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3656B -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 Google Patents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3656B
CN105683656B CN201480058833.1A CN201480058833A CN105683656B CN 105683656 B CN105683656 B CN 105683656B CN 201480058833 A CN201480058833 A CN 201480058833A CN 105683656 B CN105683656 B CN 105683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pulverizing jet
inner cylinder
combustion space
cyc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88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3656A (zh
Inventor
荒川宜彬
桥口和明
武野计二
汤浅厚志
城岛孝洋
小河秀太
泽升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83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3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36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1/00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 F23D11/24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by pressurisation of the fuel before a nozzle through which it is sprayed by a substantial pressure reduction into a sp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20Non-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on arrival at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22Non-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on arrival at the combustion zone with separate air and gas feed ducts, e.g. with ducts running parallel or crossing each other
    • F23D14/24Non-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on arrival at the combustion zone with separate air and gas feed ducts, e.g. with ducts running parallel or crossing each other at least one of the fluids being submitted to a swirling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7/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air supply
    • F23C7/002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air supply the air being submitted to a rotary or spinning motion
    • F23C7/004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air supply the air being submitted to a rotary or spinning motion us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1/00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 F23D11/36Details, e.g. burner cooling means,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1/38Nozzles; Cleaning devices therefor
    • F23D11/383Nozzles; Cleaning devices therefor with swir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02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flow or gas-flow configuration
    • F23R3/04Air inlet arrangements
    • F23R3/10Air inlet arrangements for primary air
    • F23R3/12Air inlet arrangements for primary air inducing a vortex
    • F23R3/14Air inlet arrangements for primary air inducing a vortex by using swirl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ir; Combustion processes therefor
    • F23C2900/06041Staged supply of oxid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ssure-Spray And Ultrasonic-Wave- Spray Burners (AREA)
