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856A -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 Google Patents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856A
CN105745856A CN201480063599.1A CN201480063599A CN105745856A CN 105745856 A CN105745856 A CN 105745856A CN 201480063599 A CN201480063599 A CN 201480063599A CN 105745856 A CN105745856 A CN 105745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fs
ppdu
modulated symbol
fec encoding
enco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5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856B (zh
Inventor
A·阿尤达纳亚加姆
E·塔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2En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generation operation, e.g. in order to reduce transmit distortions, jitter, or to improve signal sha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5Iterative decoding, including iteration between signal detection and decoding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响应帧间间隔(RIFS)时间段可以在通信系统中适配。RIFS时间段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设备用来处理从传送设备接收到的物理层传输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可以在考虑特定通信信道的信道状况、接收设备的能力和/或特定物理层传输的特性的情况下优化。例如,RIFS可以取决于用于传送物理层传输的最后传输码元的特性。RIFS可取决于与解码在最后传输码元中结束的前向纠错(FEC)编码块相关联的处理时间。RIFS可取决于使用对FEC编码块的迭代解码的通信系统中的解码迭代量。

Description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1月2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S/N.14/085,527的优先权权益。
背景技术
所公开的主题的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第一传输和确收消息之间的响应帧间间隔。
通信系统可利用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定义信息如何经由通信介质从第一设备传递至第二设备。通信介质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并且可以与物理层协议相关联。上层数据(诸如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数据)可通过物理层协议来划分、封装、分段、编码和/或加密以准备物理层传输。物理层传输可经由通信介质从第一设备(例如,传送设备)传递至第二设备(例如,接收设备)。可使用确收方案以使得第二设备可指示第二设备是否已经成功地接收到物理层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确收可以在接收到每一个物理层传输后或者在接收到一系列物理层传输后尽快从第二设备发送。
响应帧间间隔(被称为RIFS)是物理层传输后的一时间段,在该时间段期间第一和第二设备抑制在通信介质上进行传送。RIFS时间段可由第二设备用来处理物理层传输并生成确收消息。因为在RIFS时间段期间不出现分组传输,所以通信介质是空闲的。由此,RIFS时间段可被认为是通信系统的开销。常规通信系统可基于标准化的时间段来定义RIFS,以使得使用通信介质的各种设备利用与固定值相同的RIFS。在一些通信系统中,RIFS可以是基于与通信系统相关联的网络技术的预定义系统参数。
概述
描述了用于确定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各种实施例。RIFS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在接收机处解码物理层传输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接收机可确定与迭代地解码前向纠错(FEC)编码物理层传输相关联的处理时间。RIFS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解码物理层传输的最后部分的解码迭代次数来调整。RIFS还可针对不同的信道状况和数据传输率来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也被称为FEC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接收到的。该设备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RIFS定义在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该设备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
在各种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处理时间的RIFS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信道状况、前向纠错编码方案、确收消息生成时间、或者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UDU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该RIFS定义在接收到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处理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PPDU之前至少部分地基于比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至少部分地基于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以及经由通信介质发送指示RIFS的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信道质量高于质量阈值时,RIFS是比信道质量低于该质量阈值时的较高RIFS更低的RIFS。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处理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该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生成确收消息,该确收消息包括针对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其中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该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PPDU之前确定RIFS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向传送设备发送配置消息,其中该配置消息指示所确定的RIFS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消息包括管理消息或者频调映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收消息是指示PPDU中的一个或多个FEC编码块是否已被正确地解码的选择性确收(SACK)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介质是无线通信信道、电力线通信介质或移动电信无线介质中的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码元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耦合到通信介质的接收机,该接收机被配置成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UDU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RIFS确定模块,,该RIFS定义在接收到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用于耦合到通信介质的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成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处理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比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的PHY控制器;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的RIFS确定模块;以及被配置成经由通信介质发送指示RIFS的管理消息的发射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处理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该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IFS确定模块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被配置成准备确收消息的选择性确收消息生成器,其中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中的指令,这些指令在由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设备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UDU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该RIFS定义在接收到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在由该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接收到PPDU之前至少部分地基于比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至少部分地基于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以及经由通信介质发送指示RIFS的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处理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该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在由该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并且这些指令在由该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设备生成确收消息,该确收消息包括针对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其中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该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用于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装置,该PUDU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装置,该RIFS定义在接收到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用于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比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的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的装置;以及用于经由通信介质发送指示RIFS的管理消息的装置。
