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7714B - 差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差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97714B CN105697714B CN201510920595.7A CN201510920595A CN105697714B CN 105697714 B CN105697714 B CN 105697714B CN 201510920595 A CN201510920595 A CN 201510920595A CN 105697714 B CN105697714 B CN 105697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differential
- input part
- teeth
- pin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1150017059 pcd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08 gea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在差动装置中,即使在由于侧面齿轮的大径化而使侧面齿轮齿部远离输出轴的情况、或小齿轮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小齿轮和侧面齿轮的啮合部和小齿轮滑动部的烧伤。侧面齿轮(S)具有:轴部(sj),其与输出轴(A)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Sw),其一体地连接轴部(Sj)和从该轴部(Sj)向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侧面齿轮(S)的齿部(Sg)之间,在至少一个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中间壁部(Sw)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1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动装置,尤其涉及下述这样差动装置的改良:将输入部件的旋转力经由在外周部具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部的一对侧面齿轮(输出齿轮)分配并传递给一对输出轴,所述输入部件支承对小齿轮(差动齿轮)进行支承的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且能够与该小齿轮支承部一同旋转。
背景技术
以往,这样的差动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而被公知。在以往装置中,经由在侧面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或侧面齿轮内周和输出轴外周间的花键配合部,向小齿轮的滑动部和侧面齿轮啮合部供给润滑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9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803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64728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装置中,由于不能高效地向小齿轮与侧面齿轮的啮合部集中大量的润滑油,因此,在例如由于使侧面齿轮大径化而使上述啮合部远离输出轴的情况下、或小齿轮高速旋转那样的严酷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存在向小齿轮的滑动部和侧面齿轮啮合部供给的润滑油不足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差动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差动装置将输入部件的旋转力经由一对侧面齿轮分配并传递给一对输出轴,所述输入部件支承对小齿轮进行支承的小齿轮支承部,且能够与该小齿轮支承部一同旋转,所述一对侧面齿轮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齿部,所述一对侧面齿轮具有:轴部,其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轴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其一体地连接所述轴部和从该轴部向所述输入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所述齿部之间,在至少一个所述侧面齿轮的所述中间壁部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该中间壁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此为第一特征)。
优选为,所述差动装置还具有:罩部,其具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齿轮的外侧面的侧壁部,且该罩部以与所述输入部件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输入部件结合;以及垫圈,其安插于所述侧壁部的内侧面和所述侧面齿轮的外侧面之间,所述垫圈和所述贯通油路的相对位置被设定成:所述垫圈的至少内周部面对所述贯通油路的在所述中间壁部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此为第二特征)。
优选为,在所述侧壁部的内侧面和所述侧面齿轮的外侧面的相对置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嵌合保持所述垫圈的垫圈保持槽(此为第三特征)。
优选为,所述侧壁部具有使所述侧面齿轮的外侧面露出的掏空部,在所述侧壁部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该导油槽能够在所述输入部件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所述掏空部的周缘流入所述垫圈和所述贯通油路(此为第四特征)。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差动装置将输入部件的旋转力经由一对输出齿轮分配并传递给一对输出轴,所述输入部件支承对差动齿轮进行支承的差动齿轮支承部,且能够与该差动齿轮支承部一同旋转,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差动齿轮啮合的齿部,所述一对输出齿轮具有:轴部,其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轴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其一体地连接所述轴部和从该轴部向所述输入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所述齿部之间,在至少一个所述输出齿轮的所述中间壁部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所述中间壁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在设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数为Z1,设所述差动齿轮的齿数为Z2,设所述差动齿轮支承部的直径为d2,设节锥距为PCD时,满足
【数学式9】
并且,满足Z1/Z2>2(此为第五特征)。
并且,优选为,满足Z1/Z2≥4(此为第六特征)。
并且,优选为,满足Z1/Z2≥5.8(此为第七特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一对侧面齿轮具有与输出轴连接的轴部和扁平的中间壁部,该中间壁部一体地连接从轴部向输入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齿部与轴部之间,因此,能够使侧面齿轮相对小齿轮充分大径化,从而将侧面齿轮的齿数设定为充分大于小齿轮的齿数,由此,能够减轻从小齿轮向侧面齿轮传递扭矩时的小齿轮支承部的载荷负担,能够实现小齿轮支承部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进而实现小齿轮的轴向窄幅化,因此,与中间壁部为扁平的效果相辅相成地,能够有助于差动装置的轴向窄幅化。并且,即使侧面齿轮的齿部伴随侧面齿轮的上述大径化而在半径方向上远离输出轴,由于在至少一个侧面齿轮的中间壁部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中间壁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因此,也能够使润滑油通过贯通油路从侧面齿轮的外侧面侧向内侧面侧流入,能够利用离心力高效地将流入的润滑油供给至侧面齿轮的外周的齿部、进而供给至与小齿轮的啮合部。由此,即使在由于侧面齿轮的大径化而使侧面齿轮的齿部远离输出轴的情况或小齿轮高速旋转的严酷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向小齿轮与侧面齿轮的啮合部或小齿轮的滑动部充分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啮合部和滑动部的烧伤。
