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0477B - 焊料去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焊料去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0477B
CN105710477B CN201510954970.XA CN201510954970A CN105710477B CN 105710477 B CN105710477 B CN 105710477B CN 201510954970 A CN201510954970 A CN 201510954970A CN 105710477 B CN105710477 B CN 105710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older
temperature
valve
d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49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0477A (zh
Inventor
望月俊和
竹内仁志
横山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ite Li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hite Lig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249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828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White Lig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hite Ligh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1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0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0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18Unsoldering; Removal of melted solder or other residu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8Auxiliary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焊料去除系统包括:去除件,具备形成有抽吸焊料的抽吸口的吸嘴片及加热吸嘴片的加热部;抽吸装置,使抽吸口产生用于抽吸焊料的抽吸力;以及控制部,控制去除件及抽吸装置,其中,去除件还具备产生用于使抽吸装置启动的操作信号的操作部,控制部在对吸嘴片的设定温度被设定为第一温度的第一控制模式与设定温度被设定为比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第二控制模式之间切换对加热部的控制模式,控制部在第二控制模式的期间收到操作信号时,执行将控制模式从第二控制模式切换成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一控制工作,而在第一控制工作之后再收到操作信号时,执行启动抽吸装置的第二控制工作。由此,可以缓和在临时减少能耗的控制模式后容易产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焊料去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焊料的焊料去除系统。
背景技术
焊料去除系统用于熔融工件上的焊料,并抽吸熔融的焊料。据此,可简便地去除安装在工件上的电子元件。
焊料去除系统为了熔融焊料而需要消耗电力。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341269号(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为了降低电力消耗量而具有休眠功能的焊料去除系统。专利文献1的焊料去除系统在启动休眠功能时消耗的电力比熔融焊料时少。
本发明人发现焊料去除系统在休眠功能解除后容易产生问题(例如焊料堵塞)。除此以外,本发明人还发现在休眠功能解除后的焊料去除作业中容易产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料去除系统,能够降低在临时减少能耗的控制模式后容易产生问题这一风险。
本发明所涉及的焊料去除系统用于去除焊料。该焊料去除系统包括:去除件,具备形成有抽吸所述焊料的抽吸口的吸嘴片、以及加热所述吸嘴片的加热部;抽吸装置,使所述抽吸口产生用于抽吸所述焊料的抽吸力;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去除件及所述抽吸装置。所述去除件还具备操作部,该操作部产生用于使所述抽吸装置启动的操作信号。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吸嘴片的设定温度被设定为第一温度的第一控制模式与所述设定温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第二控制模式之间切换对所述加热部的控制模式。在所述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的期间由所述控制部收到所述操作信号时,该控制部执行将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切换成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一控制工作。在所述第一控制工作之后由所述控制部再收到所述操作信号时,该控制部执行启动所述抽吸装置的第二控制工作。
根据该结构,从第二控制模式向第一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的变更及随后的抽吸装置的启动均通过对去除件的操作部的操作而实现,因此作业者可以简便地进行控制模式被设定为第二控制模式之后的焊料去除系统的启动作业。吸嘴片在第一控制工作与第二控制工作之间升温,因此在抽吸装置启动时,吸嘴片能够充分熔融焊料。因此,通过抽吸装置的启动,能够切实地去除焊料。经过充分加热的焊料从抽吸口被抽吸,因此难以在去除件内产生焊料的堵塞。
因此,本发明的焊料去除系统即使在临时减少能耗的控制模式后,也难以产生问题(即:能够降低在临时减少能耗的控制模式后容易产生问题这一风险),并且能够让作业者高效地去除焊料。
上述结构中,所述去除件也可具备检测所述吸嘴片的温度来作为吸嘴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也可以只在所述第一控制工作后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吸嘴温度已达到所述第一温度之后,才执行所述第二控制工作。
根据该结构,只在第一控制工作后由温度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吸嘴温度已达到所述第一温度之后,才执行第二控制工作,因此,通过抽吸装置的启动可以切实地去除焊料。由于经过充分加热的焊料从抽吸口被抽吸,因此难以在去除件内产生焊料的堵塞。在吸嘴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之前,抽吸装置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吸嘴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所需的期间较短。因此,作业者能够高效地去除焊料。
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当所述控制部未收到操作信号的未操作期间超过第一阈值期间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切换成所述第二控制模式。
根据该结构,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当控制部未收到操作信号的未操作期间超过第一阈值期间时,控制部将控制模式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成第二控制模式,因此焊料去除系统不会不必要地消耗能量。
上述结构中,所述抽吸装置也可包含产生所述抽吸力的真空泵。也可在所述控制部再收到所述操作信号的状态仍在持续的持续期间内,该控制部使所述真空泵工作。当所述持续期间比从操作开始时刻起算的第二阈值期间短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真空泵持续工作,直到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经过为止,其中,所述操作开始时刻是所述控制部再开始收到所述操作信号的时刻。
根据该结构,从操作部受到操作的操作开始时刻起至少经过第二阈值期间之前,控制部使所述真空泵持续工作,因此难以在去除件内产生焊料的堵塞。
上述结构中,当所述持续期间比所述第二阈值期间长时,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与所述持续期间的结束同步地使所述真空泵停止。当所述持续期间比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短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经过时使所述真空泵停止。
