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0720A -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0720A
CN105590720A CN201410620951.9A CN201410620951A CN105590720A CN 105590720 A CN105590720 A CN 105590720A CN 201410620951 A CN201410620951 A CN 201410620951A CN 105590720 A CN105590720 A CN 105590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sidepiece
flat
unit
access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09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0720B (zh
Inventor
蔡辛卫
李铭成
林骅笙
洪楀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6209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0720B/zh
Priority to US14/603,170 priority patent/US956426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590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0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0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3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1Pancake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该磁性元件包括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磁芯组。其中,绕线架组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其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包括:本体,具有外表面及通道,且包括第一绕线区;接合结构,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以及至少一卡接部,且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与相邻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卡接部相卡接。扁平绕组套设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本体,且与接合结构相接合,线圈绕组绕设于第一绕线区,以及磁芯组系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通道中。本发明可大幅提升绕线架组的可绕线空间。

Description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增加绕线空间的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中常设有许多磁性元件,例如变压器,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以转换与调整电压,使电压达到该电子装置适用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变压器的结构分解图。公知变压器1包括绕线基座11、磁芯组12、初级绕组13及扁平绕组14。其中,初级绕组13及扁平绕组14分别套设于绕线基座11上,且扁平绕组14作为次级绕组,而磁芯组12则部分容设于绕线基座11的通道111中。当输入电压传送至初级绕组13后,经磁芯组12的电磁作用后,于扁平绕组14输出电压,以达到电压转换的目的。
一般而言,公知变压器1采用平板的绕组,例如铜箔,以做为扁平绕组14。绕线基座11的本体112两侧分别设置两侧板113,并同时于本体112上设置多对隔板114,每对隔板114内均具有一容置空间115,供扁平绕组14插置,而初级绕组13则绕设于隔板114与本体112间形成的绕线槽116中。然于此公知变压器1中,由于隔板114具有一定的厚度,会占据绕线基座11上可用的绕线空间,导致变压器1体积庞大,不利于电子装置小型化。再者,当使用者欲扩伸绕线基座11时,必需重新开模以制作出合适长度的绕线基座11,不仅提高变压器1的生产成本,绕线基座11的可扩充性亦大受影响。
此外,请再参阅图1,公知变压器1的每一扁平绕组14还包括两延伸部141,以供初级绕组13沿其中之一延伸部141侧边跨线至相邻绕线槽116,且延伸部141还包括一缺口141a,以协助初级绕组13飞线定位。然而,每一扁平绕组14由环形金属片所制成,于此扁平绕组14上增设延伸部141会增加每一环形金属片的形状复杂度,使得扁平绕组14在制作过程中产生许多金属废料,且仅能以焊接方式将多个环形金属片连接形成扁平绕组14,进而导致扁平绕组14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另外,变压器1组装完成后,亦无法确保初级绕组13、扁平绕组14及磁芯组12与绕线基座11间紧配与否,造成公知变压器1于实际应用上具有诸多缺陷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其中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并无隔板设置,俾大幅提升绕线架组的可绕线空间,亦同时减低磁性元件的制造成本及整体体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其通过将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相互卡合组接,俾使得该绕线架组具有可扩充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其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以协助线圈绕组绕线、固定飞线及降低扁平绕组制作成本,且可提升磁性元件的结构稳定度。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包括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磁芯组。