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0318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0318B
CN105720318B CN201410720277.1A CN201410720277A CN105720318B CN 105720318 B CN105720318 B CN 105720318B CN 201410720277 A CN201410720277 A CN 201410720277A CN 105720318 B CN105720318 B CN 105720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attery pack
threshold values
feed liquor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0318A (zh
Inventor
王清泉
陈文单
唐湘波
王军
罗宇亮
裴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0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0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0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0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0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0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其中,液冷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系统(1)和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系统(1)包括装配在其内的电池组(2)和电池管理系统(3);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电池系统(1)顺序串联的高压液体加热器(4)、电动三通阀(5)、液液热交换器(6)以及驱动泵(7);设置于所述电动三通阀(5)与所述驱动泵(7)之间的电池散热器(8);以及与所述液液热交换器(6)顺序串联的电动空调压缩机(9)、空调散热器(10)及电磁阀(11)。本发明改进了各温度控制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简单,简化了温度控制回路,降低了成本,同时能保障电池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对节能与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车的电动化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三电”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可分为自然冷却、风冷和液冷。相比自然冷却和风冷,液冷具有非常大的优点,一方面在于冷却或加热效率高,可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在适宜的较窄范围,另一方面可保证电池系统各电芯的温差小,延长电池寿命,同时无风冷导致的NVH问题。
现有的一种液冷电池系统,其电池加热是采用电池箱外冷却回路并联一个电加热水的装置,该电加热水的装置供电可由车载充电机和高压电池自身提供。其电池冷却是采用前舱散热器或空调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而其液冷温控常采用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的电池温度来制定相关的冷却策略,当电池温度高于阀值t1,则开启快冷,当电池温度低于t1,但高于t2,则开启慢冷,当电池温度低于t2,则关闭冷却,开启加热。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1、回路复杂,在整车上不易布置,且成本高;
2、温控策略上,由于电池工作的工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如根据当前电池温度或电流来决定是否开启快冷,实际有可能大电流仅维持瞬间,此时电池温度有可能仅仅是瞬时升高,但接下来的工况是小电流,此时实际开启慢冷甚至关闭冷却,靠电池自然冷却也可满足要求,但如果根据所采集的当前温度来决定采用快冷方式,则是不节能的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系统结构简单,温度控制方便,节省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包括:
电池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装配在其内的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与所述电池系统顺序串联的高压液体加热器、电动三通阀、液液热交换器以及驱动泵;
设置于所述电动三通阀与所述驱动泵之间的电池散热器;以及
与所述液液热交换器顺序串联的电动空调压缩机、空调散热器及电磁阀。
其中,所述电池系统上还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相连。
其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高压液体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出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驱动泵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进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判断电池系统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
步骤S22,根据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所处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
步骤S23,根据上述判断结果,进行相应温度控制。
其中,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其中,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其中,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其中,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小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则提示充电并执行加热模式。
其中,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5℃~45℃,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0℃~35℃,进液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5℃~30℃,进液温度第二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进液温度第三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比较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其中,在执行快冷或慢冷模式时,同时调节驱动泵转速至最大转速的50%~1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1,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如果否,则执行加热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2;
步骤S42,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如果否,则执行充电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
步骤S43,判断环境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如果是,则执行保温模式,否则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在执行加热或保温模式时,同时调节驱动泵转速至最大转速的50%~100%。
其中,在执行充电模式时,关闭驱动泵。
其中,所述步骤S43中,执行保温模式时,如果保温时间t足够,则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环境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1,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如果否,则执行充电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2;
步骤S52,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如果否,则执行加热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3;
步骤S53,判断环境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如果是,则执行保温模式,否则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
实施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各温度控制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简单,简化了温度控制回路,降低了成本,同时能保障在全气候条件下的正常温度控制工作;温度控制简便,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且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包括:
电池系统1和温度控制系统;其中,
电池系统1包括装配在其内的电池组2和电池管理系统3;
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与电池系统1顺序串联的高压液体加热器4、电动三通阀5、液液热交换器6以及驱动泵7;
设置于电动三通阀5与驱动泵7之间的电池散热器8;
以及与液液热交换器6顺序串联的电动空调压缩机9、空调散热器10及电磁阀11。
本实施例中,按上述结构可以形成三条温度控制回路:
第一回路:电池系统1——高压液体加热器4——电动三通阀5(A-B导通)——液液热交换器6——驱动泵7——电池系统1,为一闭环回路;
第二回路:电池系统1——高压液体加热器4——电动三通阀5(A-C导通)——电池散热器8——驱动泵7——电池系统1,为一闭环回路;
第三回路:液液热交换器6——电动空调压缩机9——空调散热器10——电磁阀11——液液热交换器6,为一闭环回路。
此外,为便于冷却液进出电池系统1,电池系统1上还分别设有出液口12和进液口13,并分别设置了用于检测出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用于检测进液口液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5,即电池组2分别与出液口12、进液口13相连,第一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出液口12与高压液体加热器4之间,第二温度传感器15设置在进液口13与驱动泵7之间。
上述三条温度控制回路分别提供了本实施例液冷电池系统的三种温度控制模式:
1、快冷:即冷却液在驱动泵7的驱动下,在第一回路循环,同时,电动空调压缩机9也工作,电磁阀11处于打开状态,冷媒在第三回路中循环。第一回路和第三回路通过液液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最终电池热量通过空调散热器10散发车身外环境。
2、慢冷:即冷却液在驱动泵7的驱动下,在第二回路循环,最终电池的热量通过电池散热器8散发至车身外环境。
3、加热:即冷却液在驱动泵7的驱动下,经过工作中的高压液体加热器4后温度升高,最后冷却液循环至电池系统1中加热电池组2(循环路径可沿第一回路或第二回路)。此时,第三回路中的电动空调压缩机9不工作,电磁阀11处于关闭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模式利用了冷却回路,把加热所用的高压液体加热器4串联在电池系统1与电动三通阀5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电池箱外冷却回路并联一个电加热水装置的方式,省却了一个温度控制回路和一个三通阀,结构更为简单,且降低了成本。
上述三条温度控制回路保证了新能源汽车在全气候条件下的正常温度控制工作,当然也可根据车辆使用环境要求采用其中之一,并制定相应的温控策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改进了各温度控制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简单,简化了温度控制回路,降低了成本,同时能保障在全气候条件下的正常温度控制工作。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请参照图2所示,该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判断电池系统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
步骤S22,根据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所处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
步骤S23,根据上述判断结果,进行相应温度控制。
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除了根据电池组本身的温度,还引入对环境温度以及进液温度的判断,综合了更多因素,避免现有技术单凭电池组温度进行温度控制所带来控制不准确、浪费能源等问题。