根据该结构,当对操作部的操作超过第二阈值期间而持续时,控制部与对操作部的操作的结束同步地使真空泵停止,因此真空泵不会不必要地进行工作。因此,焊料去除系统不会不必要地消耗能量。当对操作部的操作在第二阈值期间经过前就结束时,控制部在从操作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第二阈值期间时使真空泵停止,因此难以在去除件内产生焊料的堵塞。
上述结构中,所述抽吸装置也可包含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去除件之间开闭所述抽吸力的传递路径的阀。所述控制部也可包含:输入部,接收阀延迟请求,该阀延迟请求是从所述操作开始时刻到打开所述阀的时刻为止的阀延迟期间的长度所对应的请求;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阀延迟请求来调整所述阀延迟期间的长度。
根据该结构,调整部根据阀延迟请求来调整阀延迟期间,因此去除焊料的作业者可以根据作业环境来适当调整作用于抽吸口的抽吸力的大小。
上述结构中,所述控制部也可包含:输入部,接收泵延迟请求,该泵延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真空泵在比所述持续期间或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的结束时刻更晚的时刻停止;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所述真空泵在所述持续期间及所述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
根据该结构,调整部根据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真空泵在持续期间及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因此作业者能以适合于作业环境的方式来设定真空泵的工作期间。
上述结构中,所述抽吸装置也可包含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去除件之间开闭所述抽吸力的传递路径的阀。所述控制部也可包含:输入部,接收阀延迟请求,该阀延迟请求是从所述操作开始时刻到打开所述阀的时刻为止的阀延迟期间的长度所对应的请求;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阀延迟请求来调整所述阀延迟期间的所述长度。所述输入部也可接收泵延迟请求,该泵延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真空泵在比所述持续期间或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的结束时刻更晚的时刻停止。所述调整部也可根据所述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所述真空泵在所述持续期间及所述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
根据该结构,调整部根据阀延迟请求来调整阀延迟期间,因此去除焊料的作业者可以根据作业环境来适当调整作用于抽吸口的抽吸力的大小。除此以外,调整部根据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真空泵在持续期间及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因此作业者能以适合于作业环境的方式来设定真空泵的工作期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料去除系统的概念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焊料去除系统的工作的例示性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焊料去除系统的概念方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焊料去除系统的工作的例示性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阀延迟处理的例示性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泵延迟处理的例示性的流程图。
图7A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例示性的时序图。
图7B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另一个例示性的时序图。
图7C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另一个例示性的时序图。
图7D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另一个例示性的时序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去除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去除件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0是在图9所示的去除件中收容的过滤器组合体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控制装置内的例示性布线结构的概略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发现以往的焊料去除系统在从休眠模式恢复后容易引起机械及作业上的问题。本发明人还发现休眠模式下的低温设定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本发明人也发现与从休眠模式恢复的操作相关的问题。例如,以往的一种焊料去除系统具有在检测到振动时就解除休眠模式的功能。该焊料去除系统有时在作业者无意识的振动下也会解除休眠模式。以往的另外一种焊料去除系统在作业者操作了通过电缆连接于去除件的控制装置时就解除休眠模式。对于该焊料去除系统而言,作业者为了操作控制装置,必须使视线从用于去除焊料的去除件移动到控制装置,因此作业者也有时会对用于解除休眠模式的作业感到厌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切实避免这些问题的焊料去除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焊料去除系统100的概念方框图。参照图1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
焊料去除系统100具备去除件200、抽吸装置300及控制部400。抽吸装置300产生比大气压低的压力(负压)。去除件200对焊料提供高热能,以熔融焊料。熔融的焊料由连接于抽吸装置300的去除件200予以抽吸。据此,焊料从工件被去除。控制部400控制去除件200及抽吸装置300。
去除件200包含吸嘴片210、加热部220、操作部230及温度检测部240。吸嘴片210被加热部220加热。作业者可以使吸嘴片210靠近焊料,以熔融焊料。加热部220也可为由金属线材形成的盘管式加热器。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加热部220的特定结构。
在吸嘴片210上形成有抽吸口211。熔融的焊料因抽吸装置300所产生的负压而从抽吸口211被抽吸。焊料随后沿着在吸嘴片210与抽吸装置300之间形成的抽吸路径SRT而朝向抽吸装置300流动。抽吸路径SRT既可通过加热部220内,也可绕过加热部220。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抽吸路径SRT的特定结构。
焊料去除系统100还可具备捕捉沿着抽吸路径SRT流动的焊料的过滤器,也可不具备该过滤器。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因过滤器的有无而受任何限定。
温度检测部240检测吸嘴片210的温度,生成表示所检测到的温度(以下称作吸嘴温度)的温度数据。温度数据从温度检测部240输出至控制部400。若加热部220是由金属线材所形成的盘管式加热器,则温度检测部240也可为利用盘管式加热器的金属线材而形成的热电偶。取而代之,温度检测部240也可为独立于加热部220而配置的温度传感器。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被用作温度检测部240的特定检测器件。
欲去除焊料的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在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的期间,操作部230生成表示作业者正在操作的操作信号。操作信号从操作部230输出至控制部400。
在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的期间,抽吸装置300在控制部400的控制下进行工作,使抽吸口211产生用于抽吸焊料的抽吸力。若作业者停止操作部230的操作,则控制部400使抽吸装置300停止。操作部230也可为由作业者所按压的按钮。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操作部230的特定结构。
控制部400包含温度控制部410及切换部420。温度控制部410存储与吸嘴片210的目标温度相关的目标温度值。温度数据从温度检测部240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温度控制部410将温度数据与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生成温度指令信号。温度指令信号从温度控制部410输出至加热部220。加热部220的温度根据温度指令信号受到调整。因此,温度控制部410与温度检测部240及加热部220配合执行以目标温度值为基准的反馈控制。温度控制部410也可为用于执行有关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其它运算电路,该程序被设计成对吸嘴片210的温度进行反馈控制。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被用作温度控制部410的特定电子元件。
