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8610A - 一种卡盒组件、卡盒以及定向输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盒组件、卡盒以及定向输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8610A
CN105738610A CN201610058705.8A CN201610058705A CN105738610A CN 105738610 A CN105738610 A CN 105738610A CN 201610058705 A CN201610058705 A CN 201610058705A CN 105738610 A CN105738610 A CN 105738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ase
case assembly
interarea
track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8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8610B (zh
Inventor
周中人
周春乐
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IN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IN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IN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IN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87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8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8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8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8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86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2Use of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for colorimetric, spectrophotometric or fluorometric investigation, e.g. use of reagent paper and including single- and multilayer analy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3/00Grad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by dry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orting articles otherwise than by indirectly controlled devices
    • B07B13/04Grad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by dry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orting articles otherwise than by indirectly controlled devices according to size
    • B07B13/05Grad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by dry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orting articles otherwise than by indirectly controlled devices according to size using material mover cooperating with retainer, deflector or discharg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2Jigging conveyors comprising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for elevation of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2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ingle convey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盒组件、卡盒以及定向输送方法和装置,所述卡盒组件为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其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区分结构。本发明通过对卡盒组件的独特设计,使得卡盒组件能够适应于工业装配自动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批量注塑生产,也易于试纸条的批量组装生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卡盒组件、卡盒以及定向输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诊断检测的卡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化学诊断检测用途层析试纸的、便于定向输送的卡盒组件,以及输送方法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卡盒包装的层析试纸产品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塑料卡盒上一般有三种开孔,一种是样品观察窗,用来观察层析试纸的反应结果;一种是样品溶液添加孔;一种是透气孔用来进行快速干燥试纸上的样品溶液。这三种开孔可能将添加在试纸上的样品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能污染环境和操作人员。不过相比手持试纸条,已经大大减少了污染机会。
塑料卡盒包装的具体实现形式通常是上下两个卡盒组件,将试纸条装进下卡盒中,再将上卡盒和下卡盒装配起来,当然也有一个或若干个组件组成的卡盒,但具体使用都是将试纸条装入一个组件中,再将其他组件装配起来的方式,现有的塑料卡盒包装的装配大多时人工组装,为了提高塑料卡盒包装的组装效率和降低组装费用,自动化的装配形式是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如专利201410027531.X一种原位斩切装卡机及装卡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自动装卡设备,具体是实施方式是通过夹持输送将试纸条装入自动输送来的下卡盒内,然后将上卡盒冲压装配在下卡盒上,完成塑料卡盒包装。但上下卡盒如何进入自动装配设备的装配线上,因为卡盒的结构的特点,大多只能用人工逐个放入或人工整理好卡盒的排列顺序的形式,所以大大影响了自动化设备的效率,也增加了人工费用。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自动化装配中可使用常见的振动盘形式,将待装配组件自动的逐个有序输出。
振动盘的原理是将无序的零件通过上下和旋转的复合震动,逐个排队输出,然后将非需要姿态的零件剔除或转换成需要姿态的形式,完成零件最终逐个按统一姿态的形式输出。而现有的塑料卡盒因为其组件的形状多是在前后、左右的方向大致对称,无法将非需要姿态的零件剔除或转换成需要姿态,导致不能适用于振动盘,无法完全适用于全自动装配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卡盒组件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流程的卡盒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组件,所述卡盒组件为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其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区分结构,所述第一区分结构靠近所述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前端部或后端部设置,能够导致所述卡盒组件的重心偏差,且所述第一区分结构自所述第二主面向着所述第一主面延伸,并超出所述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形成高度差,所述第一主面为除第一区分结构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进行区分输送;或,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进行区分输送;或,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区分输送;以及,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区分结构与所述第一主面形成的高度差在0.50mm~5mm之间,其能够导致所述卡盒组件的重心偏差至少超过1mm。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装载空间内还设置有长槽,其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式侧壁,所述直线式侧壁的间距大于等于试纸条的宽度,长槽内至少有一个位置的深度大于试纸条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与两条所述直线式侧壁分别对应设置的两条斜线式侧壁,所述斜线式侧壁呈一定角度向外延伸扩展,在两条所述直线式侧壁或两条所述斜线式侧壁的至少一个内侧,设置有向长槽内凸起的隔断;所述隔断的宽度小于0.8mm,向内凸起深度不超过1.5mm;所述长槽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个凸起柱或凸起侧壁。
本发明其中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工业化组装卡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其包括第一类型卡盒组件,还包括,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其能够区分为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以及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组装成完整的卡盒,且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区分结构,所述第二区分结构自所述第三主面向着与所述第四主面延伸,并超出所述第四主面与所述第四主面形成高度差,所述第四主面为除第二区分结构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进行区分输送;或,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进行区分输送;或,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区分输送;以及,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输出。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内设置有中空柱形部件,所述第一区分结构为与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通过第一区分结构和所述中空柱形部件扦插结合完成卡盒的组装。