  • Air Supply (AREA)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以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包含难燃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也能够不熔损旋流器而长期维持稳焰功能的燃烧喷烧器为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用燃烧喷烧器(1),其喷射燃料与空气并在锅炉火炉的燃烧空间(100)内形成火焰,该锅炉用燃烧喷烧器(1)具备:内筒(2),其在内周侧形成有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路(10);外筒(4),其以包围内筒(2)的方式配置,且在与该内筒(2)之间形成空气供给路(12);以及旋流器(20),其设置在空气供给路(4)上,且对通过该空气供给路(4)的空气施加回旋。旋流器(20)从空气供给路(12)的空气供给侧朝向燃烧空间侧延伸,且具有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叶片(26),在叶片(26)的至少内筒侧设有叶片(26)的厚度在喷烧器轴向上不同的部位,燃烧空间侧的端部的叶片(26)的厚度比该叶片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薄。

Description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燃料与燃烧用空气而在锅炉火炉的燃烧空间生成火焰从而使燃料燃烧的燃烧喷烧器,特别涉及具备使燃烧用空气回旋的旋流器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背景技术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作为锅炉火炉上安装的燃烧喷烧器80,已知在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喷嘴82的外周设有供给燃烧用空气的空气供给喷嘴84、86的结构。在这样的燃烧喷烧器80中,以确保回旋稳焰性为目的,经常在空气供给路上设有旋流器88。
通常,旋流器88使燃烧用空气回旋而向锅炉火炉的燃烧空间100供给,而在燃烧空间100内形成以从燃料供给喷嘴82喷射的燃料流为中心的空气的回旋流92。空气的回旋流92随着远离燃烧喷烧器80因离心力而急速扩大。因此,在回旋流92中形成压力随着朝向中心部而降低的逆压力梯度。通过该逆压力梯度,回旋流92在从燃烧喷烧器80离开某一距离的时刻形成朝向回旋流92的中心部的气流。由此使已燃气体循环,通过其高温而将未燃的混合气(燃料+空气)着火,从而保持火焰。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液体燃料喷烧器,其中,供给一次空气的空气供给路设于喷油喷嘴的外周,在空气供给路的前端部设有使一次空气回旋的旋流器。
另外,虽不是具备旋流器的结构,但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供给液体流的液体供给喷嘴的外周设有空气供给路的喷嘴组件。该喷嘴组件形成为通过空气使从液体供给喷嘴供给的液体微粒化而喷射的结构。除此以外,设置碰撞销(impulse pin)从而进一步促进液体粒子破坏,而且还具有防止液体向碰撞销底部周围积蓄的功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1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10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从化石燃料的枯竭化的角度出发,要求对包含石油残渣物即SDA沥青、VR燃料(Vacuum Residue)等难燃成分的燃料进行有效利用。这样的燃料也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燃烧喷烧器中使用包含难燃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存在旋流器上附着的燃料中的挥发成分因火焰的辐射热量而挥发从而在旋流器上固着并堆积有高残留碳的情况。若向旋流器堆积的碳的堆积量增加,则存在火焰向旋流器侧吸引,碳异常燃烧而使旋流器熔损,导致旋流器的寿命明显降低的顾虑。例如也存在拥有10年以上的耐用年数的旋流器在1年内熔损的情况。
以往,对燃烧喷烧器中的旋流器的要求功能主要着眼于回旋稳焰性、燃烧性的提高的方面,而几乎未采取针对旋流器的熔损的对策。专利文献2所述的喷嘴组件仅记载了以提高燃料的喷雾性能为目的而设有碰撞销等的结构,而并未公开任何关于旋流器的寿命提高的内容。因此,迫切期望一种旋流器不熔损而能够长期维持稳焰功能的燃烧喷烧器。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包含难燃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旋流器也不熔损而能够长期维持稳焰功能的燃烧喷烧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经本发明人潜心研究旋流器熔损的机构的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作为一个例子,参照图10~图12对使用了油燃料的情况下的旋流器的熔损机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0是表示旋流器上附着有燃料的状态的燃烧喷烧器的主视图,图11是说明以往的燃烧喷烧器中的气流的剖视图,图12是说明以往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的立体图。
旋流器88使空气回旋从而在燃烧空间100内形成回旋流92,然而一部分气流从回旋流92剥离,利用该剥离的气流来产生朝向旋流器88侧的逆流94。从燃料供给喷嘴82雾状喷出的喷雾油滴中的微粒被该逆流94搬运而回绕,而与旋流器88碰撞并附着。附着的油被火焰的辐射热量加热,如图10所示残留碳90主要固着于旋流器88的内周侧。该残留碳90堆积,将相邻的旋流器88的叶片88a之间堵塞而吸引火焰,附着油被加热从而导致旋流器88的熔损。
另外,本发明人对来自回旋流92的气流的剥离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的结果为,发现在旋流器88的各叶片88a的端面以及燃料供给喷嘴(内管)82的端面上形成负压区域95是主要原因。即,因该负压区域95而使气流从回旋流92剥离,从而朝向旋流器88的叶片88a的基部(内管侧)产生强烈的逆流94。并且,由于该逆流94的存在,基于上述机理而导致旋流器88熔损。
因此,若干实施方式的燃烧喷烧器喷射燃料与空气而在锅炉火炉的燃烧空间内形成火焰,所述锅炉用燃烧喷烧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内筒,其在内周侧形成有供给所述燃料的燃料供给路;外筒,其以包围所述内筒的方式配置,且在与该内筒之间形成空气供给路;以及旋流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给路上,且对通过该空气供给路的所述空气施加回旋,所述旋流器从所述空气供给路的空气供给侧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侧延伸,且具有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叶片,在所述叶片的至少所述内筒侧设有所述叶片的厚度在喷烧器轴向上不同的部位,所述燃烧空间侧的端部的所述叶片的厚度比该叶片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薄。需要说明的是,叶片的最大壁厚部是指,叶片的空气供给侧端部至燃烧空间侧端部之间的壁厚最厚的部位。
