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600B -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600B
CN105716600B CN201410720874.4A CN201410720874A CN105716600B CN 105716600 B CN105716600 B CN 105716600B CN 201410720874 A CN201410720874 A CN 201410720874A CN 105716600 B CN105716600 B CN 105716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es
unit
foot
information
guidanc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8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6600A (zh
Inventor
马治群
魏士尧
王荣陞
周世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5716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6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1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01C21/1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 G01C21/1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by integrating acceleration or speed, i.e. inertial navigation
    • G01C21/165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by integrating acceleration or speed, i.e. inertial navigation combined with non-inertial navigation instruments
    • G01C21/1654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by integrating acceleration or speed, i.e. inertial navigation combined with non-inertial navigation instrument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m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行人导航系统具有一系统通讯单元、一地图数据库、一步伐产生单元、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以及一回馈单元。系统通讯单元经由通讯网络和此足部装置通讯。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足部装置的感测信息产生步伐信息。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接收地图数据库的地图信息以及足部装置的定位信息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步伐信息判断行进方向,以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回馈单元接收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指示单元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足部装置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依此,感测器是直接设置于足部装置中,因此感测信息可真实反应足部装置的运动状态,使得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更准确。

Description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航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行人的导航系统以及对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早期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定位导航(Navigation)的应用领域,仅限于飞机、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但近年来,由于电子通讯技术不断精进,使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已可与其它技术相互搭配,并被运用在行人导航的领域中,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已知的腕带式或腰带式的穿戴式导航装置为例,是通过在腕带周围或腰带周围环绕装设反馈装置,透过无线通讯装置(如蓝芽)和移动装置进行通讯,当移动装置经由其GPS定位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通讯后取得导航讯息后,将所接收的导航讯息传送给反馈装置,反馈装置再以震动、声音或其它回馈方式提示穿戴者转向。然而,在已知的技术中,均是以移动装置上的感应器所感测的信息作为导航依据,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腕带或腰带仅用以震动指引方向。然而由于移动装置的摆放位置会影响其上感应器所感测的信息,并无法准确地判断行人的行进方向,而穿戴装置上的反馈装置也无法提示所应转向的方向和角度。因此,已知的系统及方法,并不适合作为行人导航。故,如何研发出一种行人专属的导航装置和方法,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行人专属的导航系统和方法,通过直接将感测器设置于足部装置上,而较能准确地判断行人的行进方向并提示所应转向的方向和角度。
本发明内容的一技术方案是在提供一种行人导航系统,可经由一行人的足部装置来进行导航。足部装置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装置的感测信息、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装置通讯单元以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该行人导航系统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而行人导航系统则包含有一系统通讯单元、一地图数据库、一步伐产生单元、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以及一回馈单元。系统通讯单元可经由通讯网络和足部装置的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地图数据库储存有一地图信息。步伐产生单元依据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耦接地图数据库,用以接收地图信息以及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足部装置的步伐信息,以判断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并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回馈单元耦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接收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指示单元。指示单元可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本发明内容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在提供一种行人导航系统,可经由一行人的足部用品来进行导航。此足部用品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用品的感测信息、一无线通讯组件以和一移动装置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该移动装置具有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移动装置无线通讯组件和该无线通讯组件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以及一移动装置通讯单元。行人导航系统则包含一系统通讯单元、一地图数据库、一步伐产生单元、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以及一回馈单元。系统通讯单元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该移动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和该定位信息。地图数据库储存有一地图信息。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该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耦接地图数据库,用以接收地图信息以及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足部用品的步伐信息,以判断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并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回馈单元,耦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接收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将回馈信号传送给该足部用品的指示单元,指示单元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
