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1273A -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1273A
CN1841273A CNA2005102001940A CN200510200194A CN1841273A CN 1841273 A CN1841273 A CN 1841273A CN A2005102001940 A CNA2005102001940 A CN A2005102001940A CN 200510200194 A CN200510200194 A CN 200510200194A CN 1841273 A CN1841273 A CN 1841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triggered
executive component
trigger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2001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5102001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41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841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适合手持电子设备使用的旋转式手操作输入装置,其特点是:对常用的简单操作实现一触即发;对菜单项较多的菜单进行快选择;可以完成鼠标的某些功能;能够像仿真控制器一样同时对多个控制对象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完全替代键盘,完成各种类型指令的输入,而无需其它输入装置如按键、旋钮作为补充;操作方便,在进行字符串输入等需要连续操作的指令输入时操作手指不改变操作位置,不像使用键盘一样经常改变操作手指与输入装置的接触点。即可以单手指操作,也可以双手指操作,便于手持式电子装置采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占用较小的有效表面积,便于手持式电子设备采用;便于上肢体部分残疾特别是手或手指部分缺损的人士使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寿命长,所用元器件均为成熟的产品;能够以较大的字符在可视界面上显示或语音界面提示视力障碍人士操作;能够用振动提示操作者操作,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能够用声音提示操作者操作;无需训练即可由使用者熟练掌握;可以与其它指令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集成在同一个设备上,指令输入的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用于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的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适合手持式电子设备使用的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完全替代键盘和其它输入装置独立应用或与其它输入装置混合应用于各种电子或电子控制设备完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操作。
背景技术:指令输入装置是电子和电子控制设备进行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操作所必不可少的。常见的输入装置有键盘、鼠标、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还有一类较为特别的输入装置用于较为特殊的指令输入——仿真控制器。使用者通过对指令输入装置的操作发出控制指令完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工作。控制指令所控制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动态的简单控制对象,一类是动态的复杂控制对象。简单控制对象只有两种状态,是或否。在控制对象是设备的工作状态时,就是进入或退出某种工作状态,比如电视机的开关机,开机状态为是,关机状态为否,这是最简单的控制对象,只需一个操作便可完成。电视机的音量控制则要复杂一些,音量有多个状态,但其只能有一种工作状态在工作,对音量的控制实际上是在多个音量状态中选择一种,电视机正在工作的音量状态为是,其它音量状态为否。电视机的音量控制指令是由多个音量状态所组成的选择指令集,音量的变化实际上是通过对当前音量状态的否和相邻音量状态的是的连续操作(持续按击音量控制键或旋转音量控制旋钮)来实现的。音量控制指令只是菜单选择指令的一种。菜单选择指令的控制对象也是简单控制对象,通过打开菜单,移动菜单指针选择菜单项,执行选定指令一系列操作来完成。有些菜单选择指令则是由多次选择操作组合而成,比如字符串输入指令(比如文本的输入与编辑、电话号码的输入)、图像编辑指令等。简单控制对象的特点是控制对象是静态的,不需要对其进行连续的实时控制,在同一个时间内只需下达一个控制指令。
复杂控制对象的特点与简单控制对象恰恰相反,其控制对象是动态的,需要对其进行连续的实时控制,在同一个时间内可能有多个控制指令需要下达,比如电子游戏中的游戏角色的控制和动态模型的遥控。在汽车或坦克驾驶游戏中,需要同时控制汽车或坦克行进的方向和速度,如果是坦克战游戏还要同时控制射击火力和射击方向,这需要同时下达多项指令而且这些指令必须连续的实时下达,否则被控对象就会处于失控状态。动态飞机模型需要同时控制飞行的方向、速度、俯仰,电子空战游戏还要同时控制火力。
键盘是集合有大量的按键和旋钮的最常见的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方便的对简单和复杂的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然而随着电子或电子控制产品的功能日益增多,所要输入的控制指令和数据也日益增多,大型电子和电子控制产品通过增加键盘上按键或旋钮的数量的方法或采用同时对两个以上的按键进行操作(组合键,需要双手或两个手指同时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类产品有较大的体积和表面积,增加若干按键或旋钮没有什么困难——电脑键盘上就有多达百余的按键,而双手同时操作使组合键的操作成为可能。大量的按键集合在一起和各种组合的组合键操作指令,极不便于操作者快速掌握——每个人在使用电脑之初都有一个熟悉键盘的过程。有些电子产品特别是体积受限的手持电子产品,即不可能通过增加按键和旋钮的数量的方法——体积或表面积不允许,也不能采用组合键的方法——很多情况下,手持电子设备只有一个拇指能够进行操作——来控制新增的功能,只好赋予一个按钮以多种指令,比如移动电话,数字按键同时兼有文字输入的功能,一个数字按键最多要兼管4个英文字母(7号键PQRS\9号键WXYZ,不同型号的手机设置可能有所不同),这种方法简化了键盘却复杂了操作,除了需要不断的移动手指寻找键位,还要反复对同一个按键进行按击。如果是常用的简单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还没有大的困难。而对于不常用的复杂操作,因其不便掌握,很多人——特别是老人或存在肢体缺陷及感知障碍的人,只有放弃或反复对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尽管为了使用的方便,在键盘上有文字或符号的功能提示——由于受体积和表面积的限制,这些提示的文字或符号不得不做得很小,因此视力较好的人尚能自如使用这些功能复杂的键盘,而对于视力低下或丧失视力的视力障碍者来说,这无疑会妨碍他们使用。键盘还妨碍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键盘上按键的大小和按键的布局密度必须适合人手的大小,按键不可过小,布局不能过密。在键盘输入装置中,较为常见的是硬键盘,此外还有软件盘——触摸屏,软键盘解决了一键多用的问题,但与硬键盘相比,它的成本要高一些,寿命则要低一些。
鼠标是另一种得以广泛应用的输入装置,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图形式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上,鼠标输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只手可以同时进行数项操作:在移动鼠标指针的同时点击鼠标键或转动滚轮,这使其在对复杂对象的控制比如游戏控制中有上佳的表现。但显而易见的是,鼠标并不适合手持电子设备使用。
语音输入需要一个庞大的语音识别软件,这类软件的开发成本巨大,由于软件的庞大,所以对硬件的要求也比较高,与键盘输入技术相比,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语音输入技术现在并不成熟,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易受干扰,识别率较低,软件首先要熟悉使用者的语音特性和语言习惯,故语音输入目前应用并不广泛。对于使用键盘技术较为熟练者而言,语音输入的速度通常要慢于键盘输入。语音输入还有一个不便保密的缺点,在大庭广众之下,如何用语音输入技术输入一封私密的短信?
手写输入技术同样需要一个庞大的手写识别软件,手写识别软件同样要先熟悉使用者的书写习惯,手写输入技术所需的硬件成本也远高于键盘,所以,手写输入技术也很难替代键盘技术。手写输入技术还有一个较大的缺点——不适合单手持机、单手操作,这也是手写输入技术的一致命弱点——特别是对于手持式电子设备而言。对于使用键盘输入的熟练者而言,手写输入的速度通常也要慢于键盘输入。
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还有一致命的缺点,不便对复杂控制对象进行实时控制,尤其是不能同时下达多个控制指令。
最常见的仿真控制器是仿真游戏控制器,也就是模拟游戏摇杆。游戏控制器有两类,一类是游戏专用键盘,它是专用键盘而非仿真控制器;一类是专为某种类型的游戏所使用的仿真游戏控制器,比如专为飞机驾驶或空战游戏所用的飞行摇杆,专为汽车驾驶类游戏所用的汽车驾驶摇杆等。仿真控制器在实时控制中具有键盘控制所无法替代的优点,比如汽车驾驶游戏,这种游戏控制器通常包括一个方向盘用以控制方向,一个油门刹车踏板用以控制速度。方向盘除了左右转动控制汽车行进的方向,还可以通过对方向盘转动角度大小的控制来控制汽车转弯的半径,踏板用于控制汽车行进的速度和刹车,再辅以其它控制装置如按键或旋钮对汽车驾驶进行高度仿真。用键盘是很难实现如此的高度仿真的,特别是在键盘控制的手持式电子设备上。在使用键盘控制的手持式电子设备时,需要双手持机,两只拇指进行操作,只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按键,而真正的汽车驾驶则有远大于两个以上的控制对象,比如行进方向、转弯半径、行进速度、刹车、鸣笛等。飞行游戏的控制对象比汽车驾驶类游戏更多一些,除了行进的速度、方向等外,还有高度(机身俯仰)的变化,用一个只手控制一个飞行摇杆,就可以完成对这些控制对象的控制——用手腕的左右摇摆控制方向,前后摇摆控制高度,一个手指控制速度,一个手指控制火力。
手动输入装置如键盘输入装置、鼠标输入装置和仿真控制器具有其它输入装置所无法替代的特点,特别是在对复杂对象的实时控制上。键盘和鼠标的优点是,其一、技术成熟,成本低寿命长。其二,在某些情况下操作简便,可以对多项常用的功能可以一触即发,比如移动电话的接听——拒接功能,只需对相应的键一个次击发即可完成。其三,操作灵活,在对菜单进行选择操作时,可以同时对两种以上不同的菜单进行选择,比如在用键盘式移动电话使用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短信输入操作时,按击2(ABC)号键后,可以直接选择啊、阿、呵等汉字输入或继续输入拼音字母,因此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而在使用鼠标进行同样的操作时,则只需将鼠标指针移至欲选字符直接点击就可以了。其四、可以实时快速的实现对过程的控制,比如对游戏的控制,但很难像仿真控制器一样实现对控制对象的高度仿真。手动的输入装置是无法被其它类型的输入装置所替代的,在实时控制上更是如此。最好能够把键盘、鼠标、仿真控制器的优点集成在一种输入装置上,这种输入装置还应当满足手持式电子设备的要求,具有较小的体积且占用较小的表面积。
在已公开的专利技术和公知的实用技术中,替代键盘的手动指令输入装置有很多种,但由于其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并未获得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已经公开的或公知的技术中,有旋转式、滑键式、方向键控制式或混合有上述输入装置的混合式。其中,方向键控制式和带有方向键的混合式输入装置中的方向键,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按键,自然也就无法克服键盘技术本身的缺点;滑键式的输入装置不太适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不便于操作,特别是在手持式电子设备上,而目前已知的旋转式输入装置与键盘鼠标相比都不够方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89166A《由共同操作体进行按压与旋转操作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所提供的输入装置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旋转和按压来完成指令的输入,但其无法实现对多项指令的一触即发而且只能够单手指操作从而不便应用于多复杂对象的控制。其结构也过于复杂,难以小型化从而适合于手持式电子设备应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47216A《旋转操作型输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输入装置,除了可进行旋转操作之外,还可对旋转部件中心部的一个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其缺点同样是无法实现对多项指令的一触即发且只能单手指操作,而且其内部设有磁铁,对于某些电子设备而言无法应用或需要进行磁屏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450711Y《一种应用于掌上手持式电子设备的嵌入式微型球型光标器》提供了用球型元件来替代键盘的部分功能的输入装置,该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球型元件如果尺寸过小,不便于操作,如果尺寸过大,又不适合在手持式电子设备上使用,而且该装置不能脱离按键单独使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43409A《无键盘移动电话》则分别提供了用滚轮和滑键(直线滑动或曲线滑动)替代键盘的解决方案,其滚轮方案用一种可按动的旋钮和选择菜单来替代键盘,旋转旋钮,挑选菜单项,按动旋钮,触发旋钮上的开关,打开或确定菜单项。该方案虽可完全替代键盘,但由于其只有两种工作状态——按压和旋转,对于功能较多的手机而言,会因为菜单项过多,菜单层次过多而是操作变得较为复杂,且该手机所提供的使用功能与现在的手机相比较要少很多。其滑键的方案除了前面所述的缺点之外与其滚轮所共有的缺点同样是无法实现对多个常用指令的一触即发且只适合单手指操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10871A《输入装置及设有此输入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与光标显示方法》的明显缺点是除了旋转装置之外,还带有方向键盘,而且其旋转装置只能旋转不可按压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70105A《旋转操作量输入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操作装置》所提供的方案以二维力传感器作为主要元件,其成本无疑较高,只适合单手操作且无法实现一触即发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09048A《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滚轮设备》明显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其旋转元件在旋转时与多个固定元件有接触,这种结构除了成本较高之外,其使用寿命也会因摩擦受到影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19332Y《四向旋转触动式指向装置》则提供了一种用旋转盘移动鼠标指针的方案,该方案应用范围过小,而且其旋转部件安装在金属制作的滚动轴承上,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9814C《无线电话》提供了一种带有旋转式拨号盘的输入装置,但其同时还带有数个按键,并没有完全摆脱键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23797A《操作装置》提出了多个输入装置,这些输入装置中有旋转式、滑键式、方向键式以及混合式甚至还有类似于鼠标滚轮的滚轮式,其中滑键式、方向键式的缺点在前面已经有过介绍,而滚轮式则不便于实现多种功能的一触即发,这里指对其提出的旋转式输入装置进行分析。CN1423797A中图83所提出的方案,其转动元件靠弹性元件402、404、405、406、407固定位置而没有一个稳定的旋转中心,这种固定方式在旋转时不便于操作,影响操作手感,尤其是固定旋转元件中心位置的404等4个元件,会加大旋转的阻力(这一问题在该专利文件所提出的带有旋转式结构的输入装置中普遍存在),旋转元件与弹性元件之间的摩擦会影响使用寿命该方案同样无法实现对多个常用指令的一触即发和只适合单手指操作。
上述这些解决方案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它们都没有提出一种对数量较多的选择项采用非键盘装置进行快速选择的方法或者说文本文件的快速输入方法。
发明目的:
1、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像键盘一样对常用的简单操作实现一触即发。
2、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像键盘一样对菜单项较多的菜单进行快速选择。
3、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像鼠标一样向多个方向移动鼠标指针。
4、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像仿真控制器一样同时对多个控制对象进行实时控制。
5、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完全替代键盘,完成各种类型指令的输入,而无需其它输入装置如按键、旋钮作为补充。
6、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操作方便,在进行字符串输入等需要连续操作的指令输入时操作手指不改变操作位置,不像使用键盘一样经常改变操作手指与输入装置的接触点
7、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即可以单手指操作,也可以双手指操作,便于手持式电子装置采用。
8、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占用较小的有效表面积,便于手持式电子设备采用。
9、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便于上肢体部分残疾特别是手或手指部分缺损的人士使用。
10、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寿命长,所用元器件均为成熟的产品。
11、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以较大的字符在可视界面上显示或语音界面提示视力障碍人士操作。
12、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用振动提示操作者操作,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13、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能够用声音提示操作者操作。
14、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无需训练即可由使用者熟练掌握。
15、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它可以与其它指令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集成在同一个设备上,指令输入的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发明内容:
输入装置的结构:
A、前序:所有的电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装置都需要和控制单元、人机对话界面组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系统。以键盘输入为例,键盘是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装置,对键盘的操作被键盘转换成电信号输入控制单元——通常是数字芯片(微处理器),数字芯片再将键盘输入的电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算或转换后控制设备的运行或向存贮元器件存入的数据并在人机对话界面上显示输入指令的执行情况。显然,最常见的控制单元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并不一定是一块与被控设备的其它电路独立的电路,它可以和被控设备的其它电路整合在一起,控制电路可以是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或两者混合的电路;控制电路进行信号运算或转换的规则,对于模拟电路表现为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和联结方式,对于数字电路,除了表现为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和联接方式之外,还可表现为存贮于电路上的存储器的特定程序。控制单元并不一定是控制电路,比如开发中的光子芯片、生物芯片、量子芯片都可以作为控制单元,它们并不一定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和其它的作业单元整合到一起。人机对话界面在一个键盘式指令输入系统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固定型的人机对话界面,比如键盘上集合的所有按键和旋钮(滚轮),这些按键和旋钮被赋予不同的指令或数据由操作者选择,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同一个按键或旋钮可发出不同的指令,固定型的人机对话界面只提供指令或数据的选择集;另一种类型的人机对话界面则是可变换型的,这一类型的人机对话界面除了提供指令或数据的选择集之外,还具有向操作者报告指令执行结果的功能,最常见的可变换型人机对话界面是可视型界面,即显示屏幕;被控制设备的可以由操作者的感官直接感知的设备运行状态也可以作为人机对话界面,比如电视的音量、色彩、对比度等,语言也可以作为一种人机对话界面,毫无疑问,语言式的人机对话界面与可视性的人机对话界面相比,更适合视力障碍人士使用。
本发明作为指令输入装置,和键盘一样,同样需要与控制单元,人机对话界面组成控制系统,在这一控制系统中,除了本发明所述的指令输入装置之外,还可有按键、旋钮等其它类型的指令输入装置。这一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其它类型的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系统是相同的。
本发明是一种旋转式的手动输入装置,简称输入装置;该装置或该装置和其它类型的输入装置一同与控制单元、人机对话界面组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系统。
B、导读:
为便于编写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技术方案中较为常见的术语给与定义:部件——完成某一类任务所需要的所有元件的集合。比如操作部件;组件——部件中完成某一项特定内容所需要的元件的集合,可以是某个零件的一个部分或由若干零件组成,一个部件至少由一个组件组成;元件——完成某一类任务中的某一项任务的单元。可以是某个零件的一个部分或某些零件的集合;零件——具有某种特定形态的独立物体,一个零件上可以有多个元件或组件甚至部件,也可以是某些元件或组件的一个部分;角位置——相对于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轴心线的圆周位置;角位移——相对于旋转部件旋转轴心线的角位置的变化。
C、技术方案:A)概述:一、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由壳体部件、被触发部件、触发部件、操作部件、旋转部件和旋转监测器部件组成;说明:一个部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零件,如0211;或由多个零件组成,如0141、0142、0143、0144、0145;或某个零件的一个部分,如0541;或两个部件共用一个零件,如0123;部件由元件组成,一个部件的部分元件可以组成组件。
二、壳体部件:壳体部件至少由一个壳体本体元件和一个轴座元件组成;说明:除壳体本体元件如0611,轴座元件如0612之外,有些壳体部件还包括有弹性体元件如1912,壳体部件的不同结构将在具体技术方案中详尽阐述。
三、旋转部件:旋转部件至少由一个旋转轴元件组成;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通过一个轴——轴承结构安装在壳体部件的轴座元件上,旋转轴元件可在轴座元件上旋转;说明:旋转轴元件与轴座元件的轴向位置通常是固定的,没有轴向位置的变化,如0151和0112,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相对位移如2651和2621;上述轴——轴承结构可以是滑动轴承如0112,也可以是滚动轴承如0612、0651、0653、0654、0655。滑动轴承成本较低且大多数情况下足以满足输入装置的使用要求,故通常上述轴承是滑动轴承。
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a、旋转轴元件不受限制的自由旋转;
b、旋转轴元件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旋转轴元件旋转角度受限的输入装置有一个旋转限位装置;说明:自由旋转的旋转轴元件如0151比旋转角度受限的旋转轴元件如0251操作时更为方便,没有特殊的需要最好不要在输入装置内安装旋转限位装置。旋转限位装置并不一定是旋转部件内的特定结构如0963和0986,还可以是设置在其它部件上的特定结构如0221和0241。
旋转部件内或可设置提示操作者操作的旋转操作提示装置,该装置在旋转部件每旋转一个单位角度时发出声音或振动,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手感或用声音提示操作者的操作;说明:或可设置——可设置可不设置,旋转操作提示装置并非必须,以设置为好。该装置能够提高操作者在进行旋转操作时的操作手感或提示操作者的操作,对于视力障碍者,这种振动带来的操作手感或声音的提示可方便他们的操作。
旋转轴元件在操作结束后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或特定位置,停留在特定位置的旋转部件内设有一个旋转停留定位装置;说明:此装置以设置为好,以键盘为代表的手操作输入装置的操作元件(按键)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操作元件则是可变位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将这些操作元件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更符合人们的习惯而且便于操作者盲目操作。可停留在任意位置的旋转轴元件如0651、0652;由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定位的旋转轴元件如0151、0251。
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是以下装置之一:
a、即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该装置随时对旋转轴元件施加一个定位力,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均匀分布的几个特定位置上,分布在同一环形区域的操作元件、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同样也是均匀分布的;说明:即时定位装置随时使旋转轴元件转向停止位置,故只要操作力解除,旋转轴元件就会在定位力的作用下向停留位置转动,在进行旋转操作时特别是操作暂时停顿时会受到即时定位装置的干扰。有时即时定位装置又会方便操作,比如在进行汽车驾驶游戏时,如果用旋转来控制汽车的方向,即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可用于对方向盘自动回轮的功能进行模拟。即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如0551和0552。
b、延时——即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该装置即可随时对旋转轴元件施加一个定位力,也可在操作结束或操作停止一定时间后启动,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几个均匀分布的特定位置上,分布在同一环形区域的操作元件、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同样也是均匀分布的;说明:即时——延时定位装置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确定启动的时间。需要即时定位时,在操作过程中将即时或延时定位装置启动;不需要即时定位时,在操作过程中将即时——延时定位装置关闭,确认操作结束后或操作过程中经过一个段时确认没有下一个步操作,即时——延时定位装置启动,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与即时定位装置相比,即时——延时定位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即时——延时定位装置如0153、0154和0155。a、b所述的定位装置将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若干个特定的位置上。
c、即时复位装置;该装置随时对旋转轴元件施加一个复位力,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起始位置上;
d、延时——即时复位装置:该装置即可随时对旋转轴元件施加一个复位力,也可在操作结束或操作停止一定时间后启动,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起始位置上;说明:旋转复位装置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将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若干特定位置上,而旋转复位装置则是将旋转轴元件停留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即时复位装置如0952;延时——即时复位装置如0352。旋转复位装置适合所有输入装置。
旋转操作提示装置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输入装置内设置有一个电动的声源或振动源或借用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的声源或振动源,在旋转轴元件每旋转一个单位角度时由与输入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发出声音或振动;说明:与后面两种结构相比,这种结构使用更加灵活,其发出声音或振动的单位角度可根据需要调整;借用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的声源或振动源还可以降低成本。很多电子设备都有类似的装置。
b、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上设置一个同心轮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该同心轮的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另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它零件上固定一个弹性拨片,该拨片探入上述相邻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旋转轴元件旋转时,该拨片由上述凸起拨动发出声音或振动;
c、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上设置一个弹性拨片,该拨片探入设置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它零件上的分布在以旋转轴心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上的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之间的凹陷中,旋转部件旋转时,该拨片由上述凸起拨动发出声音或振动。说明:在本说明书使用方法的部分进行旋转操作时有一个单位旋转量的概念,a中所述的单位角度的概念就是单位旋转量的概念,b、c中两凸起的角间隔,就是单位旋转量。与a不同的是,b、c的单位旋转量不是可调整的。所谓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它零件,是因为有些结构的壳体部件的轴座元件相对于壳体本体元件有相对位置的变化。对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壳体部件而言,上述所谓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它零件就是壳体部件;对轴座元件相对于壳体本体元件有相对位置变化的壳体部件而言,则是指轴座元件或固定在轴座元件上的零件。b如0151和0152;c如0251和0241。