在上述燃烧喷烧器中,由于旋流器的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的厚度形成为比该叶片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薄,因此能够减小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面上形成的负压区域。因此,能够抑制因负压区域而产生的回旋流的剥离,能够抑制剥离出的气流产生朝向旋流器侧的逆流。而且,由于能够减少燃料向旋流器附着,因此能够防止旋流器的熔损,能够长期维持旋流器的稳焰功能。
另外,如上述那样基于回旋流的剥离而形成的气流的逆流主要产生于内筒侧,因此通过至少将内筒侧的叶片的厚度设置为比最大壁厚部薄,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燃料向旋流器附着。需要说明的是,无需言及,不仅内筒侧,也可以从内筒侧至外筒侧设置叶片的较薄的部分。
并且,减薄燃料容易附着的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的厚度来减小附着面积,因此即使存在因以叶片端面处的剥离为起点的逆流而向叶片回绕的燃料,也能够进一步减少燃料向旋流器的附着量。
在至少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侧的侧面上设有以随着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侧的端部而厚度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需要说明的是,倾斜部设于叶片的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
像这样,通过在叶片的侧面设置倾斜部而减薄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因此不妨碍旋流器的叶片与叶片之间的气流而能够顺畅地形成回旋流。
在该情况下,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在所述叶片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倾斜部,通过这两个所述倾斜部而将所述燃烧空间侧的端部形成锥形状。
通常,为了在锅炉火炉内适当的稳焰,将旋流器设计成使吹送的空气以适当的角度回旋。若为了减薄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而设置倾斜部,则可能导致吹送的空气的角度从适当的角度范围偏离。因此,通过在叶片的两侧面设置倾斜部能够减小一个倾斜部的角度,从而容易将吹送的空气的角度设定于适当的角度范围内。即,能够将倾斜部对从旋流器吹送的空气的角度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小限度。另外,由于能够减小一个倾斜部的角度,因此也能够避免在锥形开始位置处气流剥离的可能性。
在至少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燃烧喷烧器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喷烧器的轴向倾斜地安装,所述叶片具有:以在所述空气供给侧具有曲率中心的方式使该空气供给侧弯曲而成的弯曲区域、所述燃烧空间侧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区域,所述倾斜部形成于所述直线区域。
像这样,叶片在空气供给侧即上游侧(气流方向)具有弯曲区域而在燃烧空间侧即下游侧具有直线区域,从而导入叶片与叶片之间的气流在弯曲区域顺畅地改变方向,之后在直线区域被整流化,因此能够有效地形成回旋流。另外,将倾斜部形成于直线区域,因此与形成于弯曲区域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倾斜部的加工精度(例如角度等)。
在该情况下,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直线区域的叶片侧面在5~10°的范围内倾斜。
由此,能够防止回旋流的剥离且防止气流在倾斜部剥离。即,在倾斜部的角度值小于5°的情况下,难以使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充分减薄,从而会产生回旋流的剥离。另一方面,在倾斜部的角度值超过10°的情况下,存在气流在倾斜部剥离的可能性。
在至少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叶片在所述燃烧空间侧的端部具有端面,所述端面具有确保机械强度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确保机械强度的厚度”是指,即使暴露于来自锅炉火炉的热量及气流中也长期保持不会破损的厚度。
像这样,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由端面形成,由此能够提高旋流器的耐久性。另外,在叶片的燃烧空间侧端部为端面的情况下有利于加工,且提高了对于腐蚀的耐久性。
在至少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侧包括面向所述燃烧空间的部位沿所述喷烧器的轴向被切除而成的缺口部。
像这样,在叶片的至少内筒侧设置缺口部,从而即使存在因以叶片端面处的剥离为起点的逆流而向叶片回绕的燃料,也能够通过缺口部抑制燃料向叶片附着。
在该情况下,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即,多个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喷烧器的轴向朝相同方向倾斜且在所述喷烧器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相邻的所述叶片的所述空气供给侧的端部与所述燃烧空间侧的端部在所述喷烧器的轴向上重叠地配置,以保留有所述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所述缺口部。
若在旋流器的相邻的叶片与叶片之间存在沿喷烧器的轴向贯通的空间,则可能对回旋流的形成造成阻碍。因此,通过以保留有相邻的叶片彼此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缺口部,由此能够在不影响回旋流的形成的情况下抑制燃料向旋流器附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即使在使用包含SDA沥青、VR燃料(VacuumResidue)等难燃成分的燃料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燃料向旋流器附着,能够防止旋流器的熔损。由此,能够长期维持旋流器的稳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烧喷烧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的立体图。
图3是沿旋流器的径向观察时的叶片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的立体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的剖视图。