本发明内容的再一技术方案是在提供一种行人导航方法,是使用于一行人导航系统中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装置来进行导航。其中足部装置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足部装置的感测信息、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装置通讯单元以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行人导航系统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此行人导航方法,首先经由一系统通讯单元,透过通讯网络和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其次,经由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接着,经由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接收一地图数据库的一地图信息以及行人的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足部装置的步伐信息,以判断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并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然后,经由一回馈单元根据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装置。最后,经由足部装置的指示单元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
本发明内容的又一技术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行人导航方法,是使用于一行人导航系统中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用品来进行导航,其中足部用品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足部用品的感测信息、一无线通讯组件以和一移动装置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移动装置具有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移动装置无线通讯组件和无线通讯组件通讯以接收感测信息、以及一移动装置通讯单元。其中行人导航方法,首先经由一系统通讯单元,透过一通讯网络和移动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以接收感测信息和定位信息。其次,经由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接着,经由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接收一地图数据库的地图信息以及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足部用品的步伐信息,以判断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并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然后,经由一回馈单元接收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移动装置。最后,经由移动装置将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用品的指示单元,指示单元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感测器是直接设置于足部装置中,因此感测器所感测的感测信息可真实反应足部装置的运动状态,使得行人导航系统据此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更准确。因此,行人依此指示行走的路径可更符合于导航路径。
以下将以实施方式对上述的说明作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系统概略图;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系统概略图;
图4所示为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其中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图1所示是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系统概略图。此行人导航系统100是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装置200来进行导航。也就是说,行人导航系统100可产生一回馈信号给足部装置200,用以指示足部装置200前进或转向来进行导航。其中足部装置200中设置有一感测器210、一定位单元220、一装置通讯单元230以及一指示单元240。感测器210用以感测足部装置200的感测信息,亦即侦测足部装置200的运动,如步伐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此感测器210可为一三轴加速度计、一三轴陀螺仪和一电子罗盘仪来侦测足部装置200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定位单元220是用以产生一定位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此定位单元220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来产生此定位信息。装置通讯单元230可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行人导航系统100进行无线通讯,使得足部装置200和行人导航系统100间可进行信息的传递,例如可将足部装置200的感测器2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和定位单元220产生的定位信息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或接收行人导航系统100所传回的回馈信号。指示单元240,根据行人导航系统100传送的回馈信号,指示足部装置200前进或转向进行导航,如转向的方向和角度。
行人导航系统100则包含有一系统通讯单元110、一地图数据库120、一步伐产生单元130、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以及一回馈单元150。其中,系统通讯单元110,可经由通讯网络和足部装置200的装置通讯单元230进行通讯,使得足部装置200和行人导航系统100间可进行信息的传递,例如可接收足部装置200感测器2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和定位单元220产生的定位信息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或传送回馈信号给足部装置200的指示单元240。地图数据库120储存有一地图信息。步伐产生单元130,依据足部装置200感测器2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其中此步伐信息包括有一足步偏向角度以及一步伐间距,也就是此足部装置200在行进时的偏向角度以及跨出一步时此步伐的距离。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耦接地图数据库120和步伐产生单元130。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可撷取地图数据库120所储存的地图信息,以及接收足部装置200定位单元220所产生的定位信息,以据此定位信息于地图信息上形成一导航路径。此外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还接收步伐产生单元130的步伐信息,以判断足部装置200的行进方向。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回馈单元150则耦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可接收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所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据以产生一回馈信号。此回馈信号可透过系统通讯单元110传回给足部装置200的指示单元240。指示单元240则可根据此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此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亦即透过指示单元240通知使用者在循此导航路径下是否需进行转向,以及需进行转向的方向和转向的角度。
