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0394A - 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0394A
CN105720394A CN201410721015.7A CN201410721015A CN105720394A CN 105720394 A CN105720394 A CN 105720394A CN 201410721015 A CN201410721015 A CN 201410721015A CN 105720394 A CN105720394 A CN 105720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lectric
cable
connection system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10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珊·阿普莎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7210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0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0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扁平电缆、圆形电缆及用于电性连接该扁平电缆与该圆形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两个导电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配合,该两个导电件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每个该导电件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开设有与该圆形电缆适配的插入孔,该第二端部开设有与该扁平电缆适配的插入槽。上述连接系统结构较简单,稳定地连接扁平电缆与圆形电缆,从而解决了目前连接系统难于连接扁平电缆与圆形电缆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包括两根扁平电缆的连接系统。

Description

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扁平电缆的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系统一般包括两根圆形电缆及用于连接两根圆形电缆的连接器。然而,圆形电缆一方面在狭小缝隙中较难穿设,需特别开槽才能布线;另一方面,圆形电缆由于外形呈圆形,布线时较难固定,且墙纸或油漆均较难覆盖圆形电缆。因此,采用现有的连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局限性较大,难于适应复杂的布线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复杂的布线环境的连接系统。
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扁平电缆、圆形电缆及用于电性连接该扁平电缆与该圆形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两个导电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配合,该两个导电件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电件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开设有与该圆形电缆适配的插入孔,该第二端部开设有与该扁平电缆适配的插入槽。
进一步地,该插入孔与该插入槽间隔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该导电件的顶面还间隔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其中一个与该插入孔连通,另一个与该插入槽连通,该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紧固件,一个紧固件通过其中一个固定孔固定该圆形电缆,另一个紧固件通过另一个固定孔固定该扁平电缆。
进一步地,该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的安装件,两个该导电件收容于该安装件内。
进一步地,该安装件包括两个安装部及连接两个安装部的延伸部,每个该导电件收容于一个该安装部内,且该安装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与该导电件的插入槽连通的连通槽。
进一步地,每个该安装部包括主体,该主体贯通开设有收容槽,该导电件收容于该收容槽内,该连通槽开设于该主体的一侧边缘。
进一步地,该第一壳体包括底壁、从该底壁边缘垂直延伸形成的周壁及至少两个凸柱,该至少两个凸柱分别形成在壳体的角部,并相对该周壁凸出,该第二壳体的每个角部开设有与该凸柱配合的卡合孔。
进一步地,该扁平电缆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导线及包覆两根导线的外皮,该外皮使该电缆整体呈扁平状,每根该导线呈扁平状。
进一步地,该扁平电缆的整体厚度范围为0.21毫米至0.25毫米。
另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两根扁平电缆及用于电性连接该两根扁平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两个导电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配合,该两个导电件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电件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开设有与其中一根扁平电缆适配的插入槽,该第二端部开设有与另一根扁平电缆适配的另一插入槽。
本发明的连接系统结构较简单,稳定地连接扁平电缆与圆形电缆或连接两根扁平电缆,从而解决了目前连接系统难于连接扁平电缆与圆形电缆或连接两根扁平电缆的问题,克服了复杂环境难于布线的困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扁平电缆的剖视图。
图2是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省略紧固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件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安装件的右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导电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导电件的左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导电件的右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插入连接器时导电件的剖视图。
扁平电缆-100;圆形电缆-20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30;安装件-50;导电件-70;紧固件-90;底壁-11;周壁-13;凸柱-15;安装孔-110;第一过线孔-133;配合部-31;第二过线孔-33;过线槽-34;配合孔-35;卡合孔-37;安装部-51;延伸部-51;主体-511;突出部-513;阻挡部-515;收容槽-5110;连通槽-5112;第一端部-71;第二端部-73;插入孔-710;插入槽-730;固定孔-7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系统包括扁平电缆100、圆形电缆200及连接器,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扁平电缆100及圆形电缆200。圆形电缆200为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的圆形电缆,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扁平电缆100包括两根导线101及外皮105。导线101呈扁平状,其用于导电或传导信号。外皮105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包覆并间隔两根导线101,使两根导线101之间绝缘,外皮105也使扁平电缆100整体呈扁平状。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导线101由铜制成,导线101的厚度范围大致为0.0315毫米至0.0385毫米,宽度范围大致为5.4毫米至5.6毫米。两根导线101相邻的侧边之间间隔7.2毫米。扁平电缆100的整体厚度范围大致为0.21毫米至0.25毫米。外皮105为聚酯胶带。