图6是从A方向观察图5的旋流器时的图。
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的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旋流器的剖视图。
图9是将图8的旋流器的叶片沿圆周方向展开时的图。
图10是表示旋流器上附着有燃料的状态的燃烧喷烧器的主视图。
图11是说明以往的燃烧喷烧器中的气流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以往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该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在没有特定的记载的情况下,便不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此,而仅为说明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烧喷烧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的立体图,图3是沿旋流器的径向观察时的叶片的放大图。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燃烧喷烧器1具备:内筒2、以包围内筒2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的外筒4、设于内筒2与外筒4之间的旋流器20。
在内筒2的内周侧形成有燃料供给路10。向燃料供给路10供给的燃料例如为液体燃料,也可以使用包含SDA沥青、VR燃料(Vacuum Residue)等难燃成分的燃料。内筒2的一方的端部面向锅炉火炉的燃烧空间100。
在外筒4的外周侧设有一次空气喷嘴6,在一次空气喷嘴6的更外周侧设有二次空气喷嘴8。在一次空气喷嘴6的内周面与内筒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供给燃烧用的一次空气的一次空气供给路14,在二次空气喷嘴8的内周面与一次空气喷嘴6的外周面之间设有供给燃烧用的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路16。在一次空气供给路14、二次空气供给路16的空气供给侧分别设有一次叶轮17、二次叶轮18。而且向各空气供给路供给的空气供给量通过这些叶轮17、18来调节。
外筒4配置于一次空气供给路14的燃烧空间100侧,将一次空气供给路14分隔为内周侧流路12与外周侧流路13。流通于一次空气供给路14内的一次空气中的流入外周侧流路13的一次空气直接向燃烧空间100吹送。另一方面,流入内周侧流路12的一次空气通过后述的旋流器20被施加回旋而向燃烧空间100吹送。
旋流器20设于一次空气供给路14的内周侧流路12,且主要以稳焰为目的而使一次空气回旋。旋流器20从一次空气供给路14(内周侧流路12)的空气供给侧朝向燃烧空间100侧延伸。旋流器20也可以设于一次空气供给路14的燃烧空间侧100的端部附近。如图2所示,旋流器20具有在内筒2与外筒4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多个叶片26。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例示了设有七个叶片26的情况。这里,旋流器20也可以在与内筒2对应的旋流器内筒22、与外筒4对应的旋流器外筒24之间安装叶片26且使它们一体化。在该情况下,旋流器20被嵌入固定于内筒2与外筒4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叶片26相对于喷烧器轴向O向相同方向倾斜,并且在喷烧器1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如图3所示,各叶片26具有: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空气供给侧)弯曲的弯曲区域42、下游侧(燃烧空间100侧)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区域44。而且,旋流器20的一方的侧面32以具有角度的方式面向燃烧空间100(参照图2以及图4)。由此,流入旋流器20的叶片26与叶片26之间的空气因叶片26的倾斜而回旋,在燃烧空间100内形成空气的回旋流。另外,弯曲区域42与叶片26相比以在空气供给侧具有曲率中心的方式弯曲。流入相邻的叶片26之间的空气在通过弯曲区域42改变方向后,通过直线区域44被整流化而向燃烧空间100喷射,因此能够在燃烧空间100内有效地形成回旋流。
另外,为了抑制空气的回旋流剥离而向旋流器20侧逆流,本实施方式具备以下的结构。
如图3所示,旋流器20的叶片26至少在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具有叶片26的厚度在喷烧器轴向O上不同的部位。并且,至少在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燃烧空间侧端部30的厚度d1形成为比叶片26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d2薄。此时,无需言及,不仅内筒2侧,内筒2至外筒4之间的叶片26的厚度也可以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叶片26的最大壁厚部是指,叶片26的空气供给侧端部40至燃烧空间侧端部30之间的壁厚最厚的部位。图3中作为最大壁厚部而示出了空气供给侧端部40的厚度,然而最大壁厚部的部位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像喷烧器轴向O的中央部位等那样最大壁厚部为其他的部位的情况。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至少在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的侧面32、34的至少一方的侧面32(或者34)上设有厚度以朝向燃烧空间侧端部30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36(或者38)。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叶片26的两侧面32、34分别设置倾斜部36、38,而通过这两个倾斜部36、38将燃烧空间侧端部30形成为锥形状。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旋流器20的叶片26的燃烧空间侧端部30的厚度d1形成为比最大壁厚部的厚度d2薄,因此,如图4所示能够减小叶片26的燃烧空间侧端面上形成的负压区域54。因此,能够抑制因负压区域54而产生的回旋流50的剥离,能够抑制剥离后的气流产生朝向旋流器20侧的逆流52。由此,能够减少燃料向旋流器20附着,因此能够防止旋流器20的熔损,能够长期维持旋流器20的稳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的立体图。
另外,基于回旋流50的剥离而形成的气流的逆流52主要在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产生,因此通过至少减薄内筒2侧的叶片26的厚度,能够可靠地防止燃料向旋流器20附着。
