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0203A -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10203A CN105010203A CN201510494154.5A CN201510494154A CN105010203A CN 105010203 A CN105010203 A CN 105010203A CN 201510494154 A CN201510494154 A CN 201510494154A CN 105010203 A CN105010203 A CN 105010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ct
- flowing water
- section
- aeration
- residual ba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Zo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Abstract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解决现有池塘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通过将大塘分为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植物净化区和底栖动物净化区四个种养区,利用集中收集残饵料粪便通过生物链将水质净化,防止出现富营养化,同时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精养池塘亩均产量在1000千克以上,1500千克以上的亦不在少数。维持这样高的产量其主要手段是大规模运用配合饲料、大量换水和使用渔业机械。一般情况下饵料系数在2.5左右,吨鱼耗水量4000吨左右,亩配备动力0.7千瓦左右。而70-80%的投喂饲料以溶解和颗粒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根据能量传递原理,也就是说,每亩养殖水面约有1000千克左右的N、P、CO2等有机物质流失到池塘环境中。为维持其正常运行,通常做法是通过水体交换流入到外部环境中,日积月累就致使池塘内外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特别是“太湖蓝藻”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水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循环流水立体种养方法,也就是以鱼为主,鱼蚌菱藕等多元生产、闭合循环的种养系统。该系统由蓄水池、一级或一二级净化池、养殖池等部分组成,采取异位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养殖生产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但通过转移利用的方式来降低废弃物,去除效率毕竟有限。同时因为要净化水质就要牺牲部分养殖面积,造成多数养殖户不愿意应用该技术模式。
发明内容
根据前面发明背景中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好废弃物的有效去除问题;二是提高本技术发明的经济效益,从而可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大塘分为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植物净化区和底栖动物净化区四个种养区;
所述流水养殖区以养殖产业类水产为主,水产在此区进行喂养、生长,所产生的残饵料粪可在此区进行初步收集处理,此区域采用不间断流水方式;
所述初级利用区以养殖滤食性和/或刮食性鱼类为主,由流水养殖区流出的残饵料粪进入此区域可进一步被净化,进行二级过滤;
所述植物净化区以种植水生植物为主,通过初级利用区净化的残饵料粪可成为水生植物的肥料,进行三级过滤;
所述底栖动物净化区以养殖底栖动物为主,将通过植物净化区的残饵料粪进行四级过滤。
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包括水槽体、推流曝气增氧装置、投饵装置、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和电控单元,每一水槽体内设有一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和一投饵装置,每两个水槽体共用一个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所述流水养殖区设有一个电控单元。
所述水槽体分为推流段、养鱼段和回收段三部分,采用砖混结构;所述水槽体还设有三道隔离网,分别为进口隔离网、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分别依次位于推流段与养鱼段之间、养鱼段与回收段之间和回收段末端,水槽体养鱼段靠近回收段的底部截面为V型,通过一上升的斜坡与推流段连接;在进口隔离网和中间隔离网的顶部外侧还分别设有走道;所述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推流段内。
所述水槽体两端外设水草拦网;所述走道宽为0.6米;水槽体内的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都设有可开合的宽门,三道隔离网均采用钢结构,表面热镀锌处理防腐。
所述的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风机、斜板支架和曝气方格,风机固定在斜板支架上,曝气方格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曝气方格位于水下。
所述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包括污水泵和管路,所述污水泵为自吸污水泵,所述管路包括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所述吸入管路包括主管路和支管路,支管路一端位于水槽体的最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主管路上与主管路形成直角,一个主管路上可以固定有多个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吸入口相连,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排出口相连,另一端设有可控制管路闭合的阀门。
所述电控单元包括应急发电机、电控箱、溶解氧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应急发电机与电控箱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溶解氧测量装置为手持溶解氧仪。
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包括应急微孔曝气装置包括风机、PVC管道、抗菌微孔曝气管和曝气盘,所述PVC管道一端与风机出风口相连,另一端连接抗菌微孔曝气管,在抗菌微孔曝气管上固定有曝气盘。
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可以包括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所述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包括浓缩塔,所述浓缩塔的上端位于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的排出管路的排出口下方,在浓缩塔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还设有清水排出口,浓缩塔的下方为圆锥形,在圆锥形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渣口。
所述初级利用区主要养殖匙吻鲟和黄尾密鲴,所述植物净化区主要种植菱藕,所述底栖动物净化区主要养殖无齿蚌、螺蛳;所述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植物净化区和底栖动物净化区的面积按照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底栖动物净化区和植物净化区,面积比例为1.5:10:18.5: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去除废弃物的方法不仅依靠转移利用,重点是利用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来提取废弃物,减少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废弃物采取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来吸收利用,也就是在一只池塘中既要开展养殖生产,又要改善养殖环境;由于不间断流水,鱼类品质较高、菱藕较嫩;通过回收利用、转移利用等方式实现原位修复,N、P、CO2等有机物质吸收利用率能提高50%以上,大大降低了水生生物的发病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布置图,
