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1266B -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1266B
CN105611266B CN201410679161.8A CN201410679161A CN105611266B CN 105611266 B CN105611266 B CN 105611266B CN 201410679161 A CN201410679161 A CN 201410679161A CN 105611266 B CN105611266 B CN 105611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nformation
input video
video source
stereoscopic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91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11266A (zh
Inventor
曲本香
文锦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 Corp filed Critical Ali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6791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1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11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1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1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1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所述显示格式设定方法适用于支持多种立体显示格式的立体显示器,其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立体显示器的延伸显示识别码,藉以获得立体显示器所能支持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撷取视频输入源的传输格式资讯;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其中格式符合程度指示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以及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演进,不论是在娱乐上、医学研究上或是其他领域,使用者越来越讲求身历其境的感受,因此三维立体(three-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逐渐成为现今数位显示的潮流,也成为各家厂商争相竞逐研发的重点。
在现有的立体显示器中,内部的显示控制芯片一般会支持多种不同的立体显示格式,例如帧封装(frame packing)格式、半并行排列(side by side-half)格式、全并行排列(side by side-full)格式、上下排列(top and bottom)格式等。其中,不同的立体显示格式在不同的视频输入源之下会造成立体显示器的画质表现不一。一般观赏者会希望立体显示器可呈现最为清晰的画质,但通常却难以了解该如何选择立体显示格式使得画质表现最佳化。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令使用者可无需进行麻烦的显示格式设定,在现有技术下通常是不管视频输入源原始的传输格式为何,皆将其转换为同一种符合立体显示器设定的立体显示格式来进行播放。然而,在此作法下,如果视频输入源原始的传输格式与立体显示器预设的立体显示格式差异很大时,在转换的过程中即会造成画质变差的负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可根据视频输入源的传输格式资讯自动地选取可呈现较佳画质的立体显示格式。
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适用于支持多种立体显示格式的立体显示器。所述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立体显示器的延伸显示识别码(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藉以获得立体显示器所能支持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撷取视频输入源的传输格式资讯;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其中格式符合程度指示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以及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分辨率信息、更新频率信息以及驱动模式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包括: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以及比较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在计算匹配率前,先比对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藉以选取与视频输入源具有相同或相近更新频率的立体显示格式;以及以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计算匹配率的依据,其中匹配率与预设比例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选取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者;以及比对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其中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更新频率与视频输入源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辨率信息包括显示宽度信息以及显示高度信息,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的步骤包括: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计算所选取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第一显示高度与第一显示宽度的第一乘积;依据视频输入源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计算视频输入源的第二显示高度与第二显示宽度的第二乘积;以及计算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的比值,并据以将比值作为匹配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的步骤更包括: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立体显示器是否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若判断立体显示器非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基于从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一乘积;以及若判断立体显示器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修正第一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一乘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的步骤更包括: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是否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若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非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基于从视频输入源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二乘积;以及若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修正第二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二乘积。
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包括立体显示模块以及显示控制芯片。显示控制芯片耦接立体显示模块,接收视频输入源,并据以控制立体显示模块的画面显示。显示控制芯片读取立体显示器的延伸显示识别码,藉以获得立体显示器所能支持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并且撷取视频输入源的传输格式资讯;显示控制芯片依据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以及显示控制芯片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格式符合程度指示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别率信息,显示控制芯片计算所选取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并且比较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在计算匹配率前,先比对所述多个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藉以选取与视频输入源具有相同或相近更新频率的立体显示格式,并且以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计算匹配率的依据,再基于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定义格式符合程度。匹配率与预设比例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选取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者,并且比对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再基于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更新频率的比对结果定义格式符合程度。