温度控制部410存储至少两个温度值以作为目标温度值。至少两个温度值中的一个是对于熔融焊料而言足够高的第一温度值。至少两个温度值中的另一个是比第一温度值低的第二温度值。在以下的说明中,温度控制部410将第一温度值用作目标温度值时的控制模式被称作“第一控制模式”。而温度控制部410将第二温度值用作目标温度值时的控制模式被称作“第二控制模式”。切换部420根据作业者对操作部230的操作,在第一控制模式与第二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控制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值是第一温度的例子;第二温度值是第二温度的例子。
切换部420包含工作决定部421及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工作决定部421选择第一控制模式及第二控制模式中的一个作为控制模式。工作决定部421生成指示所选择的控制模式的模式指令。模式指令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若模式指令指定第一控制模式,则温度控制部410将第一温度值设定为目标温度值。若模式指令指定第二控制模式,则温度控制部410将第二温度值设定为目标温度值。
在工作决定部421选择第一控制模式作为控制模式的期间,若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则操作信号从操作部230输出至工作决定部421。此时,工作决定部421根据操作信号来生成驱动请求。驱动请求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驱动请求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生成部422输出至抽吸装置300。抽吸装置300根据驱动信号驱动。
若作业者随后停止对操作部230的操作,则工作决定部421生成停止请求。停止请求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停止请求,停止驱动信号的生成。据此,抽吸装置300停止。
在工作决定部421选择第一控制模式作为控制模式的期间,若作业者很长时间未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则工作决定部421将控制模式由第一控制模式切换成第二控制模式。此时,指示第二控制模式的指令信号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温度控制部410根据指令信号,将目标温度值设定为第二温度值。据此,吸嘴片210的温度以第二温度值为目标温度值而受到反馈控制。抽吸装置300在第二控制模式的期间保持停止。
在控制模式从第一控制模式向第二控制模式切换之后,若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则工作决定部421将控制模式从第二控制模式切换成第一控制模式。此时,指示第一控制模式的指令信号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温度控制部410根据指令信号,将目标值设定为第一温度值。据此,吸嘴片210的温度以第一温度值为目标温度值而受到反馈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控制模式的指令信号的输出及目标值向第一温度值的变更是第一控制工作的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决定部421通过温度控制部410来获取表示吸嘴片210的温度的温度数据。取而代之,工作决定部421也可从温度检测部240直接接收温度数据。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因工作决定部421如何获取温度数据而受任何限定。
在控制模式从第二控制模式向第一控制模式切换之后,温度控制部410参照温度数据。因为控制模式从第二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一控制模式,吸嘴温度从第二温度值向第一温度值上升。在温度数据指出了吸嘴温度已达到第一温度值之后,工作决定部421根据操作信号的接收而生成驱动请求。驱动请求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驱动请求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生成部422输出至抽吸装置300。抽吸装置300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请求及驱动信号的生成及输出是第二控制工作的例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在吸嘴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值之后驱动抽吸装置300,因此在消除了第二控制模式下的低温设定的影响之后,发挥焊料去除系统100的焊料去除功能。由于抽吸路径SRT已经充分加热,因此难以在抽吸路径SRT中产生焊料的堵塞。除此以外,在焊料得到充分熔融之后发挥抽吸功能,因此去除对象区域中的焊料被整体抽吸。因此,可顺利地进行焊料去除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工作与第二控制工作之间的期间取决于吸嘴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值为止的时间长度。取而代之,第一控制工作与第二控制工作之间的期间也可通过借助定时器元件的计时、或者用于确定吸嘴片210的温度达到足够高为止的期间的其它的适当方法来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部420也可为用于执行有关程序的CPU或其它运算电路,该程序被设计成进行上述判定处理及输出处理。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被用作切换部420的特定电子元件。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焊料去除系统可以执行各种工作。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焊料去除系统的例示性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焊料去除系统100的工作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参照图1及图2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的工作。
(步骤S105)
若作业者进行对焊料去除系统100提供电力的操作,则执行步骤S110。在其它情况下,焊料去除系统100不会启动。
(步骤S110)
工作决定部421选择第一控制模式作为控制模式。指定第一控制模式的模式指令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温度控制部410将目标温度值设定为第一温度值,并与加热部220及温度检测部240配合来执行对吸嘴温度的反馈控制。随后,执行步骤S115。
(步骤S115)
若电力提供持续,则执行步骤S120。在其它情况下,焊料去除系统100停止工作。
(步骤S120)
工作决定部421通过温度控制部410来获取由温度检测部240所生成的温度数据。工作决定部421参照温度数据,判定吸嘴温度是否已达到第一温度值。若吸嘴温度未达到第一温度值,则执行步骤S110。若吸嘴温度已达到第一温度值,则执行步骤S125。
(步骤S125)
工作决定部421开始计时。工作决定部421中存储有规定的阈值期间STP,以作为用于计时的默认值。工作决定部421从阈值期间STP开始倒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期间STP是第一阈值期间的例子。若工作决定部421开始计时,则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30)
若电力提供持续,则执行步骤S135。在其它情况下,焊料去除系统100停止工作。
(步骤S135)
工作决定部421判定是否从操作部230收到了操作信号。若工作决定部421从操作部230收到操作信号,则执行步骤S140。若工作决定部421未从操作部230收到操作信号,则执行步骤S150。如图2所示,步骤S125至步骤S145形成一个处理循环。在按照处理循环的处理中,在执行步骤S140后,再次执行步骤S135,且在再次执行的步骤S135中,若工作决定部421判断为未收到操作信号,则工作决定部421生成停止请求。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停止请求来停止驱动信号的生成,抽吸装置300因此而停止。随后,执行步骤S150。
(步骤S140)
工作决定部421生成驱动请求。驱动请求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驱动请求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生成部422输出至抽吸装置300。抽吸装置300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在抽吸装置300驱动后,执行步骤S145。
(步骤S145)
工作决定部421使计时值恢复到默认值(阈值期间STP)。随后,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50)
