剂的液化(对于冷凝器),制约COP的进一步优化;三、制冷负荷变动后,需要经历压缩机转速调节、冷凝器入口压力变化和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变化等过程,控制指令才能传达到内外风机。控制过程速度慢,当系统不稳定时会出现反复的波动。空调中的风机的换热量与效能比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因素,因此需要的以最小的风机转速获得目标的换热量,以使能效比最大化。
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COP=Q/(W1+W2+W3)。
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包括:W1=f1(f,Tc,Te)。
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Q=f0(f,Tc,Te)。
以某机型为例,压缩机(6)的制冷量可以通过以下函数计算(函数(a)):
Q = ( c 1 - c 2 * T c + c 3 * T e ) * V ( c 4 - c 5 * T e + c 6 * T e 2 ) * f
其中,c1-c6为常数(根据特定机型实测数据拟合算得),Tc冷凝温度(变量)、Te蒸发温度(变量)、V为压缩机(6)排量(常数)、 f为压缩机(6)频率(变量)。(注:Tc、Te、V、f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以某机型为例,压缩机(6)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函数计算(函数(b)):
W 1 = ( c 7 - c 8 * T c + c 9 * T e ) * V ( c 10 - c 11 * T e + c 12 * T e 2 ) * f *
其中,c7-c12为常数,Tc冷凝温度(变量)、Te蒸发温度(变量)、V为压缩机(6)排量(常数)、f为压缩机(6)频率(变量),,η为压缩机(6)效率(常数)(注:Tc、Te、V、f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以某机型为例,外风机(冷凝器(4))的功率函数P1=f(V,N)
V为外机(冷凝器(4))风量,V=(Q+W1)/(c*ρ*△t1)
以某机型为例,内风机的功率函数P2=f(V,M)
V为内机蒸发器(2)风量,V=Q/(c*ρ*△t2)
其中c为空气比热容,ρ为空气密度,△t1和△t2为冷凝器(4)和蒸发器(2)的进出口空气温差。
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步骤如下:
步骤S101:获取蒸发器的温差负荷,根据PID算法得出压缩机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蒸发器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
步骤S102: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 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温度;并且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功率W1;并且根据冷凝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的目标功率W2,所述冷凝器转速M由压力传感器根据所述冷凝器前端的制冷剂压力获得;并且根据所述蒸发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的目标功率W3
步骤S103: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步骤S104: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有益效果: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 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以某机型为例,f、Tc、Te的寻优范围为:
f寻优范围:±5Hz
Tc寻优范围:±2℃
Te寻优范围:±2℃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为了实现风机转速的调控,精密空调系统在冷凝器的入口端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从压缩机输送来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因此也称为高压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越大,制冷剂在该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需要通过换热器实现的热量交换也越大,因此需要加大冷凝器风机转速,反之则需要降低风机转速。对于 蒸发器,在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入口和出口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进出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差。对于蒸发器,空气比热容、空气进出口温差与风量三者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空气进出口温差小,说明风量较大,因此需要减小蒸发器风机的转速,反之则需要增大蒸发器风机的转速。
传统上,压缩机的转速是根据温差负荷来设定控制目标值。压缩机调节至目标转速后,室外冷凝器风机根据高压传感器的压力值调节转速,而室内蒸发器风机则根据蒸发器进出口空气的温差进行调节。即高压传感器决定外风机转速,进出口温差决定内风机转速。控制的目标是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
现有的精密空调的控制逻辑存在三个缺点:一、冷凝器风机转速只依赖于高压传感器,蒸发器风机转速只依赖于进出口温差。但是在制冷系统里冷凝器和蒸发器是串联的关系,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机的独立控制忽略了二者的关联关系;二、内外风机的控制目标是满足换热量的要求,实现需求冷量的输出(对于蒸发器)或者制冷剂的液化(对于冷凝器),制约COP的进一步优化;三、制冷负荷变动后,需要经历压缩机转速调节、冷凝器入口压力变化和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变化等过程,控制指令才能传达到内外风机。控制过程速度慢,当系统不稳定时会出现反复的波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图中外风机为冷凝器风机,内风机为蒸发器风机;
在根据蒸发器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的目标工作频率 fn后,不再需要如图3所示,以避免等待将压缩机频率开始调节工作频率,或者直到调节到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后,才获得机组高低压及温度,再根据所述高压得到外风机转速、根据温度得到内风机转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蒸发器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的目标工作频率fn后,直接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温度;并且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功率W1;并且根据冷凝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的目标功率W2,所述冷凝器转速M由压力传感器根据所述冷凝器前端的制冷剂压力获得;并且根据所述蒸发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的目标功率W3
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以某机型为例,f、Tc、Te的寻优范围为:
f寻优范围:±5Hz
Tc寻优范围:±2℃
Te寻优范围:±2℃
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有益效果: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图;图中外风机为冷凝器风机,内风机为蒸发器风机;
对于一套精密空调系统,其工作状态是由压缩机工作频率f、冷凝温度Tc、蒸发温度Te、外风机转速M、内风机转速N等状态参数的组合决定的。如图3所示,当空调机组的制冷量为Q时,机组存在n种不同的工作状态组合:(f1、Tc1、Te1、N1、M1)……(fn、Tcn、Ten、Nn、Mn)。每种工作状态对应的系统COP是不同的,其中有且只有一种状态组合(fn、Tcn、Ten、Nn、Mn)在所有组合中对应的空调的能效比COP值为最优。以某机型为例,f、Tc、Te的寻优范围为:
