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7053B -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7053B
CN105607053B CN201510568167.2A CN201510568167A CN105607053B CN 105607053 B CN105607053 B CN 105607053B CN 201510568167 A CN201510568167 A CN 201510568167A CN 105607053 B CN105607053 B CN 105607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ground wave
wave radar
pow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81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7053A (zh
Inventor
许家勤
曹俊
陈智会
吴雄斌
邱克勇
陈媛媛
宋国胜
李秀
王鹏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NPL OCEAN DE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NPL OCEAN DE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NPL OCEAN DE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NPL OCEAN DE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81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7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7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0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00307 priority patent/WO2017041402A1/zh
Priority to US15/916,272 priority patent/US1076828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7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7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03Bistatic radar systems;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218Very long range radars, e.g. surface wave radar, over-the-horizon or ionospheric propaga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4Combination of several systems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2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lti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5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eteorological u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3Details of HF sub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common t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G01S7/0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solid-state radar sub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218Very long range radars, e.g. surface wave radar, over-the-horizon or ionospheric propagation systems
    • G01S2013/0227OTH, Over-The-Horizon rad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1Identification of targets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radar refle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采用浮标平台作为地波雷达的海上载体;将天波发射子系统设置于岸基,发射出高频电磁波、经电离层折射和海面反射后形成天波信号;姿态测量子系统实时测量获得浮标平台的姿态数据;地波雷达子系统采用地波雷达接收地波信号,处理形成地波多普勒谱;同时接收天波信号,在频域对其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后再处理形成天波多普勒谱;地波雷达子系统依据姿态测量子系统测量的姿态数据重建实际地理坐标系,然后在重建的实际地理坐标系中将地波或者天波多普勒谱反演出风浪流数据;天波发射子系统与地波雷达子系统通过GPS同步组网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该系统能够探测任意距离的海域,适用于远海探测。

Description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与海洋的经济关系正沿着“点-线-面-体”的次序不断深入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有着加速的趋势。海洋变得越来越重要,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人类的生存层面直至经济层面,甚至上升到政治和国际关系层面。然而,人类对海洋的监测能力始终落后于人类的海洋实践活动,目前基本还停留在“点”和“线”的层面上,远远不能满足对海洋“面”和“体”的实时监测的需要。
海洋监测能力的薄弱是长期影响我国发展海洋经济、预防海洋灾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重大问题。高频地波雷达作为一种大面积、全天候、低成本的非接触式岸基遥感设备,是实现海洋“面”的层面上实时监测的最好工具。但要实现全国沿海主要海区的有效监管,需要在沿海地区布设几十部甚至上百部不同类型的地波雷达组成雷达网络进行探测。这不仅弥补了我国常规海洋监测仪器能力不足,大大提高了我国周边海域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的能力,实现我国海洋监测能力“代”的跨越,同时也可节约大量基础建设投入经费。
现有岸基中远程地波雷达设备探测距离一般为200km,近程的地波雷达设备探测距离就更近,而国际海洋法规定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所以,完全利用岸基的地波雷达设备显然难以满足监测专属经济区的需求,我国深远海发展规划里明确了国家对远海情报资料收集战略。因此,必须实现对远海进行监测,研制开发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等系统实现对200km以外的外海进行实时监测,是对现有的岸基地波雷达的一个最好补充。建设具有全自动化工作能力的无人值守地波雷达系统平台,对于服务战略大通道的海洋环境监测尤为重要。
目前高频地波雷达在探测距离、探测要素的精度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A、雷达有效覆盖范围不足。沿岸经济活动和防灾减灾要求对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内的海洋状态有较好的了解,而目前应用的地波雷达比较有效的探测范围通常在150km以内。如果要增加探测距离,通常采用降低工作频率和增加发射功率的办法实现。降低工作频率意味着雷达天线尺度、设备复杂度的增加,以及结果分辨率和结果精度的降低,对中、短尺度重力波信息的探测能力减弱。增加发射功率则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电磁环境方面的适用性,而且重要的是探测距离随着发射功率递增的速度是迅速下降的关系,如把功率由10kW提高到100kW,探测距离仅仅增加30~40km,雷达运行成本与探测距离呈指数关系上升。因此,仅仅依靠地波雷达本身并不能在提高探测距离上有较大的作为。利用天波的远距离传播机制,通过分布式雷达组网、天-地波一体化探测、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可以大幅度提高高频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是拓展海洋监测雷达探测距离的有效途径。