并且尤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差动装置还具有:罩部,其具有覆盖至少一个侧面齿轮的外侧面的侧壁部且该罩部以与输入部件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输入部件结合;以及垫圈,其安插于侧壁部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的外侧面之间,垫圈和贯通油路的相对位置被设定成:垫圈的至少内周部面对贯通油路的在中间壁部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因此,通过垫圈抑制了在罩部内侧面和侧面齿轮外侧面的间隙中由于离心力想要向半径方向外侧流出的润滑油的流动,并能够将润滑油从垫圈的内周侧经由贯通油路引导向侧面齿轮的内方侧。由此,能够增加通过贯通油路沿着侧面齿轮内侧面朝向外周齿部侧的润滑油量,从而提高对啮合部等的润滑效果。而且由于垫圈兼作向贯通油路引导的油引导构件,因此,相应地实现了结构简单化,能够有助于成本节约。
并且尤其根据第三特征,由于在罩部的侧壁部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的外侧面的相对置面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垫圈保持槽,因此,能够将垫圈稳定地保持在考虑了向贯通油路的润滑油流路的适当的规定位置。
并且尤其根据第四特征,罩部的侧壁部具有使侧面齿轮的外侧面露出的掏空部,并在侧壁部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该导油槽能够在输入部件的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掏空部的周缘向垫圈和贯通油路流入,因此,根据导油槽的油引导效果,能够利用输入部件的旋转高效地引导润滑油从掏空部的周缘向垫圈和贯通油路流入。因此,对垫圈的润滑效果有所提高自不必说,还能够更有效地增加通过贯通油路朝向侧面齿轮的外周的齿部侧的润滑油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啮合部等的润滑效果。
并且根据第五特征,一对输出齿轮具有:轴部,其与输出轴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其一体地连接从该轴部向输入部件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齿部和轴部之间,因此,能够使输出齿轮相对差动齿轮充分大径化,从而将输出齿轮的齿数设定为充分大于差动齿轮的齿数。由此,能够减轻从差动齿轮向输出齿轮传递扭矩时的差动齿轮支承部的载荷负担,从而能够实现差动齿轮支承部的有效直径的小径化,进而实现差动齿轮在轴向上的窄幅化,因此,与中间壁部为扁平的效果相辅相成地,能够有助于差动装置的轴向窄幅化。并且,即使输出齿轮的齿部伴随输出齿轮的上述大径化而在半径方向上远离输出轴,由于在至少一个输出齿轮的中间壁部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中间壁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因此,能够使润滑油通过贯通油路从输出齿轮的外侧面侧向内侧面侧流入,能够利用离心力高效地将流入的润滑油供给至输出齿轮的外周的齿部、进而供给至与差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部。由此,即使在由于输出齿轮的大径化而使输出齿轮的齿部远离输出轴的情况、或小齿轮高速旋转的严酷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向差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的啮合部或差动齿轮的滑动部充分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啮合部和滑动部的烧伤。此外,根据第五特征,由于能够确保与以往装置相同程度的强度(例如静态扭转载荷强度)和最大扭矩传递量,并且在整体上使差动装置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因此,即使对于差动装置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传动系统,也能够以高自由度、不费劲且容易地组装差动装置,并且在使该传动系统小型化方面是有利的。
并且,尤其根据第六和第七各特征,能够确保与以往装置相同程度的强度(例如静态扭转载荷强度)和最大扭矩传递量,并且使差动装置进一步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差动装置及其周边的纵剖视图(沿图2中的1-1线的剖视图)。
图2是剖开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差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轴向一侧的侧视图(沿图1中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差动装置的轴向另一侧的主要部分侧视图(沿图1中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4-4线的剖视图,其中,只有一个罩部C用实线表示。
图5是沿图1中的5-5线的剖视图,其中,仅另一个罩部C’和输出部件用实线表示。
图6的(A)是沿图1的箭头6方向的放大图,图6的(B)是沿图6的(A)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仅导油槽的形状不同的罩部的变形例的图4对应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差动装置的小齿轮支承部的变形例的、与图6的(A)对应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示出以往的差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在使小齿轮的齿数为10时的齿轮强度变化率相对齿数比的关系的图表。
图11是示出齿轮强度变化率相对节锥距的变化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示出在将小齿轮的齿数为10时的齿轮强度维持在100%的情况下的节锥距的变化率相对齿数比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示出使小齿轮的齿数为10时的齿数比和轴径/节锥距之比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14是使小齿轮的齿数为6时的齿数比和轴径/节锥距之比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15是示出使小齿轮的齿数为12时的齿数比和轴径/节锥距之比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16是示出使小齿轮的齿数为20时的齿数比和轴径/节锥距之比率的关系的图表。
标号说明
A:输出轴;C、C’:罩部;Cs:侧壁部;D:差动装置;d2:小齿轮轴的直径、支承轴部的直径(小齿轮支撑部的直径、差动齿轮支承部的直径);I:输入部件;P:小齿轮(差动齿轮);PCD:节锥距;PS:小齿轮轴(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PS’:支承轴部(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S:侧面齿轮(输出齿轮);Sj:轴部;Sg:齿部;Sw:中间壁部;W:垫圈;8:掏空部;15:贯通油路;16:垫圈保持槽;17: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1~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差动装置D用于通过将从搭载于汽车的发动机(未图示)传递来的旋转驱动力分配并传递给与左右一对车轴连接的左右一对输出轴A,从而在允许该左右车轴的差动旋转的同时驱动该左右车轴,该差动装置D被收纳、支承于例如配置在车体前部的发动机的旁边的变速箱1内。
差动装置D具有:多个小齿轮(差动齿轮)P;小齿轮轴PS,其为将小齿轮P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短圆筒状的输入部件I,其以能够与小齿轮轴PS共同旋转的方式支承小齿轮轴PS;左右一对侧面齿轮(输出齿轮)S,它们自左右两侧与小齿轮P啮合并且分别与左右一对输出轴A连接;以及左右一对罩部C、C’,它们覆盖两侧面齿轮S的外侧并且与输入部件I一体地旋转,由输入部件I和罩部C、C’构成差速器壳体DC。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小齿轮P为两个、使作为小齿轮支承部的小齿轮轴PS形成为沿着输入部件I的一条直径线延伸的直线棒状并在其两端部处对两个小齿轮P分别进行支承的装置,但也可以将小齿轮P设置为三个以上。在该种情况下,使小齿轮轴PS形成为与三个以上的小齿轮P对应地从输入部件I的旋转轴线L向三个方向以上分支并呈放射状延伸的交叉棒状(例如在小齿轮P为四个的情况下呈十字状),并在小齿轮轴PS的各末端部分别支承小齿轮P。
并且,也可以如图示例那样使小齿轮P直接与小齿轮轴PS嵌合,或者也可以使轴承衬套等轴承构件(未图示)介入。并且小齿轮轴PS可以为全长范围内直径大致相同的轴状,或者也可以为带阶梯的轴状。并且,可以在小齿轮轴PS的、与小齿轮P嵌合的外周面上设置凹部并将其作为油通路。
差速器壳体DC经左右的轴承2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变速箱1。并且在形成于变速箱1且嵌合插入有各输出轴A的贯通孔1a的内周、与各输出轴A的外周之间,安插有对此间进行密封的环状密封部件3。并且在变速箱1的底部面向变速箱1的内部空间地设置有贮存规定量的润滑油的油盘(未图示),贮存在油盘中的润滑油在变速箱1内通过差速器壳体DC以外的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向差动装置D的周边飞散,由此,能够润滑存在于差速器壳体DC的内外的机械联动部分。