f寻优范围:±5Hz
Tc寻优范围:±2℃
Te寻优范围:±2℃
本发明的对各个参数设置特定范围,在空调或空调机组存在的各种状态中获取在空调的能效比COP值为最优的情况下的各个参数的值,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以使得空调的目标能效比达到最优。
有益效果: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装置的内部实现原理图;包括:
温度传感器(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器(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器(5),用于根据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2)的风量、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体积;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存储器(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前述各装置及模块通过总线(8)相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器(5),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以某机型为例,f、Tc、Te的寻优范围为:
f寻优范围:±5Hz
Tc寻优范围:±2℃
Te寻优范围:±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控制装置的内部实现原理图;包括:
温度传感模块(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模块(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模块(5),用于根据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体积;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 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具体地,为了实现风机转速的调控,精密空调系统在冷凝器的入口端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从压缩机输送来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因此也称为高压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越大,制冷剂在该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需要通过换热器 实现的热量交换也越大,因此需要加大冷凝器风机转速,反之则需要降低风机转速。对于蒸发器,在沿空气流动方向的入口和出口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进出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差。对于蒸发器,空气比热容、空气进出口温差与风量三者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空气进出口温差小,说明风量较大,因此需要减小蒸发器风机的转速,反之则需要增大蒸发器风机的转速。
存储模块(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前述各装置及模块通过总线(8)相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对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COP进行优化为目标,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实现了联动控制内外风机的转速的技术方案,从而在使风机的转速匹配换热量的要求的同时,达到调控速度快、延迟小、且使空调系统整体能效比最优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5),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 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以某机型为例,f、Tc、Te的寻优范围为:
f寻优范围:±5Hz
Tc寻优范围:±2℃
Te寻优范围:±2℃
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实施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由特定软硬件组件进行执行,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各种不同的软件或硬件的组合也可以被应用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被硬件执行的特定操作也可以被软件来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蒸发器的温差负荷,根据PID算法得出压缩机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的风量、所述蒸发器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的体积;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所述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温度;并且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功率W1;并且根据冷凝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的目标功率W2,所述冷凝器转速M由压力传感器根据所述冷凝器前端的制冷剂压力获得;并且根据所述蒸发器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的目标功率W3
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根据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所述冷凝器转速M,所述蒸发器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8.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传感器(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器(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器(5),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空气的体积;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所述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器(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存储器(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15.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传感模块(1),用于获取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
压力传感模块(3),用于获取冷凝器(4)前端的制冷剂压力,以用于调节所述冷凝器(4)风机转速M;