B、探测信息量不足,导致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迄今为止,国内所有海洋探测用地波雷达均属于收发共站的单站雷达,雷达仅从海面的后向散射回波中提取信息,而后向散射回波所包含的信息尤其是有关物理参量的方向信息(如流向、风向和浪向等)极为有限,导致所探测参量的方向误差较大,严重降低雷达探测的准确性,致使结果无法应用。这一点在近年高频地波雷达对比试验和实际应用中表现得很明显,是制约地波雷达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基础技术瓶颈。因此急需发展可以获取海面非后向散射信息的雷达系统,即“多发多收”模式的分布式高频雷达系统,由位于不同地点的多部雷达通过相参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大的雷达系统。它不是简单的多部单站雷达反演结果的综合,它在原始信号层面即获取了较为全面的物理量信息,能较大程度提高风、浪、流探测的准确性,以确保我国高频地波雷达海洋探测全面进入业务化应用程度。同时,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也能够提供大量的探测信息,这些信息是基于远海探测,弥补了岸基雷达远海数据量不足的问题。
C、雷达系统抗干扰能力不足。高频雷达工作在强干扰的频段,特别是电离层干扰、射频干扰、和瞬态冲击干扰严重,其中电离层干扰是中低纬度地区地波雷达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制约地波雷达应用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的通用电离层干扰抑制方法。电离层干扰强度高,信号特性十分复杂。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电离层干扰很难在单台雷达内得到抑制,“多发多收”的分布式高频雷达系统、结合电离层垂测仪及斜测仪的探测信息几乎成为提高超视距雷达抗电离层干扰能力的唯一选择。采用天波传播、地波接收实现远距离探测的一大优势是避开了电离层F层的干扰问题,所接收到的回波谱中不存在通常地波雷达回波谱中的电离层F层的干扰,当然天波传播过程中电离层反射点电子密度变化或运动会产生谱的平移和展宽,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地波所获取的海面信息所补偿。
D、传统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探测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获取精细化探测结果。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海洋探测用高频地波雷达都布设于海岸线附近,其场地的选择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只能接收自身的后向散射回波,探测手段单一、结果精度不高。分布式高频雷达系统能够提供多种探测方式,有利于实现近岸的精细化观测。
E、目前高频无线电频段已经十分拥挤,频率资源十分宝贵。中、远程雷达通常工作在5~15MHz频段,这个频段已集中了大量的民用通信频道。采用传统的单站雷达探测时,同一海区的每个雷达站必须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上,才能避免相互干扰。因此目前高频段的频率资源已无法支撑更多的单站雷达加入海洋监测,这已成为制约地波雷达推广应用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而分布式高频雷达组网则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一海区的所有雷达都使用同一频率,极大地节省了雷达网的频率占用,同时也降低了被干扰的可能性,为超视距雷达在海洋环境监测上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可以克服以上缺陷,能够突破传统地波雷达仅能沿海岸线布设的限制,通过接收天-地混合路径回波,将探测范围扩展至远海区域,大大增强雷达系统部署的灵活性。同时,该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具备进一步接纳雷达节点的潜力,为多样性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具有地波和天波两种探测的工作模式,能够探测任意距离的海域,适用于远海探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该系统包括浮标平台、天波发射子系统、地波雷达子系统以及姿态测量子系统;该系统用于地波雷达的海上风浪流反演。
浮标平台为地波雷达的海上载体。
天波发射子系统设置于岸基,用于发射出高频电磁波,该高频电磁波经电离层折射至海面、再经海面反射、作为天波信号被地波雷达子系统接收。
姿态测量子系统实时测量获得浮标平台的姿态数据。
地波雷达子系统采用地波雷达一方面接收地波信号,一方面接收天波信号;其中对于地波信号,直接将其处理形成地波多普勒谱;对于天波信号,在频域对其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后再处理形成天波多普勒谱;地波雷达子系统依据姿态测量子系统测量的姿态数据重建实际地理坐标系,然后在重建的实际地理坐标系中将地波多普勒谱或者天波多普勒谱反演出风浪流数据。
天波发射子系统与地波雷达子系统通过GPS同步组网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
进一步地,浮标平台由主浮体和仪器舱组成,主浮体包括三个连接浮体框架、十二组连接桥及六个浮力舱体。三个浮体框架并联排布、并且两相邻浮体框架之间分别采用6组连接桥相互连接,每个浮体框架底部两端均固定两个浮力舱体。浮力框架和连接桥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浮力舱体为舱体结构,使用钢架作为支撑骨架、表面为玻璃钢、内部填充浮力材料;仪器舱设置于主浮体上。
进一步地,天波发射子系统由天线模块、全固态发射模块、激励源模块、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电离层分析模块以及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组成;天线模块为对数周期天线阵,天线阵中每个天线均发射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即为高频电磁波;全固态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功放组件,功放组件的数量与天线阵中天线数量一致,每个功放组件对应向一个天线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激励源模块中包括多个激励源,激励源的数量与功放组件数量一致,每个激励源对应向一个功放组件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作为激励;激励源模块接收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的激励控制信号,进行激励的输出;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包括GPS信号接收机和频率源校正电路;其中GPS信号接收机接收获得GPS卫星的信号并调解出秒脉冲信号输入至频率源校正电路,频率源校正电路的校正信号输入至激励源模块中对各激励源进行校频;电离层分析模块包括电离层垂测仪和分析子模块,其中电离层垂测仪设置于天波发射子系统与电离层间传播路径中点处,分析子模块获取电离层垂测仪中的垂测数据,建立电离层模型,并分析计算电离层扰动信息;电离层扰动信息通过天波发射控制模块转发至互联网中;地波雷达将其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转发至互联网中,天波发射控制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并将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进行匹配,并依据匹配信息调整激励控制信号以控制激励源的输出,从而最终使得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相匹配。
进一步地,天线模块由5部水平极化的对数周期天线单元排列组成,为1×5线阵排列,单部对数周期天线的架高为12m,每部对数周期天线相距20米,每部对数周期天线发射2kW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进一步地,激励源包括五个激励源分别对应五个功放组件;激励源由数字式直接频率综合器DDS和基于DDS的发射组件组成,激励控制信号控制每个激励源中DDS产生的满足需要的信号波形作为激励,并通过基于DDS的发射组件输出。
进一步地,地波雷达子系统是在地波雷达的结构上增加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以及天波接收模块;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与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匹配,二者同步后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将同步信号发送至天波接收模块;地波雷达子系统在互联网中获取电离层扰动信息;天波接收模块依据同步信号判断所接收的信号是否为天波信号,若所接收的信号为天波信号,对天波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和傅里叶变换FFT,获得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然后依据电离层扰动信息对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将补偿后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一方面发至互联网中,另一方面进行2次FFT形成天波多普勒谱;若为地波信号,则地波雷达直接处理获得地波多普勒谱。