即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可以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旋转轴元件的同心轮,该同心轮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连续的凹陷,凹陷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相同,两凹陷的分界线是锐利的棱边,一个弹性元件固定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不变的其它零件上,推动一个定位元件贴紧凹陷的最低点;说明:定位元件可以和弹性元件是一体的,如0552;也可以是两个零件,如0752和0753。所谓安装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不变的其它零件上的原因,与旋转操作提示装置相同。
b、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与旋转轴元件同心的圆上分布有若干连续的凹陷,凹陷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相同,两凹陷的分界线是锐利的棱边;一个弹性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推动一个定位元件贴紧凹陷最低点;说明:将a的定位元件、弹性元件和凹陷的位置进行了调换。
c、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B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永磁体B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永磁体B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说明:永磁体A与永磁体B距离最近的两个磁极如果极性相同,靠永磁体间的斥力定位旋转轴元件,反之则是靠吸引力定位旋转轴元件。对于壳体本体元件与轴座元件有相对位置变化的壳体结构而言,因为这种变化的位移量很小,故不必考虑这种位置变化对磁力带来的影响。
d、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极性相反,永磁体B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的两倍;说明:如0252,依靠引力和斥力的同时作用使旋转元件定位。
e、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永磁体A,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A靠近轴心的磁极的极性相同;永磁体A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说明:将c的不同永磁体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换。
f、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A,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A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数量的两倍。说明:将d的永磁体安装位置进行的调换。
g、在旋转轴元件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通过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相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永磁体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极性相反,永磁体B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的两倍。说明:利用斥力和吸引力定位。
即时——延时定位装置可以是以下结构之一:
h、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这些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电磁铁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说明:如0154、0155,将即时定位装置c安装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用电磁铁做了替换。作为即时定位装置使用时,电磁铁在操作时处于开启状态,其作用于永磁体相同。作为延时定位装置使用时,操作结束后由控制单元启动电磁铁定位。其余采用电磁铁和永磁体的定位装置与此相同。
i、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电磁铁的数量与是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的两倍。说明:将即时定位装置d安装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用电磁铁做了替换。
j、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永磁体,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说明:将即时定位装置e安装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用电磁铁做了替换。
k、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数量为偶数的若干永磁体,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磁极的极性相反;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数量的两倍。说明:将即时定位装置f安装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用电磁铁做了替换。
l、在旋转轴元件固定一个永磁体,两磁极连线通过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相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电磁铁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数量的两倍。说明:将即时定位装置g安装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用电磁铁做了替换。
m、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若干特定的位置上。说明:如0352,控制单元记忆每次操作所旋转的角度,操作结束后计算出操作元件停留位置与当前位置的角度差,启动控制电机定位旋转轴元件。用作即时定位装置时,步进电机在操作时开启;用作延时定位装置时,步进电机在操作结束后启动定位。
n、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不变的零件上固定一个定位开关,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等间隔的分布有若干定位点,步进电机由定位开关和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定位点上。说明:如1255,无需向m一样由控制单元记忆旋转角度并计算,由定位开关定位。
即时复位装置可以是以下结构之一:
o、一个扭力弹簧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上,旋转部件脱离起始位置时,扭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操作力解除时,扭力弹簧恢复形状带动旋转轴元件复位。说明:如1652。
p、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设置一个凸起,两个定位元件相对沿圆周方向项在凸起的两面,两定位元件由安装在轴座元件上的弹簧或其它弹性元件推动。说明:如1561,这种结构只适合旋转部件中设有旋转限位装置,且旋转轴元件只能小角度旋转的情况。
q、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安装有两个拉簧,两拉簧反向固定在壳体部件上。说明:靠弹簧的拉力复位,适用范围同p。
r、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级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中心,另有一个永磁体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指向旋转轴元件的中心。
说明:靠吸引力使旋转轴元件复位。
s、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磁体的两极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两永磁体A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永磁体A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且两永磁体A磁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轴心。说明:靠吸引力和斥力复位。
t、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两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中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永磁体A距轴心较远的磁极与永磁体B距轴心较近的磁极极性相反;说明:仅靠吸引力复位。
u、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的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切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两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两永磁体B靠近旋转中心的磁极极性相反。说明:靠吸引力和斥力复位。
即时——延时复位装置可以是以下结构之一:
v、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极均在旋转轴元件的同一个圆周上且两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两磁极的连线指向轴心;说明:将r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替换为电磁铁。
w、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磁体的两极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两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电磁铁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两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说明:将s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替换为电磁铁。
x、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电磁铁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永磁体远离轴心的磁极与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说明:将t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替换为电磁铁。
y、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的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另有两电磁铁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电磁铁B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靠近旋转中心的磁极极性相反。说明:将u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的永磁体替换为电磁铁。
z、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总是停留在特定的起始的位置上。
a1、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由设置在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上的定位开关和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说明:无论旋转部件是否带有旋转限位装置,均可以设置旋转复位元件。由于操作元件是跟随旋转部件旋转的,没有旋转复位装置的输入是否有旋转定位装置)的操作元件每次停留的位置不同,有些结构的操作元件在不同的位置所触发的被触发元件是不同的(参见后文),故这样的操作元件如果把键名刻制或印制在操作元件上会导致误操作,有了旋转复位元件,上述情况就不会发生。
四、旋转监测器部件:旋转监测器部件用于监测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旋转监测器部件是角位移传感器或角位置传感器;说明:角位移传感器如0161和0162的监测对象旋转监测器部件的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移,角位置传感器如0361和0362监测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置。显而易见,这两者所检测出的参数可以互换。有些旋转监测器部件必须使用角位置传感器,后文中将有详尽阐述。
旋转检测器部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输入装置或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上:
a、旋转检测器的旋转组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或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的零件上,固定组件安装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上;说明:无论上述何种传感器,都分为两个组件,分别是被监测组件如0161和监测组件如0162,监测组件监测被监测组件相对于自身的实时角位移或角位置,这两个组件的任何一个都可作为旋转组件,但由于监测组件上带有传递信号的线缆,所以旋转监测器部件的监测组件如0162通常安装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上,旋转监测器部件的被监测组件如0161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b、旋转监测器部件的两个组件同时安装在壳体部件的壳体本体元件或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上,旋转轴元件的旋转由一个传动装置传递至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的旋转监测器部件的旋转组件;说明:传动装置如0653或0763,这样的安装方式会复杂输入装置的结构,一般不应采用。
五、操作部件:操作部件至少由操作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组成;说明:操作部件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手操作平台,如果在操作元件上施加一个触发力,操作元件带动触发元件或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如果在操作元件上施加一个扭矩,操作元件推动旋转轴元件旋转。
操作元件带动触发元件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说明:所谓带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带动,比如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跟随操作元件的移动或变形发生位移,触发被触发元件,如0142;另一种是间接带动,比如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跟随操作元件的移动或变形发生位移,接近或接触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操作元件带动的触发元件或被触发元件可以固定在操作元件上,如0131;也可以固定在操作元件能够带动的其它零部件上,如2432。
操作部件由至少一个操作组件组成,操作组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组成;由弹性元件保持操作本体元件或操作元件位置的弹性元件也是操作组件的组成部分;操作本体元件安装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上;说明:操作本体元件的安装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一种是以可翻转的结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还有一种是操作本体元件可在旋转轴元件上沿轴向滑动但固定两者的相对角位置。一般情况下,操作组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当然也只有一个,所有的操作元件都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
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圆形区域上;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操作元件;除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操作元件之外,其余的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这个环形区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即360度的环形或小于360度的不完整环形;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的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的位置是固定的,操作元件带动旋转轴元件旋转;说明: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操作元件及其对应的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只能有一个,最好不要在圆形区域的中心安装此类元件;安装操作元件的环形区域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有一个环形区域的如0142、0142和0144,有一个以上环形区域的如0441。等于360度的环形如0141,小于360度的环形如1641,在操作元件比较多或者特殊情况下可以由两个以上,这样的环形区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或完整的环形的一个部分。有多个触发组件的输入装置如实施例24。
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操作元件可以带动不同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0142、0143所带动的触发元件。
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所组成的操作端面或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所组成的操作端面绕旋转轴元件旋转一周所形成的面是以下两种形状之一:
a、封闭的圆形平面或曲面或组合面;
b、环形平面或曲面或组合面;说明:a如0441,b如0241、0243和0242。上述操作端面是b时,其中心空置的部分可以安装属于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的零部件,比如显示屏,按键等,如0271;或者安装另一个本发明之旋转式输入装置,如实施例23。组合面,有多个平面或曲面构成的复杂曲面。
操作元件上或可安装有限位装置,该装置限制操作元件的最大位移或最大变形量;说明:或可安装,可安装可不安装。如1351上的限位环。对于以位移带动触发元件发出信号的操作元件如0142,限位装置限制操作元件的位移;而对于以变形带动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的操作元件如0242,限位装置限制的是操作元件的变形。如果操作元件所带动的触发元件是以接触的方式触发被触发元件的,这种接触本身就限制了操作元件的位移或最大变形量,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就是限位装置,没有必要为这种操作元件单独设置限位装置;如果操作元件所带动的触发元件是以非接触的形式触发被触发元件的,为防止操作元件或操作元件所带动的触发元件触发壳体本体元件或其它位置固定的零部件如被触发元件,需要设置限位装置但并非必须,没有限位装置可以靠手感控制操作元件的位移。
六、触发部件和被触发部件
1、被触发部件:被触发部件是发出触发信号的部件;被触发部件由至少一个被触发元件组成,每一个被触发元件都能够发出触发信号;被触发元件是非自锁式的;说明:只有在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被触发元件才发出触发信号。操作元件像按键一样,按压操作元件的触发力解除时,操作元件复位同时触发元件也复位,触发信号解除。
被触发部件在被触发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由信号线路传递至控制单元;说明:在一个信号回路中,信号线路或均从被触发部件上引出,如0121、0122;或从被触发部件及触发部件分别引出,参见实施例,如0431、04213。在上述线缆两种连接方式中,信号线路两端均连接在被触发部件上为最佳。用来传递触发信号的线路并不一定是常规意义上的线缆,当然它可以是线缆,如1721;在更多的情况下,输入装置用来传递信号的线缆是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如0424;有些时候,还包括某些专门用来传递信号的零件,如0427和0420。触发信号通常是电信号,它还可以是光信号如0427的信号、磁信号如0429的信号、量子信号等。不同的信号用不同的方式传递,比如光信号可以使用光纤传递。
被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形区域上,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被触发元件,除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被触发元件之外,其余的被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这些环形区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区域即一个360度完整的环形或小于360度的不完整的部分环形;说明:即使在同一个输入装置中,环形区域的大小也未必相同,如0121、0122和0123。安装在旋转中心的被触发元件如0642。
在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相同;一个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同一个环形区域的被触发元件被组合成至少一个被触发组件;每一个被触发组件内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同一个被触发组件中的被触发元件等间隔连续分布;一个被触发组件构成一个触发信号单元;说明:通常情况下,一个被触发组件内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如0123;只有某些特殊场合一个被触发组件内才会有多个被触发元件,如1021。
由多个被触发元件组成的被触发组件的信号输出方式是以下两种之一:
a、每个被触发元件独立使用各自的信号线路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该被触发组件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就等于这一被触发组件被触发;
b、所有被触发元件的信号线路被整合为一体,只要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这个被触发组件就发出触发信号。说明:通常情况下,这些同一个被触发组件内的被触发元件的信号线路应当给组合为一体;比如开关型的被触发元件,如果是常开型的开关(触发时导通,非触发时切断),可以并联在一起,如果是常闭型的开关(触发时切断,非触发时导通),则可以串联在一起。在特殊的情况下,同一个被触发组件内的多个被触发元件可以用各自独立的信号线缆传递信号,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改变信号区的设置适合多用途的输入装置采用。a如1021,b如0121、0122。
2、触发部件:触发部件是触发被触发部件的部件;触发部件由至少一个触发元件组成;每一个触发元件都可以触发与之相对应的被触发元件使之发出触发信号;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区域上,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触发元件;除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触发元件之外,其余的触发元件分布在与其所触发的被触发元件相对应的环形区域上,这个环形区域是完整的即360度的环形区域或小于360度的不完整环形区域;由多个被触发元件组成的被触发组件相对应的触发元件,其触发被触发元件的触发面作占据的弧长是以下情形之一:
a、弧长大于两被触发元件被触发面的间隔;
b、弧长小于两触发元件被触发面的间隔,但旋转轴元件的操作提示装置的单位角度或拨动弹性拨片之相邻两凸起的间隔角度与被触触发元件的间隔相同。说明:目的是为了保证触发元件能够触发被触发元件,a如0131,b如0531。
3、触发部件和被触发部件的安装:不同结构的输入装置有着不同的安装方式,详见具体技术方案。
4、触发方式:触发元件以以下四种方式之一触发被触发元件:
a、被触发元件在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与被触发元件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不能有相对位移;说明:由于摩擦的作用,两者之间不能有相对位移,锁定了旋转部件的旋转,此为锁定式触发,如0131与0123。
b、被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与被触发元件接触,两者在接触面上的摩擦力较小,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说明:此为可滑动式触发,如2035与2021。
c、被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与被触发元件相接触且两者通过滚轮接触,在处于触发状态时该滚轮可以滚动,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
说明:此为滚动式触发,如2031与2021。
d、被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与被触发元件不发生接触;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说明:没有摩擦力产生,此为非接触式触发,如0132与0121、0122。上述四种触发方式中,后三种无论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安装在什么位置,在触发状态时旋转部件都可以旋转,第一种触发方式则需区分两者的安装位置,如果两者均在安装在可旋转零部件上,在触发状态时旋转部件同样可以旋转,如果两者之一安装在可旋转零部件上,另一个安装在固定零部件上,在触发状态时旋转部件则不可旋转。
5、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的分布:在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组件和触发元件是以下分布之一:
a、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组件,该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只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说明:如1631、1621。
b、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组件,该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有一个以上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这些触发元件各自设置有改变触发信号参数的装置,在触发被触发组件时,发出不同参数的触发信号,控制单元根据触发信号的参数区分不同触发信号;说明:如0821、0831、0832、0833。
c、一个环形区域上等间隔连续分布有多个被触发组件,这些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触发元件,这些触发元件的触发面所占据的弧长大于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被触发面间隔的弧长,触发元件在其能够到达的该环形区域上任意一点均可以触发至少一个被触发元件;说明:如0123、0131。一个被触发组件内最好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组件最好是均匀分布并带有旋转停留定位或复位装置。被触发组件的数目并不一定和触发元件的数目相同,触发元件的数目既可以多于、等于、少于被触发组件的数目,触发元件的数目最多不应超过被触发组件数目的两倍(能够组成的被触发区的数目)。
d、一个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这些被触发元件中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与其相邻的另一个被触发元件间隔的弧长大于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所占据的弧长或触发元件至少在一个位置上不能触发被触发元件;该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或与被触发元件数目相等的触发元件,这些触发元件各自占据与被触发元件相同大小的环形区域,各触发元件的间隔与被触发元件的间隔一致。说明:最好是均匀分布并带有旋转复位或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如果分布不均匀,则最好带有旋转复位装置。这种类型的触发元件只有在特定的位置(又被触发元件的位置)才可以触发被触发元件,在进行旋转选择操作时极为不便,一般不要采用,带有这类触发元件的输入装置最好带有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如果上述被触发元件或触发元件是等间隔分布的)或旋转复位装置(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均可),否则在操作这样的元件时首先要将其旋转至可以触发的位置。如实施例14、15,尽管实施例14的触发元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但由于其翻转角度的限制,并不能在任意位置触发被触发元件,在最大反转角度时,它所能触发触发元件的弧长也就是小于被触发元件间隔的弧长。
e、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这个被触发元件占据部分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有一个触发元件,这个触发元件占据整个环形区域,该触发元件在环形区域上任意一点均可以触发被触发元件。说明:如0231、0121、0122适合用于非接触式触发方式,非接触式触发的被触发元件成本较高,采用这种分布形式可以减少成本。
f、无论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组件如何分布,只有一个触发元件与这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相对应,这个触发元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可以触发任何一个被触发元件或组件。说明:如:1041这种分布形式适合操作本体元件可翻转的情况,操作元件的形状以完成的环形为好。
6、触发组合及其工作状态: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所组成的触发组合是以下类型之一;说明:触发元件只能够触发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触发组合包括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所有被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所有触发元件。
