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3151A - 片材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93151A CN105593151A CN201380079963.9A CN201380079963A CN105593151A CN 105593151 A CN105593151 A CN 105593151A CN 201380079963 A CN201380079963 A CN 201380079963A CN 105593151 A CN105593151 A CN 1055931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material
- pressing
- pad
- sheet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4—Buckling folders
- B65H45/142—Pocket-type folders
- B65H45/144—Pockets or stops therefor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通过压靠而使片材停止的减速单元的片材折叠装置。作为该减速单元,在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棒状构件的前端设置橡胶等按压构件。使按压构件与片材倾斜地接触,使片材减速。由于橡胶表面的整体未与纸紧贴,因此起到避免纸产生褶皱这样的效果。而且,按压构件由跷跷板机构支承。由于跷跷板机构而橡胶均匀地与片材接触,折叠品质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具备用于使印刷纸等片材在移送路径上暂时停止或减速的片材减速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片材折叠装置,已知有如下装置,其具备:将层叠于片材装载部上的片材逐张地抽出而移送的片材移送单元;阻止由该片材移送单元移送的片材的行进的片材限动件;夹着由片材限动件阻止行进而局部挠曲的片材的挠曲部分而进行折弯的片材折弯单元(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38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23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41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37978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具备橡胶的抑制构件在规定的轴上安装成能够旋转,利用电磁元件将抑制构件向纸压紧而使纸停止。然而,在该处理方法中,由于橡胶表面的整体紧贴于纸,因此纸会与抑制构件一起移动,或者在纸上产生褶皱。这样的话,无法确保稳定的折叠位置。
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公开了从垂直上方将压紧件压紧而使片材停止的技术。然而,在该处理方法中,由于较强地按压片材,因此存在给片材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对纸等片材造成的损伤,并将片材在规定的位置处准确地折叠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具备:片材移送单元11、12、13、14,将片材S沿着规定的路径进行移送;片材减速单元6a、6b,使利用所述片材移送单元移送中的所述片材的至少一部分减速;折弯单元11、13及11、14,将由于利用所述片材减速单元进行减速而挠曲的所述片材的部分折弯;及控制部,对所述片材减速单元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片材减速单元具备:
引导构件62,接纳利用所述片材移送单元移送中的所述片材;
抑制构件,所述抑制构件包括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的板状的按压构件63、及按压构件安装部66,该按压构件安装部66在面向所述片材的端面上设置所述按压构件且在预先确定的支点63处被保持为能够旋转,所述抑制构件利用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ED1将沿着所述引导构件行进的所述片材向所述引导构件压紧;及
抑制构件驱动部65,以所述支点为中心使所述抑制构件旋转,
所述抑制构件取得待机位置和按压位置,该待机位置是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片材未相接的位置,该按压位置是虽然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与所述片材相接但是所述按压构件的面的整体与所述片材未相接的位置,
所述抑制构件通过向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而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并通过向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返回,
所述抑制构件驱动部按照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指令,使所述抑制构件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旋转,
所述抑制构件被保持为关于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转动,