附图简述
通过参照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诸实施例并使众多目的、特征和优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显见。
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系统。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向传送数据、响应帧间间隔以及确收消息之间的关系。
图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与可适配的响应帧间间隔有关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
图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操作。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说其中响应帧间间隔可基于信道状况来适配的两个场景的表格。
图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通信系统。
图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物理协议数据单元。
图8A-8D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与物理层码元之间的示例关系。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接收设备在响应帧间间隔期间执行的示例操作。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迭代解码有关的时序图。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可使用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消息流。
图1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用于确定并传递可适配的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操作的另一流程图。
图1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信道状况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操作的另一流程图。
图1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传递所确定的响应帧间间隔时间段的示例管理消息。
图15A-15B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可使用可适配的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传输。
图16描绘了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
实施例描述
以下描述包括体现本主题内容的技术的示例性系统、方法、技术、指令序列、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实践。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指令实例、协议、结构和技术未被详细示出以免淡化本描述。
RIFS构成通信开销。系统范围的预配置RIFS时间段可能是不必要地长的,并且可减少总吞吐量。太短的系统范围的预配置RIFS时间段可禁止接收设备处理物理层传输以及准备确收消息。通信系统可受益于使RIFS保持得尽可能地小,但又足够长以使接收机完成解码操作。针对特定传输和/或设备来适配RIFS可导致对通信介质的更高效的使用。
根据本公开,RIFS时间段可以在通信系统中适配。RIFS时间段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设备用来处理从传送设备接收到的物理层传输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时间段可以不同于标准化的预配置系统参数。由此,RIFS可以在考虑到特定通信信道的信道状况、接收设备的能力和/或特定物理层传输的特性的情况下优化。例如,RIFS可以取决于用于传送物理层传输的最后传输码元的特性。RIFS可取决于与解码在最后传输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相关联的处理时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RIFS可取决于信道状况。例如,信道状况可基于信道估计过程、传输数据率、或者与从同一传送设备接收到的其它传输相关联的先前解码操作的历史来确定。本公开还提供了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信道状况与用于迭代地解码在最后传输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来优化RIFS时间段的实施例。对于糟糕信道可以增加RIFS时间段以使得可执行更多解码迭代以便正确地解码在PPDU的最后传输码元中结束的所有FEC编码块。对于良好信道,可需要较少的解码迭代。因此,RIFS可被减小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图1描绘了其中可引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系统100。示例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第一设备110可包括PHY控制器108以及网络接口104。网络接口104可包括用于经由通信介质115来传送和接收通信的收发机(或单独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件)。PHY控制器108可控制网络接口104并管理设置,诸如RIFS、调制和编码方案、确收方案或者网络接口104用来与第二设备120处的相应网络接口124通信的其它配置。网络接口104可以耦合到通信介质115。网络接口124也耦合到通信介质115。在示例通信系统100中,通信介质115可以是电力线通信(PLC)介质。然而,通信介质115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通信介质,并且在各种替代实现中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类似于第一设备110,第二设备120可包括PHY控制器128。
第二设备120还可包括被配置成实现本公开的各种特征的RIFS确定模块126。RIFS确定模块126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二设备120用来处理来自第一设备110的物理层传输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可使用各种因素来确定RIFS,诸如图4中所描述的因素。
在示例通信系统100中,第一设备110可被称为传送设备而第二设备120可被称为接收设备。第一设备110可以在“前向”方向上传送数据,由此该数据可被称为前向传送数据。第一设备110可经由通信介质115将前向传送数据作为物理层传输来传送给第二设备120。第二设备120接收物理层传输并尝试解码该物理层传输。根据确收方案,第二设备120可以准备确收消息以指示第二设备120是否已经成功地解码物理层传输的全部或一部分。
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维持定时同步以用于通信。因此,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都可以知晓RIFS时间段。RIFS时间段定义完成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物理层传输(前向传送数据)与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确收消息之间的时间段。RIFS表示通信介质115上的其间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没有一个设备可以通信的空闲时间。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RIFS确定模块126可确定RIFS。第一设备110也可具有RIFS确定模块(未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RIFS确定模块126可以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物理层传输之前确定RIFS,并且可以在管理消息、控制消息或配置消息中将该RIFS传递至第一设备110以使得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都知晓RIFS时间段。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传递用于确定RIFS的参数以使得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与第二设备120相同的算法和参数来独立地确定RIFS。在RIFS时间段后,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确收消息。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出前向传送数据260、RIFS250以及ACK数据280之间的关系的解说200。前向传送数据260可以是物理层传输,诸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第一设备(未示出)可实现被配置成基于上层数据来准备PPDU的PHY层。根据PHY层,前向传送数据可被分段成被称为FEC编码块的各个块。通常,每一个FEC编码块都具有固定或最大长度。多个FEC编码块可作为有效载荷的一部分被包括在PPDU中。每一个FEC编码块都可包括序列号并且可被编码(例如,使用前向纠错编码)。FEC编码块的格式在图7中进一步描述。每一个FEC编码块都可包括接收设备可用来验证对FEC编码块的成功解码的检验序列(诸如循环冗余校验(CRC))。在解说200中,前向传送数据260包括FEC#1261、FEC#2262、FEC#n-1268(表示倒数第二个FEC编码块)以及FEC#n269(表示最后FEC编码块)。
FEC编码块可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调制码元(诸如调制码元271、调制码元272、调制码元273、以及最后调制码元274)的调制波形270来传送。在一个示例中,调制码元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或其它码元。OFDM是其中每一个OFDM码元都包括许多载波的多载波技术。每一个载波可以潜在地携带不同数目的信息位,这取决于载波的信道质量。在另一示例中,每一个调制码元都可以是单载波调制方案中的星座点。
每一个码元都可包括来自PPDU的一组位。取决于PHY层配置,每一个码元都可包括FEC编码块的一部分、一个FEC编码块或者不止一个FEC编码块。FEC编码块与调制码元之间的示例关系在图8A-8D中进一步描述。在解说200中,FEC#n-1268的一部分可被包括在调制码元273中,而FEC#n-1的另一部分可被包括在最后调制码元274中。最后调制码元274还可包括FEC#n269。因此,接收设备可标识在最后调制码元274中结束的两个FEC编码块。
在最后调制码元274后,通信介质在RIFS250期间是空闲的。在RIFS250后,接收设备可以用ACK数据280来响应。ACK数据280可作为单个调制码元来发送(如在解说200中描绘的)或者可以跨越多个调制码元,这取决于通信系统配置。通信系统还可允许接收设备选择性地确认哪一个FEC编码块已被正确解码。ACK数据280可被称为选择性确收(SACK)消息。SACK消息可包括块确收(BA)位图,其中每一位表示对一个或多个FEC编码块的确收或否定确收。在BA位图中,“1”可指示成功接收,而“0”可指示该FEC编码块中的错误。当传送设备接收到SACK消息时,它可以重传未被正确接收的那些FEC编码块。
RIFS的一个目的是留出供接收设备处理最后调制码元274和准备ACK数据280的处理时间。在RIFS期间,接收机可执行若干过程。例如,接收机可解调最后调制码元274,解码在最后调制码元274中结束的FEC编码块(诸如FEC#n-1268和FEC#n269),针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校验CRC以确定确收还是否定确收每一个FEC编码块,生成BA位图,以及准备发送ACK数据280。一些接收机操作的处理时间可随信道状况而变化。例如,在一个数据率下,接收设备可使用比在另一数据率下更多的处理时间来解码每一个FEC编码块。RIFS的可确定部分可被分配用于解码在最后调制码元274中结束的FEC编码块,这取决于数据率或其它信道状况。
