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69100A -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69100A
CN105669100A CN201610006174.8A CN201610006174A CN105669100A CN 105669100 A CN105669100 A CN 105669100A CN 201610006174 A CN201610006174 A CN 201610006174A CN 105669100 A CN105669100 A CN 105669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oad cushion
construction refuse
water
regenerated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苏乐
石崇
金成�
沈俊良
白金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6100061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69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69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69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60-80份、竹纤维5-15份、水泥15-25份、减水剂0.5-2份、固化剂0.5-1.5份、再生砂25-35份、水8-18份,制备方法为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具有较好的抗劈拉强度、抗冲击性能且韧性好。

Description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建筑垃圾的产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随之增长。由于我国现有的管理制度、政策以及法律法规都不够完善,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者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这无疑加剧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展建筑垃圾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势在必行。
本发明旨在研究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的混凝土,一则解决污染环境的问题,二则通过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道路垫层铺设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循环利用了建筑垃圾,并添加竹纤维进行改性,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劈拉强度、抗冲击性能且韧性好,适用于道路垫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60-80份、竹纤维5-15份、水泥15-25份、减水剂0.5-2份、固化剂0.5-1.5份、再生砂25-35份、水8-18份。
进一步,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抗拉强度大于120MPa,长度为20~30mm,等效直径2~3mm,含水量为8~10%。
进一步,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砂是由建筑垃圾经破碎、分拣、筛分、整形、清洗、干燥得到的。
进一步,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30mm。
进一步,所述再生砂的粒径为0~5mm。
进一步,所述水泥为32.5R水泥。
进一步,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进一步,所述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10%硫酸钙、10%氯化钠、10%氯化钙、10%碳酸氢铵、10%碳酸钾和50%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
以上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5r/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发明制得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劈拉强度、抗冲击性能,韧性好,制备的混凝土不易开裂;
第二,本发明的混凝土塌落度为60-100mm,在保证强度达标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第三,本发明选取建筑垃圾经处理得到的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和再生砂,加入竹纤维,水泥和水制备C10-C20道路垫层混凝土,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低碳环保,节约天然骨料资源,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砂是由建筑垃圾经破碎、分拣、筛分、整形、清洗、干燥得到的,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30mm,再生砂粒径为0~5mm,其中所述建筑垃圾指在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混凝土块、装修与拆除垃圾和整个建设过程中散落丢弃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本发明中采用的水泥为市售标号为32.5R的水泥。
实施例1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60份、竹纤维5份、水泥15份、减水剂0.5份、固化剂0.5份、再生砂25份、水8份。其中,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抗拉强度大于120MPa,长度为20~30mm,等效直径2~3mm,含水量为8~10%;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10%硫酸钙、10%氯化钠、10%氯化钙、10%碳酸氢铵、10%碳酸钾和50%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
以上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5r/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
取出搅拌好的混凝土,先加入试模一半的量,用平板振动机振动2min,再将试模加满,振动2min,用ZB5平板振动抹光机将表面磨平,放入养护箱,一天后拆模,自然养护28天。
实施例2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70份、竹纤维10份、水泥20份、减水剂1.5份、固化剂1.0份、再生砂30份、水13份。其中,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抗拉强度大于120MPa,长度为20~30mm,等效直径2~3mm,含水量为8~10%;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10%硫酸钙、10%氯化钠、10%氯化钙、10%碳酸氢铵、10%碳酸钾和50%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
以上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5r/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
取出搅拌好的混凝土,先加入试模一半的量,用平板振动机振动2min,再将试模加满,振动2min,用ZB5平板振动抹光机将表面磨平,放入养护箱,一天后拆模,自然养护28天。
实施例3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80份、竹纤维15份、水泥25份、减水剂2份、固化剂1.5份、再生砂35份、水18份。其中,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抗拉强度大于120MPa,长度为20~30mm,等效直径2~3mm,含水量为8~10%;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由10%硫酸钙、10%氯化钠、10%氯化钙、10%碳酸氢铵、10%碳酸钾和50%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
以上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5r/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
取出搅拌好的混凝土,先加入试模一半的量,用平板振动机振动2min,再将试模加满,振动2min,用ZB5平板振动抹光机将表面磨平,放入养护箱,一天后拆模,自然养护28天。
性能测试
对本发明实施例1-3所得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1产品性能测试数据
测试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20.5 21.3 19.9
轴心抗压强度,MPa 17.9 19.5 18.7
劈裂抗压强度,MPa 1.25 1.29 1.26
抗折强度,MPa 2.6 2.9 2.8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劈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其中实施例2效果最佳。