所述抑制构件通过利用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将所述片材向所述引导构件压紧时的反作用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辅助引导构件拉出的状态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辅助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辅助引导构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辅助引导构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内部构造的说明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局部性地剖切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抑制构件的周边的侧视图。该图示出待机位置。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抑制构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抑制构件的动作说明图(比较例)。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减速单元的说明图(时间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校正表的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驱动时间设定表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片材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21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俯视图。
图22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主视图。
图23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24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
图26是变形例的片材减速单元的作用的说明图(实验值的坐标图)。
图27是片材斜行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的立体图。片材折叠装置1具备:朝向装置1的内部下降倾斜的片材储料器2;位于其下方的排出托盘80;用于指定片材(纸)的折叠方法的操作面板PAN。排出托盘80是片材的出口E。
如图2所示,片材折叠装置1的背面被拆卸。该背面成为利用弯曲的内面来承受从后述的片材减速单元6a及6b突出的片材的辅助引导构件90。
辅助引导构件90的内面如图3所示。沿着片材的行进方向设置多个(9个)板。这些板的形状都相同,其形状大致将板以一半的椭圆状(半卵型)切口。其角部成为大致四分之一的圆弧。
如图4及图5所示,辅助引导构件90通过设置于其内面的板的截面来承受从片材减速单元6a及6b突出的片材。
通过设置辅助引导构件90,能够使片材减速单元6a及6b比片材小,因此能够使片材折叠装置1为小型。
参照图6进一步进行说明。片材储料器2是将能够折叠的片材S(在本例中定形的格式纸)以层叠状态贮存的部分。在片材储料器2的倾斜方向下侧的一端部上设置由橡胶等构成的处理板3。层叠在片材储料器2上的片材S由处理板3处理,从上层的片材S依次逐张地抽出。在片材储料器2的前方设有对通过了处理板3上的片材S进行引导的滑行板4。在靠近该片材储料器2的端部设有由橡胶等构成的处理板5。
除了该摩擦式以外还有公知的吸气式。作为供给单元,可以采用摩擦式、吸气式或其他的手段。
10是设置在处理板3、5的上方且与通过处理板3、5的片材S的上表面进行滚动接触的供给辊。
11是位于通过处理板5与供给辊10之间而被抽出的片材S的下游侧的驱动辊。
12、13、14是与驱动辊11外接而进行同步旋转的从动辊。
15、16是将通过了驱动辊11与从动辊14之间的片材S向出口E(其与排出托盘80连通)移送的搬运辊。
辊10~16构成将片材S沿着规定的路径进行移送的片材移送单元。
驱动辊11及从动辊13也是将因片材减速单元6a而挠曲的片材的部分进行折弯的折弯单元。驱动辊11及从动辊14也是将因片材减速单元6b而挠曲的片材的部分进行折弯的折弯单元。
17是对供给辊10、驱动辊11及搬运辊151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片材移送单元驱动部)。
18是传递马达17的动力的传动部。传动部18具备:设置在马达17的输出轴上的滑轮18a;设置在与驱动辊11同轴上的滑轮18b;设置在与供给辊10同轴上的齿轮18c;与该齿轮18c外接啮合的齿轮18d;设置在与该齿轮18d同轴上的滑轮18e;设置在与搬运辊15同轴上的滑轮18f及齿轮18g;与该齿轮18g外接啮合的齿轮18h;设置在与该齿轮18h同轴上的滑轮18i;卷挂在滑轮18a、18b、18e及18i上的同步带18j;设置在与搬运辊16同轴上的滑轮18k;以及卷挂在滑轮18f和18k上的平带18n。
通过使马达17旋转,不仅能够使供给辊10和驱动辊11旋转,而且能够使与驱动辊11外接的从动辊12、13、14及搬运辊15、16一齐旋转。但是,供给辊10通过设置在同轴上的未图示的离合器的作用而间歇旋转。由此,能够一边使驱动辊11与从动辊12、13、14连续旋转,一边将片材储料器2上的片材S通过间歇旋转的供给辊10逐张地以规定的时刻抽出。
19是将通过了驱动辊11与从动辊14之间的片材向出口E引导的搬运通路。搬运通路19具备平行地相对而接近配置的上下一对板19a、19b。下部侧的板19b为了使搬运辊15、16的外周部露出而局部地切口。
6a及6b分别是片材减速单元。在图6的例子中,在面向驱动辊11的外周的位置,片材减速单元6a和6b分别朝向斜上方和斜下方配置。片材减速单元6a与6b之间的角度为约90°。片材减速单元6a、6b分别以使所述片材移送单元进行的移送中的片材S挠曲的方式使其暂时减速。需要说明的是,“减速”也包括使片材S完全停止的情况。
上部侧的片材减速单元6a使通过驱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而被送入的片材S减速。下部侧的片材减速单元6b使通过驱动辊11与从动辊13之间而被送入的片材S减速。
图7~图9是片材减速单元6a、6b的说明图。片材减速单元6a与6b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无需区分两者时,省略“a”“b”的符号。
片材减速单元6具备上部引导板61和下部引导板62,该上部引导板61和下部引导板62隔着容许片材S的进入的间隙G而相互平行地接近相对。上部引导板61和下部引导板62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等而形成。在上部引导板61与下部引导板62之间形成的间隙G例如为1~3mm左右。
