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7029A -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7029A
CN105677029A CN201511034190.XA CN201511034190A CN105677029A CN 105677029 A CN105677029 A CN 105677029A CN 201511034190 A CN201511034190 A CN 201511034190A CN 105677029 A CN105677029 A CN 105677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electronics
parameter
external force
noume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41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7029B (zh
Inventor
闫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41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7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029A/zh
Priority to DE102016125810.5A priority patent/DE102016125810A1/de
Priority to US15/396,400 priority patent/US108098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7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7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第一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获得第一参数;第二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时,获得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本申请提供上述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便于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会在电子设备上设置一些功能键。比如,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有选择装置,通过调整选择装置的状态,可以在不同的菜单选项中进行选择。以音乐播放器为例,通过调整选择装置,选择用户感兴趣的音频。再如,电子设备上还会设置有确认装置,来进行确认操作。仍以音乐播放器为例,当用户通过选择装置选择好音频文件,可以通过确认装置来进行播放。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选择与确认需要分别对选择装置和确认装置进行操作,即选择和确认是分离的两个操作。因此,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存在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
第一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获得第一参数;
第二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时,获得第二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
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状态的所述第一参数;
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按压操作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检测区域的被按压状态的第二参数。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显示有至少一个显示内容;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内容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中包含的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方向相关的运动方向信息确定第二显示内容,使得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
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与所述第二参数对应的指令,或在所述第二参数满足对应的预设参数条件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为采集装置,固定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所述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
所述处理装置通过比较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感应电容,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在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第三外力时,获取与所述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
处理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外力是否满足所述第二条件,若是,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在所述感应电容值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基于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可选的,所述第二本体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为一柱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第一直径与所述柱状结构底面的第二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本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
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确定第一内容;
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满足第二条件;
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
对应的,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基于所述运动方向信息,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一指令,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上确定所述第一内容。
可选的,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包括:
通过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
对应的,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可选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感应电容获取与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
在所述第三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
在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可选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获取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片状结构的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进行运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本体的相对运动,获得第一参数。并且,所述第二本体还能够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电子设备中的第二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操作,获得第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也就是说,能够对所述第二本体进行两种不同的操作。而在现有技术中,不论是选择装置,或是确认装置,只能进行一种操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两个不同操作的实施主体均为第二本体,不会在不同按键之间来回切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旋钮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旋钮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包含双向拨码开关以及齿轮结构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第一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获得第一参数;第二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时,获得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进行运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本体的相对运动,获得第一参数。