工作决定部421判定计时值是否为“0”。若计时值并非“0”,则执行步骤S155。若计时值为“0”,则执行步骤S160。
(步骤S155)
若电力提供持续,则执行步骤S135。在其它情况下,焊料去除系统100停止工作。
(步骤S160)
工作决定部421选择第二控制模式作为控制模式。指定第二控制模式的模式指令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温度控制部410。温度控制部410将目标温度值设定为第二温度值,并与加热部220及温度检测部240配合来执行对吸嘴温度的反馈控制。随后,执行步骤S165。
(步骤S165)
若电力提供持续,则执行步骤S170。在其它情况下,焊料去除系统100停止工作。
(步骤S170)
工作决定部421判定是否从操作部230收到了操作信号。若工作决定部421从操作部230收到操作信号,则执行步骤S110。若工作决定部421未从操作部230收到操作信号,则执行步骤S160。
<第三实施方式>
若作业者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操作焊料去除系统,则被抽吸到焊料去除系统内的焊料也有时会停留在抽吸路径内的不适当位置。这会导致焊料去除系统内的焊料堵塞。若在不够充分的抽吸力下抽吸焊料,则有时只能去除作为去除对象的焊料的一部分。结果,也有时会导致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通孔在焊料去除处理完成之前露出,从而导致随后的焊料去除作业需要耗费时间。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有助于焊料去除作业顺利进行的技术。
图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焊料去除系统100A的概念方框图。参照图1及图3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A。对于在功能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关于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请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焊料去除系统100A具备去除件200。关于去除件200,请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焊料去除系统100A还具备抽吸装置300A及控制部400A。控制部400A控制去除件200及抽吸装置300A。
抽吸装置300A包含真空泵310及阀320。参照图1所说明的抽吸路径SRT形成在吸嘴片210与真空泵310之间。阀320在真空泵310与去除件200之间开闭抽吸路径SRT。真空泵310所产生的抽吸力沿着抽吸路径SRT而传递。当阀320打开时,在吸嘴片210的抽吸口211产生抽吸力。当阀320关闭时,大气压与由真空泵310所产生的负压之差在真空泵310与阀320之间的区间内急遽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吸路径SRT是抽吸力的传递路径的例子。
阀320也可为一般的电磁线圈阀(Solenoid valve)。取而代之,阀320也可为能够开闭抽吸路径SRT的其它阀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被用作阀320的特定阀部件。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控制部400A包含温度控制部410。关于温度控制部410,请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控制部400A还包含切换部420A及延迟输入部43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切换部420A包含工作决定部421及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关于这些构成要素,请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
切换部420A还包含进行各种延迟处理的延迟处理部440。延迟处理部440包含停止延迟部423、请求判定部424及阀延迟部425。工作决定部421根据操作信号的接收而生成驱动请求。若工作决定部421随后变得不从操作部230接收操作信号,则工作决定部421生成停止请求。表示驱动请求或停止请求的信号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请求判定部424。请求判定部424判定从工作决定部421收到的信号是驱动请求还是停止请求。
若从工作决定部421传递到请求判定部424的信号为驱动请求,则驱动请求从请求判定部424分别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驱动请求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生成部422输出至真空泵310。真空泵310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当驱动请求从请求判定部424输出至阀延迟部425时,阀延迟部425进行延迟处理以及生成用于打开阀320的打开信号的信号生成处理。阀320根据打开信号来打开抽吸路径SRT。若阀延迟部425停止打开信号的生成,则阀320利用产生在阀320内部的机械力(例如配置在阀320内部的弹簧的力)来自动关闭抽吸路径SRT。由于阀延迟部425进行延迟处理,因此阀320打开的打开时刻将在真空泵310的启动时刻之后。
若从工作决定部421传递至请求判定部424的信号为停止请求,则停止请求从请求判定部424输出至停止延迟部423。停止延迟部423将停止请求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从停止延迟部423向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输出停止请求的输出时机由停止延迟部423进行调整。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停止请求,停止驱动信号的生成。阀延迟部425根据停止请求,停止打开信号的生成。
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真空泵310的工作期间的最小值。因此,即使作业者仅在比由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的最小工作期间短的期间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真空泵310也在由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的最小工作期间内持续产生抽吸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的最小工作期间是第二阈值期间的例子。
延迟输入部430包含第一输入部431及第二输入部432。作业者可以操作第一输入部431来调整停止延迟部423输出停止请求时的输出延迟量。第一输入部431生成表示作业者所指定的输出延迟量的请求信号。请求信号从第一输入部431输出至停止延迟部423。停止延迟部423使停止请求的输出比停止请求的接收时刻延迟由请求信号所指定的输出延迟量。第一输入部431也可为由作业者进行旋转操作的旋钮。取而代之,第一输入部431也可为接收作业者的数字输入的输入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第一输入部431的特定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延迟处理部440是调整部的例子;从第一输入部431输出至停止延迟部423的请求信号是泵延迟请求的例子。
若作业者操作第一输入部431,将停止延迟部423输出停止请求时的输出延迟量设定为值“0”,则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成为作业者停止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时或者由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的最小工作期间结束时。
若作业者操作第一输入部431,将停止延迟部423输出停止请求时的输出延迟量设定为比“0”大的值,则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成为相当于“作业者停止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时刻”与“停止延迟部423输出停止请求时的输出延迟量”之和的时刻、或者相当于“由停止延迟部423规定的最小工作期间结束的时刻”与“停止延迟部423输出停止请求时的输出延迟量”之和的时刻。
停止延迟部423也可为一般的延迟电路。取而代之,停止延迟部423也可为用于执行被设计成使停止请求延迟的程序的CPU。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被用作停止延迟部423的特定电子元件。
作业者可以操作第二输入部432来调整从阀延迟部425向阀320输出打开信号的输出时机。第二输入部432生成表示作业者所指定的输出延迟量的请求信号。请求信号从第二输入部432输出至阀延迟部425。阀延迟部425使打开信号的输出比驱动请求的接收时刻延迟由请求信号所指定的输出延迟量。第二输入部432也可为由作业者进行旋转操作的旋钮。取而代之,第二输入部432也可为接收作业者的数字输入的输入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第二输入部432的特定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输入部432向阀延迟部425输出的请求信号是阀延迟请求的例子。