图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与确定RIFS有关的示例操作的流程300。
在框320,通信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的接收机)可经由通信介质接收PPDU。PPDU可包括多个FEC编码块并且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如在图8A-8D中描述的,FEC编码块与调制码元的数量可以不匹配。然而,取决于信道配置、最大PPDU大小、FEC编码块长度等,确定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的数目是可能的。
在框340,通信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的RIFS确定模块)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处理最后调制码元包括解码FEC块并准备确收消息。RIFS可定义在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
在框360,通信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的发射机)可以在与RIFS相关联的RIFS时间段后响应于接收到PPDU而发送确收消息。
图4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出用于基于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操作的解说400。框420、440、460中所描述的示例操作可被单独地、组合地或以各种组合来使用。框420、440、460中的每一示例操作可提供通信设备用来确定RIFS的信息。
框420处的示例操作可包括确定与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例如,信道估计过程可被用来测量信号衰减或噪声。信道估计过程可被用来配置通信信道。通信信道的配置可包括用于通信信道的每一个载波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相应数据率、和/或定时参数。接收机可基于通信信道的配置来调整解码操作。例如,在质量糟糕的信道中可以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更多解码迭代,因为解码迭代可导致恢复FEC编码块的数据而不导致重传的能力。在质量良好的信道中,可以需要更少的解码迭代来成功地解码FEC编码块。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确定处理时间与信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使得可以从相关数据中选择RIFS。
框440处的示例操作可包括确定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的解码时间。例如,解码时间可以响应于用于准备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的编码类型。解码时间可以响应于对于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所预期的解码的迭代次数。必须在接收到最后调制码元后解码的FEC编码块的数量也可影响最后调制码元的解码时间。接收机的处理器速度也可影响解码时间。例如,一个接收机可具有更快的处理器并且可以能够比具有更慢处理器的不同接收机更快地解码FEC编码块。接收机可以能够确定与接收机相关联的所估计的解码时段。
框460处的示例操作可包括确定确收消息生成时间。如上所述,BA位图可被包括在确收中。在一些实现中,BA位图可被压缩以允许更小的确收消息。对BA位图的压缩可更改确收消息生成时间,这取决于BA位图的大小以及压缩类型。
在框480,通信设备可利用来自框420、460、480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来确定RIFS。因此,RIFS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PPDU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自框420、460、480)。
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解说其中响应帧间间隔可基于信道状况来适配的两个场景的表格500。
列520包括可以与相对于列540所描述的质量良好的信道(例如,高于质量阈值)的质量糟糕的信道(例如,低于质量阈值)相关联的特征。出于描述两个不同的信道状况的目的,本公开中的对术语糟糕和良好的使用旨在是彼此相对的。类似地,如在表格500中使用的术语较低、较高、较少、较多在列520中的第一场景与列540中的第二场景之间是相对的。质量阈值可用于确定通信信道是质量良好的信道还是质量糟糕的信道。质量阈值可以与通信信道的特性(诸如数据率、信噪比、误比特率、衰减等)联用。
在列520中,质量糟糕的信道可以与较低的数据率相关联。例如,用于质量糟糕的信道中的载波的MCS可以在每一调制中使用较少数目的比特。总数据率可能由于一个或多个载波的保守调制率而较低。因为较少的比特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并且FEC编码块是固定或最大长度,所以质量糟糕的信道可以与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较少FEC编码块相关联。具体而言,较少FEC编码块可以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在质量糟糕的信道中,接收设备可以在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需要较多迭代来进行正确解码的情况下确定增加RIFS。
在列540中,质量良好的信道可以与较高的数据率相关联。例如,用于质量良好的信道中的载波的MCS可以在每一调制中使用较多数目的比特。总数据率可能由于一个或多个载波的激进调制率而较高。因为较多比特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所以质量良好的信道可以与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较多FEC编码块相关联。具体而言,较多FEC编码块可以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在质量良好的信道中,接收设备可以在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需要较少迭代来进行正确解码的情况下确定减少RIFS。
一些通信系统定义可被包括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最大数目。然而,当发射机可能在最后调制码元中填充空数据以防止超过由通信系统设置的FEC编码块的最大数目时,这可导致对通信介质的低效使用,尤其是在高数据率信道上。如在图10中进一步描述的,响应于信道状况,可调整RIFS以容适最后调制码元中的不同数量的FEC编码块。
图6是通信系统600的框图,其包括用于在通信介质604上向接收机装置606传送信号(例如,OFDM码元序列)的发射机装置602。发射机装置602和接收机装置606两者均可被纳入每个设备(例如,第一和第二设备110、120)处的网络接口(诸如网络接口104、124)中。通信介质604可表示在有线或无线网络上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的通信信道。
在发射机装置602处,实现PHY层的模块可从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未示出)接收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PDU)。该MPDU被发送至编码器模块620以被处理,这可包括加扰、纠错编码和交织。经编码的MPDU可被称为PPDU。PPDU可具有如先前且在图7中更详细地描述的FEC编码块。PPDU被馈送到映射模块622中,其取决于用于当前码元的星座(例如,BPSK、QPSK、8-QAM、16-QAM星座)来取数据比特组(例如,1、2、3、4、6、8、或10个比特),并将由那些比特表示的数据值映射到调制码元的载波波形的同相(I)和正交(Q)分量的相应振幅上。替换地,可使用将数据值与经调制载波波形相关联的任何恰适的映射方案。映射模块622还可根据频调映射来确定要在每个载波(或“频调”)上使用的调制类型。频调映射可以是默认频调映射,或由接收机装置206响应于信道估计过程而提供的定制频调映射。
调制模块624执行将映射模块622确定的N个复数(其中一些可能是0以用于未使用的载波)的所得集合调制到具有峰值频率f1,…,fN的N个正交载波波形上。调制模块624执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来形成离散时间码元波形。在一个示例中,来自映射模块622的数据被使用8192点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调制到副载波波形,得到组成OFDM码元的一部分的8192个时间样本。所得的时间样本在时域中,而对IDFT的输入在频域中。
后处理模块626可将连贯(潜在交叠的)码元的序列组合成“码元集”,其可作为连续块在通信介质604上传送。后处理模块626可将前置码附在该码元集的前面,该前置码可被用于自动增益控制(AGC)和码元定时同步。模拟前端(AFE)模块628将包含该码元集的连续时间(例如,经低通滤波)版本的模拟信号耦合至通信介质604编码器模块620、映射模块622、调制模块624、后处理模块626以及AFE模块628一起可被称为发射机的TX链。PHY控制器(未示出)可配置和管理发射机的各种组件,包括在发射机装置602中示出的那些组件。
在接收机装置606处,实现PHY层的模块可从通信介质604接收信号并为MAC层生成收到MPDU(未示出)。AFE模块630可接收具有码元集的收到信号并将收到信号发送到解调模块636。码元处理模块636可生成经采样信号数据。解调模块636还可包括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特征以将经采样的接收到的波形转换成复数形式的频域数据。例如,在OFDM系统中,解调可涉及快速傅立叶变换(FET)。在单载波系统中,解调可涉及星座解映射以将码元转换成硬或软比特。
解码器模块638可将这些复数映射到相应比特序列上并对这些比特执行恰适的解码(包括解交织以及解扰)。AFE模块630、解调模块636和解码器模块638可被统称为接收机的RX链。RX链可包括其它组件(未示出),诸如均衡器、滤波器、自动增益控制等。PHY控制器(未示出)可管理并控制接收机的组件。
如图6所示,接收机装置606可包括RIFS确定模块650和SACK消息生成器655。SACK消息生成器655可生成SACK消息以指示对从码元集中解码的FEC编码块的成功(确收)或不成功(否定确收)解码。在一个实施例中,SACK消息生成器655还可生成并压缩要包括在确收消息中的BA位图。
RIFS确定模块65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解码码元集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RIFS确定模块650可使用解码器模块638的特性(诸如处理速度、用于码元集中的先前码元的解码迭代的先前历史等)来确定RIFS。RIFS确定模块650还可使用关于SACK消息生成器655的信息来确定RIFS,诸如在SACK消息生成器655被配置成压缩BA位图时。RIFS确定模块650可控制SACK消息生成器655以防止传送确收消息直到RIFS时间段。在RIFS时间段期满之际,RIFS确定模块650可使得SACK消息生成器655经由接收机装置606的发射机(未示出)来发送确收消息。
在各种实施例中,包括发射机装置602和接收机装置606中的模块的通信系统600的任何模块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
图7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PPDU消息格式700。示例PPDU消息格式700包括帧控制710以及一个或多个FEC编码块(诸如FEC#1720、FEC#2730、FEC#n740)在一些示例PPDU消息格式中,前置码也被描绘为PPDU的一部分。在一些实现中,前置码(未在图7中示出)将被包括在帧控制710之前,并且可以在帧控制710之前或与帧控制710一起调制。帧控制710可以取决于通信系统配置和消息类型而跨越一个或多个码元。帧控制710也可被称为帧开始(SOF)。SOF包含信息,诸如预期接收机的地址、接收机解调数据所需的信息等。这些FEC编码块(包括FEC#1720、FEC#2730和FEC#n740)可被称为PPDU的数据部分。