a、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相对其原始位置有无位移,有位移时发出触发信号,位移为零时结束触发信号;说明:如0123和0131普通触发组合,这种触发组合只有两种工作状态,有触发信号和没有触发信号。
b、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湘对其原始位置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位移为零时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0133和0121、0122,多状态触发组合。具有多种触发状态,除了位移为零时没有触发信号之外,不同的位移量以不同的触发信号表达。
7、触发组合的结构:触发组合或由触发组合构成的位移传感器是以下结构之一:a、被触发元件是印刷电路板上的两条印制电路,触发元件是可接触印制电路的导电元件,触发元件接触印制电路时,导电元件连通两条印制电路,电路导通,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0123和0131,只有两种工作状态的位移传感器。
b、被触发元件是印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多条印制电路,触发元件是可接触印制电路的导电元件,操作元件位移量不同时,导通不同的印制电路,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2133和2121,有多种触发状态的位移传感器。
c、被触发元件是一个微动开关,触发元件是一个触发微动开关的物体,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微动开关,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1021和1041,只有两种工作状态的位移传感器,成本较高,尽量避免使用。
d、被触发元件是一个多触点微动开关,触发元件是一个触发微动开关的物体,操作元件发生不同量的位移时,导通不同的触点,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1021和1041,有多种触发状态的位移传感器,成本较高,尽量避免使用。
e、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受光元件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是一个遮光体,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受光元件光敏元件失去光源,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0132和0121、0122,只有两种工作状态的光敏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触发。
f、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受光元件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是一个颜色沿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透光元件,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透过触发元件的光的颜色随操作元件的位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由光敏元件监测,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0133和0121、0122,有多种触发状态的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触发。
g、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和一个受光元件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是一个透明度沿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透光元件,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透过触发元件的光的强度随操作元件的位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由光敏元件监测,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0133和0121、0122,有多种触发状态的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触发。
h、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可变电容,触发元件的位移引发电容值的改变,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可以是多触发状态的,也可以是两个工作状态的。非接触式触发。如果将实施例1中的0121、0122作为电容的两个极板,0132在其中的移动就可以改变电容值。
i、被触发元件是一个磁敏开关,触发元件是一个磁铁,触发元件被操作元件带动发生位移时触发磁敏开关引发触发信号。说明:如0323和0337,0327分布在一个环形上的情况。
j、被触发元件是沿触发元件位移路线排列的多个磁敏开关,触发元件位移时引发不同的磁敏开关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0323和0337,具有多个触发状态。
k、被触发元件是霍尔效应元件或磁敏电阻等磁敏元件,触发元件位移时引发触发信号。说明:既可以是单触发状态的,也可以是多触发状态的。用其它磁敏元件替换i的磁敏开关
l、被触发元件是薄膜开关,触发元件是引发薄膜开关导通的物体,触发元件接触薄膜式薄膜开关导通引发触发信号。说明:如0631、0621,采用薄膜开关作为被触发元件的输入装置具有更好的防尘和防水、防潮性能。
m、被触发元件是一个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操作手指的在操作部件上的存在引发触发信号。说明:以人的手指作为触发元件,尽管输入装置内没有触发元件,但操作手指可以看作是固定在操作元件上的触发元件,该人体传感器仅仅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存在,实际就是人体感应开关如果操作手指接触操作部位,发出触发信号,如果操作手指离开操作部位,触发信号结束,尽管操作部位位移为零,如果把操作手指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操作元件,操作手指接触的部位是操作本体元件的一个部份,操作手指就是一个固定有触发元件的操作元件。
n、被触发元件是一个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按压在操作元件上的操作手指的位移引发触发信号;说明:与m相比,操作手指是一个固定在操作元件上的触发元件。
o、被触发元件是一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存在及在操作元件上的操作手指是否按压操作元件位移引发触发信号;说明:m与n的混合形式。
p、被触发元件是压力传感器,触发元件是一个接触被触发元件的物体,按压操作元件使触发元件接触发被触发元件,不同的压力引发压力传感器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2321、2331,压力是由位移带来的,尽管位移的量比较小,依然可以看作是位移传感器。
q、触发元件是反光体,被触发元件上有一个发光体和受光体,发光体发出的光由反光体反射回受光体,反光体的反光面发生倾斜时,反射光不再返回受光体,发出触发信号。说明:如0323、0338。在上述的这些触发组合中,以被触发元件是印制电路板和薄膜开关的组合成本最为低廉,故应当优先采用这样的触发组合。而在其他的触发组合中,除了采用微动开关和磁敏开关作为被触发元件的触发组合之外,其他的触发组合都有一个共有的缺点,这些触发组合无论是否处于触发状态都要消耗电能,否则就无法工作,比如1021、1022,如果发光体不发光,这个被触发元件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这些触发组合最好只在必要的场合采用。在一个输入装置中,应至少设置一个在非触发状态下不消耗电能的触发组合,输入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切断耗能元件的电源(除了上述耗能的触发组合之外,旋转监测器部件也是耗能元件),进入休眠状态,由这个不耗能的触发组合启动输入装置。
综述:输入装置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位移传感器。
8、发出声音或振动的装置:触发元件上或可设置一个发出声音或振动的装置,在触发状态改变时发出声音或振动,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感觉;该装置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输入装置内设置电动的音源或振动源或使用输入装置所控制的设备的音源或振动源,在被触发部件的触发状态改变时由与输入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发出声音或振动;
b、在操作元件上固定一个弹性拨片,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说明:如0145和01813。
c、在操作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在操作本体元件上固定一个弹性拨片,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说明:将b的位置进行了调换。
d、在操作元件上固定一个弹性拨片,在旋转轴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说明:1043和1051。
e、在操作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弹性拨片,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说明:将d的位置进行了调换。
f、输入装置内保持操作元件位置的弹性元件由弹簧钢片制作,弹簧钢片的截面制作成U形,在触发状态改变时,应力最大截面伸展为-形,发出振动和声音。说明:可以是操作部件内的弹性元件如0345,也可以是壳体部件内的弹性元件如2012。这种结构的操作提示装置安装在只有两种触发状态(有信号或无信号)的触发元件上。
9、信号区的组成和判定:被触发组件是发出触发信号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被触发组件单独发出触发信号;信号区是被赋予操作指令的被触发组件、操作元件、触发元件的组合,触发这些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由一个操作元件带动发出触发信号,信号区是一下情形之一:
(1)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只能触发一个被触组件,对应该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只有一个,该被触发组件独自构成一个信号区;说明:如0243、0231。
(2)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只能触发一个被触发组件,对应该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有一个以上,每个触发元件中含有改变触发信号的参数的装置,不同的触发元件在触发被触发元件时发出不同参数的触发信号;该被触发组件与不同的触发元件构成多个信号区,每个信号区发出的信号以参数区分。说明:如0841、0831、0832、0833。
(3)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能触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多个触发组件,且这些触发组件是连续分布的,在任何位置触发元件都可以触发至少一个触发组件,一个操作元件构成一个信号区,通过跟踪操作元件的角位移判断来自不同触发组件的信号所属的信号区,这种信号区的信号有两种构成,来自一个被触发组件的触发信号和来自两个相邻的被触触发组件的两个触发信号。说明:如0131、0123
(4)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对应的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是分散分布的,只有在特定的位置上触发元件才能发出触发信号,每个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信号区。说明:如1441、1421、1422、1423。这样的信号区不能执行连续的选择操作和实施控制。上述信号区都是操作元件只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可以构成各种类型的位移传感器。
(5)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以上的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环形区域,这些被触发组件同时被触发发出触发信号,这种信号区的触发信号是来自一个以上环形区域上触发组件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构成这种信号区的环形区域包含有由多个被触发组件组成的环形区域时,需要对信号区进行跟踪。说明:如0331。
(6)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以上的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分布在不同的环形区域,操作元件位移量不同时,触发不同环形区域的触发组件发出触发信号,构成这种信号区的环形区域包含有多个被触发组件组成的环形区域时,需要对信号区进行跟踪。说明:如2131。
(7)一个操作元件带动一个触发元件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只有一个,这个被触发元件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按操作元件所处角位置的不同属于不同的信号区,有这样的信号区的输入装置的旋转监测器部件是角位置传感器或虽使用角位移传感器但控制单元通过对角位移的运算能够获得实施角位置的。说明:如1731。
只有一种触发状态的信号区是双工作状态信号区,其工作状态包括触发状态和非触发状态,具有多种工作状态的触发区时多工作状态信号区,其工作状态包括其所有的触发状态和非触发状态;说明:包括有能够检测位移的大小的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区和上述第二种信号区。
信号区被赋予不同的触发指令。
10、安装在操作端面是封闭的圆型面的中心的操作元件及其所带动或触发的触发元件或被触发元件采用以下安装方式之一:
a、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说明:如2722、2741。
b、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将a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换位。
c、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旋转轴元件是中空的;说明:如0462和0422。
d、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旋转轴元件是中空的;说明:将c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换位。
e、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如2621、2651。
f、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说明:将e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换位。
B)技术方案1: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说明:固定由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固定的两个元件是独立的零件或零件组合,采用过盈配合、胶结、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另一种就是一体化,即被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元件或组成两个元件的零件组合的部分结构被制作成一个零件,这个零件由两个元件共用。前者如0111、0112和0123;后者如0211。
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说明:如0112、0151。
构成操作部件的操作组件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1)操作组件至少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元件上的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说明:如0141、0142。导轨的断面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按压操作元件使操作元件发生位移,弹性元件产生变形,按压力解除后,弹性元件恢复形状使操作元件复位。
b、操作元件通过一个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说明:参见0341、0342、0345。弹性元件可以是扭簧,也可以是其它弹性体。按压操作元件使操作元件以铰链轴转动,弹性元件产生变形,按压力解除后,弹性元件恢复形状使操作元件复位。
c、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如0241、0242。这种操作元件除了各自独立的分布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之外,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零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通过触发不同的区域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按压操作元件,操作元件产生变形使操作元件的某些部位发生位移;按压力解除,操作元件恢复形状。
(2)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构成;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如0741,按压操作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变形,操作元件产生位移;按压力解除,操作本体元件恢复形状,操作元件复位。首选安装方式。
b、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如0941上的结构0982。如果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上安装有两个操作元件,特别是这两个操作元件位于不同的环形区域上时,为防止这两个操作元件在操作时互相干扰,至少有一个操作元件应当采用这种方式安装。操作本体元件的弹性应当比操作元件的弹性强一些,按压操作元件时不至引发操作本体元件较大的变形引起误触发,这是显而易见的。
(3)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可翻转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与旋转轴元件保持相对角位置。操作本体元件用以下结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说明:如1041、1042、1051。首选安装方式。
b、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说明:如1141、1142、1151。连接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的万向节可以是各种结构的,比如十字轴式、球槽式、球笼式等。结构要复杂些,作为技术解决方案,它是可行的,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
c、操作本体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说明:如1241、1242、1251、1252、1253。作为技术解决方案,它是可行的,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
d、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通过一个弹性体元件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说明:如0541、0551、0542。结构固然简单,但因为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间仅依靠弹性元件相连,在翻转时的状态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可靠性差,仅仅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安装在上述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如1041,按压操作元件,操作元件位移,操作本体元件翻转。首选安装方式。这种结构由于操作本体元件整体翻转,如果操作本体元件上固定有多个操作元件,只能在同一个时间内带动一个触发元件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固定在这样的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是不能由双手同时操作的。
b、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说明: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同时操作安装在同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两个操作元件。
c、操作元件通过一个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说明:与b的适用范围相同。
d、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与b的适用范围相同。
综述:根据以上表述,在一个输入装置中,可以有多个操作本体元件,这些操作本体元件以不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而在这些操作本体元件上安装的操作元件,也以不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各自的操作本体元件上,这样的输入装置结构必定复杂,零件种类多,而且成本高,仅仅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但不是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最佳的安装方式是输入装置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或可翻转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具体请看最佳实施方式。被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采用以下安装方式安装:
a、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说明:最佳安装方式,如0142与0131。
b、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说明:与a的安装方式恰好相反。被触发部件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其传递信号的线路比较复杂,不宜采用。
c、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说明:如04211、04212、04213、04214、0451、0431,被触发元件跟随旋转部件旋转,其传递触发信号的线路比较复杂。
d、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与c的安装方式恰好相反,其传递信号的线路比较复杂。c和d两种方式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都跟随操作部件旋转,两者之间没有相对位移,无论是接触式触发还是滑动式触发滚动式触发非接触式触发对其作用一样。
综述:如0142、0143、0132、0131,最佳安装方式为,在不同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安装在处于同一个环形区域的操作元件上。在上述四种安装方式a为最佳安装方式;安装方式b为最不宜采用的安装方式;安装方式c和d在触发状态下不影响旋转轴元件的旋转,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根据上述,在一个输入装置中,上述四种安装方式可以单独或同时采用。但最好采用仅采用一种安装方式并且采用安装方式A作为唯一个的安装方式。一个输入装置的操作元件最好只有一个操作组件或者说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所有的操作元件都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如果一个输入装置有多个操作组件或操作本体元件,这些操作本体元件可以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但这种结构过于复杂,仅仅是一种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但不是最佳方案。
C)技术方案2: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壳体部件由一个壳体本体元件、一个轴座元件、一个弹性体元件组成。轴座元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壳体本体元件上:
(1)轴座元件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上且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说明:如1911、1912、1913、1914,轴座元件受到一个翻转力矩时,其轴心线以球铰链组件为支点摆动,同时引发弹性体元件的变形,当施加在轴座元件上的力矩解除时,轴座元件由弹性体元件复位。
(2)轴座元件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说明:如2111、2112、2114、2115、2116、2117,轴座元件受到一个翻转力矩时,其轴心线可以以万向节组件为支点摆动,同时引发弹性体元件的变形,当施加在轴座元件上的力矩解除时,轴座元件由弹性体元件复位。连接轴座元件和壳体本体元件的万向节可以是各种结构的,比如十字轴式、球槽式、球笼式等。
(3)轴座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原始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轴座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说明:将实施例21的十字轴作一个简单变换极为次结构。轴座元件在受到一个翻转力矩时,可以以连接在轴架上的两轴为支点摆动,同时引发弹性体元件的变形,当施加在轴座元件上的力矩解除时,轴座元件由弹性体元件复位。这种结构实际上是十字轴万向节连接结构的一个变体,十字轴是轴线垂直相交两根轴,而本结构是空间交错垂直的两根轴。与使用十字轴万向节作为连接结构的方案比,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是优选的方案,但作为一种结构,它是可行且能够满足需要的。
(3)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说明:如2211、2212、2213。轴座元件在受到一个翻转力矩时,弹性体元件发生变形,轴座元件相对于其原位发生倾斜,受力解除时,轴座元件由弹性体元件复位。与技术方案1的壳体结构相比较:技术方案1的壳体结构简单,适用且实用,在实际应用应作为优选方案,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但依然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构成操作部件的操作组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1)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如1941、1931和1951,这是本技术方案的最佳安装方式。
(2)操作组件至少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元件上的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b、操作元件通过一个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说明:如2441。
c、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3)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构成;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b、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4)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可翻转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与旋转轴元件保持相对角位置。
操作本体元件用以下结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说明:如2442。b、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c、操作本体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
d、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通过一个弹性体元件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
安装在上述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说明:如2443。
b、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通过一个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d、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5、被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采用以下安装方式安装:
a、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说明:如2431、2421。
b、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
d、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
e、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轴座元件上;说明:如2422、2432。
f、被触发元件固定在轴座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g、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如2521、2532。
h、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说明:e、f、g、h四种方式仅适用于轴座元件相对壳体本体元件有姿态变化的输入装置,不是最佳方式,一般不宜采用。e与f、g与h互换了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的安装位置。
综述:操作部件的最佳安装方式是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元件受到触发力时,操作元件带动操作本体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再带动旋转轴元件,旋转轴元件进而带动轴座元件翻转;其它安装方式都仅仅是一种可行的方案而已。技术方案2的这种轴座元件可翻转的结构不如技术方案1的结构简单,一般不宜采用。
D)技术方案3: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还具有以下特征: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说明:如2711。
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说明:如2751。
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一个操作元件,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可在旋转轴元件上沿旋转轴元件的轴向滑动,操作本体元件由一个弹性元件保持位置;说明:如2741、2722。2722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零件,它是一个微动开关,固定在旋转轴的轴心处,其上端的方柄是它的触发杆,其内部带有弹性装置使触发杆复位,2741就固定在这个触发杆上,从而实现2741延2751轴线的滑动并由2722的弹性装置保持位置。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情况。
