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3951B -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13951B CN105713951B CN201410731224.XA CN201410731224A CN105713951B CN 105713951 B CN105713951 B CN 105713951B CN 201410731224 A CN201410731224 A CN 201410731224A CN 105713951 B CN105713951 B CN 1057139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algae
- culture
- algae
- scenedesmus obliquus
- seed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微藻培养基和混合微藻种子液,维持培养体系pH为8~12,通入气体中CO2体积含量为5v%~45v%,其中混合微藻包括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FSH‑Y2和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SS‑B1,分别于2012年9月11日和2013年4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6551和CGMCC No.7479。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微藻培养体系对高浓度CO2的溶解性和耐受性,提高了固碳效率,微藻油脂的收获量明显提高,能够进行生物柴油的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CO2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趋减少和使用化石能源造成温室效应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把目光集中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生物质能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包括林业生物质、农作物、水生植物、农业废弃物等。在诸多的生物质能源中,微藻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们具有分布广泛、生物量大、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物量产量高等特点。其细胞中含独特的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化学成分复杂。微藻的太阳能转化效率可达到3.5%,是生产药品、精细化工品和新型燃料的潜在资源,从微藻中得到的脂肪酸可转化成脂肪酸甲脂,即生物柴油。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消耗,导致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特别是CO2的急剧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微藻的生长周期短、光合效率高,CO2固定效率高,一定条件下可达陆生植物的10 倍以上,不仅可以减少CO2排放,同时也降低了培养成本;除CO2外,废气中的一些SOx、NOx 等成分也随着微藻的代谢被净化处理,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因此利用微藻油脂作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是目前最有可能满足世界运输所需燃料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对于小球藻、栅藻等产油微藻研究的较多。CN20110144545.6公开了一株栅藻藻株,该藻株的生长可利用人工培养基或经适当处理的废水生长,其特点是油脂产率高于目前大多数分藻株,该藻株应用领域包括CO2的固定,废水的净化,油脂、蛋白质、色素、淀粉、多糖、核酸的生产。CN20120154470.4公开了一株富油海洋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gaditana )藻株及其应用,该藻株可在PH=4.5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其油脂含量可达35%。CN20111019480.X公开了一株微藻藻株(Mychonases sp .)及其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应用,利用该藻株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 C18:3和神经酸C24:1,其在获得生物柴油的同时,获得高附加值的副产品。CN102703326A公开了一种高CO2耐受性和固定率的微藻及其选育方法,但该专利所提供的藻株并未涉及该藻株的油脂含量。上述专利要么不能高效利用CO2生产油脂,要么获得的生物质中油脂含量不够高。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当环境中CO2体积分数大于5%时,大部分微藻的生长将受到抑制,影响固碳效率。同时一般微藻在中性条件下适宜生长,在偏酸性或偏碱性条件下不利于微藻生长,而CO2在中性环境下溶解度低,不利于藻类吸收利用。
刘平怀等(有机碳源对单针藻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工程,2012,33(18): 224-246)介绍了利用有机碳源培养单针藻的一种生产方式,培养结束虽然生物量超过了10g/L,但这种方式为单针藻异养培养方式,培养过程中利用葡萄糖等有机碳源来实现细胞生长,这种培养方式没有利用CO2等无机碳源经济,而且有机碳源的加入,在培养过程易产生染菌问题,影响藻细胞的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O2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微藻培养体系对高浓度CO2的耐受性和溶解性,提高了固碳效率,微藻油脂的收获量明显提高,能够进行生物柴油的生产。
本发明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微藻培养基和混合微藻种子液,维持培养体系pH为8~12,优选为9~11,通入气体中CO2体积含量为5v%~45v%,优选为10v%~30v%;其中混合微藻包括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FSH-Y2和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SS-B1,分别于2012年9月11日和2013年4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 6551和CGMCCNo. 7479。
本发明所述FSH-Y2藻株在显微镜下藻细胞呈纺锤形,丛生,有细胞壁膜包裹,颜色为深绿色;单个藻细胞直径约为6~10μm。该藻株在高pH值下能够更好的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快速生长繁殖。
本发明所述单针藻SS-B1藻株是一种淡水绿藻,在显微镜下藻细胞为长叶形,绿色,藻种长为10~20μm,宽2~4μm,内含色素,平板藻落形态为S形,深绿色。该藻株能够耐受高浓度的CO2和SO2,可以利用含CO2和SO2的废气或烟气进行光照自养生长获取富含油脂的生物质,固碳效率高。
本发明所述微藻培养基采用BG11、SE等培养微藻的液体培养基,其中斜生栅藻FSH-Y2单独培养时将pH调节为10~12。
