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4334A -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4334A
CN105644334A CN201410659922.3A CN201410659922A CN105644334A CN 105644334 A CN105644334 A CN 105644334A CN 201410659922 A CN201410659922 A CN 201410659922A CN 105644334 A CN105644334 A CN 105644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lothing
security
vehicles
clothing body
sen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99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张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599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4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4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4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保车衣,其包括:一车衣单元,其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一交通工具;以及一智能单元,其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供电组件分别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当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被改变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向所述安保网络发送讯号,以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衣,特别涉及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转变,使得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并大大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逐渐称为了家庭的必需品。
然而,伴随着车辆数量的大量增加,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典型如泊车位越来越紧张,这种情况尤其突出表现在住宅区、商务区以及大中型商场等场所。因此,大量的车辆只能停泊在户外,甚至是路边,车辆的这种停泊方式和地点,导致车辆极易受到损伤。
具体地说,一方面,长期停泊在户外的车辆容易受到太阳暴晒、风吹雨淋、落叶以及灰尘等威胁,尤其是在夏季,经过太阳暴晒的车辆的车内问题可以高达70-80度以上,使得车主无法进入到车辆的内部操控车辆,而且长期受到灰尘侵袭的话,还会导致车辆的表面变得非常的脏,给爱车的车主的心理造成压力。另一方面,长期停泊在户外的车辆还容易受到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的刮蹭,导致车辆的表面受损,甚至还会发生车窗被砸、车内财物被盗的现象。
由于车辆长期被停泊在户外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中,使得刮蹭车辆表面或者盗窃车内财物的人会很容易逃走,并且在逃走之后,相关人员又很难发现线索并抓获这些人。尤其是在对车辆的表面造成微创的情况下,车内自带的报警系统也很难被启动,这就使得车辆被刮蹭或者损坏的第一时间内并不会被车主、行人或者安保人员发现,这就给了刮蹭车辆的人的逃走提供了方便,却给车主造成了损失。因此,长期停泊在户外的车辆需要使用到车衣,在停泊的过程中,将车衣覆盖在车辆的表面,以能够对车辆起到遮阳、防尘等保护作用。
车衣,属于车辆的防护用品领域,车衣是按照车辆的外部形状和大致尺寸设备,并使用帆布或者其他柔韧耐磨的材料制成的外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车衣又被称为汽车服饰。早期车衣的出现,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对使用车衣的车辆起到诸如防晒、防尘等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将车衣覆盖在车辆的表面比较困难,而且,将车衣从车辆的表面取下的过程也异常的麻烦,这就导致很少有车主使用车衣。
后来,浙江聚滑算汽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对传统的车衣做出了重大的改进,改进后的车衣能够被单个人方便地操作,一方面,单人在18秒内就能够将车衣覆盖到车辆的表面,另一方面,单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简单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将车衣从车辆的表面取下,并整理及收纳到包装袋内。从而,改进后的车衣大大提高了车衣的可用性,并带来了车衣领域的一次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及相关硬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尤其是传感器及“多对多”的通讯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技术与车衣的整合成为了可能。为了增强传统的车衣的功能以及使得车衣具备其他方面的有益成果,聚滑算公司的技术人员又进一步地对传统的车衣做出了改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技术攻坚研发了一种安保车衣,这种安保车衣将智能概念融合到传统的车衣概念中,在研发阶段的实验过程中,这种安保车衣表现出的性能大大改善了车衣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安保车衣提供一智能单元,以在使用所述安保车衣的一交通工具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提供安保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可以实现对使用所述安保车衣的所述交通工具的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安保车衣提供一车衣单元,当所述车衣单元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任一位置的所述车衣单元受到人为的威胁,都能够被所述智能单元识别。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车衣单元用于支撑所述智能单元,并且当所述车衣单元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同时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表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能够与所述交通工具所处的环境的安保网络(包括保安网络、公安网络等)匹配,以利用该安保网络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为所述交通工具提供安保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与该安保网络可以自动地匹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能够与移动电子设备可通讯地连接,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的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提供一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能够根据一运动传感器反馈的讯号,做出预设的报警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能够识别并判断所述交通工具是否正在遭受人为的侵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可以通过所述运动传感器识别并判断所述交通工具是否正在遭受人为的侵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单元可以通过所述运动传感器和人像识别技术识别并判断所述交通工具是否正在遭受人为的侵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车衣单元提供一牵引构件,通过所述牵引构件用户能够方便且快速地将所述车衣单元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表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一收纳单元,以供收纳并整理所述车衣单元,以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其设计简单、加工方便、适用性极强,从而,所述安保车衣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所述交通工具的使用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其包括:
一车衣单元,其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一交通工具;以及
一智能单元,其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供电组件分别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当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被改变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向所述安保网络发送讯号,以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的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还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警示组件,其中所述警示组件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所述警示组件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产生的讯号藉由所述控制芯片被传输至所述警示组件时,所述警示组件得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组件为一蓄电池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可再生电能元件,其中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电联接于所述蓄电池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选自保安网络和公安网络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一监控设备以及一安保人员,每所述摄像设备被设置在一区域的规划位置,并且每所述摄像设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发送讯号至所述安保网络时,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并选择性地传输图像和视频至所述监控设备再现,所述安保人员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得以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以藉由所述应用程序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并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至少一固定构件,以供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所述收纳单元得以定位所述车衣本体于所述交通工具后部,所述牵引构件得以定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本体包括一前壁、一后壁以及两侧壁,每所述侧壁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以形成一收纳腔;其中所述车衣本体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收纳本体的前壁,并且所述车衣本体得以被收纳在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壁的一第一支撑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得以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后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壁的一第二支撑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分别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车衣本体进一步连接于毗邻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收纳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本体还包括一延伸元件,所述延伸元件从所述车衣本体延伸并连接于毗邻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收纳