请参阅图2至图1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扁平电缆100与圆形电缆2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30、安装件50、两个导电件70及5个紧固件90。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配合并共同形成收容空间,安装件50及两个导电件70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扁平电缆100与圆形电缆200分别插入导电件70的两端,并由导电件70将扁平电缆100与圆形电缆200导通,紧固件90用于将扁平电缆100及圆形电缆200与该导电件70固定于一起及将安装件50固定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内。
如图2及图3,第一壳体10包括底壁11、从底壁11边缘垂直延伸形成的周壁13及四个凸柱15。底壁11大致呈方形,其大致中部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10。周壁13与底壁11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周壁13的端部形成有台阶状的卡合部,并在其一侧边缘间隔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第一过线孔133。四个凸柱15分别形成在收容空间的四个角部,并相对周壁13凸出。如图2及图4,第二壳体30大致呈平板状,其形状与底壁11相似,且其边缘形成有与周壁13的卡合部配合的台阶状的配合部31,其中一侧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的第二过线孔33,另一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狭长的过线槽34。第二壳体30的大致中部位置还对应底壁11的安装孔110开设有配合孔35,并在每个角部均开设有与凸柱15相配合的卡合孔37。卡合孔37与凸柱15相配合,从而使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10卡合于一起,共同形成一封闭的收容空间,以收容安装件50及导电件70。
如图5-7,安装件50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包括两个安装部51及连接两个安装部51的延伸部53。安装部51包括主体511、形成在主体511上的两个突出部513及阻挡部515。主体511大致呈方形,其中部贯通开设有收容槽5110,一侧边缘开设有与收容槽5110连通的连通槽5112。突出部513形成在主体511的顶面上,其中部形成与收容槽5110连通的通孔。阻挡部515形成在主体511的端部,部分封盖收容槽5110的开口处。延伸部53形成在一个安装部51的主体511的开设有连通槽5112的侧面,并延伸至另一个安装部51,从而连接两个安装部51,使两个安装部51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延伸部53端面还开设有紧固孔(图未标)。
安装件50放置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紧固件90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0的安装孔110、安装件50的紧固孔及第二壳体30的配合孔35,从而将安装件50固定于收容空间内。
如图7-11,每个导电件70由导电材料制成,其收容在安装件50的收容槽5110内,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由阻挡部515定位导电件7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件70与安装件50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或其他固定方式。导电件70包括第一端部71及与第一端部71相对的第二端部73。第一端部71开设有插入孔710,第二端部73开设有插入槽730,插入孔710与插入槽730间隔预设距离。导电件70的顶面还间隔开设有两个固定孔750,其中一个与插入孔710连通,另一个与插入槽730连通。
如图2及图11所示,使用时,先将导电件70装设在安装件50内,并使第一端部71抵持阻挡部515,使第二端部73的插入槽730与安装部51的连通槽5112对应连通;将圆形电缆200的两根导线分别插入两个导电件70的插入孔710内,并使紧固件90穿过安装件50的紧固孔、固定孔750并抵持导线,从而将圆形电缆200相对导电件70固定;将扁平电缆100插入两个导电件70的插入槽730内,并使紧固件90通过安装件50的紧固孔、导电件70的固定孔750并抵持扁平电缆100,从而将扁平电缆100相对导电件70固定;再将安装件50装设在收容空间内,并使第一端部71的插入孔710与第一过线孔133、第二过线孔33对应,使第二端部73的插入槽730与过线槽34对应,从而使圆形电缆200通过第一过线孔133、第二过线孔33,扁平电缆100通过过线槽34;最后,采用紧固件90将其相对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30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较简单,适用于连接扁平电缆100与圆形电缆200,从而解决了目前连接器不适于连接扁平电缆100与圆形电缆200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的两端可采用相同的设置,即都连接扁平电缆100,以适用于不同的布线。扁平电缆100较易黏贴在其他物件上,且墙纸或油漆较易覆盖隐藏扁平电缆,因此,该连接器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难于布线的场合,比如家庭布线、工厂布线或者商铺布线等。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扁平电缆、圆形电缆及用于电性连接该扁平电缆与该圆形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两个导电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配合,该两个导电件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电件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开设有与该圆形电缆适配的插入孔,该第二端部开设有与该扁平电缆适配的插入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插入孔与该插入槽间隔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件的顶面还间隔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其中一个与该插入孔连通,另一个与该插入槽连通,该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紧固件,一个紧固件通过其中一个固定孔固定该圆形电缆,另一个紧固件通过另一个固定孔固定该扁平电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还包括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的安装件,两个该导电件收容于该安装件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安装件包括两个安装部及连接两个安装部的延伸部,每个该导电件收容于一个该安装部内,且该安装部的一侧边缘开设有与该导电件的插入槽连通的连通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安装部包括主体,该主体贯通开设有收容槽,该导电件收容于该收容槽内,该连通槽开设于该主体的一侧边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括底壁、从该底壁边缘垂直延伸形成的周壁及至少两个凸柱,该至少两个凸柱分别形成在壳体的角部,并相对该周壁凸出,该第二壳体的每个角部开设有与该凸柱配合的卡合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扁平电缆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导线及包覆两根导线的外皮,该外皮使该电缆整体呈扁平状,每根该导线呈扁平状。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扁平电缆的整体厚度范围为0.21毫米至0.25毫米。
