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0467B -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0467B
CN105730467B CN201610246735.1A CN201610246735A CN105730467B CN 105730467 B CN105730467 B CN 105730467B CN 201610246735 A CN201610246735 A CN 201610246735A CN 105730467 B CN105730467 B CN 105730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ing
backrest
connecting rod
idler wheel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6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0467A (zh
Inventor
韩建国
倪健
吴鹏飞
王俊
丁宁新
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NDA RAILWAY VEHICLE SEA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ANDA RAILWAY VEHICLE SEA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ANDA RAILWAY VEHICLE SEA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ANDA RAILWAY VEHICLE SEA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46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30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3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0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0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1/00Sleeping accommod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57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 B61D33/0078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adjustably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其特征在于:上铺面通过一组翻折支臂与车体墙面形成可转动连接,上铺面上设有一定位机构;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杆组件,车体墙面设有支架,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通过乘务员手动开启锁孔,使得定位机构解锁,待上铺面翻折或者展开后再从新进行定位锁定,完成上成卧铺的翻折工作;下铺面则在滑动限位机构和靠背组件的配合下,完成下铺面的拉伸和收回动作。可以说整个上下铺的转化过程都简便、安全,易于操作,同时节省了占地又达到了最佳的乘坐舒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座椅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一般只设有简单的卧铺和座椅,两者之间无法进行调节,对于长途列车而言,设置的卧铺使得整个车厢显得拥挤不堪,同时三层的卧铺,让人躺着舒服,坐着压抑,因为没有靠背,所以坐着时间一长,非常累,同时上层的铺位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而言,爬上爬下非常不便,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正因为如此,卧铺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均有待提高。
而列车中的座椅结构,则一般仅能进行前后角度的微调,无法让人舒适的躺下,因此,现有列车中急需要一种可以在卧铺和座椅之间自由转换的座椅,而如何转换才能高效、安全,又保证舒适度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可翻折座椅,往往存在结构复杂、翻折不便、一人无法完成翻折等问题,整个翻折方式复杂繁琐,同时由于构件繁多,极易损坏或者失效,给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卧铺和座椅之间无法灵活转换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它主要包括车体墙面、与车体墙面相连的下铺面,以及与下铺面相配合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的一侧设有连杆,车体墙面设有与靠背位置相对应的支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共有四个,连杆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靠背的后方;每组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部滚柱和铺面部滚柱,靠背的背部设有与靠背部滚柱相配合的靠背接口板,下铺面的底部设有与铺面部滚柱相配合的铺面接口板;靠背的背部设有与四个支架相连接的两个靠背组件,每两个支架对应一个靠背组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由滚轮架、轨道板和8个滚轮构成;下铺面的底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滚轮架,底架上设有与滚轮架相配合的4个轨道板;8个滚轮分成四组,每两个滚轮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成滚轮构件,每一个滚轮架上设有两组滚轮构件。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的翻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折方式包括如下步骤:a、座椅转换成卧铺,首先将下铺面的外侧面向上抬起,滚轮构件则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顺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0,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0,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b、卧铺转换成座椅,首先下压下铺面的外侧沿,并且将下铺面向车体墙面方形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滚轮构件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逆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5,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