63是将进入到间隙G内的片材S从其厚度方向朝向间隙G的内面(在本例中为下部引导板62的上表面)压紧的橡胶制的垫。垫63为了抑制间隙G内的片材S的挠曲变形而设置在间隙G的片材S出入的接纳端侧。在图7中,右侧为片材S的行进方向。当片材S折弯时,片材S从行进方向向相反侧返回。
64是使垫63在预先确定的待机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垫移动单元。图7示出垫63的待机位置。关于待机位置和按压位置,在后文详细说明。
垫移动单元64包括:作为驱动源而设置在上部引导板61上的电磁元件65;将垫63安装于底面的垫固定杆66;向垫固定杆66传递电磁元件65的伸缩驱动力的传动连杆67。
如图8及图9所示,垫固定杆66沿着上部引导板61向与片材相对于间隙G的进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垫固定杆66的延伸方向与片材S的端部平行。在垫固定杆66的中央部安装有托架66a。在垫固定杆66的长度方向两端也安装有左右一对托架66b。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对垫固定杆66的部分施加的阴影是为了明确表示垫固定杆66,并非表示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8及图9表示按压位置,但是垫63的面的整体与片材S的上表面或下部引导板62的内面相接。图8及图9的按压位置与图11中说明的按压位置稍有不同。
另一方面,在上部引导板61上形成有将垫固定杆66的配置部分切下的长孔61a,并且形成有将该长孔61a的两端部分弯曲而成的托架61b、61b。托架61b、61b和托架66b、66b分别由枢轴68、68连结。电磁元件65的伸缩杆65a和托架66a由传动连杆67连结。在对电磁元件65进行伸缩驱动时,垫固定杆66以枢轴68为中心旋转(进行圆弧运动)。由此,垫63在待机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托架61b也可以不切起而使用金属的块等。
在伸缩杆65a设有螺旋弹簧69。在由于该弹簧的弹性而电磁元件65未被驱动时,垫63处于待机位置。当电磁元件65被驱动时,伸缩杆65a克服弹簧69的弹性而收缩,垫63向按压位置移动。电磁元件65在没有驱动电流时,伸缩杆65a因弹簧69的弹性而伸长,使垫63向待机位置移动。
如图8所示,在上部引导板61设有片材进入传感器7。该传感器7检测向间隙G内进入的片材的端部。片材进入传感器7是例如反射型光电开关。
参照图10及图11,对于垫63的待机位置和按压位置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垫63(按压构件)和垫固定杆66(按压构件安装部)一并记为“抑制构件”。
垫63的厚度为图11(a)的a。在垫固定杆66的接近片材S的一方的端面(下表面)设置垫63。垫固定杆66在支点FC处被保持为能够旋转。支点FC相当于枢轴68。
AP是电磁元件65的驱动力的作用点,F是作用的力。
在图10及图11(a)中,抑制构件63、66处于待机位置。即,垫63是与片材S未相接的状态。图10的61c是用于将抑制构件63、66保留于待机位置的抑制构件限动件。
如图11(a)所示,在待机位置处,与垫63的面垂直的线和片材S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约55°。
在图11(b)中,对电磁元件65进行驱动,抑制构件63、66如点线那样移动,处于按压位置。即,利用垫63的边缘ED1将片材S向下部引导板62的内面压紧。在图11中,省略下部引导板62的显示。
边缘ED1是沿着片材S的行进方向存在的垫63的2个边缘中的距片材S的进入位置远的一方的边缘。边缘ED1与片材S相接是因为垫63的厚度a与从垫固定杆66的与片材S相接的端面(下表面)到支点FC的长度c之和比从支点FC到片材S的距离h稍小。
如图11(b)所示,在按压位置处,与垫63的面垂直的线和片材S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约76°。待机位置与按压位置的角度之差为约20°。
抑制构件63、66通过向与片材S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约20°而从待机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通过向与片材S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约20°而从按压位置向待机位置返回。
垫63的长度b比垫固定杆66的端面的长度d短。垫63靠近垫固定杆66的片材S的进入侧的端部设置。因此,垫63的端面的片材S的进入侧相反的一侧的边缘(按压构件安装部的边缘)ED2未由垫63覆盖。因此,图10及图11(a)(b)的抑制构件63、66具有2个边缘ED1和ED2。
在待机位置处,2个边缘ED1和ED2都未与片材S相接(未按压)。在按压位置处,边缘ED1与片材S相接,但是边缘ED2与片材S未相接。
若如图12(a)那样,在按压位置处2个边缘ED1和ED2都与片材S相接时,在垫63磨损的情况下,如图12(b)那样,金属部的边缘ED2先与片材S接触,存在无法使片材S停止的可能性。也可能会给片材S造成损伤。
因此,应如下方式地选择垫63的厚度a:即使在产品的期待寿命的范围内或者在检修的间隔内垫63发生磨损,也如图11(b)那样,在按压位置处边缘ED1与片材S相接但是边缘ED2与片材S未相接。
抑制构件63、66通过如图11(b)那样进行按压,而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1)垫63进行圆弧运动,通过其边缘ED1对片材S施加制动,因此能够牢固地保持片材S,即使在片材S厚且快速移动时,也能够充分地减速。除了电磁元件65的驱动力之外,由于在片材S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垫63被向片材S的行进方向拉拽,由此垫63进一步进行圆弧运动。其结果是,垫63更强地压紧于片材S,因此能够得到更大的制动力。通过利用边缘ED1施加制动,由此能够利用片材S的行进力而有效地进行减速。
(2)通过在抑制构件63、66设置2个边缘ED1和ED2,在片材S向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时,不会妨碍片材S的行进,或者不给片材S造成损伤。在片材S沿行进方向前进时,沿着下表面(下部引导板62的内面)行进,但是在向相反方向返回时,沿着上表面(垫63的面)行进。此时,由于在边缘ED1与ED2之间不存在垫63,因此妨碍片材S的行进这样的情况减少。