其中,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还包括一步伐状态分析模块141以及一转向角度分析模块142。其中步伐状态分析模块141,用以依据步伐产生单元130产生的足步偏向角度以及步伐间距判断足部装置200的行进方向。而转向角度分析模块142,则是根据导航路径以及步伐状态分析模块141判断出的行进方向,产生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在一实施例中,若此足步装置200为一双鞋子,步伐产生单元130根据足步装置200感测器210的感测信息所产生的足步偏向角度为使用者跨步时,其左鞋和右鞋分别对应于一轴的角度,而步伐间距为使用者跨步时左鞋和右鞋间的距离。依此,步伐状态分析模块141会根据左鞋和右鞋分别对应于一轴的角度,例如可取两角度和的中间值作为行径方向,然不以此为限。当步伐状态分析模块141产生此行进方向后,转向角度分析模块142会比较此行进方向和导航路径,并据此导航路径,判断行人的行进方向是否须进行转向以及对应的转向角度,以让行人的行进方向符合导航路径。
此外,若此足步装置200为一双鞋子,且分为一左鞋和一右鞋,则指示单元240可为一分别设置于此左鞋和右鞋中的一震动组件。依此,当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循此导航路径判断出应进行90度的向右转向时,此时判断出的右转转向方向和90度转向角度会传送给回馈单元150来产生一回馈信号。此回馈信号可透过行人导航系统100的系统通讯单元110传送给足部装置200的指示单元240,指示单元240据此产生一指示信号。此时指示信号会根据右转转向方向,选择设置于右鞋中的震动组件产生震动,通知使用者向右转向,当使用进行向右转向时,震动组件会持续产生震动,直到转向角度达到90度,指示信号才使得震动组件停止震动。由于此实施例中的感测器210是直接设置于足部装置200中,因此感测器2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可真实反应足部装置200的运动状态,使得行人导航系统100据此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更准确。因此,行人依此指示行走的路径可更符合于导航路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每一行人走路状态不同,因此在相同的左脚右脚偏向角度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行径方向。为符合个人化特质,行人导航系统100还可包括一步伐数据库160耦接此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用以记录一行人的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一个人化步伐模型。此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可根据此些历史步伐信息和个人化步伐模型,来修正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所判断的行进方向。也就是说,在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判断行径方向时,除了根据足步偏向角度以及步伐间距外,还根据此些历史步伐信息和个人化步伐模型进行判断修正,再据以产生此行进方向。其中,为产生此个人化步伐模型,行人导航系统100还可包括一步伐训练单元170耦接步伐数据库160。其中步伐训练单元170用以接收步伐产生单元130产生的步伐信息传送给步伐数据库160做为历史步伐信息。也就是说,伐产生单元130每一次产生的步伐信息均会储存在步伐数据库160中做为历史步伐信息。而步伐训练单元170则根据历史步伐信息来产生个人化步伐模型。
图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方法流程图。此行人导航方法250,是使用于如图1所示的行人导航系统100中用以产生一回馈信号,以指示足部装置200前进或转向来进行导航,如转向的方向和角度。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行人导航方法250,首先于步骤251,由系统通讯单元110,透过通讯网络和装置通讯单元230进行通讯,来建立行人导航系统100和足部装置200间的通讯连接。接着,于步骤252,经由步伐产生单元130,依据感测器210的感测信息产生步伐信息,其中感测器210侦测足部装置200的运动,如步伐信息,来产生感测信息。然后,于步骤253,经由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其中,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根据地图数据库120的地图信息以及足部装置200定位单元220产生的定位信息得出一导航路径。同时根据步伐产生单元130的步伐信息,判断足部装置200的行进方向。再据此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于步骤254,经由回馈单元150根据此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装置200。回馈单元150接收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所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据以产生一回馈信号。最后,于步骤255,经由足部装置200的指示单元240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其中此回馈信号可透过系统通讯单元110传给足部装置200的指示单元240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
图3所示是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系统概略图。本实施例和前一实施例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前一实施例中足部装置200可透过装置通讯单元230直接与行人导航系统100进行连接。因此,足部装置200感测器210和定位单元220产生的感测信息和定位信息可直接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然而于本实施例中,足部用品300感测器310产生的感测信息须先传送给移动装置340,再透过移动装置340将此感测信息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相似的,行人导航系统100产生的回馈信号亦须先传送给移动装置340,再透过移动装置340将此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用品300的指示单元。此外,定位信息是由移动装置340所产生,亦言之,足部用品300仅具有感测器310,不具有定位功能的定位单元。因此,足部用品300设置有一感测器310、一无线通讯组件320以及一指示单元330。其中感测器310用以感测足部用品300的感测信息,亦即侦测足部用品300的运动,如步伐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此感测器310可为一三轴加速度计、一三轴陀螺仪和一电子罗盘仪来侦测足部用品300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无线通讯组件320用以和移动装置340进行通讯,使得足部用品300和移动装置340间可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将足部用品300感测器3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传送给移动装置340,并透过移动装置340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或接收行人导航系统100透过移动装置340所传回的回馈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讯组件320为一蓝牙通讯单元。指示单元330,根据行回馈信号,指示足部用品300前进或转向进行导航,如转向的方向和角度。
