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8000A -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8000A
CN105718000A CN201610189992.6A CN201610189992A CN105718000A CN 105718000 A CN105718000 A CN 105718000A CN 201610189992 A CN201610189992 A CN 201610189992A CN 105718000 A CN105718000 A CN 105718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dd
guide ribs
casing
motherboard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9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元隆浩
萩原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Infront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Infrontia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Infront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18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8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将电源部以及母板作为构成要素而搭载于机壳(框体框架)内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中,各构成要素利用配线连接,并且,利用螺钉固定,因而安装、拆卸费事。获得具备以下构造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即,在搭载于机壳的构成要素之中,能够至少将电源部以及母板无螺钉地安装于机壳。电源部利用设于支持板片上的电源固定用支持部以及舌片来进行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后利用按压板片来固定。另一方面,母板通过在支持板片上滑动而连接并固定于安装于机壳的连接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本申请是于2013年12月20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中国申请号为201280030516.X,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66455,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6月21日,发明名称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此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连接有显示器、打印机、鼠标、键盘等周边设备。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之中,在POS装置用控制装置,除上述周边设备之外,还连接有条形码阅读器(barcodereader)、读卡器(cardreader)等周边设备。因此,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设置有用于连接这些周边设备的各种周边设备用连接器。另外,连接器的种类除了标准地配备的连接器之外,还多设置扩展用连接器。
在此,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若以POS装置用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则在该POS装置用控制装置,除了搭载有CPU等的母板之外,电源部、以及存放各种数据的硬盘驱动器(HDD部)等设于机壳(chassis)内。这些母板、电源部、以及HDD部通常通过导线、电缆与周边设备用连接器电连接,并且母板、电源部、以及HDD部一般个别地螺纹固定于机壳(框体板片)。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能够用于收纳小型设备的不需要螺纹固定的框体。若具体地说明,则专利文献1所示的框体能够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通过爪、爪接收件、以及卡止部件来组装一分为二为上盖和下盖的框体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02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周边设备的数量变多,周边设备用连接器的数量变多,则配线变得复杂,而且虽然如前所述,母板、电源部、以及HDD部利用螺钉固定于设于机壳内的支持板片等,但在如此利用螺钉固定的情况下,在对这些母板、电源部、以及HDD部进行组装、维护、修理等时,这些互不相同的功能部件的螺钉也需要个别地卸下,组装、维护、修理等非常花费时间。
另外,专利文献1虽然公开了无螺钉地固定能够一分为二的框体的内容,但是对于将母板、电源部、以及HDD部等功能互不相同的部件内置于内部的框体却未作出任何暗示。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简单地安装构成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构成部件,或者能够简单地进行拆卸,且维护等容易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获得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具备内置有电源部和母板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以及所述母板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于设于所述机壳的支持板片。
又,根据本发明,获得一种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具备多个间隔件,所述支持板片具备多个漏斗形状的安装孔,在将所述间隔件的双重凸缘部插入所述安装孔的圆孔部分之后,使所述母板滑动至漏斗形状的狭小部分结束的位置,而且,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限制所述母板的与滑动方向为反方向的运动的板片,从而固定所述母板。