本发明其中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输送卡盒组件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该输送方法包括,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以及,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贴近第一轨道进行定向输送的步骤;将所述第二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进行剔除的步骤;以及,将所述第一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继续输送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放置于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中,通过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工作,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在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第一轨道上依次定向输送的步骤;利用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轨道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所述第二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将没有被剔除掉的所述第一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继续在所述第一轨道上输送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将区分所述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后的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继续定向输送出第一轨道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脱离所述第一轨道的步骤。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工作,进入第一轨道的出料端的步骤;以及,利用所述第一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轨道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所述后端部先出所述出料端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所述卡盒组件为第二类型卡盒组件,该输送方法包括,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前部和后部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以及,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步骤。
本发明其中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卡盒组件进行定向输送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包括,装载部件,用来装载多个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第一轨道,设置于装载空间的内侧壁,呈螺旋状上升,其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在第一轨道上依次排放,然后剔除掉所述第二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第二轨道,高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出料端设置,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出料端形成高度差,其依次接收所述前端部先出所述出料端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宽度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厚度而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宽度;所述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厚度的一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其包括,装载部件,用来装载多个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一端开口的腔体;第一轨道,设置于装载空间的内侧壁,呈螺旋状上升,其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在第一轨道上依次排放,然后剔除掉所述第三侧面贴近第一轨道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第二轨道,高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出料端设置,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出料端形成高度差,其依次接收所述前部先出所述出料端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厚度而小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宽度;所述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小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厚度的一半。
本发明通过对卡盒组件的独特设计,使得卡盒组件能够适应于工业装配自动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批量注塑生产,也易于试纸条的批量组装生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和图3所示实施例正组装成卡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和图3所示实施例组装成卡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本实施例的卡盒组件是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其从结构上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101a和与第一主面101a相对的第二主面101b、第一侧面102a和与第一侧面102a相对的第二侧面102b(参见图2),以及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如此区分的意义在于:当采用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进行输送时,能够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最终达到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目的,以便于后续工业自动化流程操作。
本实施例的第一卡盒组件100,其是通过第一区分结构104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并构成重心的偏移进而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进行筛选,最终形成定向输送。因此,优选的第一卡盒组件100为方体状,但是,只要其形成为能够具有形成装载空间的侧面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第一区分结构104设置在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更确切的说,第一区分结构104是这样一种结构:其自第二主面101b始,向着第一主面101a延伸,并超出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H。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分结构104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的高度差H在0.50mm~5mm之间,更便于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输送,同时也为卡盒组件组合成完整的卡盒提供了组装空间。应当说明的是,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主面101a为敞口方向面,故第一主面101a特指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中除第一区分结构104以外,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例如:可以为侧面边缘所“围成”的水平面。参见图1和图2,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区分结构104设置在靠近第二侧面102b的位置,使得第一卡盒组件100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以及,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卡盒组件,卡盒组件为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其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第一侧面102a和第二侧面102b以及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区分结构104,第一区分结构104靠近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设置,能够导致所述卡盒组件的重心偏差,且第一区分结构104自第二主面101b向着第一主面101a延伸,并超出所述第一主面101a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第一主面101a为除第一区分结构104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或,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进行区分输送;或,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以及,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较佳地,第一区分结构104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的高度差在0.50mm~5mm之间,其能够导致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偏差至少超过1mm。