并且,所述第二本体还能够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电子设备中的第二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操作,获得第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也就是说,能够对所述第二本体进行两种不同的操作。而在现有技术中,不论是选择装置,或是确认装置,只能进行一种操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两个不同操作的实施主体均为第二本体,不会在不同按键之间来回切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运动;第一传感装置30,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运动时,获得第一参数;第二传感装置40,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20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时,获得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40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一遥控装置,将检测到的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发送至其他电子设备上进行处理。举例来说,该遥控装置为一空调遥控器。第一本体10为遥控器的主体,第二本体20为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上的调节旋钮,旋转该调节旋钮,可以选择空调的功能,如制冷、制热、除湿等。比如用户握住第二本体20的第一位置旋转第二本体20,选择需要执行的功能为制热功能。然后用户通过按压第一位置,或通过按压包括第一位置在内的检测区域上的位置,将与制热功能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空调,以使空调进行制热操作。
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为能够自身进行处理的设备,如电子设备为一播放器。第一本体10为播放器主体,第二本体20为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上的调节装置,如调节旋钮、拨动调节装置等。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或者移动拨动调节装置,可以在播放器的不同功能之间进行切换,如播放本机音乐、收听广播等。以旋钮为例,通过第一传感装置30可以检测调节旋钮的旋转角度或旋转位移,来确定选择的功能。进一步的,用户除了能够通过旋钮来选择功能,还可以通过旋钮来进行确认操作,第二传感装置可以检测施加在旋钮的检测区域上的按压操作,播放器能够基于该操作,执行选中的功能。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如第一本体10可以为柱状结构、板状结构等,第二本体20可以为环状结构、筒状结构等。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可以通过套设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只要保证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10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中,以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为旋钮式结构为例,来对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来进行说明。
为了使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10转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装置30在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转动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本体20的运动状态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传感装置40在所述第二本体20接收到按压操作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检测区域的被按压状态的第二参数。
具体来讲,旋转装置可以为一转轴42,如图2所示。转轴4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0连接,转轴42可以相对第一本体10转动。转轴42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20固定连接,当旋转第二本体20时,第二本体20带动转轴42转动,实现第二本体20相对于第一本体10的转动。第二本体20可以为一圆形的旋钮盖帽,在表面上沿着圆形直径设置有一条形凸起41,便于用户旋转第二本体20。当用户捏住条形凸起41并施加外力,第二本体20则进行旋转。
另外,旋转装置可以为滑槽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0为柱状结构,在柱状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滑槽。第二本体20为一环状结构,即环状旋钮,在环状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第二本体20套设在第一本体10上,以使环形凸起能够卡合到环形滑槽内。当用户握住并转动环状旋钮时,环形凸起能沿着滑槽进行滑动,以实现第二本体20围绕第一本体10转动。另外,所述环状结构的第一直径与所述柱结构底面的第二直径相匹配,以使环形凸起恰好能完全放置在滑槽内,不会在旋转过程中脱离出来。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旋转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的形态还可以选择其他设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本体20既能接收第一操作,又能接收第二操作,为了避免二种操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限定了第二本体20在旋转过程中不会触发按压操作,且在按压过程中不会触发旋转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旋转操作,即第一操作来说,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对于按压操作,即第二操作来说,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20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具体来讲,以上述第二本体20为环状旋钮的电子设备为例。环状旋钮与第一本体10之间存在摩擦力,如环形凸起与环形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克服该摩擦力,环状旋钮才能够转动。因此,第一外力为能够克服该摩擦力的外力,即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摩擦力的大小。由于摩擦力为与环状表面相切的力,为了使第一外力能够产生在切向上克服摩擦力的分力,第一外力施加的第一方向与切向方向的夹角要满足一阈值,如第一方向与切向方向的夹角小于20度、或小于15度等。例如,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为3N,即第一阈值为3N,那么施加的第一外力在切向方向上的力要大于3N,才能使环形旋钮旋转。
在对第二本体20执行按压操作时,仍以环状旋钮为例,由于按压操作对应的力是针对环状表面的径向方向上的力,因此,第二外力施加的第二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需要满足一阈值,如第二方向与径向方向的夹角小于30度,或小于20度等。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只有在按压操作下才产生按压操作对应的输入,在旋转操作下不会产生输入,第二外力在径向上的力要大于第二阈值。比如说第二阈值为2N,只有在径向上对环状旋钮的力大于2N时,才会确认该操作为进行输入的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设定要满足第二本体20能够单独旋转以及单独按压。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当外力在切向上的力大于第一阈值时,该外力在径向上的力必定小于第二阈值。或者当外力在径向上的力大于第二阈值时,该外力在切向上的力必定小于第一阈值。即,旋转操作不会被误认为是按压操作,按压操作也不会使第二本体20进行运动。
