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0861A -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0861A
CN101710861A CN200910260149A CN200910260149A CN101710861A CN 101710861 A CN101710861 A CN 101710861A CN 200910260149 A CN200910260149 A CN 200910260149A CN 200910260149 A CN200910260149 A CN 200910260149A CN 101710861 A CN101710861 A CN 101710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message
public network
addres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0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0861B (zh
Inventor
卢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601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0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0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0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0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08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应用于连接内网与公网的NAT设备中。本发明中,NAT设备支持IGMP主机功能,通过解析用户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获取目的组播地址并将该目的组播地址加入公网组播组,使得NAT设备可以接收到组播报文并发送到内网侧的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一个本地网络接入一个公共网络时,通常使用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来实现业务的接入,通过NAT,本地的网络用户就可以访问公共网络的资源。通常公共网络不与本地网络进行路由协议的交互,不会理会私网发过来的路由协议报文。
私网如果访问公网的单播流量时,通常是在具有NAT功能的出口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然后在本地网络内启用路由协议,使得本地网络的路由器能够学到这些路由,能够准确的将访问公网的报文发送到出口路由器,由出口路由器进行NAT变换后将报文发送给公网侧的路由。
但对于组播流量,目前一般需要运行组播路由协议,才能实现组播流量的接入和发送,目前用得最广的组播路由协议就是PIM(Protocol Independent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协议)。但如果公网的接入路由器,不理会本地路由器发出的组播协议报文,这样如何与公网的组播报文进行互通就是一个难题了。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出于安全性和管理方便上考虑,目前公网的接入路由器一般不会与私网的路由器启用路由协议。对于组播应用一般也只是支持组播的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用于终端的组播组接入,因此无法实现内网组播和外网组播的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用于在存在NAT设备的网络中实现内网组播和外网组播的互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应用于连接内网与公网的NAT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内网侧终端发送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加入本地组播网络中所点播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终端发送的点播所述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包括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NAT设备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向公网侧转发所述报文;并向公网侧的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组加入报文,加入公网侧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发送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所述内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其中,所述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还包括:
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将所述组播组和组播源作为一个整体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不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当接收到组播的结束消息时,减少相应的引用次数;当引用次数为0时,从本地组播网络中删除所述组播组;
当一个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或一定时间内判断不存在组播接收者时,所述NAT设备不再维护所述组播组;所述NAT设备不响应公网侧路由器发出的关于所述组播组的IGMP查询消息;或主动通知公网侧路由器退出所述组播组,停止接收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到公网侧发送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不对所述组播报文中的地址进行NAT转换,直接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
其中,还包括: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NAT设备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转换成本地组播地址后,向本地组播地址转发所述报文;并将公网接口和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的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得到公网接口,将所述组播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所述公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其中,所述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为实时流协议RTSP报文;
所述获取所述报文中包括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包括:通过应用级别网关ALG功能,获取所述RTSP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NAT设备,连接内网与公网,所述NAT设备包括:
组播地址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到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用于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报文交互单元,用于接收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所述报文中的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组加入报文,加入公网侧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接收到公网侧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所述内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其中,所述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还用于:
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将所述组播组和组播源作为一个整体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不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当接收到组播的结束消息时,减少相应的引用次数;当引用次数为0时,从本地组播网络中删除所述组播组;
当一个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或一定时间内判断不存在组播接收者时,所述NAT设备不再维护所述组播组;所述NAT设备不响应公网侧路由器发出的关于所述组播组的IGMP查询消息;或主动通知公网侧路由器退出所述组播组,停止接收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其中,所述组播地址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所述报文交互单元,还用于接收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对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转换成本地组播地址后,将公网接口和该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接收到内网侧的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得到公网接口,将所述组播报文中的本地组播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所述公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其中,还包括: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对需要转换的地址进行NAT转换。
其中,所述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为实时流协议RTSP报文;
所述组播地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ALG功能,获取所述RTSP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NAT设备支持IGMP主机功能,并通过解析用户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获取目的组播地址并将该目的组播地址加入公网组播组,使得NAT设备可以接收到组播报文并发送到内网侧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组播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组播实现方法应用的组网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提供的NAT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应用于连接内网与公网的NAT设备中,所述NAT设备与公网侧交互使用的IP地址为公网侧路由器IGMP认可的IP地址,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内网侧终端发送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加入本地组播网络中所点播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步骤s102、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终端发送的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报文中包括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步骤s103、NAT设备将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向公网侧转发报文;并向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组加入报文,加入公网侧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步骤s104、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发送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内网侧终端接收到组播报文。
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中,在本地网络的出口路由器(即NAT设备)上的出接口配置IGMP功能,使得该接口可以实现IGMP的主机功能,该NAT设备对于公网侧的路由器而言相当于一台“主机”。另外,NAT设备的IGMP源地址为公网接入路由器IGMP协议能够认可的IP地址,其可能是NAT设备出接口的IP地址,也可能是NAT设备中分配给用户的公网地址池中的其它地址,但这个地址必需要能够被公网路由器认可进行IGMP协议。即相当于一台主机接入公网,所以不需要公网路由器有任何特殊配置要求,只需实现通常的IGMP的路由器功能即可。
另外,在NAT设备的ALG功能中增加对RTSP协议的处理:NAT设备通过配置ACL规则识别出需要进行ALG处理的RTSP报文,缺省是匹配目的端口为554端口的报文,建立ALG的NAT会话表。该处理的原因在于:在NAT的实际应用过程中,NAT仅对网络层报文的报文头进行IP地址的识别和转换,对于应用层协议协商过程中报文载荷携带的地址信息则无法进行识别和转换,因此在有NAT处理的组网方案中,NAT利用ALG技术可以对多通道协议进行应用层的报文信息的解析和地址转换,保证应用层上通信的正确性。
具体的,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中的终端发送的RTSP协议报文时,分析该RTSP协议报文,如果点播的是组播流,则得到点播的目的组播IP,记录该组播组引用次数;如果点播的是组播是支持基于源的组播,则还要从协议报文中获得组播源IP记录组播源+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如果收到会话的结束消息,则减去相应的引用次数。如果是单播流,则不用特别处理。当该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时,或者一定时间内组播路由协议反馈网络内没有组播接收者时,则NAT设备商配置了IGMP的出接口不再维护这个组播组,不响应公网侧DR路由器发出的IGMP查询消息,则公网侧的DR路由器超时后不再下发该组组播数据,如果是IGMPV2及以上版本,还可立即主动通知DR退出组播组,停止下发该组组播数据。
NAT设备通过公网接口上启用IGMP协议,向公网的DR通知组播组加入。在NAT设备可以启用组播路由协议,也可以直接设定内网的组播路由。当公网的组播报文下发时,组播报文转发到公网接入侧的DR路由器,DR路由器将组播报文发送NAT设备(对DR路由器而言相当于终端),这时NAT设备其充当的就是终端计算机的角色,报文进入接入NAT设备后,NAT设备对组播报文中的地址不进行NAT变换,根据已经建立的组播路由将组播报文转发到私网。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网络场景为例,说明本发明中所提供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网络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假设本地网络是一个支持组播的网络,它通过一个NAT设备(DP1)与一个组播公网连接,公网分配一个GIP给本地网络,该IP是公网接入路由器IGMP协议能够认可的IP地址,可以接收公网的数组播报文。其中,将NAT设备的公网出接口的IP设置为GIP。在NAT设备上,配置NAT的RTSP的ALG功能,匹配目的端口为554的报文进行ALG处理。
该网络中运行了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协议,通过PIM协议可以利用静态路由或者任意单播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IS-IS、BGP等)所生成的单播路由表为IP组播提供路由。组播路由与所采用的单播路由协议无关,只要能够通过单播路由协议产生相应的组播路由表项即可。PIM借助单播路由表对组播报文进行RP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检查,以实现对组播数据的转发。根据转发机制的不同,PIM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PIM-DM:属于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使用“推(Push)模式”传送组播数据,通常适用于组播组成员相对比较密集的小型网络;
