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6539A -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 Google Patents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6539A
CN105706539A CN201480058805.XA CN201480058805A CN105706539A CN 105706539 A CN105706539 A CN 105706539A CN 201480058805 A CN201480058805 A CN 201480058805A CN 105706539 A CN105706539 A CN 105706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losing mechanism
holding member
lid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8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6539B (zh
Inventor
太田策教
俞善昊
仁平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06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6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6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6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盖体开闭机构,其将盖体可开闭地安装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并且保持将该壳体主体与该盖体之间电连接的配线线缆,该盖体开闭机构具有:第一部件,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以及第二部件,其一端侧相对于该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所述盖体,该盖体开闭机构使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进行弯曲而保持所述配线线缆。

Description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体开闭机构及具有该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该盖体开闭机构将盖体可开闭地安装在收容电子仪器的收容壳体的壳体主体。
本申请基于2013年10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223533号而要求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用于设置在屋外或高湿度的环境下等的电子仪器的收容壳体,为了使收容在内部的电子仪器免受水分的影响,成为能够利用盖体将壳体主体的开口面密闭的构造。
当前,作为这样的能够将内部密闭的电子仪器的收容壳体,可例举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壳体开闭机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成为下述构造,即,在使盖体相对于壳体主体沿水平方向平行地移动之后,以铰链轴为中心地使盖体转动。利用该构造能够使盖体和壳体主体紧贴,能够防止外部气体、水分侵入至壳体主体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将用于与电子仪器的收容壳体之中的、收容在壳体主体的电子仪器进行连接的连接器、或者电子仪器的显示板、操作板等设置在盖体的外表面的情况下,在壳体主体与盖体之间需要以能够容许盖体开闭的方式设置配线线缆。作为上述所示的在壳体主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配线线缆的电子仪器的收容壳体,可例举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子仪器的安装装置。根据专利文献2,主体和安装台能够利用铰链部件进行转动,并且连接引线将主体内的电子仪器与安装台的配线连接部之间连接。为了容许电子仪器和安装台的转动,连接引线以在电子仪器与安装台之间垂下的方式留有多余长度地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9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222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壳体开闭机构中,没有想到在盖体与壳体主体之间设置配线线缆的结构。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完全没有公开下述配线线缆的设置,即,该配线线缆容许盖体相对于壳体主体进行平行移动和转动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子仪器的安装装置中,在主体与安装台之间配置有连接引线。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主体仅相对于安装台进行转动,完全没有公开主体和安装台平行移动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引线以在电子仪器与安装台之间垂下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执行电子仪器的操作时,连接引线会妨碍作业等,作业性存在问题。另外,为了将连接引线以在主体与安装台之间垂下的方式进行设置,需要确保收容连接引线的空间大,难以实现安装装置的小型化。并且,在连接引线垂下的多余长度部分需要设置保护线缆用的套筒、“ケーブルベア”(cablebear)(注册商标)等,也存在由于结构部件的增加而引起的制造成本的增大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将盖体可开闭地安装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并且保持将该壳体主体与该盖体之间电连接的配线线缆,该盖体开闭机构具有:第一部件,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以及第二部件,其一端侧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所述盖体,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弯曲而被保持。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由一体的板状部件构成,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部分可以形成使厚度减少的薄壁部。
