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7468B - 冷媒罐 - Google Patents

冷媒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7468B
CN105737468B CN201410768632.2A CN201410768632A CN105737468B CN 105737468 B CN105737468 B CN 105737468B CN 201410768632 A CN201410768632 A CN 201410768632A CN 105737468 B CN105737468 B CN 105737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ressure vessel
discharge unit
length
refrigera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86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7468A (zh
Inventor
李东玹
朴炳植
朴天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KIER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KI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KIER filed Critical 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 KIER
Publication of CN105737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7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7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7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 B65D25/40Nozzles or spouts
    • B65D25/42Integral or attached nozzles or spouts
    • B65D25/44Telescopic or retractable nozzles or spou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罐,其中该冷媒罐包括:压力容器,其用于收容液相冷媒,并形成有为了排出上述冷媒而用于注入气体的气体注入口;以及冷媒排出部。其中,该冷媒排出部包括:管,其从压力容器的外部延长至上述压力容器内部的下部,以便所述冷媒排出;长度可变部,其连接于所述管;漂浮体,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且比重比所述冷媒低。

Description

冷媒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媒罐(Refrigerant Tank),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冷媒罐,该冷媒罐在排出收容于冷媒罐的冷媒时,能够防止气体一同排出,且能够减少冷媒罐内部残留的冷媒的量。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发电以及冷冻等的各种系统中均适用使冷媒循环的循环系统。而为了将冷媒填充或者补充至这种循环系统,利用在运送冷媒时收容冷媒的额外的槽。
如图1所示,一般使用的冷媒罐构成为包括:压力容器10,其收容冷媒R;冷媒排出部20,其为从压力容器10的外部连接至压力容器10的内部的下部的管形状,以便冷媒R从压力容器10中排出;以及气体注入口30,其形成为能够向压力容器10的内部的上部注入气体A,以便提供排出冷媒R的压力。
此时,通过气体A注入的压力,冷媒R被排出的同时,压力容器10内部的冷媒R的水位下降,而当冷媒R的水位较冷媒排出部20的下部末端相对低时,将通过冷媒排出部20混合排出气体A。
当气体A混合排出而流入至循环系统时,存在循环系统可能发生问题,或能够导致系统损坏的缺点。
并且,此时需要将循环系统内部的全部冷媒R去除后重新注入,因此存在冷媒更换作业所需时间及费用浪费的问题。
因此,在注入冷媒罐的冷媒R时,将留有余量以使冷媒R的水位不低于冷媒排出部20的下部末端。
此时,压力容器10内部的下部将残留有相当量的冷媒R,并且由于很难掌握压力容器10内部的冷媒R水位,因此为了确保冷媒R注入的稳定性,存在一般要保留足量的冷媒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使用所购买的冷媒的80%~90%,这将成为冷媒购买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
在现实中主要使用R245fa或者R134a的冷媒。对于R245fa而言,每公斤(kg)售价为27,000韩元,因此在购买500kg时,会存在约发生2,000,000韩元的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而提出的,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媒罐,该冷媒罐在排出收容于冷媒罐的冷媒时,能够防止气体一同排出,且能够减少冷媒罐内部残留的冷媒的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中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或其它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包括:压力容器,其用于收容液相冷媒,并形成有为了排出上述冷媒而用于注入气体的气体注入口;以及冷媒排出部。其中,该冷媒排出部包括:管,其从压力容器的外部延长至上述压力容器内部的下部,以便所述冷媒排出;长度可变部,其连接于所述管;漂浮体,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且比重比所述冷媒低。
其中,所述漂浮体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端;且所述冷媒排出部可进一步包括延长部,其位于所述漂浮体的下部。
其中,所述冷媒排出部可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延长部的下部。
另一方面,所述冷媒排出部可进一步包括磁力部,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部,且可通过磁力结合于所述压力容器内部的下部。
其中,所述冷媒排出部可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磁力部。
另外,所述冷媒排出部可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部。
并且,所述冷媒罐的内部底面配置有密封部件,其与所述冷媒排出部的下部相结合。
并且,所述压力容器形成为下部的横方向断面积比上部的横方向断面积小。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第一,排出收容于冷媒罐的冷媒时,能够防止气体一同排出,从而具有能够仅排出纯冷媒的效果。
第二,能够防止气体向注入冷媒的系统中注入,从而具有防止系统发生问题的效果。