焊料去除系统100A具备延迟输入部430,因此作业者可以配合作业环境来设定与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及阀320的打开时刻相关的延迟量。若通过一次焊料吸取作业要抽吸的焊料量较多,则作业者可以将延迟量设定为较大的值。由此,焊料去除系统100A不会产生焊料的堵塞而能够去除多量的焊料。若通过一次焊料吸取作业要抽吸的焊料量较少,则作业者可以将输出延迟量设定为较小的值。此时,真空泵310的工作能够灵敏地追随于对操作部230的操作,因此作业者能够高效地去除焊料。
图4是表示焊料去除系统100A的工作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参照图2至图4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A的工作。
(步骤S205)
延迟处理部440将第一计时值至第三计时值设定为“0”。第一计时值是用于设定真空泵310的工作期间的最小值的变量。第二计时值是用于对阀320的工作的延迟处理的变量。第三计时值是用于对真空泵310的工作的延迟处理的变量。在第一计时值至第三计时值被设定为“0”之后,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10)
步骤S210对应于参照图2所说明的步骤S135。若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则操作信号从操作部230输出至工作决定部421。从操作部230向工作决定部421输出操作信号之后,执行步骤S215。若操作部230未受到操作,则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15)
工作决定部421根据操作信号来生成驱动请求。驱动请求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请求判定部424。请求判定部424将驱动请求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在从请求判定部424向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输出驱动请求之后,并行执行步骤S220及步骤S300(阀延迟处理)。
(步骤S220)
停止延迟部423根据驱动请求,将第一计时值设定为最小工作期间值MOP,并开始计时。最小工作期间值MOP由停止延迟部423预先决定。计时开始后,执行步骤S225。
(步骤S225)
停止延迟部423从最小工作期间值MOP开始,对第一计时值进行倒计数。随后,执行步骤S230。
(步骤S230)
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在步骤S215中输出的驱动请求,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驱动信号生成部422输出至真空泵310。真空泵310根据驱动信号驱动。随后,执行步骤S235。
(步骤S235)
若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持续,则继续步骤S235。在其它情况下,执行步骤S240。
(步骤S240)
停止延迟部423判定第一计时值是否为“0”。若第一计时值还未成为“0”,则停止延迟部423持续进行倒计数,直到第一计时值变为“0”为止。若第一计时值为“0”,则执行步骤S400(泵延迟处理)。
图5是表示阀延迟处理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参照图3至图5来说明阀延迟处理。
(步骤S310)
步骤S310是参照图4所说明的步骤S300的最初处理。阀延迟部425根据驱动请求,将第二计时值设定为输出延迟量OND,并开始计时。输出延迟量OND根据从第二输入部432输出至阀延迟部425的请求信号来决定。在计时开始后,执行步骤S320。
(步骤S320)
阀延迟部425从输出延迟量OND开始对第二计时值进行倒计数。随后,执行步骤S330。
(步骤S330)
阀延迟部425判定第二计时值是否为“0”。执行步骤S320及步骤S330的处理例程,直到第二计时值变为“0”为止。若第二计时值成为“0”,则执行步骤S340。
(步骤S340)
阀延迟部425生成打开信号。打开信号从阀延迟部425输出至阀320。阀320根据打开信号来打开抽吸路径SRT。
由于具有步骤S320及步骤S330的处理例程,因此阀320的打开时机比真空泵310的启动时机晚。因此,在从真空泵310启动后到阀320打开之前的期间,大气压与从真空泵310到阀320为止的区域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急遽变大。若阀320随后打开,则足以抽吸焊料的抽吸力作用于吸嘴片210的抽吸口211。因此,作业者能够切实地去除工件上的焊料。
图6是表示泵延迟处理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参照图3、图4及图6来说明泵延迟处理。
(步骤S410)
步骤S410是参照图4所说明的步骤S400的最初处理。工作决定部421生成停止请求。停止请求通过请求判定部424从工作决定部421输出至停止延迟部423。随后,执行步骤S420。
(步骤S420)
停止延迟部423根据停止请求,将第三计时值设定为输出延迟量OFD,并开始计时。输出延迟量OFD根据从第一输入部431输出至停止延迟部423的请求信号来决定。计时开始后,执行步骤S430。
(步骤S430)
停止延迟部423从输出延迟量OFD开始对第三计时值进行倒计数。随后,执行步骤S440。
(步骤S440)
停止延迟部423判定第三计时值是否为“0”。若第三计时值还未成为“0”,则停止延迟部423持续倒计数,直到第三计时值变为“0”为止。若第三计时值为“0”,则执行步骤S450。
(步骤S450)
停止延迟部423将停止请求输出至驱动信号生成部422及阀延迟部425。随后,并行执行步骤S460及步骤S470。
(步骤S460)
驱动信号生成部422根据停止请求,停止驱动信号的生成。据此,真空泵310停止。
(步骤S470)
阀延迟部425根据停止请求,停止打开信号的生成。据此,阀320关闭抽吸路径SRT。
图7A及图7B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例示性的时序图。参照图3至图7B进一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A的工作。关于图7A及图7B的时序图,作业者将用于调整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的输出延迟量OFD设定为值“0”。
图7A及图7B的区段(a)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在作业者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的期间,操作信号为“ON”。若作业者未对操作部230进行操作,则操作信号为“OFF”。图7A及图7B的区段(a)所示的附图标记“OPP”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期间。图7A的区段(a)表示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参照图4的步骤S225)长。图7B的区段(b)表示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短。
图7A及图7B的区段(b)表示真空泵310的工作。图7A及图7B的区段(b)中的附图标记“ON”表示真空泵310正在工作。图7A及图7B的区段(b)中的附图标记“OFF”表示真空泵310已停止。图7A及图7B中的附图标记“T1”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开始时刻。图7A及图7B中的附图标记“T3”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结束时刻。图7A及图7B中的附图标记“T4”表示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
如图7A及图7B所示,真空泵310在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开始时刻T1时启动。如图7A的区段(b)所示,若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长,则真空泵310在操作期间OPP的结束时刻T3时停止。如图7B的区段(b)所示,若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短,则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T4为在操作期间OPP的结束时刻T3之后。
图7A及图7B的区段(c)表示阀320的工作。图7A及图7B中的附图标记“T2”表示阀320打开的打开时刻。由基于图6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可知,打开时刻T2与操作期间OPP无关。阀320在从操作的开始时刻“T1”起经过了相当于对第二计时值设定的输出延迟量OND(参照图5的步骤S310)的期间之后(即打开时刻T2)打开。在从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开始时刻T1到阀320的打开时刻T2为止的期间,大气压与从真空泵310到阀320为止的区域内产生的负压之间的压力差急遽增大。与打开时刻T2时的阀320的打开工作大致同步地,吸嘴片210的抽吸口211的抽吸力一下子上升,因此作业者能够切实地去除焊料。
图7C及图7D是在按照图4的流程图的工作流程之下获得的例示性的时序图。参照图3至图7D来进一步说明焊料去除系统100A的工作。关于图7C及图7D的时序图,作业者将用于调整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的输出延迟量OFD设定为比“0”大的值。