使用时,铺椅为坐卧两用的铺椅,由乘务员根据乘客需要以手动操作方式,可将下铺转换为卧铺和座椅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实现是通过限位机构来实现的,铺椅从座椅状态转换成卧铺状态时,乘务员双手上抬铺面并往后退,使得滚轮沿着底架上的轨道板后行,同时带动两组连杆作逆时针摆动,当滚轮运动到卧铺状态的极限位置时,两组连杆也停止摆动,座椅转换成卧铺状态,反之亦然,本装置操作方便,实用可靠,限位有效,同时装置结构简便,易于加工。可以说整个下铺的转化过程都简便、安全,易于操作,同时节省了占地又达到了最佳的乘坐舒适效果,实现了白天有靠背座椅,晚上有宽敞卧铺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座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卧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的标号表示如下:
1连接板、2螺钉、3滚柱、4连杆、5轴承座、10铺面接口板、11滚轮、12轨道板、13铺面、14靠背组件、15靠背接口板、16支架、17底架、18滚轮架、19头枕。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它主要包括车体墙面、与车体墙面相连的下铺面,以及与下铺面相配合的靠背,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 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的一侧设有连杆,车体墙面设有与靠背位置相对应的支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共有四个,连杆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靠背的后方;每组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部滚柱和铺面部滚柱,靠背的背部设有与靠背部滚柱相配合的靠背接口板,下铺面的底部设有与铺面部滚柱相配合的铺面接口板;靠背的背部设有与四个支架相连接的两个靠背组件,每两个支架对应一个靠背组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这里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每组连杆由第一、第二支连杆构成,第一、第二支连杆之间存在一个夹角,所述的夹角范围为120度-145度,优选的夹角为130度,同时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长度比值为1:1.2-1.3。
进一步,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由滚轮架、轨道板和8个滚轮构成;下铺面的底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滚轮架,底架上设有与滚轮架相配合的4个轨道板;8个滚轮分成四组,每两个滚轮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成滚轮构件,每一个滚轮架上设有两组滚轮构件。
更进一步,滚轮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轮,一个滚轮与轨道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角度为65-95度;另一个滚轮与滚轮架之间为可转动连接;轨道板上设有限位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的翻折方式,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翻折方式包括如下步骤:a、座椅转换成卧铺,首先将下铺面的外侧面向上抬起,滚轮构件则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顺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0,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0,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b、卧铺转换成座椅,首先下压下铺面的外侧沿,并且将下铺面向车体墙面方形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滚轮构件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逆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5,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
进一步,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的一侧设有连杆,车体墙面设有与靠背位置相对应的支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每个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转动的扶手组件。所述的支架共有四个,连杆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靠背的后方;每组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部滚柱和铺面部滚柱,靠背的背部设有与靠背部滚柱相配合的靠背接口板,下铺面的底部设有与铺面部滚柱相配合的铺面接口板;靠背的背部设有与四个支架相连接的两个靠背组件,每两个支架对应一个靠背组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由滚轮架、轨道板和8个滚轮构成;下铺面的底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滚轮架,底架上设有与滚轮架相配合的4个轨道板;8个滚轮分成四组,每两个滚轮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成滚轮构件,每一个滚轮架上设有两组滚轮构件。
滚轮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轮,一个滚轮与轨道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角度为65-95度;另一个滚轮与滚轮架之间为可转动连接;轨道板上设有限位装置。
