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162B -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3162B
CN105743162B CN201510983064.2A CN201510983064A CN105743162B CN 105743162 B CN105743162 B CN 105743162B CN 201510983064 A CN201510983064 A CN 201510983064A CN 105743162 B CN105743162 B CN 105743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rtiary
wrapped
loop
wireless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30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3162A (zh
Inventor
纳姆·艾萨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43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3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1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8Auxiliary core members; Auxiliary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01F2038/143Inductive couplings f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所述线圈结构可包括第一线圈,缠绕在一个平面上;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至少一个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Description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2月24号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4-018910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功能的范围遍及数据传输至电力传输。近来,能够对各种便携式装置充电的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无线电力发送技术中,存在对平稳地执行充电的各种约束和要求。也就是说,在无线发送和接收电力时,存在诸如受限的传输距离、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受限的位置关系等的限制。因此,存在如下限制:仅当朝向无线电力发送器的特定位置或特定方向来设置无线电力接收器时,才能充分地执行无线电力充电。
同时,无线电力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便携式装置。因此,存在如下需求:即使在不同环境和变化的条件下,也能够有效地执行充电的无线电力充电技术。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用于以简化形式介绍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思的选择。本发明内容不意在确定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性或者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作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一个总的方面,一种线圈结构包括:第一线圈,缠绕在一个平面上;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至少一个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所述第一线圈可按照四边形形状缠绕。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可在第一线圈的外部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可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线圈可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可包括彼此平行地缠绕在第一线圈上的一对第二线圈。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线圈可包括一对第三线圈,所述一对第三线圈与所述一对第二线圈垂直地缠绕在第一线圈上并被设置为彼此平行。
所述第一线圈可被构造为磁耦合到外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形成环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可被可构造为具有与第一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根据另一总的方面,一种无线地发射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包括:逆变器,被构造为提供谐振电力;谐振器,被构造为根据谐振电力进行谐振,以无线地提供非接触型电力。所述谐振器包括:第一线圈,缠绕在一个平面上;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至少一个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所述第一线圈可被构造为磁耦合到外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线圈分别形成环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线圈可被构造放大第一线圈的输出信号,并被构造为具有与第一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根据另一总的方面,一种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包括:第一线圈,缠绕在一个平面上;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至少一个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处理器,被构造为适应性地重新配置所述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电连接和运行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处理器还可被构造为响应于感测自所述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反馈、用户设置以及它们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适应性地重新配置。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结构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线圈结构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3和图4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线圈结构的其他示例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结构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的示例的视图。
图7至图16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谐振器的各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贯穿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晰、说明及方便,可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在此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然而,在此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外,操作顺序并不局限于在此阐述的操作顺序,而是可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改变。并且,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去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实施在此所描述的特征,并且,所述特征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在此所描述的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线圈结构及利用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的各种实施例。下面将要描述的线圈结构除了可应用于无线电力发送器外还可应用于无线电力接收器。
图1是示出线圈结构的示例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线圈结构的平面图。
参照图1和图2,线圈结构100包括第一线圈110、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第一线圈110可按照多边形形状缠绕在一个平面上。例如,第一线圈110可按照所示出的四边形形状缠绕。