每一个FEC编码块都可具有类似格式。第一FEC#1720可具有额外字段(MPDU报头722),该额外字段可提供可由接收机用来重构MPDU的信息,诸如编码信息、加密信息或子帧边界信息。除此之外,第一FEC#1720包括类似于其它FEC块的诸部分。第一FEC#1720包括FEC报头724、FEC主体726和FEC块校验序列(FCS)728。FEC报头724可包括序列号751和各种其它字段752。序列号751可以唯一性地将该FEC编码块与其它FEC编码块(诸如FEC#2730和FEC#n740)识别开来。FCS728可由接收机用来验证FEC#1720已被正确地解码。
如在示例PPDU消息格式700中示出的,除了MPDU报头722之外,其它FEC编码块可包括FEC报头、FEC主体和FCS。例如,最后FEC#n740包括FEC报头744、FEC主体746、FCS748。FEC报头744、FEC主体746、FCS748一起构成FEC编码块。在本公开中,术语PHY块(PB)和FEC编码块可以互换地使用以指代已经使用前向纠错(FEC)编码方案来编码的PB。
图8A-8D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与物理层码元之间的示例关系。可被包括在调制码元中的比特数可以匹配或不匹配与FEC块相关联的比特数。在以下附图中,提供了其中调制码元的比特数(大小)不匹配FEC块的比特数(大小)的若干示例。图8A-8D中的每一者都示出了具有SOF810和数据820的PPDU。数据820可包括多个FEC块,这些FEC块被调制为码元(例如,OFDM码元)。在传送最后调制码元后,RIFS850定义在响应于PPDU而传送选择性确收(例如,SACK)消息840之前的RIFS时间段。在以下示例中,FEC块的大小是固定的统一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FEC块的大小可以是可变的。
图8A示出了其中每一个调制码元都具有0.5个FEC编码块(即或1个FEC编码块跨越两个调制码元)的示例800A。在图8A中,PPDU包含使用6个调制码元(S1到S6)来调制的3个FEC编码块(FEC1到FEC3)。由此,每一个FEC编码块都分布在两个调制码元上。FEC3跨越两个码元S5、S6。在该示例中,一旦接收机接收到码元S6,它就需要解码一个FEC编码块(FEC3)。
图8B示出了其中每一个调制码元都具有两个FEC编码块(或半个码元携带一个FEC编码块)的示例800B。在图8B中,PPDU包含使用4个调制码元(S1到S4)来调制的8个FEC编码块(FEC1到FEC8)。码元S4包含两个FEC编码块,FEC7和FEC8。在该示例中,一旦接收机接收到码元S4,它就需要解码两个FEC编码块(FEC7和FEC8)。
图8C示出了其中FEC编码块的大小和码元比特率不对齐的示例800C。在图8C中,PPDU包含使用6个调制码元(S1到S6)来调制的8个FEC编码块(FEC1到FEC8)。码元S6包括FEC7和FEC8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一旦接收机接收到码元S6,它就需要解码两个FEC编码块(FEC7和FEC8)。即使FEC7的一部分被包括在码元S5中,也注意到接收机不可解码FEC7直到接收到码元S6之后。
图8D示出了其中FEC编码块的大小和码元比特率不对齐的另一示例800D。在图8D中,PPDU包含使用5个调制码元(S1到S5)来调制的6个FEC编码块(FEC1到FEC6)。码元S5包括FEC6的一部分并且可包括填充(被标识为“PAD”)。PAD可表示最后调制码元中的空数据,诸如当最后调制码元中没有足够的剩余比特来包括另一FEC编码块时或者当不再有要传送的更多FEC编码块时。即使FEC6的一部分被包括在码元S4中,也注意到接收机不可解码FEC6直到接收到码元S5之后。在该示例中,一旦接收机接收到码元S5,它就需要解码一个FEC编码块(FEC6)。
根据通信系统配置,FEC编码块大小可以是固定长度或比特数量。考虑其中FEC编码块大小是5000个编码比特且调制码元历时是Tsym=50μs的通信系统。因此在图8A所示的示例中,每一个50μs调制码元携带2500个比特,这导致物理层数据率R=2500比特/50μs=50Mbps对于图8B中的示例,每一个调制码元携带2*5000个比特,从而给出物理层数据率R=2*5000比特/50μs=200Mbps。由此,观察到随着OFDM系统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的增加,数据率提高。换言之,在与较低数据率相比较时,较高数据率可暗示每一调制码元中的较多数目的FEC编码块。
图9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出由接收设备在响应帧间间隔期间执行的操作的示例时序图900。在图9的示例时序图900中,RIFS950在接收到数据930后且在响应于数据930而发送SACK消息940之前。
在RIFS950期间,接收机可执行若干操作。在解调时间段952期间,接收机可解调数据930中的最后调制码元。在FEC解码时间段954期间,接收机可解码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在TX/RX转变时间段956期间,通信设备可将收发机从接收模式改为传送模式以允许传送SACK消息940。在确收生成时间段958期间,接收机可生成SACK消息940。
解调时间段952和TX/RX转变时间段956可以是相当恒定的时间段,而确收生成时间段958可取决于通信系统的数据率而改变。如上所述,确收生成时间段958还可包括对SACK消息940中所包括的BA位图的压缩。不同的压缩技术可能与不同的确收生成时间段958相关联。可以在通信系统中使用SACK压缩,其中大量FEC编码块可以在SACK消息中确收。假设SACK消息在BA位图中有50比特来携带确收信息。通信系统可将PPDU的突发限于50个FEC编码块以使得每一个FEC编码块使用BA位图中的一比特来确收。然而,为了增加突发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可使用压缩方案以使得不止50个FEC编码块可使用BA位图中的50比特来确收。在质量良好的信道上,更多的FEC编码块可被包括在每一个调制码元中,以使得接收机可使用压缩方案来在SACK信息中确收较大数目的FEC编码块。对SACK信息的压缩在SACK生成期间完成并因此花费RIFS期间的处理时间。
不管在确收生成时间段958期间使用的压缩如何,解调时间段952、TX/RX转变时间段956以及确收生成时间段958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机的处理器而是相对稳定的(例如,调整这些时间是不可能的)。例如,用于解调的时间可通过执行解调的集成电路的实现来确定,并且解调时间段952可以不改变。然而,解码时间段954可具有针对每一传输改变的可能性。其中解码时间段954可以是可变的一个示例是在接收机被配置成执行迭代解码时。
在迭代解码中,解码是通过多次(迭代)重复单个解码规程来完成的。解码准确性可随着每一次迭代而提高。解码可继续直到FEC编码块被成功解码(例如,可以在每一次迭代后校验CRC以查看FEC编码块是否已被成功解码)或者直到已经进行特定次数的迭代或者直到FEC解码时间段954已经期满。如果FEC编码块在最大次数的迭代或者FEC解码时间段954期满后尚未被成功解码,则可以在SACK信息中将对FEC编码块的否定确收传递至发射机。
解码时间段954可通过设置针对每一个FEC编码块的解码迭代次数来增加或减少。通过确定预期成功解码在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的迭代次数,接收机能够确定足以解码FEC编码块而不导致SACK信息940的不必要延迟的解码时间段954(并由此确定RIFS950)。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迭代解码有关的示例时序图1000。为了简明起见,该示例描述了其中接收机一次只缓冲一个调制码元的通信系统。
令Niter表示解码迭代次数,Fclk表示解码器中所使用的时钟频率(Hz),且Ncycles/iter表示每一迭代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在每一时钟周期中,解码器处理FEC块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并且在Ncycles/iter个时钟周期中完整地遍历该FEC块)。于是FEC块的总解码时间可被计算为
T d e c = N i t e r × N c y c l e s / i t e r F c l k - - - ( 1 )
可用于解码的时间量在图10中示出。码元1001、1002、1003中的每一者都可具有被定义为Tsym1010的码元历时。在接收到码元1001后,码元1001必须被解调(在1021处示出),此后它才可被解码(在1030处示出)。对于OFDM系统,解调涉及取得输入码元的FFT并且然后用信道估计来均衡。在一示例中,解调1021可花费xμs。于是解码必须在接收到码元1001后的xμs开始。由于只能为一个调制码元缓冲数据,因此解码应当在码元1002被解调1022之前结束。码元1002将在接收到码元1002后的xμs解调。由此,可供解码1030码元1001中的所有FEC编码块的时间是调制码元历时Tsym。因此,在能缓冲一个调制码元的系统中,接收设备可具有用于解码码元中的所有FEC编码块的历时Tsym。对于能缓冲Nbuffer个调制码元的系统,接收设备具有用于解码码元中的所有FEC编码块的历时NbufferTsym
为了解说固定RIFS的示例,考虑其中Nbuffer=1的接收设备。令Nb,sym表示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且Tdec是如在式(1)中给出的每一FEC编码块的解码时间。于是对于具有Nbuffer=1的系统,
Nb,sym×Tdec=Tsym(2)
在式(2)中使用式(1),每一FEC编码块的迭代次数可被计算为
其中表示下取整运算(小于自变量的最小整数)。
在具有Tsym=50us和解码器参数Fclk=100MHz以及Ncycles/iter=400的系统中,每一FEC编码块的迭代次数可被计算。例如,在其中0.5个FEC编码块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的系统中(诸如图8A),每一个FEC编码块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是25次迭代。在其中1个FEC编码块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的系统中,可以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12次解码迭代。且在其中2个FEC编码块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的系统中(诸如图8B),可以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6次解码迭代。由此,被包括在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越多,可以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迭代就越少。数据率可随着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在较高的数据率下,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较多数目的FEC编码块可导致每一个FEC编码块的较少的迭代次数。在使用调制和迭代解码的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可以在较高数据率下执行较少迭代且在较低数据率下执行较多迭代。
考虑其中RIFS历时TRIFS=100μs的情况,其中该RIFS期间的被分配用于解码的解码时间是Tdec_RIFS=30μs。如同在先前的示例中Tsym=50μs且解码器参数Fclk=100MHz且Ncycles/iter=400。
于是对于其中0.5个FEC编码块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的图8A中的示例,接收设备需要在RIFS中所分配的30μs解码时间期间解码1个FEC编码块。图8A中的解码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迭代次数是(式(3))Niter=7。然而,除了最后码元之外的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获得25次迭代,如上所示。相对于所有其它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接收设备可以对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执行更少的迭代。因此,对于与图8A相关联的低数据率,接收设备(例如,RIFS确定模块)可以确定增加RIFS以使得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具有不止7次迭代。在一些实现中,RIFS可被增加以使得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获得25次迭代以匹配其它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获得的25次迭代。
