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1957B -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1957B
CN105591957B CN201510794890.2A CN201510794890A CN105591957B CN 105591957 B CN105591957 B CN 105591957B CN 201510794890 A CN201510794890 A CN 201510794890A CN 105591957 B CN105591957 B CN 105591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node
flow control
control
h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48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1957A (zh
Inventor
赵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48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1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1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1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6Broadcast or multicas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istances, e.g. by selecting a route with minimum of number of h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节点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若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若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装置,控制组播流的转发,节省多归属网络的带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是一项在VPN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其中重要的一种为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Multiprotocol Border GatewayProtocol,MP-BGP)方式数据VPN,即使用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点到多点(Point-to-MultiPoint,P2MP)隧道作为承载隧道。
对于隧道的目的地址,目前可以通过手工指定或MP-BGP自动发现方式确定。目的地址确定后,就会创建目的地的隧道,组播流就会沿着隧道转发到目的地。
到对应目的地的隧道一旦建立,组播流量就会转发到对应的目的地,若目的地设备未对应该组播流的接收者,该组播流会被丢弃,这会造成在多归属组网下,带宽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不需要转发组播的节点接收到组播,而浪费带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该方法包括:
该控制节点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若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若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装置,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流控裁剪报文;所述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所述确定单元,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是否为入节点;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单元所在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通过对不需要转发组播流的下一跳设备进行组播流控制,使组播流不向该下一跳设备以及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出节点发送组播流,能够控制组播流的转发,节省多归属网络的带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归属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流控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流控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节点通知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4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2发送的控制节点取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2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
图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在不需要接收流量的出节点的上游节点将流量转发功能去使能,即控制组播流不再向下游节点转发。
本实施例中的出节点之外的节点包括:入节点,以及入节点和出节点之间的节点。为了描述方便,下文称出节点之外的节点为控制节点。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归属组网示意图。
图1中R2和R6为R1的下一跳设备,R4和R3为R2的下一跳设备,R5为R6的下一跳设备。CE1三归属到R4、R5和R6。R1为入节点,R3、R4和R5为出节点,R2和R6为中间节点,即入节点和出节点之间的节点。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流控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控制节点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若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节点不为入节点时,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本步骤中的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多归属组网中任一出节点确定不需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时,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以使上游节点进行流控。
出节点确定本地是否需转发从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
在对应的P2MP隧道绑定的VPN里,若不存在下游设备加入组播组中,则确定该出节点不需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
若存在下游设备加入组播组中,但是到所述组播组的源和汇集点(RendezvousPoint,RP)的路由的下一跳信息中均不包含入节点的地址,则确定该出节点不需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
若存在下游设备加入组播组中,且到所述组播组的源和RP的路由的下一跳信息至少其一含入节点的地址,则确定该出节点需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
流控裁剪报文携带裁剪标识,用于表明该报文为流控裁剪报文,需要针对发送该报文的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流控裁剪报文可以使用resv报文实现,其中,在resv报文中携带裁剪标识。
控制节点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控制节点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的具体方法,可以为确定本地是否已标记接收到过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如果是,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该种实现方式需在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针对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进行标记,表明已接收过流控裁剪报文。
还可以为确定是否针对除当前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之外的下一跳设备进行了流控处理,如果是,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否则,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这里的流控处理指控制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
步骤202,若该控制节点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所述携带裁剪信息的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当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无论该控制节点是否为入节点,都确定该控制节点需进行流控处理。
本步骤中进行流控处理时,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所述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具体包括如下两种实现方法:
第一种,控制节点删除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表项。
第二种,控制节点将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均为控制层面针对转发层面的处理,在不发生流控恢复的情况下,不会再向转发层面下发处理过LSP表项,这里所指的处理过的LSP表项针对上文的两种实现控制组播流方式而言的,如果是第一种方式即指控制节点删除的LSP表项;如果是第二种方式,则指置为无效的LSP表项。
本实施例中在保持了P2MP隧道中多归属应用中隧道建立的情况下,根据出节点需要实现了流量转发与裁剪,不会向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出节点发送组播流,从而能够节省多归属网络的带宽。
在一出节点确定本出节点由不需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变化为需要转发从入节点发来的组播流时,会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下面给出三个实现方式来详细描述如何实现流控恢复。
第一种实现方式:出节点直接向控制节点发送流控裁剪恢复报文,该控制节点的具体处理过程。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流控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301,控制节点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向所述下一跳设备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使所述下一跳设备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并在若所述下一跳设备不为出节点时,转发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控制节点的下一跳设备为出节点时,出节点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即可;若控制节点的下一跳设备不为出节点,则该下一跳设备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之后,继续向其下一跳设备转发,直到该控制节点通知报文到达出节点。