再者,根据本发明,获得一种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源部临时放置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电源部固定用支持部,在将在与所述电源部分体地设置的按压板片的一端设置的舌片状的卡止部插入开口部之后,使设置于另一端的卡止部的突起卡合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从而固定所述电源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备能够缩短构成品的更换时间,另外,非专业维护人员的用户也能够进行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后盖的立体图,(A)是立体图,(B)以及(C)是局部地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3的(A)以及(B)是具体地说明图1所示的前盖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取下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机壳盖的状态的立体图,(A)示出安装了前盖的状态,(B)示出取下前盖的状态,(C)、(D)、以及(E)是说明前盖安装动作的放大图。
图5是更具体地说明取下前盖的状态下的支持板片的图,(A)是立体图,(B)是支持板片的俯视图,并且,(C)是放大示出所使用的部件的图。
图6的(A)、(B)、(C)、以及(D)分别是示出安装了母板的状态、安装了电源部的状态、按压盖、以及将按压盖安装于电源部的状态的立体图,(E)是放大示出按压盖的一部分的图。
图7的(A)、(B)、以及(C)分别是母板的立体图、正视图、以及后视图,(D)是放大示出使用于母板的部件的图。
图8的(A)、(B)、以及(C)分别是示出HDD部的外观的立体图、示出HDD的引导部的立体图、示出HDD的安装位置的立体图,(D)是说明机壳侧的压按构造的放大图,(E)是放大示出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图。
图9的(A)、(B)、(C)、及(D)是示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安装位置、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概要构成、安装后的状态、以及立式板(riserboard)的立体图。
图10的(A)、(B)、(C)、以及(D)是示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立体图、俯视图、仰视图、以及示出杆部件的放大图。
图11的(A)、(B)、(C)、(D)以及(E)是说明将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安装于机壳的构造的图,(C)、(D)、以及(E)是将图11(A)以及(B)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图12的(A)、(B)、以及(C)是示出构成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三种面板的图。
图13的(A)、(B)、(C)、以及(D)是用于说明顶盖的安装构造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前盖的安装构造的图,(A)是从前方、下方以及右方看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立体图,(B)是示出滑动部单体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母板的搭载构造的图,(A)是机壳的安装孔的俯视图,(B)是机壳的安装孔的截面图,(C)是隔着间隔件而搭载于机壳的母板的局部截面图。
图16的(A)、(B)、(C)以及(D)是用于说明顶盖的安装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整体构成。在此,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示出POS控制装置。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由机壳(即,框体框架)102、在机壳102的正面侧设置的前盖104、以及在机壳102的背面侧设置的后盖106构成。在此,前盖104以及后盖106都无螺钉地固定于机壳102。另外,机壳102由在图的下侧设置的机壳本体1021和机壳盖(顶盖)105构成,机壳本体1021与机壳盖(顶盖)105也以无螺钉地相互嵌合的形式组装。之后说明顶盖105的安装构造。此外,后盖106是以覆盖电缆的连接部的目的而安装的部件,因而不一定需要具备。
参照图2,示出后盖106内侧的构成,在后盖106的内侧上部,设有四个卡合爪1061a~1061d,在后盖106的内侧下部,设有三个卡合爪1062a~1062c。通过将卡合爪1061a~1061d以及卡合爪1062a~1062c插入对应的机壳102的开口部1028a~1028d以及开口部1029a~1029c(示于图12(A)),并使后盖106向图1的右侧方向滑动,能够将后盖106安装于机壳102。另一方面,通过使后盖106向左侧滑动,能够从机壳102拆卸后盖106。图示的后盖106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如此,由于能够通过向侧方向滑动而拆卸后盖106,故即使抓住并提起后盖106,后盖106也没有脱落的风险。
此外,与卡合爪1061a、卡合爪1062a对应的开口部1028a、开口部1029a形成于机壳本体1021。另一方面,与卡合爪1061b~1061d对应的开口部1028b~1028d形成于金属板161(示于图13(C))。金属板161利用螺钉装配于母板122,且在将母板122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时,构成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与卡合爪1062b以及卡合爪1062c对应的开口部1029b以及开口部1029c形成于支架(bracket)175,支架175在将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时,构成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通过切缺接缝孔(ミシン目)状的切口部1063a~1063d(示于图2(A))中的一个,穿通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电缆。
参照图3(A)以及(B),前盖104在其内侧上部具备三个上部爪1041,另外,在内侧下部具备三个下部爪1042。与图示的后盖106同样地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通过使前盖104的上部爪1041、下部爪1042嵌合滑动于设于机壳102背面侧的开口部,能够装卸前盖104。另外,如图3(A)以及(B)所示,在前盖104的内侧,粘贴有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在该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设有多个用于与机壳102电接触的舌片1044。通过设置静电防止用金属板1043,来自前盖104的静电对框架地线放电,因而能够防止搭载于前盖104内侧的部件等因静电而被击穿。
在任一情况下,前盖104以及后盖106都能够无螺钉地固定于机壳102。
参照图4(A),示出将前盖104安装于机壳102的状态。在图示的前盖104的正面,设有维护用的USB端口1041,因而能够将维护用的设备连接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正面以进行维护。因而,在不能够将维护用设备连接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背面、侧面的情况下是极为有效的。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构成机壳102的下部机壳的机壳本体1021规定矩形形状的内部空间(插入口),并且在正面侧固定有正面板片1022。在本例中,机壳本体1021与正面板片1022通过钣金加工而一体形成也可。