第二线圈120可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第三线圈130可沿着与第二线圈120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例如,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缠绕在第一线圈上。同时,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缠绕为彼此垂直。
根据实施例,第二线圈120可在第一线圈110的外部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第三线圈130可在缠绕有第二线圈120和第一线圈110的线圈结构的外部缠绕在第二线圈120和第一线圈110上。第二线圈120可按照圆形、直线、椭球形或椭圆形缠绕在第一线圈110和第二线圈120上。
图3和图4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线圈结构的其他示例的平面图。参照图3和图4,可通过将多个第二线圈120和/或第三线圈130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来形成线圈结构100。多个第二线圈120可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另外,或者可替换的,多个第三线圈130可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第三线圈130的缠绕也可使得多个第二线圈120同样可被第三线圈130捕获(captured)。
虽然图3和图4中示出的示例示出了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均成对缠绕的情况,但这仅为说明性的。例如,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形成为被分离成多个绕组(诸如,三个或更多个绕组)。
根据实施例,一对第二线圈121和122可按照彼此平行的方式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被缠绕为彼此平行的一对第二线圈121和122也可彼此串联连接或者也可彼此并联连接。
根据实施例,一对第三线圈131和132可垂直于一对第二线圈121和122且彼此平行地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
图3示出了第一线圈110缠绕之后,顺序地缠绕第二线圈的一个线圈121、第三线圈的一个线圈132、第二线圈的其他线圈122以及第三线圈的其他线圈131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缠绕过程可容易地执行。
同时,图4示出了在第一线圈110缠绕之后,一对第二线圈121和122以及一对第三线圈131和132按照一对第二线圈121和122和一对第三线圈131和132彼此交叉的方式依次缠绕的示例,最终的缠绕线圈的一部分被缠绕为缠绕通过最初的缠绕线圈的下面的部分。根据该示例,缠绕过程会稍微复杂,但在缠绕后可实现稳定的缠绕状态。
图1至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与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缠绕在第一线圈110上的实施例相关。
在图1至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第一线圈110、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用作不同的功能。例如,第一线圈110可用作用来电力发送或电力接收的主线圈,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用作辅助第一线圈110的辅助线圈。
图5是示出线圈结构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以及第一线圈110按照多边形形状缠绕的示例。
因此,第一线圈110、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彼此垂直地缠绕,以限定所示出的第一线圈110至第三线圈130内空的内部容纳空间,或者可具有诸如其中存在的多边形形状的缠绕芯(未示出)。
根据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由于第一线圈110至第三线圈130彼此垂直,第一线圈110至第三线圈130可用作相同的功能。例如,第一线圈110至第三线圈130可用作用于电力发送或电力接收的线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不同的角度或方向,第一线圈110至第三线圈130也可执行电力充电。
图6是示出无线电力发送器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6,无线电力发送器200可包括逆变器210和谐振器220。
逆变器210可提供谐振电力。
谐振器220可根据谐振电力产生谐振,以无线地提供非接触型电力。
谐振器220可包括谐振回路,谐振回路可包括如上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线圈结构。
谐振器220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第一线圈可按照多边形形状缠绕在一个平面上。第二线圈可缠绕在第一线圈上。第三线圈可沿着与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第一线圈可磁耦合到外部无线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
参照图1至图4,第一线圈110可用作无线地发送电力的主线圈。同时,第二线圈120和第三线圈130可用作辅助第一线圈的辅助线圈。
图7至图16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谐振器的各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下面,将参照图7至图16更详细地描述上述各种实施例。
图7至图9示出了第一线圈L1至第三线圈3彼此基本用作相同功能,但如上参照图5描述的彼此分别位于多个不同平面上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第一线圈L1至第三线圈L3均单独配置的构造。图8示出了第一线圈L1至第三线圈3彼此并联连接的构造。图9示出了第一线圈L1至第三线圈3串联连接的构造。
同时,图10至图12示出了第一线圈L1、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用作与如上参照图1至图4描述的不同功能的实施例。例如,第一线圈L1可用作用于电力发送和电力接收的主线圈,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可用作辅助第一线圈L1的辅助线圈。
图10示出了第一线圈L1至第三线圈L3均单独配置的结构,图11示出了作为辅助线圈的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彼此并联连接的构造,图12示出了作为辅助线圈的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彼此串联连接的构造。
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可形成环路。例如,如图10至图12所示,作为辅助线圈的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可形成环路。
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可被构造为具有与第一线圈L1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例如,在作为辅助线圈的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具有与作为主线圈的第一线圈L1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在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形成环路的状态下,第二线圈L2和第三线圈L3可放大作为主线圈的第一线圈L1的输出信号。
由于形成环路的辅助线圈具有线圈的寄生电容,因此在辅助线圈具有与主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的情况下,辅助线圈可与主线圈一起磁谐振,以放大主线圈的磁耦合。
由于辅助线圈的谐振频率可根据辅助线圈的电容或电感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可在辅助线圈的环路中添加预定电容器(未示出),以适应性地设置大体上与主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预定的电容器可包括由控制器、处理器或逻辑部分致动的固定电容器或可变电容器,其中,控制器、处理器或逻辑部分可接收指示电容或谐振频率的反馈。
图13至图16示出了不同地应用阻抗匹配的构造。
图13和图14示出了三个线圈阻抗匹配且彼此并联连接的构造。
图15示出了一个线圈L1阻抗匹配且两个线圈L2和L3被操作为中继器的构造。
图16示出了三个线圈阻抗匹配且串联连接的构造。
在图13至图16中示出的构造中,虽然示出了与线圈中的每个线圈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元件C4、C5和C6,但电容器元件C4、C5和C6不是必要元件。因此,与线圈中的每个线圈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元件C4、C5和C6可根据构造而被部分地省略、重置、替代或完全省略。
