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4642B -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4642B
CN105594642B CN201610072193.0A CN201610072193A CN105594642B CN 105594642 B CN105594642 B CN 105594642B CN 201610072193 A CN201610072193 A CN 201610072193A CN 105594642 B CN105594642 B CN 105594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water
water plant
plant planting
stag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2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4642A (zh
Inventor
徐文彦
宋良红
祁真
郭国军
郭欢欢
唐国盘
齐子鑫
秦改晓
黄安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 Zhouzhiwuyua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Botanic Garde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Botanic Garde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Botanic Garden
Priority to CN2016100721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4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4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4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46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该生态共生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池埂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的养殖水体通过潜水泵抽入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形成养殖池塘和多阶表面人工湿地的水体循环,构成生态共生系统。本发明的生态共生系统结构新颖,能够生态净化养殖水质,促进水产品安全,有效提高的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土地的浪费;同时,对池埂的再利用,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涉及鱼类养殖、水生植物种植、低等水生动物放养等,属于水产动物养殖、水生蔬菜种植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约集约化水产养殖发展的关键是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养殖水体水质管理是养殖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处理养殖水体水质的方法主要有几类:
一是物理方法,即通过机械除藻、抽排老水、加注新水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且有时限性,只能作为应急措施;
二是化学方法,如使用化学药品杀藻除菌等,但花费大,并易造成二次污染;
三是微生物或植物方法,如投放光合细菌、苦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或放养控藻型生物,或设置生物浮床,但由于不能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或占用水面,影响水体的光合作用,不能长期维持;
四是建立人工湿地,如在鱼池周围开挖环沟建立的人工湿地,或专门利用池塘建立人工湿地,但由于占地多或不易管理而效率低下。
因此,以池塘周边的可用土地为基础,建立一种能够实现鱼类和植物、微生物的生态共生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池塘(如图1所示),两池塘1之间的池埂仅仅作为隔离或走路,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该生态共生系统能够生态净化养殖水质,促进水产品安全,有效提高的土地的使用效率,实现鱼类养殖和多种植物种植的生态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池埂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口设置有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相连通的进水管道,相邻的两两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溢流管,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与养殖池塘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溢流管,构成循环式的生态共生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道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所在的第二溢流管进水口的高度,所述的各第二溢流管的高度呈依次递减,第三溢流管的高度低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溢流管的高度。
所述的第三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有三个,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苦草和菹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对养殖池塘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消毒,向养殖池塘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注水,至养殖池塘的水位线低于池埂上的第三溢流管;
(b)种植水生植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的三个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植物,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苦草和菹草;
(c)投放鱼苗:向养殖池塘内投放鱼苗;
(d)投放其它水生动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
(e)投放微生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f)日常管理:包括正常养殖期间的鱼类养殖管理和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同时,正常养殖期间,打开潜水泵,将养殖池塘底部的污物抽送到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进行三级净化;
(g)收获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采收季节,割剪水生植物;
(h)鱼类捕捞:在鱼类捕捞季节,对鱼类进行捕捞。
种植空心菜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40-60%,种植水芹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30-40%,种植苦草和菹草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10-20%。
所述的干法采收是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采收,所述的带水采收是用高压水枪冲开泥土采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池埂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的内腔设置有隔离埂,隔离埂将养殖池塘内腔隔置成相邻的鱼类养殖区和莲菜种植区,鱼类养殖区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口设置有与莲菜种植区相连通的进水管道,
鱼类养殖区分别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和莲菜种植区相邻,莲菜种植区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相邻,
莲菜种植区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溢流管,相邻的两两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溢流管,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与鱼类养殖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溢流管,构成循环式的生态共生结构。
所述的第一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的第三溢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的进水管道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所在的第一溢流管进水口的高度,第一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所在的第二溢流管,各第二溢流管的高度呈依次递减,第三溢流管的高度低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溢流管的高度。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有三个,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苦草和菹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对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消毒,向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注水,至鱼类养殖区的水位线低于池埂上的第三溢流管;
(b)种植水生植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的三个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植物,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苦草和菹草;
(c)投放鱼苗:向鱼类养殖区内投放鱼苗;
(d)种植莲菜:鱼苗投放后,在莲菜种植区上种植莲菜;
(e)投放其它水生动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
(f)投放微生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g)日常管理:包括正常养殖期间的鱼类养殖管理、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和莲菜种植管理;同时,正常养殖期间,打开潜水泵,将鱼类养殖区底部的污物抽送到莲菜种植区,污物中的固体沉淀在莲菜种植区内,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莲菜种植区的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第一溢流管进入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再进行三级净化;
(h)收获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采收季节,割剪水生植物;
(i)鱼类捕捞:在鱼类捕捞季节,对鱼类进行捕捞;
(j)莲菜采收:采用干法采收或带水采收。
种植空心菜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40-60%,种植水芹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30-40%,种植苦草和菹草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10-20%。
所述的干法采收是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采收,所述的带水采收是用高压水枪冲开泥土采收方法。
苦草和菹草适宜生长的温度不一样,高温季节时以苦草生长为主,温度不高时以菹草生长为主。
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两个池塘间闲置的池埂,建立养殖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即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结构新颖,能够有效提高的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土地的浪费
本发明是利用鱼类、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特性,通过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建立一个鱼类、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态共生系统,能够发挥鱼类、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各自的作用,实现鱼类养殖与植物种植的生态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相邻池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8为池埂。
图2为实施例1的生态共生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为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5为潜水泵,6a为进水管道,7b为第二溢流管,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
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为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6a为进水管道,7b为第二溢流管,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
图4为图2的B-B向局部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10b为第二阀门。
图5为图2的C-C向局部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5为潜水泵,6a为进水管道,7b为第二溢流管,8为池埂。
图6为实施例2的生态共生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2为鱼类养殖区,3为莲菜种植区,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为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5为潜水泵,6b为进水管道,7a为第一溢流管,7b为第二溢流管,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9为隔离埂。
图7为图6的A-A向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为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7a为第一溢流管,7b为第二溢流管,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