另外,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配线线缆的线缆保持部件,该线缆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相对地配置,该线缆保持部件可以在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所述配线线缆的收容空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线缆保持部件可以设置有:第一部位,其固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位,其相对于该第一部位可转动地进行卡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位可以是一体的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在所述盖体可以安装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使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部位可滑动地追随所述第二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线缆保持部件可以是沿所述配线线缆的弯曲部引导所述配线线缆的引导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配线线缆可以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而保持为大致S字型。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形成有限制该第一部件的滑动范围的止动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中,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以及所述线缆保持部件可以为,整体由树脂一体成型。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具有开口部;盖体,其可开闭地安装在所述开口部;配线线缆,其将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电连接;第一部件,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以及第二部件,其一端侧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所述盖体,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弯曲而被保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使配线线缆沿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弯曲而进行保持,该第一部件沿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该第二部件的一端侧相对于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盖体。由此,盖体开闭机构一边容许盖体的滑动及转动、一边能够在小的设置空间进行设置,能够提高打开盖体对电子仪器进行操作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壳体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斜视图。
图4A是从一面观察盖体开闭机构时的平面图。
图4B是从另一面观察盖体开闭机构时的平面图。
图4C是沿盖体开闭机构的厚度方向的侧视图。
图4D是盖体开闭机构的俯视图。
图5A是表示线缆保持部件的形态的斜视图。
图5B是表示线缆保持部件的形态的斜视图。
图6A是表示具有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图。
图6B是表示收容在盖体开闭机构的配线线缆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7A是表示具有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图。
图7B是表示收容在盖体开闭机构的配线线缆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8A是表示具有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图。
图8B是表示收容在盖体开闭机构的配线线缆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线缆保持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该盖体开闭机构在盖体能够相对于壳体主体进行滑动及转动的收容壳体中,容许盖体的动作,能够以小的设置空间进行设置,能够提高打开盖体对电子仪器进行操作时的作业性,具有在壳体主体与盖体之间配置的配线线缆。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机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为了使发明的主旨被更好地理解而具体地进行说明,只要无特别指定,本发明不受此限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为了使本发明的特征变得易懂,为了方便起见,有时将成为要部的部分扩大地表示,各结构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一定与实际相同。
图1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壳体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使用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使用时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图4A是从一面观察盖体开闭机构时的平面图。图4B是从另一面观察盖体开闭机构时的平面图。图4C是盖体开闭机构的侧视图。图4D是盖体开闭机构的俯视图。
壳体11由壳体主体12和盖体13构成。壳体主体12为例如长方体形状的中空的箱体,壳体主体12的一面成为开口部12a。
盖体13是能够将壳体主体12的开口部12a密闭的构造。盖体13经由盖体开闭机构20与壳体主体12连接。此外,也可以在壳体主体12的开口部12a与盖体13之间,进一步设置密封垫等防水性的密封部件19。
在安装盖体开闭机构20的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的上端及下端,沿该安装面12b形成有使盖体开闭机构20可滑动地进行卡合的安装槽14。另外,在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形成有滑动槽15,该滑动槽15构成用于限制盖体开闭机构20的滑动范围的止动部件。
在盖体13的内表面13a形成有按压部件17,该按压部件17使后述的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二部位41b进行转动以追随第二部件31。该按压部件17使第二部位41b可滑动地追随第二部件31。由此,第二部位41b追随第二部件31的转动也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20由第一部件21、第二部件31以及线缆保持部件41构成。这些第一部件21、第二部件31以及线缆保持部件41例如由树脂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成型。如果将盖体开闭机构20整体由树脂一体地射出成型,则能够容易地以低成本制造盖体开闭机构20。