(3)在按压位置处,与垫63的面垂直的线和片材S的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小于90°,由此能够充分地使片材S减速,并且能够确保稳定的折叠位置。若角度成为90°而垫63的面的整体与片材S接触,则无法确保稳定的折叠位置。若角度超过90°,则无法阻止片材S。与上述(1)相反,由于片材S的行进力而制动变弱。
图11(c)示出使垫63的长度b与垫固定杆66的端面的长度d相同的例子。在该例子中,边缘ED2不存在。图11(c)的实施例无法起到上述(2)的效果,但是起到上述(1)及(3)的效果。
参照图13,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控制系统。
CONT是基于来自操作面板PAN及多个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电磁元件65a、65b及马达17的控制部。控制部CONT包括CPU、ROM、RAM、I/O。CPU通过执行存储于ROM的程序而进行控制。
从操作面板PAN发出例如对片材S的折叠方法进行指示的信号。关于折叠方法,参照图20及其说明。
与控制部CONT连接的传感器如下述那样。
片材尺寸传感器SS是检测放置于片材储料器2的片材S的尺寸的传感器。所检测的大小为A4、A3等。片材尺寸传感器SS为公知,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也存在取代片材尺寸传感器SS而从操作面板PAN输入片材S的尺寸的情况。存在无需设置片材尺寸传感器SS的情况。
供纸传感器FS是检测向片材移送单元10~16取入片材S的情况的传感器。供纸传感器FS例如是光学式的传感器(光断续器等),例如设置在处理板3或供给辊10的附近。
片材进入传感器7a、7b是检测片材S向片材减速单元6a、6b的进入的传感器。该设置位置的例子如图8所示。
排纸传感器ES是检测折叠的片材S的排出的传感器。排纸传感器ES设置于出口E。
回转式编码器RE是检测驱动辊11的旋转量的传感器。回转式编码器RE的旋转轴直接或经由齿轮等传递机构而与驱动辊11的旋转轴连接。当驱动辊11旋转时,根据其旋转角度而回转式编码器RE输出脉冲。例如,驱动辊11每旋转Δθ而输出1个脉冲。通过对脉冲进行计数能够获知驱动辊11的旋转角。而且,基于脉冲的数目而可知片材S的移动量。
参照图14,说明对抑制构件63、66的控制。图14示出片材减速单元6a的控制系统或片材减速单元6b的控制系统。两者的控制内容大致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不标记“a”“b”,不区分片材减速单元6a与6b。
图14的控制系统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实现。该控制系统也通过IC等硬件来实现。
100是在从通过片材进入传感器7检测到片材S的进入(片材S的端部)的时刻(图15的t0)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图15的T1,脉冲的数目PN1,进行了后述的校正的情况的校正后的脉冲数PN1’)的时刻(图15的t1),以开始电磁元件65的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
101是电磁元件驱动时间设定部,其设定对电磁元件65进行驱动的时间(图15的T2),在经过了该时间的时刻(图15的t2),以使电磁元件65的驱动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
102是基于马达17的驱动信息(例如电流值)来算出马达17的驱动速度的速度算出部。例如,在驱动电流为I0、I1、I2时,能够预知驱动速度为v0、v1、v2的情况,因此利用此来算出速度。
SW是对于从电源PS流向电磁元件65的电流进行接通切断的开关。开关SW通过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100的输出而成为接通,通过电磁元件驱动时间设定部101的输出而切断。
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100包括:基于来自操作面板PAN的片材S的折叠方法的指示及片材尺寸传感器SS的输出来设定驱动抑制构件63、66的电磁元件(抑制构件驱动部)65的驱动开始时刻的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驱动开始信息设定部)1001;在片材进入传感器7检测到片材S时,开始回转式编码器RE的输出脉冲的计数的计数器1002;将计数器1002与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1001的输出进行比较,在一致时向开关SW输出接通信号的比较器1003;存储对应于马达(片材移送单元驱动部)17的驱动速度而确定的调整时间的校正部(校正表)1004。
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1001基于折叠方法的形态(两折、三折等)和片材S的大小(A3、A4等)来确定折叠位置。确定折叠位置的顺序公知,因此省略说明。由回转式编码器RE的输出脉冲的数目PN1(在进行了校正的情况下为校正后的脉冲数PN1’)来表现作为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1001的输出的折叠位置。
计数器对t0以后的输出脉冲的数目进行计数。比较器1003在计数了的脉冲的数目成为PN1(或PN1’)时将电磁元件65设为接通。期间T1相当于回转式编码器RE输出PN1(或PN1’)个脉冲所需的时间。作为抑制构件63、66施加制动的对象的片材S的位置(相当于PN1或PN1’)未变化,但是根据马达17的旋转速度的大小而期间T1变化。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1001也可以看作对应于折叠位置来设定电磁元件65的接通的时刻。