控制节点在接收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进一步地若确定本地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则针对所述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在具体实现时,这里的控制节点可能对一个也可能多个下一跳设备进行了流控,在恢复时,针对进行流控的所有下一跳设备均恢复组播流的转发。
步骤302,该控制节点当接收到一出节点因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而发送给本节点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对到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由出节点向控制节点单播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可能不是按照隧道发送的,因此,恢复组播流的发送不能直接针对转发该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设备恢复,而应该是到所述出节点的下一跳设备,即对应隧道的下一跳设备。
当一出节点确定本地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时,根据本地记录的控制节点的信息,向该控制节点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中记录的控制节点信息包括该控制节点的地址,用于使记录该控制节点信息的节点获知谁针对本节点进行了流控。
本步骤中对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进一步向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出节点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所述出节点,以及转发该通知报文的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
第二种实现方式,像流控裁剪报文一样,一级一级向上游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具体实现如下:
一出节点当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时,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控制节点接收到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本节点是否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如果是,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否则,将该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向入节点方向转发。
控制节点若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进一步向下一跳设备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下一跳设备,以及该下一跳设备对应的出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不再将本节点看作进行流控处理的节点。
第三种实现方式,同时采用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既能保证快速进行流控裁剪的恢复,也能保证控制节点正常接收到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节点对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包括:
若在转发层面存在到该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且置为无效,则恢复为有效;
若在转发层面不存在到该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则从控制层面下发该下一跳信息。
当一出节点是否转发组播流的状态变化时,能够快速进行转发与裁剪的切换。
如上三种实现方式中,控制节点在针对任一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向该下一跳设备对应的出节点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所述出节点,以及转发该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的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这里针对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可以为由于接收到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后的处理,也可以为接收到流控节点通知报文后的处理。
下面仍然以图1为例,详细描述实现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流控过程。在标识各节点时,为了唯一标识一个节点可以使用该节点的MPLS ID,或者使用该节点的环回口地址,环回口为配置的一个一个逻辑口。
R1的环回口地址为1.1.1.1,R2的环回口地址为2.2.2.2,R3的环回口地址为3.3.3.3,R4的环回口地址为4.4.4.4,R5的环回口地址为5.5.5.5,R6的环回口地址为6.6.6.6。
各出节点(R3、R4和R5)进行裁剪检测,当检测确定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时,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针对图1中的第一种网络情况,进行的流控具体如下:
假设在图1中的多归属组网中,由R3负责向CE1转发组播流,则出节点检测结果为R3需要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而R4和R5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因此,R4和R5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以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为例,该报文可以为resv报文。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结构示意图。
图4中使用三个字段(object class、c-type、裁剪标识)的内容(流控裁剪、裁剪、裁剪)表明该报文为流控裁剪报文。在具体实现时这三个字段的内容也可以使用不常用的,即现有实现中resv报文中未使用的代码字段标识。
裁剪序列号用于表明本出节点发送流控裁剪报文的次数,为了防止由于网络故障问题处理无效的流控裁剪报文。出节点可以在每次发送流控裁剪报文时递增该裁剪序列号。
出节点序列,由发送该报文的出节点的环回口地址和对应的裁剪序列号组成。即图4中的环回口地址4.4.4.4和裁剪序列号1。
出节点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沿着R4和R2之间的隧道到达R2。
R2接收到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确定本地只接收到该下一跳设备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即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针对该下一跳设备R4进行流控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如将下一跳设备R4对应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R2通知R4本节点R2为控制节点。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节点通知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使用三个字段(object class、c-type、流控标识)的内容(流控节点,流控裁剪、是)表明该报文为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其中,控制节点标识和控制节点地址可以使用同一地址标识,也可以使用不同地址标识,如图5中都使用节点2的环回口地址。
裁剪序列号,与下游发送来的流控裁剪信息中的序列号一致。
R4接收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时,获知针对本节点进行流控的控制节点为R2并记录。
R5同样会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R6接收到该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向上游继续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R1接收到该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接收到下一跳设备R6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未接收到R2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并且确定本节点为入节点,则针对下一跳设备R6进行流控。
R1进行流控处理后,向R5发送本节点为控制节点的控制节点通知,使R5获知R1为控制节点。
若某时刻R3出现故障,CE1变为向R4请求组播流,则R4检测到本节点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要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4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使用三个字段(object class、c-type、裁剪标识)的内容(流控裁剪、裁剪、恢复)表明该报文为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其中,裁剪序列号用于表明本出节点发送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次数,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流控裁剪报文和恢复流控裁剪报文的序列号独自递增,也可以不区分进行递增,即统一编号。
出节点序列,由发送该报文的出节点的环回口地址和对应的裁剪序列号组成。即图5中的环回口地址4.4.4.4和裁剪序列号2。
R2接收到R4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对本节点到该出节点R4所经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这里所经的下一跳设备即为R4。
R2向R4发送控制节点取消报文,使R4接收到该报文时,删除记录的控制节点。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2发送的控制节点取消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中使用三个字段(object class、c-type、流控标识)的内容(流控裁剪、流控节点、否)表明该报文为取消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其中,控制节点标识和控制节点地址可以使用同一地址标识,也可以使用不同地址标识,同图5中都使用节点2的环回口地址2.2.2.2。
裁剪序列号,与下游发送来的恢复流控裁剪信息中的序列号一致。
R4接收到取消控制节点通知报文时,删除记录的对应控制节点的信息。
针对图1中的第二种网络情况,进行的流控具体如下:
若CE1上最优路由从R5上学习到,则R5需要转发从入节点R1发送的组播流;R4和R3不需要转发从入节点R1发送的组播流,则R3和R4都会向上游,即入节点R1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同图4中的报文结构相同,裁剪序列号的大小由具体发送流控裁剪报文的次数决定,以裁剪序列号2为例。