参见图1,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还设置有长槽105,其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式侧壁105a,,直线式侧壁105a的间距大于等于试纸条的宽度,长槽105内至少有一个位置的深度大于试纸条的厚度。此外,该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还包括,与两条直线式侧壁105a分别对应设置的两条斜线式侧壁105b,斜线式侧壁105b呈一定角度向外延伸扩展,在两条直线式侧壁105a或两条斜线式侧壁105b的至少一个内侧,设置有向长槽105内凸起的隔断105c;隔断105c的宽度小于0.8mm,向内凸起深度不超过1.5mm;长槽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个凸起柱或凸起侧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本实施例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也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并且其从结构上能够区分为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第三侧面202a(参见图4)和第四侧面202b以及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部203a和后部203b。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区分结构204,其自第三主面201a向着与第四主面201b延伸,并超出第四主面201b与第四主面201b形成高度差h。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主面201b为敞口方向面,故第四主面201b是指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中除第二区分结构204以外,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例如:可以为侧面边缘所“围成”的水平面。参见图3和图4,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二区分结构204设置在靠近第四侧面202b的位置。如此区分的意义在于:当采用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进行输送时,能够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进行区分输送,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部203a和后部203b行区分输送,最终达到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目的,以便于后续工业自动化流程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其能够区分为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第三侧面202a和第四侧面202b以及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部203a和后部203b,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能够与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组装成完整的卡盒,且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区分结构204,第二区分结构204自第三主面201a向着第四主面201b延伸,并超出第四主面201b与第四主面201b形成高度差,第四主面201a为除第二区分结构204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进行区分输送;或,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侧面202a或第四侧面202b进行区分输送;或,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端部203a和后端部203b进行区分输送;以及,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输出。
同时,如图5所示,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能够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组装成完整的卡盒,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设置有中空柱形部件,第一区分结构104为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通过第一区分结构104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扦插结合完成卡盒的组装(参见图6)。当然,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内设置中空柱形部件,第二区分结构204为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通过第二区分结构204和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扦插结合完成卡盒的组装。或者,可以选择选择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都设置中空柱形部件,第一区分结构104为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第二区分结构204为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通过扦插结合完成卡盒的组装。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在这一实施例中,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中的装置部件为一端开口的腔体,其腔体内侧壁设置有呈螺旋状上升的第一轨道301;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的腔体底部为包含一定空间的容纳室,容纳室形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驱动器(图中未示出),驱动器能够使得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产生旋转振动力,这样就同时产生了一个在垂直轴上的扭转振动和一个垂直线性振动。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器可以包括主电磁铁和主振弹簧,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振弹簧可以为板弹簧,主振弹簧倾斜连接容纳室的底端和顶端(也即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的腔体底部),当接通电源,主电磁铁随之产生吸力,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偏离静平衡位置并且移动,然后绕中心轴线作同步扭转,同时主振弹簧产生弹性变形,当电磁吸力变小时,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开始急剧的改变运动方向,并且超越最初的静平衡位置达到某一上限,这是因为主振弹簧已经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如此上下反复进行,就形成了高频微幅振动。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所产生高频微幅振动的结果,使与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紧密相连的第一轨道301本身除中心轴线以外的各点都沿着各自的一小段空间螺旋线轨迹进行高频微幅振动。在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或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图7仅以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为例)沿第一轨道301被输送的过程中,第一轨道301上的一致化机构使部分零件形成统一的姿态,由于下降速度很快,所以卡盒组件会浮在空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一轨道301底部被重新沿第一轨道301螺旋向上输送,进行自动定向排列,最后逐个由设置于第一轨道301的末端的出料端排出。当然,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还包括了搅动部件302,其通过旋转搅动部件302上的搅动臂将“堆积”在一起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或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分散开,加速卡盒组件进入第一轨道301。