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包括至少一连锁构件,每所述连锁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的所述前壁的一第一连锁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的所述后壁的一第二连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连锁元件得以连接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以供封闭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固定构件包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一第一固定元件,以及得以连接于所述交通工具的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得以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以固定所述安保车衣于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一收紧构件,所述收紧构件进一步具有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收紧元件,并且每所述第一收紧元件分别沿着所述车衣本体的边缘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延伸并固定于一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收紧元件具有弹性,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支撑元件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所述车衣本体形成百褶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紧构件进一步具有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收紧元件,其中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分别沿着所述车衣本体的边缘从所述牵引构件延伸并固定于一预设位置,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形成一自由端;其中当拉扯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的自由端时,得以使得在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所述车衣本体形成百褶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构件包括一第一牵引元件以及一第二牵引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牵引元件具有一引导腔,所述第二牵引元件得以位于所述引导腔,并沿着所述引导腔形成的轨道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一第一支撑元件,以供将所述车衣本体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后部;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以供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一驱动组件,所述收纳本体进一步具有一收纳腔,以及与所述收纳腔相连通的一腔口,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收纳腔,所述车衣本体通过所述腔口延伸到所述驱动组件,并得以被收纳在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电源、一电路板、一驱动电机、一驱动杆以及一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电联接于所述电源,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构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驱动杆耦连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车衣本体一端穿过所述腔口延伸并固定于所述驱动杆,其中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一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一第二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不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其中每所述定位元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衣本体;当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时,每所述定位元件得以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保车衣,包括:
一车衣单元,其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一交通工具;以及
一智能单元,其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其中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一警示组件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警示组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
其中当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并在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被改变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向所述警示组件发送讯号,以使得所述警示组件按照预设的方式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保车衣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用于覆盖一交通工具的一车衣本体,通过提供一车衣单元,所述车衣单元包括所述车衣本体;
(b)藉由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的至少一运动传感器,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并发送讯号,通过提供一智能单元,所述智能单元包括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以及
(c)通过可通信地联接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的一安保网络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每所述运动个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还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产生的讯号藉由所述控制芯片被传输至所述警示组件时,所述警示组件得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选自保安网络和公安网络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一监控设备以及一安保人员,每所述摄像设备被设置在一区域的规划位置,并且每所述摄像设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发送讯号至所述安保网络时,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并选择性地传输图像和视频至所述监控设备再现,所述安保人员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得以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以藉由所述应用程序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并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在停泊时的安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交通工具设置一附属装置,其中所述附属装置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以用于识别所述交通工具的状态并发送讯号;以及
(B)将所述附属装置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所述安保网络得以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附属装置包括一安保车衣,所述安保车衣进一步包括一车衣单元以及一智能单元,所述车衣单元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运动传感器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的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单元还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警示组件,其中所述警示组件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所述警示组件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产生的讯号藉由所述控制芯片被传输至所述警示组件时,所述警示组件得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组件为一蓄电池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可再生电能元件,其中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电联接于所述蓄电池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一监控设备以及一安保人员,每所述摄像设备被设置在一区域的规划位置,并且每所述摄像设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发送讯号至所述安保网络时,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并选择性地传输图像和视频至所述监控设备再现,所述安保人员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网络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得以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以藉由所述应用程序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并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与所述安保网络的通信方式选自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至少一固定构件,以供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所述收纳单元得以定位所述车衣本体于所述交通工具后部,所述牵引构件得以定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本体包括一前壁、一后壁以及两侧壁,每所述侧壁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以形成一收纳腔;其中所述车衣本体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收纳本体的前壁,并且所述车衣本体得以被收纳在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壁的一第一支撑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得以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后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壁的一第二支撑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分别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延伸方向一致;其中所述车衣本体进一步连接于毗邻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收纳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本体还包括一延伸元件,所述延伸元件从所述车衣本体延伸并连接于毗邻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收纳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纳单元包括至少一连锁构件,每所述连锁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的所述前壁的一第一连锁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的所述后壁的一第二连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连锁元件得以连接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以供封闭