进一步地,姿态测量控制子系统包括姿态传感模块和双GPS天线;姿态传感模块设置于浮标平台的重心位置处,双GPS天线两点连线和姿态传感模块天线接插件的方向相互垂直,双GPS天线两点连线与浮标平台其中一边平行;双GPS天线的GPS信息传给姿态传感模块,姿态传感模块依据GPS信息获取浮标平台在x、y和z三个坐标轴下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浮标平台的真北信息;其中以浮标平台的两条边为xy面,以垂直于浮标平台的方向为z轴。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用于为地波雷达子系统进行智能供电;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电路、通信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上位机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设置在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的进水报警单元。电源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电压端口为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的各个设备供电;采样电路采集电源模块的温度以及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各设备的供电电压,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主控电路接收采样电路发送的采样信号、进水报警单元所发送的进水报警信号、上位机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电路所发送的控制指令;同时主控电路依次通过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通断电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电源模块各电压端口的通断;主控电路依据进水报警单元发来的进水状态信号,判断该进水报警单元所在舱体是否进水,当有舱体进水时,主控电路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主控电路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的温度限值,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电源模块的温度,判断电源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当电源模块的温度超过所设定的温度限值时,主控电路判断电源模块工作异常,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主控电路内设置有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每个设备工作电压的范围值,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各设备的供电电压,与该设备对应的电压范围值进行比对;若设备的工作电压在其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若设备工作电压不在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给相应设备断电;主控电路能够依据上位机控制单元所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设备的通断电;控制命令包括实时控制命令和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当主控电路接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实时控制命令时,立即通过驱动电路对该设备进行通断电操作;当主控电路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时,则在指令中对应的时刻对相应设备进行通电和断电。
采样电路实时采集电源模块的电量,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主控电路依据电源模块的电量对选定的设备进行通断电控制;具体为:主控电路中预存所选定设备的对应的供电端口,当电源模块的电量大于等于主控电路内部设定的阈值时,表明当前电量充足,则通过驱动电路开启该设备;当电源电量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则通过驱动电路关闭该设备。
上位机控制单元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操作员通过远程登录,实现对雷达上选定设备的直接通断电控制或者设置雷达上各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让其自动通断电。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板组、储能型蓄电池组和一体化电源;一体化电源内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电源转换子模块和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太阳能板组和储能型蓄电池组分别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电源转换子模块相连,电源转换子模块在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太阳能板组或储能型蓄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转换,然后通过电源输出接口提供给地波雷达子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对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与设定的地波雷达子系统的供电需求进行比对,以确定该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具体为: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够满足负载供电需求时,在保证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剩余的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给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不能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时,太阳能控制器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释放电能给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
在对储能型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太阳能控制器依据采集到的储能型蓄电池组的电压状态,控制太阳能板组对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的输出电流,从而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充电速度;在采用储能型蓄电池组对负载供电时,通过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输出电流。
太阳能板组包括4N块太阳能板,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每N块太阳能板为一个太阳能板单元;连接时先将太阳能板单元中的N块太阳能板并联,然后将4个太阳能板单元并联;4N块太阳能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太阳能板单元中都含有相同数量不同方向朝向的太阳能板。
储能型蓄电池组包括一个以上蓄电池单元,每个蓄电池单元包括2M个储能型蓄电池,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蓄电池单元内的各储能型蓄电池之间采用先两两并联再串联的接线方式,蓄电池单元之间采用并联接线方式。
有益效果:
1、本系统具有地波和天波两种工作模式探测,能够探测任意距离的海域,适用于远海探测。
2、本系统充分考虑到海上布设高频地波雷达的海况问题,对浮标平台进行了可靠性设计,综合考虑到浮体尺寸以及运输便利性,采用三个浮体框架作为主框架连接,同时浮体框架下设置浮力舱体,该浮标平台具有一定的随波性、稳定性、并能够抗五级以上海况。
3、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将地波雷达布设于海面时,由于风浪摇动产生的参考面的变化,因此增加了姿态测量控制子系统用于测量获得浮标平台实时位姿,从而重新建立实际地理坐标系,以实现更加准确、客观的风浪流数据反演。
4、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岸基与浮标平台时间不同步的问题,通过GPS同步组网的方式对岸基与浮标平台的时间进行同步,从而实现两地时间同步,为能够对天波和地波数据分时接收和处理提供了可能性。
5、本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自供电和自供电控制,从而能够完全实现无人化值守,而且能够实现岸基人员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组成图;
图2为浮标平台结构图;
图3为天波发射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图4为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浮标平台、天波发射子系统、地波雷达子系统以及姿态测量子系统;该系统用于地波雷达的海上风浪流反演。
浮标平台为地波雷达的海上载体,其结构无需限定,能够作为地波雷达在海上布设的载体使用即可。
天波发射子系统设置于岸基,用于发射出高频电磁波,该高频电磁波经电离层折射至海面、再经海面反射、作为天波信号被地波雷达子系统接收。
姿态测量子系统实时测量获得浮标平台的姿态数据。