在正面板片1022的上部,设有接收前盖104的上部爪1041的三个孔洞1023。另外,在正面板片1022的下部设有接收前盖104的下部爪1042并固定的滑动部1024。滑动部1024利用在正面板片1022形成的三处长孔状的滑动引导件1026,经由螺钉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受到支持。如图4(B)所示,通过正面板片1022,机壳本体1021的空间被两个导入口划分开。
图4(C)、(D)、(E)是将设于机壳本体1021的滑动部1024以及滑动按钮1025的动作放大说明的图,如图4(C)以及图14(A)所示,在机壳本体1021的底部,设有滑动按钮1025。参照图14(B),滑动部1024将螺钉安装于三处螺纹孔洞1024a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固定于在正面板片1022形成的滑动引导件1026,通过三处凹部1024b来接收前盖104的下部爪1042。滑动部1024又如图4(B)所示地被弹簧1024S向图中左方向作用。
若抵抗弹簧1024S的作用力而使安装于滑动部1024的滑动按钮1025滑动,则与滑动按钮1025连动,在机壳本体1021的空间侧设置的滑动部1024如图4(D)以及(E)所示,向右移动,而且,设于滑动部1024的三处斜面状的挤出部(押出部)1027如图4(D)以及(E)所示,进入前盖104的下部爪1042的插入切口。其结果,收容于滑动部1024的凹部1024b的下部爪1042被挤出部1027抬起,前盖104的下边的锁紧状态解除。另外,设于滑动部1024的两处突起1028(图14(B))按压设于前盖104内侧面的下部的肋条。在本例中,即使使滑动按钮1025滑动,解除前盖104的下部爪1042的卡合,上部爪1041的卡合也不解除,因而能够在防止前盖104的下落的状态下进行拆卸。
返回图4(B),在机壳本体1021的上部,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支持板片110嵌入机壳本体1021。因此,图示的机壳102内部的空间由支持板片110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在本例中,支持板片110以及机壳102通过对相同的金属材料(例如镀锌钢板)进行钣金加工而构成。
参照图5(A)以及(B),支持板片110的上表面部划分为电源部安装部分1101和母板安装部分1102,在电源部安装部分1101,设有电源支持用弹簧1105,另一方面,在母板安装部分1102,配置有多个用于与母板电接触的舌片1107。在图5(C)中,放大示出舌片1107。另外,如图5(B)所示,在支持板片110的母板安装部分1102,设有多个安装孔1103。一并参照图15(A)以及(B),支持板片110上的孔1103由左侧的直径较大的圆形形状孔、和与该圆形形状孔的右侧连续的槽形成。在该安装孔1103,嵌入参照图7说明的母板122的间隔件140,用于使母板122向图5的右方向滑动以固定。此外,较大的圆形形状孔(一部分非圆形)与间隔件140的台座1401相比较大,连续的槽的宽度与间隔件140的台座1401与圆形台部1402之间的轴相比稍大。
如图5(A)所示,在支持板片110的背面侧(后盖侧),设置有电源固定用支持部1108,另一方面,在母板安装部分1102的侧面,设有连接器安装部1109。而且,机壳102的背面侧通过支持板片110而规定单一的下部空间,另一方面,在支持板片110的上部,规定有能够安装标准连接器组的连接器安装部。
参照图6(A)、(B)、(C)、(D)、以及(E),说明将母板、电源部固定于配置于机壳102上部的支持板片110的动作。此外,在图6中,示出在设于支持板片110下部的空间已安装有扩展用连接器面板的情况。
在图6(A)中,在支持板片110的母板安装部分1102上,无螺丝地安装有母板122。在此,参照图7(A)、(B)、(C)、以及(D),在母板122上,配置有DRAM1221、散热器1223、CPU1225、母板连接器1227、RTC电池1229等。母板连接器1227与设于支持板片110侧面的后述立式板电连接。而且,在图示的母板122安装手柄130,并且还配置有排列有标准连接器的标准连接器组120。
此外,在图6(A)、(B)、(D)中,未图示金属板161(示于图13(C)),金属板161利用螺钉组装于母板122,且在将母板122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时构成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外表面一部分。
如图7(C)所示,在母板122的背面,由绝缘材料形成的间隔件140设置多处(在本例中为6处),并且将母板122上的器件电连接于接地端子的电极144配置于多处(6处)。
如图7(D)所示,间隔件140由台座1401、圆形台部1402、搭载在该圆形台部1402上的支持部1403、以及安装于支持部1403上的伞型部件1404构成。能够通过使用该间隔件140来连结支持板片110与母板122。即,如图7(D)的右侧所示,母板122嵌入间隔件140的伞型部件1404与支持部1403之间,另一方面,支持板片110嵌入台座1401与圆形台部1402之间。在将母板122固定于支持板片110的情况下,在将间隔件140的台座1401插入在支持板片110上形成的安装孔1103的圆形形状的孔部分之后,使其滑动至安装孔1103的槽部分,来将支持板片110夹入台座1401与圆形台部1402之间,从而能够将母板122固定于支持板片110。换言之,在将间隔件140的双重凸缘部插入安装孔的圆孔部分之后,使母板122滑动至漏斗形状的狭小部分结束的位置,以固定母板122。图15(C)是示出将母板122隔着间隔件140而固定于支持板片110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在固定母板122的情况下,使用母板122的手柄130,使其从图6(A)的左朝右方向在支持板片110上滑动,能够将母板连接器1227电连接固定于连接于其他器件的立式连接器。如前所述,能够将母板122的间隔件140插入设于支持板片110的漏斗状的孔1103并使母板122滑动以固定。
其结果,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若母板122的母板连接器1227连接并固定于立式板片的连接器,则母板122的背面的电极144成为与支持板片110上的舌片1107电连接的状态。
如前所述,图6以及图7所示的母板122能够通过滑动来将母板连接器1227连接于其他电路以固定,且无螺钉地固定于机壳102上。
参照图6(B),在支持板片110上,安装有电源部(电源单元)132。在安装电源部132时,首先,在使电源部132接触电源支持用弹簧1105以及电源固定用支持部1108(图5(A))的状态下进行临时固定。
接着,以如图6(C)所示的按压板片134覆盖电源部132,进行母板122的限制和电源部132的固定。此时,按压板片134的卡止部1342和卡止部1343插入设于支持板片110的分别对应的开口,如图6(D)所示地固定。因此,电源部132也无螺钉地固定于支持板片110上。若具体地说明,则按压板片134的卡止部1342由两个舌片构成,使这些舌片卡合于设于支持板片110的孔,之后,通过使卡止部1343卡合于设于支持板片110的孔,将按压板片134固定于支持板片110上,其结果,电源部132也被固定。此时,按压板片134的腿部1341限制母板122的向侧方向的移动。此外,按压板片134的腿部1341具有弹簧性。
