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2532B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72532B
CN105672532B CN201610073231.4A CN201610073231A CN105672532B CN 105672532 B CN105672532 B CN 105672532B CN 201610073231 A CN201610073231 A CN 201610073231A CN 105672532 B CN105672532 B CN 105672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iece
lower wall
steel plate
connector
upp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32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72532A (zh
Inventor
刘哲锋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lian Fangzh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0732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72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7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72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72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上墙片、下墙片和包围上墙片与下墙片的楼层预制框架,楼层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部框架梁和地面框架梁以及竖直设置于顶部框架梁和地面框架梁两侧的框架柱,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伸出段与上墙片的顶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地面框架梁的顶端预埋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伸出段与下墙片的底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下墙片的顶端与上墙片的底端通过中部连接组件连接。由于使结构拼装方式引入混凝土结构,代替了现有混凝土构件拼装中的灌浆操作,使得连接整体的质量控制更为简单易行,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与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建筑在水平荷载(地震、强风)下的变形与承载能力,往往需要在结构中增设剪力墙。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较好。
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大都采用预留灌浆孔或外伸钢筋的方法来与结构中的其他构件进行连接,由于后期涉及混凝土的灌浆作业(湿作业),所以施工过程仍较为复杂,同时结构的整体性也有赖于这些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由于结构整体性依赖于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强度的稳定性较低,并且难以保证对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防止建筑受剪力破坏能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上墙片、下墙片和包围所述上墙片与所述下墙片的楼层预制框架,所述楼层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部框架梁和地面框架梁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梁和所述地面框架梁两侧的框架柱,所述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伸出段与所述上墙片的顶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地面框架梁的顶端预埋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伸出段与所述下墙片的底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下墙片的顶端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之间有间隙,且通过中部连接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墙片的顶端墙面上的第三连接钢板,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伸出段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墙面接触,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伸出段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墙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道,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孔道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上墙片的底端在与所述第三连接钢板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三外包铜板,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孔道相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
其中,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使所述上墙片与所述下墙片在受力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所述下墙片的顶端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预埋锚块与两根预应力筋,所述上墙片的底面在一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预埋锚块,所述下墙片的顶面在与所述上墙片的底面设有所述预埋锚块的对角线相反的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预埋锚块,每根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通过位于同侧墙面一边的两个所述预埋锚块锚固。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伸出段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墙片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孔道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伸出段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墙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孔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道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成对相互平行的钢板,每对所述钢板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所述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定位螺栓;所述第三紧固件为预应力螺栓。
其中,所述上墙片的顶端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一外包钢板,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孔;所述下墙片的底端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二外包钢板,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孔。