地波雷达子系统采用地波雷达一方面接收地波信号,一方面接收天波信号;其中对于地波信号,直接将其处理形成地波多普勒谱;对于天波信号,在频域对其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后再处理形成天波多普勒谱;地波雷达子系统依据姿态测量子系统测量的姿态数据重建实际地理坐标系,然后在重建的实际地理坐标系中将地波多普勒谱或者天波多普勒谱反演出风浪流数据。
天波发射子系统与地波雷达子系统通过GPS同步组网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
本系统具有地波和天波两种工作模式探测,能够探测任意距离的海域,适用于远海探测。
实施例2、依据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方案,针对其中的浮标平台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浮标平台具有一定的随波性、稳定性、并能够抗五级以上海况,给出如下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浮标平台由主浮体和仪器舱组成,主浮体包括三个连接浮体框架、十二组连接桥及六个浮力舱体。
三个浮体框架并联排布、并且两相邻浮体框架之间分别采用6组连接桥相互连接,每个浮体框架底部两端均固定两个浮力舱体。
浮力框架和连接桥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
浮力舱体为舱体结构,使用钢架作为支撑骨架、表面为玻璃钢、内部填充浮力材料;仪器舱设置于主浮体上。
本系统充分考虑到海上布设高频地波雷达的海况问题,对浮标平台进行了可靠性设计,综合考虑到浮体尺寸以及运输便利性,采用三个浮体框架作为主框架连接,同时浮体框架下设置浮力舱体,该浮标平台具有一定的随波性、稳定性、并能够抗五级以上海况。
实施例3、依据实施例1中给出的天波发射子系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而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不局限于该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天波发射子系统由天线模块、全固态发射模块、激励源模块、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电离层分析模块以及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组成。
天线模块为对数周期天线阵,天线阵中每个天线均发射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即为高频电磁波。为了进一步说明天线阵的排布,特举例如下:天线模块由5部水平极化的对数周期天线单元排列组成,为1×5线阵排列,单部对数周期天线的架高为12m左右,每部对数周期天线相距20米,每部对数周期天线发射2kW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全固态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功放组件,功放组件的数量与天线阵中天线数量一致,每个功放组件对应向一个天线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激励源模块中包括多个激励源,激励源的数量与功放组件数量一致,每个激励源对应向一个功放组件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作为激励;激励源模块接收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的激励控制信号,进行激励的输出。针对上述举例,激励源包括五个激励源分别对应五个功放组件;激励源由数字式直接频率综合器DDS和基于DDS的发射组件组成,激励控制信号控制每个激励源中DDS产生的满足需要的信号波形作为激励,并通过基于DDS的发射组件输出。
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包括GPS信号接收机和频率源校正电路;其中GPS信号接收机接收获得GPS卫星的信号并调解出秒脉冲信号输入至频率源校正电路,频率源校正电路的校正信号输入至激励源模块中对各激励源进行校频。
电离层分析模块包括电离层垂测仪和分析子模块,其中电离层垂测仪设置于天波发射子系统与电离层间传播路径中点处,分析子模块获取电离层垂测仪中的垂测数据(比如电离层每个层面的电子密度、电磁场分布),建立电离层模型,并分析计算电离层扰动信息;电离层扰动信息通过天波发射控制模块转发至互联网中。
地波雷达将其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转发至互联网中,天波发射控制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并将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进行匹配,并依据匹配信息调整激励控制信号以控制激励源的输出,从而最终使得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相匹配。
实施例4、地波雷达子系统是在地波雷达的结构上增加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以及天波接收模块;
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与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匹配,二者同步后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将同步信号发送至天波接收模块。
地波雷达子系统在互联网中获取电离层扰动信息。
天波接收模块依据同步信号判断所接收的信号是否为天波信号,若所接收的信号为天波信号,对天波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和傅里叶变换FFT,获得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然后依据电离层扰动信息对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将补偿后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一方面发至互联网中,另一方面进行2次FFT形成天波多普勒谱。之所以要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是因为:电离层是时空多变的色散信道,电离层的高度、密度和厚度会随着太阳的影响而呈现时间和季节性的变化,电离层的多模多径效应、时空随机扰动、电离层行进式扰动和电离层倾斜对天波超视距雷达坐标配准、目标精确定位和航迹跟踪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若为地波信号,则地波雷达直接处理获得地波多普勒谱。
使用GPS模块的原因:考虑到用于天地组网探测采取多基地模式,收发分置,在系统的联网观测过程中,要获得准确的信号群时延信息和多普勒信息,就必须保证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具备严格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特性。因此,不同台站之间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功能需要借助时间频率同步装置才能达到。基于此多基地天地组网探测系统时频同步装置采用基于GPS的新型时间频率同步模块。和一般的GPS接收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不仅能够准确的给出标准时间信息、地理位置经纬度信息等,还能够实现异地的时间频率同步,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依托嵌入式的控制处理单元辅以外部高性能的硬件电路实现,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丰富了系统的功能。
实施例5、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对姿态测量控制子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姿态测量控制子系统包括姿态传感模块和双GPS天线;姿态传感模块设置于浮标平台的重心位置处,双GPS天线两点连线和姿态传感模块天线接插件的方向相互垂直,双GPS天线两点连线与浮标平台其中一边平行;双GPS天线的GPS信息传给姿态传感模块,姿态传感模块依据GPS信息获取浮标平台在x、y和z三个坐标轴下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浮标平台的真北信息;其中以浮标平台的两条边为xy面,以垂直于浮标平台的方向为z轴。
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考虑到海上工作的供电问题,提供了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用于为地波雷达子系统进行智能供电;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电路、通信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为上位机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设置在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的进水报警单元。
电源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电压端口为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的各个设备供电。
采样电路采集电源模块的温度以及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各设备的供电电压,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
