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2870A - 连接器壳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2870A
CN105742870A CN201510941262.2A CN201510941262A CN105742870A CN 105742870 A CN105742870 A CN 105742870A CN 201510941262 A CN201510941262 A CN 201510941262A CN 105742870 A CN105742870 A CN 105742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ttings
described terminal
test section
terminal
shap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12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2870B (zh
Inventor
黄家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4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壳体,能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防止矛形件破损。在前保持器(30)设置有:位移限制部(33),在端子配件(10)的正确插入时从前方插入于挠曲空间(26)并限制矛形件(23)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位移;以及检测部(35),检测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存在,在矛形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在端子配件的半插入时插入于挠曲空间的位移限制部滑动的倾斜面,检测部与位移限制部一体地形成,在端子配件的正确插入时,所述检测部容纳在设置于端子容纳部(20)的容纳空间(27)内,在端子配件的半插入时,位移限制部通过与倾斜面的滑动而倾斜的同时所述检测部倾斜并与端子容纳部的壁面接触,从而阻止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

Description

连接器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容纳有端子配件的端子容纳部和从前方安装于端子容纳部的前保持器的连接器壳体(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在端子容纳部设置有分别独立地容纳有端子配件的端子容纳室,在各端子容纳室中设置有与插入到正确的位置的端子配件卡定并防止端子配件脱落的矛形件。矛形件在端子配件的插入中途被端子配件按压并向挠曲空间退避,若端子配件正确插入,则所述矛形件弹性恢复并与端子配件卡定。
在前保持器设置有在端子配件的正确插入时插入到挠曲空间内并限制矛形件的挠曲的挠曲限制部。并且,在存在未处于正确的插入位置的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挠曲限制部与退避到挠曲空间内的矛形件碰撞,由此,能够阻止前保持器的前进并能够检测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存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3699号公报
然而,如上所述,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在挠曲限制部与矛形件的前端碰撞的结构中,特别是随着连接器壳体的小型化等而较细地形成矛形件时,存在矛形件破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防止矛形件破损的连接器壳体。
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具备:端子容纳部,设置有容纳端子配件的端子容纳室;以及前保持器,从前方安装于所述端子容纳部,在所述端子容纳室设置有矛形件,在所述端子配件未抵达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正确位置的半插入时所述矛形件被所述端子配件按压并向挠曲空间位移,在所述端子配件抵达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正确的位置的正确插入时所述矛形件离开所述挠曲空间并与所述端子配件卡定从而防止所述端子配件脱落,在所述前保持器设置有:位移限制部,在所述端子配件正确插入时从前方插入于所述挠曲空间并限制所述矛形件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位移;以及检测部,检测半插入状态的所述端子配件的存在,在所述矛形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在所述端子配件半插入时供插入于所述挠曲空间的所述位移限制部滑动的倾斜面,所述检测部与所述位移限制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端子配件正确插入时,所述检测部容纳在设置于所述端子容纳部的容纳空间内,在所述端子配件半插入时,所述位移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倾斜面的滑动而倾斜的同时所述检测部倾斜并与所述端子容纳部的壁面接触,从而阻止所述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所有端子配件为正确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检测部容纳于容纳空间,因而能够将前保持器顺畅地安装,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检测部与端子容纳部的壁面接触而阻止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因此,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位移限制部未与矛形件的前端部碰撞,因而能够防止矛形件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壳体且拆下前保持器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示出前保持器的后视图。