具体地,以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定向输送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尺寸关系通常为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中第一轨道301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宽度略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而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长度和宽度,由此,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开始工作时,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便只能够“允许”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行定向输送,其他形式的,例如,第一主面101a或第二主面101b根本不能进入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而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如果能够贴近第一轨道301进入入料端,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会由于自身重力在入料端宽度略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的第一轨道301中失去平衡而跌落回装载部件的腔体中。需要指出的是,此实施方式中,长度、宽度、厚度是指如图1所示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放置时的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此时,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以及第一主面101a或第二主面101b并未进行区分。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继续工作,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入第一剔除轨道,此处,设定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稍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厚度的一半,其长度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长度,此处的第一剔除轨道和装载部件的腔体内侧壁形成对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支撑,由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在厚度方向上设计成物理中心线和重心线偏离,因此,在一个状态中,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线在第一剔除轨道内,可以顺利继续前行,在另一个状态下,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线在第一剔除轨道的轨道外,也即,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第二侧面102b与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上,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失去平衡而跌落回装载部件的腔体中,从而实现,第一剔除轨道上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都以特定状态继续输出,也就是在厚度方向上保持了统一性,完成了对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的区分。也即,将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行了剔除,余下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继续输送。
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工作,进入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此时,利用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第一侧面102a与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后端部103b先出出料端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如此,便实现了对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的区分输送,且最终实现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顺序排列的工业化目的。
以上步骤便实现了第一区分结构104设置在靠近第二侧面102b的位置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定向输送。需要说明的是,定向输送第二区分结构204设置在靠近第四侧面202b的位置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方法与上述方法原理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8为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卡盒组件是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其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区分结构104设置在靠近前端部103b的位置。其从结构上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101a和与第一主面101a相对的第二主面101b、第一侧面102a和与第一侧面102a相对的第二侧面102b,以及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如此区分的意义在于:当采用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进行输送时,能够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最终达到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目的,以便于后续工业自动化流程操作。
本实施例的第一卡盒组件100,其是通过第一区分结构104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并构成重心的偏移进而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进行筛选,最终形成定向输送。因此,优选的第一卡盒组件100为方体状,但是,只要其形成为能够具有形成装载空间的侧面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第一区分结构104设置在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更确切的说,第一区分结构104是这样一种结构:其自第二主面101b始,向着第一主面101a延伸,并超出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H。较佳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分结构104与第一主面101a形成的高度差H在0.80mm~10mm之间,更便于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的输送,同时也为卡盒组件组合成完整的卡盒提供了组装空间。应当说明的是,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主面101a为敞口方向面,故第一主面101a特指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中除第一区分结构104以外,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例如:可以为侧面边缘所“围成”的水平面。
此时,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尺寸关系通常为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中第一轨道301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宽度略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而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长度和宽度,由此,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开始工作时,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便只能够“允许”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行定向输送,其他形式的,例如,第一主面101a或第二主面101b根本不能进入第一轨道301的入料端,而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如果能够贴近第一轨道301进入入料端,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会由于自身重力在入料端宽度略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的第一轨道301中失去平衡而跌落回装载部件的腔体中。需要指出的是,此实施方式中,长度、宽度、厚度是指如图1所示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放置时的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此时,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以及第一主面101a或第二主面101b并未进行区分。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继续工作,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入第一剔除轨道,此处,设定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稍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厚度的一半,其长度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长度,此处的第一剔除轨道和装载部件的腔体内侧壁形成对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支撑,由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在厚度方向上设计成物理中心线和重心线偏离,因此,在所示状态下,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线在第一剔除轨道内,可以顺利继续前行,在所示状态下,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线在第一剔除轨道的轨道外,也即,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第二侧面102b与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上,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失去平衡而跌落回装载部件的腔体中,从而实现,第一剔除轨道上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都以所示状态继续输出,也就是在厚度方向上保持了统一性,完成了对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的区分。也即,将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行了剔除,余下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继续输送。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工作,进入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