图2是水槽体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图4是图2的B-B视图,
图5是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水养殖区、2初级利用区、3植物净化区、4底栖动物净化区、5推流段、6养鱼段、7回收段、8进口隔离网、9中间隔离网、10出口隔离网、11主管路、12支管路、13排出管路、14污水泵、15浓缩塔、16清水排出口、17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总布置根据地区气候及池塘特点,易沿东西向或南北向布置,大塘四个区域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底栖动物净化区和植物净化区的面积比例为1.5:10:18.5:70,在水槽体内集约养鱼,大塘可以散养鱼,其中吃食鱼和滤食鱼比例约80:20,吃食鱼主要为草鱼或着青鱼,由于水槽体位于流水养殖区内,因此可以实现集约养鱼的目的,只利用一小块区域就可以实现整个大塘的经济利益,同时缩小残饵料粪便的散布面积,便于收集处理,大塘的其他区域则可以种养其它水产,一方面可以作为净化水环境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副产品,为大塘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际种养情况测算,流水养殖区:面积300平方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规格为125克/尾草鱼50尾,可收获草鱼100公斤/平方米,实现产值1200元/平方米,获利150元/平方米。
初级利用区:面积3亩,放养规格为8-10厘米的匙吻鲟500尾/亩;规格为8-10厘米的黄尾密鲴200尾/亩;可收获匙吻鲟400公斤/亩,黄尾密鲴40公斤/亩,实现产值13000元/亩,获利10000元/亩。
底栖动物净化区:面积5.55亩,放养无齿蚌、螺蛳400公斤/亩,可收获螺蚌1000公斤/亩,实现产值1000元/亩,获利600元/亩。
植物净化区:面积21亩,布种藕250公斤/亩,收获食用藕2500公斤/亩,实现产值5000元/亩,获利4000元/亩。
流水养殖区作为整个大塘的核心区域包括水槽体、推流曝气增氧装置、投饵装置、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和电控单元,每一水槽体内设有一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和一投饵装置,每两个水槽体共用一个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所述流水养殖区设有一个电控单元,所述投饵装置为投饵机,每个水槽体配1台自动投饵机,一般选用膨化饵料,提供饵料利用,减少残饵数量。为防止饵料飘走,投饵机可设长方形PVC管圈住饵料。
所述水槽体分为推流段、养鱼段和回收段三部分,每5亩池塘设一条水槽,常水位在1.6m,采用砖混结构(混凝土采用C15商品砼和砖砌结构),表面要求光滑无毛刺,水槽体养鱼段靠近回收段的底部截面为V型,通过一上升的斜坡与推流段连接;所述水槽体还设有三道隔离网,分别为进口隔离网、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分别依次位于推流段与养鱼段之间、养鱼段与回收段之间和回收段末端,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都设有可开合的宽门,宽度为1m,供应及时使用,三道隔离网均采用钢结构,表面热镀锌处理防腐,水槽体两端外设水草拦网,可以阻挡水草,防止漂浮的水草漂到曝气口阻碍水的流速;在进口隔离网和中间隔离网的顶部外侧还分别设有走道,宽为0.6米,可以供人行走。
所述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推流段内,集推流与曝气增氧于一体,包括风机、斜板支架和曝气方格,风机固定在斜板支架上,曝气方格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曝气方格位于水下,曝气方格为四个均匀对称放置。推流曝气增氧装置不仅可以保证水槽体的水流动,同时还保证大塘的水循环流动,从而给整个大塘形成流动水,更加适合水产生存,使肉质更加鲜嫩。
每个水槽体内还可以设有应急微孔曝气装置,包括风机(与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共用一个)、PVC管道、抗菌微孔曝气管和曝气盘,所述PVC管道一端与风机出风口相连,另一端连接抗菌微孔曝气管,在抗菌微孔曝气管上固定有10个曝气盘。应急时均匀布置在水槽体养鱼段,防止推流曝气增氧装置故障,造成塘内缺氧,由于水槽体内集约养鱼,对需氧量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但缺氧会对塘内鱼群造成很大危害,直接导致大片鱼群死亡,因此设有应急微孔曝气装置可以对突发情况做好应急准备,降低经济损失。
所述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包括污水泵和管路,所述污水泵为自吸污水泵,所述管路包括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所述吸入管路包括主管路和支管路,支管路一端位于水槽体的最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主管路上与主管路形成直角,一个主管路上可以固定有多个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吸入口相连,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排出口相连,另一端设有可控制管路闭合的阀门。
所述电控单元包括应急发电机、电控箱、溶解氧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应急发电机与电控箱通过电线连接。30亩鱼塘(6个水槽体)需要15kw应急柴油发电机1台,电控箱具备市电断电后自动启动、系统断电报警、养鱼段缺氧报警及自动启动应急微孔增氧装置功能(标准型),经济型配手持溶解氧仪1台。
流水养殖区还可以包括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所述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包括浓缩塔,所述浓缩塔的上端位于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的排出管路的排出口下方,在浓缩塔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还设有清水排出口,浓缩塔的下方为圆锥形,在圆锥形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渣口。浓缩物有两种去向,一种小型鱼塘直接流入氧化塘,通过投加生物酶和推流曝气装置增氧,熟化变成肥料进行二次利用;另一种大型鱼塘排到沼气处理站进行后续无害化处理。
推流段内的推流曝气增氧装置为养鱼段提供流水和丰富的氧气,投饵机为鱼群提供食物,在养鱼段内集中产生残饵料粪便,由于养鱼段的底部的特殊结构,由斜坡与V型构成,使得产生的残饵料粪便在流水的作用下,可以集中到截面是V型的位置,然后再通过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的自吸污水泵通过管路将残饵料粪便吸出,实现收集的目的,收集的残饵料粪便可以根据情况再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进行进一步浓缩,将水与残饵料粪便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水可以返入池塘,这也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通过流水养殖区的处理,进入到初级利用区的水已经干净了很多,此时水中还含有很多有机物,塘内的水再依次通过初级利用区的匙吻鲟和黄尾密鲴,植物净化区的菱藕,底栖动物净化区的无齿蚌、螺蛳,可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利用生物链有效防止水质出现富营养化。
Claims (10)
1.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大塘分为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植物净化区和底栖动物净化区四个种养区;
所述流水养殖区以养殖产业类水产为主,水产在此区进行喂养、生长,所产生的残饵料粪可在此区进行初步收集处理,此区域采用不间断流水方式;
所述初级利用区以养殖滤食性和/或刮食性鱼类为主,由流水养殖区流出的残饵料粪进入此区域可进一步被净化,进行二级过滤;