然而,在从电磁元件65的接通到利用抑制构件63、66而制动力起作用为止的期间存在规定的时间延迟ΔT。校正部(校正表)1004进行将ΔT的影响除去的校正。例如,具有图16所示的校正表,根据马达17的驱动速度而对PN1的值进行校正,形成为PN1’。在图16的例子中,在驱动速度=第一速度时,从PN1减去λ1。PN1’=PN1-λ1。PN1’对应于进行了校正时的从片材的检测到片材的抑制为止的实际的期间。该校正也可以通过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1001进行。或者,与计数器1002的输出相加。λ2、λ3也同样。
如上所述,虽然因马达17的驱动速度而折叠位置(脉冲数PN1)未变化,但是因时间延迟ΔT而产生的脉冲的数目变化,因此需要校正部1004。校正部1004也可以看作使用调整值λ1、λ2、λ3来调整电磁元件65的接通的时刻。
调整值基于从待机位置向按压位置的移动所需的时间ΔT来确定。调整值的绝对值在马达17的驱动速度越大时越变大。换言之,马达17的驱动速度越大,通过校正而t1越接近于t0。当第一速度下的延迟设为ΔT1时,在ΔT1处回转式编码器RE输出的脉冲的数目相当于调整值(校正值)λ1。
电磁元件驱动时间设定部101具有例如图17那样的表。根据该图,在片材S为第一尺寸且马达17的驱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时,电磁元件65的接通时间T2成为τ11。
在图17中,片材S的移送速度越大则驱动时间τ越长,片材S的大小(质量)越大则驱动时间τ越长。当尺寸按照第一尺寸~第四尺寸的顺序增大,速度按照第一速度~第三速度的顺序升高时,为τ11<τ12<τ13<τ14,τ11<τ21<τ31。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即使片材S的质量不同,电磁元件65的驱动时间也不变化。这种情况下,成为τ11=τ12=τ13=τ14。
抑制构件63、66是用于对片材S进行减速,使片材S挠曲,并利用折弯单元(驱动辊11及从动辊13)使挠曲的部位折弯的结构。为了实现该目的,抑制构件63、66必须使片材S充分减速。减速所需的时间是片材S的尺寸(质量)与其行进速度的函数。片材S的运动能量与质量成比例,且与行进速度的平方成比例,因此图17的表的驱动时间τ如上所述,以在片材S的移送速度越大时越长且在片材S的大小越大时越长的方式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驱动时间τ变得过长时,会妨碍片材S向折弯单元的移动。驱动时间τ优选长至使片材S挠曲成实现上述目的的程度且短至不会妨碍片材S向折弯单元移动的程度。
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100在片材S的大小比预先确定的阈值小时,取代片材进入传感器7,基于供纸传感器FS的输出来设定驱动开始时刻。该处理流程图如图18所示。
若片材S小,则基于片材进入传感器7的输出而驱动抑制构件63、66的话,有时会来不及。例如,图15的T1比时间延迟ΔT短或者为相同程度的情况。此时,若基于供纸传感器FS的输出来设定驱动开始时刻,则能够将T1取得充分长,因此能够使抑制构件63、66与适当的位置接触。
所述阈值基于例如T1与ΔT的关系来确定。例如,在基于校正部1004的校正结果为0或比规定值(估计了用于提高可靠性的富余度的值)小时,使用供纸传感器FS的输出。
说明具备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片材减速单元6a、6b的片材折叠装置的作用。
图19示出片材减速单元6a、6b中的任一个垫63都处于按压位置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如以下那样,根据作用的状况而处于待机位置或按压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
在图19中,片材S首先通过驱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而被送入位于上方的片材减速单元6a的间隙G内。
此时,垫63处于待机位置而容许片材S向间隙G内的进入。
当由片材进入传感器7检测到片材S时,基于该检测信号来驱动电磁元件65,由此垫63向按压位置移动。
片材S由垫63压紧于间隙G的内面。片材S由垫63和下部引导板62夹持,其行进被阻止。
片材S的后端侧处于驱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从这两个辊11、12向前方(下游)持续传送。在驱动辊11与垫63之间,片材S向下方挠曲。该挠曲部分Sa被卷入驱动辊11与从动辊13之间。
通过驱动辊11和从动辊13将片材S的挠曲部分Sa折弯,并且片材S以该折弯部分为先行端而被送入到位于下方的片材减速单元6b的间隙G内。
与片材减速单元6a同样,片材S挠曲,该挠曲部分Sb被卷入驱动辊11与从动辊14之间。
通过了驱动辊11与从动辊14之间的片材S由搬运通路19向外部排出。
根据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片材折叠装置,能够进行图20所示的各种折叠方法。图20(a)表示外三折,图20(b)表示内三折,图20(c)表示四折。
与片材减速单元6a、6b中的任一方接近地设置未图示的开闭装置,利用所述开闭装置禁止片材S向该间隙G内的进入,并且仅通过另一方的片材减速单元使片材S减速,由此能够如图20(d)那样将片材S进行两折。
进行图20的哪种折叠方法取决于垫63的动作时刻。该动作时刻通过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100来设定。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垫63及其移动单元64设置在下部引导板62的底面侧,进入到间隙G内的片材S由垫63压紧于上部引导板61的下表面(内面)。
形成间隙G的上下一对引导构件并不局限于上部引导板61、下部引导板62那样的板材。也可以通过将多个棒材平行地重叠来构成引导构件。
在上述的图8及图9中,垫固定杆66的枢轴68、68转动自如地保持于上部引导板61的托架61b、61b。托架61b、61b与上部引导板61一体地构成,因此垫固定杆66除了通过枢轴68、68而旋转的点之外不会移动,与上部引导板61及下部引导板62的位置关系一定。即,垫固定杆66的位置固定。这也可以说是与通过它们之间的片材S的关系。
如图11所示,垫63通过与片材S接触而发挥制动力,使片材S停止。垫63与片材S的接触优选在垫63的长度方向(与片材S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与图11垂直的方向)上同时且同程度地进行。换言之,优选在垫63的任意的部位同时产生图11(b)的状态。