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更新频率与视频输入源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分辨率信息包括显示宽度信息以及显示高度信息,显示控制芯片依据所选取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计算所选取的各立体显示格式的第一显示高度与第一显示宽度的第一乘积,再依据视频输入源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计算视频输入源的第二显示高度与第二显示宽度的第二乘积,并且显示控制芯片计算地依成绩与第二乘积的比值,并据以将比值作为匹配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更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立体显示器是否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立体显示器非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则显示控制芯片基于从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一乘积;以及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立体显示器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则显示控制芯片修正第一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一乘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更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是否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非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显示控制芯片基于从视频输入源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二乘积;以及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则显示控制芯片修正第二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第二乘积。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所述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可根据立体显示器本身的设定以及视频输入源的信号格式,自动地为立体显示器设定最佳的显示格式,使得使用者不需再额外考虑该如何设定显示格式才能令立体显示器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藉以简化使用者设定立体显示器的难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判断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判断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立体显示器
110:立体显示模块
120:显示控制芯片
VS:视频输入源
VDATA:影像数据
S210~S240、S232~S238、S232’~S238’、S501~S507: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揭露之内容可以被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揭露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图式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系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100可支持多种立体显示格式,例如帧封装(frame packing)格式、半并行排列(side byside-half)格式、全并行排列(side by side-full)格式、上下排列(top and bottom)格式等。其中,所述立体显示器100可以是基于任一光学显示原理设计的立体显示器,并且可例如为戴眼镜式或裸眼式的立体显示器,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显示器100包括立体显示模块110以及显示控制芯片120。立体显示模块110可用以根据显示控制芯片120所提供的影像数据VDATA产生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在使用者观看立体显示器100时,所述左眼影像与右眼影像会分别投射至观赏者的左眼与右眼,使得使用者感受到立体影像。显示控制芯片120耦接立体显示模块110,其会从前端接收一视频输入源VS,并且将视频输入源VS转换成对应的影像数据VDATA提供给立体显示模块110,藉以控制立体显示模块110的画面显示。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芯片120除了会控制立体显示模块110的画面显示外,显示控制芯片120还会根据立体显示器100本身的设定以及视频输入源VS的信号格式,自动地为立体显示器100设定最佳的显示格式,使得使用者不需再额外考虑该如何设定显示格式才能令立体显示器100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其中,显示控制芯片120设定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的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先读取立体显示器100的延伸显示识别码(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藉以获得立体显示器100所能支持的各个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步骤S210)。其中,不同机型的立体显示器可能会支持不同的立体显示格式,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在表(一)中,列出了四种不同机型1~4的立体显示格式及对应的显示格式资讯。其中,标示为“Y”者,代表该机型有支持对应的立体显示格式;反之,标示为“N”者,代表该机型不支持对应的立体显示格式。
在取得立体显示器100的显示格式资讯后,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进一步撷取视频输入源VS的传输格式资讯(步骤S220),并且依据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视频输入源VS的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格式符合程度(步骤S230),其中所述格式符合程度是指示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即会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100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步骤S240)。
于此,所述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视频输入源VS的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分辨率信息、更新频率信息以及驱动模式信息。其中,分辨率信息、更新频率信息以及驱动模式信息分别指示对应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分辨率,更新频率以及驱动模式。以表(一)中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来说明,其中“1080”表示分辨率为1920×1080,“p”表示驱动模式为逐行驱动(progressive scan),并且“24”表示更新频率为24Hz。另以1080i5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来说明,其中“1080”同样表示分辨率为1920×1080,“i”表示驱动模式为隔行驱动(interlaced scan),并且“50”表示更新频率为50Hz。其余显示格式资讯/传输格式资讯的皆可以此类推。
以表(一)中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支持1080p24、720p50及720p60的帧封装格式,1080i50及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以及720p50、720p60及1080p24的上下排列格式。在显示控制芯片120接收到视频输入源VS时,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视频输入源VS的传输格式资讯来判断上述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例如,若视频输入源VS为分辨率1920×1080,更新频率为60Hz,且驱动模式为隔行扫描时,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判定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并且据以将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设定为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底下以图3与图4来说明不同实施例的依据显示格式资讯与传输格式资讯判断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具体步骤流程。
请先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判断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S230中,首先,显示控制芯片120会比对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信息,藉以选取与视频输入源具有相同更新频率的立体显示格式(步骤S232)。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计算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VS的匹配率(步骤S234),并且比较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一预设比例(步骤S236),再依据步骤S236的比较结果定义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格式符合程度(步骤S238)。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将匹配率与预设比例越接近的立体显示格式定义为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度。基此,在步骤S240中,显示控制芯片120即可选择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100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举例来说,同样以表(一)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假设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为60Hz,分辨率为1920×1080,并且所述预设比例为1。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30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在比对更新频率信息后,选取720p60的帧封装格式、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以及720p60的上下排列格式做为计算匹配率的基础。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根据帧封装格式、半并行排列格式以及上下排列格式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出匹配率依序为0.44、1、0.44(为便于说明,于此处的计算未考量驱动模式,若考量驱动模式则需再作修正,匹配率的具体计算方式容后再述)。