在输入部件I的外周部设置有作为终减速被动齿轮的输入齿部Ig,输入齿部Ig与被发动机的动力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未图示)啮合。此外,输入齿部Ig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部件I的外周面直接形成在整个横向宽度范围(即整个轴向宽度),但也可以使输入齿部Ig形成为比输入部件I宽度小,或者可以与输入部件I分体地形成并在后来固定于输入部件I的外周部。
并且小齿轮P和侧面齿轮S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锥齿轮,而且包含齿部的整体分别通过锻造等塑性加工而形成。因此,不受对这些小齿轮P和侧面齿轮S的齿部进行切削加工时的机械加工上的限制,能够以任意齿数比高精度地形成齿部。此外,可以采用其他齿轮代替锥齿轮,例如可以使侧面齿轮S为平面齿轮并且使小齿轮P为正齿轮或斜齿轮。
并且一对侧面齿轮S具有:圆筒状的轴部Sj,其分别与一对输出轴A的内端部花键配合4而连接;圆环状的齿部Sg,其位于从轴部Sj向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位置并且与小齿轮P啮合;以及中间壁部Sw,其形成为与输出轴A的轴线L垂直的扁平的环板状并且一体地连接轴部Sj和齿部Sg之间。
在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上形成有两端分别在中间壁部Sw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且贯通该中间壁部Sw的贯通油路15。此外,贯通油路15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中心轴线与输出轴A的轴线L平行的圆形孔,但其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图示例,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扇形状、椭圆状、多边形状的孔或方形的孔,并且孔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输出轴A的轴线L平行。例如,以贯通油路15的中心轴线随着接近侧面齿轮S的内侧面而朝向侧面齿轮S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方式将贯通油路15设置为相对输出轴A的轴线L倾斜,由此,能够更促进润滑油通过贯通油路15朝向侧面齿轮S的外周齿部Sg(从而小齿轮P)侧流动。
并且,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形成为:其半径方向的宽度t1比小齿轮P的最大直径d1大,并且中间壁部Sw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最大壁厚t2比小齿轮轴PS的有效直径d2小(参照图1)。由此,如后所述,能够使侧面齿轮S充分大径化以能够将侧面齿轮S的齿数Z1设定为充分大于小齿轮P的齿数Z2,并且能够使侧面齿轮S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充分薄壁化。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效直径d2”是指与小齿轮P分体或者一体形成的、支承小齿轮P且安装在输入部件I上的、作为小齿轮支承部的轴(即,小齿轮轴PS或者后述的支承轴部PS’)的外径d2。
并且,一对罩部C、C’中的一个C与输入部件I分体地形成且通过螺栓b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输入部件I结合,但也可以使用除了螺纹方式以外的各种结合手段,例如焊接手段或铆接手段作为该结合手段。并且另一个罩部C’与输入部件I一体地形成。此外,也可以使另一个罩部C’与一个罩部C相同地与输入部件I分体地形成,并借助螺栓b或以外的结合手段与输入部件I结合。
并且各个罩部C、C’具有:圆筒状的轴套部Cb,其呈同心状地包围侧面齿轮S的轴部Sj且将其嵌合支承为旋转自如;以及板状的侧壁部Cs,其一体地接连设置于轴套部Cb的轴向内端,且使外侧面为与输入部件I的旋转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罩部C、C’的侧壁部Cs配置为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收纳于输入部件I(因此,输入齿部Ig)的宽度内。由此,抑制了罩部C、C’的侧壁部Cs比输入部件I的端面更向轴向外侧突出,因此有利于实现差动装置D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窄幅化。
并且,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和齿部Sg中的至少一方(在图示例中为中间壁部Sw)的背面经由垫圈W以旋转自如的方式由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支承。此外,也可以省略这样的垫圈W,由侧壁部Cs的内侧面直接对侧面齿轮S的背面进行支承并使其旋转自如。并且,侧面齿轮S的轴部Sj也可以经由轴承支承于罩部C、C’的轴套部Cb。
接下来,一并地参照图6,对作为小齿轮支承部的小齿轮轴PS向输入部件I上安装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对于小齿轮轴PS,小齿轮轴PS的两端部分别经安装体T连结支承于输入部件I,在安装体T上形成有能够在整周嵌合、保持小齿轮轴PS的端部的保持孔Th(参照图1)。并且在输入部件I的内周面上凹陷设置有在输入部件I的靠一个罩部C侧的侧面具有开口部且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延伸的横截面为コ字状的安装槽Ia,向该安装槽Ia内自安装槽Ia的开口部插入长方体状的安装体T。对于安装体T,在其插入于输入部件I的安装槽Ia内的状态下用螺栓b将一个罩部C紧固于输入部件I,从而安装体T被固定于输入部件I。并且在安装体T和小齿轮P的大径侧端面之间安插有允许其间的相对旋转的环状的止推垫圈25。
根据如上所述的小齿轮轴PS向输入部件I上安装的安装结构,由于通过对小齿轮轴PS的端部在整周进行嵌合保持的块状的安装体T,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将小齿轮轴PS连结固定于输入部件I的安装槽Ia,因此无需在输入部件I上特别形成用于小齿轮轴PS支承的贯通孔,并且不会降低组装作业性,能够使小齿轮轴PS高强度地连结支承于输入部件I。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覆盖侧面齿轮S的外侧的罩部C兼作防止安装体T脱落的止脱固定单元而实现了结构简单化。
这样,在小齿轮轴PS的两端部通过安装体T而连结支承于输入部件I的状态下,在被小齿轮轴PS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小齿轮P的大径侧端面和输入部件I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半径方向的间隙10。因此,润滑油容易存积于该间隙10中,因此对防止面对间隙10的小齿轮P的端部及小齿轮P周边部的烧伤是有效的。
此外,上述的一个罩部C的侧壁部Cs具有覆盖侧面齿轮S的背面的油保持部7,该油保持部7在从输出轴A的轴向外侧观察的侧视观察时(即在图2中观察)位于包含与小齿轮P重叠的区域的第一规定区域,此外,在上述侧视观察时,在不与小齿轮P重叠的第二规定区域内,所述一个罩部C的侧壁部Cs为兼有掏空部8和连结臂部9的结构,所述掏空部8使侧面齿轮S的背面露出到差速器壳体DC外,所述连结臂部9在输入部件I的周向上离开油保持部7并且在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上延伸,且连结轴套部Cb和输入部件I之间。换言之,关于罩部C的基本上为圆板状的侧壁部Cs,通过在其上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形成为缺口状的掏空部8,该侧壁部Cs成为在周向上夹着掏空部8、在一侧形成有油保持部7而在另一侧形成有连结臂部9的结构方式。
对于这样的罩部C的侧壁部Cs的结构方式,尤其通过油保持部7,能够容易地使因输入部件I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想要向径向外侧移动的润滑油滞留在被油保持部7和输入部件I覆盖的空间内,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润滑油保持在小齿轮P和小齿轮P的周边部。此外,通过罩部C具有掏空部8,能够使润滑油通过掏空部8而在差速器壳体DC的内外流通,因此,润滑油被适度地交换和冷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油劣化。并且,除了不需要在差速器壳体DC内封入大量的润滑油,罩部C自身还与掏空部8的形成相应地变轻,因此相应地实现了差动装置D的轻量化。
此外,掏空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侧壁部Cs的外周端侧开放的缺口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外周端侧不开放的贯通孔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另一罩部C’的侧壁部Cs上也与一个罩部C同样地形成掏空部8。其中,对于另一罩部C’的侧壁部Cs,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都与输入部件I一体地形成。此外,可以使罩部C、C’中的任一个罩部的侧壁部Cs形成为不具有掏空部(因此覆盖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和齿部Sg的背面整面)的圆板状。