其中,绕线架组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其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包括:本体,具有外表面、通道、第一侧部、一相对于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及第一绕线区,第一绕线区位于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且通道贯穿本体;接合结构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以及至少一卡接部,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与相邻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卡接部相卡接;至少一扁平绕组,套设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本体,且与接合结构相接合;至少一线圈绕组,绕设于第一绕线区;以及磁芯组,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通道中。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绕线架组,应用于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扁平绕组及线圈绕组,该绕线架组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其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包括:本体,具有外表面、通道、第一侧部、一相对于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及第一绕线区,第一绕线区位于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且通道系贯穿本体;接合结构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该磁性元件的扁平绕组套设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本体,且与接合结构相接合;至少一卡接部,其中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与相邻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卡接部相卡接。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应用于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磁芯组,该线圈绕组绕设于绕线架组的至少一绕线区,扁平绕组套设于绕线架组,磁芯组部分设置于绕线架组的通道中,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其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连接单元包括:连结部;两支臂,分别自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以及第二接连部,与扁平绕组的第一接连部相卡接。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应用于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磁芯组,该线圈绕组绕设于绕线架组的至少一绕线区,扁平绕组套设于绕线架组,磁芯组部分设置于绕线架组的通道中,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其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连接单元包括:连结部;两支臂,分别自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并分别夹设于磁芯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变压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相对侧面示意图。
图3C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及磁芯组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5A为图2的连接单元示意图。
图5B为连接单元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磁性元件组合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示意图。
图9为图7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组合示意图。
图10A为图7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相对侧面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2的y-y’方向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磁性元件组合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变压器
11:绕线基座
111:通道
112:本体
113:侧板
114:隔板
115:容置空间
116:绕线槽
12:磁芯组
13:初级绕线
14:扁平绕组
141:延伸部
141a:缺口
15:隔板
16:绕线槽
2:磁性元件
3、8:绕线架组
31、71: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
310、710:本体
3101、7101:外表面
3102、7102:通道
310a、710a:第一侧部
310b、710b:第二侧部
3103、7103:第一绕线区
3104:第二绕线区
3105:第一容置区
3106:第二容置区
311、711:卡接部
311a:凸部
311b:凹部
313、713:导位结构
3131、7131:第一导位结构
3132、7132:第二导位结构
314:限位部
315、715:接合结构
3151、7151:第一环状凸部
3152、7152:第二环状凸部
3153、7153:第一抵扣部
3154、7154:第二抵扣部
3155:第一凸块
3155a:第一斜面
3156:第二凸块
3156a:第二斜面
32:固定装置
320:连接单元
321:连结部
3211:跨线段部
3212、3213:延伸段部
3214、3215:第一扣合件
3216、3217:第二扣合件
322、323:支臂
3222、3232:理线槽
324:第二接连部
3241、3242:连接件
3243:支撑件
4:扁平绕组
4a:第一扁平绕组
4b:第二扁平绕组
40:导电本体
401:中空孔洞
41:接脚
42:卡槽
43:第一接连部
431、432:凹口
433:凹槽
5:线圈绕组
6:磁芯组
6a、6b:磁芯
61:轴心部
62:底板
620:凹陷部
63:侧壁
7104:容置区
7111:第一卡接部
7112:第二卡接部
716:延伸片