图7C的区段(a)与图7A的区段(a)相同。关于图7C的区段(a),请参照图7A的区段(a)相关的说明。
图7D的区段(a)与图7B的区段(a)相同。关于图7D的区段(a),请参照图7B的区段(a)相关的说明。
图7C及图7D的区段(b)表示真空泵310的工作。图7C及图7D的区段(b)中的附图标记“ON”表示真空泵310正在工作。图7C及图7D的区段(b)中的附图标记“OFF”表示真空泵310已停止。图7C及图7D中的附图标记“T1”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开始时刻。图7C及图7D中的附图标记“T3”表示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结束时刻。图7D中的附图标记“T4”表示最小工作期间值MOP的结束时刻。图7C及图7D中的附图标记“T5”表示由停止延迟部423所延迟的真空泵310的停止时刻。
如图7C及图7D所示,真空泵310在对操作部230的操作的开始时刻T1时启动。如图7C的区段(b)所示,若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长,则真空泵310在操作期间OPP的结束时刻T3与相当于输出延迟量OFD的期间之和所对应的时刻(即,时刻T5)停止。如图7D的区段(b)所示,若对操作部230的操作期间OPP比最小工作期间值MOP短,则真空泵310在最小工作期间值MOP与相当于输出延迟量OFD的期间之和所对应的时刻(即,时刻T5)停止。
<第四实施方式>
设计者可以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原理来设计各种去除件。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例示性的去除件进行说明。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去除件200B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3、图7A及图8来说明去除件200B。
去除件200B具备操作按钮230B、框体260、吸嘴组合体270、导管280及电缆290。操作按钮230B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操作部230。关于操作部230B,请参照操作按钮230的说明。
框体260为大致L字型。框体260包含过滤器收容部261及握持部262。用于在去除件200B的内部捕捉焊料的构成要素被收容在过滤器收容部261内。握持部262从过滤器收容部261呈大致直角地弯曲。进行焊料去除作业的作业者握持住握持部262。操作按钮230B从握持部262突出。当作业者按压操作按钮230B时,操作按钮230B没入到握持部262内。当作业者的手指离开操作按钮230B时,操作按钮230B返回到从握持部262突出的位置。在操作按钮230B受到按压的期间,参照图7A所说明的操作信号成为“ON”的状态。当作业者的手指离开操作按钮230B时,操作信号成为“OFF”的状态。
吸嘴组合体270是棒状部位,从过滤器收容部261突出,朝向与握持部262的延伸方向大致直角的方向延伸。吸嘴组合体270包含相当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吸嘴片210及加热部220的构成要素。吸嘴组合体270包含连接于过滤器收容部261的基端部271以及与基端部271为相反侧的顶端部272。当作业者将吸嘴组合体270的顶端部272顶住工件上的焊料时,焊料被熔融。随后,当作业者按压操作按钮230B时,焊料被抽吸到吸嘴组合体270内。大部分焊料随后被捕捉到过滤器收容部261内。
导管280连接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抽吸装置300A。导管280从抽吸装置300A延伸到握持部262的内部,形成抽吸路径SRT(参照图3)。当抽吸装置300A工作时,负压从真空泵310(参照图3)传递到吸嘴组合体270的顶端部272。据此,在吸嘴组合体270的顶端部272产生用于抽吸焊料的抽吸力。
电缆290用于对吸嘴组合体270的电力提供以及操作信号从操作按钮230B的传递。电缆290电连接于操作按钮230B、吸嘴组合体270及参照图3所说明的控制部400A。
图9是去除件200B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参照图3及图9来进一步说明去除件200B。
框体260的过滤器收容部261包含基端筒263。基端筒263位于大致L字型的框体260的角落部。导管280在框体260的内部连接于基端筒263。
过滤器收容部261包含安装端264。安装端264包含相对面265以及与相对面265为相反侧的安装面266。相对面265与基端筒263的端面相对。相对面265与基端筒263的端面隔开,形成相对面265与基端筒263之间的过滤器收容部261。用于在去除件200B的内部捕捉焊料的构成要素被配置于过滤器组合体250(参照图10)。在安装端264上安装吸嘴组合体270。
在安装端264,形成有第一安装孔268及第二安装孔269。第一安装孔268与基端筒263大致同轴。第二安装孔269与第一安装孔268大致平行地延伸。
吸嘴组合体270包含吸嘴片210B、加热器组合体220B、三根螺丝273、保护筒274以及固定螺母275。大致圆锥形状的吸嘴片210B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吸嘴片210。关于吸嘴片210B,请参照吸嘴片210B的说明。加热器组合体220B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加热部220。关于加热器组合体220B,请参照加热部220的说明。
加热器组合体220B包含安装板221、连接筒222、连接杆223、加热器224及螺纹部225。安装板221包含第一面226以及与第一面226为相反侧的第二面227。连接筒222及连接杆223从第一面226朝向过滤器收容部261突出。当第一面226抵接于过滤器收容部261的安装面266时,连接筒222插入至第一安装孔268。通过了吸嘴片210B及加热器组合体220B的焊料经由连接筒222而流入框体260内。另外,连接杆223插入至第二安装孔269,并在框体260的内部电连接于电缆290。由此,对加热器224提供电力。安装板221通过三个螺丝273固定于安装面266。
整体上呈圆筒形状的加热器224从安装板221的第二面227突出。螺纹部225形成在加热器224与安装板221之间的边界附近。加热器224被插入保护筒274中。固定螺母275与螺纹部225啮合,将保护筒274及吸嘴片210B固定于加热器组合体220B。由此,加热器224由保护筒274得到切实保护。
加热器224包含与螺纹部225为相反侧的顶端部228。吸嘴片210B被安装于顶端部228。
图10是被收容于过滤器收容部261(参照图9)的过滤器组合体25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参照图3、图8至图10来说明过滤器组合体250。
过滤器组合体250被用作参照图8所说明的去除件200B的一部分。过滤器组合体250包含陶瓷过滤器251、支架252、捕捉片253、过滤器筒254及端圆板255。大致圆板状的陶瓷过滤器251与过滤器收容部261(参照图9)的基端筒263(参照图9)相邻地配置。支架252被安装于基端筒263。此时,陶瓷过滤器251被夹在支架252与基端筒263之间。陶瓷过滤器251允许空气通过,另一方面,能够捕捉与空气一同流动的大部分焊料。
支架252的一部分被插入过滤器筒254内。据此,过滤器筒254被固定于支架252。过滤器筒254形成从连接筒222(参照图9)流入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因此,过滤器筒254与吸嘴片210B(参照图9)、连接筒222(参照图9)、基端筒263(参照图9)及导管280(参照图9)共同形成参照图3所说明的抽吸路径SRT。
捕捉片253在过滤器筒254内被固定于支架252。捕捉片253包含捕捉盘256及固定脚257。圆锥台形状的捕捉盘256由不锈钢制成。固定脚257既可由不锈钢制成,也可由其它材料制成。当固定脚257由不锈钢制成时,可以将捕捉盘256焊接至固定脚257。
当固定脚257在过滤器筒254内固定于支架252时,朝向陶瓷过滤器251凹陷的捕捉盘256在过滤器筒254的中心轴CAX的周围遮挡过滤器筒254的内部空间。在捕捉盘256的外缘与过滤器筒25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间。朝向陶瓷过滤器251流动的空气能够绕过捕捉片253,另一方面,与朝向陶瓷过滤器251的空气一同流动的大部分焊料因较空气高的惯性力而直线前进,并碰撞至捕捉盘256。据此,捕捉片253能够高效地捕捉大量焊料。由于捕捉盘256是由不锈钢制成,因此作业者在拆卸过滤器组合体250后,能够容易地从捕捉盘256分离焊料。
端圆板255在陶瓷过滤器251的相反侧,局部封闭过滤器筒254。在端圆板255的中心形成有连接孔258。参照图9所说明的连接筒222被插入连接孔258,并与端圆板255连结。
<第五实施方式>
设计者也可将用于对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去除件进行控制并使其工作的各种构成要素设计为一个控制装置。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例示性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80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3、图9、图10及图11来说明控制装置800。