现在考虑另一数据率(诸如图8B中),其中两个FEC编码块被包括在每一个码元中。接收设备可能需要在RIFS期间在被分配给解码时间的30μs中解码2个FEC编码块。这将为用于解码最后FEC编码块中的2个FEC编码块中的每一者的Niter=3留出时间。然而,其它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收到6次解码迭代。因此,除非增加RIFS,否则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可获得除了最后码元之外的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收到的迭代数的一半。
表1概述了针对早先示例中使用的参数(数据率)对于每一调制码元中的不同数目的FEC编码块的迭代次数。由于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获得更少迭代,因此性能相对于其它FEC编码块而言是更差的(性能随着迭代而提高)。由此,在最后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更有可能出错并且变成性能瓶颈。
表1。针对不限制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的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数据率,最后码元和其它码元中的FEC块的解码迭代次数。
在高数据率信道上,一些实现将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限于一个或两个。考虑在最后调制码元中具有单个FEC编码块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最后FEC编码块将始终获得7次迭代,而不管数据率如何。在高数据率信道上(诸如200Mb或更大),所传送的PPDU可以在每一调制码元中具有2个或更多个FEC编码块。除了最后码元之外的码元中的FEC编码块获得6次或更少迭代。因此,最后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将获得比其它码元中的其它FEC编码块更多的迭代(7次迭代)。
例如,在500Mbps信道(5FEC编码块/码元)上,除了最后调制码元之外的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将各自获得2次迭代,而最后FEC编码块将获得7次。此类高数据率在具有高信噪比(SNR)的良好信道上是可能的。在这些低噪声情况下,具有额外迭代无法帮助那么多。因此,具有固定RIFS可由于需要比所需RIFS更大的RIFS而增加传输开销。如果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根据通信系统配置来限制,则接收机设备可减小RIFS以最小化开销。RIFS可基于其它调制码元中的其它FEC编码块获得相同次数的迭代所需的解码时间量来确定。
或者,在其中其它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将由于某种原因而获得比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更多次数的迭代的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可确定更长的RIFS以允许针对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更多解码迭代。
图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可使用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消息流1100。第一设备1110(例如,传送设备)和第二设备1120(例如,接收设备)可以通过通信介质(未示出)来耦合。图11解说了第一设备1110和第二设备1120可用于关于第二设备1120基于信道状况和/或用于解码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的处理时间来确定的RIFS进行通信的一种机制。
在1130,可使用从第一设备1110到第二设备1120的在先传输来确定信道质量。例如,在先传输可以是作为信道估计过程的一部分来传送的探通消息。或者,在先传输可以是先前的PPDU。在1132,第二设备1120可基于在先传输来确定信道质量。例如,具有已知MCS值的探通码元或数据码元可由第一设备1110传送。至少部分地基于来自第一设备1110的探通码元,第二设备1120可计算关于信道质量的各种度量,诸如信噪比、信号衰减、块差错率、误比特率等。第二设备1120可确定第一设备1110应使用什么MCS来进行后续传输。在多载波系统中,每一个载波都可具有不同的调制值,以使得MCS包括调制值的向量(每个载波一个)以及可适用于所有载波的共同码率。
此外在1132,第二设备1120可确定适合信道状况的RIFS。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设备1120可确定将在频调映射消息中被发送到第一设备1110的物理层配置属性(诸如MCS、码元比特率等)。第二设备1120可基于信道状况和/或物理层配置属性来确定通信信道的数据率。RIFS可以相对于数据率来确定。
在1134,第二设备120可以将RIFS作为管理消息的一部分传递至第一设备1110。示例管理消息在图14中描述。管理消息可作为信道估计过程的一部分(诸如在信道估计结果消息中)发送。管理消息还可与频调映射或其它物理层配置属性一起发送。
在1140,第一设备1110可以准备PPDU以传送到第二设备1120。在1143,可将码元集传送到第二设备1120。每一个码元1145可包括FEC编码块的一部分,完整FEC编码块或者不止一个FEC编码块。在1150,第二设备1120可处理包括最后调制码元的收到码元集。第二设备1120可利用RIFS来解码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并准备确收消息。在1152,在RIFS时间段后,第二设备1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10传送确收消息。第一设备1110可以在通信介质上感测在RIFS时间段之后的时间开始的确收消息。
图1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与可适配的响应帧间间隔相关的示例操作的另一流程图1200。
在框1210,一装置(诸如第二设备120、接收机装置606或第二设备1120)可使用预定RIFS设置来与传送设备通信。例如,预定RIFS设置可以是默认的、预先编程的、经配置的、或经协商的RIFS设置。RIFS设置可包括对传送设备和该装置两者都是已知的值。
在框1220,一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信道状况(诸如通信信道的数据率)来确定一个或多个RIFS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可对于较高数据率信道使用第一RIFS(例如,具有较短的RIFS时间段)。该装置可以对较低数据率信道使用第二RIFS(例如,具有较长时间段)。
在框1230,该装置可以将RIFS设置发送到传送设备。在一个示例中,RIFS设置可被包括在管理消息(MME)中。MME可包括不止一个RIFS设置,诸如当可以在通信信道上使用不同的数据率时。在一个示例中,MME可包括多个频调映射,每一频调映射具有不同的相应数据率和RIFS设置。
在框1240,该装置可将传输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在框1260,该装置可解码该传输,包括在该传输的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FEC编码块。在框1270,该装置可准备确收消息。在框1280,该装置可以在RIFS时间段(来自框1230)之后发送确收消息。
图13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信道状况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的示例操作的另一流程图1300。
在框1310,一装置(诸如第二设备120、接收机装置606或第二设备1120)可基于第一设备与该装置之间的信道估计过程来确定通信介质的信道状况。在框1320,该装置可基于信道状况来确定用于该通信信道的一个或多个载波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框1340,该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每一调制码元中所使用的载波的MCS来确定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比特数。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比特数可被称为码元比特率。
在框1350,该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码元比特率和FEC编码块的大小(比特数)来确定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FEC编码块的大小可通过通信系统配置来指定,并且可以是固定大小,这取决于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
在框1360,该装置可以基于每一个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目和码元传输时间来确定对每一个FEC编码块可用的解码迭代的预期次数。码元传输时间可通过通信系统配置来指定,并且可取决于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来标准化。
在框1370,该装置可调整RIFS,以使得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将获得与除了最后调制码元之外的码元中的其它FEC编码块相同或相似的解码迭代次数。解码时间可基于接收机处理器能力、解码迭代次数、以及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数量来确定。RIFS可包括解码时间加上用于最后调制码元与确收消息之间的接收机操作的附加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RIFS的值可以诸如在管理消息或控制消息中被传递至传送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RIFS时间段的计算可以在接收码元集之前完成例如,该装置可维护向量、数据库、查找表或将RIFS与度量或度量值范围相关的其它数据结构。接收机可计算度量并且然后基于相关数据来选择RIFS。例如,如果度量在M1与M2之间,则使用RIFS值RIFS1。度量的示例可包括:FEC编码块/调制码元的数目、数据率、以及码元比特率的数值等。下表解说了与度量值范围相关的RIFS值的示例。
在前一示例中,接收设备可确定RIFS时间段。然而,可能存在其中传送设备可确定RIFS时间段的示例。例如,在一些通信系统中,传送设备驱动速率适配过程。传送设备可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并基于接收设备发送的ACK/SACK信息来修改MCS。例如,如果所有数据都成功到达,则传送设备可改变MCS以提高数据率。如果接收设备报告接收错误,则传送设备可改变MCS以降低数据率。或者,传送设备还可通过监视反向信道(例如通过查看来自接收设备的分组上的SNR)来确定MCS。一旦传送设备选择MCS,传送设备就可适配RIFS以使用与前一示例中所描述的技术类似的技术来优化性能。例如,传送设备可计算数据率或每一码元中的FEC编码块数目或每一码元的比特数,并使用该参数来决定RIFS。RIFS可使用MME、控制消息或握手规程来传递至接收设备。
在其中传送设备确定RIFS的一些实现中,传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利用一正式协议来交换能力信息。例如,接收设备可发送控制消息以告知传送设备它支持RIFS的适配且该接收设备能支持的最小RIFS。如果未交换能力信息,则接收设备可在传送设备由于处理器或其它限制而提供比接收设备能支持的RIFS更小的RIFS的情况下传达拒绝所提供的RIFS的控制消息。
图14描绘了用于在传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递的示例管理帧(MME)1400。MME1400可以包括帧报头1410和帧主体1420。MME的其它部分未被示出,但可被包括在其它示例MME消息格式中。
帧主体14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字段或信息元素,诸如字段或信息元素1424。图14包括可被包括在MME1440的各字段或信息元素1424中的若干示例RIFS设置1430。RIFS设置的示例包括:
一个或多个RIFS值1432。RIFS值可指示所确定的RIFS时间段。在其中可使用不同的数据率或物理层属性的实现中,RIFS值可包括不止一个RIFS值,诸如与相应的频调映射相关联的RIFS值的向量。