y-y’:剖面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的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2及图3A,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A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磁性元件2包括绕线架组3、扁平绕组4、线圈绕组5及磁芯组6。其中,绕线架组3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31(以下简称绕线单元),且多个绕线单元31可分离地相组接,而每一绕线单元31包括本体310、至少一卡接部311及接合结构315。本体310具有外表面3101及通道3102,且包括第一绕线区3103,通道3102贯穿本体310。接合结构315设置于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且架构于与该扁平绕组4接合。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则与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另一卡接部311相卡接。扁平绕组4则套设于绕线单元31的本体310上,并与接合结构315相接合。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线圈绕组5绕设于第一绕线区3103上,且磁芯组6至少部分地设置于绕线单元31的通道3102中。又于一些实施例中,绕线架组3还包括固定装置32,以辅助线圈绕组5跨线及固定飞线,以下将进一步叙述本实施例的磁性元件2细部结构特征。
于本实施例中,绕线单元31的本体310为圆柱筒状结构,具有一外表面3101及贯穿其内部的通道3102,但不以此为限。接合结构315包括第一环状凸部3151及第二环状凸部3152,其并列设置且分别环设于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凸部3151及第二环状凸部3152微幅突出于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并可透过第一环状凸部3151及第二环状凸部3152的设置,将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分隔定义为第一侧部310a、第二侧部310b及第一绕线区3103,其中第一环状凸部3151及第二环状凸部3152间定义形成第一绕线区3103,以供线圈绕组5绕设。第一绕线区3103的两相对侧分别为第一侧部310a及第二侧部310b,换言的,第一绕线区3103设置于第一侧部310a及第二侧部310b的间。
请参阅图3A及图3B,其中图3B为图3A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相对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11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且每一卡接部311具有凸部311a及凹部311b(于其它实施例中,卡接部311可同时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和第二侧部310b,即每一绕线单元31均分别具有两个卡接部311)。卡接部311亦可为但不限于卡勾的结构,俾与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对应卡接。以本实施例为例,当欲组接绕线架组3时,可使两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第一侧部310a对应设置,如此一来,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的凸部311a及凹部311b可与另一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的凹部311b及凸部311a分别对应地相卡接,藉以完成绕线架组3的组装。此外,于图3A所示实施例中,绕线架组3可包括更多对应型态的绕线单元,以进一步延伸绕线架组3的长度。当然,卡接部311的形态及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其可依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
于一些实施例中,绕线单元31还包括导位结构313,其设置于该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上,用以辅助多个绕线单元31组接。如图3A所示,导位结构313包括第一导位结构3131及第二导位结构3132,其分别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的相对应两侧,且彼此对应设置,并为型态相互对应匹配的结构,然其数量及型态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导位结构3131可设计为突出于本体310第一侧部310a的凸片,而第二导位结构3132则对应设计为凹部结构,以本实施例为例,组接两绕线单元31时,该绕线单元31的第一导位结构3131及第二导位结构3132可分别与另一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第二导位结构3132及第一导位结构3131对应组接。如此一来,通过导位结构313的设置,俾导引多个绕线单元31快速地进行对位组接,使得绕线架组3的组装更为快速简便。或者,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位结构3131可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而第二导位结构3132可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二侧部310b。此外,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绕线单元31更可包括至少一限位部314,其延伸突出于第二侧部310b的上侧及下侧的至少其中的一,同样架构于导引绕线单元31与磁芯组6对位组接,并可抵持磁芯组6,且限位部314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亦不以此为限。
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接合结构315架构于与扁平绕组4接合,接合结构315包括第一环状凸部3151、第二环状凸部3152、第一抵扣部3153、第二抵扣部3154、第一凸块3155及第二凸块3156。其中,第一抵扣部3153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且邻接于第一环状凸部3151,第二抵扣部3154则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二侧部310b且邻接于第二环状凸部3152,但不以此为限,且第一抵扣部3153及第二抵扣部3154用于与扁平绕组4的卡槽42对应卡合。此外,第一抵扣部3153及第二抵扣部3154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的矩形凸块型态,其仅为微幅突出于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故可避免占据绕线架组3的可绕线空间。