第三,在排出冷媒之后,具有能够减小冷媒罐内部残留的冷媒的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冷媒罐的结构的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磁力部的状态的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磁力部及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内部的底面适用密封部件的另一状态的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形成为下部的横断面积比上部的横断面积小的状态的附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的附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使用状态的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中适用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时,为了使本发明的主旨更明确,将省略对已公知的功能或者构成的说明。
同时,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如前方/后方或者上侧/下侧等指示方向的术语,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理解本发明而记载,用于指示相对的方向,但所要保护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被其所限定。
<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2以及图3,对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附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附图。
并且,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磁力部的状态的附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中适用磁力部及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
并且,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内部的底面适用密封部件的另一状态的附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形成为下部的横断面积比上部的横断面积小的状态的附图。
首先,如图2以及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包括:压力容器100以及冷媒排出部200。
压力容器100为收容液相的冷媒R的构成,其包括气体注入口110,以便为了排出冷媒R而向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注入气体A。
气体注入口110为了向压力容器100内部的、比收容的冷媒R的水位相对高的部位注入气体A,优选以贯通压力容器100的上部一侧的形态构成。
并且,还可构成为包括额外的冷媒注入口(未图示),其可向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注入冷媒R。
只要这样的压力容器100形成有注入口以及空间,以便内部能够收容冷媒R,且为了使气体A注入而形成有气体注入口110时,压力容器10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形态以及材料。
并且,冷媒排出部200是将上述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收容的制冷器R排出的流路,该冷媒排出部200包括:管(pipe)210,长度可变部220以及漂浮体230。
管210是从压力容器100的外部向压力容器100的内部的下部延长而形成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管210能够形成为贯通压力容器100的上部,并连接至压力容器100内部的下部的构成。
只要这样的管210形成有连接压力容器100的外部和压力容器100的内部的下部的流路时,管21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形态以及材料。
另外,长度可变部220是连接于上述管210的下部而能够延长管210的构成,其构成为能够调节其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长度可变部220形成为以折叠的方式调节其长度的形态,但调节长度可变部220长度的方法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方式。例如,为了调节长度,可以以波纹管(bellows)的形状构成或不同直径形成的多个管以可滑动地方式构成等。
并且,长度可变部220优选以以下方式构成:即形成为从连接管210的下部连接至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的长度,后由于对其施加的额外的力(例如浮力)而导致其长度缩短。
为实现这样的构成,长度可变部220可额外包括如弹簧等的弹性部件,或长度可变部220本身可由弹性材料构成。
只要这样的长度可变部220构成为连接于管210的下部,将管210延长至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且其长度可被调节时,长度可变部22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材料以及形态。
另一方面,漂浮体230可配置于上述长度可变部220,且以较冷媒R相对低的比重形成。
漂浮体230可以以较冷媒R相对低的比重的材料形成,或者也可以以收容较冷媒R相对低的比重的物质的管子(tube)的形态构成。
并且,漂浮体230优选具有较气体A相对大的比重,其中该气体A通过上述压力容器100的气体注入口110而注入。
只要这样的漂浮体230配置为能够在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根据冷媒R的水位以流动方式移动,且能够调节上述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时,漂浮体23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形态以及构成。
根据上述所有构成的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可以以如下方式运行。
首先,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收容有冷媒R时,由于冷媒R向冷媒排出部200的漂浮体230提供向上升的浮力,因此长度可变部220形成为长度缩短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通过气体注入口110注入气体A时,由于气体A的压力而使得冷媒R流入至冷媒排出部200的下部,并通过冷媒排出部200向压力容器100的外部排出,之后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冷媒R的水位降低。
随着冷媒R的水位降低,漂浮体230的位置也一同向下部移动,即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与漂浮体230的位移相适应地发生延长。
随着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变长,当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末端抵至压力容器100的内部底面时,冷媒排出部200将自动被关闭。