被触发部件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安装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或以旋转中心为轴心的环形区域上;安装在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和与对应的触发元件是以下两种组合之一:
a、触发元件占据部分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则布满整个环形区域;
b、触发元件布满整个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占据部分的环形区域;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
a、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b、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d、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位移为零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2721或2722,需要指出的是,2721和2722不同时出现,它们同时出现在图82上是为了绘图的方便。2721是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部件的情况,此时被触发元件安装一个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上,当然它也可以安装在;2722则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这种结构的,输入装置只有一个触发元件,不能实现常用操作指令的一触即发,故不适合作为手机、电器遥控器等作为输入装置使用,适合作为游戏机的游戏操作装置使用。
E)技术方案4: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以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可在旋转轴元件上沿旋转轴元件的轴向滑动,操作本体元件由一个弹性元件保持位置;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说明:人体传感器可以是概述中以人体传感器作为被触发元件的任何一种。把技术方案3的被触发元件设定为分布在环形区域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
F)技术方案5: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说明:如2611。
旋转轴元件除可在轴座元件上转动之外还可在轴座元件上沿轴向移动,旋转轴元件的轴向位置由一个弹性元件保持;说明:如2651、2611。2622是和2722一样的微动开关,既是被触发元件,又是弹性元件。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一个操作元件,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说明:如2641、2651。
被触发部件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或以旋转中心为轴心的环形区域上;安装在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和与对应的触发元件是以下两种组合之一:
a、触发元件占据部分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则布满整个环形区域;
b、触发元件布满整个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占据部分的环形区域;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
a、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b、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d、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位移为零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说明:如2621和2622,与技术方案3相同的是,2621和2622同时出现在一个张图上仅仅是为了绘图的方便。该方案与技术方案3的区别仅仅是将操作部件在旋转轴元件上的滑动变成了操作元件带动旋转轴元件沿轴座元件的滑动。
G)技术方案6: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除可在轴座元件上转动之外还可在轴座元件上沿轴向移动,旋转轴元件的轴向位置由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以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有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说明:人体传感器可以是概述中以人体传感器作为被触发元件的任何一种。把技术方案5的被触发元件设定为分布在环形区域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
H)技术方案7: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与轴座元件的轴向位置固定;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可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存在的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说明:与技术方案4或6相比,操作本体元件位移为零,作为被触发元件的人体传感器被限定为仅仅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人体传感器。
I)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一: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组成,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操作元件用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b、操作元件通过一个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个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被触发部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部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说明:如实施例1、2、3,这是本发明中的最佳方案,即可以单手指操作,也可以双手指同时操作,结构简单,零件种类少。操作元件最好采用一种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其中以a为最佳,a的结构便于防尘密封。
J)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二: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组成,由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被触发部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部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说明:如实施例7、8、9,与最佳方案之一个相比,零件的种类要少,结构更简单,缺点是由于所有的操作元件固定在一个弹性的操作本体元件上,不同的操作元件有互相干扰的可能,而且操作本体元件与壳体元件除了转动之外,还有其它自由度上的有相对位移,不便于输入装置的防尘密封。可以单双手同时操作。
K)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三: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至少一个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b、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c、操作本体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个弹性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
d、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通过一个弹性体元件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
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说明:如实施例5、10、11、12、13、14,在上述四个操作本体安装方式中,以a为最佳。与最佳安装方式之一或之二相比,结构要复杂一些,只能单手指操作,和最佳安装方式之二一样不便于防尘密封。只能单手操作。
L)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四:如概述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一个壳体本体元件、一个轴座元件、一个弹性体元件组成。轴座元件通过以下形式之一个安装壳体本体元件上:
1、轴座元件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上且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2、轴座元件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3、轴座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原始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轴座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4、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均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说明:如实施例19、20、21、22。只能单手操作,结构复杂。
二、输入装置的使用方法:输入装置通过对操作元件的操作实现指令的输入;对操作元件的操作有触发操作和旋转操作两种操作方式,触发操作是按压操作元件是操作元件带动触发元件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旋转操作是推动操作元件带动旋转轴元件旋转并由旋转监测器部件监测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置或实时角位移并将旋转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
操作指令分为两种,一次触发操作即可完成的指令是一次执行指令,多次操作完成的指令是复合指令;复合指令中执行第一指令所操作的操作元件是主键;说明:有些简单操作指令是一次执行指令,比如电视机的开关机,有些操作指令则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比如从一个菜单中选择一个菜单项,需要经过打开菜单、移动菜单指针、确认指定的菜单项并执行等操作,有些复合操作则更为复杂,比如短信输入,但无论多么复杂的复合操作,总有一个开始的启动该项复合操作的指令,这一指令就是第一指令。一般情况下,只需对主键进行旋转操作和触发操作就可以完成一个复合指令的输入。
触发操作有以下几种形式:
a、单击:一次对触发信号区的短暂触发;
b、双击:连续两次间隔短暂的单击;
c、连击:一次对触发信号区持续时间较长的触发,连击时长不短于双击时长;
d、按击:对触发信号区时间不确定的持续触发;按击指令用于选择操作,每按击一个单位时间菜单指针向指定的方向移动一次;按击选择指令以按击的结束作为确定操作,执行按击结束时指定的菜单项指令;
e、连续单击:对触发信号区的连续多次单击;连续单击指令用于选择操作,每单击一次菜单指针向指定的方向移动一次,连续单击指令一连续单击的结束作为确定操作,执行连续单击结束时指定的菜单项指令;
单击、连击、双击赋予一次执行指令和复合指令的第一指令;
常用的操作指令被赋予不同的信号区以及对不同的信号区的不同的触发方式,不常用的操作指令被集合在至少一个选择菜单中,对这个菜单的选择指令被赋予信号区进行选择操作;说明:这些触发操作和对键盘按键与鼠标按键的操作类似,最常用的触发操作是单击,双击和连击则一般用于较为重要的特殊操作,比如手机的开关机指令,就是以连击操作下达的,这些指令如果被误执行,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以手机的开关为例,如果以对某键的单击作为开关指令,那么偶然的一次对该键的误触会导致关机。按击和连续单击指令则用于选择操作,比如通过按击调整电视机的音量,通过连续单击移动菜单指针等,这些指令在输入装置上和在键盘上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前者比如电视遥控器对音量的调整,后者比如对手机方向键的操作。一个触发信号区在某个工作状态下一般被赋予一个操作指令,比如手机的开关机键在关机状态时被赋予开机指令,在开机状态时被赋予关机指令,在有来电时则被赋予拒接指令。按击指令和连续单击指令则是选择指令,按击操作时每按击一定的时间,菜单指针移动一次;连续单击指令每单击一次,菜单指针移动一次。在同一工作状态下,一个信号区还可以同时被赋予多个指令,这些指令以单机、双击、连击等不同的触发方式赋予,比如单连击、单双击等。常用的指令直接赋予对信号区的触发操作,常用的指令包括只需一个触发操作即可执行的指令如手机的开关机、电视机的开关机等;常用的指令还包括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的指令如电视机音量的调整,手机拨号操作等等,这些操作是由多个操作指令复合而成的,以手机的短信输入操作为例,首先要打开选择菜单,在多个选择项中选择短信编辑项,编辑短信,在选择发出短信项,选择收信人或输入收信人号码,发出,这个一连串的过程包括多个指令,其中第一指令就是第一次操作所输入的指令,第一指令同样被赋予信号区,所有的选择操作都是如何操作,按击指令用于选择操作和调整工作状态,如果按击结束作为确定指令,尽管看似只有一个动作,实际上移动菜单指针是以时间为参数完成的,每按击一个单位时间,菜单指针移动一次,菜单每移动一次就是一次操作,所以按击操作是复合指令的一种特殊形式。连击、连续点击不适合菜单项较多的长菜单使用。除极少数简单的电子或电子控制设备之外(比如普及型的单波段袖珍收音机,只有开关控制、音量控制、调谐控制三个控制指令,这样的设备也无需使用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作为操作装置),大多数电子或电子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都有很多项,在诸多的指令中,有些指令是常用的,有些指令则很少用到,以手机为例,常用的指令有开关机、拨号、接听、拒接、短信操作,不常用的指令则有手机设置比如铃声的设置、输入法的设置、语言设置等。为了方便操作,常用的指令被赋予不同的信号区,可以直接执行或启动,不常用的指令全部汇集到一个菜单中,单独由一个信号区启动或作为其他指令菜单的一个子菜单或与一个常用指令使用一个信号区,常用指令使用单击启动,不常用指令菜单使用双击或连击启动。
旋转操作有以下几种形式:
A、旋转:在非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用于选择操作,每旋转一单位角度时菜单指针移动一次,向不同的方向旋转时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B、半旋转:在非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之设定的角区域停留,每一停留一单位时间菜单指针移动一次,这样的角区域至少有一个,设定角区域的位置是包括旋转轴元件的起始位置的区域或起始位置周边的若干区域;说明:半旋转指令同样不适合菜单项较长的长菜单使用。
半旋转指令有以下几种形式:
a、只有一个设定角区域和一行选择菜单,旋转轴元件在这个角区域中将菜单指针向一个方向移动;说明:这个角区域可以是包含起始位置的一个区域,也可以是起始区域一侧的区域。
b、有两个设定角区域且角区域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在不同的角区域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说明:不包含起始位置。
c、在起始角位置的一侧有多个设定角区域且只有一行选择菜单,旋转轴元件在不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不同的的速度移动,偏离起始位置的角度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
d、在起始角位置的两侧有多个设定角区域,旋转轴元件在不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不同的的速度移动,偏离起始位置的角度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距起始位置距离相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相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说明:不包含起始位置。
e、在起始角位置的一侧有多个这样的角区域且选择菜单的选择项较多并且这些选择项是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多重菜单,每个角区域对应一个多重菜单的子菜单行,菜单指针在不同的角区域时,在其对应的子菜单行中移动。说明:不包含起始位置;所谓多重菜单,将选择项较多的菜单按不同的类型分为多个子菜单行,并将各子菜单行同时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f、在起始角位置的两侧有多个这样的角区域且选择菜单的选择项较多并且这些选择项是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多重菜单,其一侧的每个角区域对应一个多重菜单的子菜单行,菜单指针在不同的角区域时,在其对应的子菜单行中移动,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据起始角位置距离相同的角区域将相同的行或列的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说明:不包含起始位置。半旋转指令同样以时间作为菜单指针移动的参数,最好用于菜单项较少或较为特殊的选择指令,这种特殊选择指令需要菜单指针停留较长时间比如调整电视机的频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者有明确的目的频道,这种情况最好使用旋转指令快速将频道转换至目的频道,另一种是使用者没有明确的目的频道,需要通过对各个频道的逐次浏览选择。旋转指令和半旋转指令可以被同时赋予一个键位,比如上述电视频道的选择操作,这样,只用一个操作元件就可以完成两种不同的选择操作。上述指令适合所有的信号区。
旋击:旋击是在触发状态下的旋转操作,旋击指令同样用于选择操作,旋击指令适合操作元件在触发状态可以旋转的信号区,旋击指令适合在触发状态下可以旋转的键位;
旋击选择指令:在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每旋转一单位角度菜单指针移动一次,向不同的方向旋转旋转轴元件,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说明:旋击选择指令是在触发状态下旋转,无论主键的是否有子键都可以使用。适合多工作状态和双工作状态的信号区,多工作状态时不考虑子键,任何一个子键触发都视为该区触发。
旋转、旋击复合选择指令:旋转旋击复合选择指令有旋转选择指令和旋击选择指令组成,用于连续的选择操作,旋转选择指令触发状态开始作为确定操作,旋击指令以触发状态结束作为确定操作。说明:事实上,旋击指令更多的用于旋转旋击复合选择指令,复合指令减少了操作的次数(旋转指令用于连续选择的操作过程是旋转操作,移动菜单指针,触发操作,执行选定指令,打开随后选择菜单,结束触发操作,再旋转,而复合指令的操作是旋转,移动菜单指针,触发操作执行选定指令,打开随后选择菜单,旋转。两者相比,在两次选择操作中减少了触发状态变化操作),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最常见的连续选择操作是文本的输入操作和带有子菜单的菜单选择操作。
子键:多工作状态信号区的所处的多种工作状态为子键,一种工作状态为一个子键,包括非触发状态;说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操作元件零位移子键以没有触发信号作为该子键的工作状态,其余子键则以发出其特定的触发信号作为工作状态;
多子键选择指令:将多重菜单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子键对应不同的子菜单行,除了对应不同子菜单行的子键之外,还有一个或两个子键作为确定子键,确定子键是操作元件位移最大的子键或零位移的子键,确定子键被触发时,执行选定的菜单项指令;菜单指针在被触发子键所对应的子菜单行内移动,被触发子键在对应不同子菜单行的子键中改变时,在新触发的子键内维持设定时间后菜单指针移至新触发子键所对应的子菜单行;
过程控制指令:过程控制指令适合所有的信号区,过程控制指令由旋转指令和触发指令混合而成;旋转指令将旋转轴元件起始位置周围的区域划分成若干旋转指令区,每个指令区赋予一个操作指令,当旋转轴元件在该指令区停留时,执行该旋转指令区的操作指令;触发指令则将信号区的不同的工作状态(包括非触发状态)作为不同的子键赋予不同的指令,执行当时被触发的子键指令;
双手操作的过程控制指令将触发指令同时赋予两个信号区或主键两个以上的信号区,一个操作手指在控制旋转指令的同时控制其坐在键位的触发指令,另一个操作手指则可在其余的信号区操作元件上变换位置发出不同的键位控制指令。说明:旋转指令最好用来控制方向,比如游戏角色的运动方向或视角,这个方向最好是水平的方向比如汽车的行驶方向,旋转轴元件在起始位置时,汽车向正前方移动,左旋时,汽车左转,右旋右转,旋转角度不同时,汽车的转向角不同;触发指令可以用来控制方向,比如操作键位有三种工作状态时,用旋转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用触发指令控制飞机的俯仰,位移最大的触发状态时机头向下,中间状态时机头水平,位移为零时机头上仰,在汽车驾驶游戏时,触发指令可以控制速度,其中一个触发状态(最好是位移最大的状态)赋予刹车。
旋转操作中的键位跟踪:如果旋转操作中的操作元件所触发的信号区中有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被组合成多个触发组件,且在旋转操作中触发不同的触发组件,则在该操作起始时对触发信号区进行跟踪,通过累计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或判断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置来判断当时操作元件所能的触发组件,并将这些触发组件作为当时该键位的信号区。
对于有即时旋转停留定位元件的输入装置,在进行旋转操作时需要考虑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所带来的影响,比如在调整电视机音量时,需要进行确定操作结束调整指令的执行,以防止复位装置所带动的旋转带来的误操作,带有即时——延时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输入装置,在启动复位装置前终止调整指令的执行。
在进行文本输入等选择菜单较长的复合指令操作时,其操作方法在发明专利《小键盘或滚轮快速选择和用滚轮小角度旋转移动菜单指针的方法》(申请号005102000929)中有详尽的介绍,在实施例中,以中文双拼联想输入法举出一例。
输入装置的使用方法不仅仅上述的几种,还可以用它来移动鼠标指针,进入鼠标指针控制状态后,通过按压在不同位置的操作元件,鼠标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旋转操作元件,鼠标指针转变移动方向;还可以将输入装置作为方向键使用,按压不同位置的操作元件,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菜单指针;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如果把像素作为选择菜单的菜单项,通过两次选择操作可以使图像操作指针精确定位,第一次沿X轴方向移动菜单指针至所需位置,再沿Y轴方向移动菜单指针至所需位置。
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有的输入装置实施例均采用立体视图表达,为便于快速理解图纸,按以下规则对附图进行标记,所有的附图标记用4位数或5位数进行编号,前两位为实施例序号,按实施例的顺序,依次为01、02等;第三位为零部件或结构的代号,1为壳体部件代号、2为被触发部件代号、3为触发部件代号、4为操作部件代号、5为旋转部件代号、6为旋转检测器部件代号、7为不属于输入装置的但有必要表达的属于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的零部件代号、8是某些零件上需要予以特别指出的结构的代号;最后一个位或两位为零件序号或结构序号。比如04212是第4个实施例的被触发部件的第12个零件,而01813是第1个实施例的第13个特定结构。有很多实施例采用印制电路板作为触发元件,为表达清楚起见,印制电路板上所有的电路均以黑色色带显示。
图1至图8是实施例1的视图。       图9至图13是实施例2的视图。
图14至图18是实施例3的视图。     图19至图27是实施例4的视图。
图28是实施例5的视图。           图29是实施例6的视图。
图30、图31是实施例7的视图。     图32、图33是实施例8的视图。
图34至图36是实施例9的视图。     图37至图39是实施例10的视图。
图40至图43的实施例11的视图。    图44、图45是实施例12的视图。
图46、图47是实施例13的视图。    图48至图51是实施例14的视图。
图52是实施例15的视图。          图53、图54是实施例16的视图。
图55是实施例17的视图。          图56是实施例18的视图。
图57、图58是实施例19的视图。    图59至图62是实施例20的视图。
图63至图70是实施例21的视图。    图71是实施例22的主图。
图72是实施例23的主图。          图73至图78是实施例24的视图。
图79是实施例25的视图。          图80是实施例26的视图。
图81是实施例27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壳体部件:轴座元件0112和壳体本体元件0111、0123,其中0123是壳体部件和被触发部件共用的零件,0123是印制电路板,其上的印制电路部分(黑色环形带)属于被触发部件,其余部分属于壳体部件;0111是安装被触发元件0121、0122的支架。2、被触发部件:被触发元件1:0123的印制电路部分,在同一个环形区域上,有六个这样的触发元件,这六个触发元件等间隔均匀连续分布并组成六个触发组件,每个触发组件中有一个触发元件,这六个触发组件组成12个被触发区,其中六个触发组件(元件)各自构成一个被触发区,相邻的两个被触发组件构成一个被触发区。这些被触发元件分布在一个完整的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2:0121、0122分别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一个0121和一个0122组成一个非接触型的被触发元件。这些被触发元件可以分为两个组件或各自独立发出触发信号。本实施例中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安装方式,在以后的实施例中,采用这种安装方式的被触发元件不再特别指出。除实施例6、26、27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中心处有被触发元件之外,其余的实施例均分布在不同的环形区域上,以后不再指出。3、触发部件:0131对应被触发元件0123,共有四个,0131用弹性材料制作,靠近0123的面是导电材料如导电橡胶;0131能够在任意位置触发与之对应的至少一个被触发元件,所以0131所占据的弧长要大于0123上两个触发元件的间隔。0132和0133对应被触发元件0121和0122,0132是一个遮光体;0133则是一沿运动方向改变颜色或透明度的透光元件。同样的1032和0133的弧长也要大于相邻的两个0121的中心的间隔一个保证0132或0133在任意位置均可触发0121、0122。大部分触发元件都是如此,以后不再指出。发出声音或振动的装置:0145是安装在0143上的弹性拨片,01811、01813是设置在0141上的凸起结构。本实施例的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安装方式,在以后的实施例中采用这种安装方式的触发元件不再特别指出。在概述中触发元件由操作元件带动触发被触发元件,除了本实施例的带动方式之外,还有其它的方式。本实施例只有一个操作组件,除了实施例24之外,所有的实施例都是如此,以后不再指出。本实施例的操作元件分布在一个环形区域上,除实施例4、9、18之外,采用的均是这种结构,以后不再指出。触发不同环形区域的触发元件可由同一个环形区域的操作元件带动,这一点看图便知,不再指出(本实施例就是如此)。本实施例的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上,除实施例6、26、27在旋转轴的中心安装有触发元件之外,其它实施例均是如此,以后不再指出。4、操作部件:0141是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0151上;0142和0143是操作元件,两者的区别在于0143上设置有限制其转动的凸起0181,0144是弹性元件,0142、0143在0141上的导轨里移动。0142、0143上固定有触发元件。本实施例的操作端面是封闭的圆形面,具有同样的操作端面的还有实施例3、4、5、6、7、9、10、11、12、19、24、25、26、27。限位装置:本实施例没有单设的限位装置,0131以接触0123的方式发出触发信号,这种接触本身就起到了为0142限位的作用;0143的上端面在被按压到与0141的上端面平齐时操作手指受到0141的限制无法继续按压0143,从而达到限位的目的。5、旋转部件:0151是旋转轴元件,其和0112轴向位置被0151和0161上的轴肩结构限定,除实施例26外,其余的实施例旋转轴元件的轴向位置均被限定。0152是弹性拨片,0151上设置有带有凸起的同心轮,构成旋转操作提示装置b。0153上装有两块磁铁0154,0123上固定有两个电磁铁0155,当这些电磁铁和磁铁的磁极0182、0183、0184、0185的排列顺序是NSNS或SNSN时(此时两块磁铁0154等同于一个块磁铁),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w,如果只有一个电磁铁则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v,如果将两个电磁铁替换为永磁体则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s,如果只有一个电磁铁且将该电磁铁用永磁体替换则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r;如果磁极的排列顺序是NSSN或SNNS,则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e。按照上述方法通过调整磁极方向,将电磁铁替换为永磁体,增减电磁铁和永磁体的数量,既有可获得如技术方案中所描述的多种用永磁体和电磁铁构成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c、d、e、f、g、h、i、j、k、l、t、u、v、x、y。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和0162构成光栅轮式角位移传感器。本部件采用安装方式a,除实施例6和7采用安装方式b之外,均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监测器部件还可以用被触发元件作为监测组件,以某个0131(0131的直径需要达到在任意位置都能切断一个0121、0122之间的光束,并且在操作软件中要进行相应的设置不致混淆触发信号于旋转监测信号)作为被监测组件,构成一个角位置传感器从而简化输入装置的结构,不仅仅本实施例,只要被触发元件的分布密度足以满足旋转监测器部件的监测精度和要求且不易混淆触发信号与旋转监测信号,其他类型的被触发元件也可做同样的用途。这种借用被触发元件作为旋转监测器部件的结构属于旋转监测器的安装方式a,旋转检测器的旋转组件安装在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的零件上,固定组件安装在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壳体本体元件上,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7、特殊结构:0188、0180、0189分别是构成0155的骨架、线圈和铁芯;0186、0187是用来将0112和0155固定在0123上的倒刺结构;01812是将0144固定在0141上的槽;01814是0112上固定0152的销体。8、综述:本实施例是技术方案1和最佳技术解决方案1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0121、0122采用的是非接触式触发,0123则采用的是锁定式触发,大部分被触发元件采用的都是这两种方式,以后不再指出。