第一部件21是平板状的部件。在第一部件21的一端侧21a连接有第二部件31。另外,在第一部件21的另一端侧21b连接有线缆保持部件41。在第一部件21的上端及下端形成有凸条22,该凸条22与在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形成的安装槽14进行嵌合。另外,在第一部件21与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相对的一面侧21c形成有滑动凸起23,该滑动凸起23与在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形成的滑动槽15进行嵌合。
盖体开闭机构20通过将安装槽14和凸条22可滑动地进行嵌合,从而能够沿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进行滑动。另外,利用具有滑动槽15和与之进行嵌合的滑动凸起23的止动部件,盖体开闭机构20的滑动范围被限制在滑动槽15的长度范围。由此,能够防止盖体开闭机构20从壳体主体12脱落。
另外,在第一部件21的另一面侧21d形成有卡合凸起24,该卡合凸起24与在后述的线缆保持部件41形成的卡合孔45进行卡合。此外,凸条22、滑动凸起23、卡合凸起24作为第一部件21的一部分一体地形成即可。
第二部件31是与第一部件21一体地形成的板状部件。第二部件31被安装为,其一端侧31a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件21的一端侧21a进行转动。在第二部件31与第一部件21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上下方向C进行延伸的有底的槽。该槽的底部成为与第二部件31、第一部件21的其他部分相比厚度较薄的薄壁部52。
这样,利用薄壁部52,第二部件31能够以上下方向C为转动轴相对于第一部件21进行转动。作为在第二部件31与第一部件21的边界部分(转动部分)形成的槽,例如,可以例举剖面V字型的槽、剖面U字型的槽等。
在第二部件31的另一端侧31b,一体地形成有安装部32。在该安装部32固接盖体13。第二部件31例如相对于盖体13的内表面13a垂直地进行安装。第二部件31与盖体13的固接方法不限定于特定的方法。例如,在第二部件31的安装部32设置螺孔,经由该螺孔将安装部32与盖体13进行螺合即可。上述的安装部32为下述形状即可,即,能够利用在与第二部件31之间形成槽而成的薄壁部39,相对于第二部件31的一面弯曲成直角。
在第二部件31的上端侧,一体地形成有沿着后述的配线线缆的弯曲部的引导部件33。这样的引导部件33防止配线线缆弯曲至预期之外的方向而从盖体开闭机构20大幅度脱离。
线缆保持部件41是与第一部件21一体地形成的、具有第一部位41a和第二部位41b的板状部件。线缆保持部件41在线缆保持部件41的一端侧41c的上端部分及下端部分安装在第一部件21的另一端侧21b。这样的线缆保持部件41与第一部件21之间的连接部分38,例如,形成为与线缆保持部件41的其他部分相比厚度变薄、且宽度变窄。由此,线缆保持部件41能够从与第一部件21在一个面上并列的位置(参照图2)转动(折叠)至与第一部件21的另一面侧21d相对的位置(参照图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经由连接部分38与第一部件21一体地形成的线缆保持部件41的例子。但是,线缆保持部件41也可以与第一部件21分体地成型,以与第一部位41a、第二部位41b相对的方式进行安装。
盖体开闭机构20在形成时(制造时),以线缆保持部件41与第一部件21在一个面上并列的状态一体地形成。并且,在使用盖体开闭机构20时,如图5A所示,以相对于第一部件21弯折线缆保持部件41的方式进行转动。
并且,如图5B所示,线缆保持部件41的一面侧41a以与第一部件21的另一面侧21d相对的状态进行重叠。由此,第一部件21的卡合凸起24与在第一部位41a形成的卡合孔45进行卡合。卡合凸起24的前端部分是与卡合孔45的开口径相比膨胀得稍大的形状。卡合凸起24的前端部分由树脂形成,利用树脂的弹性,卡合凸起24嵌入并固定于卡合孔45。
利用这样的卡合凸起24与卡合孔45的嵌合,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一部位41a成为固接于第一部件21的状态。另外,利用卡合凸起24与卡合孔45的嵌合,在线缆保持部件41与第一部件21之间形成线缆收容空间S,该空间成为收容后述的配线线缆的配线管道。
构成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二部位41b形成为与第一部位41a相比厚度变薄。另外,第二部位41b能够以第一部位41a与第二部位41b的边界部分为转动轴,相对于第一部位41a进行转动。
构成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二部位41b,其一端侧与在盖体13的内表面13a形成的按压部件17进行卡合。另外,在盖体13进行转动时,第二部位41b以被该按压部件17卡合的状态,进行转动以追随第二部件31。即,按压部件17使第二部位41b可滑动地追随第二部件31。由此,第二部位41b追随第二部件31的转动而也进行转动。
图6A是表示具有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图。另外,图6B是表示收容在盖体开闭机构的配线线缆的状态的斜视图。如图6A所示,电子仪器收容壳体10由壳体11和盖体开闭机构20构成。并且,在壳体11的壳体主体12设置有电路基板52。另外,在壳体11的盖体13设置有电路基板53。
配置在壳体主体12的电路基板52为例如电子仪器的主要的主体部。配置在盖体13的电路基板53可以为例如用于从壳体11的外部对电子仪器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将电子仪器的状态在盖体13的外部进行表示的显示部的控制电路。上述这样的配置在壳体主体12的电路基板52的连接器52a和配置在盖体13的电路基板53的连接器53a由配线线缆55电连接。
如图6B所示,配线线缆55并列地配置多根细线,整体由柔软地能够弯曲的材料构成。配线线缆55以弯曲在连接器52a与连接器53a之间的状态,收容于盖体开闭机构20的线缆收容空间S。例如,配线线缆55以下述状态进行配线,即,沿盖体开闭机构20的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弯曲成大致S字型而留有多余长度。配线线缆55以弯曲部分沿着引导部件33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配线线缆55被线缆保持部件41限制为,不会从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分离得较远。
即,配线线缆55在形成于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和与之相对的线缆保持部件41之间的狭窄宽度的线缆收容空间S的内部,以利用引导部件33沿着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的方式弯曲成大致S字型而进行配线。随着盖体13的开闭,电路基板52与电路基板53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动。因此,配线线缆55的连接器52a与连接器53a之间的长度作为多余长度而具有:该距离的变动量的长度、盖体13打开后也能够维持配线线缆55为弯曲状态的这种程度的长度。
对具有以上所述结构的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作用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叙述从图6A及图6B所示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的壳体关闭的状态、经过图7A及图7B所示的盖体进行滑动而拉出后的状态、直至图8A及图8B所示的盖体被转动而完全被打开后的状态为止的盖体开闭机构的动作。