更具体而言,将按压板片134的舌片状的卡止部1342插入并卡止于在电源固定用支持部1108形成的孔部1108a(示于图6(A))和切口部1108b(示于图6(A)),之后,将卡止处作为支点使其转动,将卡止部1343插入在机壳本体1021形成的孔部1108c(图6(A)所示),并超过卡止部1343的半球状突起1343a(示于图6(C))地推入以使其卡合,从而固定,其结果,电源部132被固定。卡止部1343具有弹簧性。
此外,在电源固定用支持部1108形成的孔部1108a以及切口部1108b、和在机壳本体1021形成的孔部1108c可以全部是孔部,还可以全部是切口部。即,设有开口部(孔部、切口部)即可。
另外,只要按压板片134的卡止部1343的半球状突起能够卡合于电源固定用支持部1108侧,则还可以是朝按压板片134的外侧或内侧任一侧突出的形状。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按压板片134来固定电源部132,并限制母板122的向侧方向的移动,但是按压板片134只固定电源部132,另行设置同样的机构,或者,另行设置其他无螺钉地固定的板片来限制母板122的向侧方向的移动也可。
参照图8(A)、(B)、(C)、(D)、以及(E),说明将作为信息存放记录介质的硬盘驱动器(HDD)部150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100的构造。拆卸机壳102的前盖104,将本例所示的HDD部150插入在机壳102的支持板片110下部形成的空间。若具体地说明,则图示的HDD部150由HDD本体1501、和引导该HDD本体1501的引导部1503构成。如图8(B)所示,引导部1503由从两侧面支持HDD本体1501的两条引导条152、和连结两条引导条的连结部154构成。两条引导条152的顶端部1521向HDD本体1501侧弯曲并构成手捏件(つまみ),引导条152的顶端部相互隔离。如此,在引导条152的顶端相互隔离的构成的HDD部150中,能够直视记载于HDD本体1501正面的标记。另外,在引导条152的顶端部1521附近,设有如图8(E)所示的爪1523,该爪1523与设于支持板片110的孔卡合而固定。此外,爪1523还设于另一个顶端部。
此外,将例如PC/ABS、聚合物合金等具有弹性,且例如用户易于视觉辨认的颜色的树脂材料注射成形而形成引导部1503。
在两条引导条152的内侧面,与HDD本体1501的侧面的螺纹孔部对应地,安装有四个金属螺柱(stud)155(示于图8(B))。
用户拉伸扩张两条引导条152,在两条引导条152之间,以HDD本体1501的各螺纹孔部与各金属螺柱一致的方式进行导入,若引导条152之间的扩大解除,则金属螺柱插入螺纹孔部,HDD本体1501固定于引导部1503。然后,用户将从母板122导出的电缆连接器插入HDD本体1501的连接器1501a(示于图8(A))。
如图8(D)所示,在形成于机壳本体1021的支持板片110下部的空间(开口部)两侧,设有压按件(押さえ)1505,压按件1505抑制HDD部150的飞出。在将HDD部150安装于开口部的情况下,通过使引导部1503的引导条152与机壳102内的轨道嵌合,HDD部150安装于机壳102内。另一方面,在从机壳102拆卸HDD部150的情况下,通过以引导条152的顶端部的间隔变窄的方式施加力,能够从机壳102拆卸HDD部150。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能够将母板122、电源部132、以及HDD部150无螺钉地固定于支持板片110或机壳本体1021。
参照图9(A)、(B)、(C)、以及(D),说明将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插入插入口162的情况,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排列有多个扩展用连接器,插入口162设于机壳102的机壳本体1021背面。在此,示出如图9(C)所示地将图9(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插入图9(A)所示的机壳本体1021的插入口162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也无螺钉地插入并固定于机壳本体1021的插入口162。在机壳本体1021的侧面(右侧面),设有在图9(D)中放大示出的立式板164,该立式板164具备与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66、以及与安装于支持板片110上的母板122的母板连接器1227连接的第二连接器167。图示的立式板164由螺柱168固定于支持板片110。
立式板164的螺柱168与母板122的间隔件140为同样的部件,通过插入在支持板片110的壁面部设置的槽部并滑动而固定于支持板片110。因而,立式板164也能够无螺钉地固定于支持板片110。
图10(A)以及(B)分别是图9(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图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具有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功能,由支架175和接口基板构成,支架175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片部172和相对于该板片部垂直的板部174,接口基板具有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和多种连接器176。之后说明配置于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连接器176的具体例子。
如图10(A)以及(B)所示,在支架175的板部174上部,设有能够转动的杆部件180、拉出用手柄182、以及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在本例中,外部连接用端子183形成于图的右端部。另一方面,在支架175的底面,设有如图10(C)所示的大致L字状的两条开口185。
如图10(D)所示,杆部件180具有结合于支架175上部的旋转轴1801,能够以旋转轴1801为中心旋转。另外,杆部件180具有在顶端部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根臂1803、1805、和设于另一端的杆1807。在图示的杆部件180中,在两根臂1803、1805之间,与后述设于机壳本体1201侧的圆柱状突起192连结。
如图11(D)以及(E)放大所示,在机壳本体1021的插入口162内的下边部,设有钉状的突起190,在该钉状的突起190,定位于在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板片部设置的大致L字状的两条开口185内。
另外,如图11(C)放大示出,在机壳本体1021的插入口162内的上边部,向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突起192定位于杆部件180的臂1803、1805之间的槽内。
在安装时,在使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杆部件180的槽的位置与插入口内的突起192的位置对齐,并且,使板片部的大致L字状的开口185与插入口内下边的钉状突起190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插入并推顶于插入口之后,若将杆部件18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则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在沿大致L字状的开口185移动之后,向右方向滑动并最终成为固定的状态。在固定的状态下,外部连接用端子183与立式板164(图9(D))的第一连接器166电接触。