其中,所述上墙片和所述下墙片的两侧与所述框架柱之间通过软体材料填充;所述预埋锚块和所述预应力筋外露出所述上墙片和所述下墙片的两侧的部分封埋入所述软体材料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楼层内将地面框架梁吊装到位;
S2、吊装下墙片到位,通过第一紧固件将地面框梁架的顶端预埋的第一连接件与下墙片的底端连接;
S3、吊装上墙片到位,通过中部连接组件初步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4、吊装框架柱到位;
S5、将顶部框架梁吊装到位,通过第二紧固件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的第二连接件与上墙片的顶端连接;
S6、对步骤S3中的中部连接组件连接施加目标预紧力。
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预应力螺栓初步拧紧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32、将预应力筋的端部锚固在上墙片的底面和下墙片的顶面上预埋的预埋锚块上;
S33、施加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
步骤S5与S6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56、通过角焊缝连接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的第一连接件和上墙片的顶端的第一外包钢板焊接;通过角焊缝连接地面框架梁的顶端的第二连接件和下墙片的底端的第二外包钢板焊接;
步骤S6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通过软体材料填充上墙片和下墙片的两侧与框架柱之间形成的缝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通过设置楼层预制框架,并在框架内预埋连接件,使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灌浆浇注的湿作业,因此无需养护,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由于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内预埋的连接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将结构拼装方式引入混凝土结构,使得连接整体的质量控制更为简单、易行;由于用紧固件拼装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的灌浆操作,避免了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不完善导致剪力墙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地面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顶部框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下墙片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上墙片的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上墙片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下墙片的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上墙片底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下墙片顶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预埋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一装配式剪力墙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墙片;2:下墙片;3:顶部框架梁;4:地面框架梁;5:框架柱;6:第一紧固件;7:第二紧固件;8:第三紧固件;9:软体材料;10:预埋锚块;11:第一外包钢板;12:第一孔道;13:第三外包铜板;14:第三孔道;21:第二外包钢板;22:第二孔道;23:第三连接钢板;31: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101:预应力筋;131:第三孔;231:第三通孔;311: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上墙片1、下墙片2和包围上墙片1与下墙片2的楼层预制框架,楼层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部框架梁3和地面框架梁4以及竖直设置于顶部框架梁3和地面框架梁4两侧的框架柱5,顶部框架梁3的底端预埋有第一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31的伸出段与上墙片1的顶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一紧固件6连接;地面框架梁4的顶端预埋有第二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1的伸出段与下墙片2的底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紧固件7连接;下墙片2的顶端与上墙片1的底端之间有间隙,且下墙片2的顶端与上墙片1的底端通过中部连接组件连接。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通过设置楼层预制框架,并在框架内预埋连接件,使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灌浆浇注的湿作业,因此无需养护,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由于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内预埋的连接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将结构拼装方式引入混凝土结构,使得连接整体的质量控制更为简单、易行;由于用紧固件拼装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的灌浆操作,避免了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不完善导致剪力墙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加强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与承载能力。
具体的,如图6、图7、图8、图11和图12所示,中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下墙片2的顶端墙面上的第三连接钢板23,第三连接钢板23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第三连接钢板23且相对设置的栓钉,第三连接钢板23的伸出段与上墙片1的底端墙面接触,第三连接钢板23的伸出段上设有第三通孔231,上墙片1的底端设有与第三通孔231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道14,第三通孔231与第三孔道14通过第三紧固件8连接。下墙片的顶端两个前面均设置带有预埋栓钉的连接钢板,两连接钢板静距离为上墙片的厚度,连接钢板伸出下墙片的部分预留有圆形通孔,上墙片条形孔道位置与圆形孔位置匹配,连接时,将上墙片的底端置入下墙片的顶端两块连接钢板形成的槽内,保持上墙片条形孔道与下墙片圆形通孔对齐,用以穿插第三紧固件。在上述连接方式下,上、下墙片之间通过连接件产生摩擦力,墙体在小震下发挥剪力墙的作用,在大震下转化为摩擦耗能器,在小震作用下,当楼层剪力小于上、下墙片之间的启动摩擦力时,上、下墙片是一个整体,即一整面可以为结构提供刚度的剪力墙,减小楼层侧向变形;大震作用下,当楼层剪力大于上、下墙片之间的启动摩擦力时,上、下墙片开始相互错动,第三紧固件在上墙片的条形孔道内可进行一定的位置滑移,结构整体刚度降低,周期增大,从而减小了地震力的输入,同时由于摩擦机制的启动,通过大量耗散地震能量从而避免主体结构发生破坏。
其中,如图1和图7所示,上墙片1的底端在与第三连接钢板23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三外包铜板13,第三外包铜板13上设有垂直于第三外包铜板13且相对设置的栓钉,第三外包铜板13上设有与第三孔道14相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131。上墙片的底端两个墙面均设置带有预埋栓钉的外包黄铜板,黄铜板上设有与墙体条形孔道配合预留的条形孔,同时,为了避免条形孔道过多削弱墙体在同一水平横截面上的有效截面积,孔道分为上下两排,相互错开。