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固定构件包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一第一固定元件,以及得以连接于所述交通工具的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得以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以固定所述安保车衣于所述交通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一收紧构件,所述收紧构件进一步具有对称设置的一第一收紧元件,并且每所述第一收紧元件分别沿着所述车衣本体的边缘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延伸并固定于一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收紧元件具有弹性,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支撑元件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所述车衣本体形成百褶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紧构件进一步具有对称设置的一第二收紧元件,其中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分别沿着所述车衣本体的边缘从所述牵引构件延伸并固定于一预设位置,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形成一自由端;其中当拉扯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的自由端时,得以使得在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预设位置之间的所述车衣本体形成百褶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构件包括一第一牵引元件以及一第二牵引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牵引元件具有一引导腔,所述第二牵引元件得以位于所述引导腔,并沿着所述引导腔形成的轨道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一第一支撑元件,以供将所述车衣本体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后部;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以供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一驱动组件,所述收纳本体进一步具有一收纳腔,以及与所述收纳腔相连通的一腔口,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收纳腔,所述车衣本体通过所述腔口延伸到所述驱动组件,并得以被收纳在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电源、一电路板、一驱动电机、一驱动杆以及一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电联接于所述电源,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构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驱动杆耦连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车衣本体一端穿过所述腔口延伸并固定于所述驱动杆,其中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一第一控制元件以及一第二控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不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其中每所述定位元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衣本体;当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时,每所述定位元件得以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框图示意图。
图2A是实施例一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一的另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实施例一的非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实施例一的固定构件的不同固定位置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固定构件的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收纳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实施例一的车衣本体与收纳本体的不同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的牵引构件的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的车衣本体的一个视角示意图。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实施例一的车衣本体的覆盖过程示意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实施例一的车衣本体的收纳过程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另个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的收纳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的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三的另个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收纳方式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的另个实施方式的收纳方式示意图。
图20A、图20B和图20C是实施例四的多个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四的运动传感器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四的运动传感器的使用过程框图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五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五的另个实施方式的框图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另种具体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再种具体应用方式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另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安保车衣及方法,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以及一智能单元20,并且所述智能单元20被布置在所述车衣单元10上,以被所述车衣单元10支撑。在使用本发明时,所述智能单元20能够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30,所述车衣单元10得以覆盖在一交通工具40,并且所述智能单元20可以识别所述车衣单元10的状态,以判断所述交通工具40是否受到人为的侵害,并选择性地向所述安保网络30发送讯号,以确保所述交通工具40在停泊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一:
如图2A至图11C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披露的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能够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特别地,所述安保车衣能够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以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典型如车漆、车窗玻璃)等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相应地,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以及一收纳单元50,其中所述车衣单元10能够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所述收纳单元50用于整理并收纳非使用状态下的所述车衣单元10。
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小型汽车、大型汽车以及快艇等。而本申请中在在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解释和阐述时,尤其是在说明书附图的揭露中,以小型汽车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并不会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产生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车衣单元10进一步包括一车衣本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11端部的一牵引构件12,其中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向前部移动,以用于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表面,其中所述车体本体11从所述牵引构件12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收纳单元5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车衣本体11由软质材料制成,以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能够根据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特征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所述安保车衣更好地贴合于所述交通工具表面。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表面之后,所述收纳单元50被自动地隐藏于所述车衣单元10,从而,不仅美观,而且安全实用。
相应地,所述收纳单元50包括一收纳本体51,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至少一固定构件52,其中每所述固定构件52具有一自由端,以用于将所述收纳单元50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从而,当用户在将所述安保车衣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过程中,每所述固定构件52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一端部与所述交通工具40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牵引构件5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方便地将所述安保车衣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本体51还具有一收纳腔511,其中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来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藉由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向后部移动,从而,将所述车衣本体11快速切轻松地收纳在所述收纳腔511内,从而,一方面,可以使得所述安保车衣在非使用状态下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下次重复使用。
如图3A和图3B所示,当所述安保车衣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所述安保车衣还可以存储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保车衣还可以被悬挂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由于每所述固定构件52能够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从而,一方面,每所述固定构件52与所述交通工具40的连接位置可以保证所述安保车衣不会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滑脱,另一方面,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在盖起来之后还可以对每所述固定构件52产生压力,该压力进一步确保所述安保车衣不会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滑脱。从而,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4A和图4B所示,每所述固定构件52分别具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用于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每所述固定构件52的自由端可以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的两侧壁上,也可以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的底板上,或者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中的其他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所述固定构件5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可以方便地实现将每所述固定构件52快速地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备箱的两侧壁或者底板耦合或分离。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还可以通过其他等效的实施方式将每所述固定构件52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将所述固定构件52的自由端系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某个位置。