此时,由于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冷媒为大部分已被排出的状态,因此具有能够大幅降低残留于冷媒罐内部的冷媒R的量的效果。
并且,具有能够防止向压力容器100的内部注入的气体A通过冷媒排出部200而一同排出的效果。
因此,通过防止与冷媒R混合的气体A流入至系统内,具有能够防止系统发生问题的效果。
并且,如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冷媒排出部200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300或者磁力部400。
密封部件300可配置于上述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从而构成为当冷媒排出部200的下部末端抵至压力容器100的内部的底面时,能够相对容易地关闭冷媒排出部200。
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300优选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且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效果,优选以如图所示的下部具有更宽面积的方式形成。
并且,密封部件300优选具有贯通中央的孔,以便不堵塞冷媒排出部200。
只要这样的密封部件300的构成为配置于冷媒排出部200的下部末端,并位于冷媒排出部200以及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之间,且能使冷媒排出部200以及压力容器100之间的空间密闭时,密封部件30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材料以及形态。
并且,磁力部400可配置于上述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从而构成为当冷媒排出部200的下部末端抵至压力容器100的内部的底面时,能够相对容易地关闭冷媒排出部200。
更具体地说,随着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变长,磁力部400向下部移动,且随着磁力部400和压力容器100的距离缩短,磁力部400能够贴附于压力容器100的内部底面。
这种磁力部400优选在压力容器100由可通过磁力进行吸附的材料(例如,铁等)构成时使用。
并且,与上述密封部件300相同地,磁力部400优选具有贯通中央的孔,以便不堵塞冷媒排出部200。
磁力部400构成为其本身与压力容器100结合,使冷媒排出部200以及压力容器100之间的空间密闭,从而发挥一种密封部件300的作用。
并且,使用这样的磁力部400的情况下,漂浮体230优选构成为由冷媒R的流入而重新向上部移动时,能够获得使贴附于压力容器100的磁力部400脱离的程度的浮力。
并且,使用磁力部400时,还可与上述密封部件300一同组合使用。
此时,磁力部400的下部还配置有密封部件300,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使磁力部400和压力容器100结合的面发生密闭。
只要这样的磁力部400的构成也是位于冷媒排出部200以及压力容器100之间,且能使两侧结合并固定时,磁力部40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形态以及构成。
并且,如图7所述,密封部件300可配置于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而不是结合于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
此时,密封部件300优选配置于长度可变部220延长后与压力容器100相接触的部位。
并且,为了提升密封部件300的密封效率,密封部件300的上面优选形成有供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末端插入的槽。
通过上述密封部件300以及磁力部400的构成,长度能够发生变化的冷媒排出部200能够更加准确的与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相接触,并关闭冷媒排出部200。从而具有冷媒R排出时,能够防止气体A一同混入并流出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压力容器100能够形成为下部的横方向的断面积比上部的横方向的断面积小。
压力容器100下部的横方向断面积形成为较小时,能够减少收容于压力容器100底面的冷媒R的量。
其中,随着冷媒R排出而导致长度可变部220变长,并使得冷媒排出部200密闭时,压力容器100内部的底面将残留略微的冷媒R,从而具有能够减少冷媒R的量的效果。
根据上述所有构成的本发明的冷媒罐,在排出收容于冷媒罐的冷媒R时,能够防止气体A一同排出,从而具有能够仅排出纯冷媒R的效果。
因此,能够防止气体A向注入冷媒R的系统中注入,从而具有防止系统发生问题的效果。
并且,在排出冷媒R后,具有能够减小冷媒罐内部残留的冷媒R的量的效果。
<变形例>
接着,将参照图9至图11,对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的附图;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使用状态的附图;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中适用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附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包括压力容器100以及冷媒排出部200。
其中,压力容器100与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100的构成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本变形例的冷媒排出部200可包括管210、长度可变部220、漂浮体230以及延长部240。
其中,管210、长度可变部220以及漂浮体230的构成也与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构成相同,故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然而,在本变形例中,漂浮体230配置于长度可变部220的下端,而漂浮体230的下部可进一步包括延长部240。
延长部240以与上述管210类似的方式构成,即形成为使冷媒排出部200向漂浮体230的下部延长规定的长度。
只要这样的延长部240构成为使延长部240在漂浮体230的下部延长,以便延长冷媒排出部200的流路时,延长部240可不受限制地、采用多种材料以及形态。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可与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运行。
随着冷媒R的水位降低,漂浮体230的位置也一同向下部移动,即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与漂浮体230的位移相适应地发生延长。并且,随着长度可变部220的长度变长,当长度可变部220的下部末端抵至压力容器100的内部底面时,冷媒排出部200将自动被关闭。
而在此时,向漂浮体230的下部延长的延长部240首先与压力容器100的内部底面相接触,从而关闭冷媒排出部200。因此,内部可残留有与延长部240的长度对应的水位的冷媒R。