实施例2:1、壳体部件:0211独立构成,其中心部分是轴座元件,其余部分是壳体本体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这是一个采用一体化的方式固定的例子。2、被触发部件:0221、0121和0122。其中0221占据了一个完整的环形的区域。3、触发部件:0131和0232、0233、0234。0231是一个占据了完整的环形区域的触发元件(本实施例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只有90度,0231占据了90度的环形区域);0232、0233、0234、构成的触发元件含有改变信号参数的元件0234,它可以是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甚至可以是数字芯片,0233是导电橡胶,0232是印制电路板;这样的触发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共有四个,每个触发元件上的0234具有不同的参数不同参数的0234在0221被触发时改变触发信号的参数。4、操作部件:0241是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一体化;0242、0243是操作元件,0242用弹性材料制作;0243则安装在0241上的导轨上,由弹性元件0244本保持其位置。限位装置:0242所带动的触发元件通过接触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以接触式触发为限位方式,0243则以0241导轨孔中的平台和0243按钮部分的底面限位。本实施例的操作端面时环形的,具有同样的操作端面的还有实施例8、14、15、20、21、22、23。5、旋转部件:0241既是操作本体元件,同时又是旋转轴元件。旋转限位装置:0241被旋转限位装置限制,只能够旋转90度,0241上的导轨0287和0221上的两个弧形槽构成限位装置。提高旋转操作提示装置:固定在0241上的销体0288上的弹性拨片0251和在与轴座元件位置不变的0271上的凸起构成。0241只能旋转90度,故凸起也只分布在90度大小的区域内,这是一个c型的旋转操作提示装置。旋转停留定位装置:0252是永磁体,共有四块,3块固定在0271上,1块固定在0241上,磁极0282、0284、0285、0286的极性为NSNN或SNSS,利用引力和斥力定位;如果仅保留磁极编号为0284和0286的两块永磁体,则构成一个仅靠引力复位的停留定位装置,永磁体可以用电磁铁替换。6、旋转监测器部件:0261、0262;这是一个反射式光栅轮角位移传感器,0262射出一束光至光栅轮0261再反射至0262。由于0241仅能够旋转90度,故0261仅占据了90度的区域。7、其它部件:0271是占据了环形的操作平面中心的控制区域的其它零部件,它可以使显示屏,也可以使其它输入装置,这一零部件一般不属于输入装置而属于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0271较为特殊,它的下半部分应当属于轴座元件,既起为0241限定轴向位置的作用,还安装有旋转操作提示装置的部分结构。8、特殊结构:0289是0241安装0242的孔周边的一个凸起,与0242相应位置的缺口对应,限制0242的安装角度并防止其旋转。9、综述:本实施例是技术方案1和最佳技术解决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3:1、壳体部件:0311独立构成,中心部分是轴座元件,其余部分是壳体本体元件。与实施例2相同。2、被触发部件:0321、0322、0323构成;0321上有3个被触发元件,这三个触发元件由最内环的印制电路分别和其余的三个环形的印制电路组合而成,由触发元件导通内环与其余三环的电流发出触发信号;0322是磁敏开关,沿触发元件的运动方向排列成三个弧形;0323是一个反光板。0322和0323采用非接触式触发,专为双手操作游戏使用,由于在双手操作时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不会超过180度,故0322和0323分布于180的环形区域内。3、触发部件:0331、0332、0333、0334、0335、0336对应被触发元件0321,0344导通1环和2环(由内向外数),0335导通1环和3环,0336导通1环和4环,这三个触发元件各自对应一个被触发元件;0331同时导通1环2环和3环,0332同时导通1环2环和4环,0333同时导通1环2环和4环,这三个触发元件各自对应两个在不同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0337是磁铁,对应0332,0337位移不同时导通不同弧形区域上的0322,0322可以用霍尔效应元件、磁敏电阻等替代。0338是一个弧形的反光板,将0323射向反光板的光反射回0323反光板被操作元件带动翻转时,反射光不再返回0323,发出触发信号。4、操作部件:0341是固定在0351上的操作本体元件,0342是用铰链轴0381安装在0341上的铰链孔0382上的操作元件;0344也采用同样的安装方式;它们都由弹性元件0345复位,0343则被安装在弹性元件0345上;0342上固定有弹性拨片0383,与之对应的凸起则安装在0341上的0384上;0345弹性翼(共有8个)的截面是U型的,能够发出声音或振动。5、旋转部件:0351是旋转轴元件;0352是作为m或z型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步进电机。6、旋转监测器部件:0361、0362构成接触式角位置传感器,0361是印制电路板,0362通过0361不同位置上的触点发出角位置信号。7、综述:本实施例是技术方案1和最佳技术解决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4:1、壳体部件:0411、0412、0421,0421和0123一样,是一个壳体部件和被触发部件共用的零件,同样是印制电路板,0411和0412组成轴座元件,0411安装在0421中心的固定孔上,0412和0411用过盈配合连接;与实施例1相同。2、被触发部件:0421上有3个被触发元件,内环一个,外环两个;0424上则有四个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的被触发元件,安装在0488处的被触发元件由04211、04212、04213、04214、04215、构成,其中04211和04212是其它零件的支架,用绝缘材料制作,04213和04214为弹性导体,04215则为信号整合线路,这个被触发元件除了非触发状态外,有四个不同的触发状态,04215的作用是将由不同信号线路传递过来的触发信号整合后用一个信号电路传出;04817同样有三种不同的触发状态,这三种不同的触发信号经04216整合之后传出;上述两个被触发元件经整合后所发出的触发信号经由导流元件传出,导流元件包括用导体制作的轴座元件0411、旋转轴元件0451、导流片0423,这三个零件将信号电流传至0421的上表面的印制电路;安装在绝缘体0422上的导流环0426、导流刷0425将信号电流从0421的下表面的印制电路传出;04819和04818是只有一个触发状态的触发元件,它们所发出的触发信号不经导流元件传出,而是利用发光元件0420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至受光元件0427或用电磁元件0428以磁信号的形式传至磁敏元件0429;3、触发部件:触发元件0431对应安装在0488处的被触发元件,它有三个接触面,当其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其上的接触点与04213、04214接触,第一个位置没有触发信号,只有接触点0489与固定在0421上面的04214接触,第二个位置则有接触点0489、0480与两片04214接触,第三个位置则有接触点0489、04811、04813与弹性导体接触,第三个位置则有04811、04812、04813、04814与弹性导体接触;第四个位置则有04811、04812、04815与弹性导体接触,从而形成4种不同的触发状态;触发元件0432用弹性导体制作,对应04817,其上有四个触头,这四个触头有不同的长度,位置不同时,导通触头的数目不一样,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触发状态;这两个触发元件固定在0441上的0483和0482上;其余的触发元件则是0441的一个部分,其接触端面为导电橡胶,0487对应0421的内环,0487尽管被分为几个部分,但这样做只是结构的需要,它只对应一个被触发元件,所以0487是被分为若干部分的触发元件;0481、0485对应0421外环的两个触发元件;0484和0486则对应04819和04818;触发元件0431和与其对应的被触发元件还有操作提示的作用。4、操作部件:如果把0424看作是操作本体元件,0441就是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如果把0424看作旋转轴元件的一个部分,0441就是固定在操作旋转轴元件的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则采用一体化的方式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0551。本实施例没有b、c型的旋转操作提示装置,但可以使用a型的旋转操作提示装置。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和0162。7、综述:本实施例是技术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5:1、壳体部件:05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磁敏电阻0521,等间隔环形分布。3、触发部件:磁铁0531。4、操作部件:0541,用弹性元件0542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没有独立的操作元件,0541边缘的环形操作表面是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0551;0552则是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弹性元件和定位元件一体化的零件,这个装置是a型的,b型的装置在实施例中没有给出,不过它只是将a型装置的元件安装位置做了对换。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2的壳体结构之四、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四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触发元件的弧长小于两触发元件被触发面的间隔,但如果将旋转轴元件的操作提示装置的单位角度或拨动弹性拨片的两个凸起的间隔角度与被触发元件的间隔相同,也可以将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组合成组件,否则的话不能做这种组合,如实施例14。
实施例6:1、壳体部件:0611、0612,0611是轴座元件,0612是壳体本体元件;与实施例1相同。2、被触发部件:0621是环形的薄膜开关,像用印制电路板制作的触发元件一样,它同样可以被分为多个触发元件,与印制电路板相比,薄膜开关的防水、防潮、防尘性能要好一些;0622是安装在旋转部件旋转中心的触发元件,它被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3、触发部件:0631对应0621,最好用弹性材料制作;0642的下端面是导电橡胶,是一个采用一体化方式固定在操作元件上的触发元件;4、操作部件:0641是操作本体元件,用弹性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0641的边缘的环形操作表面同样是固定在操作本体上的操作元件,0642用弹性材料制作,064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中心,而其所对应的触发元件则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所以旋转轴元件必须是中空的;如果去掉0642,则本实施例的操作端面是环形的。5、旋转部件:0612、0651、0652、0653、0654、0655构成一个滚动轴承,0652、0651是旋转轴元件。
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0663旋转轴元件的旋转通过传动装置0663传递到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0161上。
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之三的实施例。
实施例7:1、壳体部件:07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0721,分布在两个环形区域的薄膜开关。3、触发部件:0731,注意相邻的两个0731的触发端分别对应内外环。4、操作部件:0741,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其边缘环形的操作表面是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5、旋转部件:0751是旋转轴元件,0752是旋转停留定位停留装置的定位元件,0753是旋转停留定位停留装置的弹性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安装在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上,0751的旋转通过传动装置软轴0763传递到09161上。7、特殊结构:0781是固定0753的销体。
8、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解决方案2的实施例。
实施例8:1、壳体部件:08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只有08211个触发元件。3、触发部件:0831、0832、0831构成一个触发元件,其中0833是改变信号参数的元件,这样的触发元件一个共有12个,每个触发元件发出的信号参数不同。4、操作部件:如果把0851的上表面看作是操作本体元件,0841就是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元件,如果把0841固定在0851上的0851上的一个部分看作是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0841的其余部分就是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5、旋转部件:0851是旋转轴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0861和0862是和0161、0162一样的光栅轮式角位移传感器。7、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解决方案1、2的实施例。
实施例9:1、壳体部件:09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0121、0122构成一个环形区域,0921是环形的薄膜开关。3、触发部件:触发部件和0941一体化或固定在0941上。0941是遮光材料制作的,0121、0122所构成的环形区域被分为若干被触发组件,并形成若干被触发区,不同的位置按压0941是触发不同的被触发区发出触发信号。如果0982是如图36那样被分为0987、0988、0989、0980、09811、09812那样被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透明度,而0121、0122又被整合成一个触发组件,则这六个区域就是能够改变信号参数的触发元件,按压不同的触发元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如果触发元件0987沿其位移的方向被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透明度或颜色,就是一个和0133一样的触发元件。4、操作部件:0941是一个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整合了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触发元件的零件,作为操作本体元件,它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作为操作元件,098和0941外缘的操作表面被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为了避免操作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比如按压0982是引起0121、0122触发,在结构上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处理。5、旋转部件:0951是旋转轴元件,0952是作为o型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扭力弹簧,它的两端被固定在0911和0951上的销体0983和0985上。而0986和0963又构成了旋转限位装置。6、旋转监测器部件:固定在0951上的0963上固定有磁铁0962,0963时呈环状分布固定在0984上的的磁敏开关,从而构成角位置传感器。7、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解决方案1、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仅为说明此结构的操作元件如何分布在多个环形区域。
实施例10:1、壳体部件:10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微动开关1021或1022或1023组成的环形区域;1021的触柄1085在被1041触发时两者的接触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1041不能在发出触发信号时旋转,为锁定式触1022和1023的触柄1086、1087则在发出触发信号的同时1041可以旋转,1086采用滚动式触发,1087采用滑动式触发。这个环形区域被组合成若干个组件并构成多个被触发区,一个组件的触发元件可以被整合在一个信号线路上,如果1021是常开型的微动开关,同一个组件内的1021并联在一起,如果是常闭型的,则串联在一起,也可以每个触发元件各自使用独立的信号线路。微动开关内可以只有一个触点,也可以有多个触点,有多个触点的微动开关有多种触发状态。3、触发部件:1041与被触发元件接触的下表面是固定在操作元件上的触发元件;4、操作部件:1041外缘的上表面是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中心部分是操作本体元件,采用球铰链装置安装在1051上,1083是球头,1084是球腔,1041由弹性体元件1042保持位置,并以销体1082和1042上的销孔固定1041、1051的角位置。1043是弹性拨片,1051上有设置有凸起。5、旋转部件:1051是旋转轴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1061、1062。8、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技术解决方案3的实施例。
实施例11:1、壳体部件:11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1181是固定被触发部件的销体。2、被触发部件:被触发部件的结构类似按键,1121是印制电路板,1122是弹性材料制作的触发体,其上1184的下端面是导电橡胶。被触发元件分为两个环形区域,如图42,内环的触发元件每4个被组合成一个组件,信号线路被整合在一起外环的触发元件的信号线路则是各自独立的。1123是固定1122的上盖。这样的结构便于防水、防尘、防潮。3、触发部件:1082、1083是采用一体化方式固定在操作元件上的触发元件。1082对应外环,1083对应内环。4、操作部件:1141是操作体元件和操作元件、触发元件的混合体,用十字轴万向节结构安装在1151上,1152是十字轴。1152是弹性体元件。1143时操作元件的一个旋转装置,在推动1143带动1141旋转时,1143可以以自身的轴为中心旋转,便于操作。5、旋转部件:1151是旋转轴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3的实施例。
实施例12:1、壳体部件:12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被分为6个触发元件的薄膜开关1121。3、触发部件:固定在1241上的1231。4、操作部件:1241外缘的操作面是操作元件,1243是1241的顶盖,1241用两个空间交错垂直的轴1252安装在1251上,1253是轴架。1242是弹性元件,本例中弹性元件由6个弹簧组成。1241的中心部是凸起的,这种凸起的结构便于手指拧动,但这样的结构不宜用于手持设备。5、旋转部件:1251是旋转轴元件,1255是n或a1型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步进电机,1254是定位开关,这是一个微动开关,1251上设有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就是1254触柄处的凹陷,触柄离开凹陷时,1254导通,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启动1255复位或定位。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和0162。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3的实施例。
实施例13:1、壳体部件:13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1323是反光元件,将0121或0122中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束及多次反射传至受光元件,如此可以大大的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降低成本。同一个环形区域上有四个这样的被触发元件。3、触发部件:触发元件是被一体化在1341上的遮光体。这个触发元件占据了很小的环形区域,在操作时,首先要将它旋转到需要触发的被触发元件的位置。4、操作部件:1341集成了操作体元件、操作元件、触发元件,1342是弹性体元件,1343、1344形成一个球腔,操作本体元件与用球铰链装置安装在1351上。本实施例操作部件的操作端面绕旋转轴元件旋转一个周所形成的面是环形面。5、旋转部件:1351是旋转轴元件,1351上轴肩处翻起的外缘是操作元件的限位装置,防止操作元件、触发元件与壳体部件的接触。6、旋转监测器部件:0861、0862。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3的实施例,操作表面空心型。
实施例14:1、壳体部件:14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2组1421、1422和1个1423构成一个触发元件,1421、1422与0121、0122一样,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1423是反光元件,一个被触发元件有两个触发状态。4个被触发元件等间隔分散分布。3、触发部件:与1441一体化。如果1441的触发部件不是像这样的一个完整的环形,而是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触发元件,它的被触发组建和触发组件的分布形式就是d。4、操作部件:1441上集成有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触发元件,用十字轴万向节安装在1451上,1443和1442构成空心十字轴,弹性元件借用1342。5、旋转部件:1451是旋转轴元件,1452是弹性拨片和1451轴肩部的凸起构成旋转操作提示装置。1452固定在1481上。如果1452用1454替代、1451用1453替代,如图51,则构成旋转停留定位装置。6、旋转监测器部件:0861、0862。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3的实施例,操作表面空心型。本实施例的被触发元件是分散分布的,这样的分布不能保证在任意位置进行触发操作都能够触发被触发元件,故这种结构的输入装置不能进行连续的选择操作,但可以进行简单操作和无需确定操作的工作状态调整操作。
实施例15:1、壳体部件:1511独立构成,与实施例2相同的一体化固定结构。2、被触发部件:0121、0122,分布在一个不完整的环形区域。3、触发部件:与1541一体化。4、操作部件:1541上整合有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用两个空间垂直交错的轴安装在1551上,1542是轴架,1443是轴,1542和1443构成的轴、轴架结构是空心的。5、旋转部件:1551是旋转轴元件,其上的凸起1581与两个1561一起又构成p型旋转停留定位装置,这种装置的弹性元件受压变形。q型的旋转停留定位装置则适用的是拉簧,弹簧受拉力变形;6、旋转监测器部件:1561是微动开关,1551旋转时,推动1561的触柄。1561和1581构成角位置传感器,如果1561上只有1个触点,则1551只有两个角位置,如果1561上有多个触点,则1551就有多个角位置。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3的实施例,操作表面空心型。和实施例14一样,被触发元件的分布方式不适合进行连续的选择操作。
实施例16:1、壳体部件:1611、1612、1613、1662,其中1612是两件,1662是壳体部件、被触发部件和旋转监测器部件共用的零件。1611是轴座元件,其余构成壳体本体元件;与实施例1相同的固定安装结构。2、被触发部件:1621、1662,1662是旋转监测器部件与被触发部件的共用零件,靠近旋转轴的地方属于旋转监测器部件。3、触发部件:1631,上下两面触发两个不同的被触发元件。4、操作部件:1641、1642构成操作元件,1641通过铰链安装在1651上,1651是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一体化的零件,1643是作为弹性元件的扭簧。1644是防尘罩,操作本体元件的一个部分。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7、18操作部件的操作端面绕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旋转一周所形成的面都较为特殊,实施例17和本例接近圆柱面,实施例18则是圆锥面,但在旋转中心处都可以安装其它零部件,故等同于实施例13。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1651,1652是作为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扭簧。1613和1641构成一个旋转限位装置。1612和1713构成旋转限位装置。6、旋转监测器部件:1661、1662,接触式角位置传感器。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1的实施例。这个实施例较为特殊的地方是被触发部件的分布,和操作元件的操作形式,被触发部件分布在操作元件的上下两面,操作元件上下摆动触发不同的被触发部件。
实施例17:1、壳体部件:1611、1612、1713、1762,其中1762是壳体部件与旋转监测器部件共用的零件,1611是轴座元件,其余是壳体本体元件;与实施例1相同的固定安装结构;2、被触发部件:微动开关1721,当然它可以是一个多触点微动开关。这个实施例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和一个触发元件,只能发出一种触发信号。但它可以有多个指令区,本实施例的旋转监测器部件是角位置传感器,不同的指令可以被赋予不同的角位置,在触发信号发出时,通过判断当时所处的角位置来判断信号区,同样的实施例16、18在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触发元件,均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指令区。如果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则可以通过换算的方法将较为易换算成角位置来判断信号区。3、触发部件:1731,由1721的触柄保持位置。4、操作部件:1731凸出1742的顶部是操作元件,1742也是操作元件,1744是防尘罩,是操作本体元件的一个部分,1751安装1731的导轨部分同样属于操作本体元件。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1751,用于停留定位的扭簧1562,作为旋转限位装置的1713和1751。6、旋转监测器部件:1661和1762。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实施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18:1、壳体部件:1611、1812、1813、1762;其中有一个固定联接1812和1813的零件未画出,1762的作用与实施例17相同,1611是轴座元件,其余是壳体本体元件;与实施例1相同的固定安装结构。2、被触发部件:1821和1822,两个弧形的薄膜开关。安装在骨架1823上,1823则固定1812上。1821和1822可以各自有多个触发元件,也可以只有一个触发元件。3、触发部件:两个1831对应两个被触发元件。4、操作部件:1842、1831凸出于1842的部分是操作元件。1844、1851安装操作元件的部分是操作本体元件。5、旋转部件:1851是旋转轴元件,1652是旋转停留定位装置的扭簧。6、旋转监测器部件:1762、1611。7、综述:技术方案1,最佳技术实施方案1的实施例。
实施例19:1、壳体部件:1911、1912、1913、1914,1911是壳体本体元件,其中心是一个球腔;1912是弹性体元件,本是实施例中是一个弹性薄膜;1913是轴座摆架其下端是一个球头;1914是轴座元件;1912由1922和1914上的销体固定在1911和1913上,1911的球腔和1913上的球头构成一个球铰链装置,这是技术方案2安装方式1的壳体结构形式。2、被触发部件:薄膜开关1921。固定在支架1922上。3、触发部件:触发元件如果像1931的左侧,安装有滚轮1932,就是滚动式触发,如果像右侧,就是接触式触发。4、操作部件:1941是整合操作元件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1951上。5、旋转部件:1951是旋转轴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实施方案4的实施例。
实施例20:1、壳体部件:2011、2012、2013、2014,2011是壳体本体元件,其中心部是一个球腔;2012是用弹性体元件,本实施例中是一个用弹簧钢片制作的有8个弹性翼的物体,注意弹性翼是插入2011与2013上的导槽中的,弹性翼可在导槽里滑动;2013是轴座元件,其下端是一个球头;2014是轴座上盖,起固定2012的作用;这同样是技术方案2安装方式1的壳体结构形式。2013上的孔用安装显示屏等其它零件并通过连接这些零件的导线。2、被触发部件:2021。3、触发部件:2031、2032、2033、2034构成的触发元件的触发方式是滚动式触发,为使滚轮与2021的接触更加可靠同时也便于滚轮2031的滚动,这个触发元件用铰链轴2034和弹性元件2033悬挂在2041上。2035则采用滑动式触发,2035用弹性的光滑导体制作,固定在2041上的2081上。4、操作部件:2041整合了操作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2051上。5、旋转部件:整合在2041上。6、旋转监测器部件:2062、2061构成反射式角位移传感器。7、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方案4的实施例。
实施例21:1、壳体部件:2111、2112、2113、2114、2115、2116、1443,2111是壳体本体元件;2112是十字轴摆架;2113时弹性体元件,本实施例中用柔软的弹性材料如橡胶制作;2114是轴座元件;2115是十字轴摆环;2116是轴座上盖,起限制2141轴向位置的作用;1443共有四件,是十字轴头;2112、2114、2115、1443构成一个空心十字轴;这是技术方案2的第2种壳体安装方式。显然,本实施例中的空心十字轴很容易以普通的十字轴替代,而零件1443轴线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2个)的轴线不相交,且其它构成空心十字轴的零件的形状也作相应的调整,就构成一个技术方案2的第3种安装方式——使用两个空间交错的轴安装。2、被触发部件:2121。2121上有三个在不同环形区域的触发元件,有最外侧的环分别和其余三环构成。3、触发部件:2131、2132均采用滑动式触发,而且在位移不同时触发的环形区域不同。2133也是一样,不同的是,2133的截面是U形的,在触发部同的触发元件时,因U形截面依次伸展发出声音和振动。2134与2133不同的是,其发声或振动的装置是凸起和拨片(图68)。21356、2136、2137、2138组成的触发元件和2139、2130组成的触发元件与前面的触发元件的区别是采用滚动式触发,后者具有U形截面的结构。这些触发元件具有同样的功能,不应出现在同一个输入装置中,把它们绘制在一起仅仅是为了阐述的方便。4、操作部件:2141是整合了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的零件。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整合在2141上。6、旋转监测器部件:0861、0862。7、综述:技术方案2,最佳技术方案4的实施例。
实施例22:1、壳体部件:2211整合壳体部件。2、被触发部件:2221。3、触发部件:2231。固定在轴座元件上。4、操作部件:2241整合。5、旋转部件:2241整合。6、旋转监测器部件:2261、2262,反射式光栅轮角位移传感器。7、综述:技术方案2的实施例。
实施例23:1、壳体部件:这个实施例有两个输入装置,2311整合了两个轴座元件和外环输入装置的壳体本体元件;2312是内环输入装置的壳体本体元件。2、被触发部件:2321属于外环的输入装置,排列成环形的压力传感器;2322则属于内环,薄膜开关。3、触发部件:2333、与操作元件整合为一体的2343。4、操作部件:2641、2642;2343。5、旋转部件:2351、2352。6、旋转监测器部件0861、0862;2361、2362。7、综述:这是整合了技术方案1的两个同心的输入装置,在双手操作时,可以同时控制四个控制对象。
