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2523B -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2523B
CN105652523B CN201610225060.2A CN201610225060A CN105652523B CN 105652523 B CN105652523 B CN 105652523B CN 201610225060 A CN201610225060 A CN 201610225060A CN 105652523 B CN105652523 B CN 105652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display panel
film layer
optical film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50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2523A (zh
Inventor
张起
孟德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50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2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2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2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2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2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光学膜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特定光学膜片与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固定胶位于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固定胶将显示面板与光学膜层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更佳;此外,由于连接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的固定胶的宽度不用受到胶框的限制,因而可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提升固定胶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之间固定的牢固度。

Description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为了实现在同等显示屏尺寸下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积,液晶显示器的无边框设计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用于对显示面板1进行固定以及为显示面板1提供光源,具体地,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层4、导光板5、背板6和胶框2,显示面板1与胶框2之间通过黑色双面胶3粘接在一起,光学膜层4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1,背板6内设置有侧光源7,侧光源7产生的光线依次通过导光板5和光学膜层4,以为显示面板1提供光。
在产品的信赖性测试中发现,由于胶框2的宽度较窄,使得用于粘连显示面板1与胶框2的黑色双面胶3的宽度较窄,从而使得该黑色双面胶3该粘性较弱,此时显示面板1容易从胶框2上脱落,导致产品不良率较高。
由上述内容可见,提供一种信赖性较高的无边框显示装置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不良率较高、信赖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所述特定光学膜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
可选地,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有遮光胶,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
可选地,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遮光胶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
可选地,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所述遮光胶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部分与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光胶上仅对应所述光学膜片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1mm~0.15mm;
所述遮光胶上对应所述光学膜片的侧面和导光板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35mm~0.4mm。
可选地,还包括:侧光源,所述侧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遮光胶为黑色有机硅胶。
可选地,所述黑色有机硅胶中混合有玻璃纤维。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层中沿远离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包括: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
可选地,所述固定胶为UV胶。
可选地,所述UV胶中混合有黑色树脂微粒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采用上述的显示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别形成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或所述特定光学膜片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
将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特定光学膜片通过所述固定胶固定。
可选地,形成所述光学膜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
可选地,形成所述光学膜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光学膜层的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导光板。
在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以及所述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光学膜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特定光学膜片与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固定胶位于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固定胶将显示面板与光学膜层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更佳。此外,由于连接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的固定胶的宽度不用受到胶框的限制,因而可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提升固定胶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之间固定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特定光学膜片朝向显示面板一面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遮光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特定光学膜片朝向显示面板一面的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1(包含有周边区域和显示区域)和光学膜层4,光学膜层4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41、42、43,光学膜层4中最靠近显示面板1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41,特定光学膜片41与显示面板1之间设置有固定胶9,固定胶9位于显示面板1的周边区域。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显示面板1的周边区域或特定光学膜片41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9,并将显示面板1和特定光学膜片41通过固定胶9固定,从而可在不影响显示面板1正常显示的情况下,实现显示面板1与背光模组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采用固定胶9将显示面板1与光学膜层4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更佳。此外,由于连接显示面板1和光学膜层4的固定胶9的宽度不用受到胶框的限制,因而可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提升固定胶9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和光学膜层4之间固定的牢固度。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可选方案,光学膜层4中沿远离显示面板1的方向依次包括: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即上棱镜片作为特定光学膜片41,上棱镜片的周边区域通过固定胶9与显示面板1的周边区域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将上棱镜片与显示面板1通过固定胶9固定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随着光学膜层4结构的改变,与显示面板1固定的特定光学膜片41也可以相应变化,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固定胶9为UV胶。进一步地,UV胶中混合有黑色树脂微粒子11,该黑色树脂微粒子11可吸收光学膜层4的周边区域的杂散光以及防止出现雾化效果,从而可提升背光源的光学品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胶9采用UV胶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本发明中固定胶9采用流动性差、粘性强的胶即可,例如丙烯类的胶。