根据上述匹配率的计算结果,显示控制芯片120会选择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相同的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100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再举另一范例,同样以表(一)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假设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为24Hz,分辨率为1920×1080,并且所述预设比例为1。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30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在比对更新频率信息后,选取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与1080p24的上下排列格式作为计算匹配率的基础。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根据帧封装格式与上下排列格式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出匹配率皆为1。在两种不同立体显示格式计算出相同的匹配率的实施范例下,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帧封装格式→半并行排列格式→上下排列格式→全并行排列格式→线交换→场交换的顺序进行设定。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与上下排列格式同时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情况下,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先选取帧封装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100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藉以获取较佳的显示品质。
请接着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前述图3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的差异在于更新频率与匹配率的判断顺序。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30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在步骤S220之后,先依据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信息,计算各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步骤S232’),并且比较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藉以依据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选取匹配率与预设比例的差异在预设范围内的立体显示格式(步骤S234’)。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比对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步骤S236’),藉以基于更新频率信息的比对结果来定义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格式符合度(步骤S238’)。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将更新频率越接近视频输入源VS的立体显示格式定义为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度。
举例来说,同样以表(一)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假设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为60Hz,分辨率为1920×1080,并且所述预设比例为1。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30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计算1080p24、720p50及720p60的帧封装格式,1080i50及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以及720p50、720p60及1080p24的上下排列格式的匹配率,其可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从上表(二)可知,显示控制芯片120会选取匹配率为1的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1080i50与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以及1080p24的上下排列格式作为比对更新频率的基础。于此应注意的是,表(二)中的计算也并未考量驱动模式的差异,针对驱动模式不同匹配率的计算还需再作修正,此部分容后再述。
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比对所选取的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藉以定义格式符合程度。其中,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具有与视频输入源VS相同的更新频率60Hz,因此显示控制芯片120即会选择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作为立体显示器100当前的显示格式设定值。
于此附带一提的是,藉由先比对更新频率再比对匹配率,或先比对匹配率再比对更新频率皆仅系本发明中取得各立体显示格式的格式符合程度的实施范例,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举例来说,在另一范例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20也可藉由比较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在一单位画面中的像素点数量(dpi)差异来定义格式符合程度,其中像素点数量差异越少者可定义为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换言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所计算出的格式符合程度至少指示了各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无论计算手段为何,皆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之范畴。
底下以图5的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匹配率的具体步骤流程。其中,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的匹配率的步骤流程图。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辨率信息包括显示宽度信息以及显示高度信息。在计算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视频输入源VS的匹配率的步骤中(图3的步骤S234、图4的步骤S232’),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先依据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取得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步骤S501),并且依据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宽度信息与显示高度信息取得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步骤S502)。
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驱动模式讯息判断是否需要修正立体显示格式及/或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步骤S503)。
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无需修正立体显示格式或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从驱动模式信息所取得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资讯来计算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步骤S504),并且计算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步骤S505)。所述立体显示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乘积可如下式所示:
M1=dst_w×dst_h (1)
M2=src_w×src_h (2)
其中,M1为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M2为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dst_w为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宽度,dst_h为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src_w为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宽度,以及src_h为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
接着,显示控制芯片120即可依据式(1)与式(2)来计算乘积M1与M2之间的比值,并据以将此比值作为匹配率(步骤S506)。所述比值计算如下式所示:
R=M1/M2 (3)
其中,R表示乘积M1与M2的比值,即匹配率。在计算出匹配率R后,显示控制芯片120即可基于匹配率R进行后续的步骤S236或S234’。
举例来说,以计算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与分辨率为1920×1080的视频输入源VS的匹配率为例。假设此立体显示格式对应的立体显示器采用主动式成像模式来产生左右眼影像,因此无需修正显示高度。在此情形下,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分辨率信息得到1080p24的帧封装格式与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宽度皆为1920个像素并且显示高度皆为1080个像素。基此,显示控制芯片120可进一步计算出乘积M1与M2皆为2073600,因此匹配率为1。
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需修正立体显示格式及/或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依据从驱动模式信息来修正立体显示格式及/或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步骤S507),再依据修正后的显示高度来计算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步骤S504)以及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步骤S505)。其中,在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有被修正的情形下,其乘积可如下式所示:
M1’=dst_w×dst_h’ (3)
在式(3)中,M1’是立体显示格式于修正后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并且dst_h’是立体显示格式的修正后的显示高度。