图8为图6的B-B向局部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2为鱼类养殖区,4c为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7c为第三溢流管,8为池埂,10b为第二阀门。
图9为图6的C-C向局部剖面图,图中,1为养殖池塘,2为鱼类养殖区,3为莲菜种植区,4a为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5为潜水泵,6b为进水管道,7a为第一溢流管,7b为第二溢流管,8为池埂,9为隔离埂,10a为第一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参见图2-5,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1,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8,池埂8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1底部设置有潜水泵5,潜水泵5的出口设置有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相连通的进水管道6a,相邻的两两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溢流管7b,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与养殖池塘1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溢流管7c,构成循环式的生态共生结构。
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两个池塘间闲置的池埂,建立养殖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即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结构新颖,能够生态净化养殖水质,促进水产品安全,有效提高的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土地的浪费;同时,池埂面留置有较宽的位置,便于养殖管理人员自由行走,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养殖池塘和水生植物种植区进行管理。本发明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实现了对池埂的再利用,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进水管道6a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4a所在的第二溢流管进水口的高度,所述的各第二溢流管的高度呈依次递减,第三溢流管7c的高度低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溢流管的高度。
所述的第三溢流管7c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b。在第三溢流管上设置第二阀门,能够通过控制第二阀门的启闭,实现两个养殖池塘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大生态循环,也可以实现单个养殖池塘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小生态循环,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生态共生系统进行管理和调控。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有三个,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本发明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养殖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对养殖池塘1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消毒,向养殖池塘1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注水,至养殖池塘1的水位线低于池埂8上的第三溢流管7c;
(b)种植水生植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的三个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植物,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c)投放鱼苗:向养殖池塘内投放鱼苗;
(d)投放其它水生动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
(e)投放微生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f)日常管理:包括正常养殖期间的鱼类养殖管理和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同时,正常养殖期间,打开潜水泵,将养殖池塘底部的污物抽送到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进行三级净化;
(g)收获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采收季节,割剪水生植物;
(h)鱼类捕捞:在鱼类捕捞季节,对鱼类进行捕捞。
本发明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利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微生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分解、捕食、吸附和利用,对富营养化的养殖水体进行再次净化,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水体的悬浮物及富营养化成分,增加和稳定养殖水体溶解氧,减少鱼药的用量。同时,养殖水体经过处理后重新进入养殖鱼池中,节约了水资源;整个系统运行时能耗较低,还可以为整个生态共生系统营造微流水状态。
种植空心菜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40-60%,种植水芹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30-40%,种植苦草和菹草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10-20%。
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生态位,它不仅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还能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促进退化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在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本发明以空心菜、水芹、苦草和菹草作为水生植物,并对其种植量进行优化,能够丰富水体的景观层次,提升系统的多样性,且能够利用不同种类水生植物不同的修复作用,提高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将微生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有机的相结合,利用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所述的干法采收是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采收,所述的带水采收是用高压水枪冲开泥土采收方法。
结果表明,本发明养殖水体净化后,T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5.33%-25.20%、35.13%-66.33%、37.73%-45.87%,透明度的提高率为30.50%-45.56%。池塘内鱼类养殖区鱼类产量1500-2000kg/亩,鱼药费用每亩降低25%-35%;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空心菜产量4000-5000kg/亩,水芹产量3000-4000kg/亩,苦草产量1500-2000kg/亩,菹草产量3000-3500kg/亩。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参见图6-9,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1,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8,池埂8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1的内腔设置有隔离埂9,隔离埂9将养殖池塘1内腔隔置成相邻的鱼类养殖区2和莲菜种植区3,鱼类养殖区2底部设置有潜水泵5,潜水泵5的出口设置有与莲菜种植区3相连通的进水管道6b,
鱼类养殖区2分别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和莲菜种植区3相邻,莲菜种植区3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相邻,
莲菜种植区3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溢流管7a,相邻的两两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溢流管7b,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与鱼类养殖区2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溢流管7c,构成循环式的生态共生结构。
本发明养殖鱼池中污物在底部沉淀后被提水泵输送到莲菜种植区,使污物中的固体沉淀在莲菜种植区,既为莲菜种植提供了固体肥料,又避免了污物固体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淤积,同时,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莲菜种植区的初步净化后,养殖水体中的营养和有害物质进入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再次净化,既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又为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提供了有机肥料,从而减少了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保障了食品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第一溢流管7a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a,所述的第三溢流管7c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b。在第一溢流管上设置第一阀门,使莲菜种植区能够形成相对密闭的状态,便于根据莲菜不同时期的水量要求,调节莲菜种植区的水位。同时,在第三溢流管上设置第二阀门,能够通过控制第二阀门的启闭,实现两个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大生态循环,也可以实现单独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小生态循环,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生态共生系统的管理和调控。
所述的进水管道6b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4a所在的第一溢流管7a进水口的高度,第一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4a所在的第二溢流管,各第二溢流管的高度呈依次递减,第三溢流管7c的高度低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溢流管的高度。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有三个,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本发明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养殖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对鱼类养殖区2、莲菜种植区3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消毒,向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注水,至鱼类养殖区的水位线低于池埂8上的第三溢流管7c;
(b)种植水生植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的三个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植物,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c)投放鱼苗:向鱼类养殖区内投放鱼苗;
(d)种植莲菜:鱼苗投放后,在莲菜种植区上种植莲菜;
(e)投放其它水生动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
(f)投放微生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g)日常管理:包括正常养殖期间的鱼类养殖管理、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和莲菜种植管理;同时,正常养殖期间,打开潜水泵,将鱼类养殖区底部的污物抽送到莲菜种植区,污物中的固体沉淀在莲菜种植区内,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莲菜种植区的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第一溢流管进入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再进行三级净化;
(h)收获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采收季节,割剪水生植物;
(i)鱼类捕捞:在鱼类捕捞季节,对鱼类进行捕捞;
(j)莲菜采收:采用干法采收或带水采收。
本发明先将鱼类养殖区底部的污物抽入莲菜种植区内,使污物中的固体主要沉积在莲菜种植区,不会淤积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内,不仅为莲菜种植增加了肥料,同时由于莲菜已经对污物中的养殖水体进行了初步净化,再进行后续的三级净化后,能够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种植空心菜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40-60%,种植水芹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30-40%,种植苦草和菹草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10-20%。
所述的干法采收是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采收,所述的带水采收是用高压水枪冲开泥土采收方法。
结果表明,本发明养殖水体净化后,T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6.35%-37.29%、38.23%-69.36%、41.55%-50.48%,透明度的提高率为36.87%-55.16%。池塘内鱼类养殖区鱼类产量1500-2000kg/亩,鱼药费用每亩降低30%-50%;莲菜种植区莲菜产量2000-2500kg/亩,莲菜种植每亩可节约肥料50-100元,每亩节约5个工时的除草劳动量;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空心菜产量3500-4500kg/亩,水芹产量3000-3500kg/亩,苦草产量1500-1800kg/亩,菹草产量2500-3500kg/亩。