控制装置800具备三个操作按钮433、显示器600、过滤器组合体700、框体810、主开关821以及连接端口822。三个操作按钮433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延迟输入部430。关于由三个操作按钮433组成的组,请参照延迟输入部430的说明。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一个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第一输入部431。关于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一个,请参照第一输入部431的说明。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另一个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第二输入部432。关于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另一个,请参照第二输入部432的说明。
显示器600显示吸嘴片210的温度及对作业者有用的其它信息。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由显示器600显示的特定内容。
过滤器组合体700可以捕捉参照图10所说明的过滤器组合体250没有捕捉的焊料。
作业者可以操作主开关821,以开始或停止对显示器600或去除件200B(参照图9)的电力提供。参照图9所说明的电缆290与连接端口822相连接。对去除件200B的电力提供及与去除件200B的信号传递是通过连接端口822及电缆290来进行。
图12是控制装置80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参照图3及图12进一步说明控制装置800。
控制装置800还具备真空泵310C、电磁线圈阀320C、风扇装置830、插头840、电力提供电路850以及电力提供装置860。真空泵310C、电磁线圈阀320C、电力提供电路850、电力提供装置860及风扇装置830被收容在框体810内。真空泵310C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真空泵310。关于真空泵310C,请参照真空泵310的说明。电磁线圈阀320C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阀320。关于电磁线圈阀320C,请参照阀320的说明。
插头840电连接于外部电源(未图示)。电力提供装置860通过插头840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电力提供装置860与电力提供电路850共同向真空泵310C、电磁线圈阀320C、风扇装置830及加热器组合体220B(参照图9)等电气部件提供电力。
框体810包含前面板811、后面板812、右面板813、左面板814、底座板815以及两个框架棒816。三个操作按钮433、显示器600、过滤器组合体700、主开关821及连接端口822出现在前面板811的外表面上。
底座板815及两个框架棒816从前面板811延伸。真空泵310C及电力提供装置860被安装于底座板815。
后面板812配置在前面板811的相反侧,被固定于底座板815及/或框架棒816。在后面板812的内面安装有风扇装置830。风扇装置830用于冷却真空泵310C、电力提供电路850及电力提供装置860等发热设备。插头840被安装在后面板812的外表面。
右面板813及左面板814分别具有大致L字状的截面。右面板813形成框体810的右面及框体810的上表面的约一半。左面板814形成框体810的左面及框体810的上表面的约一半。右面板813及左面板814分别安装于底座板815及前面板811。
在前面板811上,形成有与电磁线圈阀320C相连的开口部817。框体810包含从前面板811突出的安装环818。安装环818包围开口部817。
过滤器组合体700包含O型环710、过滤器720以及连接盖730。O型环710及过滤器720被配置在开口部817内。O型环710在开口部817内密封圆板状的过滤器720的外缘。安装环818突出到连接盖730内,支撑连接盖730。据此,O型环710及过滤器720被稳定地支撑在开口部817内。
连接盖730包含与参照图9所说明的导管280的端部相连接的连接口731。空气通过导管280及连接口731流入框体810内。过滤器720允许流入框体810内的空气通过,另一方面,捕捉空气内所含的微细的焊料。由此,经过充分净化的空气流入电磁线圈阀320C。
图13是表示控制装置800内的例示性的布线结构的概略布线图。参照图7A至图7D、图9、图12及图13来进一步说明控制装置800。
电力提供装置860电连接于主开关821、插头840及电力提供电路850。当主开关821由作业者设为“ON”时,电力提供装置860可通过插头840从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接收电力。电力随后从电力提供装置860传递至电力提供电路850。
控制装置800包含控制电路400C。控制电路400C对应于参照图3所说明的控制部400A。关于控制电路400C,请参照控制部400A的说明。
控制电路400C电连接于电力提供电路850。控制电路400C可利用从电力提供电路850接收的电力,生成驱动信号及控制信号等各种信号。
连接端口822电连接于控制电路400C。控制电路400C通过连接端口822,进行对于参照图9所说明的加热器组合体220B的温度的反馈控制。在此点上,控制电路400C发挥参照图3所说明的温度控制部410的功能。
控制电路400C电连接于电磁线圈阀320C。当作业者按压操作按钮230B(参照图9)时,控制电路400C通过连接端口822从操作按钮230B接收操作信号。在从操作信号的接收时刻起经过规定期间(例如02秒)后,控制电路400C将打开信号输出至电磁线圈阀320C。在此点上,控制电路400C发挥参照图3所说明的阀延迟部425的功能。操作信号的接收时刻与打开信号的输出时刻之间的间隔可通过参照图12所说明的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一个按钮的操作来变更。
控制电路400C电连接于真空泵310C。控制电路400C根据上述操作信号,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真空泵310C。在此点上,控制电路400C发挥参照图3所说明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22的功能。
当作业者的手指离开操作按钮230B时,操作信号变为“OFF”(参照图7A至图7D)。若操作按钮230B受到按压的期间足够长,则控制电路400C与操作信号从“ON”向“OFF”的变化同步地,停止真空泵310C用的驱动信号的生成。若操作按钮230B受到按压的期间比第一计时值短,则控制电路400C在操作信号从“ON”向“OFF”变化后,仍在规定期间持续生成驱动信号。在此点上,控制电路400C发挥参照图3所说明的停止延迟部423的功能。真空泵310C用的驱动信号的生成期间的最小值可通过参照图12所说明的三个操作按钮433中的一个按钮的操作来变更。
控制电路400C电连接于风扇装置830。控制电路400C生成风扇装置830用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从控制电路400C输出至风扇装置830。风扇装置830根据驱动信号来工作。
用于检测框体810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也可搭载于控制电路400C。控制电路400C也可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生成风扇装置830用的驱动信号。
如上所述,控制电路400C能够发挥各种功能。控制电路400C也可包含用于保存为了发挥上述功能而设计的程序的存储器件(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ROM:READ ONLYMEMORY)及用于执行程序的运算器件(例如,CPU)。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设计原理可适用于各种焊料去除系统。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种特征的一部分也可适用于另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焊料去除系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原理可较佳地应用于需要去除焊料的各种技术领域。

Claims (8)

1.一种焊料去除系统,其包括:
去除件,具备形成有抽吸所述焊料的抽吸口的吸嘴片、以及加热所述吸嘴片的加热部;
抽吸装置,使所述抽吸口产生用于抽吸所述焊料的抽吸力;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去除件及所述抽吸装置;
其中,所述去除件还具备操作部,该操作部产生用于使所述抽吸装置启动的操作信号;
所述焊料去除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对所述吸嘴片的设定温度被设定为第一温度的第一控制模式与所述设定温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第二控制模式之间切换对所述加热部的控制模式,
在所述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的期间由所述控制部收到所述操作信号时,该控制部执行将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切换成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一控制工作,
在所述第一控制工作之后由所述控制部再收到所述操作信号时,该控制部执行启动所述抽吸装置的第二控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除件还具备检测所述吸嘴片的温度来作为吸嘴温度的温度检测部,