再进一步的,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通过连杆与之间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达到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夹角的变化,使得卧铺时,靠背组件占地缩小,座椅是,靠背组件成型舒适的倾斜角度,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要。
实施例1
由乘务员根据乘客需要,乘务员以手动操作方式,将下铺转换为卧铺状态或者为座椅状态,具体方式如下:
卧铺状态转化为座椅状态:乘务员双手下压下铺面铺沿并往前推,位于下铺面下的八个滚轮分别沿着四个轨道板前行,下铺面前行的同时带动连杆作顺时针摆动,顺时针摆动的连杆带动两个靠背组件绕固定在车体墙上的四个支架作逆时针摆动,当位于下铺面下的八个滚轮到达极限位时,连杆组件停止顺时针摆动,此时下铺面与车体地面夹角为5度,靠背与车体墙面夹角为5度,然后乘务员分别将四个竖直状态的扶手向下转动90度成水平状态,下铺卧铺状态转化为座椅状态完成。
座椅状态转化为卧铺状态:乘务员双手上抬下铺面铺沿并往后退,位于下铺面下的八个滚轮分别沿着四个轨道板后行,下铺面后行的同时带动连杆作逆时针摆动,逆时针摆动的连杆带动两个靠背组件绕固定在车体墙上的四个支架作顺时针摆动,当位于下铺面下的八个滚轮到达极限位时,连杆停止逆时针摆动,此时下铺面与车体地面夹角为0度,靠背与车体墙面夹角为0度,然后乘务员分别将四个水平状态的扶手向上转动90度成竖直状态,下铺座椅状态转化为卧铺状态完成。
实施例2
铺椅坐卧转换过程中,铺椅限位机构运动原理如下:
(1)、卧铺状态转化为座椅状态时铺椅限位机构运动原理
两组轴承座5分别与车墙紧固联接,两组连杆4上端的两组滚柱3分别套入靠背接口板15的滑槽、两组连杆4下端的两组滚柱3分别套入铺面接口板10的滑槽,当乘务员双手下压铺面组件13铺沿并往前推,位于铺面组件13下的八个滚轮11分别沿着底架17上的四个轨道板12前行,铺面组件13前行的同时带动两组连杆4作顺时针摆动,两组连杆4下端的两组滚柱3沿铺面接口板10的滑槽向下滑动, 两组连杆4上端的两组滚柱3沿靠背接口板15的滑槽向下滑动, 带动两个靠背组件14绕固定在车体墙上的四个支架16作逆时针摆动,当位于铺面组件13下的八个滚轮11到达极限位时,由于轨道板12上的滚轮11运动轨道是铺椅坐卧转换的轨迹,当滚轮11运动到座椅状态的极限位时,利用铺面组件13的重力让滚轮11在轨道中下沉一段距离以达到限位,两组连杆4停止顺时针摆动,此时铺面组件13与车体地面夹角为5度,两个靠背组件14与车体墙面夹角为5度,卧铺状态转化为座椅状态时铺椅限位机构运动完成。
(2)、座椅状态转化为卧铺状态时铺椅限位机构运动原理
两组轴承座5分别与车墙紧固联接,两组连杆4上端的两组滚柱
3分别套入靠背接口板15的滑槽、两组连杆4下端的两组滚柱3分别套入铺面接口板10的滑槽,当乘务员双手上抬铺面组件13铺沿并往后退,位于铺面组件13下的八个滚轮11分别沿着底架17上的四个轨道板12后行,铺面组件13后行的同时带动两组连杆4作逆时针摆动,两组连杆4下端的两组滚柱3沿铺面接口板10的滑槽向上滑动, 两组连杆4上端的两组滚柱3沿靠背接口板15的滑槽向上滑动, 带动两个靠背组件14绕固定在车体墙上的四个支架16作顺时针摆动,当位于铺面组件13下的八个滚轮11到达极限位时,由于轨道板12上的滚轮11运动轨道是铺椅坐卧转换的轨迹,当滚轮11运动到卧铺状态的极限位时,由于轨道板12上的滚轮11运动轨道与水平线前倾一定角度,利用铺面组件13的重力让滚轮11在轨道中滑进前倾的角度位以达到限位,两组连杆4停止逆时针摆动,此时铺面组件13与车体地面夹角为0度,两个靠背组件14与车体墙面夹角为0度,座椅状态转化为卧铺状态时铺椅限位机构运动完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它主要包括车体墙面、与车体墙面相连的下铺面,以及与下铺面相配合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的一侧设有连杆,车体墙面设有与靠背位置相对应的支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所述的支架共有四个,连杆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靠背的后方;每组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部滚柱和铺面部滚柱,靠背的背部设有与靠背部滚柱相配合的靠背接口板,下铺面的底部设有与铺面部滚柱相配合的铺面接口板;每组连杆由第一、第二支连杆构成,第一、第二支连杆之间存在一个夹角,所述的夹角范围为120度-145度,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的长度比值为1:1.2-1.3;靠背的背部设有与四个支架相连接的两个靠背组件,每两个支架对应一个靠背组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由滚轮架、轨道板和8个滚轮构成;下铺面的底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滚轮架,底架上设有与滚轮架相配合的4个轨道板;8个滚轮分成四组,每两个滚轮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成滚轮构件,每一个滚轮架上设有两组滚轮构件;滚轮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轮,一个滚轮与轨道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角度为65-95度;另一个滚轮与滚轮架之间为可转动连接;轨道板上设有限位装置。
2.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的翻折方式,主要包括车体墙面、与车体墙面相连的下铺面,以及与下铺面相配合的靠背,下铺面下方通过一个底架与车体底面连接,下铺面通过一滑动限位机构与底架形成可滑动连接,靠背的一侧设有连杆,车体墙面设有与靠背位置相对应的支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滑动限位机构相连,每个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转动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折方式包括如下步骤:a、座椅转换成卧铺,首先将下铺面的外侧面向上抬起,滚轮构件则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顺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0,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0,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b、卧铺转换成座椅,首先下压下铺面的外侧沿,并且将下铺面向车体墙面方形推动,在推力的作用下,滚轮构件在对应的轨道板内进行滑动,连杆带动靠背组件绕着车体墙面上的支架作逆时针摆动,但滚轮在轨道板内到达极限位置时,连杆停止摆动,下铺面与车体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