请同时参阅图3A、图3B及图3C,其中图3C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组合示意图。如图3C所示,多个第一凸块3155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一侧部310a,且与第一环状凸部3151定义形成第一容置区3105,而多个第二凸块3156则设置于本体310的第二侧部310b,并与第二环状凸部3152定义形成第二容置区3106,其中第一容置区3105及第二容置区3106均用以供扁平绕组4套设。当两绕线单元31相互组接后,其中一绕线单元31的多个第一凸块3155与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多个第一凸块3155间形成第二绕线区3104,供线圈绕组5绕设于其上。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及图3C所示,第一凸块3155具有一第一斜面3155a,其自第一侧部310a的外缘朝第一环状凸部3151的方向渐升,同样地,第二凸块3156亦具有一第二斜面3156a,该第二斜面3156a自第二侧部310b的外缘朝第二环状凸部3152的方向渐升,用以引导扁平绕组4顺沿第一斜面3155a或第二斜面3156a设置于第一容置区3105或第二容置区3106上。
请续参阅图3A,扁平绕组4作为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但不以此为限),每一扁平绕组4包括导电本体40及两接脚41,其中导电本体40具有一中空孔洞401,且导电本体40可为但不限于两圈式铜片,该两接脚41则分别由导电本体40的两端部向外延伸。每一扁平绕组4包括一卡槽42,用于与绕线单元31相卡合。详言之,于本实施例中,每一扁平绕组4包括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其分别套设于绕线单元31的第一侧部310a的第一容置区3105及第二侧部310b的第二容置区3106上,并与接合结构315相接合,第一扁平绕组4a的卡槽42凹设于其导电本体40的内缘,且对应接合结构315的第一抵扣部3153而设置,同样地,第二扁平绕组4b的卡槽42亦凹设于导电本体40的内缘,并对应接合结构315的第二抵扣部3154而设置。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套设第一扁平绕组4a(或仅套设第二扁平绕组4b),而不需同时套设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于一些实施例中,扁平绕组4更具有第一接连部43,其包括两凹口431、432以及一凹槽433,其中凹槽433设置于扁平绕组4的顶缘,两凹口431、432则设置于扁平绕组4上缘并对称设置于凹槽433的两侧。于一些实施例中,扁平绕组4的第一接连部43的凹槽433可供线圈绕组5进行跨线之用。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连部43的两凹口431、432及凹槽433则用以与一固定装置32对应连接,且第一接连部43的数量、设置方式及应用方式均不以此为限。
请续参阅图3A,以第二扁平绕组4b与绕线单元31的组装为例,组装时将第二扁平绕组4b的卡槽42凹口对应于本体310的第二抵扣部3154,再将第二扁平绕组4b自第二侧部310b外缘沿着第二凸块3156的第二斜面3156a朝第二环状凸部3152的方向推移,此时该多个第二凸块3156受到第二扁平绕组4b的挤压而略微产生形变,待第二扁平绕组4b越过第二凸块3156的第二斜面3156a后,该第二扁平绕组4b即可套设于绕线单元31的第二容置区3106中,此时,接合结构315的第二抵扣部3154与第二扁平绕组4b的卡槽42相卡合,且第二抵扣部3154恰容收于第二扁平绕组4b的卡槽42中,以避免第二扁平绕组4b相对于绕线单元31转动。此外,接合结构315的第二环状凸部3152及第二凸块3156分别与第二扁平绕组4b的两侧面相抵顶,以防止第二扁平绕组4b沿绕线单元31轴向位移。第一扁平绕组4a与绕线单元31的组接方式与第二扁平绕组4b相仿,于此不再赘述,且于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分别组接于绕线单元31的第一容置区3105及第二容置区3106后,俾完成一组绕线单元31及扁平绕组4的组合结构。
由前述说明应可理解,本发明的绕线单元31通过接合结构315与扁平绕组4相接合,以有效将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限位于第一侧部310a的第一容置区3105及第二侧部310b的第二容置区3106内。再者,本发明的绕线单元31的接合结构315,如第一环状凸部3151、第二环状凸部3152、第一抵扣部3153、第二抵扣部3154、第一凸块3155及第二凸块3156,仅微幅突出于本体310的外表面3101,即可达到与扁平绕组4稳固组接的功效。有鉴于此,本体310的壁面厚度大幅减低,俾可减低绕线单元31的制造成本及进一步增加绕线架组3的可绕线空间。
此外,又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磁芯组6包括两磁芯6a、6b,且分别具有轴心部61、底板62及两侧壁63,其中轴心部61设置于底板62的中心,两侧壁63则分别自底板62的两侧延伸而出,且于底板62的侧边相对于轴心部61的位置更具有一凹陷部620。当磁芯组6的磁芯6a、6b与绕线单元31进行组接时,轴心部61穿设于绕线单元31的通道3102中,且底板62的凹陷部620供绕线单元31的限位部314对应组接固定(如图4所示),故可进一步防止磁芯组6相对于绕线架组3转动,俾确实定位该磁芯组6。
请参阅图4并配合图2及图3A,其中图4为图2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及磁芯组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扁平绕组4的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分别套设于绕线单元31的第一容置区3105及第二容置区3106上,以完成扁平绕组4及绕线单元31的组接,并如前所述,通过导位结构313的对位导引,使得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与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卡接部311对应卡接,以完成绕线架组3的组装。之后,再将线圈绕组5绕设于绕线单元31的第一绕线区3103上,并沿第一扁平绕组4a的凹槽433跨线至第二绕线区3104绕线,其后再由另一相邻的第一扁平绕组4a的凹槽433跨设至相邻的绕线单元31的第一绕线区3103,并重复前述绕线方式至绕线作业完成。最后,再将磁芯组6的磁芯6a、6b的轴心部61对应穿设于相组接的绕线单元31的通道3102中,使限位部314可对应卡接于磁芯6a、6b的凹陷部620上,并将绕线架组3完整包覆于磁芯6a、6b的两侧壁63中,即完成本发明磁性元件2的组装。