其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使上墙片1与下墙片2在受力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位于下墙片1的顶端与上墙片2的底端之间的间隙中,复位组件包括预埋锚块10与两根预应力筋101,上墙片1的底面在一对角线的两端均设有预埋锚块10,下墙片2的顶面在与上墙片1的底面设有预埋锚块10的对角线相反的对角线的两端均设有预埋锚块10,每根预应力筋101的两端分别通过位于同侧墙面一边的两个预埋锚块10锚固。上、下墙片分别在不同对角线方向上预埋两个钢制锚块,将两根预应力筋的端部进行锚固,通过预应力张拉使两根预应力筋中保持预拉力。如图14所示,当上墙片相对于下墙片向右侧水平移动时,预应力筋101a缩短,预拉力降低,预应力筋101b被拉长,其中预拉力增大,从而导致上墙片受到两个方向上的预压力不相等,两者合力向左,该合力促使上墙片向左回归原位;当上墙片相对于下墙片向左移动时,情况相反,从而实现大震下,上墙片和下墙片在受力耗能的同时,二者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目的,地震结束后又恢复为原始的剪力墙状态。
其中,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连接件31的伸出段设有第一通孔311,上墙片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通孔311配合的第一孔道12,第一通孔311与第一孔道12通过第一紧固件6连接;第二连接件41的伸出段设有第二通孔411,下墙片2的底端设有与第二通孔411配合的第二孔道22,第二通孔411与第二孔道22通过第二紧固件7连接。楼层预制框架的顶部框架梁中预埋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预留有圆形通孔与上墙片的顶部设置的第一孔道相配合,用以穿过第一紧固件;楼层预制框架的地面框架梁中预埋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预留有圆形通孔与下墙片的底部设置的第二孔道相配合,用以穿过第二紧固件。通过预埋的连接件、预留的通孔、孔道和紧固件将连接上、下分别固定至楼层预制框架上的方式,简单易操作,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得到的拼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41均为成对相互平行的钢板,每对钢板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第一紧固件6与第二紧固件7均为定位螺栓;第三紧固件8为预应力螺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为成对的预制有栓钉的钢板,栓钉在连接件的预埋段上,位于楼层预制框架内,确保连接件与楼层预制框架预埋结合的牢固性,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连接件的强度,一对钢板之间的净宽度等于对应的墙片厚度,在装配施工时,将墙片放置到两块钢板形成的钢槽内,将通孔与孔道对齐后,穿插定位的紧固件并进行固定。定位螺栓依次穿过连接件的通孔、外包钢板上的定位圆孔和墙片上的预留圆形孔道,将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连接固定。预应力螺栓在安装时依次穿过第三连接钢板的通孔、第三外包黄铜板的定位条形孔和上墙片的条形孔道,将上墙片与下墙片先进行初步连接紧固,而后在整体安装结束后,对预应力螺栓再一次施加目标预紧力,完成对上、下墙体连接的矫正和加强。
其中,如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上墙片1的顶端在与第一连接件31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一外包钢板11,第一外包钢板11上设有垂直于第一外包钢板11且相对设置的栓钉,第一外包钢板11上还设有与第一通孔311配合的第一孔;下墙片2的底端在与第二连接件41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二外包钢板21,第二外包钢板21上设有垂直于第二外包钢板21且相对设置的栓钉,第二外包钢板21上还设有与第二通孔411配合的第二孔。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相连的部位,即上墙片的顶部、下墙片的底部,在各自的两个墙面均设置带有预埋栓钉的外包钢板,外包钢板在墙片上圆形孔道对应的位置留有定位圆孔。栓钉保证外包钢板与墙片连接的紧密性,防止外包钢板脱落。后期将连接件的钢板与外包钢板的接缝处进行角焊缝连接,加强连接的牢固性,防止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之间因长时间受力或其他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错位变形。
其中,如图1所示,上墙片1和下墙片2的两侧与框架柱5之间通过软体材料9填充;预埋锚块10和预应力筋101外露出上墙片1和下墙片2的两侧的部分封埋入软体材料9中。一方面在大震情况下,上、下墙片之间的连接部位会进行一定的摩擦错动,上、下墙片也会相对向两侧位移,因此在与框架柱形成的缝隙通过软体材料填充,在墙片移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对移动进行缓冲,防止突发快速移动或形变对墙片和框架柱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在正常或小震情况下,使上、下墙片保证自身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成为一面整体墙,避免上、下墙片产生错动。填充缝隙的同时,也将预埋锚块和预应力筋外露出上墙片和下墙片的两侧的部分封埋入软体材料中,确保预埋锚块与预应力筋组成的上、下墙面复位组件能够与整个剪力墙保持整体性,也提高了复位组件在墙体连接的牢固性与作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楼层内将地面框架梁吊装到位;
S2、吊装下墙片到位,通过第一紧固件将地面框梁架的顶端预埋的第一连接件与下墙片的底端连接;
S3、吊装上墙片到位,通过中部连接组件初步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4、吊装框架柱到位;
S5、将顶部框架梁吊装到位,通过第二紧固件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的第二连接件与上墙片的顶端连接;
S6、对步骤S3中的中部连接组件连接施加目标预紧力。
本发明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通过对地面框架梁、框架柱、下墙片、上墙片和顶部框架梁的依次吊装连接,将现有技术中的灌浆浇注整体性施工替换为拼装式接结构,使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灌浆浇注的湿作业,因此无需养护,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由于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内预埋的连接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使结构拼装方式引入混凝土结构,使得连接整体的质量控制更为简单、易行;由于用紧固件拼装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的灌浆操作,加强了装配式剪力墙的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防止建筑受剪力破坏能力,同时,也避免了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不完善,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强度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预应力螺栓初步拧紧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32、将预应力筋的端部锚固在上墙片的底面和下墙片的顶面上预埋的预埋锚块上;
S33、施加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
预应力螺栓将上墙片与下墙片初步连接紧固,预应力筋传入位于上墙片底面和下墙片底面的预埋锚块上,通过预埋锚块将预应力筋两端锚固,通过预应力张拉使锚固完成的预应力筋中保持预拉力。当上墙片或下墙片相受力后对于彼此水平移动时,其中一条预应力筋缩短,预拉力降低,另外一条预应力筋被拉长,预拉力增大,从而导致相对移动的墙片受到两个方向上的预压力不相等,两者合力与移动方向相反,该合力促使移动的墙片回归原位,从而实现上墙片和下墙片在受力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目的。