处理模块(5),用于根据蒸发器(2)的温差负荷及PID算法得出压缩机(6)的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温差负荷为流经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空气比热容三者的乘积,所述蒸发器(2)的风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蒸发器(2)的空气的体积;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冷凝温度Tcn和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制冷量Qn,其中,冷凝温度Tcn为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的温度,蒸发温度Ten为制冷剂在压缩机(6)中的温度;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及所述fn,获得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功率W1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冷凝器(4)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冷凝器(4)进出口温差△t1、所述冷凝器(4)转速M,获得所述冷凝器(4)的目标功率W2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功率函数,结合当前状态的所述冷凝温度Tcn、所述蒸发温度Ten、所述fn、所述蒸发器(2)进出口温差△t2、所述蒸发器(2)转速N,获得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功率W3,所述蒸发器(2)转速N由所述温度传感器(1)根据蒸发器(2)进出口空气温差确定;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所述a为预设的自然数;
所述处理模块(5),还用于根据根据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调节所述蒸发器(2)转速N,并控制所述压缩机(6)以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运行,并根据所述冷凝器(4)的所述目标冷凝温度Tcnd调节冷凝器(4)转速M,所述蒸发器(2)的目标进出口温差为△t2-(Tend-Ten);
存储模块(7),用于存储上述数据和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包括:
COP=Q/(W1+W2+W3)。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的功率函数,包括:
W1=f1(f,Tc,Te)。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冷凝器功率函数:W2=f2(f,Tc,Te,△t1,N)。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所述蒸发器的功率函数,包括:
蒸发器功率函数:W3=f3(f,Tc,Te,△t2,M)。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的目标制冷量函数包括:
Q=f0(f,Tc,Te)。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对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所述冷凝温度Tcn和所述蒸发温度Ten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具体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的能效比函数COP,在Qn(±a%+1)的范围内,分别在fn±b Hz,Tcn±c℃,Ten±d℃分为内寻优,以获得在COP值为最大值的情形下的所述目标工作频率fnd、目标冷凝温度Tcnd和目标蒸发温度Tend,其中a、b、c为预设的常数。
CN201610134164.2A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757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4164.2A CN105757888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7160108.1A EP3228958B1 (en) 2016-03-09 2017-03-09 Linkag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oor and outdoor units of precision air conditio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4164.2A CN105757888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7888A true CN105757888A (zh) 2016-07-13
CN105757888B CN105757888B (zh) 2019-09-20

Family

ID=5633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4164.2A Active CN105757888B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228958B1 (zh)
CN (1) CN105757888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655A (zh) * 2016-07-25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载除湿制冷方法及装置
WO2018188522A1 (zh) * 2017-04-13 2018-10-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09237751A (zh) * 2018-07-25 2019-01-18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达到机组目标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360704A (zh) * 2018-04-09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连接管压力损耗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0462311A (zh) * 2017-03-13 2019-11-1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用于车辆空调设备的制冷介质循环回路的方法
CN110822658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南京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40059A (zh) * 2018-09-21 2020-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23408A (zh) * 2019-11-25 2020-04-17 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设计计算及其配套软件编写方法
CN111059727A (zh) * 2019-12-06 2020-04-24 徐州顺风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CN111829146A (zh) * 2020-06-11 2020-10-27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076670A (zh) * 2021-03-26 2021-07-06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的相控阵制导微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CN113865257A (zh) * 2021-10-11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冰箱
CN114659236A (zh) * 2022-04-29 2022-06-24 深圳市英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57757A (zh) * 2022-03-31 2022-08-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6518600A (zh) * 2023-07-05 2023-08-01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低温干化设备压缩机制冷性能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7310A1 (fr) * 2019-06-14 2020-12-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rocédé de gestion d’un dispositif de gestion thermiqu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thermique associé.