也就是说,第一操作需要满足在第一方向施加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外力;第二操作需要满足在第二方向施加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二外力,且第一外力在第二方向的分量小于第二阈值。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在检测区域内。以环状旋钮为例,即图3中的结构,环状旋钮的整个环状表面区域可以设置为检测区域。第一操作,即旋转操作是通过用户握持环状表面来实现的,第二操作,即按压操作,是通过用户按压环状表面来实现的。所以,在本申请中,用户当通过旋转确定了电子设备要执行的选项之后,可以通过直接按压环状表面来进行确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选中的选项。也就是说,用户在执行完旋转操作之后,不用把手离开环状表面就能进行确认。而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在执行完旋转操作后,离开环状旋钮,按压另外一个按键来进行确认,可见,本申请中的设计能够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流畅。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图2中的结构,检测区域可以为条形凸起41两侧的区域,以及条形凸起41的顶部区域。用户捏住条形凸起41,并施加克服第二本体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的外力来实现第一操作。用户通过用力按压条形凸起41的两侧区域或顶部区域来实现第二操作。即,用户执行完旋转操作之后,不用把手离开条形凸起41就可以执行确定操作。
进一步的,在用户转动第二本体20时,第一传感装置用来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本体20的运动状态的所述第一参数。第二本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第二本体20的转动方向、转动位移。
具体的,第一传感装置可以为一双向拨码开关50。在第二本体20内可以设置有一齿轮结构,如图4所示,拨码开关50为设置在齿轮的齿槽中。当第二本体20转动时,齿轮结构随之转动,设置在齿轮中的拨码开关50便会被齿轮拨动。拨码开关50为摇杆结构,能够沿第一方向被拨动,产生第一信号,如高电平;也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拨动,产生第二信号,如低电平;当没有外力作用时,拨码开关50则自动回到原始状态。因此,拨码开关50在拨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电信号。假设当顺时针旋转第二本体20时,产生高电平信号,逆时针旋转第二本体20时,产生低电平信号。另外,每产生一个电平信号,则表明拨码开关50被齿槽拨动一次,即齿轮转动了一个齿的位移。因此,可以通过高电平以及低电平的数量来确定第二本体20的转动位移以及转动方向。
第一传感装置还可以为采集装置,固定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第二本体20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在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运动时,所述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比较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20的运动状态。
具体来说,采集装置可以为红外摄像头,在第二本体20运动的过程中连续采集内表面上的图像。第二本体20的内表面上任意两个位置的纹理信息均不相同,纹理信息可以为不同的凹凸不平的沟纹,或者为变化的花纹、图案等,本申请不做限定。以变化的花纹来说,获得的图像中任意相邻的两幅图像的花纹信息都不相同。通过比较前一幅图像与后一幅图像中的花纹变化趋势,便可以确定第二本体20的转动方向以及位移。在确定位移时,将每组相邻的图像都进行比较,即比较第一幅和第二幅,通过花纹变化情况获得第一位移,比较第二幅和第三幅,获得第二位移,比较第三幅和第四幅,获得第三位移…将第一位移、第二位移、第三位移…进行求和,得到的位移变化总量即为第二本体20发生的转动位移。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显示有至少一个显示内容;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内容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中包含的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方向相关的运动方向信息确定第二显示内容,使得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
具体来讲,显示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0上,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其他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显示装置上可以显示有各种图标或显示有菜单选项。显示内容的排列方式可以为圆形排列方式、列表排列方式等。
举例来讲,显示装置上显示有音乐图标、信息图标、设置图标,且图标呈圆形排列。在未对第二本体20进行旋转前,音乐图标处于选中状态。当处理装置接收到第一传感装置采集的第一参数时,可以根据第一参数确定转动方向,以及确定转动位移,具体的确定方式请参考上面的描述。当确定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当转动了一预设距离时,信息图标被选中,音乐图标和设置图标处于未选中状态,当继续转动一预设距离时,设置图标处于选中状态,音乐图标和信息图标处于未选中状态。这里的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如预设距离为转动30度所对应的第一弧度,那么,每转动第一弧度的距离,则将下一个图标选中。
当显示图标呈列表式上下排列时,可以设定当顺时针旋转第二本体20一预设距离时,下移一个对象状态,当逆时针旋转一预设距离时,上移一个对象使其处于选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感应电容,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在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第三外力时,获取与所述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处理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外力是否满足所述第二条件,若是,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在所述感应电容值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具体来讲,以上述环状旋钮为例,感应电容具体可以为一感应电容条,设置在环状旋钮的环状表面上。当用户的手指接触到感应电容条时,第二传感装置会获得接触位置的感应电容值,因此当用户握住环状表面转动环状旋钮时,以及用户进行按压操作时,第二传感装置都会获得感应电容值。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图2中的结构,感应电容具体可以包含多个感应电容条,设置在条形凸起41的两侧,以及设置在条形凸起41的顶部区域。当用户的手指接触到感应电容条时,获得接触位置的感应电容值。
为了保证仅对按压操作产生的感应电容值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处理装置来确定当前环状表面上或条形凸起41受到的外力到底是满足第一条件的外力还是第二条件的外力。当外力满足第二条件时,才对与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进行处理。当外力满足第一条件时,不会对与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进行处理。进一步的,随着按压的力度、或按压的面积不同,对应的感应电容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只有在检测到的感应电容值满足预设的感应电容值范围时,才认为该操作是有效的,生成对应的指令。生成的指令与选中的显示内容对应,例如,当选中的内容为应用类内容时,生成的指令为打开选中的应用。当选中的内容为调节参数,如增加音量,则生成的指令为对应的调节指令。
除了感应电容,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第二参数。如,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基于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具体来讲,所述片状结构可以为弹片,具有一定的回弹力,片状结构的中心为金属材质。另外,在片状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电路层,当片状结构被按下时,即处于第一状态时,片状结构中心的金属部分接触到电路层上的线路,形成回路,产生电信号。当按压操作结束后,由于没有力的作用,片状结构回弹到原始状态,即不与电路层接触的第二状态。进一步的,以上述环状旋钮为例,检测区域为环形表面,可以围绕环状表面设置一组片状结构组,用户不论按压环形检测区域的任一位置,都能保证该位置处设置有片状结构。
为了使得旋转操作对检测区域的表面压力不足以按下片状结构,可以选择回弹力较大的材料作为制作片状结构的材料。即只有当施加的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即施加的压力大于回弹力时,才会使片状结构被按下,产生电信号。由于旋转操作的力大部分为切向上的力,因此,径向上的压力相对来说会比较小,因此,旋转操作径向上的力不足以使片状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锅仔片作为所述片状结构。
进一步的,当处理装置接收到电路层产生的电信号时,表面片状结构被按下,生成对应的指令。生成的指令与选中的显示内容对应,例如,当选中的内容为应用类内容时,生成的指令为打开选中的应用。当选中的内容为调节参数,如增加音量,则生成的指令为对应的调节指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为图2所示的结构时,可以在条形凸起4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片状结构,也可以在条形凸起41的顶部区域设置一组片状结构。用户按压条形凸起41的任何位置,都能保证该处设置有片状结构。片状结构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上面的描述,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子设备的结构,以及设置片状结构的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二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S10:检测针对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