如图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每所示固定构件52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每所述固定构件52包括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一第一固定元件521,以及一第二固定元件522,其中,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元件521得以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在使用所述安保车衣的过程中,每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可以被预先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相应位置,这样,所述安保车衣就可以被方便地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可以通过魔术贴或者其他等效的实施方式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从而,确保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与所述交通工具40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定构件52还可以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521的一第一连接元件523,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的一第二连接元件524,其中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元件523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4之间的耦合,可以方便地将所述第一固定元件521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522,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所述安保车衣。
如图6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收纳单元5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车衣单元10的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牵引构件12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收纳单元50的所述收纳本体51的边缘。
具体地说,所述收纳本体51具有一前壁51a、一后壁51b以及两侧壁51c,其中每所述侧壁51c的两侧的边缘分别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前壁51a和所述后壁51b的边缘,以形成所述收纳腔511,并且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和所述后壁51b还可以固定在一起,以用于封闭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从而,将所述车衣本体11可靠地收纳在所述收纳腔511内。
所述收纳单元5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壁51a的边缘的一第一支撑元件53,以及设置在所述后壁51b的边缘的一第二支撑元件54,其中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牵引构件12延伸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并且,在用户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过程中,首先将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然后利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向前部移动,最后,将所述牵引构件12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从而,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能够可靠地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用户在覆盖所述车衣本体11的时候位于所述交通工具40的一侧部,从而,所述牵引构件12还进一步起到支撑所述车衣本体11的端部的作用,也就是说,尽管用户在所述车衣本体11的端部的侧部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所述牵引构件12可以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整个端部都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从而,方便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分别设置在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与所述后壁51b,并且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和所述前壁51a与所述后壁51b的延伸方向一致,以支撑所述前壁51a与所述后壁51b的边缘。并且,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供支撑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从而,帮助用户方便地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并收纳在所述收纳腔511内。
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牵引构件12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的边缘,即是说,所述车衣本体11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或者与其毗邻的位置。
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的过程中,首先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的前部向后部移动,并将所述牵引构件12与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后部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放置在同一或相邻的位置;其次,将仍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车衣依次拉进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内;再次,将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两翼依次折叠进所述收纳腔511内;最后,利用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将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封闭,从而,完成对所述车衣本体11的收纳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来的过程中,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上表面始终不会接触到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下表面,这样,能够有效地放置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上表面的污染物会污染到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下表面,并且在下次的使用中,进一步地放置所述车衣本体11污染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从而,方便使用。
还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A所示,为了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收纳单元50能够自动地被隐藏于所述车衣单元10的下部,所述车衣本体11进一步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后壁51b,并毗邻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将所述安保车衣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过程中,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的底部;此时,由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位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所以,所述收纳本体11的所述前壁51a的边缘被同时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的底部;
(2)分别向两侧展开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两翼;
(3)使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向前部移动,此时,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后壁51b被同时拉扯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向前部移动,并在同时,所述收纳本体51被自动地隐藏于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下部;
(4)将所述牵引构件12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的底部,并对所述车衣本体11的其他部位调整后,完成所述车衣本体11的覆盖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收纳但愿50能够在覆盖所述车衣本体11的过程中,被自动地隐藏在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下部,从而,当所述车衣本体11完成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覆盖之后,不会影响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状态下的美观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B所示,为了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车衣本体11能够方便地被收纳在所述收纳腔511内,所述车衣本体11包括一延伸元件111,其中所述延伸元件111从所述车衣本体11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后壁51b,并毗邻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的位置,这样,在用户收纳所述车衣本体11的过程中,可以使得与所述收纳本体51重叠部分的所述车衣本体11的尺寸能够适配于所述收纳腔511的尺寸,从而,方便使用。