10.一种连接系统,其包括两根扁平电缆及用于电性连接该两根扁平电缆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两个导电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配合,该两个导电件固定收容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电件包括第一端部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开设有与其中一根扁平电缆适配的插入槽,该第二端部开设有与另一根扁平电缆适配的另一插入槽。
CN201410721015.7A 2014-12-02 2014-12-02 连接系统 Pending CN105720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1015.7A CN105720394A (zh) 2014-12-02 2014-12-02 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1015.7A CN105720394A (zh) 2014-12-02 2014-12-02 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0394A true CN105720394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1015.7A Pending CN105720394A (zh) 2014-12-02 2014-12-02 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039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2081A1 (en) * 2002-08-30 2004-05-27 Buyst Jo D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wo electrical power cables and a connection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JP2010257636A (ja) * 2009-04-22 2010-11-11 Furukawa Denko Sangyo Densen Kk 電線接続用具
DE102011081997B3 (de) * 2011-09-01 2012-11-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JP2014017109A (ja) * 2012-07-09 2014-01-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端子保持構造
CN203932328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深圳市西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力矩设备线夹
CN204424470U (zh) * 2014-12-02 2015-06-24 科创自由组织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2081A1 (en) * 2002-08-30 2004-05-27 Buyst Jo D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wo electrical power cables and a connection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JP2010257636A (ja) * 2009-04-22 2010-11-11 Furukawa Denko Sangyo Densen Kk 電線接続用具
DE102011081997B3 (de) * 2011-09-01 2012-11-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JP2014017109A (ja) * 2012-07-09 2014-01-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端子保持構造
CN203932328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深圳市西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力矩设备线夹
CN204424470U (zh) * 2014-12-02 2015-06-24 科创自由组织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0887B1 (ko) 커넥터
US795096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etachable cover
US20190296491A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CN20469636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6126749B2 (ja) 電力コネクタ
US9812806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TWM493184U (zh) 連接器
EP2608325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EP2553774B1 (en) Fitting confi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US8992244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20130133946A1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3986010A (zh) 配线装置
US9705233B2 (en) Connector
CN104300268A (zh) 连接器
CN204424470U (zh) 连接系统
US91181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348939U (zh) 连接器
CN105720394A (zh) 连接系统
US9806471B2 (en) Power connector and a pluggable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mate with the power connector
EP2874167A1 (en) Junction box and contactor device
CN105720393A (zh) 连接器
CN204315833U (zh) 连接器组件
US20150111444A1 (en) Joint terminal
TWM507594U (zh) 電連接器殼體
CN105390881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