S20: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确定第一内容;
S30: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满足第二条件;
S40: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在第二本体上既能进行第一操作,又能进行第二操作,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对应的,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基于所述运动方向信息,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一指令,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上确定所述第一内容。
进一步的,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包括:
通过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
对应的,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感应电容获取与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
在所述第三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
在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获取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片状结构的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前述对电子设备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进行运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本体的相对运动,获得第一参数。并且,所述第二本体还能够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电子设备中的第二传感装置能够基于第二操作,获得第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也就是说,能够对所述第二本体进行两种不同的操作。而在现有技术中,不论是选择旋钮,或是确认按键,只能进行一种操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两个不同操作的实施主体均为第二本体,不会在不同按键之间来回切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在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过程中,操作繁琐、操作体验不流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简化操作过程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限定了第二本体在旋转过程中不会触发按压操作,且在按压过程中不会触发旋转操作,有效的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
第一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获得第一参数;
第二传感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操作时,获得第二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对应的检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
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状态的所述第一参数;
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按压操作时,获得用于表征所述检测区域的被按压状态的第二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装置,显示有至少一个显示内容;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内容时,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中包含的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方向相关的运动方向信息确定第二显示内容,使得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内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生成与所述第二参数对应的指令,或在所述第二参数满足对应的预设参数条件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为采集装置,固定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的内表面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运动时,所述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
所述处理装置通过比较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感应电容,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在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第三外力时,获取与所述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
处理装置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外力是否满足所述第二条件,若是,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在所述感应电容值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区域上,基于所述检测区域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处理装置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对应的指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为一柱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第一直径与所述柱状结构底面的第二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本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针对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运动,所述第一操作满足第一条件;
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确定第一内容;
检测针对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满足第二条件;
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处理所述第一内容;
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操作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满足第一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一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阈值;
对应的,所述满足第二条件包括:满足在第二方向上施加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外力大于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的设置使得能存在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操作和/或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指令,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基于所述运动方向信息,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一指令,以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上确定所述第一内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参数,包括:
通过采集装置连续采集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至少两幅图像,其中,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二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满足第三条件的纹理信息,所述至少两幅图像中的相邻两幅图像中包含不相同的纹理信息;