在本发明中,由于显示面板1不再需要与胶框固定,此时可将胶框去除,从而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框。然而,在胶框去除后,光学膜层4的侧面容易出现漏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选地,在特定光学膜片41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有遮光胶10,遮光胶10位于光学膜层4中的其他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本发明中,通过在特定光学膜片41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面设置遮光胶10,从而可有效避免光学膜层4中除特定光学膜片41外的其他光学膜片42、43出现侧面漏光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特定光学膜片41的侧面没有设置遮光胶10,但是由于特定光学膜片41上、下两面的周边区域均设置有吸光结构(遮光胶10进和混合有黑色树脂微粒子11的UV胶9),因而可有效防止光线从特定光学膜片41的侧面射出。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为方便遮光胶10的设置,可将特定光学膜片41的尺寸大于光学膜层4中的其他光学膜片42、43的尺寸。
可选地,该显示组件还包括:侧光源7和导光板5,其中侧光源7设置于背板6内且与导光板5的入光面相对设置,导光板5位于光学膜层4的下方。本实施例中,遮光胶10延伸至导光板5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从而可有效防止导光板5出现侧面漏光的问题。
图4为本发明中遮光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遮光胶10包括一个仅覆盖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的部分12和三个不仅覆盖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还覆盖导光板5的侧面的部分13,其中该仅对应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的部分12的厚度大致等于下棱镜片与扩散片的厚度之和,而对应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和导光板5的侧面的部分13的厚度大致等于下棱镜片、扩散片以及导光板5三者厚度之和。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上、下棱镜片和扩散片的厚度为0.05mm,导光板5的厚度为0.25mm,可选地,遮光胶10上仅对应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d1的范围为0.1mm~0.15mm,遮光胶10上对应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和导光板5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d2的范围为0.35mm~0.4mm。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导光板5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面设置有反射片8(反射片8背向显示面板1的一面与背板6通过双面胶固定),且遮光胶10上对应光学膜片42、43的侧面和导光板5的侧面的部分13与反射片8朝向显示面板1的一面连接。本发明中,遮光胶10的一端与反射片8连接,另一端与特定光学膜片41连接,其不仅可防止导光板5和光学膜片41、42、43侧面漏光,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导光板5和各光学膜片41、42、43的固定封装,从而能有效对导光板5和各光学膜片41、42、43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遮光胶10为黑色有机硅胶。黑色有机硅胶不仅能起到遮光的作用,而且由于其具备较好的伸缩性能好,可有效提升整个显示组件的抗震性能。
与此同时,考虑到黑色有机硅胶的强度不高,本发明中可在黑色有机硅胶中混合玻璃纤维,以提升黑色有机硅胶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遮光胶10采用黑色有机硅胶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本发明中遮光胶10还可采用其他透光性差的胶,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固定胶将显示面板与光学膜层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更佳;此外,由于连接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的固定胶的宽度不用受到胶框的限制,因而可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提升固定胶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之间固定的牢固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组件,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中该显示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形成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
在步骤101中,通过现有的显示面板制程和光学膜层制程,以分别制备出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光学膜层为具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的三层结构。相应地,将上棱镜片作为特定光学膜片。
步骤102: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或特定光学膜片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
在步骤102中,可在显示面板朝向光学膜层的一面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或在上棱镜片朝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固定胶为UV胶。
步骤103:将显示面板和特定光学膜片通过固定胶固定。
在步骤103中,将显示面板和特定光学膜片进行对位,并通过紫外光照射涂有UV胶的区域,以使的UV胶固化。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101和步骤102之间还包括:
步骤101a:在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遮光胶位于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
通过在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设置遮光胶,可避免光学膜层中的各光学膜片出现侧面漏光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其中该显示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201:分别形成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
本实施例中以光学膜层为具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的三层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此时上棱镜片作为特定光学膜片。
其中,为方便后续流程中遮光胶的设置,可使得上棱镜片的尺寸大于下棱镜片和扩散片的尺寸。
步骤202:在光学膜层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导光板。
在步骤202中,将导光板设置于光学膜层的下方,且导光板的入光面与侧光源相对设置。
步骤203:在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遮光胶覆盖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以及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
在步骤203中,在上棱镜片背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且该遮光胶覆盖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以及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此时遮光胶可避免各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出现侧面漏光的问题。
可选地,遮光胶为混合有玻璃纤维的黑色有机硅胶。
步骤204: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或特定光学膜片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
在步骤204中,可在显示面板朝向光学膜层的一面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或在上棱镜片朝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可选地,固定胶为混合有黑色树脂微粒子的UV胶。
步骤205:将显示面板和特定光学膜片通过固定胶固定。
在步骤205中,将显示面板和特定光学膜片进行对位,并通过紫外光照射涂有UV胶的区域,以使的UV胶固化。
本发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分别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固定胶将显示面板与光学膜层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更佳;此外,由于连接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的固定胶的宽度不用受到胶框的限制,因而可根据需要以适当的提升固定胶的宽度,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之间固定的牢固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所述特定光学膜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