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式包括:
(1)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2)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3)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4)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上述(1)-(4)的温度控制方式均是在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处于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温度范围的前提下,这种情况表明电池组本身的温度已经相当高了,但与现有温度控制方法据此直接执行快冷模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将进一步通过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处于哪个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具体的温度控制方式,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其中:
第(1)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表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也已升至较高数值,需要立即给电池组降温,因此执行快冷模式。
第(2)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表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还处于比较低的数值,流入电池组的冷却液仍可以给电池组降温,因此执行慢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
第(3)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表明此时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既不太高,也不较低,则需进一步比较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二者差值(T3-T1为正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相比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要低得多,这种情况下执行慢冷模式即可达到给电池组冷却的效果。
第(4)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表明此时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既不太高,也不较低,则需进一步比较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二者差值(T3-T1为正值)小于比较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也接近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则需要执行快冷模式。
作为一种举例,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5℃~45℃,进液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5℃~30℃,进液温度第二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比较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式还包括:
(5)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6)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7)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8)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上述(5)-(8)的温度控制方式均是在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处于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温度范围的前提下,这种情况表明电池组本身的温度较高但还没超出最高阀值,但与现有温度控制方法据此直接执行慢冷模式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将进一步通过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处于哪个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具体的温度控制方式,提高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其中:
第(5)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表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也已升至较高数值,需要立即给电池组降温,因此执行快冷模式。
第(6)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表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还处于比较低的数值,流入电池组的冷却液仍可以给电池组降温,因此执行慢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
第(7)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表明此时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既不太高,也不较低,则需进一步比较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二者差值(T3-T1为正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相比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要低得多,这种情况下执行慢冷模式即可达到给电池组冷却的效果。
第(8)种温度控制方式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表明此时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既不太高,也不较低,则需进一步比较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二者差值(T3-T1为正值)小于比较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也接近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则需要执行快冷模式。
作为一种举例,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5℃~45℃,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0℃~35℃,进液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5℃~30℃,进液温度第三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比较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式还包括:
(9)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并且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这种情况下,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处于比较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则直接比较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二者差值(T3-T1为正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相比于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要低得多,这种情况下执行慢冷模式即可达到给电池组冷却的效果。
作为一种举例,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0℃~35℃,比较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式还包括:
(10)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小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则提示充电并执行加热模式。
这种情况下,表明电池组温度已非常低,不适于工作,应当立即充电并执行加热模式。作为一种举例,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本实施例中,环境温度T1是指在车辆前格栅测得的温度,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为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5测得的进液口13处冷却液的温度。
此外,在执行快冷、慢冷或加热模式时,同时调节驱动泵转速至最优转速,既保证冷却液适当的流量,又可以避免驱动泵7一直处于最大转速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节省能源。最优转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要求自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最优转速设置为最大转速的50%~100%。
请再参照图4所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1,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如果否,则执行加热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2;
步骤S42,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如果否,则执行充电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
步骤S43,判断环境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如果是,则执行保温模式,否则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来说,步骤S41中,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小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表明电池组温度已非常低,不适于工作,应当执行加热模式。作为一种举例,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为5℃。如果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表明电池组可以进入工作状态,这时需要进入步骤S42,判断电池组的荷电状态。
步骤S42中,如果电池组的荷电状态未达到100%,表明电池组尚未充满电,这时需要执行充电模式,通过例如插入充电枪等方式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如果电池组已经充满电了,则进入步骤S43,判断环境温度T1所处温度范围。
步骤S43中,如果环境温度T1小于等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处于较低数值,这时需要执行保温模式,对电池组进行保温。反之,如果环境温度T1大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表明环境温度T1处于适宜数值,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前述执行保温模式时,如果保温时间t足够,电池组也同样进入休眠状态。作为一种举例,环境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
本实施例中,环境温度T1是指在车辆前格栅测得的温度。在执行加热或保温模式时,同时调节驱动泵转速至最优转速,既保证冷却液适当的流量,又可以避免驱动泵7一致处于最大转速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节省能源。最优转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要求自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最优转速设置为最大转速的50%~100%。在执行充电模式时,关闭驱动泵,即将其转速调为零。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1,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如果否,则执行充电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2;
步骤S52,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如果否,则执行加热模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3;