信道配置1434。MME1400可包括通信信道的设置,诸如最后调制码元中的FEC编码块的最大数目、频调映射或其它设置。
信道质量反馈1436。在其中RIFS基于从探通码元测得的信道质量的示例中,接收设备还可提供与信道质量相关联的度量。
RIFS适配能力信息1438。传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可指示对自定义RIFS的支持和/或可指示该设备能支持的最小RIFS。
图15A-15B描绘了示出图15A中的单个PPDU以及图15B中的PPDU突发的上下文中的RIFS的示例传输。在图15A的示例1500中,PPDU1530包括SOF1535以及数据部分1536。数据部分可包括一系列FEC编码块并且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传送。RIFS1550在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1530之后。SACK消息1540在RIFS1550后被传送(从接收设备到传送设备)。
在支持PPDU突发的通信系统中,传送设备可以连续发送若干PPDU。诸如图15B的示例1501,发射机可传送第一PPDU1531,继之以第二PPDU1532和第三PPDU1533。RIFS1550在第三PPDU1533(例如,突发中的最后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
已经描述了各种示例实施例,其中接收设备或传送设备可基于与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RIFS。所确定的RIFS可被称为自定义RIFS、经适配的RIFS或因信道而异的RIFS。自定义RIFS可以与特定接收机相关联或者可以与接收机群相关联。例如,属于一群(例如,按制造商、型号、群标识符、网络标识符等)的接收机可利用自定义RIFS,而不属于该群的其它接收机可利用与通信系统相关联的标准化或固定值RIFS。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定义RIFS可以与特定PPDU或一组PPDU相关联。例如,取决于用于FEC编码块的编码类型,解码时间对于接收机可以改变。接收机可指示与发射机可用来传送各种PPDU的不同编码方案相关联的自定义RIFS。
图1-15B和本文描述的操作是旨在辅助理解各个实施例的示例,并且应当不被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各实施例可执行附加操作、执行较少操作、并行地或者以不同次序执行操作、以及不同地执行一些操作。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方面可体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方面可采取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组合了软件与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其在本文可被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方面可采取体现在其上含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唯一的例外是瞬态的传播信号。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前述的任何合适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为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可包括以下各项:具有一条或多条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软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压缩碟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者前述的任何合适组合。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包含或存储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者结合其使用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
在用于实现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方面的操作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包括诸如Java、Smalltalk、C++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以及常规过程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情境中,远程计算机可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至用户计算机,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者可进行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例如,使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通过因特网来连接)。
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方面是参照根据本发明主题内容的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解说和/或框图来描述的。将理解,这些流程图解说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流程图解说和/或框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用于制造机器,从而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构建用于实现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其可以指导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从而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制造出包括实现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的制品。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以使得在该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由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在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这些指令提供用于实现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能够确定RIFS的电子设备16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框图。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1600可以是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电力线通信设备、游戏控制台、或其他电子系统之类的电子设备。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跨多个通信网络(其形成混合通信网络)通信的功能性。电子设备1600包括处理器单元1602(有可能包括多处理器、多核、多节点、和/或实现多线程等)。电子设备1600包括存储器单元1606。存储器单元1606可以是系统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存、SRAM、DRAM、零电容器RAM、双晶体管RAM、eDRAM、EDORAM、DDRRAM、EEPROM、NRAM、RRAM、SONOS、PRAM等中的一者或多者)或者上面已经描述的机器可读介质的可能实现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电子设备1600还包括总线1610(例如,PCI、ISA、PCI-Express、NuBus、AHB、AXI等)。电子设备包括可以是无线网络接口(例如,WLAN接口、WiMAX接口、无线USB接口等)或者有线网络接口(例如,电力线通信接口、以太网接口等)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
电子设备1600可包括发射机1605和接收机1604。发射机1605和接收机1604可以一起包括网络接口(诸如网络接口104、124)。电子设备1600可包括用于管理网络接口的物理层组件的PHY控制器1614。电子设备1600还可包括RIFS确定模块1612(类似于RIFS确定模块126、650)。在一些实现中,PHY控制器1614和RIFS确定模块1612可包括通信单元1608的一部分。
这些功能性中的任一个功能性都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硬件中和/或在处理器单元1602上实现。例如,该功能性可用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在处理器单元1602中实现的逻辑中实现、在外围设备或卡上的协处理器中实现等。此外,诸实现可包括更少的组件或包括图16中未解说的附加组件(例如,视频卡、音频卡、附加网络接口、外围设备等)。处理器1602、存储器单元1606、发射机1605、接收机1604和通信单元1608可以耦合至总线1610。尽管被解说为耦合至总线1610,但是存储器单元1606也可直接耦合至处理器单元1602。
尽管各实施例是参考各种实现和利用来描述的,但是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解说性的且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一般而言,如本文所描述的用于确定RIFS的技术可以用符合任何一个或多个硬件系统的设施来实现。许多变体、修改、添加、和改进都是可能的。
可为本文中描述为单数实例的组件、操作、或结构提供复数个实例。最后,各种组件、操作和数据存储之间的边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任意的,并且在具体解说性配置的上下文中解说了特定操作。其他的功能性分配是已预见的并且可落在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在示例性配置中呈现为分开组件的结构和功能性可被实现为组合式结构或组件。类似地,被呈现为单个组件的结构和功能性可被实现为分开的组件。这些以及其他变体、修改、添加及改进可落在本发明主题内容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经由通信介质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前向纠错(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
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以及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响应于确定所述信道质量低于质量阈值而被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先前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生成所述确收消息,所述确收消息包括针对所述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
其中所述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所述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确定所述RIFS时间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传送设备发送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述RIFS时间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消息包括由管理消息和频调映射消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成员。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收消息是指示所述PPDU中的所述多个FEC编码块中的至少一个FEC编码块是否已被正确解码的选择性确收(SACK)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介质是由无线通信信道、电力线通信介质和移动电信无线介质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成员。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调制码元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