实施例24:1、壳体部件:2411、2412、2413、0111、2421组成,2413是弹簧,壳体部件结构与实施例19相同。2、被触发部件:0122、0121、2421、2422均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3、触发部件:2431固定在操作元件上;2432固定在轴座元件上由2443上的操作元件带动(2443上有两个操作元件,一个在图73上可以看到,其上固定有一个2431,这个操作元件可以带动两个触发元件2431和2432;另一个在是图74上的2481,只能带动一个触发元件2432);2433、2434、2435构成一个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的触发元件,2433固定在2434上其可以沿旋转轴元件的轴向滑动,2435是弹簧,保持2434的位置,这种结构的作用是无论旋转轴元件如何旋转,都可以触发被触发元件0122、0121。4、操作部件:2443是一个操作组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上的两个操作元件通过带动轴座元件的翻转位移带动触发元件。2442是安装在2443上的球头上的触发元件,2443是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的,可以看作是旋转轴元件的一个部分,2442是一个用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的操作组件,2445是弹性元件。同样的2441和2444是用铰链安装在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的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2446、2435是保持它们位置的弹性元件。5、旋转部件:旋转轴元件2451。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其它部件:图77、78是固定在轴座元件上的触发元件及其对应的被触发元件的两种结构,图77只有一个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图78的2423和2436则分别由四个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8、综述:技术方案2的实施例;如果壳体部件是技术结构1的形式,且去掉轴座元件上的触发元件和其对应的触发元件,就变成了技术方案1的一个实施例。这个实施例有多个操作组件,可以看出这种有多个操作组件的输入装置结构复杂,在操作不同的操作元件时要避免操作元件间的相互干扰(比如按压2441时,如果2446的弹性较大,会带动2413产生变形,从而误触发2422。)本实施例仅为支持技术方案1和2而绘制。
实施例25:1、壳体部件:借用2411、2412、2413。2、被触发部件:2521,分布于内外两个环形区域。3、触发部件:2531固定在2541上,2532固定在2551上;4、操作部件:2541整合,固定在2551上。5、旋转部件:2551。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仅为表示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而绘制。
实施例26:1、壳体部件:2611整合。2、被触发部件:2621、2622。2621和2622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输入装置上,2611表示了被触发元件分布在环形区域的结构,2622则表示了被触发元件分布在旋转中心的结构,这两个被触发元件都是具有多个触发状态的微动开关。3、触发部件:2641整合,固定在2651上。4、操作部件:2641整合。5、旋转部件:2651是旋转轴元件,它可以在轴座元件上沿轴向移动,正是这种移动使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如果以2622作为被触发元件,则2622的触柄同时作为使旋转轴元件复位的弹性装置;如果以2611作为触发元件,则需另设一个弹性元件。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5的实施例。这种结构的输入装置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适合用于游戏控制。8、变体1:用分布在环形区域的人体传感器作为被触发元件,就成为技术方案6的一个实施例。9、变体2:将变体1的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位置固定,就成为技术方案7的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27:1、壳体部件:2711整合。2、被触发部件:2721、2722。2721和2722同样不能出现在一个输入装置上。2721和2722同样是多触点微动开关。3、触发部件:2741整合。4、操作部件:2741整合,2741可以沿2751的轴向移动,如果以2721作为被触发元件,需另设一个弹性元件保持2741在2751上的位置,如果以2722作为被触发元件,则以2722的触柄作为上述弹性元件,安装在触柄上的2741等同于安装在2751上。5、旋转部件:2751。6、旋转监测器部件:0161、0162。7、综述:技术方案3的实施例。与实施例26相同,适用于游戏控制。8、变体:用分布在环形区域的人体传感器作为被触发元件,就成为技术方案4的一个实施例。
使用方法实施例:步骤1:文本输入指令下达,转入步骤2;步骤2:打开声母菜单,菜单指针指向首项,打开字符输入区,输入指针在起始位置!说明:首先要选择第一个汉字的声母。步骤3: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4,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6!说明:以触发信号作为确定指令。步骤4: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5,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3;说明:以旋转移动菜单指针。步骤5: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3;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3;说明:每旋转一单位量,菜单指针移动一次,累计旋转量以正负值代表旋转方向。步骤6: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声母,将声母输入字符输入区输入指针指定位置,输入指针停留在声母后,转入步骤7;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其他指令,执行该指令;说明:其他指令可以使编辑指令如删除、插入、剪切、返回等。步骤7:打开韵母菜单,菜单指针指向首项,转入步骤9!说明:选择第一个汉字的韵母。步骤8: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11,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9;步骤9: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10,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8;步骤10: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8;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8;步骤11:如果指定菜单项是韵母,将同音汉字菜单打开,菜单指针指向首项,删除输入区声母,转入步骤12;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其他指令,执行该指令;说明:选择第一个汉字。步骤12: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15,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13;步骤13: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14,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12;步骤14: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12;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12;步骤15:如果指定菜单项是汉字,将选定汉字输入字符输入区,输入区指针置于汉字后,转入步骤16;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其他指令,执行其他指令;步骤17:打开联想汉字菜单作为第一子菜单,打开声母菜单作为第二子菜单,打开标点符号菜单作为第三子菜单,打开数字菜单作为第四子菜单,打开英文字母菜单作为第五子菜单,菜单指针指向所有子菜单首项转入步骤18;说明:多重菜单出现,联想菜单的菜单项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词或词组,从而实现一字一键或数字一键的快速输入。步骤18: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21,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19;步骤19: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14,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18;步骤20: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18;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18;步骤21:将菜单指针指定项按第一子菜单、第二子菜单、第三子菜单的顺序排列成第二菜单,菜单指针指向首项,转入步骤22;说明:对多重菜单的第二次选择开始。步骤22: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25,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23;
步骤23: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24,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22;步骤24: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22;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22;步骤25:如果指定菜单项是联想汉字、标点、数字、英文字母,将选定字符输入字符输入区,输入区指针置于输入字符后,转入步骤17,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声母,将指定声母输入字符输入区,输入菜单指针置于其后,转入步骤26;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其他指令,执行其他指令;步骤26:打开联想汉字菜单作为第一子菜单,打开韵母菜单作为第二子菜单,菜单指针指向所有子菜单首项转入步骤27;步骤27::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30,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28;步骤28: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29,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27;步骤29: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27;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27;步骤30:将菜单指针指定项按第一子菜单、第二子菜单顺序排列成第二菜单,菜单指针指向首项,转入步骤31;步骤31:检查触发信号,如果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34,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转入步骤32;步骤32:检查旋转信号,如果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33,如果没有旋转信号,转入步骤31;步骤33:判断旋转方向,累计旋转量,比较累计旋转量与单位旋转量,如果累计旋转量达到单位旋转量,将菜单指针移至邻项,从累计旋转量中减去一单位量,转入步骤31;如果累计旋转量不足单位旋转量,转入步骤31;步骤34:如果指定菜单项是联想汉字,将选定字符输入字符输入区,输入区指针置于输入字符后,转入步骤17,如果指定菜单项是韵母,将字符输入区声母删除转入步骤35;如果指定菜单项是其他指令,执行其他指令;步骤35:打开联想汉字菜单作为第一子菜单,打开同音字菜单作为第二子菜单,指针指向所有子菜单首项转入步骤18;说明:循环执行,直至完成输入。采用本操作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单手指操作,操作时操作手指不离开主键(启动操作时触发的操作元件),无须记忆键位(全部选择菜单在屏幕上显示),操作迅速(最慢时6键一字,旋转操作等同于更换键位,第一键选择声母多重菜单指定项,第二键在声母第二菜单中选择声母,第二键只有两个选择项,第三键在韵母多重菜单中指定菜单项,第四键在韵母第二菜单中选择韵母,第四键同样只有两个选择项,第五键在同音汉字多重菜单中选择指定项,第六键选择同音汉字,第五键、第六键只有两个选择项;如果选择的是联想汉字菜单则可实现一字-键或一字数键;如果不采用联想输入法,每个字都用声母、韵母、同音字三个选择过程,则是三键一字;大部分人采用拼音输入法,而在采用拼音输入法的人中,又有大多数人采用全拼输入,因为这种输入法最为直观,无须记忆,相信使用选择式指令输入装置的人种大部分会采用双拼输入,因为它同样直观,而且更为迅速。采用数字键盘的全拼输入的操作速度以四个字母的王为例,W一键、A一键、N两键、G一键,共五键,而汉字最多的有六个拼音字母),采用《小键盘或滚轮快速选择和用滚轮小角度旋转移动菜单指针的方法》中介绍的超越并列菜单和第一菜单单列超越后关闭的方法,输入速度还会进一步提高。如果将选定菜单项用大字符显示或声音提示的方法(菜单指针停留在某一菜单项上时以声音提示或点击某一菜单项时以声音提示,再次点击确认)提示操作者,会方便视力障碍者,即使是盲人,也可以输入文字短信。本输入装置只需一个手指便可操作,便于肢体残疾人使用。由此,输入装置的发明目的全部实现。
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其使用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发明目的中所提出的所有目标,其特点是:对常用的简单操作实现一触即发;对菜单项较多的菜单进行快选择;可以完成鼠标的某些功能;能够像仿真控制器一样同时对多个控制对象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完全替代键盘,完成各种类型指令的输入,而无需其它输入装置如按键、旋钮作为补充;操作方便,在进行字符串输入等需要连续操作的指令输入时操作手指不改变操作位置,不像使用键盘一样经常改变操作手指与输入装置的接触点。即可以单手指操作,也可以双手指操作,便于手持式电子装置采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占用较小的有效表面积,便于手持式电子设备采用;便于上肢体部分残疾特别是手或手指部分缺损的人士使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寿命长,所用元器件均为成熟的产品;能够以较大的字符在可视界面上显示或语音界面提示视力障碍人士操作;能够用振动提示操作者操作,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能够用声音提示操作者操作;无需训练即可由使用者熟练掌握;可以与其它指令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集成在同一个设备上,指令输入的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快捷。

Claims (18)

1.一种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简称输入装置;该装置单独或该装置与其他类型的输入装置一同与控制单元、人机对话界面组成设备控制和数据输入系统;其特征是:
输入装置由壳体部件、被触发部件、触发部件、操作部件、旋转部件和旋转监测器部件组成;
壳体部件至少由一壳体本体元件(0611)和轴座元件(0612)组成;
旋转部件至少由一旋转轴元件(0151)组成;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0151)通过一轴——轴承结构安装在壳体部件的轴座元件(0112)上,旋转轴元件可在轴座元件上旋转;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a、旋转轴元件(0151)不受限制的自由旋转;
b、旋转轴元件(0251)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旋转轴元件旋转角度受限的输入装置有一旋转限位装置(0221、0241);
旋转部件内或可设置提示操作者操作的旋转操作提示装置,该装置在旋转部件每旋转一单位角度时发出声音或振动,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手感或用声音提示操作者的操作;
旋转轴元件在操作结束后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0651、0652)或特定位置(0151、0251),停留在特定位置的旋转部件内设有一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是以下装置之一:
a、即时旋转定位装置:该装置(0552)随时对旋转轴元件(0551)施加一定位力,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几个特定的位置上;
b、延时——即时旋转定位装置:该装置(0153、0154和0155)即可随时对旋转轴元件(0151)施加一定位力,也可在操作结束或操作停止一定时间后启动,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几个特定的位置上;
c、即时复位装置;该装置(0952)随时对旋转轴元件(0951)施加一复位力,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起始位置上;
d、延时——即时复位装置;该装置(0352)即可随时对旋转轴元件(0351)施加一复位力,也可在操作结束或操作停止一定时间后启动,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起始位置上;
旋转监测器部件用于监测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旋转监测器部件是角位移传感器(0161、0162)或角位置传感器(1361、0362);旋转检测器部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输入装置或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上:
a、旋转检测器的旋转组件(0161)安装在旋转轴元件(0151)或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的零件上,固定组件安装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0123)上;
b、旋转监测器部件的两个组件同时安装在壳体部件的壳体本体元件或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上,旋转轴元件(0651、0652)的旋转由一传动装置(0653)传递至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的旋转监测器部件的旋转组件(0161)
操作部件至少由操作元件(2441)和操作本体元件(2443)组成;操作元件带动触发元件(2432、2431)触发被触发元件(2422、2421)发出触发信号;操作部件由至少一个操作组件组成,操作组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0141)和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操作元件(0142、0143)组成;由弹性元件保持操作本体元件或操作元件位置的弹性元件(0144)也是操作组件的组成部分;操作本体元件安装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0151)上;操作元件(0441)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0451)旋转中心为中心圆形区域上,旋转轴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操作元件(0642);除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操作元件之外,其余的操作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的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的位置是固定的,操作元件带动旋转轴元件旋转;同一环形区域上的操作元件(0142、0143)可以带动不同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0132、0131)触发被触发元件(0121、0122、0123)发出触发信号;
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所组成的操作端面或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所组成的操作端面绕旋转轴元件旋转一周所形成的面是以下两种形状之一:
a、封闭的圆形平面或曲面或组合面(0441)
b、环形平面或曲面或组合面(0241、0243、0242)
操作元件上或可安装有限位装置(1351),该装置限制操作元件的最大位移或最大变形量;
被触发部件是发出触发信号的部件;被触发部件由至少一个被触发元件组成,每一个被触发元件都能够发出触发信号;被触发元件是非自锁式的;被触发部件在被触发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由信号线路传递至控制单元;被触发元件(0121、0122)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0151)旋转轴心为中心的圆形区域上,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被触发元件(0642);除安装在圆形区域的中心的被触发元件之外,其余的被触发元件安装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这些环形区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环形区域即一个360度完整的环形(0121、0122)或小于360度的不完整的部分环形(1621)在同一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相同;一个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同一环形区域的被触发元件被组合成至少一个被触发组件;每一被触发组件内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同一被触发组件中的被触发元件等间隔连续分布;一个被触发组件构成一个触发信号单元;
由多个被触发元件组成的被触发组件的信号输出方式是以下两种之一:
a、每个被触发元件独立使用各自的信号线路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该被触发组件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就等于这一被触发组件被触发(1021);
b、所有被触发元件的信号线路被整合为一体,只要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这个被触发组件就发出触发信号(0121、0122);
触发部件是触发被触发部件的部件;触发部件由至少一个触发元件组成;每一个触发元件都可以触发与之相对应的被触发元件使之发出触发信号;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区域上,圆形区域的中心或可安装一个触发元件;除安装在圆形区域中心的触发元件之外,其余的触发元件分布在与其所触发的被触发元件相对应的环形区域上;与由多个被触发元件组成的被触发组件相对应的触发元件,其触发被触发元件的触发面作占据的弧长是以下情形之一:
a、弧长大于两被触发元件被触发面的间隔(0131);
b、弧长小于两触发元件被触发面的间隔,但旋转轴元件的操作提示装置的单位角度或拨动弹性拨片的凸起的间隔角度与被触触发元件的间隔相同(0531);
触发元件以以下四种方式之一触发被触发元件:
a、被触发元件在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0131)与被触发元件(0123)接触且两者的接触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不能有相对位移;
b、被触发元件触发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2035)与被触发元件(2021)接触,两者在接触面上的摩擦力较小,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
c、被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2031)与被触发元件(2021)相接触且两者通过滚轮接触,且触发状态时该滚轮可以滚动,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
d、被触发元件处于触发状态时,触发元件(0132)与被触发元件(0121、0122)不发生接触;两者之间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方向上可以有相对位移;
在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是以下分布之一:
a、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组件(1631),该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只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1621);
b、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组件(0821),该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有一个以上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0821、0822、0823),这些触发元件各自设置有改变触发信号参数的装置(0833),在触发被触发组件时,发出不同参数的触发信号,控制单元根据触发信号的参数区分不同触发信号;
c、一个环形区域上等间隔连续分布有多个被触发组件(0123),这些被触发组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触发元件(0131),这些触发元件在其能够到达的该环形区域上任意一点均可以触发至少一个被触发元件;
d、一个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这些被触发元件各自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以较大间隔分散分布;该环形区域上至少有一个或与被触发元件数目相等的触发元件,这些触发元件各自占据与被触发元件相同大小的环形区域,各触发元件的间隔与被触发元件的间隔一致;
g、一个环形区域上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0121、0122),这个被触发元件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该环形区域上有一个触发元件(0231),这个触发元件占据整个环形区域,该触发元件在其所能到达的任意一点均可以触发被触发元件;
h、无论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组件如何分布,只有一个触发元件(1041)与这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相对应,这个触发元件占据了整个环形区域,可以触发任何一个被触发元件或组件;
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所组成的触发组合是以下类型之一:
a、被触发元件(0123)和触发元件(0131)构成一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有位移时发出触发信号,没有位移时或操作元件复位时结束触发信号;
b、被触发元件(0121、0122)和触发元件(0133)构成一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没有位移时或操作元件复位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触发元件上或可设置一发出声音或振动的装置,在触发状态改变时发出声音或振动,以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感觉;
被触发组件是发出触发信号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被触发组件单独发出触发信号;
信号区是被赋予操作指令的被触发组件、操作元件、触发元件的组合,触发这些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由一个操作元件带动发出触发信号,信号区是以下情形之一:
(1)一个操作元件(0243)带动一个触发元件(0241)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只能触发一个被触发组件,对应该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只有一个,该被触发组件独自构成一个信号区;
(2)一个操作元件(0841)带动一个触发元件(0831、0832、0833)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只能触发一个被触发组件,对应该被触发组件的触发元件有一个以上,每个触发元件中含有改变触发信号的参数的装置(0833),不同的触发元件在触发被触发元件时发出不同参数的触发信号;该被触发组件与不同的触发元件构成多个信号区,每个信号区发出的信号以参数区分;
(3)一个操作元件(0142)带动一个触发元件(0131)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能触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多个触发组件(0123),且这些触发组件是连续分布的,在任何位置触发元件都可以触发至少一个触发组件,一个操作元件构成一个信号区,通过跟踪操作元件的角位移判断来自不同触发组件的信号所属的信号区,这种信号区的信号有两种构成,来自一个被触发组件的触发信号和来自两个相邻的被触触发组件的两个触发信号;
(4)一个操作元件(1441)带动一个触发元件(1441)发出触发信号,这个触发元件对应的同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1441、1442、1443)是分散分布的,只有在特定的位置上触发元件才能发出触发信号,每个触发元件构成一个信号区;
(5)一个操作元件(0343)带动一个以上的触发元件(0331)发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组件(0321)分布在不同的环形区域,这些被触发组件同时被触发发出触发信号,这种信号区的触发信号是来自一个以上环形区域上触发组件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构成这种信号区的环形区域包含有由多个被触发组件组成的环形区域时,需要对信号区进行跟踪;
(6)一个操作元件(2141)带动一个以上的触发元件(2139)发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分布在不同的环形区域,操作元件位移量不同时,触发不同环形区域的触发组件发出触发信号,构成这种信号区的环形区域包含有多个被触发组件组成的环形区域时,需要对信号区进行跟踪;
(7)一个操作元件(1731)带动一个触发元件(1731)出触发信号,与之对应的被触发元件(1721)只有一个,这个被触发元件所发出的触发信号按操作元件所处角位置的不同属于不同的信号区,有这样的信号区的输入装置的旋转监测器部件是角位置传感器或虽使用角位移传感器但控制单元通过对角位移的运算能够获得实施角位置的;
只有一种触发状态的信号区是双工作状态信号区,其工作状态包括触发状态和非触发状态,具有多种工作状态的触发区时多工作状态信号区,其工作状态包括其所有的触发状态和非触发状态;信号区被赋予不同的触发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在旋转轴元件的旋转中心上安装有一个操作元件,这个操作元件所带动的触发元件和被触发元件采用以下结构之一安装:
a、被触发元件(272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2751)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2741)上;
b、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0622)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0611)上,触发元件(0642)安装在操作元件上,旋转轴元件是中空的;
d、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旋转轴元件是中空的;
e、被触发元件(2621)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611)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2651);
f、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旋转操作提示装置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输入装置内设置有一电动的声源或振动源或借用使用输入装置的设备的声源或振动源,在旋转轴元件每旋转一单位角度时由与输入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发出声音或振动;