步骤S5与S6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56、通过角焊缝连接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的第一连接件和上墙片的顶端的第一外包钢板焊接;通过角焊缝连接地面框架梁的顶端的第二连接件和下墙片的底端的第二外包钢板焊接。
在整体拼装基本完成后,将顶部框架梁与上墙面、底部框架梁与下墙面上已经连接固定的连接件的钢板与外包钢板的接缝处进行角焊缝连接,加强连接的牢固性,防止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之间因长时间受力或其他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错位变形。
步骤S6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通过软体材料填充上墙片和下墙片的两侧与框架柱之间形成的缝隙。
一方面在大震情况下,上、下墙片之间的连接部位会进行一定的摩擦错动,上、下墙片也会相对向两侧位移,因此在与框架柱形成的缝隙通过软体材料填充,在墙片移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对移动进行缓冲,防止突发快速移动或形变对墙片和框架柱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在正常或小震情况下,使上、下墙片保证自身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成为一面整体墙,避免上、下墙片产生错动。填充缝隙的同时,也将预埋锚块和预应力筋外露出上墙片和下墙片的两侧的部分封埋入软体材料中,确保预埋锚块与预应力筋组成的上、下墙面复位组件能够与整个剪力墙保持整体性,也提高了复位组件在墙体连接的牢固性与作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通过设置楼层预制框架,并在框架内预埋连接件,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通过对地面框架梁、框架柱、下墙片、上墙片和顶部框架梁的依次吊装连接,将现有技术中的灌浆浇注整体性施工替换为拼装式接结构,使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灌浆浇注的湿作业,因此无需养护,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由于上墙片与下墙片与楼层预制框架内预埋的连接件通过紧固件连接,使结构拼装方式引入混凝土结构,使得连接整体的质量控制更为简单、易行;由于用紧固件拼装方式代替了现有技术的灌浆操作,加强了装配式剪力墙的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防止建筑受剪力破坏能力,同时,也避免了灌浆连接部位的质量不完善,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强度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上、下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中安装中部连接组件的预埋锚块和预应力筋,以实现上墙片和下墙片在受力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上墙片、下墙片和包围所述上墙片和所述下墙片的楼层预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预制框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顶部框架梁和地面框架梁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梁和所述地面框架梁两侧的框架柱,所述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伸出段与所述上墙片的顶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地面框架梁的顶端预埋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伸出段与所述下墙片的底端墙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下墙片的顶端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之间有间隙,且通过中部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中部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墙片的顶端墙面上的第三连接钢板,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伸出段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墙面接触,所述第三连接钢板的伸出段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墙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道,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孔道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在与所述第三连接钢板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三外包铜板,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三外包铜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孔道相配合的条形的第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组件还包括使所述上墙片与所述下墙片在受力错位后能够自动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位于所述下墙片的顶端与所述上墙片的底端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预埋锚块与两根预应力筋,所述上墙片的底面在一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预埋锚块,所述下墙片的顶面在与所述上墙片的底面设有所述预埋锚块的对角线相反的对角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预埋锚块,每根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通过位于同侧墙面一边的两个所述预埋锚块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伸出段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墙片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孔道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伸出段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墙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孔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孔道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成对相互平行的钢板,每对所述钢板的预埋段上设有垂直于所述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定位螺栓;所述第三紧固件为预应力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片的顶端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一外包钢板,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一外包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孔;所述下墙片的底端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的墙面上设有第二外包钢板,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且相对设置的栓钉,所述第二外包钢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片和所述下墙片的两侧与所述框架柱之间通过软体材料填充;所述预埋锚块和所述预应力筋外露出所述上墙片和所述下墙片的两侧的部分封埋入所述软体材料中。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楼层内将地面框架梁吊装到位;