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设计点是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厚度不一样,此实施例中的具体表现是在长度方向的前端部103b设计了第一区分结构104,第一区分结构104所在的总厚度大于另一侧所有的厚度,出料端是螺旋形的夹持轨道,即第二轨道。第二轨道是中间存在缝隙的轨道,缝隙的尺寸为小于第一区分结构104的总高度,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所有厚度,第二轨道高于出料端,落差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宽度。
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在输出出料端时,会在其末端掉落,掉落会旋转由水平姿态向竖直姿态变换掉落,在如此模式下,第一区分结构104在后方,过渡状态下,第一区分结构104端翘起,受第二轨道左右,会卡在第二轨道上而不会掉落,继续前行。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区分结构104在前端,过渡模式下,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翘起端没有凸起,第二轨道夹不住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掉落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的装载部件内。此时,利用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第一侧面102a与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后端部103b先出出料端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如此,便实现了对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的区分输送,且最终实现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顺序排列的工业化目的。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8)

1.一种卡盒组件,所述卡盒组件为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其能够区分为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第一侧面(102a)和第二侧面(102b)以及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区分结构(104),所述第一区分结构(104)靠近所述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前端部(103a)或后端部(103b)设置,能够导致所述卡盒组件的重心偏差,且所述第一区分结构(104)自所述第二主面(101b)向着所述第一主面(101a)延伸,并超出所述第一主面(101a)与所述第一主面(101a)形成高度差,所述第一主面(101a)为除第一区分结构(104)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或,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进行区分输送;或,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以及,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分结构(104)与所述第一主面(101a)形成的高度差在0.50mm~5mm之间,其能够导致所述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偏差至少超过1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装载空间内还设置有长槽(105),其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式侧壁(105a),所述直线式侧壁(105a)的间距大于等于试纸条的宽度,长槽(105)内至少有一个位置的深度大于试纸条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两条所述直线式侧壁(105a)分别对应设置的两条斜线式侧壁(105b),所述斜线式侧壁(105b)呈一定角度向外延伸扩展,在两条所述直线式侧壁(105a)或两条所述斜线式侧壁(105b)的至少一个内侧,设置有向长槽(105)内凸起的隔断(105c);所述隔断(105c)的宽度小于0.8mm,向内凸起深度不超过1.5mm;所述长槽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个凸起柱或凸起侧壁。
5.一种卡盒,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卡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主面和侧面形成敞口的装载空间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其能够区分为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第三侧面(202a)和第四侧面(202b)以及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部(203a)和后部(203b),
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能够与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组装成完整的卡盒,且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装载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区分结构(204),所述第二区分结构(204)自所述第三主面(201a)向着与所述第四主面(201b)延伸,并超出所述第四主面(201b)与所述第四主面(201b)形成高度差,所述第四主面(201a)为除第二区分结构(204)外的环绕卡盒至少三个最高点边沿所形成的平面;使得其能够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进行区分输送;或,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侧面(202a)或第四侧面(202b)进行区分输送;或,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端部(203a)和后端部(203b)进行区分输送;以及,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设置有中空柱形部件,所述第一区分结构(104)为与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内的中空柱形部件相配合的柱形,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和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通过第一区分结构(104)和所述中空柱形部件扦插结合完成卡盒的组装。
7.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方法包括,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侧面(102a)或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进行定向输送的步骤;
将所述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进行剔除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继续输送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放置于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中,通过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工作,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在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的第一轨道(301)上依次定向输送的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所述第二侧面(102b)与所述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所述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
将没有被剔除掉的所述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继续在所述第一轨道(301)上输送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
将区分所述第一主面(101a)和第二主面(101b)后的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继续定向输送出第一轨道(301)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脱离所述第一轨道(301)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前端部(103a)和后端部(103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工作,进入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的步骤;以及,
利用所述第一侧面(1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重心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能够落在所述第一侧面(102a)与所述第一轨道(301)形成的支撑面内,剔除掉所述后端部(103b)先出所述出料端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步骤。