所述植物净化区以种植水生植物为主,通过初级利用区净化的残饵料粪可成为水生植物的肥料,进行三级过滤;
所述底栖动物净化区以养殖底栖动物为主,将通过植物净化区的残饵料粪进行四级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包括水槽体、推流曝气增氧装置、投饵装置、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和电控单元,每一水槽体内设有一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和一投饵装置,每两个水槽体共用一个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所述流水养殖区设有一个电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槽体分为推流段、养鱼段和回收段三部分,采用砖混结构;所述水槽体还设有三道隔离网,分别为进口隔离网、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分别依次位于推流段与养鱼段之间、养鱼段与回收段之间和回收段末端,水槽体养鱼段靠近回收段的底部截面为V型,通过一上升的斜坡与推流段连接;在进口隔离网和中间隔离网的顶部外侧还分别设有走道;所述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推流段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槽体两端外设水草拦网;所述走道宽为0.6米;水槽体内的中间隔离网和出口隔离网都设有可开合的宽门,三道隔离网均采用钢结构,表面热镀锌处理防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流曝气增氧装置包括风机、斜板支架和曝气方格,风机固定在斜板支架上,曝气方格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曝气方格位于水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包括污水泵和管路,所述污水泵为自吸污水泵,所述管路包括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所述吸入管路包括主管路和支管路,支管路一端位于水槽体的最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主管路上与主管路形成直角,一个主管路上可以固定有多个支管路;所述主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吸入口相连,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自吸污水泵的排出口相连,另一端设有可控制管路闭合的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控单元包括应急发电机、电控箱、溶解氧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应急发电机与电控箱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溶解氧测量装置为手持溶解氧仪。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包括应急微孔曝气装置包括风机、PVC管道、抗菌微孔曝气管和曝气盘,所述PVC管道一端与风机出风口相连,另一端连接抗菌微孔曝气管,在抗菌微孔曝气管上固定有曝气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水养殖区还可以包括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所述残饵料粪便浓缩单元包括浓缩塔,所述浓缩塔的上端位于残饵料粪便收集单元的排出管路的排出口下方,在浓缩塔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还设有清水排出口,浓缩塔的下方为圆锥形,在圆锥形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渣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初级利用区主要养殖匙吻鲟和黄尾密鲴,所述植物净化区主要种植菱藕,所述底栖动物净化区主要养殖无齿蚌、螺蛳;所述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植物净化区和底栖动物净化区的面积按照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流水养殖区、初级利用区、底栖动物净化区和植物净化区,面积比例为1.5:10:18.5:7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4154.5A CN105010203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94154.5A CN105010203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10203A true CN105010203A (zh) | 2015-11-04 |
CN105010203B CN105010203B (zh) | 2018-07-13 |
Family
ID=5440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94154.5A Active CN105010203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10203B (zh)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32561A (zh) * | 2016-01-29 | 2016-05-04 | 苏州益品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 |
CN105594642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河南金尚德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
CN105638523A (zh) * | 2015-12-31 | 2016-06-08 | 淮安市苏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生态养殖系统 |
CN106538422A (zh) * | 2016-09-30 | 2017-03-2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渔稻互作的水产养殖方法 |
CN106587493A (zh) * | 2016-12-05 | 2017-04-26 | 太原昕美蓝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区净化养殖池塘的建设方法 |
CN106614243A (zh) * | 2016-09-13 | 2017-05-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高效集污和智能投饲系统 |
CN106857368A (zh) * | 2017-03-15 | 2017-06-20 | 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水养殖系统 |
CN106922592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 |
CN107018941A (zh) * | 2017-04-06 | 2017-08-08 | 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及浮箱 |
CN107410140A (zh) * | 2017-05-03 | 2017-1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
CN107410148A (zh) * | 2017-08-15 | 2017-12-01 | 六安市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 |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结构 |
CN107821301A (zh) * | 2017-11-24 | 2018-03-23 | 无锡流水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流水鱼内、外塘立体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7853232A (zh) * | 2017-11-24 | 2018-03-30 | 无锡流水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9792966A (zh) * | 2018-12-26 | 2019-05-24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小区 |