由前述说明应可理解,本发明的磁性元件2直接利用第一扁平绕组4a及第二扁平绕组4b与绕线单元31的第一绕线区3103、第二绕线区3104所形成的槽状空间,供线圈绕组5绕设,故毋须于绕线基座11上额外设置隔板114(如图1所示)来形成绕线槽116,因此,相较于公知技术而言,本发明的磁性元件2可大幅提升绕线架组3的绕线空间,同时可降低绕线单元31的制造成本及绕线架组3的整体体积。
请参阅图5A并配合图2,其中图5A为图2的连接单元示意图。于另一实施例中,绕线架组3更可包括固定装置32,其架构于辅助线圈绕组5跨线及固定飞线,且该固定装置32由绝缘材料所制成,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32包括多个连接单元320,每一连接单元320包括连结部321、两支臂322、323及第二接连部324,其中两支臂322、323自连结部321的左、右两相对侧向外延伸,而第二接连部324则包含多个连结构件,分别设置在连结部321及两支臂322、323上,用以与扁平绕组4相互卡接,俾使该固定装置32架设于扁平绕组4上。
连接单元320的连结部321具有跨线段部3211及两延伸段部3212、3213。于本实施例中,延伸段部3212、3213并列设置,且两延伸段部3212、2313的一端分别与跨线段部3211的两端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两支臂322、323连接,意即,跨线段部3211连接于两延伸段部3212、3213之间,且连结部321呈倒U字型结构。由于两延伸段部3212、2313的高度略高于跨线段部3211,藉此跨线段部3211及两延伸段部3212、3213间可形成一凹陷空间,使得线圈绕组5于跨线时可跨设于该跨线段部3211上。
连结部321还包括第一扣合件3214、3215及第二扣合件3216、3217,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件3214、3215分别设置于两延伸段部3212、3213与跨线段部3211的接合处,但不以此为限。第二扣合件3216、3217分别设置于两延伸段部3212、3213与两支臂322、323的接合处,且该第二扣合件3216、3217为与第一扣合件3214、3215相互对应匹配的结构,例如互为凸部及凹部的设置型态,但不以此为限。是以,如图6所示,连接单元320可通过第一扣合件3214、3215分别与相邻的连接单元320的第二扣合件3216、3217对应卡接,如此一来,固定装置32的连接单元320数量俾可因应绕线单元31的数量进行相对应的扩充。
请再参阅图5A并配合图3A及图6。连接单元320的第二接连部324包含多个连接构件,于本实施例中,其包括两连接件3241、3242及支撑件3243,且该两连接件3241、3242分别设置于两支臂322、323上,并对应于扁平绕组4的第一接连件43的两凹口431、432的位置而设置,其型态亦与两凹口431、432相互对应,用以分别与两凹口431、432对应组接。支撑件3243设置于连结部321的跨线段部3211的下表面,用以与扁平绕组4的凹槽433对应卡接,然第二接连部324的连接件3241、3242及支撑件3243的型态、数量及设置方式均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其主要用以与扁平绕组4进行对应组接,可依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
此外,如图5A所示,于一些实施例中,两支臂322、323更可分别包括理线槽3222、3232,以辅助线圈绕组5绕线完成后的飞线回线之用,且两理线槽3222、3232的型态可为但不限于凹槽,亦可如图5B所示,将两理线槽3222、3232分别设置于两支臂322、323的末端,以夹持方式固定飞线。然而,除了如图6将固定装置32架设于扁平绕组4的上方外,于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固定装置32架设于扁平绕组4下方,其设置方式可依实际施作情形任施变化,不以此为限。
请同时参阅图3A、图5A及图6。于组装固定装置32时,每一连接单元320的两连接件3241、3242分别与扁平绕组4的两凹口431、432相互卡接,同时连接单元320的支撑件3243更与相邻的扁平绕组4的凹槽433对应卡接,以完成多个连接单元320的组装,如此一来,多个连接单元320皆可通过第二接连部324与扁平绕组4的第一接连部43相互卡接,使其可确实固设于扁平绕组4上,俾使该跨线段部3211恰设置于相邻的扁平绕组4上方,以协助线圈绕组5跨线。另外,部分的支臂322、323设置于磁芯组6上方,或如本实施例的图6所示,两支臂322、323可进一步夹设磁芯6a、6b的侧壁63的侧边上,故可辅助磁芯组6与绕线单元31及固定装置32的组装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本发明通过固定装置32做为辅助线圈绕组5跨线及固定飞线之用,俾解决公知技术需额外于扁平绕组14上增设延伸部141(图1所示)以协助跨线,进而导致扁平绕组14形状复杂的缺陷,因此,通过固定装置32的设置,使得扁平绕组4的制作更为简便且容易,例如可直接使用金属条料于冶具上绕制两圈即可完成扁平绕组的制作,无须先一圈圈地制作形状较复杂的环形金属片,再将两环形金属片焊接形成扁平绕组,因而可有效降低扁平绕组的工序复杂度及制造成本,并同时减少金属废料的产生。并且,通过连接单元320相互连接且稳固架设于扁平绕组4上,以及两支臂322、323分别夹设于磁芯组6,使得整体磁性元件2的结构更加稳固。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单元320亦可仅具有两支臂322、323,而不需要第二接连部324。
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磁性元件结构分解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2的固定装置32、扁平绕组4、线圈绕组5及磁芯组6等结构特征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以相同的符号代表之。惟于本实施例中,其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71(以下简称绕线单元),其细部结构特征及组装方式则说明如后。
如图7及图8所示,其中图8为图7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示意图。绕线架组8包括多个绕线单元71,且每一绕线单元71包括本体710、卡接部711、导位结构713及接合结构715。其中,本体710为圆柱筒状结构,具有外表面7101及贯穿其内部的通道7102,接合结构715则包括第一环状凸部7151及第二环状凸部7152,其并列设置于本体710的外表面7101,并将本体710的外表面7101分隔定义为第一侧部710a、第二侧部710b及第一绕线区7103,其中第一环状凸部7151及第二环状凸部7152间定义形成第一绕线区7103,以供线圈绕组5绕设,而第一绕线区7103的两相对侧则分别为第一侧部710a及第二侧部710b。