移动装置340由于需和行人导航系统100和足部用品300分别进行通讯,因此除了具有一定位单元341用以产生一定位信息外,另具有移动装置无线通讯组件342和足部用品300的无线通讯组件320通讯来接收感测器310产生的感测信息,以及移动装置通讯单元343和行人导航系统100进行通讯。
行人导航系统100则包含有一系统通讯单元110、一地图数据库120、一步伐产生单元130、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以及一回馈单元150。其中,本实施例和前一实施例最大的不同处在于行人导航系统100产生的回馈信号不直接传送给足部用品300,而是透过移动装置340将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用品300。因此,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讯单元110是经由通讯网络和移动装置340的移动装置通讯单元343进行通讯,使得移动装置340和行人导航系统100间可进行信息的传递,以使得行人导航系统100可透过移动装置340接收足部用品300感测器310所感测的感测信息,或透过移动装置340传送回馈信号给足部用品300。此外,地图数据库120、步伐产生单元130、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以及回馈单元150具有和前一实施例相同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图4所示为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行人导航方法流程图。此行人导航方法350,是使用于如图3所示的行人导航系统100中用以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移动装置340,以透过移动装置340指示足部用品300前进或转向来进行导航,如转向的方向和角度。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行人导航方法350,首先于步骤351,经由系统通讯单元110,透过一通讯网络和移动装置通讯单元343进行通讯,来建立行人导航系统100和移动装置340间的通讯连接,以接收足部用品300感测器310的感测信息和移动装置340定位单元341的定位信息,其中感测器310侦测足部用品300的运动,如步伐信息,来产生感测信息。其次,于步骤352,经由一步伐产生单元130,依据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其中感测器310的感测信息是透过移动装置340传送给行人导航系统100的步伐产生单元130。然后,于步骤353,经由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根据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其中,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根据地图数据库120的地图信息以及移动装置340定位单元341的定位信息得出一导航路径。同时根据步伐产生单元130的步伐信息,判断足部用品300的行进方向。再据此导航路径以及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于步骤354,经由回馈单元150接收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该移动装置340。回馈单元150接收导航路径分析单元140所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据以产生一回馈信号。最后于步骤355,经由移动装置340将回馈信号传送给足部用品300的指示单元330,指示单元330根据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其中回馈信号可透过系统通讯单元110传给移动装置340,再透过移动装置340传送给足部用品300的指示单元330来指示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感测器是直接设置于足部装置中,因此感测器所感测的感测信息可真实反应足部装置的运动状态,使得行人导航系统据此产生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更准确。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装置来进行导航,其中该足部装置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装置的感测信息、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装置通讯单元以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该行人导航系统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其中该行人导航系统包含:
一系统通讯单元,经由该通讯网络和该足部装置的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
一地图数据库,储存有一地图信息;
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该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该步伐信息至少包括一足步偏向角度以及一步伐间距;
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耦接该地图数据库,用以接收该地图信息以及该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该足部装置的该步伐信息,以判断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并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
一步伐数据库,耦接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记录该行人的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一个人化步伐模型,且其中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还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该个人化步伐模型修正所判断的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以及
一回馈单元,耦接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接收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该指示单元;
其中该指示单元根据该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器为一三轴加速度计、一三轴陀螺仪和一电子罗盘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伐训练单元耦接该步伐数据库,用以接收该步伐信息传送给该步伐数据库,以做为一历史步伐信息,且该个人化步伐模型是由该步伐训练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而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还包括:
一步伐状态分析模块,用以依据该足步偏向角度以及该步伐间距以判断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以及
一转向角度分析模块,用以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足步装置为一双鞋子,且分为一左鞋和一右鞋,该指示单元为一震动元件,且分别于该左鞋和该右鞋各设一个震动元件,该指示信号根据该转向方向选择对应该转向方向且设置于左鞋和右鞋其中之一的震动元件产生震动,当该双鞋子根据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完成转向后,该指示信号使得产生震动的震动元件停止震动。
6.一种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用品来进行导航,其中该足部用品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用品的感测信息、一无线通讯元件以和一移动装置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该移动装置具有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移动装置无线通讯元件和该无线通讯元件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以及一移动装置通讯单元,其中该行人导航系统包含:
一系统通讯单元,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该移动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和该定位信息;