并且,减薄燃料容易附着的叶片26的燃烧空间侧端部30的厚度而减小附着面积,因此即使存在因以叶片端面处的剥离为起点的逆流52而使燃料向叶片26回绕,也能够进一步减少燃料向旋流器20的附着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倾斜部36、38也可以形成于叶片26的直线区域44。像这样,通过将倾斜部36、38形成于直线区域44,与形成于弯曲区域4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倾斜部36、38的加工精度(例如角度等)。
在该情况下,倾斜部36、38的倾斜角度θ可以相对于直线区域44的侧面32、34处于5~10°的范围。由此,能够防止回旋流的剥离,并且能够防止气流在倾斜部36、38剥离。
并且,叶片26可以在燃烧空间侧端部30具有端面,该端面具有确保机械强度的厚度d1。像这样,通过用端面来形成叶片26的燃烧空间侧端部30,从而能够提高旋流器20的耐久性。另外,在叶片26的燃烧空间侧端部30为端面的情况下有利于加工,且提高了对于腐蚀的耐久性。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以及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烧喷烧器进行说明。通过将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组合使用,能够实现旋流器的进一步的长寿命化。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的剖视图,图6是从A方向观察图5的旋流器时的图。
本实施方式具备如下结构,其目的在于即使存在因以旋流器20的叶片端面处的剥离为起点的逆流而向叶片回绕的燃料,也可以抑制燃料附着。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叶片26至少在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具有面向燃烧空间100的部位沿喷烧器轴向O被切除而成的缺口部46。例如,缺口部46在从叶片26的侧面观察时成为,切除宽度在径向中央部最大,而越朝向两端切除宽度变得越小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46的形状不限定于此。
图7是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流器附近的气流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叶片26的至少内筒2(旋流器内筒22)侧设置缺口部46,从而即使存在因以叶片端面处的剥离为起点的逆流52而向叶片回绕的燃料,也能够通过缺口部46抑制燃料向叶片26附着。
并且,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如上述那样多个叶片26相对于喷烧器轴向O向相同方向倾斜且在喷烧器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相邻的叶片的空气供给侧端部40与燃烧空间侧端部30在喷烧器轴向O上重叠地配置的情况下,可以以保留有该重叠区域60的方式形成缺口部46。
若在旋流器20的相邻的叶片26与叶片26之间存在沿喷烧器1的轴向O贯通的空间,则可能对回旋流的形成产生阻碍。因此,通过以保留相邻的叶片26彼此重叠的区域60的方式形成缺口部46,由此能够在不影响回旋流的形成的情况下抑制燃料向旋流器20附着。
参照图8以及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旋流器的剖视图,图9是将图8的旋流器的叶片沿圆周方向展开时的图。在这些图中,虚线所示的部位是以往的叶片26’的外壳形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叶片26的间距维持与以往的叶片26’相同的间距,与以往的叶片26’相比而缩短叶片26的喷烧器轴向O的长度,并且加长叶片26的径向的长度。由此,相邻的叶片26彼此重叠的区域60扩大,能够增大可形成缺口部48的区域。这里,作为一例,缺口部48在从叶片26的侧面观察时成为,从径向中央部朝向旋流器内筒22侧具有相同的切除宽度且从中央部至旋流器外筒24侧切除宽度变小那样的形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无需言及,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 燃烧喷烧器
2 内筒
4 外筒
6 一次空气喷嘴
8 二次空气喷嘴
10 燃料供给路
12 内周侧流路
13 外周侧流路
14 一次空气供给路
16 二次空气供给路
17 一次叶轮
18 二次叶轮
20 旋流器
22 旋流器内筒
24 旋流器外筒
26 叶片
30 燃烧空间侧端部
32、34 侧面
36、38 倾斜部
40 空气供给侧端部
42 弯曲区域
44 直线区域
46、48 缺口部
50 回旋流
52 逆流
54 负压区域
100 燃烧空间

Claims (11)

1.一种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喷射燃料与空气并在锅炉的火炉的燃烧空间内形成火焰,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具备:
内筒,其在内周侧形成有供给所述燃料的燃料供给路;
外筒,其以包围所述内筒的方式配置,且在与该内筒之间形成空气供给路;以及
旋流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给路上,且对通过该空气供给路的所述空气施加回旋,
所述旋流器从所述空气供给路的空气供给侧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一侧延伸,且具有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叶片,
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一侧其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包括沿所述喷烧器的轴向被切除而成的缺口部,
在所述叶片的至少所述内筒一侧设有所述叶片的厚度在唢烧器轴向上不同的部位,包括所述缺口部的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的所述叶片的厚度比该叶片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薄,