Claims (5)

1.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包括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塘(1),两养殖池塘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的池埂(8),其特征在于,池埂(8)上开挖有多个依次相邻且底面高度依次递减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构成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池塘(1)的内腔设置有隔离埂(9),隔离埂(9)将养殖池塘(1)内腔隔置成相邻的鱼类养殖区(2)和莲菜种植区(3),鱼类养殖区(2)底部设置有潜水泵(5),潜水泵(5)的出口设置有与莲菜种植区(3)相连通的进水管道(6b),
鱼类养殖区(2)分别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和莲菜种植区(3)相邻,莲菜种植区(3)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相邻,
莲菜种植区(3)与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溢流管(7a),相邻的两两水生植物种植区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溢流管(7b),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与鱼类养殖区(2)之间的池埂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三溢流管(7c),构成循环式的生态共生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道(6b)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4a)所在的第一溢流管(7a)进水口的高度,第一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最高一阶水生植物种植区(4a)所在的第二溢流管,各第二溢流管的高度呈依次递减,第三溢流管(7c)的高度低于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第二溢流管的高度;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有三个,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所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有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以及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溢流管(7a)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a),所述的第三溢流管(7c)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b)。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对鱼类养殖区(2)、莲菜种植区(3)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消毒,向鱼类养殖区、莲菜种植区和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注水,至鱼类养殖区的水位线低于池埂(8)上的第三溢流管(7c);
(b)种植水生植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内的三个水生植物区种植水生植物,最高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a)种植空心菜,第二高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b)种植水芹,最低一阶的水生植物种植区(4c)种植苦草和菹草;
(c)投放鱼苗:向鱼类养殖区内投放鱼苗;
(d)种植莲菜:鱼苗投放后,在莲菜种植区上种植莲菜;
(e)投放其它水生动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枝角类、田螺和萝卜螺;
(f)投放微生物:在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内投放光合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
(g)日常管理:包括正常养殖期间的鱼类养殖管理、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和莲菜种植管理;同时,正常养殖期间,打开潜水泵,将鱼类养殖区底部的污物抽送到莲菜种植区,污物中的固体沉淀在莲菜种植区内,污物中的养殖水体经过莲菜种植区的第一次净化后,通过第一溢流管进入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种植区再进行三级净化;
(h)收获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采收季节,割剪水生植物;
(i)鱼类捕捞:在鱼类捕捞季节,对鱼类进行捕捞;
(j)莲菜采收:采用干法采收或带水采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空心菜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40-60%,种植水芹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30-40%,种植苦草和菹草的面积占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面积的1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法采收是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采收,所述的带水采收是用高压水枪冲开泥土采收方法。
CN201610072193.0A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94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193.0A CN10559464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193.0A CN10559464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4642A CN105594642A (zh) 2016-05-25
CN105594642B true CN105594642B (zh) 2019-02-12