更多地,每所述固定构件52的端部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后壁51b,这样的话,当所述安保车衣被悬挂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时,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始终朝向上方,从而,可以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单元5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锁构件55,其中每所述连接构件55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的一第一连锁元件551,以及设置于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后壁51b的一第二连锁元件552,其中所述第一连锁元件551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552可以相互交流,以用于封闭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或则好当所述第一连锁元件551连锁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552时,所述第一连锁元件551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552分别带动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前壁51a与所述后壁51b运动,以封闭在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锁元件551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552可以被实施为魔术贴、扣等多种等效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锁元件551与所述第二连锁元件552优选为相互交流的魔术贴。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车衣单元10还包括一收紧构件13,其中所述收紧构件13沿着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设置,当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时,所述收紧构件13用于缩小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尺寸,这样,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能够稳定地贴合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
具体地说,所述收紧构件13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11边缘并毗邻所述收纳本体51的一第一收紧元件131,其中每所述第一收紧元件131具有弹性,并且每所述第一收紧元件13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或者相邻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以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在所述收纳构件51与预设位置之间形成百褶式结构。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的过程中,每所述第一收紧构件131形成的百褶式结构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处尺寸变大,并在所述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表面之后,每所述第一收紧元件131形成的百褶式结构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处尺寸自动地收缩变小,从而,方便地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表面。
所述收紧构件13还包括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11毗邻所述牵引构件12的第二收紧元件132,其中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132沿着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从所述牵引构件12延伸并固定于预设位置,并且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132具有一自由端,当拉扯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132的自由端时,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132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形成百褶式结构,以改变所述车衣本体11的边缘的尺寸,从而,在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之后,可以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的位置相对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每所述第二收紧元件132的自由端延伸并连接在一起,以方便使用。
如图8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牵引构件12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牵引构件12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并将所述车衣本体11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而且还能够帮助用户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上取下,并收纳在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构件12可以包括多个牵引元件,比如,所述牵引构件12可以包括一第一牵引元件121、一第二牵引元件122以及其他必要的构件,所述第一牵引元件121与所述第二牵引元件122的位置可以被调整,其他必要的构件可以用来保证所述第一牵引元件121与所述第二牵引元件122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牵引构件12具有不同的尺寸,并使得所述牵引构件12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具体地说,作为一个优选的示例,所述第一牵引元件121具有一引导腔1211,所述第二牵引元件122得以位于所述引导腔1211内,并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腔1211形成的轨道运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牵引构件12的尺寸可以被调整和改变,其中当延长所述牵引构件12的尺寸时,可以使得所述牵引构件12具备支撑所述车衣本体11端部的能力,而且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用户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到体积比较大的所述交通工具40时,以方便用户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传统的车衣来说,由于所述车衣本体11在被覆盖在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牵引构件12定位和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而,即使是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单人也可以方便地对所述安保车衣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两侧部形成对称的灯罩部112,其中每所述灯罩部112的形状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视镜的形状大致相同。特别地,每所述灯罩部112朝向所述牵引构件12的一侧呈弧形设置,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来的过程中,每所述灯罩部112不至于被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视镜挡住。通过每所述灯罩部112的设置,所述车衣本体11还能够更佳地贴合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
如图9所示,所述车衣单元10还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侧部的锁定元件14,其中当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表面时,每所述锁定元件14能够选择行地被锁定在所述交通工40的车门内,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抗风的目的,以放置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所述车衣本体11被吹落,另一方面,还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如图10A至图10C所示,是将所述车衣本体11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表面的过程示意图。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用户将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其次,向两侧分别展开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两翼;再次,使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向前部移动;第四,当移动到所述锁定构件14位置时,可以选择性地将所述锁定构件14锁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预设位置,典型如车门等;第五,继续使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先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移动;最后,将所述牵引构件12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这样,所述车衣本体11能够被可靠且稳定地贴合在所述交通工具40。
如图11A至图11C所示,是将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表面取下的过程示意图。在这个过程中,首先,用户使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从所述交通工具40的前部向后部移动;其次,当移动到所述锁定元件14的位置时,将所述锁定元件14从所述交通工具40上取下;再次,继续使用所述牵引构件12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向所述交通工具40的后部移动,并将所述牵引构件12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放置在同一或相邻的位置;第四,继续拉扯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的所述车衣本体11,并将所述车衣本体11的两翼折叠进入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最后,藉由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3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4封闭所述收纳本体51的所述收纳腔511的腔口,从而,完成对所述车衣安保的收纳。
实施例二:
如图12至图1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所披露的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A以及一收纳单元50A,其中所述车衣单元10A进一步包括一车衣本体11A,所述车衣本体11A能够覆盖在一交通工具40A上,其中所述车衣单元10A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被收纳到所述收纳单元50A。
在本发明提供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单元50A包括一收纳本体51A、一驱动组件52A、以及其他必要的构件,其中所述收纳本体51A进一步具有一收纳腔511A以及一腔口512A,其中所述收纳腔511A与所述腔口512A相连通,并且当所述收纳单元50A被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A上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本体51A的所述腔口511A始终朝向上方,以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驱动组件52A被设置在所述收纳本体51A的所述收纳腔511A内,并且所述车衣本体11A的一端部通过所述腔口512A延伸到所述驱动组件52A,以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A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52A的转动而藉由所述腔口512A被收纳到所述收纳腔511A内。
如图1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52A进一步包括一电源521A、一电路板522A、一驱动电机523A、一驱动杆524A、一控制构件525A以及其他必要的构件,其中所述电路板522A电联接于所述电源521A,所述驱动电机523A与所述控制构件525A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522A,所述驱动杆524A耦连于所述驱动电机523A,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构件525A,来改变所述驱动电机523A的状态,典型包括所述驱动电机523A的启动及转动方向。所述车衣本体11A的一端通过所述腔口512A延伸并固定于位于所述收纳腔511A内的所述驱动杆524A,并且当所述驱动电机523A驱动所述驱动杆524A做同步转动时,可以实现所述车衣本体11A的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构件525A包括一第一控制元件5251A以及一第二控制元件5252A,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5251A与所述第二控制元件5252A被设置在所述收纳本体51A上,并且分别电联接于所述电路板522A,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元件5251A可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23A顺时针转动,相应地,所述第二控制元件5252A可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23A逆时针转动,从而,方便用户操作所述安保车衣。