b、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0151)上设置一同心轮跟随旋转轴元件旋转,该同心轮的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另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他零件(01814)上固定一弹性拨片(0152),该拨片探入上述相邻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旋转轴元件旋转时,该拨片由上述凸起拨动发出声音或振动;
c、在旋转部件的旋转轴元件(0241)上设置一拨片(0251),该拨片探入设置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其他零件(0271)上的分布在以旋转轴心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上的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之间的凹陷中,旋转部件旋转时,该拨片由上述凸起拨动发出声音或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旋转停留定位装置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旋转轴元件(0552)上固定一个旋转轴元件的同心轮,该同心轮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若干连续的凹陷,凹陷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相同,两凹陷的分界线是锐利的棱边,一个弹性元件(0753)固定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不变的其它零件上,推动一个定位元件(0752)贴紧凹陷的最低点;
b、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的零件与旋转轴元件同心的圆上分布有若干连续的凹陷,凹陷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相同,两凹陷的分界线是锐利的棱边;一个弹性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推动一个定位元件贴紧凹陷最低点;
c、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B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永磁体B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永磁体B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
d、在旋转轴元件(2052)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极性相反,永磁体B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的两倍;
e、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永磁体A,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A靠近轴心的磁极的极性相同;永磁体A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
f、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A,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A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数量的两倍;
g、在旋转轴元件固定一个永磁体A,两磁极连线通过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相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永磁体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极性相反,永磁体B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的位置数量的两倍;
h、在旋转轴元件(0151)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0154),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若干电磁铁(0155)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这些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电磁铁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
i、在旋转轴元件(0151)的圆周上固定一个永磁体(0154),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相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电磁铁(0155)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电磁铁的数量与是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的两倍;
j、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若干永磁体,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同;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的数量与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的数量相同;
k、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数量为偶数的若干永磁体,这些永磁体等间隔的固定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且两磁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相邻两永磁体靠近轴心的磁极的极性相反;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永磁体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所停留的位置数量的两倍;
l、在旋转轴元件固定一个永磁体,两磁极连线通过轴心且距轴心的距离相等;另有若干数量为偶数的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磁极连线指向轴心,这些电磁铁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元件的同心圆上,相邻两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电磁铁的数量是旋转轴元件停留位置数量的两倍;
m、在旋转轴元件(0351)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0352),该步进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若干特定的位置上;
n、在旋转轴元件(1251)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1255),在轴座元件或与轴座元件位置固定不变的零件上固定一个定位开关(1254),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等间隔的分布有若干定位点,步进电机由定位开关和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定位点上;
o、一个扭力弹簧(1652)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1651)和轴座元件(1611)上,旋转部件脱离起始位置时,扭力弹簧发生弹性变形,操作力解除时,扭力弹簧恢复形状带动旋转轴元件复位;
p、在旋转轴元件(1551)的圆周上设置一个凸起(1681),两个定位元件(1561)相对沿圆周方向顶在凸起的两面,两定位元件由安装在轴座元件上的弹簧或其它弹性元件推动;
q、在旋转轴元件的圆周上安装有两个拉簧,两拉簧反向固定在壳体部件上;
r、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级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中心,另有一个永磁体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指向旋转轴元件的中心;
s、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磁体的两极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两永磁体A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永磁体A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且两永磁体A磁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轴心;
t、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两极的连线通过旋转轴元件的中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永磁体A距轴心较远的磁极与永磁体B距轴心较近的磁极极性相反;
u、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的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切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两永磁体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两永磁体B靠近旋转中心的磁极极性相反;
v、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极均在旋转轴元件的同一个圆周上且两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一个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磁极两磁极的连线指向轴心;
w、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磁体的两极距轴心的距离相等且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另有两电磁铁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电磁铁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两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
x、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该永磁体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不等,另有一个电磁铁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永磁体远离轴心的磁极与电磁铁靠近轴心的磁极极性相反;
y、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个永磁体A,该永磁体的两极的连线通过轴心但两极距轴心的距离,另有两电磁铁B固定在壳体部件上,两电磁铁B磁极的连线通过轴心,靠近旋转中心的磁极极性相反;
z、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由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总是停留在特定的起始的位置上;
a1、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由设置在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上的定位开关和控制单元控制,使旋转轴元件停留在特定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触发组合或由触发组合作组成的位移传感器是以下结构:
a、被触发元件(0123)是印刷电路板上的两条印制电路,触发元件(0131)是可接触印制电路的导电元件,触发元件接触印制电路时,导电元件连通两条印制电路,电路导通,发出触发信号;
b、被触发元件(2121)是印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多条印制电路,触发元件(2133)是可接触印制电路的导电元件,操作元件位移量不同时,导通不同的印制电路,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c、被触发元件(1021)是一个微动开关,触发元件(1041)是一触发微动开关的物体,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微动开关,发出触发信号;
d、被触发元件(1021)是一个多触点微动开关,触发元件(1041)是一个触发微动开关的物体,操作元件发生不同量的位移时,导通不同的触点,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e、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0121)一个受光元件(0122)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0132)是一个遮光体,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受光元件光敏元件失去光源,发出触发信号;
f、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0121)和一个受光元件(0122)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0133)是一个颜色沿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透光元件,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透过触发元件的光的颜色随操作元件的位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由光敏元件监测,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g、被触发元件由一个发光元件(0121)和一个受光元件(0122)组成,受光元件内有一个光敏元件,发光元件发出一束光至受光元件,触发元件(0133)是一个透明度沿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透光元件,操作元件发生位移时,触发元件遮断光束,透过触发元件的光的强度随操作元件的位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由光敏元件监测,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h、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可变电容,触发元件的位移引发电容值的改变,发出触发信号;
i、被触发元件(0332)是一个磁敏开关,触发元件是一个磁铁(0337),触发元件被操作元件带动发生位移时触发磁敏开关引发触发信号;
j、被触发元件(0332)是沿触发元件位移路线排列的多个磁敏开关,触发元件(0337)位移时引发不同的磁敏开关发出触发信号;
k、被触发元件是霍尔效应元件或磁敏电阻等磁敏元件,触发元件位移时引发触发信号;
l、被触发元件(0621)是薄膜开关,触发元件(0631)是引发薄膜开关导通的物体,触发元件接触薄膜式薄膜开关导通引发触发信号;
m、被触发元件是一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操作手指的在操作部件上的存在引发触发信号;
n、被触发元件是一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按压在操作元件上的操作手指的位移引发触发信号;
o、被触发元件是一个人体传感器,通过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存在记载操作元件上的操作手指是否按压操作元件位移引发触发信号;
p、被触发元件(2321)是压力传感器,触发元件(2331)是一个接触被触发元件的物体,按压操作元件使触发元件接触发被触发元件,不同的压力引发压力传感器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q、触发元件是反光体(0338),被触发元件(0323)上有一个发光体和受光体,发光体发出的光由反光体反射回受光体,反光体的反光面发生倾斜时,反射光不再返回受光体,发出触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于触发部件的提高操作感觉的装置是以下结构之一:
a、在输入装置内设置电动的音源或振动源或使用输入装置所控制的设备的音源或振动源,在被触发部件的触发状态改变时由与输入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发出声音或振动;
b、在操作元件上固定一弹性拨片(0145),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01813),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
c、在操作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在操作本体元件上固定一弹性拨片,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
d、在操作元件上固定一弹性拨片(1043),在旋转轴元件(1051)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
e、在操作元件上沿操作元件位移的路线设置若干凸起,在旋转轴元件上固定一弹性拨片,弹性拨片探入两凸起之间的凹陷中,凸起对应触发状态改变的位置;
f、操作部件内保持操作元件或操作本体元件的弹性元件(2012)由弹簧钢片制作,弹簧钢片的截面制作成U形,在触发状态改变时,应力最大截面伸展为一形,发出振动和声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0111、0123)和轴座元件(0112)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旋转轴元件(0112)和轴座元件(0151)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
构成操作部件的操作组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1)操作组件至少包括一操作本体元件(0141)、一操作元件(0142、0143)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0151)上,安装在这个操作元件上的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0142)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141)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b、操作元件(0342)通过一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341)上,一弹性元件(0345)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0242)用弹性材料制作,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0241)上;
(2)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0741)和操作元件构成;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0751)上,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任意一个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0741);
b、操作元件(0982)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941)上;
(3)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1041)、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1042)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可翻转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与旋转轴元件保持相对角位置;
操作本体元件用以下结构之一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1041)通过一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1051)上,球铰链装置的球壳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042)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b、操作本体元件(1141)通过一万向节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1151)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142)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c、操作本体元件(1241)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125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中一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轴架零件(1253)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242)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
d、操作本体元件(0541)与旋转轴元件(0551)通过一弹性体元件(0542)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
安装在上述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1041);
b、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通过一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d、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安装方式安装:
a、被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0123)上,触发元件(0131)固定在操作元件(0142)上;
b、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04211、04212、04213、04214)固定在旋转轴元件(0451)上,触发元件(0431)固定在操作元件(0441)上。
d、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
壳体部件由一壳体本体元件、一轴座元件、一弹性体元件组成;轴座元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壳体本体元件上:
(1)轴座元件(1914、1913)通过一球铰链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1911)上,球铰链装置的球壳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上且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1012)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2)轴座元件(2114、2116)通过一万向节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111)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2115、2112、2117)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2113)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3)轴座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其中一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原始轴心线,另一轴安装在轴座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4)弹性体元件(2212)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2211)上,轴座元件(2213)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旋转轴元件(1951)和轴座元件(1914)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构成操作部件的操作组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1)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1941)和操作元件(1931、1932)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1951)上;
(2)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元件上的任意一个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b、操作元件(2441)通过一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弹性元件(2446)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2443)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3)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和操作元件构成;用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安装在这个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任意一个操作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b、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4)操作组件由操作本体元件、操作元件和弹性元件构成;操作本体元件可翻转的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与旋转轴元件保持相对角位置;
操作本体元件用以下结构之一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2442)通过一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2443)上,球铰链装置的球壳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2445)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b、操作本体元件通过一万向节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c、操作本体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其中一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
d、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通过一弹性体元件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
安装在上述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2443)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2443)上;
b、操作元件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通过一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d、操作元件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和与之对应的触发元件采用以下安装方式安装:
a、被触发元件(2421)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2411)上,触发元件(2431)固定在操作元件(2441)上;
b、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
d、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
e、被触发元件(2422)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2411)上,触发元件(2432)固定在轴座元件(2412)上;
f、被触发元件固定在轴座元件上,触发元件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g、被触发元件(2521)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2511)上,触发元件(2532)固定在旋转轴元件(2551)上;
h、被触发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2711)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2751)和轴座元件(2711)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2741)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一个操作元件,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2741)可在旋转轴元件(2751)上沿旋转轴元件的轴向滑动,操作本体元件由一弹性元件(2722)保持位置;被触发部件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2722)或以旋转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区域(2741)上;安装在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和与对应的触发元件是以下两种组合之一:
a、触发元件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则布满整个环形区域;
b、触发元件布满整个环形区域(2741),被触发元件(2721)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
a、被触发元件(2121)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711)上,触发元件(2741)安装在操作元件(2741)上;
b、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272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2751)上,触发元件(2741)安装在操作元件(2741)上;
d、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一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没有位移时或操作元件复位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和轴座元件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以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可在旋转轴元件上沿旋转轴元件的轴向滑动,操作本体元件由一弹性元件保持位置;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2611)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2651)除可在轴座元件(2611)上转动之外还可在轴座元件上沿轴向移动,旋转轴元件的轴向位置由一弹性元件(2622)保持;操作部件(2641)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和一个操作元件,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2651)上;