主控电路接收采样电路发送的采样信号、进水报警单元所发送的进水报警信号、上位机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电路所发送的控制指令;同时主控电路依次通过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通断电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电源模块各电压端口的通断。
主控电路依据进水报警单元发来的进水状态信号,判断该进水报警单元所在舱体是否进水,当有舱体进水时,主控电路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
主控电路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的温度限值,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电源模块的温度,判断电源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当电源模块的温度超过所设定的温度限值时,主控电路判断电源模块工作异常,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
主控电路内设置有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每个设备工作电压的范围值,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各设备的供电电压,与该设备对应的电压范围值进行比对;若设备的工作电压在其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若设备工作电压不在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给相应设备断电。
主控电路能够依据上位机控制单元所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设备的通断电;控制命令包括实时控制命令和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当主控电路接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实时控制命令时,立即通过驱动电路对该设备进行通断电操作;当主控电路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时,则在指令中对应的时刻对相应设备进行通电和断电。
采样电路实时采集电源模块的电量,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主控电路依据电源模块的电量对选定的设备进行通断电控制;具体为:主控电路中预存所选定设备的对应的供电端口,当电源模块的电量大于等于主控电路内部设定的阈值时,表明当前电量充足,则通过驱动电路开启该设备;当电源电量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则通过驱动电路关闭该设备。
上位机控制单元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操作员通过远程登录,实现对雷达上选定设备的直接通断电控制或者设置雷达上各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让其自动通断电。
为了能够适应海上环境,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和储能一体化的电源模块,如图4所示,该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板组、储能型蓄电池组和一体化电源;一体化电源内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电源转换子模块和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太阳能板组和储能型蓄电池组分别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电源转换子模块相连,电源转换子模块在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太阳能板组或储能型蓄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转换,然后通过电源输出接口提供给地波雷达子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对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与设定的地波雷达子系统的供电需求进行比对,以确定该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具体为: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够满足负载供电需求时,在保证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剩余的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给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不能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时,太阳能控制器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释放电能给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
在对储能型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太阳能控制器依据采集到的储能型蓄电池组的电压状态,控制太阳能板组对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的输出电流,从而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充电速度;在采用储能型蓄电池组对负载供电时,通过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输出电流。
太阳能板组包括4N块太阳能板,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每N块太阳能板为一个太阳能板单元;连接时先将太阳能板单元中的N块太阳能板并联,然后将4个太阳能板单元并联;4N块太阳能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太阳能板单元中都含有相同数量不同方向朝向的太阳能板;
储能型蓄电池组包括一个以上蓄电池单元,每个蓄电池单元包括2M个储能型蓄电池,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蓄电池单元内的各储能型蓄电池之间采用先两两并联再串联的接线方式,蓄电池单元之间采用并联接线方式。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浮标平台、天波发射子系统、地波雷达子系统以及姿态测量子系统;该系统用于地波雷达的海上风浪流反演;
所述浮标平台为地波雷达的海上载体;所述浮标平台由主浮体和仪器舱组成,所述主浮体包括三个连接浮体框架、十二组连接桥及六个浮力舱体;
所述三个浮体框架并联排布、并且两相邻浮体框架之间分别采用6组连接桥相互连接,每个浮体框架底部两端均固定两个浮力舱体;
所述浮体框架和所述连接桥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
所述浮力舱体为舱体结构,使用钢架作为支撑骨架、表面为玻璃钢、内部填充浮力材料;
所述仪器舱设置于主浮体上;
所述天波发射子系统设置于岸基,用于发射出高频电磁波,该高频电磁波经电离层折射至海面、再经海面反射、作为天波信号被地波雷达子系统接收;
所述姿态测量子系统实时测量获得浮标平台的姿态数据;
所述地波雷达子系统采用地波雷达一方面接收地波信号,一方面接收天波信号;其中对于地波信号,直接将其处理形成地波多普勒谱;对于天波信号,在频域对其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后再处理形成天波多普勒谱;地波雷达子系统依据姿态测量子系统测量的姿态数据重建实际地理坐标系,然后在重建的实际地理坐标系中将地波多普勒谱或者天波多普勒谱反演出风浪流数据;
所述天波发射子系统与所述地波雷达子系统通过GPS同步组网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波发射子系统由天线模块、全固态发射模块、激励源模块、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电离层分析模块以及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组成;
所述天线模块为对数周期天线阵,天线阵中每个天线均发射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即为高频电磁波;
所述全固态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功放组件,功放组件的数量与天线阵中天线数量一致,每个功放组件对应向一个天线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所述激励源模块中包括多个激励源,激励源的数量与功放组件数量一致,每个激励源对应向一个功放组件输出高频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作为激励;所述激励源模块接收天波发射控制模块的激励控制信号,进行激励的输出;
所述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包括GPS信号接收机和频率源校正电路;其中GPS信号接收机接收获得GPS卫星的信号并调解出秒脉冲信号输入至频率源校正电路,频率源校正电路的校正信号输入至激励源模块中对各激励源进行校频;
