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5007A -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5007A
CN105635007A CN201610048857.XA CN201610048857A CN105635007A CN 105635007 A CN105635007 A CN 105635007A CN 201610048857 A CN201610048857 A CN 201610048857A CN 105635007 A CN105635007 A CN 105635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dielectric constant
optimal equilibrium
optimal
equilib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8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晓丽
吴大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88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5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35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5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78Line equalisers; line build-ou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依据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可见,本申请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号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影响信号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微带线,工作环境的变化相当于微带线介质变化,也即介电常数变化。此变化将会引起微带线的阻抗变化,从而导致微带线的损耗变化。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信道均衡技术来对信号的损耗进行补偿,信道均衡技术是指为了提高衰落信道中的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而采取的一种抗衰落措施。它主要是为了消除或者是减弱宽带通信时的多径时延带来的码间串扰(ISI)问题。作为高速系统通道补偿的一种重要手段,均衡技术已普遍运用于高速系统设计中。
信道均衡技术中,对于均衡器中的均衡值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一个高速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信号接收器能否正确的接收到信号发送器传输的信号。现在普遍使用的均衡器的均衡值的设置手段是建立在仿真和量测的基础上的,在特定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对通道进行仿真或者量测,选出最优的均衡器的均衡值。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种方法得到的均衡值是比较单一的,且此均衡值是系统初期设置,不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对环境变化没有适应能力,然而实际应用时,随着环境变化,信号的介电常数也在变化,通道的阻抗和损耗是都会产生变化的。另外,在仿真和量测的条件(实验室环境)下最优的均衡值在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中可能并非是最优均衡值。对于高速信号的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均衡器中的均衡值的设置方法会造成信号传输系统的信号接收效果以及稳定性差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包括:
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所述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根据所述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的预先建立过程为:
将介电常数分为N个等级,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分别对处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条件下的所述均衡器进行扫描,分别得到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依据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建立所述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依据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过程为:
确定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
依据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所述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所述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控制单元,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
最优均衡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所述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优选地,当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中时,所述信号发送器为CPU。
优选地,当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接收器的均衡器中时,所述信号接收器为信号数据端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依据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可见,本申请通过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采集,并依据采集到的环境影响因素得到介电常数,依据介电常数来选取与该介电常数对应最优均衡值,将该最优均衡值作为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的最新的均衡值,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本申请中,通过对至少两种环境影响因素的采集,充分考虑了环境变化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当然,这里的环境影响因素除了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因素,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步骤S102: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步骤S103: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数据库是预先建立好的。
作为优选地,数据库的预先建立过程为:
将介电常数分为N个等级,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等级对应介电常数的一个范围,则N个等级对应N个介电常数的范围。
分别对处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条件下的均衡器进行扫描,分别得到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仿真或者量测的条件下,对处于某一等级的介电常数条件下的均衡器进行扫描,得到与该等级的介电常数的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在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的条件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得到分别与N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从而得到了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依据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建立数据库。
作为优选地,依据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过程为:
确定介电常数的等级;
依据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可以理解的是,首先判断通过采集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的介电常数对应于N个等级中的哪个等级,确定等级后通过数据库找到与该等级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步骤S104: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在得到最优均衡值后,将该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从而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可以理解的是,均衡器可以设置在信号发送器中,也可以设置在信号接收器中,当然,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中。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通过采集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并通过数据库找到与该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并将该最优均衡值重新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这里的预设时间是人为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的,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备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依据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可见,本申请通过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采集,并依据采集到的环境影响因素得到介电常数,依据介电常数来选取与该介电常数对应最优均衡值,将该最优均衡值作为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的最新的均衡值,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1,用于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采集单元1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当然,这里的采集单元1还可以包括其他传感器,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计算单元2,用于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可以理解的是,计算单元2会接收并根据采集单元1采集并发送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并将这介电常数发送至控制单元3。
实际应用时,计算单元2会每隔预设时间就会接收并根据采集单元1采集并发送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并将这介电常数发送至控制单元3,这预设时间是人为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的,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另外,这里的采集单元1和计算单元2构成了介电常数的检测系统。