被触发部件只有一个被触发元件,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2622)或以旋转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区域(2621)上;安装在环形区域上的被触发元件和与对应的触发元件是以下两种组合之一:
a、触发元件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则布满整个环形区域;
b、触发元件(2641)布满整个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2621)占据较小的环形区域;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
a、被触发元件(2621)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611)上,触发元件(2641)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b、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操作元件上;
c、被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
d、被触发元件(2622)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611)上,触发元件安装在旋转轴元件(2651)上;
被触发元件和触发元件构成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检测操作元件有无位移和位移的大小,没有位移时或操作元件复位时结束触发信号,操作元件的位移量不同时,发出不同的触发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除可在轴座元件上转动之外还可在轴座元件上沿轴向移动,旋转轴元件的轴向位置由一弹性元件保持;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以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有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组成,轴座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或轴座元件与壳体本体元件一体化;旋转轴元件与轴座元件的轴向位置固定;操作部件只有一个操作本体元件,操作者的操作手指作为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操作元件和触发元件;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被触发部件是布满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的至少一个可感知操作手指是否存在的人体传感器,这些人体传感器占据整个的环形区域,人体传感器和操作手指构成位移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0141),至少一个操作元件(0142、0143)组成,操作本体(0141)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0151)上;操作元件、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操作元件用以下方式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
a、操作元件(0142)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141)上的导轨上并可延导轨移动,一弹性元件(0144)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元件上的位置;
b、操作元件(0344)通过一铰链装置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341)上,一弹性元件(0345)保持操作元件在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c、操作元件(0242)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0241)上;
被触发元件(0123)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0123)上,触发元件(0131)安装在操作元件(014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0741)和至少一个操作元件(0741)组成,由弹性材料制作的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0751)上,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被触发部件(0721)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0711)上,触发部件(0731)固定在操作元件上;操作元件、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
权利要求1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1041)、至少一个操作元件(1041)和弹性元件(1042)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
a、操作本体元件(1041)通过一球铰链装置安装在旋转轴元件(1051)上,球铰链装置的球壳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且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042)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和两者之间的相对角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b、操作本体元件(1141)通过一万向节装置(115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1151)上,万向节装置的零部件分属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142)分别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与旋转轴元件之间未受翻转力矩时的原始相对位置由弹性体元件保持;
c、操作本体元件(1241)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1252)安装在旋转轴元件(1251)上,其中一轴安装在旋转轴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旋转轴元件的轴心线,另一轴安装在操作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操作本体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轴架零件(1253)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操作本体元件和旋转轴元件;另有一弹性体元件(1242)分别固定在旋转轴元件和操作本体元件上;保持两者的相对位置;
d、操作本体元件(0541)与旋转轴元件(0551)通过一弹性体元件(0542)连接;两者之间的位置弹性体元件保持;
操作元件(1041)、被触发元件(1021)、触发元件(1041)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1051)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1011)上,触发元件(1041)固定在操作元件上;旋转轴元件(1051)和轴座元件(1011)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一壳体本体元件(1911)、一轴座元件(1913、1914)、一弹性体元件(1912)组成;轴座元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壳体本体元件上:
1、轴座元件(1913、1914)通过一球铰链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1911)上,球铰链装置的球壳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上且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1912)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2、轴座元件(2114、2116)通过一万向节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111)上,万向节装置(2117、2115、2112)的零部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2113)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3、轴座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其中一轴安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原始轴心线,另一轴安装在轴座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4、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旋转轴元件(1951)和轴座元件(1914)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1941)和至少一个操作元件(1941)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1921)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1911)上,触发元件(1931)固定在操作元件(1941)上;操作元件、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均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区域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是:壳体部件由一个壳体本体元件(1911)、一个轴座元件(1913、1914)、一个弹性体元件(1912)组成;轴座元件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安装壳体本体元件上:
(1)轴座元件(1913、1914)通过一个球铰链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1911)上,球铰链装置的球腔和球头分别固定或一体化在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上且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1912)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2)轴座元件(2114、2116)通过一个万向节装置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2111)上,万向节装置(2117、2115、2112)的零部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弹性体元件(2113)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3)轴座元件通过2个空间交错且相互垂直的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其中一个轴安装在壳体本体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原始轴心线,另一个轴安装在轴座元件上且恒垂直于轴座元件的轴心线,两轴之间由一个轴架零件相连,上述两轴和轴架分属于壳体本体元件和轴座元件;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4)弹性体元件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上,轴座元件固定在弹性体元件上并由弹性体元件保持其位置;
旋转轴元件(1951)和轴座元件(1914)的相对轴向位置由轴枛轴承结构固定;操作部件由一个操作本体元件(1941)和至少一个操作元件(1941)组成,操作元件固定在操作本体元件上,操作本体元件固定在旋转轴元件上;
被触发元件(1921)固定在壳体本体元件(1911)上,触发元件(1931)固定在操作元件(1941)上;操作元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一个环形区域上,被触发元件、触发元件均分布在以旋转轴元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
18.根据权利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输入装置通过对操作元件的操作实现指令的输入;对操作元件的操作有触发操作和旋转操作两种操作方式,触发操作是按压操作元件是操作元件带动触发元件触发被触发元件发出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旋转操作是推动操作元件带动旋转轴元件旋转并由旋转监测器部件监测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置或实时角位移并将旋转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
操作指令分为两种,一次触发操作即可完成的指令是一次执行指令,多次操作完成的指令是复合指令;复合指令中执行第一指令所操作的操作元件是主键;
触发操作有以下几种形式:
a、单击:一次对触发信号区的短暂触发;
b、双击:连续两次间隔短暂的单击;
c、连击:一次对触发信号区持续时间较长的触发,连击时长不短于双击时长;
d、按击:对触发信号区时间不确定的持续触发;按击指令用于选择操作,每按击一个单位时间菜单指针向指定的方向移动一次;按击选择指令以按击的结束作为确定操作,执行按击结束时指定的菜单项指令;
e、连续单击:对触发信号区的连续多次单击;连续单击指令用于选择操作,每单击一次菜单指针向指定的方向移动一次,连续单击指令一连续单击的结束作为确定操作,执行连续单击结束时指定的菜单项指令;
单击、连击、双击赋予一次执行指令和复合指令的第一指令;
常用的操作指令被赋予不同的信号区以及对不同的信号区的不同的触发方式,不常用的操作指令被集合在至少一个选择菜单中,对这个菜单的选择指令被赋予信号区进行选择操作;
旋转操作有以下几种形式:
A、旋转:在非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用于选择操作,每旋转一单位角度时菜单指针移动一次,向不同的方向旋转时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B、半旋转:在非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之设定的角区域停留,每一停留一单位时间菜单指针移动一次,这样的角区域至少有一个,设定角区域的位置是包括旋转轴元件的起始位置的区域或起始位置周边的若干区域;
半旋转指令有以下几种形式:
a、只有一个设定角区域和一行选择菜单,旋转轴元件在这个角区域中将菜单指针向一个方向移动;
b、有两个设定角区域且角区域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在不同的角区域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c、在起始角位置的一侧有多个设定角区域且只有一行选择菜单,旋转轴元件在不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不同的的速度移动,偏离起始位置的角度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
d、在起始角位置的两侧有多个设定角区域,旋转轴元件在不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不同的的速度移动,偏离起始位置的角度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距起始位置距离相同的角区域将菜单指针以相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e、在起始角位置的一侧有多个这样的角区域且选择菜单的选择项较多并且这些选择项是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多重菜单,每个角区域对应一个多重菜单的子菜单行,菜单指针在不同的角区域时,在其对应的子菜单行中移动;
f、在起始角位置的两侧有多个这样的角区域且选择菜单的选择项较多并且这些选择项是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多重菜单,其一侧的每个角区域对应一个多重菜单的子菜单行,菜单指针在不同的角区域时,在其对应的子菜单行中移动,位于起始角位置两侧据起始角位置距离相同的角区域将相同的行或列的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旋击:旋击是在触发状态下的旋转操作,旋击指令同样用于选择操作,旋击指令适合操作元件在触发状态可以旋转的信号区,旋击指令适合在触发状态下可以旋转的键位;
旋击选择指令:在触发状态下旋转旋转轴元件,每旋转一单位角度菜单指针移动一次,向不同的方向旋转旋转轴元件,菜单指针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旋转、旋击复合选择指令:旋转旋击复合选择指令有旋转选择指令和旋击选择指令组成,用于连续的选择操作,旋转选择指令触发状态开始作为确定操作,旋击指令以触发状态结束作为确定操作;
子键:多工作状态信号区的所处的多种工作状态为子键,一种工作状态为一个子键,包括非触发状态;
多子键选择指令:将多重菜单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子键对应不同的子菜单行,除了对应不同子菜单行的子键之外,还有一个或两个子键作为确定子键,确定子键是操作元件位移最大的子键或零位移的子键,确定子键被触发时,执行选定的菜单项指令;菜单指针在被触发子键所对应的子菜单行内移动,被触发子键在对应不同子菜单行的子键中改变时,在新触发的子键内维持设定时间后菜单指针移至新触发子键所对应的子菜单行;
过程控制指令:过程控制指令适合所有的信号区,过程控制指令由旋转指令和触发指令混合而成;旋转指令将旋转轴元件起始位置周围的区域划分成若干旋转指令区,每个指令区赋予一个操作指令,当旋转轴元件在该指令区停留时,执行该旋转指令区的操作指令;触发指令则将信号区的不同的工作状态(作为不同的子键赋予不同的指令,执行当时被触发的子键指令;
双手操作的过程控制指令将触发指令同时赋予两个信号区或主键两个以上的信号区,一个操作手指在控制旋转指令的同时控制其坐在键位的触发指令,另一个操作手指则可在其余的信号区操作元件上变换位置发出不同的键位控制指令;
旋转操作中的键位跟踪:如果旋转操作中的操作元件所触发的信号区中有至少一个环形区域上的触发元件被组合成多个触发组件,且在旋转操作中触发不同的触发组件,则在该操作起始时对触发信号区进行跟踪,通过累计旋转轴元件的旋转角度或判断旋转轴元件的实时角位置来判断当时操作元件所能的触发组件,并将这些触发组件作为当时该键位的信号区。
CNA2005102001940A 2005-03-31 2005-03-31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841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2001940A CN1841273A (zh) 2005-03-31 2005-03-31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2001940A CN1841273A (zh) 2005-03-31 2005-03-31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273A true CN1841273A (zh) 2006-10-04

Family

ID=3703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2001940A Pending CN1841273A (zh) 2005-03-31 2005-03-31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41273A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554A (zh) * 2009-12-07 2011-06-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WO2011147192A1 (zh) * 2010-05-22 2011-12-01 Xu Mingchang 按动复位键的装置
CN101739145B (zh) * 2008-11-05 2012-01-11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滚轮的相位侦测系统
CN101645946B (zh) * 2009-07-23 2012-09-12 深圳新中桥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旋转件以及手机
CN102799349A (zh) * 2012-06-14 2012-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智能仪器单旋钮操控方法
CN103440752A (zh) * 2013-08-15 2013-12-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遥控器及电磁遥控器的控制方法
CN104579291A (zh) * 2015-01-07 2015-04-29 江苏华途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波段开关
CN104915030A (zh) * 2015-05-28 2015-09-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滚轮按键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4952289A (zh) * 2015-06-16 2015-09-3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智能化体感教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49570A (zh) * 2015-09-12 2015-11-11 张景生 一种多功能手机旋转按钮结构
WO2016049842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汪伟 一种便携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混合交互方法
CN105677066A (zh) * 2015-12-30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99121A (zh) * 2015-12-21 2017-06-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CN107003749A (zh) * 2014-12-05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设备的微动拨盘和设置有该微动拨盘的电子设备
CN108733412A (zh) * 2017-04-19 2018-11-02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算装置和方法
CN105677029B (zh) * 2015-12-31 2018-12-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9557840A (zh) * 2017-09-25 2019-04-02 罗斯蒙特公司 用于现场装置的本地操作员界面
CN109626157A (zh) * 2018-12-24 2019-04-16 重庆红方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召唤盒
CN110123346A (zh) * 2019-05-27 2019-08-16 山东大学 基于多向扰动力矩控制的多指功能性抓握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1526236A (zh) * 2018-04-18 2020-08-11 李秀荣 一种手机
US10809824B2 (en) 2015-12-31 2020-10-2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145B (zh) * 2008-11-05 2012-01-11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鼠标滚轮的相位侦测系统
CN101645946B (zh) * 2009-07-23 2012-09-12 深圳新中桥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旋转件以及手机
CN102087554A (zh) * 2009-12-07 2011-06-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WO2011147192A1 (zh) * 2010-05-22 2011-12-01 Xu Mingchang 按动复位键的装置
CN102280287A (zh) * 2010-05-22 2011-12-14 许明长 按动复位键的装置
CN102799349A (zh) * 2012-06-14 2012-11-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智能仪器单旋钮操控方法
CN103440752B (zh) * 2013-08-15 2017-07-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遥控器及电磁遥控器的控制方法
CN103440752A (zh) * 2013-08-15 2013-12-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遥控器及电磁遥控器的控制方法
WO2016049842A1 (zh) * 2014-09-30 2016-04-07 汪伟 一种便携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混合交互方法
CN107003749B (zh) * 2014-12-05 2020-06-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设备的微动拨盘和设置有该微动拨盘的电子设备
CN107003749A (zh) * 2014-12-05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子设备的微动拨盘和设置有该微动拨盘的电子设备
CN104579291A (zh) * 2015-01-07 2015-04-29 江苏华途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波段开关
CN104915030A (zh) * 2015-05-28 2015-09-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滚轮按键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4952289A (zh) * 2015-06-16 2015-09-3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智能化体感教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049570A (zh) * 2015-09-12 2015-11-11 张景生 一种多功能手机旋转按钮结构
CN105049570B (zh) * 2015-09-12 2017-12-19 重庆天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手机旋转按钮结构
CN106899121A (zh) * 2015-12-21 2017-06-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CN106899121B (zh) * 2015-12-21 2019-01-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装置以及指针式显示装置
CN105677066B (zh) * 2015-12-30 2020-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77066A (zh) * 2015-12-30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77029B (zh) * 2015-12-31 2018-12-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10809824B2 (en) 2015-12-31 2020-10-2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733412A (zh) * 2017-04-19 2018-11-02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算装置和方法
CN109557840A (zh) * 2017-09-25 2019-04-02 罗斯蒙特公司 用于现场装置的本地操作员界面
CN111526236A (zh) * 2018-04-18 2020-08-11 李秀荣 一种手机
CN111526235A (zh) * 2018-04-18 2020-08-11 李秀荣 一种游戏手机
CN111526234A (zh) * 2018-04-18 2020-08-11 李秀荣 一种全面屏手机
CN111526234B (zh) * 2018-04-18 2021-08-17 詹杨凤 一种全面屏手机
CN111526235B (zh) * 2018-04-18 2021-10-01 北京马尔马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手机
CN111526236B (zh) * 2018-04-18 2021-10-01 北京马尔马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
CN109626157A (zh) * 2018-12-24 2019-04-16 重庆红方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召唤盒
CN110123346A (zh) * 2019-05-27 2019-08-16 山东大学 基于多向扰动力矩控制的多指功能性抓握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0123346B (zh) * 2019-05-27 2020-12-25 山东大学 基于多向扰动力矩控制的多指功能性抓握分析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1273A (zh) 旋转式指令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433626A (zh) 显示与操纵系统和方法
CN101395565B (zh) 以不同模式操作的手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8209063B2 (en) Navigation tool with audible feedback on a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293450C (zh) 触击式按键输入装置
US8471689B2 (en) Touch-sensitive motion device
CN1577227A (zh) 输入键和输入装置
CN1276336C (zh) 实现快速书写系统的方法和快速书写机
US20030076302A1 (en) Joystick input device for palmtop information appliance
CN1423797A (zh) 操作装置
US20070192027A1 (en) Navigation tool with audible feedback on a wireless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00259369A1 (en) Navigation tool with audible feedback on a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full alphabetic keyboard
CN101040316A (zh) 用于手持式式电子设备的活动键盘系统
CN1424968A (zh) 装有开关的方向盘的配置结构
CN1777858A (zh) 用于触摸屏和简化的键盘系统的准确文本输入方法
WO2004059610A1 (en) Computer input device
CN1358299A (zh) 记录二维输入的数据输入装置
CN1886717A (zh) 用于以四向输入设备录入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722065A (zh) 接收用户输入的系统和方法以及控制机构
US20070139378A1 (en) Wireless computer mouse and presenter having text capability
CN1702605A (zh) 接收用户控制器
CN1378374A (zh) 包括完美的控制小键盘的电话
CN18154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容式信息输入装置及方法
CN1601679A (zh) 输入键及输入装置
CN102741784A (zh) 一种数据输入系统的特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