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有遮光胶,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遮光胶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所述遮光胶延伸至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部分与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包括:一个仅覆盖所述光学膜片的侧面的部分和三个不仅覆盖光所述学膜片的侧面还覆盖导光板的侧面的部分;
所述遮光胶上的所述仅覆盖所述光学膜片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1mm~0.15mm;
所述遮光胶上的所述不仅覆盖光所述学膜片的侧面还覆盖导光板的侧面的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35mm~0.4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光源,所述侧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为黑色有机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有机硅胶中混合有玻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中沿远离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包括:上棱镜片、下棱镜片和扩散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为UV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中混合有黑色树脂微粒子。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显示组件。
12.一种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形成显示面板和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中最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学膜片为特定光学膜片;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或所述特定光学膜片的周边区域涂布固定胶;
将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特定光学膜片通过所述固定胶固定;
形成所述光学膜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所述遮光胶位于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光学膜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光学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导光板;
在所述特定光学膜片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的周边区域设置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光学膜层中的其他光学膜片的侧面以及所述导光板的除入光面之外的三个侧面。
CN201610225060.2A 2016-04-12 2016-04-12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652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5060.2A CN105652523B (zh) 2016-04-12 2016-04-12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5060.2A CN105652523B (zh) 2016-04-12 2016-04-12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2523A CN105652523A (zh) 2016-06-08
CN105652523B true CN105652523B (zh) 2018-12-21

Family

ID=5649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5060.2A Active CN105652523B (zh) 2016-04-12 2016-04-12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2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98451B1 (ko) * 2016-12-02 2023-1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몰드 프레임,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CN106773223B (zh) * 2017-02-20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26198B (zh) * 2017-08-23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610654A (zh) * 2019-02-26 2020-09-01 夏普株式会社 框架结构体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11812794A (zh) * 2020-09-01 2020-10-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镜片组件及镜片组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3888Y (zh) * 2008-08-12 2009-08-19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窄屏无边液晶显示屏
KR20110077651A (ko) * 2009-12-30 2011-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393579A (zh) * 2011-11-29 2012-03-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73871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70159A (ja) * 2013-03-05 2014-09-18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3888Y (zh) * 2008-08-12 2009-08-19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的窄屏无边液晶显示屏
KR20110077651A (ko) * 2009-12-30 2011-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393579A (zh) * 2011-11-29 2012-03-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73871A (zh) * 2014-11-17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2523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2523B (zh) 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85149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964542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2263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54103C (zh) 具防止漏光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WO2016155060A1 (zh) 制造液晶盒的方法、液晶盒以及显示器
CN104965344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6195765B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4570476B (zh) 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定位胶结构及显示器
CN107966843A (zh) 显示装置
CN107216822A (zh) 一种超窄边框遮光胶带、遮光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JP723808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637373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679742U (zh) 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US20180356687A1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58763A (zh) 具防止漏光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20267702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21968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99470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7229156A (zh) 显示屏
CN104678647A (zh) 一种黑色胶框的lcd显示装置
CN109870843A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394143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11169404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sealant covering gaps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3941474A (zh) 一种遮光胶带的制造方法及其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