所述缺口部在从所述叶片的侧面观察时形成为,至少从所述外筒一侧的所述叶片的端部到所述缺口部的切除宽度变成最大的所述叶片的径向中央部,越朝向所述径向中央部,切除宽度越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一侧的侧面上设有以随着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而厚度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片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倾斜部,通过这两个所述倾斜部而将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形成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在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具有端面,所述端面具有确保机械强度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一侧包括面向所述燃烧空间的部位沿所述喷烧器的轴向被切除而成的缺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喷烧器的轴向朝相同方向倾斜且在所述喷烧器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相邻的所述叶片的所述空气供给侧的端部与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喷烧器的轴向上重叠地配置,
以保留有所述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所述缺口部。
7.一种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喷射燃料与空气并在锅炉的火炉的燃烧空间内形成火焰,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具备:
内筒,其在内周侧形成有供给所述燃料的燃料供给路;
外筒,其以包围所述内筒的方式配置,且在与该内筒之间形成空气供给路;以及
旋流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给路上,且对通过该空气供给路的所述空气施加回旋,
所述旋流器从所述空气供给路的空气供给侧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一侧延伸,且具有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叶片,
在所述叶片的至少所述内筒一侧设有所述叶片的厚度在喷烧器轴向上不同的部位,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的所述叶片的厚度比该叶片的最大壁厚部的厚度薄,
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一侧的侧面上设有以随着朝向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而厚度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
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喷烧器的轴向倾斜地安装,
所述叶片具有:以在所述空气供给侧具有曲率中心的方式使该空气供给侧弯曲而成的厚度固定为d2的弯曲区域、所述燃烧空间一侧形成为直线状的直线区域,
所述倾斜部形成于所述直线区域,且以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所述端部的厚度成为小于d2的d1的方式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直线区域的叶片侧面在5~10°的范围内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在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具有端面,所述端面具有确保机械强度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至少在所述内筒一侧包括面向所述燃烧空间的部位沿所述喷烧器的轴向被切除而成的缺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炉用燃烧喷烧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喷烧器的轴向朝相同方向倾斜且在所述喷烧器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相邻的所述叶片的所述空气供给侧的端部与所述燃烧空间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喷烧器的轴向上重叠地配置,
以保留有所述重叠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所述缺口部。
CN201480058833.1A 2014-03-11 2014-03-11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3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6243 WO2015136609A1 (ja) 2014-03-11 2014-03-11 ボイラ用燃焼バー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3656A CN105683656A (zh) 2016-06-15
CN105683656B true CN105683656B (zh) 2018-05-29

Family

ID=5407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88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3656B (zh) 2014-03-11 2014-03-11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7270B2 (zh)
JP (1) JP6104459B2 (zh)
KR (1) KR101895137B1 (zh)
CN (1) CN105683656B (zh)
WO (1) WO20151366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39505A1 (en) * 2012-03-13 2013-09-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as Turbine Combus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Flame Stabilization in such a System
CN105910102B (zh) * 2016-05-27 2018-04-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
US10502425B2 (en) * 2016-06-03 2019-12-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oured shroud swirling pre-mix fuel injector assembly