此外,将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分别与输入部件I连结的结构作为罩部C、C’与输入部件I的连结结构而与前述内容相同。即,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可以与输入部件I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分体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螺栓b等螺纹方式与输入部件I结合,或者也可以利用其他各种结合手段(例如焊接手段、铆接手段等)与输入部件I结合。
而且,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之间如前述那样安插有垫圈W,为了将垫圈W定位并保持在考虑了通向贯通油路15的润滑油路径的适当的规定位置,在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中的至少一方(在图示例中为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垫圈保持槽16,其中嵌合有垫圈W。
而且,垫圈W和贯通油路15的相对位置被设定成:垫圈W的内周部面对贯通油路15的在中间壁部Sw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由此,通过垫圈W抑制了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的间隙中由于离心力而想要向半径方向外侧流出的润滑油的流动,并能够将润滑油从垫圈W的内周侧经由贯通油路15引导向侧面齿轮S的内侧,因此,能够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沿着侧面齿轮S的内侧面朝向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
并且,一并地参照图4、图5,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17,该导油槽17能够在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掏空部8的周缘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流入。导油槽17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大致三角形状:第一内侧壁17a,其从掏空部8的周缘以相对油保持部7的切线方向倾斜(更具体而言,随着朝向输入部件I的后述的正转方向后侧而向中心轴线L侧倾斜)的方式倾斜延伸;第二内侧壁17b,其同样地在油保持部7的切线方向上延伸;以及里壁部17c,其连接两内侧壁17a、17b的内端之间。
而且导油槽17的面对里壁部17c所面对的内里槽部17i配置与这样的位置:在与输入部件I的旋转轴线L垂直的投影面上观察时,总是与垫圈W的一部分重叠,并且伴随输入部件I的旋转还能够临时与贯通油路15的在中间壁部Sw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重叠。
这样,在为了使汽车前进而通过从发动机传递至差动装置D的输入齿部Ig的旋转力使输入部件I向正转方向(图2~图5的粗体箭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变速箱1内在差速器壳体DC的周围飞散的润滑油凭借该飞散的润滑油和旋转中的罩部C、C’的相对速度差而从掏空部8的周缘流入油保持部7内(即导油槽17)。在该种情况下,流入导油槽17内的润滑油尤其借助于第一内侧壁17a的引导作用而朝向导油槽17的旋转方向最后侧位置的内里槽部17i高效地集中,并被高效地从内里槽部17i引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侧。而且,通过贯通油路15到达侧面齿轮S的内侧的润滑油借助于离心力在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的内侧面上向径向外侧流动,到达侧面齿轮S的齿部Sg。由此,对垫圈W的润滑效果有所提高自不必说,且能够能够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朝向侧面齿轮S的外周的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从而提高了对侧面齿轮S和小齿轮P的啮合部或小齿轮P的滑动部的润滑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罩部C、C’在掏空部8的周缘部具有在输入部件I旋转时能够引导润滑油向输入部件I的内侧流入的油引导斜面f,上述的导油槽17的入口也在油引导斜面f上开口。而且,油引导斜面f由斜面构成,当从在输入部件I的周向横切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的横截面(参照图5的局部剖视图)进行观察时,该斜面从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各自的外侧面朝向内侧面向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各自的周向中央侧倾斜。
这样,通过该油引导斜面f的导油作用,能够随着差速器壳体DC的旋转使润滑油顺畅地从罩部C、C’的外侧流向内侧,尤其还能够使润滑油更高效地从开口在油引导斜面f的入口流入导油槽17,因此,能够与导油槽17所发挥的所述导油作用相辅相成地,进一步提高对啮合部等的润滑效果。
并且,对于罩部C、C’中的掏空部8(进而,油保持部7和连结臂部9)的方式,考虑有各种变形例,不限于图2、图3的实施方式。
并且,对于凹陷设置于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的导油槽17的方式,也考虑有多种变形例,例如,可以如图7所示将导油槽17形成为曲率在一部分区域内不同的一连串的圆弧状。即,对于导油槽17,在伴随输入部件I的正转方向的旋转,在变速箱1内飞散的润滑油从罩部C、C’的掏空部8周缘流入导油槽17时,该流入的润滑油借助于圆弧状的第一内侧壁17a的引导作用而与图1~图6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地高效地朝向导油槽17的旋转方向最后侧位置的内里槽部17i集中,并被高效地从该内里槽部17i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侧。因此,图7中描述的导油槽17能够达成与图1~图6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导油槽17相同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在其输入部件I从发动机承受旋转力的情况下,在小齿轮P不绕着小齿轮轴PS自转而与输入部件I一起绕着输入部件I的轴线L公转时,左右的侧面齿轮S被以相同速度旋转驱动,该驱动力均等地传递到左右的输出轴A。并且,在由于汽车转弯行驶等而在左右的输出轴A产生旋转速度差时,通过小齿轮P自转并公转,在允许该差动旋转的状态下从该小齿轮P对左右的侧面齿轮S传递旋转驱动力。以上与以往公知的差动装置的工作相同。
而且,汽车前进行驶状态下发动机的动力经由差动装置D传递至左右的输出轴A的情况下,伴随差速器壳体DC的正转方向(图2至图5的粗体箭头方向)的旋转,润滑油猛烈地飞散到变速箱1内的各处,但该飞散润滑油的一部分如前所述从掏空部8流入至罩部C、C’的内侧。
在该种情况下,流入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内侧面形成的导油槽17的润滑油如前述那样借助于第一内侧壁17a的引导作用朝向内里槽部17i高效地集中,并被高效地从此处导向垫圈W和贯通油路15侧,因此,对垫圈W的润滑效果有所提高自不必说,且能够更有效地增加通过贯通油路15借助于离心力而朝向侧面齿轮S的外周的齿部Sg侧的润滑油量。由此,提高了对侧面齿轮S和小齿轮P的啮合部以及小齿轮P的滑动部的润滑效果。其结果为,即使在因侧面齿轮S的大径化而使侧面齿轮S的齿部Sg远离输出轴A的情况下或小齿轮P高速旋转的严酷的运转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向上述的啮合部和滑动部供给润滑油,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该啮合部和滑动部的烧伤。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中,侧面齿轮S具有:与输出轴A连接的轴部Sj;以及中间壁部Sw,其形成为与输出轴A的轴线L垂直的扁平的环板状并一体地连接轴部Sj和从该轴部Sj向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侧面齿轮S的齿部Sg之间,此外,中间壁部Sw形成为其半径方向宽度t1比小齿轮P的最大直径d1长。因此,能够使侧面齿轮S相对于小齿轮P充分大径化以能够将侧面齿轮S的齿数Z1设定为充分大于小齿轮P的齿数Z2,因此,能够减轻从小齿轮P向侧面齿轮S传递扭矩时的小齿轮轴PS的载荷负担,从而能够实现小齿轮轴PS的有效直径d2的小径化,进而实现小齿轮P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窄幅化。
并且,如上述那样减轻小齿轮轴PS的载荷负担的同时,作用于侧面齿轮S的反作用力降低,此外,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或者齿部Sg的背面被罩侧壁部Cs支承,因此,即使使侧面齿轮S的中间壁部Sw薄壁化,也容易确保侧面齿轮S所需的刚性强度,即,能够确保对侧面齿轮S的支承刚性并且使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充分薄壁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的最大壁厚t2形成为比能够如上述那样小径化的小齿轮轴PS的有效直径d2小,因此,能够实现侧面齿轮中间壁部Sw的进一步的薄壁化。而且通过使罩侧壁部Cs形成为外侧面为与输出轴A的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的板状,还实现了罩侧壁部Cs自身的薄壁化。