CN110604093A (zh) * | 2019-10-15 | 2019-12-24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池塘跑道式循环水养鱼粪便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0734143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福建永前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池塘生态化水治理系统 |
CN111194704A (zh) * | 2020-01-15 | 2020-05-26 | 珠海市永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渔业养殖方法 |
CN111226849A (zh) * | 2020-01-15 | 2020-06-05 | 珠海市永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天然生态养殖系统 |
CN111587835A (zh) * | 2020-05-30 | 2020-08-28 | 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 一种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982697A (zh) * | 2022-05-31 | 2022-09-02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多营养层级立体分区式池塘养殖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38573A1 (en) * | 1996-04-17 | 1997-10-23 | Merriam Research | Aquaculture system |
CN201467815U (zh) * | 2009-08-19 | 2010-05-19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生态水产品养殖网箱 |
CN101798143A (zh) * | 2010-01-26 | 2010-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CN101946736A (zh) * | 2010-09-10 | 2011-01-19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机械化抽提系统 |
CN102199047A (zh) * | 2010-11-12 | 2011-09-28 | 贵州省罗甸县星火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收集处理装置 |
JP3178379U (ja) * | 2012-07-02 | 2012-09-13 | 株式会社科研 | 水槽浄化装置 |
CN103250649A (zh) * | 2013-05-24 | 2013-08-2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
CN103392663A (zh) * | 2013-07-24 | 2013-11-20 |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循环流水养鱼池及养鱼方法 |
CN204047632U (zh) * | 2014-06-26 | 2014-12-31 | 梅州市水产研究所 | 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 |
CN204499128U (zh) * | 2014-12-26 | 2015-07-29 | 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 | 用于水产养殖的固定式水槽体结构 |
-
2015
- 2015-08-12 CN CN201510494154.5A patent/CN105010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38573A1 (en) * | 1996-04-17 | 1997-10-23 | Merriam Research | Aquaculture system |
CN201467815U (zh) * | 2009-08-19 | 2010-05-19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生态水产品养殖网箱 |
CN101798143A (zh) * | 2010-01-26 | 2010-08-11 | 苏州大学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CN101946736A (zh) * | 2010-09-10 | 2011-01-19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机械化抽提系统 |
CN102199047A (zh) * | 2010-11-12 | 2011-09-28 | 贵州省罗甸县星火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水产品养殖网箱鱼粪收集处理装置 |
JP3178379U (ja) * | 2012-07-02 | 2012-09-13 | 株式会社科研 | 水槽浄化装置 |
CN103250649A (zh) * | 2013-05-24 | 2013-08-21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
CN103392663A (zh) * | 2013-07-24 | 2013-11-20 |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循环流水养鱼池及养鱼方法 |
CN204047632U (zh) * | 2014-06-26 | 2014-12-31 | 梅州市水产研究所 | 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 |
CN204499128U (zh) * | 2014-12-26 | 2015-07-29 | 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 | 用于水产养殖的固定式水槽体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荣林等: "精养池塘鱼菜共生新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 * |
Cited B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8523A (zh) * | 2015-12-31 | 2016-06-08 | 淮安市苏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生态养殖系统 |
CN106922592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 |
CN105532561A (zh) * | 2016-01-29 | 2016-05-04 | 苏州益品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 |
CN105594642B (zh) * | 2016-02-02 | 2019-02-12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
CN105594642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河南金尚德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池埂的多阶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共生系统与使用方法 |
CN106614243A (zh) * | 2016-09-13 | 2017-05-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高效集污和智能投饲系统 |
CN106538422A (zh) * | 2016-09-30 | 2017-03-29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渔稻互作的水产养殖方法 |
CN114532258A (zh) * | 2016-09-30 | 2022-05-2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一种渔稻互作的水产养殖系统和水产养殖方法 |
CN106587493A (zh) * | 2016-12-05 | 2017-04-26 | 太原昕美蓝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区净化养殖池塘的建设方法 |