图3为示出前保持器的剖视图,并为与图2的A-A位置中的剖面相当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前保持器安装在正式卡定位置且位移限制部进入到挠曲空间内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前保持器安装在正式卡定位置且检测部容纳于容纳空间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6为示出前保持器安装在临时卡定位置且位移限制部从挠曲空间退避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前保持器安装在临时卡定位置且检测部容纳于容纳空间的大致前半部分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位移限制部在矛形件的第一倾斜面上滑动并倾斜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检测部倾斜并与碰撞面碰撞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检测部倾斜并与碰撞面碰撞的状态的连接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在以下示出。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中,在所述位移限制部的前端部也可以设置有在所述倾斜面上滑动的倾斜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位移限制部的前端部难以卡在矛形件的前端部,因而能够在端子配件的半插入时将施加于位移限制部和矛形件的负荷变为更小。
并且,在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中,所述端子容纳部中的与所述检测部接触的壁面也可以被设为与所述前保持器的安装方向大致正交的碰撞面。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的情况下,由于检测部与端子容纳部的碰撞面碰撞,因而能够切实地阻止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10详细地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壳体H为合成树脂制,并具备容纳有端子配件10的端子容纳部20和从前方安装于端子容纳部20的前保持器30。以下,在各结构部件中,将未图示的对方侧壳体的嵌合面侧(图4的左侧)设为前方,将其相反侧(图4的右侧)设为后方,并且,将图4的上侧设为上方,将下侧设为下方进行说明。
端子配件10为具有插入于未图示的对方侧的端子配件并与未图示的对方侧的端子配件电连接的接头部11的阳型的端子配件,端子配件10的整体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在端子配件10的后端部设置有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的电线连接部13,在其前方设置有与矛形件23卡定的主体部14。并且,接头部11从主体部14的前端向前方突出。主体部14形成为大致筒状,在其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设置有能够从后方与矛形件23卡定的矛形件卡定部16。
在连接器壳体H的端子容纳部20设置有分别独立地容纳有端子配件10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多个端子容纳室21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为多个层(在本实施例中为三层),在各层沿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分别排列有多个端子容纳室21。各端子容纳室21在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形成,并从后方插入有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10。在端子容纳部20的前方设置有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筒状嵌合部22。
如图4所示,在各端子容纳室21设置有与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1的正确的位置的端子配件10卡定并防止端子配件10脱落的矛形件23。矛形件23设置于各端子容纳室21的下表面侧,并具有沿下表面以单悬臂状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23E和突出设置于延伸部23E的上表面的突出部23T。矛形件23被设为将后端部设为支点其前端侧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挠曲。
突出部23T设置于延伸部23E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突出部23T的前表面被设为从后方与端子配件10的矛形件卡定部16卡定的卡定面24。卡定面24设置为以形成为与插拔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在延伸部23E的上表面竖起。卡定面24位于靠近延伸部23E的前端。
在矛形件2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被端子配件10按压的矛形件23向下方弹性位移的挠曲空间26。挠曲空间26为在未弹性位移的自然状态的矛形件23的延伸部23E和端子容纳室2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其整体向前方敞开。
前保持器30为合成树脂制,并具有在安装于端子容纳部20的前表面侧时塞住端子容纳部20的前侧的敞开部分的前壁部31。在前壁部31,在将前保持器30组装于端子容纳部20的状态下在与端子容纳室21对应的位置上贯通形成有接头插通口32。端子配件10的接头部11通过该接头插入口并突出地配置在筒状嵌合部22内。
如图4所示,在前保持器30设置有在端子配件10的正确插入时从前方插入于挠曲空间26并限制矛形件23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位移的位移限制部33。插入于挠曲空间26的位移限制部33被设为能够填埋挠曲空间26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整体。位移限制部33形成为单悬臂状并从前壁部31向后方突出。如图2所示,位移限制部33被设为在上下方向上较薄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比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扁平的平板形状。另外,位移限制部33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被设为大致平行的面。