如图8所示,卡接部711包括第一卡接部7111及第二卡接部7112,第一卡接部7111设置于本体710的第一侧部710a,第二卡接部7112则设置于本体710的第二侧部710b,且与该第一卡接部7111相对设置。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7111可为但不限于水滴状凸块,第二卡接部7112则为相对应设置的水滴状凹部,故如图9所示,绕线单元71可通过第一卡接部7111与其相邻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卡接部7112对应卡合组接,俾完成多个绕线单元71的组装。当然,绕线单元71的第一卡接部7111及第二卡接部7112并不限于图8的实施态样,举凡可相互对应卡接的结构,均可做为本发明第一卡接部7111及第二卡接部7112。如此一来,本发明的绕线单元71通过第一卡接部7111与相邻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卡接部7112相互卡合组接,以延伸绕线架组8的长度,且由于本发明的绕线架组8具有可扩充性,故相较于公知技术而言,可减少需重新开模以制作适当长度的绕线基座的开模成本。
请续参阅图8及图9,于一些实施例中,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71更可包括导位结构713,其中导位结构713包括多个第一导位结构7131及第二导位结构7132,其分别设置于本体710的第一侧部710a及第二侧部710b,且第二导位结构7132对应于第一导位结构7131设置。举例来说,第一导位结构7131可为凸片,而第二导位结构7132则对应设置为凹口,或第一导位结构7131可为多个指状凸片,第二导位结构7132则对应设计为多个指状凹片,然第一导位结构7131及第二导位结构7132的数量及型态均不以此为限,可依实际施作情形任施变化。因此,通过第一导位结构7131及第二导位结构7132的设置,可导引绕线单元71快速进行对位组接,使得多个绕线单元71于组装上更加快速简便。
又如图8及图9所示,接合结构715架构于与扁平绕组4相接合,其包括第一环状凸部7151、第二环状凸部7152、第一抵扣部7153及第二抵扣部7154。其中,绕线单元71的第一环状凸部7151与相邻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环状凸部7152间形成容置区7104,供扁平绕组4套设。第一抵扣部7153则设置于本体710的第一侧部710a且位于第一环状凸部7151及第一卡接部7111之间,第二抵扣部7154则设置于本体710的第二侧部710b且位于第二卡接部7112的侧缘,用于与扁平绕组4对应卡合。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扣部7153可为矩形凸块,第二抵扣部7154则可为两凸点且分别设置于第二卡接部7112的两侧缘,然第一抵扣部7153及第二抵扣部7154的实施态样均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0A、图10B并配合图7及图9,其中图10A为图7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与扁平绕组的组装示意图,以及图10B为图10A的相对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扁平绕组4套设于绕线单元71的容置区7104上,并与接合结构715相接合。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扁平绕组4包括一卡槽42,其对应接合结构715的第一抵扣部7153及第二抵扣部7154设置。是以,当扁平绕组4套设于绕线单元71的容置区7104时,绕线单元71的第一抵扣部7153及相邻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抵扣部7154均与扁平绕组4的卡槽42相卡合,并共同容收于卡槽42中,以避免扁平绕组4相对于绕线单元71转动,同时扁平绕组4的两侧面分别与绕线单元71的第一环状凸部7151及其相邻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环状凸部7152相抵顶,俾以防止扁平绕组4沿绕线单元71的轴向位移。
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绕线单元71更可包括一延伸片716,如图10B所示,其自第一环状凸部7151延伸而出。又如图11,其为沿图12的y-y’方向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线圈绕组5于第一绕线区7103进行绕线时,其可绕设于延伸片716上,并使该线圈绕组5与扁平绕组4共同夹设及抵持延伸片716,藉以辅助线圈绕组5的绕线紧配,并进一步使多个绕线单元71的组接更为稳固。然此延伸片716的型态及设置方式亦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1所示,而由于第一环状凸部7151及第二环状凸部7152仅微幅突出于本体710的外表面7101,其突出的高度小于线圈绕组5的线的线径,故无法将线圈绕组5限位于第一绕线区7103中,因此绕线单元71称为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71,不像图1所示公知的绕线基座11具有多个隔板114,因隔板114的高度高于线圈的线径数倍,故可形成绕线槽116以将线圈13限位。
请参阅图12并配合图7及图9,其中图12为图7所示的磁性元件组合图。于组装时,绕线单元71透过导位结构713的对位导引,使得绕线单元71的第一卡接部7111与相邻的绕线单元71的第二卡接部7112卡合组接,同时每一扁平绕组4套设于两相邻的绕线单元71形成的容置区7104上。之后,将固定装置32的连接单元320架设于扁平绕组4上,并将线圈绕组5绕设于绕线单元71的第一绕线区7103,其后线圈绕组5再通过连接单元320跨线至相邻的第一绕线区7103绕线,并重复前述动作至绕线完成。最后,将磁芯组6对应穿设于绕线单元71的通道中7102,即完成磁性元件2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磁性元件的扩充性佳,其通过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与相邻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卡接部相互卡合,俾可依据使用者需求来延伸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长度。并且,透过接合结构的设置,以有效固设扁平绕组,进而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稳固。再者,本发明的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并无隔板设置,且接合结构均仅微幅凸出于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外表面,故可增加绕线架组的可绕线空间,同时亦降低磁性元件的整体体积。至于固定装置的设置,可辅助跨线、固定飞线及稳定整体磁性元件的结构,并大幅降低扁平绕组的制造成本。
纵使本发明已由上述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所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者。