在示出的示例中,由于电容器元件是用于调节电容的元件,因此如果电容器元件根据其自身从线圈中的每个线圈产生的寄生电容具有足够的电容值,则可不使用单独的电容器元件。例如,如果目标谐振频率的电容可仅通过线圈的寄生电容来满足,则可省略单独的电容器元件C1、C2和C3。可替换地,电容器元件C1、C2和C3可共同组成一组来与多个开关(未示出)进行致动,或者可包括可变电容器元件,以响应于反馈利用处理器元件进行适应性地调节。例如,线圈L1-L3的操作参数(诸如阻抗、电容、谐振频率、磁耦合或电感耦合或反射功率)可由处理器通过反馈通道来测量。处理器可(例如)通过适应性地增加、降低或保持阻抗、容抗、线圈的数量或二次线圈的功能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估计所测量的操作参数并适当地调节上面提供的构造,从而改善无线电力传输。处理器也可提供有限的用户界面,以允许用户(例如)手动改变操作模式。就这一点而言,用户可指定充电的类型、距离、方位、接收装置的数量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响应于反馈、与成对接收器的数据通信或用户输入中的一项或更多项,处理器可致动或调节如上所述的可变电容器、电容器网络、耦合/去耦开关和/或改变并联连接和串联连接之间的环路110-130中的连接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当反射波超出特定阈值时,可通过可变电容器或开关网络的应用而适当地调节电容。另外,响应于感测的反馈或手动用户设置,可在不同的构造中共同采用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环路120-130或L2-L3。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即使在各种不理想的环境下,无线电力传输的效率也会增加。
图1至图16中示出的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的设备、单元、模块、装置和其他组件(例如,电容器C1-C6、电感器环路L1-L3110-130、逆变器210、谐振器220以及可变电容器控制器)通过硬件组件来实现。硬件组件的示例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发生器、驱动器、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电子组件。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来实现硬件组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单元(例如,逻辑门阵列、控制器与算术逻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阵列、微处理器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能够以限定的方式来响应并执行指令以获得预期结果的任何其他器件或器件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或计算机。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或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存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的指令或软件的存储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实现的硬件组件执行指令或软件(如操作系统(OS)和一个或更多个在OS上运行的软件应用)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操作。硬件组件还响应于指令和软件的执行访问、操作、处理、创建并存储数据。为了简单起见,单数术语“处理器”或“计算机”可用于对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描述,但是在其他示例中使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或计算机包括多个处理元件或多种类型的处理元件,或包括二者。在一个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多个处理器,在其他示例中,硬件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器。硬件组件具有任意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处理构造,其示例包括:单处理器、独立处理器、并行处理器、单指令单数据(SISD)多处理器、单指令多数据(SIMD)多处理器、多指令单数据(MISD)多处理器和多指令多数据(MIMD)多处理器。
可通过如上所述执行指令的逻辑电路、处理器或计算机或执行在此描述的操作的软件来实现在此描述的适应性阻抗匹配。
如上所述的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实现硬件组件和执行方法的指令或软件被编成计算机程序、代码段、固件、指令或其任意组合,用于单独或共同地指导或构造处理器或计算机以起到机器或专用计算机的作用来执行如上所述的通过硬件组件和所述方法执行的指令。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直接地执行的机器代码,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在另一示例中,指令或软件包括使用解释器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的高级代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程序员基于公开了执行由如上所述的硬件组件执行的操作的算法和方法的说明书中的描述,可容易地编写指令或软件。
如以上所述的用于控制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实现硬件组件并执行所述方法的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关联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更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中或之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CD-ROM、CD-R、CD+R、CD-RW、CD+RW、DVD-ROM、DVD-R、DVD+R、DVD-RW、DVD+RW、DVD-RAM、BD-ROM、BD-R、BD-R LTH、BD-RE、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设备、光数据存储设备、硬盘、固态盘或能够以非暂时性方式存储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关联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并能够将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关联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提供到处理器或计算机以使处理器或计算机能执行指令的为本领域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任意设备。在一个示例中,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关联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分布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上,以便通过处理器或计算机以分布式方式存储、访问或执行指令或软件以及任何关联数据、数据文件和数据结构。
仅作为非详尽的示例,在此描述的移动终端可包括移动装置,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佩戴智能装置(诸如,手环、手表、眼镜、手镯、脚链、腰带、项链、耳环、头带、头盔、嵌入服饰中的装置)、便携式个人计算机(PC)(诸如,膝上笔记本、笔记本、小型笔记本、上网本或超移动PC(UMPC)、平板PC(tablet)、平板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便携式游戏机、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器(PMP)、手持电子书、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装置或传感器、或固定设备(诸如,台式PC、高清晰度电视(HDTV)、DVD播放器、蓝光射线播放器、机顶盒、或家用电器,或者能够进行无线或网络通信的任何其它移动或固定的设备。在一个示例中,可佩戴装置是被设计为可直接安装在用户身体上装置(例如,一副眼镜或手镯)。在另一实例中,可佩戴装置是使用附着设备安装在用户身体上的任何装置(例如,使用臂带附着到用户的手臂或使用挂绳挂绕在用户的颈部的智能电话或平板手机)。
虽然本公开包括了具体的示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仅将被理解为描述性的含义,并非用于限制的目的。每个示例中的方面或特征的描述将被理解为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方面和特征。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者电路中的元件,和/或由其他元件或者其等同物替换或补充,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详细描述所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并且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将解释为包含在本公开内。

Claims (18)

1.一种线圈结构,包括:
第一线圈,被构造为平坦线圈,所述平坦线圈具有沿一个平面径向缠绕的多个线圈;
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形成环路,所述环路具有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所述第一线圈被构造为磁耦合到外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并且