US11020758B2 (en) * 2016-07-21 2021-06-01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te Device and method for fuel injection using swirl burst injector
CN109642724A (zh) * 2016-07-26 2019-04-16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电炉用助燃燃烧器
KR102211257B1 (ko) * 2016-07-26 2021-02-02 제이에프이 스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로용 조연 버너
CZ201783A3 (cs) * 2017-02-13 2018-04-04 Vysoké Učení Technické V Brně Hořáková hlava na nízkovýhřevná paliva
DE202018101400U1 (de) * 2017-05-11 2018-04-12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Brenner zur Synthesegaserzeugung
MX2019014634A (es) 2017-06-19 2020-02-07 Selas Heat Tech Company Llc Montaje de desviador para modificar efectos de flujo traslacional entre cavidades diferentes.
JP7152957B2 (ja) * 2019-01-08 2022-10-13 三菱重工マ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舶用ボイラ及び舶用ボイラの改造方法
CN109973992A (zh) * 2019-05-06 2019-07-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次风轴向叶片角度可调的工业煤粉锅炉燃烧器
CN111121090A (zh) * 2020-01-17 2020-05-08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改善掺混的旋流燃烧室结构
CN115200039B (zh) * 2022-07-21 2023-08-22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用双分流支板整流和遮挡的加力燃烧室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1609A (ja) * 1994-08-18 1996-03-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用液体燃料バーナー
US6141967A (en) * 1998-01-09 2000-11-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ir fuel mixer for gas turbine combustor
CN10336355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燃烧室的旋流器
CN103542429A (zh) * 2012-07-10 2014-01-29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焚烧器的轴向旋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414607Y1 (zh) * 1966-08-22 1969-06-21
JPS4529153Y1 (zh) * 1967-05-24 1970-11-10
JPS5248131A (en) * 1975-10-15 1977-04-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Burner swallow
JPS5620681Y2 (zh) * 1977-02-21 1981-05-15
JPS55175707U (zh) * 1979-06-05 1980-12-17
US4364522A (en) 1980-07-21 1982-12-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igh intensity air blast fuel nozzle
JPS6099933A (ja) * 1983-11-04 1985-06-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ワラの製作方法
JPS60188687A (ja) * 1984-03-05 1985-09-26 齋藤 正保 ホ−ス接続部用締結バンド
JPS61110911U (zh) * 1984-12-20 1986-07-14
US4902221A (en) * 1987-05-12 1990-02-20 Control Systems Company Burner assembly for coal fired furnaces
JPS648035A (en) 1987-06-30 1989-01-12 Toray Industries Metal-laminated resin plate
JPH0531394Y2 (zh) * 1987-07-01 1993-08-12
US5365865A (en) 1991-10-31 1994-11-22 Monro Richard J Flame stabilizer for solid fuel burner
US5131334A (en) * 1991-10-31 1992-07-21 Monro Richard J Flame stabilizer for solid fuel burner
JPH07217888A (ja) * 1994-02-09 1995-08-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ガスタービン燃焼器の空気旋回器
EP0747635B1 (en) 1995-06-05 2003-01-15 Rolls-Royce Corporation Dry low oxides of nitrogen lean premix module for industrial gas turbine engines
JP3848801B2 (ja) * 1999-07-28 2006-11-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燃料焚きバーナ
DE10154282A1 (de) * 2001-11-05 2003-05-15 Rolls Royce Deutschland Vorrichtung zur Kraftstoffeinspritzung in den Strömungs-Nachlauf von Drallschaufeln
EP1561072B1 (de) * 2002-10-23 2016-07-06 Swiss E-Technic AG Verbrennungsverfahren und brennerkopf, sowie brenner mit einem solchen bbrennerkopf und heizkessel mit einem solchen brennerkopf