PIM-SM:属于稀疏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使用“拉(Pull)模式”传送组播数据,通常适用于组播组成员分布相对分散、范围较广的大中型网络。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中,以网络中运行了PIM-SM协议为例。PIM-SM假设所有主机都不需要接收组播数据,只向明确提出需要组播数据的主机转发。PIM-SM实现组播转发的核心是构造并维护RPT(Rendezvous Point Tree,共享树或汇集树),RPT选择PIM域中某台路由器作为公用的根节点RP(Rendezvous Point,汇集点),组播数据通过RP沿着RPT转发给接收者。连接接收者的路由器向某组播组对应的RP发送加入报文(Join Message),该报文被逐跳送达RP,所经过的路径就形成了RPT的分支。
组播源如果要向某组播组发送组播数据,首先由组播源侧DR(DesignatedRouter,指定路由器)负责向RP进行注册,把注册报文(Register Message)通过单播方式发送给RP,该报文到达RP后触发建立SPT(Shortest Path Tree,最短路径树)。之后组播源把组播数据沿着SPT发向RP,当组播数据到达RP后,被复制并沿着RPT发送给接收者。
在图2所示的应用了PIM-SM协议的网络中,RP可以为DP3或DP2。
如果内网中的主机从服务器获取到点播源的组播组地址时,通过RTSP协议报文,请求点播公网中的一个组播组地址为G2的节目(报文的默认端口为554),同时该主机通过IGMP协议向与其直连的DP3发送IGMP加入请求,DP3获得了组播组G2的接收者的信息后,向该组播组对应的RP(假设为DP2)方向逐跳发送加入请求;则从DP3到RP所经过的路由器形成了RPT的分支,这些路由器都在其转发表生成了(*,G2)表项,即加入了该组播组,这样本地组播网络就存在G2组播组。RPT以RP为根节点,以DP3为叶子节点。
NAT设备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RTSP协议报文时,会建立对应的RTSP的ALG会话,同时获得RTSP协议报文中的点播源为组播,并得到其目的组播地址为G2。NAT设备根据获得的目的组播地址G2,向公网中的目的组播地址G2发起IGMP加入请求,同时将该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在本地维护该组播组的引用次数。
当公网的组播报文到达NAT设备后,NAT设备不对该组播报文中的地址进行地址转换。NAT设备将该报文发往本地组播网络,本地组播网络中的RP接收到组播报文时,会按照已经建立的RPT完善其(S,G2)表项,并将组播报文转发到DP3,最终将组播报文转发到接收的主机。
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中,以网络中运行了PIM-DM协议为例。在PIM-DM域中,各路由器互相发送PIM Hello报文发现PIM邻居,基于PIM-DM协议组网的各路由器中,组播源S向组播组G发送组播报文时,路由器对该报文的RPF检查通过后,便创建一个(S,G)表项,并将该报文向网络中的所有下游节点转发。经过扩散,PIM-DM域内的每个路由器上都会创建(S,G)表项。(S,G)表项包括组播源的地址S、组播组的地址G、出接口列表和入接口等。
然后各路由器对那些下游没有接收者的节点进行剪枝:由没有接收者的下游节点向上游节点发剪枝报文(Prune Message),以通知上游节点将相应的接口从其组播转发表项(S,G)所对应的出接口列表中删除,并不再转发该组播组的报文至该节点。路由器上收到组播数据的接口称为“上游”,转发组播数据的接口称为“下游”。剪枝过程最先由叶子路由器发起,没有接收者(Receiver)的路由器主动发起剪枝,并一直持续到PIM-DM域中只剩下必要的分支,这些分支共同构成了SPT。
在图2所示的应用了PIM-DM协议的网络中,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果内网中的主机从服务器获取到点播源的组播组地址时,通过RTSP协议报文,请求点播公网中的一个组播组地址为G2的节目(报文的默认端口为554),并通过IGMP协议向与其直连的DP3发送IGMP加入报文,DP3向NAT设备的方向逐跳发送加入报文,直至报文到达NAT设备。使得内网中的主机加入本地组播网络中G2对应的组播组;
NAT设备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RTSP协议报文时,会建立对应的RTSP的ALG会话,同时获得RTSP协议报文中的点播源为组播,并根据ALG功能得到其目的组播地址为G2。NAT设备根据获得的目的组播地址G2,向公网中的目的组播地址G2发起IGMP加入请求,同时将该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在本地维护该组播组的引用次数。
当公网的组播报文到达NAT设备后,NAT设备不对该组播报文中的地址进行地址转换。NAT设备将该报文发往本地组播网络,本地网络中的每一路由器(包括DP1~DP4)根据该组播报文创建(S,G2)表项,并将该组播报文向网络中的所有下游节点转发。经过扩散,PIM-DM域内的每个路由器上都会创建(S,G2)表项。(S,G2)表项包括组播源的地址S、组播组的地址G2、出接口列表和入接口等。之后各路由器对那些下游没有接收者的节点进行剪枝:由没有接收者的下游节点向上游节点发剪枝报文,上游节点将相应的接口从其组播转发表项(S,G2)所对应的出接口列表中删除。经过剪枝后,图2所示的网络中,DP1、DP2以及DP3将保存有(S,G2)表项,DP4中将不会保留(S,G2)表项。最终形成了组播源到组播接收者的SPT(Shortest PathTree,最短路径树)。之后来自组播源的组播报文将根据该SPT转发至组播接收者。
如果公网中的主机点播私网中的组播源,其实施方式与上述私网中的主机点播公网中的组播源的实施方式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私网的组播报文通过NAT设备发往公网时,需要将组播报文的源IP(初始情况下为内网IP)转换成公网IP,也就是要进行NAT变换(如果组播组地址是私有组播地址也需要转换成公网组播地址)。其余方法类似,只是NAT设备需要将组播数据报文发往公网。具体的:
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RTSP协议报文时,获取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并将该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和公网接口加入本地组播网络的组播路由表中。
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表,将组播报文复制一份到公网出口,同时将组播报文中的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公网侧终端接收到组播报文。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NAT设备支持IGMP主机功能,并通过解析用户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获取目的组播地址并将该目的组播地址加入公网组播组,使得NAT设备可以接收到组播报文并发送到内网侧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NAT设备,连接内网与公网,如图3所示,NAT设备包括:
组播地址获取单元10,用于接收到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具体可以通过ALG功能,获取RTSP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20,用于将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报文交互单元30,用于接收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发送报文,加入公网侧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接收到公网侧的响应报文时,将响应报文发送给内网侧终端,内网侧终端根据响应报文获取的组播地址加入本地组播网络中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接收到公网侧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内网侧终端接收到组播报文。
具体的,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20还用于:
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将组播组和组播源作为一个整体增加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不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增加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当接收到组播的结束消息时,减少相应的引用次数;当引用次数为0时,从本地组播网络中删除组播组。另外,当一个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或一定时间内判断不存在组播接收者时,NAT设备不再维护该组播组;NAT设备不响应公网侧路由器发出的关于该组播组的IGMP查询消息;或主动通知公网侧路由器退出该组播组,停止接收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另外,为了实现公网中的终端对私网中的组播源的点播,该NAT设备中:
组播地址获取单元10,还用于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20,还用于将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报文交互单元30,还用于接收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对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转换成本地组播地址后,将公网接口和该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接收到内网侧的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得到公网接口,将组播报文中的本地组播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公网侧终端接收到组播报文。
另外,该NAT设备还包括:
地址转换单元40,用于对需要转换的地址进行NAT转换。
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NAT设备中,NAT设备支持IGMP主机功能,并通过解析用户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获取目的组播地址并将该目的组播地址加入公网组播组,使得NAT设备可以接收到组播报文并发送到内网侧的终端设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单元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Claims (10)

1.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接内网与公网的NAT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内网侧终端发送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加入本地组播网络中所点播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终端发送的点播所述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包括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NAT设备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向公网侧转发所述报文;并向公网侧的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组加入报文,加入公网侧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发送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所述内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还包括:
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将所述组播组和组播源作为一个整体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不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当接收到组播的结束消息时,减少相应的引用次数;当引用次数为0时,从本地组播网络中删除所述组播组;
当一个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或一定时间内判断不存在组播接收者时,所述NAT设备不再维护所述组播组;所述NAT设备不响应公网侧路由器发出的关于所述组播组的IGMP查询消息;或主动通知公网侧路由器退出所述组播组,停止接收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公网侧发送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不对所述组播报文中的地址进行NAT转换,直接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NAT设备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转换成本地组播地址后,向本地组播地址转发所述报文;并将公网接口和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所述NAT设备接收到内网侧的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得到公网接口,将所述组播报文中的源IP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所述公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为实时流协议RTSP报文;
所述获取所述报文中包括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包括:通过应用级别网关ALG功能,获取所述RTSP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6.一种NAT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内网与公网,所述NAT设备包括:
组播地址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到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用于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报文交互单元,用于接收内网侧终端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所述报文中的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组加入报文,加入公网侧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接收到公网侧的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将所述组播报文转发至内网侧,使得所述内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NAT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还用于:
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将所述组播组和组播源作为一个整体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不为基于源的组播时,增加所述组播组的引用次数;当接收到组播的结束消息时,减少相应的引用次数;当引用次数为0时,从本地组播网络中删除所述组播组;
当一个组播组的引用次数为0、或一定时间内判断不存在组播接收者时,所述NAT设备不再维护所述组播组;所述NAT设备不响应公网侧路由器发出的关于所述组播组的IGMP查询消息;或主动通知公网侧路由器退出所述组播组,停止接收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NAT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地址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到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时,获取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
所述本地组播网络维护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的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