相比于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这种构成能够对压力容器100内部残留的冷媒R的量留有一定的余地,从而具有在发生如冷媒罐的晃动等突发状况下也能确保稳定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适用于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冷媒罐的一实施例的密封部件300的构成也能适用于本变形例。
这样的密封部件300的构成与上述一实施例的密封部件300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适用密封部件300的方法也以与上述一实施例的构成相同的方法使用,并且,上述一实施例的磁力部的构成也能适用于本变形例。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冷媒罐的变形例,与上述一实施例相同,在排出收容于冷媒罐的冷媒R时,能够防止气体A一同排出,从而具有能够仅排出纯冷媒R的效果。
因此,能够防止气体A向注入冷媒R的系统中注入,从而具有防止系统发生问题的效果。并且,在排出冷媒R后,具有能够减小冷媒罐内部残留的冷媒R的量的效果。
并且,本变形例具有能够确保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的效果。
并且,如以上内容所说明,本发明中通过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并进行了图示,但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记载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以及范围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种修改例或者变形例不能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观点单独地进行理解,并且应理解变形的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0:压力容器
110:气体注入口
200:冷媒排出部
210:管
220:长度可变部
230:漂浮体
240:延长部
300:密封部件
400:磁力部。

Claims (8)

1.一种冷媒罐,其包括:
用于收容液相冷媒的压力容器;以及
包括从压力容器的外部延长至所述压力容器内部的下部以便使所述冷媒排出的管的冷媒排出部,
其中,所述冷媒罐的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容器形成有为了排出所述冷媒而用于注入气体的气体注入口,
并且,所述冷媒排出部还包括:
长度可变部,其连接于所述管;以及漂浮体,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且比重比所述冷媒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漂浮体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端,
且所述冷媒排出部进一步包括:延长部,其位于所述漂浮体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冷媒排出部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延长部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媒罐,其中,
所述冷媒排出部进一步包括:磁力部,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部,且可通过磁力结合于所述压力容器内部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冷媒排出部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磁力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冷媒排出部进一步包括:密封部件,其配置于所述长度可变部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冷媒罐的内部底面配置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所述冷媒排出部的下部相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罐,其中,
所述压力容器形成为下部的横方向断面积比上部的横方向断面积小。
CN201410768632.2A 2014-12-09 2014-12-11 冷媒罐 Active CN105737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75690 2014-12-09
KR1020140175690A KR101651071B1 (ko) 2014-12-09 2014-12-09 냉매탱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7468A CN105737468A (zh) 2016-07-06
CN105737468B true CN105737468B (zh) 2018-04-03

Family

ID=5624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8632.2A Active CN105737468B (zh) 2014-12-09 2014-12-11 冷媒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651071B1 (zh)
CN (1) CN1057374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6434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液态制冷剂补充装置
CN109606970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浙江佳中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剂储存罐
CN109654772B (zh) * 2018-12-30 2024-04-05 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储罐
CN109974358B (zh) * 2019-01-15 2023-01-24 深圳盛世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制冷设备
KR102595781B1 (ko) 2021-08-27 2023-10-31 주식회사 오토프로업 냉매 회수 및 충전용 탱크구조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2179U (ja) * 1992-05-14 1993-12-14 直之 青山 エアゾール製品用チューブ
JPH08145510A (ja) * 1994-11-17 1996-06-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余剰冷媒調整装置
WO1998044288A1 (fr) * 1997-03-28 1998-10-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enant de fourniture de liquide refrigerant