WO2006023884A2 (en) 2004-08-23 2006-03-02 Spraying Systems Co. Improved internal mix air atomizing nozzle assembly
GB2435508B (en) * 2006-02-22 2011-08-03 Siemens Ag A swirler for use in a burner of a gas turbine engine
JP4719059B2 (ja) 2006-04-14 2011-07-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タービンの予混合燃焼バーナー
US20100058767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wirl angle of secondary fuel nozzle for turbomachine combustor
US8387393B2 (en) * 2009-06-23 2013-03-05 Siemens Energy, Inc. Flashback resistant fuel injection system
US9429074B2 (en) * 2009-07-10 2016-08-30 Rolls-Royce Plc Aerodynamic swept vanes for fuel injectors
DE102011006241A1 (de) * 2011-03-28 2012-10-04 Rolls-Royce Deutschland Ltd & Co Kg Vorrichtung zum Mischen von Treibstoff und Luft eines Strahltriebwerks
RU2550370C2 (ru) * 2011-05-11 2015-05-10 Альстом Текнолоджи Лтд 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форсунка с выступающими частями
JP5964081B2 (ja) 2012-02-29 2016-08-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8925323B2 (en) * 2012-04-30 2015-01-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air premixing system for turbine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1609A (ja) * 1994-08-18 1996-03-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用液体燃料バーナー
US6141967A (en) * 1998-01-09 2000-11-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ir fuel mixer for gas turbine combustor
CN103363550A (zh) * 2012-03-30 2013-10-23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燃烧室的旋流器
CN103542429A (zh) * 2012-07-10 2014-01-29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涡轮焚烧器的轴向旋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3656A (zh) 2016-06-15
JP6104459B2 (ja) 2017-03-29
KR101895137B1 (ko) 2018-09-04
US20160252246A1 (en) 2016-09-01
JPWO2015136609A1 (ja) 2017-04-06
US10197270B2 (en) 2019-02-05
KR20160064155A (ko) 2016-06-07
WO2015136609A1 (ja) 2015-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3656B (zh) 锅炉用燃烧喷烧器
CN102213425B (zh)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燃烧器衬套
JP2012112642A (ja) 燃焼器予混合器
CN106461225B (zh) 预成膜液体燃料筒
JP6035021B2 (ja) 燃料の霧化を改善したデュアルオリフィス燃料ノズル
JP2010060275A (ja) ターボ機械燃焼器用の二次燃料ノズルの旋回角度
CN102401383B (zh) 用于冷却燃烧器的装置和方法
JP6877926B2 (ja) 予混合燃料ノズル組立体カートリッジ
CN106471313B (zh) 用于低排放燃气涡轮燃烧器的空气燃料预混合器
EP2660520A3 (en) Fuel/air premixing system for turbine engine
US8429914B2 (en) Fuel injection system
EP1342954A1 (en)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igniter within a liner port of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6687747B (zh) 燃烧器、燃气轮机
GB2501192A (en) Fuel Nozzle Having Aerodynamically Shaped Helical Turning Vanes
CN105972642A (zh) 用于燃烧器的燃料喷射器的空气罩
TWI622735B (zh) 燃氣渦輪機燃燒器及燃氣渦輪機
CA2713576C (en) Fuel nozzle swirler assembly
CN103162294B (zh) 炉具燃烧器用燃气喷嘴
JP2012102995A5 (zh)
JP5913503B2 (ja) 燃焼バーナ及び燃焼器、並びにガスタービン
EP3486569A1 (en) Reheat burner for a gas turbine and gas turbine comprising such a reheat burner
CN109611890A (zh) 一种三级的旋流装置
US10677463B2 (en) Air intake ring for a turbomachine combustion chamber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tomizing fuel in an injec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id air intake ring
JP2016035358A (ja) 予混合バーナ
WO2015180909A1 (en) Fuel injection assembly for a gas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