这些的结果为,差动装置D能够确保与以往装置相同程度的强度(例如静态扭转载荷强度)和最大扭矩传递量,并且作为整体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由此,即使对于差动装置D的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传动系统,也能够以高自由度不费劲而容易地组装差动装置D,并且对于传动系统的小型化方面也颇为有利。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较长的小齿轮轴PS作为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在小齿轮(差动齿轮)P的大径侧的端面上同轴且一体地结合的支承轴部PS’来构成小齿轮支承部(差动齿轮支承部)。根据该结构,由于不需要在小齿轮P上设置使小齿轮轴PS嵌合的贯通孔,因此,能够相应地使小齿轮P小径化(轴向窄幅化),能够实现差动装置D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的扁平化。即,在小齿轮轴PS贯通小齿轮P的情况下,需要在小齿轮P上形成与小齿轮轴的直径对应的尺寸的贯通孔,而在使支承轴部PS’与小齿轮P的端面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不依赖支承轴部PS’的直径而实现小齿轮P的小径化(轴向窄幅化)。
并且,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支承轴部PS’的外周面和供支承轴部PS’插入的安装体T的保持孔Th的内周面之间,介入有允许其间的相对旋转的作为轴承的轴承衬套12。此外,作为轴承,也可以使用滚针轴承等轴承。并且,也可以省略轴承,使支承轴部PS’直接与安装体T的保持孔Th嵌合。
另外在如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3中例示的以往的差动装置(尤其在输入部件内具有小齿轮(差动齿轮)和与小齿轮(差动齿轮)啮合的一对侧面齿轮(输出齿轮)的以往的差动装置)中,通常,使用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14×10、16×10或者13×9作为侧面齿轮(输出齿轮)的齿数Z1和小齿轮(差动齿轮)的齿数Z2。在该种情况下,输出齿轮相对于差动齿轮的齿数比Z1/Z2分别为1.4、1.6、1.44。并且,在以往的差动装置中,作为齿数Z1、Z2的其他组合,公知有例如15×10、17×10、18×10、19×10或者20×10,该种情况下的齿数比Z1/Z2分别为1.5、1.7、1.8、1.9、2.0。
另一方面,现今,伴有在差动装置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的差动装置也增多,市场中要求确保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并且使差动装置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然而,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从上述齿数比的组合可知,为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宽度宽的结构方式,因此处于难以满足上述的市场的要求的状况。
因此,以下通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观点,具体确定能够确保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并且使差动装置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的差动装置D的结构例。此外,由于该结构例所涉及的差动装置D的各结构要素的结构与在图1~图8(尤其图1~图7)中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D的各结构要素相同,因此,各结构要素的参考标号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标号相同的标号,省略结构说明。
首先,一并参照图9对用于使差动装置D在输出轴A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的基本的想法进行说明,其为:
[1]相比于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的齿数比增大侧面齿轮S即输出齿轮相对于小齿轮P即差动齿轮的齿数比Z1/Z2。(由此,齿轮的模数(因而,齿厚)减小,齿轮强度降低,另一方面,侧面齿轮S的分度圆直径增大,齿轮啮合部处的传递载荷降低并且齿轮强度增大,但整体上,如后所述,齿轮强度降低。)
[2]相比于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的节锥距增大小齿轮P的节锥距PCD。(由此,齿轮的模数增加,齿轮强度增大,同时侧面齿轮S的分度圆直径增大,齿轮啮合部处的传递载荷降低,齿轮强度增大,因此,整体上,如后所述,齿轮强度大幅度增大。)
因此,通过将齿数比Z1/Z2和节锥距PCD设定成使得上述[1]的齿轮强度降低的量和上述[2]的齿轮强度增大的量相等或者使得上述[2]的齿轮强度增大的量比上述[1]的齿轮强度降低的量大,整体上,能够使齿轮强度与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相等或比其大。
接着,通过数学式来具体地验证基于上述[1]、[2]的齿轮强度的变化方式。而且,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验证进行说明。首先,将使侧面齿轮S的齿数Z1为14,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的差动装置D’作为“基准差动装置”。并且,“变化率”是指在以基准差动装置D’为基准(即100%)的情况下的各种变量的变化率。
对于[1]
在设侧面齿轮S的模数为M,设分度圆直径为PD1,设节面角为θ1,设节锥距为PCD,设在齿轮啮合部处的传递载荷为F,设传递扭矩为T的情况下,通过锥齿轮的一般表达式
M=PD1/Z1
PD1=2PCD·sinθ1
θ1=tan-1(Z1/Z2)
根据这些表达式,齿轮的模数为
M=2PCD·sin{tan-1(Z1/Z2)}/Z1···(1),
并且基准差动装置D’的模数为2PCD·sin{tan-1(7/5)}/14。
因此,通过将该两个表达式的右边项相除,相对于基准差动装置D’的模数变化率如以下的式子(2)所示。
【数学式1】
并且,与齿轮强度(即齿部的弯曲强度)相当的齿部的截面系数为与齿厚的平方成比例的关系,另一方面,该齿厚与模数M为大致线性的关系。因此,模数变化率的平方与齿部的截面系数变化率、进而齿轮强度的变化率相当。即,该齿轮强度变化率根据式子(2)如以下的式子(3)所示。式子(3)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通过图10的L1示出,由此可知,随着齿数比Z1/Z2增加,齿轮强度因模数减小而降低。
【数学式2】
另外,根据上述的锥齿轮的一般公式,侧面齿轮S的扭矩传递距离如以下的式子(4)所示。
PD1/2=PCD·sin{tan-1(Z1/Z2)}···(4)
而且,基于扭矩传递距离PD1/2的传递载荷F为F=2T/PD1。因此,在基准差动装置D’的侧面齿轮S中,如果使扭矩T为一定,则传递载荷F和分度圆直径PD1为成反比例的关系。并且由于传递载荷F的变化率也为与齿轮强度的变化率成反比例的关系,因此,齿轮强度的变化率与分度圆直径PD1的变化率相等。
其结果为,分度圆直径PD1的变化率使用式子(4)而如以下的式子(5)所示。
【数学式3】
式子(5)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通过图10的L2示出,由此可知,随着齿数比Z1/Z2增加,齿轮强度因传递载荷降低而增加。
结果为,通过模数M的减小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减小变化率(上述的式子(3)的右边项)乘以传递载荷降低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增加变化率(上述的式子(5)的右边项),用以下的式子(6)表示伴随着齿数比Z1/Z2增加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
【数学式4】
式子(6)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用图10的L3示出,由此可知,随着齿数比Z1/Z2增加,整体上,齿轮强度下降。
对于[2]
当相比于基准差动装置D’的节锥距而增加小齿轮P的节锥距PCD时,在将变更前的PCD设为PCD1,将变更后的PCD设为PCD2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的锥齿轮的一般公式,如果设齿数为一定,则PCD的变更前后的模数变化率为(PCD2/PCD1)。
另一方面,根据导出式子(3)的过程可知,侧面齿轮S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与模数变化率的平方相当,因此,结果为,
模数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变化率=(PCD2/PCD1)2···(7)
式子(7)通过图11的L4示出,由此可知,随着节锥距PCD增加,齿轮强度因模数增加而增加。
并且,在相比于基准差动装置D’的节锥距PCD1而增加节锥距PCD时,传递载荷F降低,但由此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如前所述与分度圆直径PD1的变化率相等。并且侧面齿轮S的分度圆直径PD1和节锥距PCD为成比例关系。因此,
传递载荷降低导致的齿轮强度变化率=PCD2/PCD1···(8)
式子(8)通过图11的L5示出,由此可知,随着节锥距PCD增加,齿轮强度因传递载荷降低而增加。