又,在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有被修正的情形下,其乘积可如下式所示:
M2’=src_w×src_h’ (4)
在式(4)中,M2’是视频输入源VS于修正后的显示高度与显示宽度的乘积,并且src_h’是视频输入源VS的修正后的显示高度。
其后,显示控制芯片120即可依据式(3)与式(4)来计算乘积M1’与M2’之间的比值,并据以将此比值作为匹配率(步骤S506)。
举例来说,在一范例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20可依据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立体显示器是采用主动式成像模式或偏振光成像模式。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立体显示器是采用主动式成像模式而并非偏振光成像模式,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进一步判定不需修正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换言之,此时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进行步骤S504~S506,藉以基于从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显示高度来计算乘积M1。
相反地,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立体显示器是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将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修正为原先的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显示高度来计算乘积M1’。换言之,修正后的乘积M1’可以下式表示:
M1’=dst_w×dst_h’=dst_w×dst_h/2 (5)
由式(5)可知,在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不需修正的情形下,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的立体显示器所计算出的匹配率会是采用主动式成像模式的立体显示器的二分之一。
同样以表(一)中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假设视频输入源VS的分辨率为1920×1080。若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是采用偏振光成像模式,则上表(二)需修正为下表(三):
表(三)
再举另一根据驱动信息修正显示高度的实施范例。在此范例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芯片120更依据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立体显示格式是以隔行扫描模式(interlaced scan mode)或逐行扫描模式(progressive scan mode)进行驱动。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立体显示格式是以逐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而非隔行扫描模式,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进一步判定不需修正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换言之,此时显示控制芯片120会进行步骤S504~S506,藉以基于从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显示高度来计算乘积M2。
相反地,若显示控制芯片120判定立体显示器是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则显示控制芯片120会将视频输入源VS的显示高度修正为原先的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显示高度来计算乘积M2’。换言之,修正后的乘积M2’可以下式表示:
M2’=src_w×src_h’=src_w×src_h/2 (6)
由式(6)可知,在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不需修正的情形下,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的立体显示格式所计算出的匹配率会是以逐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的立体显示格式的二倍。
同样以表(一)中的机型1的立体显示器为例,假设视频输入源VS的更新频率为60Hz,分辨率为1920×1080,并且所述预设比例为1。在图3实施例的步骤S234或图4实施例的步骤S232’中,显示控制芯片120根据1080i50与1080i60的半并行排列格式的分辨率信息所计算出的匹配率会被修正为2,而非先前实施例所计算的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所述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可根据立体显示器本身的设定以及视频输入源的信号格式,自动地为立体显示器设定最佳的显示格式,使得使用者不需再额外考虑该如何设定显示格式才能令立体显示器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藉以简化使用者设定立体显示器的难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适用于支持多种立体显示格式的立体显示器,该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包括:
读取该立体显示器的一延伸显示识别码,藉以获得该立体显示器所能支持的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一显示格式资讯;
撷取一视频输入源的一传输格式资讯;
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一格式符合程度,其中该格式符合程度指示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以及
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该立体显示器当前的一显示格式设定值,
其中,该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一分辨率信息以及一驱动模式信息,且该分辨率信息包括一显示宽度信息以及一显示高度信息,
其中,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包括:
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该显示宽度信息与该显示高度信息,计算所选取的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一第一显示高度与一第一显示宽度的一第一乘积;
依据该视频输入源的该显示宽度信息与该显示高度信息,计算该视频输入源的一第二显示高度与一第二显示宽度的一第二乘积;
计算该第一乘积与该第二乘积的比值,并据以将该比值作为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该视频输入源的一匹配率;
若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该立体显示器采用一偏振光成像模式,修正该第一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一乘积;
若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以一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修正该第二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二乘积;以及
比较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一预设比例,其中该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一更新频率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
在计算该匹配率前,先比对该些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藉以选取与该视频输入源具有相同或相近更新频率的立体显示格式;
以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计算该匹配率的依据;以及
依据该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定义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格式符合程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
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选取该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差异在一预设范围内者;
比对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以及
依据该更新频率信息的比对结果定义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格式符合程度,其中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更新频率与该视频输入源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
若判断该立体显示器非采用该偏振光成像模式,基于从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一乘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器的显示格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格式符合程度的步骤更包括:
若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非以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基于从该视频输入源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二乘积。
7.一种立体显示器,其支持多种立体显示格式,该立体显示器包括:
一立体显示模块;以及
一显示控制芯片,耦接该立体显示模块,接收一视频输入源,并据以控制该立体显示模块的画面显示,
其中,该显示控制芯片读取该立体显示器的一延伸显示识别码,藉以获得该立体显示器所能支持的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一显示格式资讯,并且撷取该视频输入源的一传输格式资讯;该显示控制芯片依据该些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一格式符合程度;以及该显示控制芯片选取具有最高的格式符合程度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该立体显示器当前的一显示格式设定值,
其中,该格式符合程度指示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分辨率差异,
其中,该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一分辨率信息及一驱动模式信息,并且该分辨率信息包括一显示宽度信息以及一显示高度信息,