一地图数据库,储存有一地图信息;
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该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该步伐信息至少包括一足步偏向角度以及一步伐间距;
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耦接该地图数据库,用以接收该地图信息以及该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该足部用品的该步伐信息,以判断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并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
一步伐数据库,耦接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记录该行人的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一个人化步伐模型,且其中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还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该个人化步伐模型修正所判断的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以及
一回馈单元,耦接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用以接收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该移动装置;
其中该移动装置将该回馈信号传送给该足部用品的该指示单元,该指示单元根据该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足部用品无线通讯元件为一蓝牙通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感测器为一三轴加速度计、一三轴陀螺仪和一电子罗盘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步伐训练单元耦接该步伐数据库,用以接收该步伐信息传送给该步伐数据库,以做为一历史步伐信息,且该个人化步伐模型是由该步伐训练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而产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还包括:
一步伐状态分析模块,用以依据该足步偏向角度以及该步伐间距以判断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以及
一转向角度分析模块,用以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人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足步用品为一双鞋子,且分为一左鞋和一右鞋,该指示单元为震动元件,且分别于该左鞋和该右鞋各设一个震动元件,该指示信号根据该转向方向选择对应该转向方向且设置于左鞋和右鞋其中之一的震动元件产生震动,当该双鞋子根据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完成转向后,该指示信号使得产生震动的震动元件停止震动。
12.一种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于一行人导航系统中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装置来进行导航,其中该足部装置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装置的感测信息、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装置通讯单元以经由一通讯网络和该行人导航系统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其中该行人导航方法包含:
经由一系统通讯单元,透过该通讯网络和该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
经由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该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该步伐信息至少包括一足步偏向角度以及一步伐间距;
经由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接收一地图数据库的一地图信息以及该行人的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该足部装置的该步伐信息,以判断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并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
经由一步伐数据库记录该行人的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一个人化步伐模型,且其中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该个人化步伐模型修正所判断的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
经由一回馈单元根据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该足部装置;以及
经由该足部装置的该指示单元根据该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经由一步伐训练单元传送该步伐信息给该步伐数据库,以做为一历史步伐信息,且该个人化步伐模型是由该步伐训练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而产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经由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根据该足步偏向角度以及该步伐间距以判断该足部装置的行进方向。
15.一种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于一行人导航系统中用以经由一行人的足部用品来进行导航,其中该足部用品设置有一感测器以感测该足部用品的感测信息、一无线通讯元件以和一移动装置进行通讯以及一指示单元,该移动装置具有一定位单元以产生一定位信息、一移动装置无线通讯元件和该无线通讯元件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以及一移动装置通讯单元,其中该行人导航方法包含:
经由一系统通讯单元,透过一通讯网络和该移动装置通讯单元进行通讯,以接收该感测信息和该定位信息;
经由一步伐产生单元,依据该感测信息产生一步伐信息,该步伐信息至少包括一足步偏向角度以及一步伐间距;
经由一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接收一地图数据库的地图信息以及该定位信息以得出一导航路径,以及接收该足部用品的该步伐信息,以判断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并根据该导航路径以及该行进方向,产生一转向方向和一转向角度;
经由一步伐数据库记录该行人的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一个人化步伐模型,且其中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以及该个人化步伐模型修正所判断的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
经由一回馈单元接收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并产生一回馈信号传送给该移动装置;以及
经由该移动装置将该回馈信号传送给该足部用品的该指示单元,该指示单元根据该回馈信号产生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该转向方向和该转向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经由一步伐训练单元传送该步伐信息给该步伐数据库,以做为一历史步伐信息,且该个人化步伐模型是由该步伐训练单元根据所述多笔历史步伐信息而产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人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经由该导航路径分析单元根据该足步偏向角度以及该步伐间距以判断该足部用品的行进方向。
CN201410720874.4A 2014-11-26 2014-12-02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5716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1040A TWI525304B (zh) 2014-11-26 2014-11-26 行人導航系統以及方法