CN106857368A (zh) * | 2017-03-15 | 2017-06-20 | 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水养殖系统 |
CN107018941A (zh) * | 2017-04-06 | 2017-08-08 | 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及浮箱 |
CN107410140A (zh) * | 2017-05-03 | 2017-12-01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
CN107410148A (zh) * | 2017-08-15 | 2017-12-01 | 六安市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 |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结构 |
CN107853232A (zh) * | 2017-11-24 | 2018-03-30 | 无锡流水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水鱼养殖水槽u型集污吸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7821301A (zh) * | 2017-11-24 | 2018-03-23 | 无锡流水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流水鱼内、外塘立体监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9792966A (zh) * | 2018-12-26 | 2019-05-24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小区 |
CN109792966B (zh) * | 2018-12-26 | 2021-06-22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流水生态养殖小区 |
CN110604093A (zh) * | 2019-10-15 | 2019-12-24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池塘跑道式循环水养鱼粪便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0734143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福建永前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池塘生态化水治理系统 |
CN111194704A (zh) * | 2020-01-15 | 2020-05-26 | 珠海市永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渔业养殖方法 |
CN111226849A (zh) * | 2020-01-15 | 2020-06-05 | 珠海市永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天然生态养殖系统 |
CN111587835A (zh) * | 2020-05-30 | 2020-08-28 | 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 一种循环流水高密度生态养鱼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982697A (zh) * | 2022-05-31 | 2022-09-02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多营养层级立体分区式池塘养殖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10203B (zh) | 2018-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10203A (zh) | 池塘循环流水四级生态种养方法 | |
CN205596919U (zh) |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 | |
CN102742536B (zh) | 一种生态型海水名贵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04585097B (zh) | 一种循环式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 |
CN100418411C (zh) | 一种兼具节水和安全功能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 | |
CN204968967U (zh) | 基于生态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3461263B (zh) |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 | |
CN103563818B (zh) | 藻菌水系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01481180A (zh) | 一种养猪废弃液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094885A (zh) | 一种高效低碳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 | |
CN102067824A (zh) | 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 | |
AU2020103871A4 (en) | A self-purification system for crab pond aquaculture with air stripping and water retracing flowing around the whole pond | |
CN106922592A (zh) | 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 | |
CN108849693A (zh) |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环形槽养殖系统 | |
CN106234270A (zh) | 一种循环流水养鱼系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 |
CN104743755A (zh) | 一种存栏3000头以上牧场型干清粪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方法 | |
CN108569820A (zh) |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 |
CN112806307A (zh) | 一种鱼菜贝共生型工程化循环水双层养殖槽 | |
CN104108840A (zh) | 一种水冲粪式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方法 | |
CN208972345U (zh) |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环形槽养殖系统 | |
CN110089483A (zh) | 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 |
CN203912851U (zh) | 一种新型干清粪式育肥栏 | |
CN204742224U (zh) |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 |
CN111602627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菱鲆生态养殖设备 | |
CN207284796U (zh) | 一种鱼类池塘圈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2 Address after: 213001 Tianshan Garden 135,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Mingm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1 No. 289-1 Changzhou Changjiang Middle Road,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AQUATIC PRODUCT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