控制单元3,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作为优选地,控制单元3具体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介电常数的等级;
最优均衡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配置单元,用于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作为优选地,当配置单元用于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中时,信号发送器为CPU。
作为优选地,当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接收器的均衡器中时,信号接收器为信号数据端口。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信号发送器并不局限于CPU,信号接收器也并不局限于信号数据端口,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可以是任何两个通过微带线或者其他通讯信号连接的两个器件或者装置之间,本发明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对于该系统中的单元的具体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采集,并依据采集到的环境影响因素得到介电常数,依据介电常数来选取与该介电常数对应最优均衡值,将该最优均衡值作为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的最新的均衡值,通过自动选择不同的介电常数对应不同的最优均衡值来适应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介电常数的变化,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所述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根据所述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的预先建立过程为:
将介电常数分为N个等级,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分别对处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条件下的所述均衡器进行扫描,分别得到与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依据每个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建立所述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过程为:
确定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
依据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所述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4.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环境影响因素,其中,所述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中的至少两种;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影响因素计算得到介电常数;
控制单元,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数据库确定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
最优均衡值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介电常数的等级以及所述不同等级的介电常数及与其对应的最优均衡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介电常数对应的最优均衡值;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和/或信号接收器中的均衡器中,实现对信号损耗的最优补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发送器的均衡器中时,所述信号发送器为CPU。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最优均衡值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最优均衡值配置到信号接收器的均衡器中时,所述信号接收器为信号数据端口。
CN201610048857.XA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635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8857.XA CN105635007A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8857.XA CN105635007A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5007A true CN105635007A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4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8857.XA Pending CN105635007A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3500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084A (zh) * 2004-12-17 2006-06-21 清华大学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空频编码时频联合信道估计方法
JP2006233764A (ja) * 2005-02-22 2006-09-0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ポンプの最適運転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ポンプの最適運転プログラム、複数ポンプの最適流量配分方法
CN10394465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Lsi公司 确定奈奎斯特频率色散通信信道中信道损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10591A (zh) * 2014-12-03 2015-03-1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随压力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10592A (zh) * 2014-12-03 2015-03-1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随温度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86270A (zh) * 2014-09-28 2015-04-0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获取最差情况的预加重均衡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37160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湿度均衡调节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084A (zh) * 2004-12-17 2006-06-21 清华大学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空频编码时频联合信道估计方法
JP2006233764A (ja) * 2005-02-22 2006-09-0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ポンプの最適運転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ポンプの最適運転プログラム、複数ポンプの最適流量配分方法
CN10394465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Lsi公司 确定奈奎斯特频率色散通信信道中信道损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86270A (zh) * 2014-09-28 2015-04-0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获取最差情况的预加重均衡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10591A (zh) * 2014-12-03 2015-03-1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随压力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10592A (zh) * 2014-12-03 2015-03-1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随温度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37160A (zh) * 2014-12-12 2015-04-2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湿度均衡调节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宗谦: "《微波工程基础》", 31 January 2004, 清华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55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icro-reflections in a network
CN104467990B (zh) 一种识别无线信号的视距传播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71636B (zh) 自适应均衡装置及方法
CN108540931B (zh) 一种井下区间分段式视距节点合作定位算法
CN102664837B (zh) 一种自动检测完成高速数字信号收发方向设置匹配的方法
CN102662896B (zh) 自动调整预加重参数和/或均衡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46284A (zh) 一种无线网络射频校准和测试系统及校准和测试方法
CN104883732A (zh) 一种增强型室内无源被动人体定位方法
KR101724684B1 (ko) 다양한 통신 인터페이스를 동시에 지원하는 원격검침 시스템
CN105656822A (zh)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5432054A (zh) 确定传输缓存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5939B (zh) 一种接收信号补偿方法
CN106464420B (zh) 估计基带自干扰信道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25662B (zh) 电离层色散效应模拟器
CN105281851A (zh) 无线射频接收机灵敏度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635007A (zh) 一种最优均衡值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3906124B (zh) Gprs信号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9165046A (zh) 一种板载sata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
CN206339542U (zh) Voc环境测试舱数据采集及可扩展控制装置
KR101662598B1 (ko) 전송구간에 중계 브릿지를 사용한 원격검침 시스템
CN101304277A (zh) 一种获取智能天线通道特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10591A (zh) 一种随压力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10592A (zh) 一种随温度变化自动选择最优均衡值的方法和系统
CN111245528B (zh) 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天线检测方法和天线检测系统
CN103856971A (zh) 检测无线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