本发明混合微藻种子液的接种量为5v%~10v%,其中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和单针藻SS-B1种子液的体积比为0.5:1~2:1。本发明可以将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和单针藻SS-B1种子液单独进行放大培养,再按照体积比为0.5:1~2:1的比例混合接入光照生物反应器中。上述微藻种子液及其扩大培养的温度为20~30℃,光照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本发明两种微藻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培养温度为20~30℃,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培养体系进入稳定期后,结束培养。收获的藻细胞经检测,细胞总脂含量可高达细胞干重的42%以上。
本发明的混合微藻可以利用含CO2和SO2的废气或烟气进行光照自养生长获取富含油脂的生物质,废气或烟气中CO2含量不超过40v%,SO2含量不超过600×10-6(v/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斜生栅藻FSH-Y2和单针藻SS-B1混合培养,提高了微藻培养体系对高浓度CO2的耐受性和固碳效率,微藻油脂的收获量明显提高;
2、本发明在高pH环境下进行微藻的培养,能够增加培养体系中CO2的溶解度,有助于微藻对CO2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固碳效率;同时在高pH值培养微藻时,可以有效抑制微藻生长过程中杂菌的生长;
3、本发明的混合培养体系能够耐受高浓度的CO2和SO2,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进行自养生长,固定CO2,缓解目前工业社会带来的温室效应和废气污染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中,wt%为质量分数,v%为体积分数。
实施例1 微藻种子液的制备
微藻培养采用BG11培养基,培养基配方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BG11培养基
*表2 表1中A5+Co solution的组成
将斜生栅藻FSH-Y2和单针藻SS-B1分别接种于BG11液体培养液中,并将培养斜生栅藻FSH-Y2的培养基的pH调节为10~12。在恒温光照摇床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照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光照强度为5000Lux,120rpm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获得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和单针藻SS-B1种子液,将上述种子液在15℃弱光下保存备用。
将上述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单针藻SS-B1种子液以及按照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微藻种子液分别接种到BG11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5v%,培养过程中光照强度为5000Lux,培养温度为28℃,pH值为9,光照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结束培养,将得到的种子液置于15℃弱光下保存备用。
实施例2 微藻油脂的制备
将实施例1制备的不同种子液分别接种在BG11培养基进行微藻油脂的制备。在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单针藻SS-B1种子液以及按照体积比1:1混合的混合微藻种子液,按照10v%的接种量接种到BG11培养基中,pH值控制在9~11之间,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含量为5v%~45v%,光照强度为5000Lux,培养温度为28℃,光照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培养7天后处于稳定期,结束培养,离心收集藻液,在-60℃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后测量藻粉干重,计算生物质产量,并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法测得总脂含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混合藻与单一藻制备微藻油脂的效果比较
由表3可见,相对于单一藻,混合藻在高pH和高CO2浓度下,获得了更高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
实施例3 利用烟气制备微藻油脂
制备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通入含SO2和CO2的烟气,烟气中CO2的含量为10v%~30v%,SO2含量为200×10-6~400×10-6(v/v),维持反应体系的pH为10。10天后结束培养,离心收集藻细胞,在-60℃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后测量藻粉干重,计算生物质产量,并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法测得总脂含量,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混合藻与单一藻的培养效果比较
由表4可见,在高pH体系中,相对于单一藻,混合藻不仅可以耐受高浓度的CO2,而且可以耐受一定浓度的SO2,获得了更高的生物量。由此可见,可以利用混合藻及废气或烟气制备微藻油脂,实现了油脂的生产,同时可以净化废气。
Claims (10)
1.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微藻培养基和混合微藻种子液,维持培养体系pH为8~12,通入气体中CO2体积含量为5v%~45v%,其中混合微藻包括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FSH-Y2和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SS-B1,分别于2012年9月11日和2013年4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 6551和CGMCC No. 747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培养体系pH为9~11,通入气体中CO2体积含量为10v%~30v%。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SH-Y2藻株在显微镜下藻细胞呈纺锤形,丛生,有细胞壁膜包裹,颜色为深绿色;单个藻细胞直径约为6~10μ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S-B1藻株是一种淡水绿藻,藻细胞为长叶形,绿色,藻种长为10~20μm,宽2~4μm,内含色素,平板藻落形态为S形,深绿色。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基采用BG11或SE液体培养基,其中斜生栅藻FSH-Y2单独培养时将pH调节为10~12。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微藻种子液的接种量为5v%~10v%,其中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和单针藻SS-B1种子液的体积比为0.5:1~2:1。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斜生栅藻FSH-Y2种子液和单针藻SS-B1种子液单独进行放大培养,再按照体积比为0.5:1~2:1的比例混合接入光生物反应器中。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藻种子液及其扩大培养的温度为20~30℃,光照周期为24h,光暗时间比为14:10,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种微藻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培养温度为20~30℃,光照强度为2000~10000Lux;培养体系进入稳定期后,结束培养;收获的藻细胞经检测,细胞总脂含量占细胞干重的42%以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微藻可以利用含CO2和SO2的废气或烟气进行光照自养生长获取富含油脂的生物质,废气或烟气中CO2含量不超过40v%,SO2含量不超过600×10-6 v/v。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31224.XA CN105713951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31224.XA CN105713951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13951A CN105713951A (zh) | 2016-06-29 |