靠背组件与车体墙面的夹角也为5,完成座椅至卧铺的转换;所述的支架共有四个,连杆设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靠背的后方;每组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靠背部滚柱和铺面部滚柱,靠背的背部设有与靠背部滚柱相配合的靠背接口板,下铺面的底部设有与铺面部滚柱相配合的铺面接口板;靠背的背部设有与四个支架相连接的两个靠背组件,每两个支架对应一个靠背组件,连杆的一端与支架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由滚轮架、轨道板和8个滚轮构成;下铺面的底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滚轮架,底架上设有与滚轮架相配合的4个轨道板;8个滚轮分成四组,每两个滚轮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成滚轮构件,每一个滚轮架上设有两组滚轮构件;滚轮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轮,一个滚轮与轨道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角度为65-95度;另一个滚轮与滚轮架之间为可转动连接;轨道板上设有限位装置。
CN201610246735.1A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Active CN105730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6735.1A CN105730467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6735.1A CN105730467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0467A CN105730467A (zh) 2016-07-06
CN105730467B true CN105730467B (zh) 2018-12-07

Family

ID=56255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6735.1A Active CN105730467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30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623B (zh) * 2016-10-21 2018-10-26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铁路客车纵向卧铺组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0921A (en) * 1937-04-06 1939-02-17 Budd Edward G Mfg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eeping compartments for railway cars and the like
CN201006710Y (zh) * 2007-01-24 2008-01-16 长春客车铺椅股份合作公司 一种带有抽拉机构的卧铺
CN201006687Y (zh) * 2006-11-13 2008-01-16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坐卧两用式座椅
CN102490629A (zh) * 2011-11-14 2012-06-13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坐卧两用座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0921A (en) * 1937-04-06 1939-02-17 Budd Edward G Mfg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eeping compartments for railway cars and the like
CN201006687Y (zh) * 2006-11-13 2008-01-16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坐卧两用式座椅
CN201006710Y (zh) * 2007-01-24 2008-01-16 长春客车铺椅股份合作公司 一种带有抽拉机构的卧铺
CN102490629A (zh) * 2011-11-14 2012-06-13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坐卧两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0467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9154B (zh) 爬楼轮椅
CN103070763A (zh) 一种辅助站立行走装置
CN105581877A (zh) 一种便于越障的轮椅机器人
CN104875755A (zh) 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及卧铺车厢
CN205923246U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CN201006687Y (zh) 坐卧两用式座椅
CN104546327A (zh) 一种折叠型平移式电动爬楼轮椅
CN105128953A (zh) 一种无障碍旅游观光车
CN204105342U (zh) 一种脚垫可调节座椅
CN105730467B (zh)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下铺及其翻折方式
CN202071842U (zh) 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座椅
CN206885054U (zh) 一种翻转式上下卧铺装置
CN204674583U (zh) 一种可实现坐卧转换的卧铺结构及卧铺车厢
CN202863187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结构
CN102774392B (zh) 高速列车用多功能座椅
CN205686405U (zh) 一种用于卧铺列车的可翻折上下铺
CN202892262U (zh) 一种新型轮-履复合式电动轮椅
CN207627501U (zh) 一种可升降的轮椅
CN204890387U (zh) 一种爬楼轮椅
CN110552520A (zh) 一种方便残疾人上车的候车亭
CN206520699U (zh) 一种残疾人专用机动车
CN107792202A (zh) 一种无障碍旅游观光车
CN111645712B (zh) 一种新型铺椅转换火车乘具及使用方法
CN201091644Y (zh) 一种折叠式担架车
CN104925075A (zh) 轨道客车可折叠乘客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