R3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的结构与R4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的结构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裁剪序列号为1为例。
R2会接收到R4和R5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确定所有下一跳设备都已发送流控裁剪报文,则确定本节点不为控制节点,继续向上游,即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2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图8中使用三个字段(object class、c-type、裁剪标识)的内容(流控裁剪、裁剪、裁剪)表明该报文为流控裁剪报文。
其中,裁剪序列号用于表明控制节点R2发送流控裁剪报文的次数,为了防止由于网络故障问题处理无效的流控裁剪报文;可以在每次发送流控裁剪报文时递增该裁剪序列号。
出节点序列,由发送该报文的控制节点所对应的所有下游出节点的环回口地址和对应的裁剪序列号组成,针对每个出节点对应的序列号R1接收到的各出节点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中携带的序列号中最大的序列号,这里针对出节点R4以序列号2为例,针对出节点R3以序列号1为例。
R1接收到R2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未接收到R6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确定本节点R1为入节点,因此,在本节点上进行流控,不再向上游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R1在本地进行流控处理,即控制组播流不再向下一跳设备R2发送。
具体实现时,可以为将R2的下一跳信息置为不转发,即下一跳设备R2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R1向下游节点R2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R2接收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后,再分别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给R3和R4。
使接收到该通知报文的各节点获知控制节点的信息,用于自身需要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时快速进行流控裁剪恢复。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装置,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901、确定单元902、发送单元903和处理单元904;
接收单元901,用于流控裁剪报文;所述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确定单元902,当接收单元901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是否为入节点;
发送单元903,用于若确定单元902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单元所在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处理单元904,用于若确定单元902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较佳地,
处理单元904,具体用于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删除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或,将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较佳地,
接收单元901,进一步用于接收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确定单元90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单元901接收到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是否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
发送单元903,进一步用于当确定单元902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则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否则,将该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向入节点方向转发。
较佳地,
接收单元901,进一步用于接收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处理单元904,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单元901接收到一出节点因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而发送给本节点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对到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较佳地,
发送单元903,进一步用于处理单元904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向所述下一跳设备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使所述下一跳设备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并在若所述下一跳设备不为出节点时,转发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较佳地,
接收单元901,进一步用于接收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确定单元90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单元901接收到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时,确定本地是否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
处理单元904,进一步用于若确定单元902确定本地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则针对所述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较佳地,
发送单元903,进一步用于处理单元904在针对一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向该下一跳设备对应的出节点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所述出节点,以及转发该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的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
较佳地,
处理单元904,具体用于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若在转发层面存在到该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且置为无效,则恢复为有效;若在转发层面不存在到该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则从控制层面下发该下一跳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对不需要转发组播流的下一跳设备进行组播流控制,使组播流不向该下一跳设备以及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出节点发送组播流,能够控制组播流的转发,节省多归属网络的带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该控制节点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若确定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若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接收到一出节点因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而发送给本节点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对到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其中,所述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包括:
将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所述对到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包括:
若在转发层面存在到该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且置为无效,则恢复为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到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本节点是否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如果是,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否则,将该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向入节点方向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下一跳设备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使所述下一跳设备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并在若所述下一跳设备不为出节点时,转发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接收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时,若确定本地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则针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针对一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向该下一跳设备对应的出节点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所述出节点,以及转发该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的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
6.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装置,应用于多归属组网中的控制节点上,该控制节点为出节点之外的节点,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流控裁剪报文;所述流控裁剪报文为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的节点发送的;