通过该构成,也能够将配置有扩展用连接器组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无螺钉地固定于机壳102。
在此,配置于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扩展用连接器根据每个用户而不同。优选能够满足对根据每个用户而不同的扩展用连接器的要求。因此,优选准备具有对应用户的需求而不同的扩展用连接器排列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能够根据每个用户而简单地替换。
参照图12(A)、(B)、以及(C),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的具体例子。图12(A)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为具备两个现金抽屉(cashdrawer)用端口、两个USB端口、两个串行端口、以及一个并行端口的标准的扩展连接器用面板A,图12(B)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为具备两个现金抽屉用端口、五个USB端口、以及一个并行端口的面板B。而且,图12(C)所示的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160为具备两个现金抽屉用端口、一个USB端口、两个电源端口、两个串行端口、以及一个并行端口的面板C。这些面板A、B、以及C与搭载于该面板的连接器一同构成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
参照图13(A)~(D)以及图16(A)~(D),说明图1所示的顶盖105的安装构造。顶盖105具有主面部,且在该主面部的两侧具有向下方向延伸的侧面部,在单侧的侧面部的背面侧,设有如图13(B)所示的卡止部1051,卡止部1051的顶端向侧面侧弯曲。另一方面,在机壳102的背面,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有机壳侧卡止部1054,机壳侧卡止部1054为如图16(A)~(D)所示的金属件。如图13(D)放大所示,在机壳侧卡止部1054,安装有用于操作机壳侧卡止部1054的上下运动的手捏件1055。此外,在图16(A)~(D)中,为了方便说明,未图示机壳102而画出机壳侧卡止部1054。如图16(B)所示,通过机壳侧卡止部1054卡合于顶盖105的卡止部1051,能够将顶盖105固定于机壳102。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顶盖105也能够无螺钉地固定于机壳102,并且能够在没有卸下螺钉的操作的情况下拆卸。通过使在具有弹簧性的机壳侧卡止部1054设置的两个孔1054a(一个为卡止位置,另一个为卡止解除位置)中的任一个卡合于设于机壳102的半球状突起(未图示),手捏件1055在卡止位置或卡止解除位置处保持于机壳102。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最小构成为电源单元、母板(主板)、以及框体框架(即机壳),因而能够考虑到各种变形例。例如,若在母板设置全部的外部连接连接器,则不需要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另外,若不通过中继连接器连接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而是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则不需要中继基板。此时,母板的与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的连接端子也不需要。而且,若在母板设置全部的存储部,则不需要HDD部。在任一情况下,本发明都具备如下优点,即,能够缩短构成品的更换时间,另外,非专业维护人员的用户也能够进行维护。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如以下附记那样记载,但不限定于以下附记。
(附记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具备:内置有电源部和母板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以及所述母板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于设于所述机壳的支持板片。
(附记2)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中,所述母板具备多个间隔件,所述支持板片具备多个漏斗形状的安装孔,在将所述间隔件的双重凸缘部插入所述安装孔的圆孔部分之后,使所述母板滑动至漏斗形状的狭小部分结束的位置,而且,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限制所述母板的与滑动方向为反方向的运动的板片,从而固定所述母板。
(附记3)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中,将所述电源部临时放置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电源部固定用支持部,在将在与所述电源部分体地设置的按压板片的一端设置的舌片状的卡止部插入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开口部之后,使设置于另一端的卡止部的突起卡合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从而固定所述电源部。
(附记4)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中,所述母板具备多个间隔件,所述支持板片具备多个漏斗形状的安装孔,在将所述间隔件的双重凸缘部插入所述支持板片的所述安装孔的圆孔部分之后,使所述母板滑动至漏斗形状的狭小部分结束的位置,另一方面,将所述电源部临时放置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电源部固定用支持部,在将在与所述电源部分体地设置的按压板片的一端设置的舌片状的卡止部插入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开口部之后,使设置于另一端的卡止部的突起卡合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从而固定所述电源部,并且,在所述电源部被固定时,利用所述按压板片的侧面,所述母板的与其滑动方向为反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
(附记5)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2或附记4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在侧面具有侧面连接器,在将所述间隔件的双重凸缘部插入所述安装孔的圆孔部分之后,使所述母板滑动至漏斗形状的狭小部分结束的位置,从而在所述母板的端部设置的母板连接器插入并连接于所述侧面连接器。