17.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耦合到通信介质的接收机;
用于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的发射机;
处理器;
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装置:
经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包括多个前向纠错(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经由所述发射机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进一步使所述装置:
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以及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进一步使所述装置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先前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进一步使所述装置:
准备所述确收消息,
其中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24.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
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前向纠错(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由所述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
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以及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由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先前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并且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生成所述确收消息,所述确收消息包括针对所述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
其中所述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所述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29.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前向纠错(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装置,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装置,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用于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的装置。

Claims (30)

1.一种方法,包括:
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
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以及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道质量高于质量阈值时,所述RIFS是比所述信道质量低于所述质量阈值时的较高RIFS低的RIF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生成所述确收消息,所述确收消息包括针对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
其中所述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所述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确定所述RIFS时间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向传送设备发送配置消息,其中所述配置消息指示所确定的RIFS时间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消息包括管理消息或频调映射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收消息是指示所述PPDU中的一个或多个FEC编码块是否已被正确解码的选择性确收(SACK)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介质是无线通信信道、电力线通信介质或移动电信无线介质中的一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码元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
17.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耦合到通信介质的接收机,所述接收机被配置成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RIFS确定模块,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用于耦合到所述通信介质的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被配置成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通信介质相关联的信道质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的PHY控制器;
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的所述RIFS确定模块;以及
被配置成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的所述发射机。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确定模块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进行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被配置成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的选择性确收消息生成器,
其中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
24.一种存储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
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存储在由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接收所述PPDU之前,
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以及
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与处理所述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存储在由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更早调制码元中的先前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来确定将对在所述最后调制码元中结束的每一个FEC编码块执行的解码的迭代次数。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RIFS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准备所述确收消息相关联的确收生成时间段,并且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存储在由所述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生成所述确收消息,所述确收消息包括针对多个FEC编码块的经压缩确收位图,
其中所述确收生成时间段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准备所述经压缩确收位图的压缩方案。
29.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通信介质接收包括多个FEC编码块的物理层(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装置,所述PPDU是作为一系列调制码元来接收的;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处理时间来确定响应帧间间隔(RIFS)的装置,所述RIFS定义在接收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之后且在发送确收消息之前的RIFS时间段;以及
用于在与所述RIFS相关联的所述RIFS时间段之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PDU而发送所述确收消息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比所述PPDU更早的在先传输来确定所述通信介质的信道质量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介质的所述信道质量来估计与处理所述PPDU中的最后调制码元相关联的所述处理时间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通信介质来发送管理消息以指示所述RIFS的装置。
CN201480063599.1A 2013-11-20 2014-11-13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Active CN105745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85,527 2013-11-20
US14/085,527 US9231736B2 (en) 2013-11-20 2013-11-20 Optimizing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PCT/US2014/065534 WO2015077128A1 (en) 2013-11-20 2014-11-13 Optimizing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856A true CN105745856A (zh) 2016-07-06
CN105745856B CN105745856B (zh) 2018-07-13

Family

ID=5214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599.1A Active CN105745856B (zh) 2013-11-20 2014-11-13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31736B2 (zh)
EP (1) EP3072251A1 (zh)
JP (2) JP6285031B2 (zh)
KR (1) KR101700375B1 (zh)
CN (1) CN105745856B (zh)
WO (1) WO20150771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359A (zh) * 2016-08-15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以改善传输和接收处理时间