12.一种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所述卡盒组件为如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方法包括,通过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第三主面(201a)和第四主面(201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前部(203a)和后部(203b)进行区分输送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按照区分后的方位顺序依次定向排列的步骤。
13.一种用来输送如权利要求1、2、4~6任一所述的卡盒组件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包括,
装载部件,用来装载多个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一端开口的腔体;
第一轨道(301),设置于装载空间的内侧壁,呈螺旋状上升,其将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在第一轨道(301)上依次排放,然后剔除掉所述第二侧面(102b)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轨道,高于所述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设置,与所述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形成高度差,其依次接收所述前端部先出所述出料端(103a)的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301)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宽度大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而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宽度;所述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小于第一类型卡盒组件(100)的厚度的一半。
16.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包括,
装载部件,用来装载多个如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一端开口的腔体;
第一轨道(301),设置于装载空间的内侧壁,呈螺旋状上升,其将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在第一轨道(301)上依次排放,然后剔除掉所述第三侧面(202a)贴近第一轨道(301)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轨道,高于所述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设置,与所述第一轨道(301)的出料端形成高度差,其依次接收所述前部先出所述出料端(103a)的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301)包括入料端、第一剔除轨道以及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宽度大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厚度而小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宽度;所述第一剔除轨道的宽度小于第二类型卡盒组件(200)的厚度的一半。
CN201610058705.8A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及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38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8705.8A CN105738610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及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8705.8A CN105738610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及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8610A true CN105738610A (zh) 2016-07-06
CN105738610B CN105738610B (zh) 2018-06-08

Family

ID=5624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87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38610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卡盒组件自动传输装置及卡盒组件定向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86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719A (zh) * 2018-07-26 2018-11-16 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试纸条的装置
CN110389217A (zh) * 2019-07-02 2019-10-2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试纸条搬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938A (en) * 1988-03-08 1992-03-24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est strips to an examining apparatus
US5298425A (en) * 1992-02-13 1994-03-29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Device for the positionally correct feeding of test strips to an analysis unit
CN10410171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CN204587922U (zh) * 2015-02-05 2015-08-26 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组装机的供料装置
CN105000334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盘重力分选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938A (en) * 1988-03-08 1992-03-24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est strips to an examining apparatus
US5298425A (en) * 1992-02-13 1994-03-29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Device for the positionally correct feeding of test strips to an analysis unit
CN10410171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检测板的两面的装置及方法
CN204587922U (zh) * 2015-02-05 2015-08-26 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组装机的供料装置
CN105000334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盘重力分选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719A (zh) * 2018-07-26 2018-11-16 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试纸条的装置
CN108820719B (zh) * 2018-07-26 2024-01-16 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试纸条的装置
CN110389217A (zh) * 2019-07-02 2019-10-29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试纸条搬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8610B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08628A1 (zh) 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分离布放装置及方法
CN105738610A (zh) 一种卡盒组件、卡盒以及定向输送方法和装置
JP6841903B2 (ja) 細胞移動装置及び細胞移動方法
JPWO2013093961A1 (ja) 対象物選別装置および対象物選別方法
JP6854341B2 (ja) 基板収納容器
CN113102996A (zh) 一种马达组装设备及马达组装方法
CN103551846A (zh) 奶瓶装配设备
CN107777318B (zh) 分料装置
US6708397B2 (en) Inlay station with alignment assemblies and transfer tubes
CN113977268B (zh) 膜片与挡水盘的组装设备
CN115884835A (zh) 用于分离材料的设备和方法
ITPN20000016A1 (it) Dispositivo per allineamento bottiglie
CN209905722U (zh) 一种具有剔除功能的套圈输送料道
JPH088325A (ja) カンシール型光学電子部品のシール用キャップへの透光部材投入装置、およびその投入方法
CN210046265U (zh) 供料机构
CN209533065U (zh) 新型球面镜取料盘结构
KR101808059B1 (ko) 콘택트 렌즈 제조 장치
CN109095144B (zh) 薄壁壳体翻转排序装置
CN215546433U (zh) 弹弓供料组件、弹弓供料机构以及弹弓组装单元
CN220885773U (zh) 一种化妆瓶逐一输送的吸附分盘结构
CN219168927U (zh) 螺丝加工分拣装置
CN215591856U (zh) 物联网燃气表智慧生产用齿轮上料装置
CN218433438U (zh) 一种塑胶件的振动盘装置及振动上料设备
CN210854085U (zh) 物料装配装置以及设备
CN214826930U (zh) 物料输送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