(附记6)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中,还具有:前盖,所述前盖覆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正面,且具有与所述机壳卡合的上部卡合爪和下部卡合爪;以及顶盖,所述顶盖覆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上表面和左右侧面,且具有与所述机壳的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爪,所述前盖为操作在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底面设置的锁紧杆,以仅仅解除所述下部卡合爪与所述机壳的卡合而拆卸的构成,所述顶盖为操作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背面设置的锁紧杆,以解除所述顶盖的所述卡合爪与所述机壳的卡合部的卡合而拆卸的构成。
(附记7)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6中,还具有:后盖,所述后盖覆盖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的背面的电缆连接部,且具有与所述机壳卡合的上部卡合爪和下部卡合爪,所述后盖为通过向侧方向滑动而解除所述上部卡合爪以及所述下部卡合爪与所述机壳的卡合而拆卸的构成。
(附记8)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中,还具有信息存放用存储部,所述信息存放用存储部为HDD部,所述HDD部也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于所述机壳,是通过将在正面的两侧设置的手捏件同时向内侧推来解除与所述机壳的卡合而取出的构成。
(附记9)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8中,还具有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也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固定于所述机壳,是使杆旋转90度以向侧方向滑动来解除与所述机壳的卡合而取出的构成。
(附记10)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至9中的任一项中,在正面具备维护用设备的连接端子。
(附记1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附记1至10中的任一项中,所述机壳通过对导电性材料进行钣金加工而构成。
(附记12)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附记2至11中的任一项中,
所述母板具备搭载于表面侧的器件、和与表面侧的接地端子连接,并设于背面侧的电极板,
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持板片,与所述母板背面侧的所述电极板电接触的导体片设于所述母板的固定位置。
本申请要求以在2011年6月27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第2011-142313号以及在2012年6月1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许2012-135650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公开全部并入此处。
符号说明:
100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102机壳(框体框架)
1021机壳本体
1022正面板片
1023孔洞
1024滑动部
1025滑动按钮
1026滑动引导件
1027挤出部
104前盖
105顶盖
1051卡止部
1054机壳侧卡止部
1054a孔
1055手捏件
1041上部爪
1042下部爪
1043静电防止用金属板
1044舌片
106后盖
1061a~1061d卡合爪
1062a~1062c卡合爪
110支持板片
1101电源部安装部分
1102母板安装部分
1103安装孔
1105电源支持用弹簧
1107舌片
1108电源固定用支持部
1109连接器安装部
120标准连接器组
122母板(主板)
1221DRAM
1223散热器
1225CPU
1227母板连接器
1229RTC电池
130手柄
132电源部
134按压板片
1341腿部
140间隔件
1401台座
1402圆形台部
1403支持部
1404伞型部件
144电极
150HDD
1501HDD本体
1503引导部
1505压按件
152引导条
1521顶端部
1523爪
160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外部连接设备用连接部)
162插入口
164立式板
166第一连接器
167第二连接器
168螺柱
172板片部
174板部
175支架
176多种连接器
180杆部件
1801旋转轴
1803、1805臂
182拉出用手柄
183外部连接用端子
185大致L字状开口
190钉状突起
192圆柱状突起。

Claims (4)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置有电源部、母板和作为信息存放用存储部的HDD部的机壳,
所述HDD部被插入在所述机壳的支持板片形成的空间,
所述HDD部由HDD本体、和引导所述HDD本体的引导部构成,
所述引导部由从两侧面支持所述HDD本体的两条引导条、和连结所述两条引导条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两条引导条的顶端部相互隔离,并且向内侧弯曲而构成成对手捏件,
所述两条引导条与所述成对手捏件之间的中间部,宽度比所述两条引导条更窄,在该中间部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以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卡合而固定的卡合爪,
通过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与所述卡合爪的卡合,不使用螺钉而固定于所述机壳,
通过同时向内侧压按所述成对手捏件,能够解除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与所述卡合爪的卡合而取出,
所述HDD本体在所述两条引导条的所述成对手捏件侧的面上具有HDD连接器,该HDD连接器将从所述母板导出的电缆连接器插入,
所述两条引导条的所述成对手捏件以使所述HDD连接器露出的状态隔开间隔而对置,
所述成对手捏件的外侧面比所述两条引导条的外侧面更陷入到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HDD部的两条引导条设置有与所述HDD本体的侧面的螺纹孔部对应的金属螺柱,通过将所述金属螺柱插入所述螺纹孔部,从而将所述HDD本体固定于所述引导部。
3.一种HDD单元,相对于具备内置有电源部、母板和信息存放用存储部的机壳的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被插入在所述机壳的支持板片形成的空间而作为所述信息存放用存储部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由HDD本体、和引导所述HDD本体的引导部构成,
所述引导部由从两侧面支持所述HDD本体的两条引导条、和连结所述两条引导条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两条引导条的顶端部相互隔离,并且向内侧弯曲而构成成对手捏件,