用户在所述安保车衣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安保车衣可以被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后备箱或者悬挂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后部。
一方面,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A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过程中,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A后部的所述收纳单元50A可以将所述安保车衣的一端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后部的相应位置,并且在用户牵引所述车衣本体11A从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后部向前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收纳单元50A确保所述安保车衣与所述交通工具40A的相对位置稳定,从而,在用户将所述车衣本体11A的一端牵引并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前部时,完成利用所述安保车衣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A的工作。
另一方面,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A从所述交通工具40A上取下来的过程中,用户先将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A前部的所述车衣本体11A的部分取下来,然后通过所述控制构件525A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23A转动,并且所述驱动杆524A与所述驱动电机523A同步同向运动,从而,将所述车衣本体11A卷在所述驱动杆524A上,以最终实现将所述车衣单元10A收纳在所述收纳本体51A的所述收纳腔511A内,并且有利于下次使用。
如图15所示,为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52A还可以包括一遥控器526A,其中所述遥控器526A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电路板522A,以使得用户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可以通过所述遥控器526A控制所述驱动电机523A的运动状态,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所述安保车衣。
实施例三:
如图16和图17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所披露的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B,所述车衣单元10B进一步包括一车衣本体11B,其中所述车衣本体11B能够覆盖在一交通工具40B的表面,以对所述交通工具40B具有相应的保护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衣单元10B还包括端部连接于所述车衣本体11B的至少一定位元件15B,其中每所述定位元件15B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B的每个边缘或者某个边缘。当所述车衣本体11B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B顶部时,每个所述定位元件15B能够将所述车衣本体11B固定在所述交通工具40B上,以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优选,所述车衣本体11B的每个侧边可以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元件15B。
作为一个示例,在将所述车衣本体11B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B的顶部之后,可以将每个所述定位元件15B同时定位在所述交通工具40B的相应位置,典型包括车门或者轮毂等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车衣本体11B与所述交通工具40B的位置相对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所述安保车衣在非使用的状态下,所述车衣本体11B可以被卷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还可以方便下一次使用,并且所述安保车衣还不容易被损坏。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所述安保车衣在非使用的状态下,所述车衣本体11B还可以被折叠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收纳空间,而且还可以方便下一次使用,并且所述安保车衣还不容易被损坏。
实施例四:
如图20至图2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C以及一智能单元20C,并且所述车衣单元包括一车衣本体11C,所述车衣本体11C可以覆盖在一交通工具40C上,所述智能单元20C被布置在所述车衣单元10C的所述车衣本体11C上,以被所述车衣本体11C所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车衣本体11C被用户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上之后,所述智能单元20C被同时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上,并且所述智能单元20C在所述交通工具40C的位置,可以被根据需要设计和调整。
具体地说,如图20A所示,所述智能单元20C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21C,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上,以用于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C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之后的状态,并在所述车衣本体11C的状态被改变之后,能够产生并辐射讯号至一安全网络30C。即是说,所述安保车衣的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30C。
值得一提的是,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都可以与所述安保网络30C可通信地联接,特别地,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以通过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等方式与所述安全网络30可通讯地联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单元20C包括至少一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从所述车衣本体11C的前部延伸到后部的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以被实施为一条直线,也可以相互错开的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被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之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被同时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C的预设位置,从而,方便使用。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运动传感器21C都可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C的状态。具体地说,当所述车衣本体11C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之后,如果所述车衣本体11C任何一个位置的状态(典型包括所述车衣本体11C的位移和受到的压力的变化)被改变,就会被相应位置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所识别,并且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在之后会产生并发送讯号至与其联网的所述安全网络30C,以是的所述安全网络30C的相关设备能够监控所述交通工具40C。
如图20B所示,所述智能单元20C的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还可以被实施为从所述车衣本体11C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而在如图20C的示例中,所述智能单元20C包括至少两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上,特别地,至少一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以从所述车衣本体11C的前部延伸到后部,同时,至少一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以从所述车衣本体11C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以使得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可以较为密集地被布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上,从而,确保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运动传感器21C都可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C的状态,而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每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的组合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C的状态,如图21所示。具体地说,在所述车衣本体11C被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之后,每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同时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C的相应位置,当任何一个位置的所述车衣本体11C被改变状态之后,该位置相邻的所述运动传感器21C都可以进行识别,并且通过每个所述运动传感器21C识别的信息的组合,可以判断所述车衣本体11C的状态的改变是否为人为,从而,再进一步判断所述运动传感器21C是否向所述安保网络30C发送讯号,如图22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智能单元20C可以与所述车衣单元20C所覆盖的所述交通工具40C电联接,以使得所述安保车衣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交通工具40C能够为所述安保车衣提供足以驱使所述智能单元20C工作的电能。
还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单元20C还包括一供电组件22C,其中所述供电组件22C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上,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22C,以从所述供电组件22C获取电能,从而,满足工作的需要。
如图20A至20C所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组件22C可以被实施为一蓄电池元件221C,并且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为可充电电池元件,以使得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内部的电能被耗损之后,用户还可以方便地将其他形式的电能补充到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的内部,从而,实现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的重复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以将市电、所述交通工具40C的电能以及其他可再生电能补充到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22C还包括一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其中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C,特别被设计在所述车衣本体11C的表面,并且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电联接于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当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内部的电能被耗损之后,并且所述车衣本体11C被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可以将电能补充到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中,以提高所述安保车衣的环保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产生电能时所利用的能源为风能或太阳能的一种或多种,而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产生电能所利用的能源为太阳能,也就是说,所述可再生电能元件222C进一步包括一太阳能发电机构2221C,当所述车衣本体11C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C之后,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2221C同时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C的上部,并且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2221C在接受到光能之后,能够将该光能转化成电能,并补充到所述蓄电池元件221C中进行储存和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运动传感器21C包括基于一陀螺仪211C的微机电系统(MEMS)。