步骤S53,判断环境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环境温度最低阀值,如果是,则执行保温模式,否则电池组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与本发明实施例二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二是采用先加热再充电、保温的策略,本实施例是采用先充电再加热、保温的策略,体现在步骤上的差异在于,是先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再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实施例二);还是先判断电池组荷电状态SOC是否达到100%,再判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是否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本实施例)。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不管是对于快冷、慢冷模式的控制,还是加热模式的控制,均引入了除电池组本身温度之外的其他考虑因素综合判断,控制简便,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且节省了能源。此外,采用温度控制系统保证冷却液温度,电池系统保证基于一定的冷却液温度和流量,电池在各种工况中温度可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责任明确。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1,判断电池系统中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
步骤S22,根据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所处温度范围,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所处温度范围,和/或判断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环境温度T1的大小关系;
步骤S23,根据上述判断结果,进行相应温度控制;其中: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二阀值,同时小于所述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小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大于等于进液温度第一阀值,同时小于进液温度第三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小于比较阀值,则执行快冷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大于等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同时小于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并且所述电池组的进液温度T3与所述环境温度T1的差值大于等于比较阀值,则执行慢冷模式;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最高温度T2小于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则提示充电并执行加热模式;
电池组温度最高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5℃~45℃,电池组温度最低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电池组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30℃~35℃,进液温度第一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5℃~30℃,进液温度第二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进液温度第三阀值的取值范围为20℃~25℃,比较阀值的取值范围为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快冷或慢冷模式时,同时调节驱动泵转速至最大转速的50%~100%。
CN201410720277.1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720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277.1A CN105720318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277.1A CN105720318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0318A CN105720318A (zh) 2016-06-29
CN105720318B true CN105720318B (zh) 2019-06-21

Family

ID=5614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277.1A Active CN105720318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03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1003B (zh) * 2016-10-25 2019-09-06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包温度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785240A (zh) * 2016-11-21 2017-05-31 德阳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充放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自动控温系统
CN106785158A (zh) * 2016-11-21 2017-05-31 德阳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85198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25232B (zh) * 2017-05-11 2019-06-25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机组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7492697A (zh) * 2017-06-16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599634B (zh) * 2017-09-30 2021-01-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17B (zh) * 2017-09-30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05B (zh) * 2017-09-30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14B (zh) * 2017-09-30 2021-01-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04B (zh) * 2017-09-30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13B (zh) * 2017-09-30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24B (zh) * 2017-09-30 2021-01-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WO2021108973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电动车辆
CN112186310B (zh) * 2020-09-30 2021-12-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舱内电芯温控方法、存储介质、电池管理系统
CN112864488B (zh) * 2021-01-12 2023-02-07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液冷系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59888B (zh) * 2023-05-12 2023-07-25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
CN117117242B (zh) * 2023-10-23 2024-01-26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618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
CN103682525A (zh) * 2013-11-22 2014-03-26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充电模式下对电池加热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1399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Lembit Salasoo High temperature battery system for hybrid locomotive and offhighway vehicles
CN202111199U (zh) * 2011-06-17 2012-01-11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装置
CN204243158U (zh) * 2014-12-03 2015-04-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618A (zh) * 2010-12-30 2012-07-04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
CN103682525A (zh) * 2013-11-22 2014-03-26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充电模式下对电池加热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0318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031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06004336B (zh) 一种混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6585414B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20436121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106080237B (zh) 车载充电机、电池液冷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9056554U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4885359U (zh) 一种电池组温度调节系统
CN107394308A (zh) 车辆电池充电冷却的系统及方法
CN109532563A (zh) 一种电动汽车低功耗热管理系统
CN110048189A (zh) 一种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78945B (zh) 一种增程式电车热管系统及其方法
CN206461036U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CN106711548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空气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8827529U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0597071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集热控制装置
CN106532191B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547060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充电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922842A (zh) 一种电动汽车暖气系统节能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N107359384A (zh) 电池包加热装置及电池包加热方法
CN20424315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液冷电池系统
CN109818106A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04293A (zh)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热管理模块大小循环控制方法
CN110943240A (zh) 一种采用双循环水泵的氢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250679U (zh) 一种车用电池组温度控制装置
CN10709765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6

Address after: 511400 No.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