所述电离层分析模块包括电离层垂测仪和分析子模块,其中所述电离层垂测仪设置于天波发射子系统与电离层间传播路径中点处,分析子模块获取电离层垂测仪中的垂测数据,建立电离层模型,并分析计算电离层扰动信息;所述电离层扰动信息通过天波发射控制模块转发至互联网中;
地波雷达将其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转发至互联网中,所述天波发射控制模块从互联网中获取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并将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进行匹配,并依据匹配信息调整激励控制信号以控制激励源的输出,从而最终使得地波雷达所接收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与天线模块发射出的信号的频谱信号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由5部水平极化的对数周期天线单元排列组成,为1×5线阵排列,单部对数周期天线的架高为12m,每部对数周期天线相距20米,每部对数周期天线发射2kW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源包括五个激励源分别对应五个功放组件;
所述激励源由数字式直接频率综合器DDS和基于DDS的发射组件组成,所述激励控制信号控制每个激励源中DDS产生的满足需要的信号波形作为激励,并通过基于DDS的发射组件输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波雷达子系统是在地波雷达的结构上增加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以及天波接收模块;
所述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与所述第一GPS同步组网模块匹配,二者同步后第二GPS同步组网模块将同步信号发送至天波接收模块;
地波雷达子系统在互联网中获取所述电离层扰动信息;
天波接收模块依据同步信号判断所接收的信号是否为天波信号,若所接收的信号为天波信号,对天波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和傅里叶变换FFT,获得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然后依据所述电离层扰动信息对天波信号的频域信号进行电离层扰动补偿将补偿后的天波信号的频谱信号一方面发至互联网中,另一方面进行2次FFT形成天波多普勒谱;
若为地波信号,则地波雷达直接处理获得地波多普勒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测量控制子系统包括姿态传感模块和双GPS天线;姿态传感模块设置于浮标平台的重心位置处,双GPS天线两点连线和姿态传感模块天线接插件的方向相互垂直,双GPS天线两点连线与浮标平台其中一边平行;双GPS天线的GPS信息传给姿态传感模块,姿态传感模块依据GPS信息获取浮标平台在x、y和z三个坐标轴下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浮标平台的真北信息;
其中以浮标平台的两条边为xy面,以垂直于浮标平台的方向为z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用于为所述地波雷达子系统进行智能供电;所述智能供电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电路、通信电路、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上位机控制单元、电源模块和设置在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的进水报警单元;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电压端口为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的各个设备供电;
所述采样电路采集电源模块的温度以及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各设备的供电电压,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接收采样电路发送的采样信号、进水报警单元所发送的进水报警信号、上位机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电路所发送的控制命令;同时所述主控电路依次通过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通断电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电源模块各电压端口的通断;
所述主控电路依据进水报警单元发来的进水报警信号,判断该进水报警单元所在舱体是否进水,当有舱体进水时,主控电路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
所述主控电路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的温度限值,所述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电源模块的温度,判断电源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当电源模块的温度超过所设定的温度限值时,主控电路判断电源模块工作异常,通过驱动电路向电源模块发送断电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进行延时断电,关闭电源模块的所有电压端口;否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
所述主控电路内设置有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每个设备工作电压的范围值,所述主控电路依据采样电路发来的各设备的供电电压,与该设备对应的电压范围值进行比对;若设备的工作电压在其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电源模块为各设备正常供电;若设备工作电压不在设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则给相应设备断电;
所述主控电路能够依据上位机控制单元所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上设备的通断电;所述控制命令包括实时控制命令和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当主控电路接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实时控制命令时,立即通过驱动电路对该设备进行通断电操作;当主控电路收到对某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命令时,则在指令中对应的时刻对相应设备进行通电和断电;
所述采样电路实时采集电源模块的电量,并作为采样信号发送给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依据电源模块的电量对选定的设备进行通断电控制;具体为:所述主控电路中预存所选定设备的对应的供电端口,当电源模块的电量大于等于主控电路内部设定的阈值时,表明当前电量充足,则通过驱动电路开启该设备;当电源电量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则通过驱动电路关闭该设备;
所述上位机控制单元提供人机交互的接口,操作员通过远程登录,实现对雷达上选定设备的直接通断电控制或者设置雷达上各个设备的工作时间段,让其自动通断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板组、储能型蓄电池组和一体化电源;所述一体化电源内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电源转换子模块和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所述太阳能板组和储能型蓄电池组分别通过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与电源转换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转换子模块在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的控制下对太阳能板组或储能型蓄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转换,然后通过电源输出接口提供给地波雷达子系统;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对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与设定的地波雷达子系统的供电需求进行比对,以确定该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具体为: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够满足负载供电需求时,在保证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剩余的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给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能板组转化的电能不能满足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需求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释放电能给地波雷达子系统供电;