TW103141040 2014-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600A CN105716600A (zh) 2016-06-29
CN105716600B true CN105716600B (zh) 2019-01-22

Family

ID=5600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874.4A Active CN105716600B (zh) 2014-11-26 2014-12-02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3056B2 (zh)
CN (1) CN105716600B (zh)
CA (1) CA2892068C (zh)
TW (1) TWI5253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0704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ナビゲーション端末、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ウェアラブル端末、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52286B2 (en) * 2016-12-15 2021-07-06 Enterprise Engineering Designs, LLC Smart performance footwear and system
US10548366B2 (en) 2017-12-07 2020-0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avigation using microfluidic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614A (zh) * 2003-04-17 2006-05-17 株式会社日本耐美得 步行者导行装置、步行者导行系统、步行者导行方法及程序
CN1825061A (zh) * 2006-03-27 2006-08-30 北京瑞图万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转向信号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245518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3314274A (zh) * 2010-12-01 2013-09-18 原子能及能源替代委员会 活动元件或物体的轨迹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3853546A (zh) * 2012-12-04 2014-06-11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回馈系统以及回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0029A1 (en) 2006-02-16 2008-05-22 Zelek John S Wearable tactile navigation system
KR20110071728A (ko) * 2009-12-21 2011-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인솔형 네비게이션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130231889A1 (en) * 2012-03-01 2013-09-05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US20140180582A1 (en) 2012-12-21 2014-06-26 Mark C. Pontarelli Apparatus, method and techniques for wearable navig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614A (zh) * 2003-04-17 2006-05-17 株式会社日本耐美得 步行者导行装置、步行者导行系统、步行者导行方法及程序
CN1825061A (zh) * 2006-03-27 2006-08-30 北京瑞图万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转向信号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2455182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3314274A (zh) * 2010-12-01 2013-09-18 原子能及能源替代委员会 活动元件或物体的轨迹的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03853546A (zh) * 2012-12-04 2014-06-11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回馈系统以及回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578A (zh) 2016-06-01
TWI525304B (zh) 2016-03-11
US9613056B2 (en) 2017-04-04
US20160146609A1 (en) 2016-05-26
CA2892068A1 (en) 2016-05-26
CN105716600A (zh) 2016-06-29
CA2892068C (en)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9360B2 (en) Mixed motion capture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69391B (zh) 用于确定一段道路的路线偏离的方法及系统
US9595181B2 (en) Wearable device assisting smart media application and vice versa
US8269624B2 (en)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2111104B1 (ko) 루트 평탄화
CA303615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navigation i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denied environments
WO2019037489A1 (zh)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KR20180041890A (ko) 가상 객체를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34737A (zh) 定位设备、定位方法和程序
AU2014101629A4 (en) Wearable blasting system apparatus
KR20150101294A (ko) 운동경로 추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10034969A (ko) 동작 인식용 신발을 이용한 동작 인식 시스템
KR20210077707A (ko) 몸체의 모션에 관련된 관심 메트릭을 추정하는 방법
CN105716600B (zh) 行人导航系统以及方法
KR102351584B1 (ko) 시각장애인을 위한 길안내 서비스 시스템
JP5742794B2 (ja) 慣性航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92743A (zh) 一种景区导航装置及导航系统
US1102941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initial heading at start-up of navigation
US10289206B2 (en) Free-form drawing and health applications
KR102253298B1 (ko) 골프 퍼팅라인 측정장치
Chang et al. Improved cycling navigation using inertial sensors measurements from portable devices with arbitrary orientation
JP2020148558A (ja) 道案内装置
GB2538145A (en) Electronic navigation device
US9377305B2 (en) Apparatus,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oute guidance
JP3781506B2 (ja) 歩行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歩行者用経路案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