而且,通过模数M的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增加变化率(上述的式子(7)的右边项)乘以伴随分度圆直径PD的增加的传递载荷降低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增加变化率(上述的式子(8)的右边项),用以下的式子(9)表示伴随节锥距PCD增加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
节锥距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变化率=(PCD2/PCD1)3···(9)
式子(9)通过图11的L6示出,由此可知,随着节锥距PCD增加,齿轮强度大幅度提高。
而且,将齿数比Z1/Z2和节锥距PCD的组合决定成:用[2]的方法(节锥距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增大量足以弥补[1]的方法(齿数比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的降低量,使整体上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与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相等或在其以上。
例如,在100%维持基准差动装置D’的侧面齿轮S的齿轮强度的情况下,设定成通过[1]求得的伴随齿数比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上述的式子(6)的右边项)乘以通过[2]求得的根据节锥距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上述的式子(9)的右边项)的值为100%即可。由此,100%维持基准差动装置D’的齿轮强度的情况下的齿数比Z1/Z2和节锥距PCD的变化率的关系可通过以下的式子(10)求得。式子(10)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通过图12的L7示出。
【数学式5】
这样,式子(10)示出在将齿数比Z1/Z2=14/10的基准差动装置D’的齿轮强度维持在100%的情况下的齿数比Z1/Z2和节锥距PCD的变化率的关系(参照图12),但在将支承小齿轮P的小齿轮轴PS(即小齿轮支承部)的轴直径设为d2的情况下,该图12的纵轴的节锥距PCD的变化率能够转换为d2/PCD的比率。
【表1】
PCD | 轴直径(d2) | d2/PCD |
31 | 13 | 42% |
35 | 15 | 43% |
38 | 17 | 45% |
39 | 17 | 44% |
41 | 18 | 44% |
45 | 18 | 40% |
即,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节锥距PCD的增大变化如上述表1那样与d2的增大变化相关,并且能够在设d2为一定时,表现为d2/PCD的比率下降。而且,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如上述表1那样,由于在为基准差动装置D’的时候d2/PCD容纳于40%~45%的范围内的关系、和当PCD增大时齿轮强度增大,因此,只要将小齿轮轴PS的轴直径d2和节锥距PCD决定成在基准差动装置D’时至少d2/PCD为45%以下,则能够使齿轮强度与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的齿轮强度相等或者在其以上。即,对于基准差动装置D’的情况,只要满足d2/PCD≤0.45即可。在该种情况下,相对于基准差动装置D’的节锥距PCD1,如果将增减变更后的PCD设为PCD2,则满足以下关系即可:
d2/PCD2≤0.45/(PCD2/PCD1)···(11)。
而且,如果将式子(11)代入上述的式子(10),则d2/PCD和齿数比Z1/Z2的关系能够转换为以下的式子(12)。
【数学式6】
在式子(12)的等号成立时,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能够表示为如图13的L8那样。式子(12)的等号成立时为将基准差动装置D’的齿轮强度维持在100%的情况下的d2/PCD和齿数比Z1/Z2的关系。
另外,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如上所述,通常,不仅是如基准差动装置D’那样使齿数比Z1/Z2为1.4,还采用使齿数比Z1/Z2为1.6的装置,或者齿数比Z1/Z2为1.44的装置。基于该事实,在假定得到基准差动装置D’(齿数比Z1/Z2=1.4)所需的足够的即100%的齿轮强度的情况下,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在齿数比Z1/Z2为16/10的差动装置中,根据图10可知,齿轮强度与基准差动装置D’相比降低至87%。然而,在以往既有的差动装置中,降低到该程度的齿轮强度作为实用强度而被允许并被使用。因此,即使是在轴向上扁平的差动装置中,认为只要相对于基准差动装置D’至少具有87%的齿轮强度,就能够充分确保和容许齿轮强度。
根据这样的观点,若首先求出在将基准差动装置D’的齿轮强度维持在87%的情况下的齿数比Z1/Z2和节锥距PCD的变化率的关系,则通过模仿导出式子(10)的过程进行运算(即,以伴随齿数比增大的齿轮强度的变化率(上述的式子(6)的右边项)乘以节锥距增大导致的齿轮强度变化率(上述的式子(9)的右边项)所得为87%的方式进行运算),能够用以下的式子(10’)表示该关系。
【数学式7】
而且,如果将上述的式子(11)代入上述的式子(10’)中,则将基准差动装置D’的齿轮强度维持在87%的情况下的d2/PCD和齿数比Z1/Z2的关系能够转换为以下的式子(13)那样。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除使用变量表达的项以外,用三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此外的位数被舍掉,与此对应地,在实际中由于计算误差而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在式子的表达中也使用等号进行表达。
【数学式8】
在式子(13)的等号成立的情况下,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能够表示为如图13那样(更具体而言,如图13的线L9那样),在该情况下与式子(13)对应的区域是在图13中在线L9上和比线L9靠下侧的区域。而且,尤其在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齿数比Z1/Z2超过2.0的在轴向上扁平的差动装置中,满足式子(13)并且在图13中比线L10靠右侧的满足齿数比Z1/Z2超过2.0的特定区域(图13的阴影区域),为相对所述基准差动装置D’能够确保至少87%的齿轮强度的Z1/Z2和d2/PCD的设定区域。此外,作为参考,如果在图13中例示分别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40/10,将d2/PCD设定为20.00%时的实施例,则为如菱形点那样,并且如果在图13中例示分别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58/10,将d2/PCD设定为16.67%时的实施例,则为如三角点那样,它们都容纳于上述的特定区域内。对于这些实施例,进行基于仿真的强度分析的结果为,能够确认到得到了与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更具体而言,相对基准差动装置D’,为87%的齿轮强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
这样,位于上述特定区域内的扁平的差动装置为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与以往既有的非扁平的差动装置相同程度的齿轮强度(例如静态扭转载荷强度)和最大扭矩传递量,并且在整体上构成为在输出轴的轴向上充分窄幅化的差动装置,因此,能够达成以下等效果:即使对于差动装置周边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传动系统,也能够以高自由度不费劲且容易地组装差动装置,并且颇为有利于使该传动系统小型化。
并且,位于上述特定区域的扁平的差动装置的结构例如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更具体地说,为图1至图8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处于上述特定区域的扁平的差动装置也能够获得伴随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的效果。
此外,前述的说明(尤其与图10、12、13有关的说明)是针对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时的差动装置进行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对于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6、12、20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上述效果的扁平的差动装置,如图14、15、16的阴影所示,能够用式子(13)表示。即,能够与小齿轮P的齿数Z2的变化无关地应用如上述那样导出的式子(13),例如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6、12、20的情况下,也与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的情况相同地,只要以满足式子(13)的方式来设定侧面齿轮S的齿数Z1、小齿轮P的齿数Z2、小齿轮轴PS的轴直径d2以及节锥距PCD,就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并且,作为参考,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2的情况下,在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48/12,将d2/PCD设定为20.00%时的实施例在图15中用菱形点例示,在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70/12,将d2/PCD设定为16.67%时的实施例在图15中用三角点例示。对于这些实施例,进行基于仿真的强度分析的结果为,能够确认到得到了与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更具体而言,相对基准差动装置D’的87%的齿轮强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并且,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容纳于上述特定区域内。