如图6A所示,在电子仪器收容壳体10的盖体13关闭的状态(盖体13将壳体主体12的开口部12a覆盖的状态)下,盖体开闭机构20的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为相互并列在同一个面上的状态。并且,如图6B所示,收容在线缆收容空间S的配线线缆55为下述状态,即,沿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大幅地弯曲成大致S字型。配线线缆55的弯曲部分处的最外周部分被引导部件33保持而维持大致S字型。
对从这样的盖体关闭的位置起将盖体13打开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7A所示,作业人员为了将盖体13从壳体主体12拉出而进行滑动。随着盖体13的滑动,在第一部件21形成的凸条22沿着在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形成的安装槽14进行滑动(参照图1、图2)。此外,盖体13的滑动范围被限制在下述范围,即,在第一部件21形成的滑动凸起23一边与在壳体主体12的安装面12b形成的滑动槽15嵌合、一边能够进行滑动(参照图1、图2)。因此,在盖体13的滑动时,盖体13不会从壳体主体12脱落。
如果作业人员为了将盖体13从壳体主体12拉出而进行滑动,则如图7B所示,配线线缆55的连接器52a与连接器53a的距离变大。与此相伴,配线线缆55的作为多余长度的弯曲部分被拉伸,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发生变化。然而,配线线缆55的多余长度较长地形成为下述程度,即,即使在将盖体13从壳体主体12完全地拉出后的状态下,也维持配线线缆55的弯曲状态。因此,配线线缆55在一边使曲率半径变化、一边确保弯曲状态的状态下,沿着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被保持。
然后,如图8A所示,作业人员使盖体13相对于壳体主体12进行转动,露出壳体主体12的开口部12a。这样,如果作业人员为了将盖体13从壳体主体12拉出而未进行滑动,则不能转动盖体13。由此,能够防止盖体13与作业人员的意图相悖地发生转动。如果盖体13被转动,则以在盖体开闭机构20的第二部件31与第一部件21的边界部分所形成的槽的底面即薄壁部52(参照图2)为转动轴,第二部件31相对于第一部件21进行弯折。
这时,如图9所示,与第二部件31相对的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二部位41b追随第二部件31的转动而进行转动。这是利用下述结构实现的,即,第二部位41b相对于固接于第一部件21的第一部位41a自由转动地形成,且使第二部位41b的端部与在盖体13的内表面13a形成的按压部件17卡合。即,由于按压部件17与线缆保持部件41的第二部位41b卡合,因此如果盖体13转动,则该第二部位41b也相对于按压部件17一边滑动一边转动。
利用这样的机构,无论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31处在哪个位置,配线线缆55均被线缆保持部件41所覆盖。例如,在图8A所示的盖体13的打开位置,线缆收容空间S成为沿着第二部件31相对于第一部件21的弯曲形状而弯曲的形状。
如果转动盖体13,则如图8B所示,配线线缆55在线缆收容空间S内成为沿着从第一部件21弯曲的第二部件31进行弯曲的形状。即使在这样的配线线缆55弯曲的状态下,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仍被线缆保持部件41所覆盖。因此(参照图9),配线线缆55不会大幅地从盖体开闭机构20浮起,而保持沿着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的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20以及具有该盖体开闭机构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10,作业人员在滑动及转动盖体13时,配线线缆55能够以沿着作为铰链的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叠加的状态追随盖体开闭机构20的动作。由此,有效利用空间地将配线线缆55收容在盖体开闭机构20的内部,能够有效利用电子仪器收容壳体10的内部空间。另外,由于这样的盖体开闭机构20能够将整体由树脂统一成型,因此结构部件少、成本低,能够实现具有配线线缆的盖体开闭机构。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若无特别提及,则各部分的结构不限定于此。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盖体开闭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在图10所示的盖体开闭机构70中,作为配线线缆71,采用了收容有多根配线的1根圆筒形的线缆。并且,该配线线缆71沿着第一部件21及第二部件31使多余长度部分弯曲成大致U字型而进行配线。这样,如果利用能够追随盖体开闭机构的滑动或弯曲的柔软的材料构成配线线缆,则配线线缆的形状或其根数不限定于此。另外,如果配线线缆沿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弯曲,则配线线缆的多余长度部分的弯曲形状不限定于此。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由板状部件构成,但也优选例如使用框状的部件等而进一步地实现轻量化、低成本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线缆保持部件由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相对的板状部件构成,但也可以为下述结构,即,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的一部分设置线状的支持体等,该支持体一边容许配线线缆的滑动、一边限制配线线缆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大幅地浮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转动部分是通过由槽形成薄壁部而实现的,但例如也可以使用由转动轴和轴承构成的铰链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盖体开闭机构是通过由树脂材料进行一体成型而制造的,但例如也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将多种材料组合进行制造。
标号的说明
10...电子仪器收容壳体,12...壳体主体,13...盖体,20...盖体开闭机构,21...第一部件,31...第二部件,41...线缆保持部件,55...配线线缆,S...线缆收容空间。

Claims (20)

1.一种盖体开闭机构,其将盖体可开闭地安装在壳体主体的开口部,并且保持将该壳体主体与该盖体之间电连接的配线线缆,
该盖体开闭机构具有:
第一部件,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以及
第二部件,其一端侧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所述盖体,