Claims (8)

1.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60-80份、竹纤维5-15份、水泥15-25份、减水剂0.5-2份、固化剂0.5-1.5份、再生砂25-35份、水8-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是经双氧水漂白、自然晒干所得,抗拉强度大于120MPa,长度为20~30mm,等效直径2~3mm,含水量为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砂是由建筑垃圾经破碎、分拣、筛分、整形、清洗、干燥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砂的粒径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32.5R水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和竹纤维按照质量配比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5r/min,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雾化固化剂,搅拌1min后,再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5min,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
CN201610006174.8A 2016-01-05 2016-01-05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669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174.8A CN105669100A (zh) 2016-01-05 2016-01-05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174.8A CN105669100A (zh) 2016-01-05 2016-01-05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9100A true CN105669100A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9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174.8A Pending CN105669100A (zh) 2016-01-05 2016-01-05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691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178A (zh) * 2017-03-06 2017-06-20 龚家红 环保阻燃抑菌轻质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9259A (zh) * 2017-05-17 2017-09-05 福建农林大学 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
CN107352922A (zh) * 2017-08-23 2017-11-17 钟传新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379A (zh) * 2017-08-23 2017-12-05 钟传新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绿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3695A (zh) * 2017-10-20 2018-02-09 桂林市春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物再生砖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324A (zh) * 2011-04-20 2011-08-17 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244A (zh) * 2013-01-21 2013-05-01 上海交通大学 竹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923A (zh) * 2013-12-25 2014-05-21 北京工业大学 掺玻璃珠骨料和植物纤维的低强度复合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8605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京鼎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水泥稳定再生砂砾方法及其制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324A (zh) * 2011-04-20 2011-08-17 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8605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北京鼎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水泥稳定再生砂砾方法及其制品
CN103073244A (zh) * 2013-01-21 2013-05-01 上海交通大学 竹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923A (zh) * 2013-12-25 2014-05-21 北京工业大学 掺玻璃珠骨料和植物纤维的低强度复合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178A (zh) * 2017-03-06 2017-06-20 龚家红 环保阻燃抑菌轻质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9259A (zh) * 2017-05-17 2017-09-05 福建农林大学 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
CN107129259B (zh) * 2017-05-17 2019-08-27 福建农林大学 绿色轻质抗拉竹筋混凝土预制块
CN107352922A (zh) * 2017-08-23 2017-11-17 钟传新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379A (zh) * 2017-08-23 2017-12-05 钟传新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绿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3695A (zh) * 2017-10-20 2018-02-09 桂林市春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物再生砖瓦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9100A (zh) 建筑垃圾再生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465B (zh) 一种用再生砂配制的lc10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6945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905B (zh) 废弃烧结砖再生c25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066A (zh) 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和建筑垃圾的道路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3773A (zh) 一种建筑固废再生混凝土掺合料
CN103771797A (zh) 钢渣矿渣双掺制备泡沫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378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低碳环保废旧沥青混合料复合透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6153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5612A (zh) 一种干混砂浆用环保型水泥基增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463B (zh) 一种用再生骨料配制的c15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1709A (zh) 一种沥青再利用的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382A (zh) 一种全固废骨料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9659A (zh) 一种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0757A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7549A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8440A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水泥与建筑垃圾再生粉体复合无机结合料
CN107434374A (zh) 一种提高废弃玻璃粉水化活性的方法
CN111268950B (zh) 保温隔热建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472B (zh) 一种用再生骨料配制的c1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9086B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14853411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高阻尼全再生骨料混凝土油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482961A (zh)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1405B (zh) 一种掺用铁尾矿的grc型轻质保温免拆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324A (zh) 一种道路垫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