对应的,基于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不相同的纹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向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感应电容获取与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三外力对应的感应电容值;
在所述第三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确定所述感应电容值是否满足预设电容值范围;
在满足所述预设电容值范围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二操作对应的第二指令,包括:
获取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片状结构的状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能够处于被按下的第一状态或未被按下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本体接收到的第四外力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在所述至少一个片状结构中的任意一个片状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生成并执行所述第二指令。
CN201511034190.X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677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190.XA CN10567702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E102016125810.5A DE102016125810A1 (de) 2015-12-31 2016-12-28 Verfahren zur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US15/396,400 US10809824B2 (en) 2015-12-31 2016-12-30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190.XA CN10567702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029A true CN105677029A (zh) 2016-06-15
CN105677029B CN105677029B (zh) 2018-12-14

Family

ID=5629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4190.XA Active CN10567702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70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025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操作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209290A (zh) * 2016-09-19 2019-09-06 苹果公司 使用表冠和传感器进行手势检测、列表导航和项目选择
CN111338203A (zh) * 2020-02-27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5293A (ja) * 2001-05-21 2003-02-14 Sony Corp 操作装置
CN1841273A (zh) * 2005-03-31 2006-10-04 王宇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R2995104B1 (fr) * 2012-08-30 2014-08-22 Delphi Tech Inc Module de commande comportant une surface sensible au toucher.
CN103440752B (zh) * 2013-08-15 2017-07-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遥控器及电磁遥控器的控制方法
CN204856451U (zh) * 2015-07-30 2015-12-09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指纹识别、摇杆、选定功能的多功能按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025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操作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209290A (zh) * 2016-09-19 2019-09-06 苹果公司 使用表冠和传感器进行手势检测、列表导航和项目选择
US11782531B2 (en) 2016-09-19 2023-10-10 Apple Inc. Gesture detection, list navigation, and item selection using a crown and sensors
CN111338203A (zh) * 2020-02-27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338203B (zh) * 2020-02-27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WO2021169943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7029B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79085B2 (ja) 電子機器
JP6432889B2 (ja)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方法
EP1724996B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c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implementing functions using the same
JP5681174B2 (ja) Ui提供方法及びそれを適用し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07201256A (ja) 入力装置
US201501990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haptic feedback to a rotary knob
EP3382509A1 (en) Haptically enabled user interface
US20110300912A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arranging keys on touch-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of the same
JP6073863B2 (ja) アイ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EP2071433A2 (en)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ng and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parameter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controlling plurality of parameters
EP1903424A1 (en) Menu display for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2015001285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virtual adjusting button
WO200612994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putting user command 3-dimensionally and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105677029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05518612A (ja) 高精細用および低精細用の分解能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ッド
WO2007007227A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ntrol point position on a command area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a device
CN101243486A (zh) 用于触摸垫传感器和滚动区的矩形传感器栅格
CN102799359A (zh)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CN103197830A (zh) 显示装置、用户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515035A (ja) スクリーン上の画像選択
KR20180111397A (ko) 외부 입력장치를 이용한 게임 가상 컨트롤러 생성 및 매핑 방법
US20150248213A1 (en) Method to enable hard keys of a device from the screen
JP2019504727A (ja) 衣類処理装置
US10324584B2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having an external physical element for association with screen icons
CN10582449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