假设上述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例如,产生垫63的一端与片材S接触但是另一端还未接触这样的现象的情况下,在该一端,片材S停止,相对于此,在该另一端,片材S未充分停止,可能还会移动。这种情况是指片材倾斜移动,即产生斜行的情况。其结果是,产生折叠的片材S的端点不一致这样的现象。这会导致片材折叠的品质的降低。这不是优选的现象,应进行改善。
为了满足上述条件,只要将垫固定杆66相对于上部引导板61及下部引导板62准确地平行安装即可。然而,由于工作精度的关系而会产生些许的误差。而且,即使在由于长期间的使用而垫63不均匀地磨损的情况下,上述条件也会不再满足。当上述条件即使稍稍不满足时,也会产生上述不良情况的现象。例如,即使垫固定杆66的从一端的枢轴68至下部引导板62为止的距离与从另一端的枢轴68至下部引导板62为止的距离之差为0.5mm左右,也会产生上述不良情况的现象。
图21~图24示出具备满足上述条件且能够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现象的产生的机构的减速单元6。根据该减速单元6,垫63与片材S的接触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同时且同程度地进行。
图21是变形例的减速单元6的俯视图,图22是其主视图,图23是其右侧视图,图24是分解组装图。
在这些图中,与图7~图10所示的要素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CA是跷跷板的支点(垫固定杆66的旋转轴)。
161是垫固定杆保持部,该垫固定杆保持部安装在将上部引导板61的端部垂直地弯曲而构成的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上。垫固定杆保持部161分别设有接纳枢轴68的轴孔161h,垫固定杆保持部161具备相互平行地设置的侧面161b、161b和对它们进行支承且与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相对的基部161c。在图的例子中,垫固定杆保持部161是将板状的构件折弯而成的结构。
垫固定杆保持部161利用2个螺钉(未图示)而安装于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这些螺钉分别经由垫圈C2、C2而固定于安装板162。垫圈C2、C2贯通的基部161c的孔(虽然进行了图示,但是未标注符号)比垫圈C2、C2稍大,因此垫固定杆保持部161相对于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能够稍微移动。
在基部161c与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的大致中央分别设有供传动连杆67及伸缩杆65a通过的充分大小的孔(虽然进行了图示,但是未标注符号)。垫圈163通过基部161c的该孔而嵌入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的该孔。由于被安装板162按压,因此垫圈163不会脱落。在垫圈163也设有供传动连杆67及伸缩杆65a通过的充分大小的孔。利用垫圈163,垫固定杆保持部161能够转动。旋转的中心是传动连杆67及伸缩杆65a、即电磁元件65的驱动轴。
因此,垫固定杆66以其规定位置(例如中央)的一点为支点CA而被支承,绕着该支点CA能够移动。旋转轴是与片材S的行进方向平行的轴。在上述例子中,旋转轴是电磁元件65的驱动轴。能够旋转的范围只要些许就足够。例如在垫固定杆66的端部为0.5mm左右。
在上述例子中,在垫圈C2、C2的外侧设置摩擦施加单元164、164。摩擦施加单元164具备螺钉164a、螺旋弹簧164b及垫片164c。在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设有比螺钉164a大的孔(虽然进行了图示,但是未标注符号),通过该孔而螺钉164a固定于基部161c的螺纹孔(虽然进行了图示,但是未标注符号)。摩擦施加单元164未阻止垫固定杆保持部161的移动,但是由于垫片164c与跷跷板机构安装部61V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使垫固定杆保持部161难以移动。该摩擦力通过转动螺钉164a能够调整。摩擦施加单元164是用于防止垫固定杆66随意地摇摇晃晃移动的结构。通过摩擦施加单元164,电磁元件65被驱动而垫63与片材S接触,向片材S施加规定的载荷F,在其反作用超过所述摩擦力时,垫固定杆66初次旋转。将为了使垫固定杆66移动所需的最小的力设为阈值Fth。阈值Fth对应于所述摩擦力,能够利用螺钉164a进行调整。
摩擦施加单元164也可以设置于侧面161b。
摩擦施加单元164也可以是向垫圈163施加摩擦的结构。例如,具备与垫圈163的侧面接触的1个或多个制动块,从而能够调整其接触压力。
摩擦施加单元164也可以使海绵或树脂等与垫固定杆保持部161直接接触。
摩擦施加单元164可以不仅使用机械性的力,也可以使用电磁性的力。例如,在垫固定杆保持部161上设置永久磁铁/电磁铁,在上部引导板61或下部引导板62设置电磁铁/永久磁铁,利用它们之间的吸引/排斥的力来调整垫固定杆66的移动容易度。
图25是上述例的动作的说明图。该图是观察片材S的进入方向的垫固定杆66的主视图。从侧面观察的垫固定杆66的移动与图11相同。
CA是旋转轴/支点。在该例子中,是电磁元件65的驱动轴。
垫固定杆66以CA为支点如跷跷板那样移动。由此,垫63与片材S的间隔在全部的部位相同。垫63与片材S的接触在其长度方向上同时且同程度地进行。利用摩擦施加单元164的作用,在施加了阈值Fth以上的载荷F时,垫固定杆66移动。在为了保养而打开盖来向减速单元6露出时,即使作业者意外地与垫固定杆66或垫固定杆保持部161接触,只要此时的力比阈值Fth小就不会移动。
阈值Fth为例如1000gf~1500gf。阈值Fth过小时,斜行的程度产生偏差,过大时在跷跷板的动作完成之前需要时间,在满足上述条件之前会消耗较多的片材S。阈值Fth优选以满足能够抑制斜行且跷跷板的动作完成之前的张数为规定数量以下这样的条件的方式确定。
从垫63向片材S施加的载荷F主要以片材S的速度/重量/令重为起因且并不一定。使片材S静止的力的大部分可认为是垫63承受片材S自身的行进力而产生的力(与楔子同样的作用)。该力根据时间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元件65的强度与载荷F几乎无关。电磁元件65的作用是使垫63与片材S紧贴的作用,仅是电磁元件65的力的话,片材S不会静止。