此外,如图8所示,在矛形件23的前端部形成有在端子配件10的半插入时从前方插入到挠曲空间26内的位移限制部33滑动的倾斜面(以下称为第一倾斜面25)。第一倾斜面25形成为在延伸部23E的上表面中的比突出部23T靠前侧的部分的整体。第一倾斜面25呈从延伸部23E的前端向后方逐渐向上的倾斜。第一倾斜面25在延伸部23E的整个宽度上以一定的倾斜形成。另外,延伸部23E的前端面(比第一倾斜面25靠前侧的面)以其上端侧位于比下端侧稍靠后方的方式稍稍地倾斜。
并且,如图8所示,在各位移限制部33的前端部(后端部)设置有在第一倾斜面25上滑动的倾斜面(以后称为第二倾斜面34)。第二倾斜面34形成于位移限制部33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并为以倾斜地切下后端的角部的方式而倾斜的面。第二倾斜面34形成为从位移限制部33的后端向前方逐渐地向下的倾斜。第二倾斜面34在位移限制部33的整个宽度上以一定的坡度形成。
并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前保持器30设置有检测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存在的检测部35。检测部35形成为单悬臂状并从前壁部31向后方突出。如图2所示,检测部35设置为排列于位移限制部33的侧方,检测部35和位移限制部33以彼此侧面连结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检测部35的前端部(前壁部31的连结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被设为比其他的部分较小,并与位移限制部33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如图3所示,检测部35比位移限制部33更突出到后方,并且被设为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比位移限制部33大。如图2所示,如果后方从观察,则检测部35形成为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比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的长方形形状。检测部35的下表面与位移限制部33的下表面没有高度差地水平地相连,上表面侧比位移限制部33更向上侧突出。检测部35的后端面被设为与前保持器30的安装方向成大致直角的面。另外,在检测部35的后表面以及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向后端面以及上端面将检测部35的宽度尺寸稍减小的锥状部36。
并且,如图5所示,在端子容纳部20设置有容纳前保持器30的检测部35的容纳空间27。容纳空间27形成为切除将在各层排列的端子容纳室21分隔的分隔壁28的前端部而形成的方式。通过容纳空间27而相邻的矛形件23的挠曲空间26在左右方向上连通。
各容纳空间27形成为直到正确插入的端子配件10的主体部14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容纳空间27中的大致后半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与检测部35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匹配。检测部35的后侧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几乎没有空隙地嵌入并容纳在容纳空间27内。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容纳空间27的上方设置有检测部35在向斜上方倾斜时碰撞的碰撞面(端子容纳部20的壁面)29。碰撞面29为形成为与前后方向(前保持器30的安装方向)成大致直角的面,并设置在容纳空间27的比前后方向上的中心稍靠后端的位置。在碰撞面29的前侧形成有从容纳空间27向上方扩展的方式的空间,碰撞面29向前方敞开。
前保持器30从前方组装于端子容纳部20,已组装的前保持器30设为保持在临时卡定位置(参照图6以及图7)和正式卡定位置(参照图4以及图5)。
在前保持器30位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如图6以及图7所示,前壁部31从端子容纳部20的前表面向前方退避,位移限制部33从挠曲空间26向前方退避,检测部35容纳于容纳空间27的大致前半部分(比碰撞面29靠前方)。并且,在前保持器30位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矛形件23能够向挠曲空间26位移。
在前保持器30位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如图4以及图5所示,前壁部31与端子容纳部20的前表面侧的敞开部分嵌合,位移限制部33进入到挠曲空间26内,检测部35进入到容纳空间27的里侧从而被容纳。并且,在前保持器30位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矛形件23被限制向挠曲空间26位移。
接着,说明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H中组装端子配件10的作业的一例。
首先,将端子配件10容纳于连接器壳体H。此时,事先将前保持器保持在临时卡定位置。并且,从连接器壳体H的后方将端子配件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1内。在插入过程中,端子配件10的主体部14与矛形件23的突出部23T接触并使矛形件23向挠曲空间26弹性位移。并且,端子配件10到达正确的插入位置后,矛形件23弹性恢复且突出部23T的卡定面24从后方与矛形件卡定部16卡定。通过该卡定作用,最初防止端子配件10脱落。并且,端子配件10保持为接头部11以预定的尺寸从端子容纳部20向前方突出的状态。针对所有的端子配件10按顺序进行这样的端子配件10的容纳作业。
接着,使前保持器30向正式卡定位置移动。将前保持器30向后方推动后,在所有的端子配件10为正确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位移限制部33分别进入到对应的挠曲空间26内,如图5所示,检测部35分别容纳于对应的容纳空间27。并且,前保持器30保持在正式卡定位置,从而前保持器30的移动完成。
这里,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情况下,如图6以及图7所示,被该端子配件10按压的矛形件23以塞住挠曲空间26的方式倾斜并且第一倾斜面25成为朝向前表面侧的姿势。并且,将前保持器30向后方推动后,如图8所示,位移限制部33的第二倾斜面34与矛形件23的第一倾斜面25抵接,由于该倾斜因而位移限制部33的后端部搭在矛形件23的前端部的上侧。位移限制部33向上方倾斜的同时检测部35向上方倾斜,如图9所示,其后端面与碰撞面29的前方相对地配置,通过按入前保持器30的力而与碰撞面29碰撞。由此,阻止前保持器30的安装动作,并且操作人员能够发现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存在。并且,操作人员在将前保持器30退回到临时卡定位置后,将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插入到正确插入位置并使前保持器30移动到正式卡定位置。这样,前保持器30保持在正式卡定位置,从而前保持器30的移动完成。