实施例五:
图23揭露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提供的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D以及一智能单元20D,所述车衣单元10D进一步包括一车衣本体11D,所述车衣本体11D可以覆盖在一交通工具40D上,所述智能单元20D被布置在所述车衣单元10D的所述车衣本体11D上,以被所述车衣本体11D所支撑。
所述智能单元20D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21D、一供电组件22D、一控制芯片23D、以及其他必要的构件,其中所述运动传感器21D、所述供电组件22D与所述控制芯片23D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D上,并且所述运动传感器21D与所述控制芯片23D分别电联接于所述运动传感器21D,所述运动传感器21D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23D,其中所述控制芯片23D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40D。特别地,所述控制芯片23D可以通过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或蜂窝等方式与所述安全网络30D可通讯地联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传感器21D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23D,以在控制所述安保车衣的成本的基础上,确保讯号在所述运动传感器21D与所述控制芯片23D之间传输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所述运动传感器21D包括一基于陀螺仪211D的微机电系统(MEMS),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所述陀螺仪211D的灵敏性,可以方便地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D的状态,以便于提高所述安保车衣的可用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排除非人为因素对所述安保车衣的干扰,比如风、雨水、动物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人像识别或者红外识别技术,结合所述陀螺仪211D识别的所述车衣本体11D的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安保车衣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所述智能单元20D还包括一警示组件24D,所述警示组件24D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D上,以被所述车衣本体11D所支撑,其中所述警示组件24D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22D,并且所述警示组件24D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23D。
当所述运动传感器21D在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D的状态被改变后,得以产生讯号至所述控制芯片23D,其中所述控制芯片23D可以并讯号所承载的信息做出判断,并进一步发生讯号至所述警示组件24D,从而,使得所述警示组件24D可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组件24D进一步包括一发声元件241D以及其他必要的构件,其中所述发声元件241D在接受到所述控制芯片23D的讯号后,得以通过声音的方式进行报警,以起到提醒用户或者行人,甚至达到威吓侵害所述交通工具40D的人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安保车衣特别适合于应用在包括但不限于高中档小区、大中型商场、商务区或机场等开放性的一区域60,其中所述区域60内覆盖所述安保网络30。当所述交通工具40初次进入到所述区域60之后,用户需要将所述安保车衣的所述智能单元20与所述安保网络30进行第一次匹配,以使得所述安保车衣能够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30;并在之后,当所述交通工具40第二次以及之后进入到所述区域60时,所述智能单元20能够自动的判断并实现与所述安保网络30的自动地匹配,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更多地,所述安保车衣的所述智能单元20在不同的所述区域60内,可以与每个所述区域60的所述安保网络30实现自动地匹配,从而,在所述交通工具40停泊,并且用户将所述安保车衣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40之后,所述智能单元20自动地匹配于所述区域60的所述安保网络30,以借助于所述安保网络30的相关硬件设备或者技术手段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状态进行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保网络30可以是保安网络或公安网络的一种,以满足在不同的场所及不同的情况下使用。
特别地,所述安保网络30可以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31、一监控设备32、一安保人员33、以及其他必要的组成构件,其中每所述摄像设备31被提供,并布置在所述区域60的各个区域,而且每所述摄像设备31还分别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32,所述安保人员33能够通过所述监控设备32观察每所述摄像设备31获取的图像和视频等信息。
具体地说,当用户驾驶所述交通工具40进入到所述区域60,停泊并被覆盖所述安保车衣之后,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上的所述智能单元20,得以随着所述车衣本体11的覆盖而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40上。当所述智能单元20的所述运动传感器21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的状态被人为改变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传感器21得以产生讯号,并通讯地传输至所述安保网络3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传感器21产生的讯号得以通过所述控制芯片23,被通讯地传输至所述安保网络30。当讯号传输至所述安保网络30之后,得以调用所述区域60的所述安保网络30的相关硬件设备软件设备,例如,在本发明中,讯号被传输至所述安保网络30之后,得以调用所述安保网络30的所述摄像设备31,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相关情况进行监控被拍摄诸如图片或视频等相关信息,并传输至所述监控设备32进行重现,所述安保人员33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32显示的图片或视频等信息,实现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实时监控,从而,确保所述交通工具40的安全性。
如图26和图27所示,所述安保网络30还可以被实施为一移动电子设备70,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包括一应用程序71,通过所述应用程序71,所述控制芯片23可以将所述运动传感器21产生的讯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以供用户实时地对所述交通工具40的状态进行监控。
具体地说,当所述交通工具40被停泊在所述区域60内,并被覆盖所述车衣本体11之后,所述运动传感器21同时被不知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相应位置,此时,所述安保车衣的所述智能单元20能够自动地匹配于所述区域60内的所述安保网络30,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调用所述安保网络30内的相关硬件设备,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的所述应用程序71联接到所述安保网络30中,并驱动所述安保网络30的相关硬件设备,例如所述摄像设备31等,来监测所述交通工具40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位于所述区域60的通讯范围内时,所述智能单元20可以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可通信的联接,并且所述智能单元20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WI-FI,Bluetooth,RF,LI-FI,数据和蜂窝的一种。如图27所示,在另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处于所述区域60的通信范围外时,所述智能单元20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70之间的通信方式选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注入数据和蜂窝等通信方式。
相应地,如图2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保车衣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用于覆盖一交通工具40的一车衣本体11,通过提供一车衣单元10,所述车衣单元10包括所述车衣本体11;
(b)藉由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11的至少一运动传感器21,识别所述车衣本体11的状态并发送讯号,通过提供一智能单元20,所述智能单元20包括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以及
(c)通过可通信地联接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的一安保网络30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40。
值得一提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停泊时的安保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交通工具40设置一附属装置80,其中所述附属装置80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21,以用于识别所述交通工具40的状态并发送讯号;以及
(B)将所述附属装置80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30,所述安保网络30得以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40。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属装置80可以被实施为一安保车衣,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包括一车衣单元10以及一智能单元20,所述车衣单元10进一步包括一车衣本体11,以供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所述智能单元20被所述车衣单元10支撑,其中所述智能单元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运动传感器21以及一供电组件22,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1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22,以使得所述供电组件22能够为每所述运动传感器22供电。
在本发明的另些实施例中,所述附属装置80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的装置,例如,所述附属装置80可以为胶条,被贴装在所述交通工具40的外表面等。
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同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衣单元,其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一交通工具;以及