在能够选择多个片材折叠装置的片材输送的速度的情况下,在速度最慢,因此载荷F最小的速度(最低速)下,可以按照满足所述条件的方式确定阈值Fth。即使在载荷小时,若本跷跷板机构发挥作用,则在载荷大时也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垫63与片材S的接触在其长度方向上同时且同程度地进行。若载荷F变大,则本跷跷板机构产生的斜行减轻效果升高,因此若在最低速下发挥斜行减轻效果,则在其他的速度下也会发挥斜行减轻效果。
图26示出图21~图24的减速单元6的实测结果。该图是关于上部侧的片材减速单元6a的垫固定杆66,从其正面观察下将其左端提升0.5mm的情况、将右端提升了0.5mm的情况的测定结果。但是,该0.5mm是偏移量,将垫63与片材S的间隔在全部的部位相同的状态设为0mm。
图26的横轴表示折叠次数(片材张数)。该图是将20张的片材S折叠时的图。纵轴表示斜行的程度(单位为mm)。这对应于图27的x。图27的实线表示未产生斜行的片材S,点线表示产生斜行的片材S。相对于片材S的行进方向,右为正,左为负。
从图26可知,第五张以后斜行的程度成为0.5mm以下,较稳定。
根据图21~图24的减速单元6,垫63与片材S的接触被自动地调整,以在垫63的长度方向上同时且同程度地进行。不产生斜行,或者即使产生也微小,不会产生片材折叠的品质的降低。
图21~图24的减速单元6吸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尺寸误差、时效变化,能够提供优异的品质的片材折叠。
标号说明
6a、6b片材减速单元
7、7a、7b片材进入传感器
11驱动辊(片材移送单元、片材折弯单元)
12从动辊(片材移送单元)
13从动辊(片材移送单元、片材折弯单元)
14从动辊(片材移送单元、片材折弯单元)
17马达(片材移送单元驱动部)
61上部引导板
62下部引导板(引导构件)
63垫(按压构件、抑制构件)
64垫移动单元
65电磁元件(抑制构件驱动部)
66垫固定杆(按压构件安装部、抑制构件)
161垫固定杆保持部
163垫圈
164摩擦施加单元
100电磁元件接通信号产生部
1001电磁元件接通位置设定部(驱动开始信息设定部)
1002计数器
1003比较器
1004校正部
101电磁元件驱动时间设定部(驱动时间设定部)
CA旋转轴/支点
CONT控制部
ES排纸传感器
FS供纸传感器
G间隙
PS电源
RE回转式编码器
S片材
SS片材尺寸传感器
SW开关
Claims (3)
1.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具备:片材移送单元,将片材沿着规定的路径进行移送;片材减速单元,使利用所述片材移送单元移送中的所述片材的至少一部分减速;折弯单元,将由于利用所述片材减速单元进行减速而挠曲的所述片材的部分折弯;及控制部,对所述片材减速单元进行控制,所述片材折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减速单元具备:
引导构件,接纳利用所述片材移送单元移送中的所述片材;
抑制构件,所述抑制构件包括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的板状的按压构件、及按压构件安装部,该按压构件安装部在面向所述片材的端面上设置所述按压构件且在预先确定的支点处被保持为能够旋转,所述抑制构件利用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将沿着所述引导构件行进的所述片材向所述引导构件压紧;及
抑制构件驱动部,以所述支点为中心使所述抑制构件旋转,
所述抑制构件取得待机位置和按压位置,该待机位置是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片材未相接的位置,该按压位置是虽然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与所述片材相接但是所述按压构件的面的整体与所述片材未相接的位置,
所述抑制构件通过向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而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并通过向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待机位置返回,
所述抑制构件驱动部按照来自所述控制部的指令,使所述抑制构件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旋转,
所述抑制构件被保持为关于与所述片材的行进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转动,
所述抑制构件通过利用所述按压构件的边缘将所述片材向所述引导构件压紧时的反作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备摩擦施加单元,该摩擦施加单元向所述抑制构件施加规定的摩擦力,以避免所述抑制构件因比预先确定的阈值Fth小的所述反作用而发生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移送单元以预先确定的多个速度中的任一个速度移送所述片材,
所述阈值Fth被确定为:在以所述多个速度中的最慢的速度移送所述片材的情况下,所述抑制构件因所述反作用而发生转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76502 WO2015045142A1 (ja) | 2013-09-30 | 2013-09-30 | シート折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93151A true CN105593151A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274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9963.9A Pending CN105593151A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片材折叠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207733A1 (zh) |
EP (1) | EP3028975A1 (zh) |
JP (1) | JP6010701B2 (zh) |
CN (1) | CN105593151A (zh) |