所述报文交互单元,还用于接收公网侧终端点播内网侧组播的报文,并向对所述报文中的目的组播地址转换成本地组播地址后,将公网接口和该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加入本地组播网络;接收到内网侧的所述本地组播地址对应的组播组的组播报文时,根据组播路由得到公网接口,将所述组播报文中的本地组播地址进行NAT转换后转发至公网侧,使得所述公网侧终端接收到所述组播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NAT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址转换单元,用于对需要转换的地址进行NAT转换。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NAT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播公网侧组播的报文为实时流协议RTSP报文;
所述组播地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ALG功能,获取所述RTSP协议报文中携带的公网侧的目的组播地址。
CN2009102601492A 2009-12-25 2009-12-25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0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01492A CN101710861B (zh) 2009-12-25 2009-12-25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601492A CN101710861B (zh) 2009-12-25 2009-12-25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0861A true CN101710861A (zh) 2010-05-19
CN101710861B CN101710861B (zh) 2012-03-14

Family

ID=4240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014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0861B (zh) 2009-12-25 2009-12-25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08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3237A1 (zh) * 2012-02-01 201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组播路径的方法、接收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5591957A (zh) * 2015-11-1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CN106302190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3237A1 (zh) * 2012-02-01 201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组播路径的方法、接收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路由器
US9577930B2 (en) 2012-02-01 2017-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ulticast path,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packet, and router
CN105591957A (zh) * 2015-11-18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CN105591957B (zh) * 2015-11-18 2019-04-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隧道的组播流控方法和装置
CN106302190A (zh) * 2016-08-03 2017-01-0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0861B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65196B2 (ja)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US9338079B2 (en) Method of routing multicast traffic
CN101442564B (zh) 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和nat设备
US903106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extranet networking of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7936702B2 (en) Interdomain bi-directional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CN109194560B (zh) 组播方法及vtep
US20140003425A1 (en) Implementing a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by Using Multicast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US201003292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ulticast Route Leaking Between VRFs in Different VPNs
US9036633B2 (en) Multicast support for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four residual deployment via encapsulation or translation
US20090122732A1 (en) Half-duplex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 construction
US7944938B2 (en) Service-specific logical interfaces for providing VPN customers access to external multicast content
JP4436960B2 (ja)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5814838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多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296997B2 (en) SDN-based VPN traffic scheduling method and SDN-based VPN traffic scheduling system
CN108270766A (zh) 多播流优先化
CN105144639A (zh) 在覆盖网络中至双重连接(vpc)的主机的有效组播传送
CN113542134A (zh) 安全多播数据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传输
US10708196B2 (en) Modifications of headend forwarding rules to join wide area network branch hosts to multicast groups
CN104092554A (zh)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1710861B (zh) 一种组播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2111279B (zh) 一种组播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716244A (zh) 一种实现组播跨vpn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25517B (zh) 一种组播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0069174A1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45179B (zh) 实现本地网络与公共网络间组播互通的方法和nat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