CN114110957B (zh) * 2020-08-28 2023-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频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15571B (zh) * 2021-01-18 2022-10-28 中科广能能源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燃气热泵发动机驱动压缩机的转速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932366A (zh) * 2021-11-02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E102021213591A1 (de) * 2021-12-01 2023-06-01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ältegerä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944A (zh) * 2011-02-17 2013-12-18 洛基研究公司 级联浮动中间温度热泵系统
KR101389573B1 (ko) * 2013-02-01 2014-05-12 (주) 대호아이앤티 에어컨 배관 통신을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연동 시스템
CN104515245A (zh) * 2013-09-26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64572A (zh) * 2015-06-08 2015-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3003B2 (en) * 2011-03-31 2014-07-2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Controlling operations of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JP5370560B2 (ja) * 2011-09-30 2013-12-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US20140345307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Air To Water Technologies, Inc. Energy efficient dehumidify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9944A (zh) * 2011-02-17 2013-12-18 洛基研究公司 级联浮动中间温度热泵系统
KR101389573B1 (ko) * 2013-02-01 2014-05-12 (주) 대호아이앤티 에어컨 배관 통신을 이용한 무선통신 연동 시스템
CN104515245A (zh) * 2013-09-26 2015-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64572A (zh) * 2015-06-08 2015-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655B (zh) * 2016-07-25 2019-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载除湿制冷方法及装置
CN106247655A (zh) * 2016-07-25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载除湿制冷方法及装置
US11104204B2 (en) 2017-03-13 2021-08-31 Audi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olant circuit for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10462311A (zh) * 2017-03-13 2019-11-1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用于车辆空调设备的制冷介质循环回路的方法
WO2018188522A1 (zh) * 2017-04-13 2018-10-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10360704A (zh) * 2018-04-09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连接管压力损耗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9237751A (zh) * 2018-07-25 2019-01-18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达到机组目标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237751B (zh) * 2018-07-25 2021-06-11 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达到机组目标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940059A (zh) * 2018-09-21 2020-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40059B (zh) * 2018-09-21 2020-1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22658B (zh) * 2019-11-14 2021-04-20 南京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22658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南京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23408A (zh) * 2019-11-25 2020-04-17 顿汉布什(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设计计算及其配套软件编写方法
CN111059727A (zh) * 2019-12-06 2020-04-24 徐州顺风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CN111829146A (zh) * 2020-06-11 2020-10-27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1829146B (zh) * 2020-06-11 2022-04-05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厨房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076670A (zh) * 2021-03-26 2021-07-06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的相控阵制导微系统协同优化方法
CN113865257A (zh) * 2021-10-11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冰箱
CN114857757A (zh) * 2022-03-31 2022-08-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857757B (zh) * 2022-03-31 2024-05-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659236A (zh) * 2022-04-29 2022-06-24 深圳市英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9236B (zh) * 2022-04-29 2023-11-21 深圳市英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18600A (zh) * 2023-07-05 2023-08-01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低温干化设备压缩机制冷性能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28958A2 (en) 2017-10-11
CN105757888B (zh) 2019-09-20
EP3228958B1 (en) 2021-05-19
EP3228958A3 (en)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7888A (zh) 一种精密空调内外机联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2032B (zh) 温湿度调控空调机组
CN106871293A (zh) 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
CN104048366A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制热补气方法和制冷补气方法
CN102889641A (zh)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7062720B (zh)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02734885B (zh) 串联式空调和调温箱一体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8105919B (zh) 一种干工况制冷的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0348A (zh) 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31324A (zh) 一种过热度控制电子膨胀阀系统
CN202973358U (zh) 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空调器
CN113446756A (zh) 一种带变速压缩机的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6440137A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和制冷方法
CN208652752U (zh) 一种热泵节能型恒温恒湿机组
CN205783549U (zh) 单元式空调机组节能控制系统
CN111442558B (zh) 基于单机不同蒸发温度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503628U (zh) 一种化工生产热泵烘干机工艺参数控制系统
WO2023207222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04750U (zh) 一种机房空调
Liu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with multi-evaporator
CN112594821B (zh) 一种多联机的同时开启制冷和生活热水的控制方法
CN206504429U (zh) 单机双温热泵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206637769U (zh) 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
CN213020046U (zh) 一种新型低温除湿机
CN202734103U (zh) 串联式空调和调温箱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