这样,前保持器30的向正式卡定位置的移动完成后,限制所有矛形件23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挠曲变形,并成为二次防止端子配件10脱落的状态。
如上所述,将端子配件10组装于连接器壳体H的作业完成。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以及效果。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H具备:端子容纳部20,设置有容纳端子配件10的端子容纳室21;以及前保持器30,从前方安装于端子容纳部20,在端子容纳室21设置有矛形件23,在端子配件10未处于端子容纳室21的正确位置的半插入时,所述矛形件23被端子配件10按压并向挠曲空间26位移,在端子配件10处于端子容纳室21的正确位置的正确插入时,所述矛形件23离开挠曲空间26并与端子配件10卡定且防止端子配件10脱落,在前保持器30设置有:位移限制部33,在端子配件10的正确插入时从前方插入于挠曲空间26并限制矛形件23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位移;以及检测部35,检测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存在,在矛形件23的前端部形成有在端子配件10的半插入时插入于挠曲空间26的位移限制部33滑动的第一倾斜面25,检测部35与位移限制部33一体地形成,在端子配件10的正确插入时,所述检测部35容纳在设置于端子容纳部20的容纳空间27内,在端子配件10的半插入时,位移限制部33通过与第一倾斜面25的滑动而倾斜的同时所述检测部35倾斜且与端子容纳部20的壁面接触,阻止前保持器30的安装动作。
根据该结构,在所有端子配件10为正确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检测部35容纳于容纳空间27,因而能够将前保持器30顺畅地安装,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情况下,检测部35与端子容纳部20的壁面接触而阻止前保持器30的安装动作。因此,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情况下,由于位移限制部33未与矛形件23的前端部碰撞,因而能够防止矛形件23的破损。
并且,在位移限制部33的前端部设置有在第一倾斜面25上滑动的第二倾斜面34。根据该结构,由于位移限制部33的前端部难以卡在矛形件23的第一倾斜面25,因而能够在端子配件10的半插入时将施加于位移限制部33和矛形件23的负荷变为更小。
并且,端子容纳部20中的与检测部35接触的壁面被设为与前保持器30的安装方向大致正交的碰撞面29。根据该结构,在存在半插入状态的端子配件10的情况下,由于检测部35与端子容纳部20的碰撞面29碰撞,因而能够切实地阻止前保持器30的安装动作。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端子配件10为阳型的情况下,但并不限于此,端子配件也可以为阴型。
(2)在上述实施例中,前保持器的位移限制部33与检测部35以彼此侧面连结的方式一体化,但并不限于此,位移限制部与检测部的连结方式只要是随着位移限制部的倾斜移动而检测部能够倾斜移动,任何方式都可以,例如也可以为,位移限制部和检测部仅在后端部连结。
(3)在上述实施例中,位移限制部33的前端部中的在矛形件23的第一倾斜面25上滑动的部分被设为第二倾斜面34,但并不限于此,位移限制部的前端部中的在第一倾斜面上滑动的部分不需要一定为倾斜面,例如也可以为角部,此外也可以为圆形部等。
(4)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容纳部20中的与检测部35接触的壁面被设为与前保持器30的安装方向大致正交的碰撞面29,但并不限于此,端子容纳部中的与检测部接触的壁面只要是通过其接触而能够阻止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任何壁面都可以,例如也可以为,端子容纳部中的与检测部接触的壁面为与前保持器的安装方向大致平行的面,利用通过与倾斜的检测部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来阻止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
标号说明
H…连接器壳体
10…端子配件
20…端子容纳部
21…端子容纳室
23…矛形件
25…第一倾斜面(倾斜面)
26…挠曲空间
27…容纳空间
29…碰撞面(端子容纳部的壁面)
30…前保持器
33…位移限制部
34…第二倾斜面(倾斜面)
35…检测部。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端子容纳部,设置有容纳端子配件的端子容纳室;以及
前保持器,从前方安装于所述端子容纳部,
在所述端子容纳室设置有矛形件,在所述端子配件未抵达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正确位置的半插入时所述矛形件被所述端子配件按压并向挠曲空间位移,在所述端子配件抵达所述端子容纳室的正确位置的正确插入时所述矛形件离开所述挠曲空间并与所述端子配件卡定从而防止所述端子配件脱落,
在所述前保持器设置有:位移限制部,在所述端子配件正确插入时从前方插入于所述挠曲空间并限制所述矛形件的向卡定解除方向的位移;以及检测部,检测半插入状态的所述端子配件的存在,
在所述矛形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在所述端子配件半插入时供插入于所述挠曲空间的所述位移限制部滑动的倾斜面,
所述检测部与所述位移限制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端子配件正确插入时,所述检测部容纳在设置于所述端子容纳部的容纳空间内,在所述端子配件半插入时,所述位移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倾斜面的滑动而倾斜的同时所述检测部倾斜并与所述端子容纳部的壁面接触,从而阻止所述前保持器的安装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移限制部的前端部设置有在所述倾斜面上滑动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部中的与所述检测部接触的壁面被设为与所述前保持器的安装方向大致正交的碰撞面。