JPH10306960A (ja) * 1997-05-08 1998-11-17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簡易型冷媒回収装置
FR2779212A1 (fr) * 1998-05-29 1999-12-03 Air Liquide Reservoir de stockage de co2 liquide et procede de remplissage de ce reservoir
JP2001091113A (ja) * 1999-09-17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冷凍機油保管、充填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用いる冷凍機油チャージングシリンダー
CN2427449Y (zh) * 2000-06-02 2001-04-25 扬州巨龙制罐有限公司 两片式冷媒罐
JP2004286108A (ja) * 2003-03-20 2004-10-14 Koatsu Gas Kogyo Co Ltd 廃フルオロカーボン回収方法とこれに用いる廃フルオロカーボン用の回収搬送容器
CN101135414A (zh) * 2007-10-12 2008-03-0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高精度制冷剂充灌装置
CN201212759Y (zh) * 2008-05-15 2009-03-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多功能冷媒储液罐及安装有该储液罐的空调室外机
CN10210292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匹配装置及匹配方法
CN102269492A (zh) * 2011-08-21 2011-12-07 林勇 一种单向添加气态制冷剂的钢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75271A (ko) * 1997-03-29 1998-11-16 김영귀 자동차 연료탱크의 흡입 파이프 길이 가변기구
KR20000015775U (ko) * 1999-01-16 2000-08-05 김영환 반도체 제조장비의 용액 공급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2179U (ja) * 1992-05-14 1993-12-14 直之 青山 エアゾール製品用チューブ
JPH08145510A (ja) * 1994-11-17 1996-06-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余剰冷媒調整装置
WO1998044288A1 (fr) * 1997-03-28 1998-10-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enant de fourniture de liquide refrigerant
JPH10306960A (ja) * 1997-05-08 1998-11-17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簡易型冷媒回収装置
FR2779212A1 (fr) * 1998-05-29 1999-12-03 Air Liquide Reservoir de stockage de co2 liquide et procede de remplissage de ce reservoir
JP2001091113A (ja) * 1999-09-17 2001-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冷凍機油保管、充填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用いる冷凍機油チャージングシリンダー
CN2427449Y (zh) * 2000-06-02 2001-04-25 扬州巨龙制罐有限公司 两片式冷媒罐
JP2004286108A (ja) * 2003-03-20 2004-10-14 Koatsu Gas Kogyo Co Ltd 廃フルオロカーボン回収方法とこれに用いる廃フルオロカーボン用の回収搬送容器
CN101135414A (zh) * 2007-10-12 2008-03-0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高精度制冷剂充灌装置
CN201212759Y (zh) * 2008-05-15 2009-03-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多功能冷媒储液罐及安装有该储液罐的空调室外机
CN10210292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匹配装置及匹配方法
CN102269492A (zh) * 2011-08-21 2011-12-07 林勇 一种单向添加气态制冷剂的钢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7468A (zh) 2016-07-06
KR101651071B1 (ko) 2016-08-25
KR20160069731A (ko) 2016-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7468B (zh) 冷媒罐
US10006845B2 (en) Device for evaluating foaming property of gas-soluble surfactan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4613199B (zh) 单向超压锁止阀和副水箱
CN101545481B (zh) 一种多功能泵系统试验台及其调节方法
WO2006016281A3 (en) Disposable fuel cell with and without cartridge
CN102251842B (zh) 密闭水冷循环系统中膨胀箱液位压力稳定装置
CN106481867A (zh) 一种自动加水器及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06191034U (zh) 一种自动加水器及上加水式加湿器
WO2014140629A3 (en) Tidal power generation and storage
CN109237094A (zh) 一种浮子液位阀
CN205779527U (zh) 一种单连杆联动双阀体计量泵
CN104453813A (zh) 一种利用毛细管单向阀控制起泡剂加注装置及其方法
CN204646344U (zh) 汽轮机轴封加热器的疏水回收装置
CN203755383U (zh) 连铸机结晶器稳压供水装置
CN207486089U (zh) 一种阀座回弹式闸阀
CN206860531U (zh) 一种能防止冷却液混入润滑油中的发动机冷却水泵
CN205208544U (zh) 智能水平衡系统
CN208935040U (zh) 一种深水作业装置的压力补偿器
CN206860528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水泵的导流环
CN207377787U (zh) 一种变量注塞泵
CN105275579A (zh) 一种冷却系统用膨胀水箱
CN207131953U (zh) 一种用于蒸发式冷却器的浮球阀
CN106195271A (zh) 一种泵机封的冷却润滑装置
CN207512838U (zh) 一种气压水罐
CN207486299U (zh) 一种施工道路耐磨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