CN105713951B true CN105713951B (zh) | 2020-04-14 |
Family
ID=5614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31224.XA Active CN105713951B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139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76314B (zh) * | 2017-09-28 | 2022-03-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培养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CN109880856B (zh) * | 2017-12-06 | 2022-09-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放式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CN108384826B (zh) * | 2018-05-25 | 2020-08-21 | 杭州富阳高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利用单针藻细胞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9826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利用CO2培养微藻生产富含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油脂的方法 |
CN103805514A (zh) * | 2014-02-25 | 2014-05-2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无机氮源的微藻光合兼养高密度发酵培养方法及应用 |
CN104073437A (zh) * | 2014-05-20 | 2014-10-01 | 海南大学 | 一种单针藻、其培养方法、采收方法及其应用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10731224.XA patent/CN1057139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9826A (zh) * | 2011-09-28 | 2012-01-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利用CO2培养微藻生产富含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油脂的方法 |
CN103805514A (zh) * | 2014-02-25 | 2014-05-2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一种利用无机氮源的微藻光合兼养高密度发酵培养方法及应用 |
CN104073437A (zh) * | 2014-05-20 | 2014-10-01 | 海南大学 | 一种单针藻、其培养方法、采收方法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13951A (zh) | 2016-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76315B (zh) | 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5713950B (zh) | 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9576314B (zh) | 一种混合培养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7460216B (zh) | 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4611228B (zh) | 一种富含油脂的单针藻及其培养应用 | |
CN111100883B (zh) | 一种利用烟气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11100885B (zh) | 一种提高微藻生产油脂的方法 | |
CN107460215B (zh) | 一种微藻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方法 | |
CN105648023B (zh) | 一种微藻混合培养制备油脂的方法 | |
CN109576158B (zh) | 一株富含油脂的小球藻及其培养应用 | |
CN106467897B (zh) | 一种富含油脂的栅藻及其培养应用 | |
CN104593265B (zh) | 一株高产油栅藻及其筛选、培养方法和应用 | |
CN104388315A (zh) | 一种高效处理典型生活污水的栅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 |
CN111100796A (zh) | 一种富含油脂的栅藻及其培养应用 | |
CN105713836B (zh) | 一株富含油脂的纤维藻及其培养应用 | |
CN102746991B (zh) | 一种用产酸废水异养培养小球藻的方法 | |
Ren et al. | Effect of culture conditions on the growth rate and lipid production of microalgae Nannochloropsis gaditana | |
CN109880856B (zh) | 一种开放式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5713951B (zh) | 一种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3952314A (zh) | 一株淡水栅列藻Desmodesmus communes GS05 及其应用 | |
CN107460217B (zh) | 一种混合培养制备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5713934B (zh) | 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 |
CN105713935B (zh) | 一种微藻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方法 | |
Sivakumar et al. | Influence of carbon-dioxide on the growth of Spirulina sp.(MCRC-A0003) isolated from Muttukadu backwaters, South India | |
Ardelean et al. | The potential of photosynthetic biomass resulted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as renewable source of valuable compoun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