在对所述储能型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依据采集到的储能型蓄电池组的电压状态,控制太阳能板组对储能型蓄电池组充电的输出电流,从而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充电速度;在采用储能型蓄电池组对负载供电时,通过所述电源转换控制子模块控制储能型蓄电池组的输出电流;
所述太阳能板组包括4N块太阳能板,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每N块太阳能板为一个太阳能板单元;连接时先将所述太阳能板单元中的N块太阳能板并联,然后将4个太阳能板单元并联;4N块所述太阳能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太阳能板单元中都含有相同数量不同方向朝向的太阳能板;
所述储能型蓄电池组包括一个以上蓄电池单元,每个蓄电池单元包括2M个储能型蓄电池,M为大于1的整数;每个蓄电池单元内的各储能型蓄电池之间采用先两两并联再串联的接线方式,蓄电池单元之间采用并联接线方式。
CN201510568167.2A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Active CN105607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8167.2A CN105607053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PCT/CN2016/000307 WO2017041402A1 (zh) 2015-09-09 2016-06-16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US15/916,272 US10768287B2 (en) 2015-09-09 2018-03-08 Buoy-type high frequency ground-wave radar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8167.2A CN105607053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7053A CN105607053A (zh) 2016-05-25
CN105607053B true CN105607053B (zh) 2018-05-04

Family

ID=5598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8167.2A Active CN105607053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8287B2 (zh)
CN (1) CN105607053B (zh)
WO (1) WO20170414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053B (zh) * 2015-09-09 2018-05-04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CN107607919B (zh) * 2017-08-31 2020-01-24 武汉大学 一种浮标基/船基高频地波雷达接收天线方向图测量方法
CN107643514B (zh) * 2017-09-12 2019-12-1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直达波的浮标基/船载雷达的阵列校准方法
DE102018203117A1 (de) * 2018-03-01 2019-09-05 Robert Bosch Gmbh Radarsenso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Radarsensorsystems
GB201810748D0 (en) 2018-06-29 2018-08-15 Univ Birmingham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CN109188356B (zh) * 2018-09-30 2020-08-18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罗兰系统的天波定位方法
CN109143231B (zh) * 2018-10-29 2023-03-28 河海大学 基于循环对消的数字电视无源双基地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9709542B (zh) * 2019-01-08 2023-01-03 武汉大学 一种轻便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CN110667780B (zh) * 2019-08-23 2023-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雷达的布置系统
CN110488721A (zh) * 2019-09-11 2019-11-2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浮标上的数据采集器
CN111007490B (zh) * 2019-12-05 2022-03-15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浮标地理信息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坐标配准方法
CN111260900B (zh) * 2020-01-08 2021-12-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浮标的多体制异构数据处理系统
CN111352083B (zh) * 2020-01-17 2022-04-01 武汉大学 一种高频地波雷达多接收通道增益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1537972B (zh) * 2020-05-14 2021-04-09 中国海洋大学 船载高频地波雷达运动参数辨识与运动补偿方法
WO2022005619A2 (en) * 2020-05-18 2022-01-0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ody Corporate Ocean surface wind direction retrieval from reflected radio signals on space-borne platforms
CN111736120B (zh) * 2020-05-28 2022-07-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天波传播校正源信号的阵列误差校正方法
CN111537959A (zh) * 2020-06-11 2020-08-14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 一种风廓线雷达的控制方法
CN111947726A (zh) * 2020-08-13 2020-11-17 中水智联(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多功能雷达流量计
CN112098989B (zh) * 2020-08-17 2023-12-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非接触式周戒雷达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应用
CN112162277B (zh) * 2020-09-29 2022-05-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传播高频地波雷达的飞机目标高度估计方法
CN112415495B (zh) * 2020-11-06 2024-02-13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海底混响信号模拟方法
CN112363141B (zh) * 2020-11-12 2023-04-21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站天波雷达海面舰船目标位置与速度的解算方法
CN112882018B (zh) * 2021-01-13 2022-07-2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海洋和电离层一体化探测高频雷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77603B (zh) * 2021-08-26 2023-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海洋和电离层一体化探测接收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系统
US11885653B2 (en) 2021-09-24 2024-01-30 Hydro Radar, LLC Flow and level monitoring fluid system including nadir-facing and angle flow sensors with MIMO phase radar sensors
CN114252858B (zh) * 2021-12-23 2022-09-06 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目标激励系统
CN114674374A (zh) * 2022-04-15 2022-06-28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控制系统
CN115158550A (zh) * 2022-06-20 2022-10-11 北京星网船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深主动探测声学浮标及其供能系统、供能方法