所述环路放大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按照四边形形状缠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的外部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线圈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三线圈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包括缠绕在第一线圈上的一对第二线圈,所述一对第二线圈彼此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结构,其中,所述第三线圈包括一对第三线圈,所述一对第三线圈与所述一对第二线圈垂直地缠绕在第一线圈上,并且所述一对第三线圈被设置为彼此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结构,所述线圈结构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构造为适应性地重新配置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电连接和操作参数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
9.一种无线地发射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器,所述无线电力发送器包括:
逆变器,被构造为提供谐振电力;
谐振器,被构造为根据谐振电力进行谐振,以无线地提供非接触型电力,
其中,所述谐振器包括:
第一线圈,沿一个平面缠绕;
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形成环路,所述环路被构造为具有与第一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所述第一线圈被构造为磁耦合到外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并且
所述环路放大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的外部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圈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圈按照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缠绕在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包括缠绕在第一线圈上的一对第二线圈,所述一对第二线圈彼此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三线圈包括一对第三线圈,所述一对第三线圈与所述一对第二线圈垂直地缠绕在第一线圈上并且所述一对第三线圈被设置为彼此平行。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所述无线电力发送器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构造为适应性地重新配置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电连接和操作参数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被构造为平坦线圈,所述平坦线圈具有沿一个平面径向缠绕的多个线圈。
17.一种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电力发送器,所述无线电力发送器包括:
第一线圈,具有沿一个平面径向缠绕的多个线圈;
第二线圈,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第三线圈,沿着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缠绕在第一线圈上;
处理器,被构造为适应性地重新配置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电连接和操作参数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形成环路,所述环路具有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频率,
所述第一线圈被构造为磁耦合到外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以无线地发送电力,并且
所述环路放大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出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构造为响应于感测自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反馈和用户设置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进行适应性地重新配置。
CN201510983064.2A 2014-12-24 2015-12-24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3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89108A KR20160078186A (ko) 2014-12-24 2014-12-24 코일 구조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10-2014-0189108 2014-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162A CN105743162A (zh) 2016-07-06
CN105743162B true CN105743162B (zh) 2019-04-02

Family

ID=5611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306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3162B (zh) 2014-12-24 2015-12-24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0994B2 (zh)
KR (1) KR20160078186A (zh)
CN (1) CN105743162B (zh)
DE (1) DE102015226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78186A (ko) 2014-12-24 2016-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구조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US9929606B2 (en) * 2015-05-11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gration of positioning antennas in wireless inductive charging power applications
US10075019B2 (en) * 2015-11-20 2018-09-11 Witricity Corporation Voltage source isol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10580560B2 (en) * 2016-12-28 2020-03-03 Wits Co., Ltd. Coil module
US11096429B2 (en) * 2017-06-13 2021-08-24 Analog De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harging of smart garments
CN108448738B (zh) * 2018-04-17 2020-10-0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三相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磁耦合机构
US11056267B2 (en) * 2018-06-28 2021-07-06 Medtronic, Inc. Receive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0821292B2 (en) 2018-06-28 2020-11-03 Medtronic, Inc. Multi-axis coil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045658B2 (en) * 2018-06-28 2021-06-29 Medtronic, Inc. Receive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KR102153418B1 (ko) * 2018-11-12 2020-09-08 이준희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CN112865325B (zh) * 2021-01-29 2023-04-25 重庆大学 三极平面型发射机构及其传输系统和电流矢量调制方法
KR20220114860A (ko) * 2021-02-09 2022-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금속 물질에 의한 영향을 최소화하는 구조를 가지는 코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진 회로
EP4367777A1 (en) * 2021-08-10 2024-05-15 Google LLC Wireless charging with split resonant capacito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8223B2 (en) * 2002-06-27 2006-06-27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Multiaxial antenna chip