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弯曲而被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由一体的板状部件构成,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部分形成使厚度减少的薄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配线线缆的线缆保持部件,该线缆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相对地配置,该线缆保持部件在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所述配线线缆的收容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线缆保持部件设置有:第一部位,其固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位,其相对于该第一部位可转动地进行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位是一体的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在所述盖体安装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使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部位可滑动地追随所述第二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线缆保持部件是沿所述配线线缆的弯曲部引导所述配线线缆的引导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而保持为大致S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一部件形成有限制该第一部件的滑动范围的止动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开闭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以及所述线缆保持部件,整体由树脂一体成型。
11.一种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具有:
壳体主体,其具有开口部;
盖体,其可开闭地安装在所述开口部;
配线线缆,其将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电连接;
第一部件,其沿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可滑动地进行安装;以及
第二部件,其一端侧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转动地进行安装,另一端侧固接于所述盖体,
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弯曲而被保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由一体的板状部件构成,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部分形成使厚度减少的薄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配线线缆的线缆保持部件,该线缆保持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相对地配置,该线缆保持部件在与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所述配线线缆的收容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线缆保持部件设置有:第一部位,其固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位,其相对于该第一部位可转动地进行卡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位是一体的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在所述盖体安装有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使设置于所述线缆保持部件的所述第二部位可滑动地追随所述第二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线缆保持部件是沿所述配线线缆的弯曲部引导所述配线线缆的引导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配线线缆沿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而保持为大致S字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一部件形成有限制该第一部件的滑动范围的止动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仪器收容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以及所述线缆保持部件,整体由树脂一体成型。
CN201480058805.XA 2013-10-28 2014-09-29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Active CN1057065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3533A JP6135457B2 (ja) 2013-10-28 2013-10-28 蓋体開閉機構、電子機器収容ケース
JP2013-223533 2013-10-28
PCT/JP2014/075820 WO2015064265A1 (ja) 2013-10-28 2014-09-29 蓋体開閉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収容ケー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6539A true CN105706539A (zh) 2016-06-22
CN105706539B CN105706539B (zh) 2018-11-30

Family

ID=5300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8805.XA Active CN105706539B (zh) 2013-10-28 2014-09-29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92889B2 (zh)
EP (1) EP3065519B1 (zh)
JP (1) JP6135457B2 (zh)
CN (1) CN105706539B (zh)
WO (1) WO201506426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0501A (zh) * 1972-08-18 1974-04-16
US4729612A (en) * 1987-02-27 1988-03-08 Stone Allen F Hinge support system
JPH08222861A (ja) * 1995-02-09 1996-08-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の取付装置
JP2001177944A (ja) * 1999-12-20 2001-06-29 Yazaki Corp ヒンジ構造
CN101084360A (zh) * 2004-11-19 2007-12-05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其门上具有电连接的电气柜