一智能单元,其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供电组件分别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其中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其中所述安保车衣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当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被改变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向所述安保网络发送讯号,以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的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元还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警示组件,其中所述警示组件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所述警示组件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产生的讯号藉由所述控制芯片被传输至所述警示组件时,所述警示组件得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网络选自保安网络和公安网络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网络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一监控设备以及一安保人员,每所述摄像设备被设置在一区域的规划位置,并且每所述摄像设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发送讯号至所述安保网络时,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并选择性地传输图像和视频至所述监控设备再现,所述安保人员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网络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得以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以藉由所述应用程序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并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至少一固定构件,以供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所述收纳单元得以定位所述车衣本体于所述交通工具后部,所述牵引构件得以定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9.一种安保车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衣单元,其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一交通工具;以及
一智能单元,其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其中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一警示组件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警示组件分别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
其中当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并在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被改变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得以向所述警示组件发送讯号,以使得所述警示组件按照预设的方式报警。
10.一种安保车衣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用于覆盖一交通工具的一车衣本体,通过提供一车衣单元,所述车衣单元包括所述车衣本体;
(b)藉由被设置在所述车衣本体的至少一运动传感器,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并发送讯号,通过提供一智能单元,所述智能单元包括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以及
(c)通过可通信地联接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的一安保网络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每所述运动个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网络包括至少一摄像设备、一监控设备以及一安保人员,每所述摄像设备被设置在一区域的规划位置,并且每所述摄像设备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监控设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发送讯号至所述安保网络时,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得以监控所述交通工具,并选择性地传输图像和视频至所述监控设备再现,所述安保人员得以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网络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得以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以藉由所述应用程序驱动所述安保网络,并通过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15.一种交通工具在停泊时的安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交通工具设置一附属装置,其中所述附属装置包括至少一运动传感器,以用于识别所述交通工具的状态并发送讯号;以及
(B)将所述附属装置可通信地联接于一安保网络,所述安保网络得以接受所述讯号,并监控所述交通工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装置包括一安保车衣,所述安保车衣进一步包括一车衣单元以及一智能单元,所述车衣单元包括一车衣本体,以供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运动传感器以及一供电组件,每所述运动传感器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元进一步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每所述运动传感器选择性地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方式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可通信的联接于所述安保网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所述运动传感器为基于一陀螺仪的微机电系统(MEMS),并且每所述陀螺仪得以识别所述车衣本体的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元还包括被所述车衣本体支撑的一警示组件,其中所述警示组件电联接于所述供电组件,并且所述警示组件可通信地联接于所述控制芯片;其中当所述运动传感器产生的讯号藉由所述控制芯片被传输至所述警示组件时,所述警示组件得以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报警。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车衣还包括一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包括一收纳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收纳本体的至少一固定构件,以供将所述安保车衣固定于所述交通工具;
其中所述车衣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衣本体端部的一牵引构件,所述收纳单元得以定位所述车衣本体于所述交通工具后部,所述牵引构件得以定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衣本体覆盖在所述交通工具之后,所述智能单元得以被布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CN201410659922.3A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Pending CN105644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9922.3A CN105644334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9922.3A CN105644334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4334A true CN105644334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8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9922.3A Pending CN105644334A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433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8133Y (zh) * 2006-05-24 2007-07-04 李牧 电子防盗车衣装置
CN201158365Y (zh) * 2007-08-24 2008-12-03 胡涌 多功能车辆防护罩
US20080309060A1 (en) * 2004-08-24 2008-12-18 Sam Hakki Collision air bag and flotation system
CN102642458A (zh) * 2012-05-03 2012-08-22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车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09060A1 (en) * 2004-08-24 2008-12-18 Sam Hakki Collision air bag and flotation system
CN2918133Y (zh) * 2006-05-24 2007-07-04 李牧 电子防盗车衣装置
CN201158365Y (zh) * 2007-08-24 2008-12-03 胡涌 多功能车辆防护罩
CN102642458A (zh) * 2012-05-03 2012-08-22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车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701B1 (en)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of retractable, ground-based vehicle barriers
CN107848488A (zh) 多用途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2013478U (zh) 车厢投影系统
CN204055273U (zh) 一种车衣
US10685544B2 (en) Remotely-controlled magnetic surveillance and attack prev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477073A (zh) 多功能侦察车
US9430932B2 (en) Hand luggage reminder for vehicle passenger
CN108560976A (zh) 一种基于房屋天台的智能辅助停车系统
CN102625039A (zh) 分体组合式双显摄像装置
CN105584591A (zh) 一种基于gsm技术的电力驱动的航道警报标志设备
CN105644334A (zh) 一种安保车衣及方法
CN210011886U (zh) 一种救援无人机
WO2005056926A1 (en) A road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a road surveillance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and a compac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or therefore
CN201174220Y (zh) 太阳能led移动道路安全标识车
CN105584592A (zh) 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电力驱动的航道警报标志设备
CN113107233A (zh) 一种智慧城市用多功能警亭
CN212499978U (zh) 一种基于2.4g无线组网技术的电动车充电桩
CN208198059U (zh) 多帘自动式车用遮阳帘广告终端和汽车
CN112345029A (zh) 一种积水深度监测报警杆
CN107227866B (zh) 一种绿化带专用警示设备
CN218702945U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机场大屏幕指挥车
CN205793026U (zh) 无线可视对讲门铃
CN216084269U (zh) 一种声光标识牌
CN205010657U (zh) 一种智能防盗展箱
CN205737166U (zh) 三十人宿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