CN103155337A (zh) * 2010-10-13 2013-06-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电力系统的电力发射器和电力接收器
CN103795151A (zh) * 2012-10-12 2014-05-14 铱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机型无线电源供应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3521B2 (ja) 1994-03-14 2000-06-19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磁粉探傷装置
AU2003229145A1 (en) 2002-06-10 2003-12-2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lanar inductive battery charger
US8010205B2 (en) * 2007-01-11 2011-08-30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ultiple telemetry and/or charging coil configurations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system
DE202008004315U1 (de) 2008-03-29 2009-08-06 Neosid Pemetzrieder Gmbh & Co. Kg Induktives Bauelement, insbesondere Antenne
DE102008016255A1 (de) 2008-03-29 2009-10-0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Glenview Vorrichtung zur zerstörungsfreien Prüfung ferromagnetischer Werkstücke
DE102009013694A1 (de) 2009-03-20 2010-09-23 Paul Vahle Gmbh & Co. Kg Energieübertragungssystem mit mehreren Primärspulen
KR101084722B1 (ko) 2009-06-18 2011-11-22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3차원 전자기 구동장치
US8237402B2 (en) * 2009-10-08 2012-08-07 Etymotic Research, Inc. Magnetically couple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A2717533C (en) * 2009-10-13 2019-02-26 Cynetic Designs Ltd. Soldier system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WO2011129347A1 (ja) 2010-04-13 2011-10-2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三軸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ア組立体
JP5664846B2 (ja) 2010-05-25 2015-02-04 Smc株式会社 真空用バルブ
WO2012095682A1 (en) * 2011-01-14 2012-07-19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8890368B2 (en) 2011-06-27 2014-11-18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transfer based on resonance coupling of inductors
JP5839036B2 (ja) * 2011-07-22 2016-01-0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JP5915667B2 (ja) * 2012-01-31 2016-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装置、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伝送方法
CN104335452B (zh) 2012-05-14 2017-08-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和具有该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
US10250072B2 (en) * 2013-08-26 2019-04-02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4426246B (zh) * 2013-09-04 2019-04-19 恩智浦美国有限公司 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的无线电力发射器及其操作方法
KR20160078186A (ko) 2014-12-24 2016-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구조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8223B2 (en) * 2002-06-27 2006-06-27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Multiaxial antenna chip
CN103155337A (zh) * 2010-10-13 2013-06-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感应式电力系统的电力发射器和电力接收器
CN103795151A (zh) * 2012-10-12 2014-05-14 铱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机型无线电源供应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26282A1 (de) 2016-06-30
US20160189848A1 (en) 2016-06-30
KR20160078186A (ko) 2016-07-04
CN105743162A (zh) 2016-07-06
US10210994B2 (en)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162B (zh) 线圈结构及使用该线圈结构的无线电力发送器
US11081795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189861A1 (en) Power transmitting coil structure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9705569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352490B1 (ko)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7017462B (zh) 天线辅助设备及包括天线辅助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07833048B (zh) 电子设备和使用该电子设备的支付方法
CN107533661A (zh) 包括线圈的电子装置
CN108702179A (zh) Nfc设备的ptu检测方法和设备
US10847886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tag
US20170098951A1 (en) Wireless charging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ingle-piece metal housing
CN107408840A (zh) 无线电力发送器
JP2018504871A (ja)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および通信のための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
US10892647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provision
US10256655B2 (en)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277074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6253359B (zh) 无线电力发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78375A (zh) 电子设备
KR102560030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그 방법
EP3361565B1 (en) Antenna coi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oil antenna
CN10835286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6602739A (zh)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CN107534207A (zh) 天线结构和包括所述天线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8111641A (zh) 电子装置
KR2017009191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9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Patentee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