Family

ID=5597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219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9464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4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5424B (zh) * 2016-11-30 2020-07-07 卢志旭 自动化生态养殖鲥鱼的方法
CN106665425B (zh) * 2016-11-30 2020-07-14 卢志旭 生态环保养殖武昌鱼的方法
CN108012978A (zh) * 2017-12-19 2018-05-11 泉州市联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螃蟹的池塘
CN108496874B (zh) * 2018-03-21 2020-08-14 杭州唯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CN110269028A (zh) * 2019-07-25 2019-09-24 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鱼植共生系统
CN110574582A (zh) * 2019-10-24 2019-12-1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一种模拟潮间带水位的步入式植物种植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713A (zh) * 2007-07-13 2007-12-05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1955297A (zh) * 2010-08-13 2011-01-26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CN103070130A (zh) * 2013-01-30 2013-05-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325064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5010203A (zh) * 2015-08-12 2015-11-04 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713A (zh) * 2007-07-13 2007-12-05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1955297A (zh) * 2010-08-13 2011-01-26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CN103070130A (zh) * 2013-01-30 2013-05-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325064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5010203A (zh) * 2015-08-12 2015-11-04 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4642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4642B (zh)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CN107410140B (zh)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CN102835319B (zh) 生态循环水种养系统及用该系统进行种养的方法
CN102499154B (zh) 一种可改善鱼类品质的生态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09258545A (zh) 一种闭环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03548737B (zh) 一种低碳、环保养鱼方法
CN104585108B (zh) 一种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04969886A (zh) 一种鱼菜共生种养方法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4396825A (zh) 一种禽畜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09170995U (zh) 一种鱼菜共生装置
CN104585081A (zh) 一种地下水循环节水型鲟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1461337A (zh) 石斑鱼池塘养殖方法
CN108040932A (zh) 一种养鱼方法
CN110250062B (zh) 一种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6889002A (zh) 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
CN105540855A (zh) 一种水域生态修复的复合生物操纵方法
CN203748454U (zh) 广泛适用的生态高效循环流水养鱼系统
CN106070029B (zh) 一种白鹅高效生态养殖系统
CN104082253A (zh) 水蛭与螺类和水草共栖围隔围栏高产养殖方法
CN111713412A (zh) 一种生态养猪系统及其生态循环方法
CN104855327A (zh) 一种泥鳅生态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KR20050005219A (ko) 참게를 위한 양식 방법과 양식장
CN103843695A (zh) 一种基围虾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9

Address after: 450000 Longzihu University Park, Zhengdong New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No. 6, Longzihu Road

Applicant after: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Applicant after: Zheng Zhouzhiwuyuan

Address before: 450000 Zhengzhou, Henan, Jinshui District, Yan Zhuang new district 99 Building 2 unit 202 room.

Applicant before: HENAN JINSHANG DEYUA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ng Zhouzhiwuy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