所述确定单元,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是否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是否为入节点;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已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且本单元所在节点不为入节点,则向入节点方向发送流控裁剪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未接收到所有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流控裁剪报文,则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一出节点因由不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变为需转发入节点发送的组播流而发送给本节点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对到该出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将转发层面到所述下一跳设备的下一跳信息的LSP表项置为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恢复流控裁剪报文;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下一跳设备发送的恢复流控裁剪报文时,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是否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
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本单元所在节点针对该下一跳设备进行流控,则对该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否则,将该恢复流控裁剪报文向入节点方向转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组播流不向发送该流控裁剪报文的下一跳设备发送时,向所述下一跳设备发送控制节点通知报文,使所述下一跳设备记录控制节点的信息,并在若所述下一跳设备不为出节点时,转发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控制节点通知报文;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控制节点通知报文时,确定本地是否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本地控制了组播流不向下一跳设备发送,则针对所述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针对一下一跳设备恢复组播流的发送时,向该下一跳设备对应的出节点发送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使所述出节点,以及转发该取消控制节点的通知报文的节点删除本控制节点的信息。
CN201510794890.2A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591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4890.2A CN105591957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4890.2A CN105591957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957A CN105591957A (zh) 2016-05-18
CN105591957B true CN105591957B (zh) 2019-04-19

Family

ID=55931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4890.2A Active CN105591957B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195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365A (zh) * 2002-05-10 2002-11-06 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ip组播路由转发优化方法
CN1543161A (zh) * 2003-11-07 2004-11-03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Pim-sm的rp上协议处理的优化方法
CN101094175A (zh) * 2007-06-14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流量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02253A (zh) * 2007-08-13 2008-0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IPsec隧道中传输组播的方法、分支节点和中心节点
CN101394358A (zh) * 2008-10-30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组播转发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42564A (zh) * 2008-12-25 2009-05-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和nat设备
CN101588296A (zh) * 2009-06-16 2009-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组播报文的方法、头节点和尾节点
CN101710861A (zh) * 2009-12-25 2010-05-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2739521A (zh) * 2012-06-04 2012-10-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365A (zh) * 2002-05-10 2002-11-06 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ip组播路由转发优化方法
CN1543161A (zh) * 2003-11-07 2004-11-03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Pim-sm的rp上协议处理的优化方法
CN101094175A (zh) * 2007-06-14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流量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02253A (zh) * 2007-08-13 2008-0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IPsec隧道中传输组播的方法、分支节点和中心节点
CN101394358A (zh) * 2008-10-30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组播转发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42564A (zh) * 2008-12-25 2009-05-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和nat设备
CN101588296A (zh) * 2009-06-16 2009-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组播报文的方法、头节点和尾节点
CN101710861A (zh) * 2009-12-25 2010-05-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2739521A (zh) * 2012-06-04 2012-10-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Protocol Specification;ESTRIN D.等;《RFC 2362》;19980630;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957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6904B (zh) 分发多播业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US9154316B2 (en) PIM sparse-mode emulation over MPLS LSP's
US87739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ngress and egress of a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US10887209B2 (en) In-Situ OAM for multicast path, telemetry data collection and receive-only service function proof of transit
Farrel et al. Inter-domain MPLS and GMPLS traffic engineering--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RSVP-TE) extensions
JP5805318B2 (ja) P2mpトンネルにわたる障害検出セッションのブートストラッピング
US82184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ast traffic redundancy protection
EP216671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multicast traffic
US9036642B2 (en) Point-to point based multicast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ocal protection solution
EP3151488A1 (en) Multicast only fast re-route over 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 backup path
US8976646B2 (en) Point to multi-point based multicast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local protection solution
US8068481B2 (en) Techniques for reliable switchover to a date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 (MDT)
EP3573296B1 (en) Detecting egresses of a point-to-multipoint label switched path in a ring network
KR101688682B1 (ko) 빠른 lsp 경보 메커니즘
CN101286863B (zh) 基于mpls组播的组播应用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9005109B (zh) 路由设置方法及组播组网系统
JP4160455B2 (ja) 高速迂回機能を備える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CN105591957B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EP3151489B1 (en) Mldp multicast only fast re-route over remote loop-free alternate backup path
CN106302165A (zh) 一种点到多点隧道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2571534B (zh) 一种基于环网保护的业务传输方法及用于业务传输的节点
JP2008206050A (ja) 障害迂回方法及び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3595645B (zh) 一种组播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07318689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mplsにおけるlspの経路集約方法及びルータ及びlsp経路集約プログラム
US20220247585A1 (en) Upstream multicast hop (umh) extentions for anycast deploy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