US11296832B2 (en) 2017-09-27 2022-04-05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6567B2 (en) 2006-12-14 2017-07-25 Thomson Licensing Rateless codes decod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1784078B1 (ko) * 2006-12-14 2017-10-10 톰슨 라이센싱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레이트리스 인코딩
KR101355355B1 (ko) 2006-12-14 2014-01-23 톰슨 라이센싱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변조 표시 방법
US9729280B2 (en) 2006-12-14 2017-08-08 Thomson Licensing ARQ with adaptive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647799B2 (en) * 2012-10-16 2017-05-09 Inphi Corporation FEC coding identification
US9438382B2 (en) 2013-11-20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31736B2 (en) 2013-11-20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099461A1 (ko) * 2015-12-07 2017-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22184573A1 (en) * 2021-03-02 2022-09-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ing interframe space in tdd
US20230370203A1 (en) * 2022-05-12 2023-11-16 Meta Platforms, Inc. 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 framework for high-performance network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0332A1 (en) * 2010-04-12 2011-11-17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Providing delimiter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1284B1 (en) 2000-08-04 2003-12-30 Intellon Corporation Frame control for efficient media access
DE60104113T2 (de) * 2001-08-22 2004-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Übertragungsgerät mit Mehrkanal-ARQ
US7263105B2 (en) 2002-12-18 2007-08-28 Intel Corporation WLA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between a MAC sublayer and a physical layer
US7668102B2 (en) 2004-12-13 2010-02-2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2006197045A (ja) * 2005-01-12 2006-07-27 Nec Corp 無線パケット信号伝送システム、無線パケット信号伝送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無線パケット信号伝送方法
US7907614B2 (en) 2005-11-11 2011-03-15 Broadcom Corporation Fast block acknowledgment generat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8116290B2 (en) 2005-11-11 2012-0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ed interframe spacing in a wireless LAN receiver
US20070171933A1 (en) 2006-01-23 2007-07-2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 headers for high throughput data in wlan systems
EP2159966A1 (en) 2007-05-10 2010-03-03 Intellon Corporation Managing distributed access to a shared medium
JP2009206846A (ja) * 2008-02-28 2009-09-10 Fujitsu Ltd データ通信再送制御方法及び送受信装置
US20120320931A1 (en) * 2011-06-20 2012-12-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mac interframe parameters in plc networks
US9231736B2 (en) 2013-11-20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38382B2 (en) 2013-11-20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0332A1 (en) * 2010-04-12 2011-11-17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Providing delimiter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CN102939736A (zh) * 2010-04-12 2013-02-20 高通创锐讯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络中进行低开销通信的延迟式确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BRIELLA CONVERTINO等: "An Adaptive FEC Scheme to Reduce Bursty Losses",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2006. GLOBECOM "06. IEEE》 *
JAN GELDMACHER等: "Hard Decision Based Low SNR Early Termination for LTE Turbo Deco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WCS), 2011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EEE》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359A (zh) * 2016-08-15 2019-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以改善传输和接收处理时间
CN109565359B (zh) * 2016-08-15 2021-06-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编码以改善传输和接收处理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US11296832B2 (en) 2017-09-27 2022-04-05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75856A (ko) 2016-06-29
EP3072251A1 (en) 2016-09-28
JP2018026835A (ja) 2018-02-15
US20150138999A1 (en) 2015-05-21
WO2015077128A1 (en) 2015-05-28
JP2017502558A (ja) 2017-01-19
JP6285031B2 (ja) 2018-02-28
US9231736B2 (en) 2016-01-05
CN105745856B (zh) 2018-07-13
KR101700375B1 (ko)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856A (zh) 优化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帧间间隔
CN106537979B (zh) 用于多载波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09920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匹配
JP560780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90858B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自适应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372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RU2530319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величения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протокола гибрид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на повторную предачу данных (harq)
US9178659B2 (en) Techniques for encoding PLCP headers
CN11168475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92072A1 (en) Variable transport format parameters for fast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mechanism
CN106899390A (zh)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779462B2 (ja) 複数の送信先によって受信される干渉を制限する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143405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13016154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9438382B2 (en) Variable response interframe spa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9033466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based 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2611522B (zh) 数据重构方法及装置
WO2017024528A1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
KR2022013748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대 데이터 레이트에 기반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atif et al. Link abstraction for variable bandwidth with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in LTE
CN10964406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