只在所述第一控制工作后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吸嘴温度已达到所述第一温度之后,才执行所述第二控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当所述控制部未收到操作信号的未操作期间超过第一阈值期间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切换成所述第二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装置包含产生所述抽吸力的真空泵,
在所述控制部再收到所述操作信号的状态仍在持续的持续期间内,该控制部使所述真空泵工作,
当所述持续期间比从操作开始时刻起算的第二阈值期间短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真空泵持续工作,直到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经过为止,其中,所述操作开始时刻是所述控制部再开始收到所述操作信号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持续期间比所述第二阈值期间长时,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持续期间的结束同步地使所述真空泵停止,
当所述持续期间比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短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经过时使所述真空泵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装置还包含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去除件之间开闭所述抽吸力的传递路径的阀,
所述控制部包含:输入部,接收阀延迟请求,该阀延迟请求是从所述操作开始时刻到打开所述阀的时刻为止的阀延迟期间的长度所对应的请求;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阀延迟请求来调整所述阀延迟期间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含:输入部,接收泵延迟请求,该泵延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真空泵在比所述持续期间或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的结束时刻更晚的时刻停止;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所述真空泵在所述持续期间及所述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料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装置还包含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去除件之间开闭所述抽吸力的传递路径的阀,
所述控制部包含:输入部,接收阀延迟请求,该阀延迟请求是从所述操作开始时刻到打开所述阀的时刻为止的阀延迟期间的长度所对应的请求;以及调整部,根据所述阀延迟请求来调整所述阀延迟期间的所述长度,
所述输入部还接收泵延迟请求,该泵延迟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真空泵在比所述持续期间或所述第二阈值期间的结束时刻更晚的时刻停止,
所述调整部还根据所述泵延迟请求来设定使所述真空泵在所述持续期间及所述第二阈值期间中的任一较长的期间结束后进一步拖延时间而停止的停止时刻。
CN201510954970.XA 2014-12-19 2015-12-17 焊料去除系统 Active CN105710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94687P 2014-12-19 2014-12-19
US62/094,687 2014-12-19
JP2015-224997 2015-11-17
JP2015224997A JP6082800B2 (ja) 2014-12-19 2015-11-17 半田除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0477A CN105710477A (zh) 2016-06-29
CN105710477B true CN105710477B (zh) 2018-03-16

Family

ID=5614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4970.XA Active CN105710477B (zh) 2014-12-19 2015-12-17 焊料去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04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3716A (en) * 1971-03-08 1975-05-13 William S Fortun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oldering instrument
EP0386948A1 (en) * 1989-03-09 1990-09-12 OGLESBY &amp; BUTLER,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LIMITED A soldering head for a soldering or desoldering iron
CN100503120C (zh) * 2003-07-04 2009-06-24 白光株式会社 焊料加热工具及其顶端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0863A (ja) * 1990-02-02 1991-10-14 Copal Electron Co Ltd 半田吸取器
JP2006341269A (ja) * 2005-06-08 2006-12-21 Taiyo Denki Sangyo Kk ハンダ溶融装置
JP4932429B2 (ja) * 2006-10-27 2012-05-16 太洋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ハンダ溶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3716A (en) * 1971-03-08 1975-05-13 William S Fortun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oldering instrument
EP0386948A1 (en) * 1989-03-09 1990-09-12 OGLESBY &amp; BUTLER,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LIMITED A soldering head for a soldering or desoldering iron
CN100503120C (zh) * 2003-07-04 2009-06-24 白光株式会社 焊料加热工具及其顶端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0477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2800B2 (ja) 半田除去システム
US11125444B2 (en) Vapor extra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apor extraction device
CN105710477B (zh) 焊料去除系统
CN104619227A (zh) 用于运行便携式硬表面抽吸设备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硬表面抽吸设备
JP6233782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9063273A5 (zh)
CN105710475B (zh) 焊料去除系统
CN109717511A (zh) 电子烟、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5203406A5 (zh)
CN108584985B (zh) 一种制盐系统真空脱氧装置及方法
CN112154489A (zh) 可移动式的烟检测装置和烟产生位置的确定方法
JP2007289234A (ja) 流し台組込み型水切り乾燥装置
JP7300606B2 (ja) 部品実装機
JP3435115B2 (ja) はんだドロスの再生装置
JPH03226363A (ja) 半田吸取装置
CN218550369U (zh) 一种直流保护控制器
JP2019012039A (ja) 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JP2008269797A (ja) 加熱調理器
CN214684641U (zh) 一种用于电子线路板的回流焊炉
CN219537622U (zh) 一种自动化制鞋后帮机
KR20240051032A (ko) 무화 기기의 작동 상태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무화 기기
JP2009261833A (ja) 燻製調理器
US10814418B2 (en) Sold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unit
RU58412U1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резца
JPH0772658B2 (ja) 製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