CN201510941262.2A 2014-12-25 2015-12-16 连接器壳体 Active CN105742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1861A JP6311597B2 (ja) 2014-12-25 2014-12-25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2014-261861 2014-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2870A true CN105742870A (zh) 2016-07-06
CN105742870B CN105742870B (zh) 2018-05-22

Family

ID=5629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1262.2A Active CN105742870B (zh) 2014-12-25 2015-12-16 连接器壳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1597B2 (zh)
CN (1) CN1057428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7A (zh) * 2018-02-23 2019-08-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25167A (ja) 2017-02-01 2018-08-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リテーナ付き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2277A1 (en) * 2000-07-12 2002-06-13 Tsutomu Tanaka Connector
US20040203287A1 (en) * 2003-04-14 2004-10-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connector
CN102549849A (zh) * 2009-10-0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810784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3368009A (zh) * 2012-04-10 2013-10-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9183B2 (ja) * 1995-04-17 2000-09-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端子半挿入検知機構
JP3367463B2 (ja) * 1999-04-26 2003-01-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EP1045483B1 (en) * 1999-04-13 2007-08-01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mbination of connector and assembly jig
EP2729994B1 (en) * 2011-07-08 2017-10-04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à r.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2277A1 (en) * 2000-07-12 2002-06-13 Tsutomu Tanaka Connector
US20040203287A1 (en) * 2003-04-14 2004-10-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connector
CN102549849A (zh) * 2009-10-01 2012-07-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810784A (zh) * 2011-06-02 2012-1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3368009A (zh) * 2012-04-10 2013-10-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7A (zh) * 2018-02-23 2019-08-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1597B2 (ja) 2018-04-18
CN105742870B (zh) 2018-05-22
JP2016122573A (ja) 2016-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70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7252530B2 (en) Connector
CN103811943B (zh) 连接器
CN1327574C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
US8210873B2 (en) Connector
EP1560298B1 (en) A divide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708739B2 (en) Connector
CN104981948B (zh) 连接器
CN103891062A (zh) 连接器
CN104882735B (zh) 连接器
US20140051276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3368009A (zh) 连接器
US8506328B2 (en) Connector
US8449319B2 (en) Connector
US8366473B2 (en) Connector
CN106299869A (zh) 连接器
CN105610010B (zh) 连接器
CN108376851A (zh) 带止动件的连接器
CN105742870A (zh) 连接器壳体
US104980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connection detection function
CN109792117B (zh) 连接器
US8337255B2 (en) Connector and series of connectors
CN105375168A (zh) 连接器壳体
CN107785704A (zh) 分割连接器
US6520786B2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