S2、吊装下墙片到位,通过第一紧固件将地面框梁架的顶端预埋的第一连接件与下墙片的底端连接;
S3、吊装上墙片到位,通过中部连接组件初步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4、吊装框架柱到位;
S5、将顶部框架梁吊装到位,通过第二紧固件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预埋的第二连接件与上墙片的顶端连接;
S6、对步骤S3中的中部连接组件连接施加目标预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通过预应力螺栓初步拧紧连接上墙片的底端与下墙片的顶端;
S32、将预应力筋的端部锚固在上墙片的底面和下墙片的顶面上预埋的预埋锚块上;
S33、施加预应力张拉预应力筋;
步骤S5与S6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56、通过角焊缝连接将顶部框架梁的底端的第一连接件和上墙片的顶端的第一外包钢板焊接;通过角焊缝连接地面框架梁的顶端的第二连接件和下墙片的底端的第二外包钢板焊接;
步骤S6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7、通过软体材料填充上墙片和下墙片的两侧与框架柱之间形成的缝隙。
CN201610073231.4A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Active CN105672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3231.4A CN10567253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3231.4A CN10567253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2532A CN105672532A (zh) 2016-06-15
CN105672532B true CN105672532B (zh) 2017-12-22

Family

ID=5630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3231.4A Active CN10567253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72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960A (zh) * 2016-08-18 2017-02-22 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干式连接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CN106869329B (zh) * 2017-04-12 2018-10-23 山东科技大学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现场拼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65856B (zh) * 2018-01-19 2024-05-24 天津大学 一种钢板埋件式pc剪力墙拼接节点构造
CN108824671A (zh) * 2018-05-31 2018-11-16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弯剪受力分离的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159A (zh) * 2018-07-06 2018-10-19 广州大学 减震墙板框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702B (zh) * 2018-10-19 2024-02-02 刘凯 一种带肋的装配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87987A (zh) * 2019-07-23 2019-10-29 广州大学 一种带有门或窗的装配式墙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1527Y2 (zh) * 1972-12-30 1977-07-19
JPS5712651Y2 (zh) * 1977-04-25 1982-03-13
JP2009150199A (ja) * 2007-12-19 2009-07-09 Zao Komuten:Kk 建築用継手金物
CN102505782A (zh) * 2011-12-30 2012-06-2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耗能框架填充墙
CN203961021U (zh) * 2014-04-29 2014-11-26 湖北弘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与预制梁快速安装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72532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2532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680835B (zh) 一种自承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结构体系及工法
CN108222540A (zh) 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的承重墙改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13737936A (zh) 一种预制组合式双联阳台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829461U (zh) 后浇齿槽连接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
CN209703285U (zh) 一种圆端型预制节段拼装空心桥墩
CN106703179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砼叠合槽型板板柱组合框架结构
CN113279423B (zh) 一种预制柱墩及后浇条形基础梁装配整体施工方法
CN213805443U (zh) 一种钢结构、框架梁结构、边坡加固结构及加固支护结构
CN211690871U (zh) 一种内浇加强型预制墙板、混凝土墙及其结构体系
CN209384243U (zh) 一种预应力支护桩及桩墙
CN210712505U (zh) 钢板组合梁浅槽式连接结构、钢板组合梁
CN210857508U (zh) 支撑骨架及支撑架
CN209194866U (zh) 钢骨架女儿墙结构
CN20659162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砼叠合槽型板板柱组合框架结构
CN112376434A (zh) 装配式钢混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39895U (zh) 钢混支撑托换架
CN105952044A (zh)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
CN109853748B (zh) 钢板组合剪力墙与不等高基础的连接节点
CN206591630U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砼叠合槽型板‑‑钢柱组合框架结构
CN219411514U (zh) 一种斜柱内型钢加强锚固构造
CN220868506U (zh) 预制空腔墙拼接结构及水务墙体
CN107524230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砼槽型板‑‑钢柱组合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Room 1923, Building 4, Country Garden Impression, No. 276 Guitang Road,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Zhilian Fangzh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Wanjiali road 410004 in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Yuhua District, two No. 960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