作为比较例,对于未容纳于上述特定区域内的实施例,例如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的情况下,在图13中用星形点例示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58/10,将d2/PCD设定为27.50%时的实施例,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0的情况下,在图13中用圆点例示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40/10,将d2/PCD设定为34.29%时的实施例,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2的情况下,在图15中用星形点例示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70/12,将d2/PCD设定为27.50%时的实施例,在使小齿轮P的齿数Z2为12的情况下,在图15中用圆点例示将齿数比Z1/Z2设定为48/12,将d2/PCD设定为34.29%时的实施例。对于这些实施例,进行基于仿真的强度分析的结果为,能够确认到无法得到与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更具体而言,相对基准差动装置D’的87%的齿轮强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齿轮强度)。即,能够确认在未容纳于上述特定区域的实施例中无法得到上述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随机地飞散到变速箱1内的润滑油通过罩部C、C’的掏空部8而自然流入的结构,但相对于掏空部8,也可以使在变速箱1内伴随差动装置D的旋转而飞溅到特定方向的润滑油或从变速箱1的顶部滴下到特定位置的润滑油主动地流入,或者可以利用润滑油泵强制性地将润滑油压送入掏空部8。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左右至少一个罩部C、C′的侧壁部Cs设置有掏空部8的结构,但也可以不在左右任何一个罩部C、C′的侧壁部Cs形成掏空部8,而利用该侧壁部Cs覆盖对应的侧面齿轮S的背面整面。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润滑油引导至侧面齿轮S的外侧的油路径,对从形成于罩部C、C’的侧壁部Cs的掏空部8至导油槽17的油路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掏空部8(导油槽17),或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其他油路径。作为所述其他油路径,例如,可以在侧面齿轮S的轴部Sj和罩部C、C’的轴套部Cb的嵌合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螺旋槽,与轴部Sj和轴套部Cb的相对旋转联动地将润滑油从罩部C、C’的外侧通过螺旋槽导向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或者,也可以在罩部C、C’的侧壁部Cs上形成与掏空部8独立的贯通油路,将润滑油从罩部C、C’的外侧导向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输入部件I一体地具有输入齿部Ig的结构,但也可以通过后续安装而将与输入部件I分体形成的齿圈固定于输入部件I。并且本发明的输入部件可以为不具有如上所述的输入齿部Ig或齿圈的结构,例如可以使输入部件I与在动力传递路径中比输入部件I靠上游侧的驱动部件(例如行星齿轮机构或减速齿轮机构的输出部件、环形传动带式传动机构的从动轮等)联动、连结,由此向输入部件I输入旋转驱动力。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一对罩部C、C′分别覆盖一对侧面齿轮S的背面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仅在一个侧面齿轮S的背面设置罩部。在该种情况下,可以在例如未设置罩部的一侧配设在动力传递路径中位于上游侧的驱动部件,使驱动部件和输入部件在未设置罩部的一侧联动、连结。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差动装置D是允许左右车轴的旋转差的装置,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差动装置作为吸收前轮和后轮的旋转差的中心差速器来实施。
Claims (8)
1.一种差动装置,其将输入部件(I)的旋转力经由一对侧面齿轮(S)分配并传递给一对输出轴(A),所述输入部件(I)支承对小齿轮(P)进行支承的小齿轮支承部(PS、PS’),且能够与该小齿轮支承部(PS、PS’)一同旋转,所述一对侧面齿轮(S)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小齿轮(P)啮合的齿部(Sg),该差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侧面齿轮(S)具有:轴部(Sj),其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轴(A)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Sw),其一体地连接所述轴部(Sj)和从该轴部(Sj)向所述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所述齿部(Sg)之间,
所述差动装置还具有罩部(C、C’),该罩部(C、C’)具有覆盖所述一对侧面齿轮(S)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的侧壁部(Cs),且该罩部(C、C’)以与所述输入部件(I)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输入部件(I)结合,
所述中间壁部(Sw)的半径方向的宽度(t1)比所述小齿轮(P)的最大直径(d1)大,
所述侧壁部(Cs)具有使所述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露出的掏空部(8),
在所述至少一个侧面齿轮(S)的所述中间壁部(Sw)上,在从所述轴部(Sj)向所述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离开的位置,形成有两端分别在所述中间壁部(Sw)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15),
在所述侧壁部(Cs)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17),该导油槽(17)能够在所述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所述掏空部(8)的周缘向所述贯通油路(15)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装置还具有垫圈(W),该垫圈(W)安插于所述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所述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之间,
所述垫圈(W)和所述贯通油路(15)的相对位置被设定成:所述垫圈(W)的至少内周部面对所述贯通油路(15)的在所述中间壁部(Sw)的外侧面上的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部(Cs)的内侧面和所述侧面齿轮(S)的外侧面的相对置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嵌合保持所述垫圈(W)的垫圈保持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油槽(17)形成为还能够在所述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所述掏空部(8)的周缘流入所述垫圈(W)。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油槽(17)形成为还能够在所述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所述掏空部(8)的周缘流入所述垫圈(W)。
6.一种差动装置,其将输入部件(I)的旋转力经由一对输出齿轮(S)分配并传递给一对输出轴(A),所述输入部件(I)支承对差动齿轮(P)进行支承的差动齿轮支承部(PS、PS’),且能够与该差动齿轮支承部(PS、PS’)一同旋转,所述一对输出齿轮(S)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差动齿轮(P)啮合的齿部(Sg),所述差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输出齿轮(S)具有:轴部(Sj),其分别与所述一对输出轴(A)连接;以及扁平的中间壁部(Sw),其一体地连接所述轴部(Sj)和从该轴部(Sj)向所述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远离的所述齿部(Sg)之间,