CN115113226B (zh) * 2022-06-27 2024-05-17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机载LiDAR装置的高频POS系统
CN116736287B (zh) * 2023-06-19 2024-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探测模式的地波多径目标跟踪方法
CN117388853B (zh) * 2023-12-08 2024-02-23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走航式雷达波浪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2023A1 (en) * 1983-10-24 1985-05-09 Offshore Navigation, Inc. High frequency spread spectrum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3245933A (zh) * 2013-04-17 2013-08-14 武汉大学 一种浮标式高频超视距雷达运动补偿方法
CN103698760A (zh) * 2014-01-13 2014-04-02 武汉大学 一种分布式高频超视距雷达系统
CN103760552A (zh) * 2014-01-26 2014-04-30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
CN103869293A (zh) * 2014-03-31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实现同时接收天波和地波超视距雷达信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4662A (en) * 1982-03-01 1990-01-16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on a moving platform, such as a ship, using signals from GPS satellites
JP5224989B2 (ja) * 2008-09-25 2013-07-03 株式会社東芝 レーダシステム
US8995222B2 (en) * 2010-05-06 2015-03-3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 positioning and timing
US8259003B2 (en) * 2010-05-14 2012-09-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 duty cycle radar with near/far pulse compressio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20130050024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Inc. Bistatic radar system using satellite-based transmitters with ionospheric compensation
US20160327668A1 (en) * 2014-01-14 2016-11-10 Westerngeco Llc Interferometry-bsed imaging and inversion
CN203673066U (zh) * 2014-01-26 2014-06-25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
US9423495B1 (en) * 2014-02-20 2016-08-23 Raytheon Company Ship-based over-the-horizon radar
EP3110695B1 (en) * 2014-02-26 2023-11-08 PNT Holdings, Inc. An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cost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rchitecture
CN107209257B (zh) * 2014-12-17 2021-07-27 文卡塔·古鲁帕萨德 线性调频行波解及谱
US10419655B2 (en) * 2015-04-27 2019-09-17 Snap-Aid Patents Ltd. Estimating and using relative head pose and camera field-of-view
CN105607053B (zh) * 2015-09-09 2018-05-04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2023A1 (en) * 1983-10-24 1985-05-09 Offshore Navigation, Inc. High frequency spread spectrum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3245933A (zh) * 2013-04-17 2013-08-14 武汉大学 一种浮标式高频超视距雷达运动补偿方法
CN103698760A (zh) * 2014-01-13 2014-04-02 武汉大学 一种分布式高频超视距雷达系统
CN103760552A (zh) * 2014-01-26 2014-04-30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
CN103869293A (zh) * 2014-03-31 2014-06-18 武汉大学 一种实现同时接收天波和地波超视距雷达信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41402A1 (zh) 2017-03-16
US10768287B2 (en) 2020-09-08
US20180196132A1 (en) 2018-07-12
CN105607053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7053B (zh) 一种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Steere et al. Research challenges in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and forecasting systems
CN109697323B (zh) 一种融合卫星遥感和移动通信基站信号的降雨观测方法
CN104765032B (zh) 岸基阵列gnss反射信号潮汐与多波浪参数综合探测系统
CN204495330U (zh) 重载铁路路基沉降自动监测及预警系统
CN106960548A (zh) 一种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4319893A (zh) 基于agps与4g的输电线路gis系统及实现方法
Falck et al. Near real-time GPS applications for tsunami early warning systems
CN103760552A (zh) 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
CN106840113A (zh) 一种基于星基差分增强技术的深远海波浪和潮位测量方法
Hammond et al. Ocean surface current radar (OSCR) vector measurements on the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CN111970382A (zh) 一种铁塔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102818933B (zh) 一种利用高频地波雷达遥感海面电导率分布的方法
CN103245950A (zh) 配接于多功能雷达的气象终端
Gaitán et al. Modeling LoRa communications in estuaries for Io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s
CN109738759A (zh) 一种接地网状导体状态无损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6387416U (zh) 一种适用于南海大范围岛礁群海域的波浪测量系统
CN213028117U (zh) 一种铁塔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Montuori et al. Sea wav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Tyrrhenian costal area with X-band cosmo-skymed SAR data
CN202836826U (zh) 表层水体温盐度原位传感测量装置
Setiawan et al. Study of LoRa (Long Range) commun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a ship electrical system
Wang et al. Research on seafloor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AN bus
CN110501705A (zh) 基于远程无线通讯的地基sar流域库岸形变监测装置
CN116990596B (zh) 一种基于海上平台的闪电定位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7907648A (zh) 基于北斗导航定位的无人机测报海水盐度分布的搜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