所述两条引导条与所述成对手捏件之间的中间部,宽度比所述两条引导条更窄,在该中间部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以与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卡合而固定的卡合爪,
通过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与所述卡合爪的卡合,不使用螺钉而固定于所述机壳,
通过同时向内侧压按所述手捏件,能够解除设于所述支持板片的孔与所述卡合爪的卡合而取出,
所述HDD本体在所述两条引导条的所述成对手捏件侧的面上具有HDD连接器,该HDD连接器将从所述母板导出的电缆连接器插入,
所述两条引导条的所述成对手捏件以使所述HDD连接器露出的状态隔开间隔而对置,
所述成对手捏件的外侧面比所述两条引导条的外侧面更陷入到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DD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条引导条设置有与所述HDD本体的侧面的螺纹孔部对应的金属螺柱,通过将所述金属螺柱插入所述螺纹孔部,从而将所述HDD本体固定于所述引导部。
CN201610189992.6A 2011-06-27 2012-06-21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57180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2313 2011-06-27
JP2011142313 2011-06-27
JP2012135650A JP5246822B2 (ja) 2011-06-27 2012-06-15 情報処理装置用制御装置
JP2012-135650 2012-06-1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516.XA Division CN103608746B (zh) 2011-06-27 2012-06-21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8000A true CN105718000A (zh) 2016-06-29

Family

ID=4742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516.XA Active CN103608746B (zh) 2011-06-27 2012-06-21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CN201610189992.6A Pending CN105718000A (zh) 2011-06-27 2012-06-21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516.XA Active CN103608746B (zh) 2011-06-27 2012-06-21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46822B2 (zh)
CN (2) CN103608746B (zh)
MY (2) MY176948A (zh)
WO (1) WO20130022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2027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端口防护结构
CN111290547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5491B (zh) * 2016-01-08 2024-05-28 合肥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卸控制盘结构及家用电器
JP6585684B2 (ja) 2017-10-31 2019-10-0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07651331B (zh) * 2017-11-02 2023-01-06 优捷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加油站及油罐区检测井的井盖
CN107911977B (zh) * 2017-12-19 2023-05-16 无锡优耐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底部连接片
CN108243595B (zh) * 2018-03-13 2024-05-10 西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109559654A (zh) * 2018-12-29 2019-04-02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4798A (ja) * 1988-04-11 1989-12-08 Tektronix Inc 電子機器筺体
JPH10143281A (ja) * 1996-10-28 1998-05-29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の補助記憶装置の装着装置
US20020089829A1 (en) * 2000-03-13 2002-07-11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mount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3101253A (ja) * 2001-09-20 2003-04-04 Toshiba Corp フロントカバー付き情報処理装置
JP2003208238A (ja) * 2002-01-11 2003-07-25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
WO2008035410A1 (fr) * 2006-09-20 2008-03-27 Fujitsu Limited Élément de connexion de rails, mécanisme de support d'unité, et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JP200904309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Fujitsu Ltd 電子部品取付用部品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408784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固定装置
CN101414477A (zh) * 2007-10-19 2009-04-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固定装置
US20110090646A1 (en) * 2009-04-10 2011-04-21 Deng-Hsi Chen Power Supply Fix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6195A (ja) * 1990-06-22 1992-02-24 Hitachi Ltd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EP0546211B2 (en) * 1991-12-11 1998-09-16 Hewlett-Packard GmbH Chassis of a device