WO (1) | WO201504514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24325A (en) | 1971-03-22 | 1973-07-25 | Broadbent & Sons Ltd Thomas | Self-centering crossfolder |
US3874652A (en) * | 1972-05-08 | 1975-04-01 | Decision Consultants | Apparatus for feeding sheet material from the bottom of a stack |
JPS6023253A (ja) * | 1983-07-20 | 1985-02-05 | Fuji Xerox Co Ltd | 紙折り装置 |
US4701155A (en) | 1986-07-11 | 1987-10-20 | R. Funk & Co., Inc. | Buckle chute folder with clamp |
JP3169668B2 (ja) | 1992-02-24 | 2001-05-28 |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 紙折り機 |
JPH11106127A (ja) * | 1997-10-03 | 1999-04-20 | Minolta Co Ltd | 紙折り装置 |
US6663551B2 (en) * | 2001-10-26 | 2003-12-16 | Pitney Bowes Inc. | Buckle chute folding machine with a deflector control mechanism |
JP4152401B2 (ja) * | 2005-06-15 | 2008-09-17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束搬送装置 |
WO2013005296A1 (ja) * | 2011-07-05 | 2013-01-10 | 株式会社太陽技研 | シートストッパ及びシート折り装置 |
EP2824051B1 (en) * | 2012-04-24 | 2016-03-02 | Taiyougiken CO., LTD. | Sheet folding device |
-
2013
- 2013-09-30 JP JP2015538775A patent/JP601070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9-30 WO PCT/JP2013/076502 patent/WO20150451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30 EP EP13894132.3A patent/EP302897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9-30 US US14/917,117 patent/US2016020773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9-30 CN CN201380079963.9A patent/CN10559315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5045142A1 (ja) | 2017-03-02 |
JP6010701B2 (ja) | 2016-10-19 |
EP3028975A1 (en) | 2016-06-08 |
WO2015045142A1 (ja) | 2015-04-02 |
US20160207733A1 (en) | 2016-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02000A (en) |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letter stack | |
JP2010132368A (ja) | カール矯正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シート紙後処理装置 | |
CN105593151A (zh) | 片材折叠装置 | |
CN110270642A (zh) | 一种双伺服高速送料装置 | |
US1991003A (en) |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fee sheets | |
CN110155764B (zh) | 一种全自动盖章机 | |
CN102120372B (zh) | 一种全自动印刷制品及工艺品加工装置 | |
CN104245555B (zh) | 片材折叠装置 | |
US3008706A (en) | Signature collator | |
US747395A (en) | Feeder. | |
TWI572545B (zh) | 用於板片元件側向定位的裝置 | |
US3218060A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 |
US8356813B2 (en) | Paper feeder assembly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US1367257A (en) | Sheet-registering mechanism | |
US1098234A (en) | Paper-feeding machine. | |
US658705A (en) | Paper-feeding machine. | |
JPS5858575A (ja) | 定着装置 | |
CN217095385U (zh) | 一种整平机的入料装置 | |
US959319A (en) | Paper-feeding machine. | |
JP3761955B2 (ja) | ロールフィーダー | |
US1563383A (en) | Printing press | |
CN103600870B (zh) | 一种条烟包装机 | |
US1031344A (en) | Printing-press. | |
CN201342699Y (zh) | 一种人造板机械设备装板机的驱动装板机构 | |
US1889459A (en) | Folding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