JP2011249638A (ja) * 2010-05-28 2011-12-08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ケース開閉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8346A (en) * 1967-06-27 1969-06-03 Nasa Extensible cable support
JPS4940501Y1 (zh) * 1968-11-21 1974-11-07
US3647936A (en) * 1970-04-06 1972-03-07 Iomec Self-folding cable carrier
US3822925A (en) * 1971-10-06 1974-07-09 M Osroff Utility-door storage container
JPS5914377U (ja) * 1982-07-16 1984-0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機用キヤビネツトの構造
JPS6085884U (ja) * 1983-11-16 1985-06-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機用きよう体
JPH0375581U (zh) * 1989-11-27 1991-07-29
US5395165A (en) * 1993-03-25 1995-03-07 Hafele America Co. Suspension system for pocket-type doors
JPH09130062A (ja) * 1995-11-01 199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機器筺体装置
DE102004058870B4 (de) 2004-12-06 2012-11-22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Schiebetür für Kraft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Montage
JP5146355B2 (ja) * 2009-02-20 2013-02-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パネル脱落防止機構及びフロントパネル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5136540B2 (ja) * 2009-11-09 2013-0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用スピーカ付き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0501A (zh) * 1972-08-18 1974-04-16
US4729612A (en) * 1987-02-27 1988-03-08 Stone Allen F Hinge support system
JPH08222861A (ja) * 1995-02-09 1996-08-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の取付装置
JP2001177944A (ja) * 1999-12-20 2001-06-29 Yazaki Corp ヒンジ構造
CN101084360A (zh) * 2004-11-19 2007-12-05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其门上具有电连接的电气柜
JP2011249638A (ja) * 2010-05-28 2011-12-08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ケース開閉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4265A1 (ja) 2015-05-07
JP2015088525A (ja) 2015-05-07
US20160278224A1 (en) 2016-09-22
CN105706539B (zh) 2018-11-30
JP6135457B2 (ja) 2017-05-31
EP3065519A4 (en) 2017-06-07
US9992889B2 (en) 2018-06-05
EP3065519B1 (en) 2020-09-09
EP3065519A1 (en)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2825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US951044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urvature variation device adapted thereto
WO2015053264A1 (ja) 給電装置
US956895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P2990293A1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EP3605645A1 (en) Container device
WO2018155326A1 (ja) 電子機器
US7704085B1 (en) Cover modul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151920B2 (en) High density optics and electronics enclosure housing system with cable management
CN102207756B (zh) 电脑机箱
CN105706539A (zh) 盖体开闭机构及电子仪器收容壳体
CN105830546A (zh) 电子设备
US88357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or
US85192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237218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20090199361A1 (en) Slidable dual-axis hinge assembly
JP2007311594A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
US9905920B2 (en) Smart electric meter
US20140185213A1 (en) Bezel of electronic device
JP5589057B2 (ja) ハウジング装置
US8975538B2 (en) Wall-mounted housing apparatus having simple structure and shallow depth dimen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4696036U (zh) 静电开关垫的曲面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JP5518614B2 (ja) 電源接続構造
CN205315967U (zh) 拍摄设备支架
CN104769513A (zh) Plc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