US6023415A (en) * 1997-09-30 2000-02-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and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containment with in a chassis
JP2001044656A (ja) * 1999-05-24 2001-02-16 Nec Corp 電子機器筐体
US6611433B1 (en) * 2002-06-05 2003-08-26 Quanta Computer Inc. Motherboard module
US7426116B1 (en) * 2007-10-10 2008-09-16 Inventec Corporation Reten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4798A (ja) * 1988-04-11 1989-12-08 Tektronix Inc 電子機器筺体
JPH10143281A (ja) * 1996-10-28 1998-05-29 Samsung Electron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の補助記憶装置の装着装置
US20020089829A1 (en) * 2000-03-13 2002-07-11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mount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3101253A (ja) * 2001-09-20 2003-04-04 Toshiba Corp フロントカバー付き情報処理装置
JP2003208238A (ja) * 2002-01-11 2003-07-25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
WO2008035410A1 (fr) * 2006-09-20 2008-03-27 Fujitsu Limited Élément de connexion de rails, mécanisme de support d'unité, et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JP200904309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Fujitsu Ltd 電子部品取付用部品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408784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固定装置
CN101414477A (zh) * 2007-10-19 2009-04-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固定装置
US20110090646A1 (en) * 2009-04-10 2011-04-21 Deng-Hsi Chen Power Supply Fix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2027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端口防护结构
CN111290547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02293A1 (ja) 2013-01-03
CN103608746B (zh) 2016-05-18
MY176948A (en) 2020-08-27
CN103608746A (zh) 2014-02-26
JP2013033454A (ja) 2013-02-14
JP5246822B2 (ja) 2013-07-24
MY158171A (en)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8000A (zh)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
US7453707B2 (en) Tool-less, translating hard drive bay
US20150043152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hard disk driv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mounting apparatus
US8482925B2 (en) High-density computer system
US9158347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hard disk driv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mounting apparatus
US200901541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Grounded Card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1414477A (zh) 硬盘固定装置
CN101312066A (zh) 一种硬盘防震及防电磁波结构
US8228669B2 (en) Layout structure of server chassis
US841146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JP533423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用制御装置
US8625294B2 (en) Expansion card mounting apparatus
CN102147641A (zh) 电子装置
US8493740B2 (en) Component retention mechanism
CN103620518B (zh) 信息处理装置用控制装置以及外部连接设备用i/o板
US20140166535A1 (en) Enclosure with backplane
US20070215616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enclosure cover
US8199483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reten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7182623B1 (en) Lever-and-spring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s module
CN111694407B (zh) 服务器系统
US20140016260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CN219066112U (zh) 一种弹出式kvm切换器
EP2391195A2 (en) High-density computer sytem with high-performance CPU card sharin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