所述差动装置还具有罩部(C、C’),该罩部(C、C’)具有覆盖所述一对输出齿轮(S)中的至少一个输出齿轮(S)的外侧面的侧壁部(Cs),且该罩部(C、C’)以与所述输入部件(I)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输入部件(I)结合,
所述中间壁部(Sw)的半径方向的宽度(t1)比所述差动齿轮(P)的最大直径(d1)大,
所述侧壁部(Cs)具有使所述输出齿轮(S)的外侧面露出的掏空部(8),
在至少一个输出齿轮(S)的所述中间壁部(Sw)上,在从所述轴部(Sj)向所述输入部件(I)的半径方向外侧离开的位置,形成有两端分别在所述中间壁部(Sw)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开口的贯通油路(15),
在所述侧壁部(Cs)的内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导油槽(17),该导油槽(17)能够在所述输入部件(I)旋转时引导润滑油从所述掏空部(8)的周缘向所述贯通油路(15)流入,
在设所述输出齿轮(S)的齿数为Z1,设所述差动齿轮(P)的齿数为Z2,设所述差动齿轮支承部(PS、PS’)的直径为d2,设节锥距为PCD时,满足
并且,满足Z1/Z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满足Z1/Z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满足Z1/Z2≥5.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51879 | 2014-12-12 | ||
JP2014251879 | 2014-12-12 | ||
JP2015199797A JP6612577B2 (ja) | 2014-10-22 | 2015-10-07 | 差動装置 |
JP2015-199797 | 2015-10-07 | ||
JP2015-223207 | 2015-11-13 | ||
JP2015223207A JP6683460B2 (ja) | 2014-12-12 | 2015-11-13 | 差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97714A CN105697714A (zh) | 2016-06-22 |
CN105697714B true CN105697714B (zh) | 2018-06-26 |
Family
ID=5614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2059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7714B (zh) | 2014-12-12 | 2015-12-11 | 差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83460B2 (zh) |
CN (1) | CN1056977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63115B2 (ja) * | 2017-06-19 | 2021-04-21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差動装置 |
CN113748279A (zh) * | 2019-03-29 | 2021-12-03 | 株式会社爱信 | 差动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97856A (ja) * | 1999-04-14 | 2000-10-24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CN200949647Y (zh) * | 2006-08-03 | 2007-09-19 | 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带可防转大锥齿垫片的驱动桥差速器 |
JP2008281159A (ja) * | 2007-05-14 | 2008-11-20 | Honda Motor Co Ltd |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CN102996714A (zh) * | 2012-11-22 | 2013-03-27 | 柳州市汽车齿轮总厂 | 一种汽车主减速器齿轮副及驱动桥 |
JP2014190526A (ja) * | 2013-03-28 | 2014-10-06 | Honda Motor Co Ltd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95298A (en) * | 1967-11-30 | 1970-02-17 | Borg Warner | Differential lubricating mechanism |
JPS58137644A (ja) * | 1982-02-08 | 1983-08-16 | Nissan Motor Co Ltd | 差動歯車装置 |
JPH04132243U (ja) * | 1991-05-30 | 1992-12-07 | 栃木富士産業株式会社 | 差動制限装置 |
JP5742778B2 (ja) * | 2012-04-26 | 2015-07-01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ギヤ |
-
2015
- 2015-11-13 JP JP2015223207A patent/JP668346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2-11 CN CN201510920595.7A patent/CN1056977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97856A (ja) * | 1999-04-14 | 2000-10-24 |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CN200949647Y (zh) * | 2006-08-03 | 2007-09-19 | 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带可防转大锥齿垫片的驱动桥差速器 |
JP2008281159A (ja) * | 2007-05-14 | 2008-11-20 | Honda Motor Co Ltd |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CN102996714A (zh) * | 2012-11-22 | 2013-03-27 | 柳州市汽车齿轮总厂 | 一种汽车主减速器齿轮副及驱动桥 |
JP2014190526A (ja) * | 2013-03-28 | 2014-10-06 | Honda Motor Co Ltd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114241A (ja) | 2016-06-23 |
JP6683460B2 (ja) | 2020-04-22 |
CN105697714A (zh) | 2016-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15534A (zh) | 差动装置 | |
US9863519B2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CN105546090B (zh) | 差动装置 | |
CN105546082B (zh) | 差动装置 | |
US9945471B2 (en) |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 |
JP7103319B2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US10436308B2 (en)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05697714B (zh) | 差动装置 | |
US20160138702A1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US9587730B2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CN107842602A (zh) | 齿轮装置 | |
CN106015510A (zh) | 车辆用差动装置 | |
JP2017075627A (ja) | スプライン継手 | |
CN106103167A (zh) | 车辆驱动装置 | |
CN105546089B (zh) | 差动装置 | |
CN107791820A (zh) | 混合动力变速驱动桥 | |
US9739364B2 (en) | Differential device | |
CN106895127A (zh) | 差动装置 | |
CN110219969A (zh) | 差动装置 | |
CN110030363A (zh) | 具有润滑功能的齿轮 | |
JP2014190374A (ja) |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 |
CN106337922A (zh) | 差动装置 | |
JP2017009109A (ja) | 差動装置 | |
US20190032769A1 (en) | Transfer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CN105673800B (zh) | 差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