其中,该显示控制芯片依据所选取的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该显示宽度信息与该显示高度信息计算所选取的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一第一显示高度与一第一显示宽度的一第一乘积,及依据该视频输入源的该显示宽度信息与该显示高度信息计算该视频输入源的一第二显示高度与一第二显示宽度的一第二乘积,并且该显示控制芯片计算该第一乘积与该第二乘积的比值,并据以将该比值作为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相对于该视频输入源的一匹配率,并且比较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一预设比例,其中,该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其中,该显示控制芯片更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驱动模式信息判断该立体显示器是否采用一偏振光成像模式,以及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是否以一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若判断该立体显示器采用该偏振光成像模式,则修正该第一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一乘积;以及若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以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则该显示控制芯片修正该第二显示高度为二分之一,并以修正后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二乘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格式资讯与该传输格式资讯分别包括一更新频率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控制芯片在计算该匹配率前,先比对该些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藉以选取与该视频输入源具有相同或相近更新频率的立体显示格式,并且以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作为计算该匹配率的依据,再基于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定义该格式符合程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控制芯片依据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比较结果,选取该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差异在一预设范围内者,并且比对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与该视频输入源的更新频率信息,再基于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匹配率与该预设比例的更新频率的比对结果定义该格式符合程度,
其中,所选取的立体显示格式的更新频率与该视频输入源越接近者,具有越高的格式符合程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若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该立体显示器非采用该偏振光成像模式,则该显示控制芯片基于从各该立体显示格式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一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一乘积。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若该显示控制芯片判断各该立体显示格式非以该隔行扫描模式进行驱动,该显示控制芯片基于从该视频输入源的显示高度信息所取得的第二显示高度来计算该第二乘积。
CN201410679161.8A 2014-11-24 2014-11-24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Active CN105611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161.8A CN105611266B (zh) 2014-11-24 2014-11-24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161.8A CN105611266B (zh) 2014-11-24 2014-11-24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1266A CN105611266A (zh) 2016-05-25
CN105611266B true CN105611266B (zh) 2018-04-13

Family

ID=5599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9161.8A Active CN105611266B (zh) 2014-11-24 2014-11-24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11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3573B (zh) * 2016-08-30 2019-12-13 上海乐欢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5373621B (zh) * 2022-10-24 2023-03-14 深圳市欣喜连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相框乱码图像消除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277A (zh) * 2005-04-12 2005-08-24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650419A (zh) * 2008-08-12 2010-02-17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图像自适应液晶显示控制方法
CN102232293A (zh) * 2008-11-24 2011-11-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得输出格式与显示器的3d处理能力相匹配的3d视频重现
CN10228144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内容自动判断机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7876A1 (en) * 2011-11-24 2013-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rlaced 3D vide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277A (zh) * 2005-04-12 2005-08-24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650419A (zh) * 2008-08-12 2010-02-17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图像自适应液晶显示控制方法
CN102232293A (zh) * 2008-11-24 2011-11-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得输出格式与显示器的3d处理能力相匹配的3d视频重现
CN102281449A (zh) * 2010-06-12 2011-12-1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内容自动判断机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1266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9229B2 (en) Image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3D imag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973707B2 (ja) 三次元内視鏡装置
US9049336B2 (en) Auto-detect method for detecting image format and playback method applying the same
JP4940397B2 (ja) 表示システムに適用される立体画像フォーマット変換方法
WO2020199887A1 (zh) 多视点裸眼立体显示器、显示系统及像素组排布方法
US20070165942A1 (en) Method for rectifying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s
US10237539B2 (en)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1788824A1 (en) 3d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
JP2010200213A5 (zh)
WO2014083752A1 (ja) 別視点画像生成装置および別視点画像生成方法
JP201116676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98074A (zh) 立体图像格式转换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显示系统
KR20120063984A (ko) 다시점 영상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009591A1 (en) Image synthesiz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ynthesizing method
CN105611266B (zh) 立体显示器及其显示格式设定方法
US9113145B2 (en) Contrast matching for stereo image
US10368048B2 (en) Method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on an auto-stereoscopic monitor
JP6667981B2 (ja) 不均衡設定方法及び対応する装置
US2010014932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8258802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9258546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 and image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WO2007017834A3 (en) Disparity value generator
JP7419736B2 (ja) 補正テーブル生成装置、補正テーブル生成方法、補正テーブル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1708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partial views and/or a stereoscopic image master from a 2d-view for stereoscopic playback
CN110730341A (zh) 一种基于裸眼3d的手机光栅膜校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