Claims (45)

1.一种磁性元件,包括:
一绕线架组,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其中该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外表面、一通道、一第一侧部、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及一第一绕线区,该第一绕线区位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之间,该通道贯穿该本体;
一接合结构,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以及
至少一卡接部,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该卡接部相卡接;
至少一扁平绕组,套设于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本体,且每一该扁平绕组与该接合结构相接合;
至少一线圈绕组,绕设于该第一绕线区;以及
一磁芯组,至少部分地设置于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通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接合结构包括一第一环状凸部及一第二环状凸部,其分别环设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藉以定义出该第一侧部、该第二侧部及该第一绕线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位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该扁平绕组与该第一环状凸部及该第二环状凸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相抵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每一该扁平绕组分别包括一卡槽,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抵扣部及一第二抵扣部,该第一抵扣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且邻接于该第一环状凸部,该第二抵扣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且邻接于该第二环状凸部,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卡槽与该第一抵扣部或该第二抵扣部对应卡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第一抵扣部凸设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且位于该第一环状凸部与该第一卡接部之间,该第二抵扣部凸设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且位于该第二卡接部的一侧缘,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一抵扣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二抵扣部容收于该扁平绕组的该卡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卡接部包括一第一卡接部及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该第二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且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对应,且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一卡接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二卡接部相卡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还包括一导位结构,且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导位结构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相对应的该导位结构相组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导位结构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且包括一第一导位结构及一第二导位结构,该第一导位结构与该第二导位结构相对应,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一导位结构及该第二导位结构分别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二导位结构及该第一导位结构相组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导位结构包括一第一导位结构及一第二导位结构,该第一导位结构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该第二导位结构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且与该第一导位结构相对应,且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一导位结构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二导位结构相组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且该卡接部包括一凸部及一凹部,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的该凸部及该凹部分别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的该凹部及该凸部相卡接。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包括一第一扁平绕组及一第二扁平绕组,其中该第一扁平绕组位于该第一侧部且与该第一环状凸部相抵顶,该第二扁平绕组位于该第二侧部且与该第二环状凸部相抵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接合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二凸块,分别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且分别位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其中该多个第一凸块与该第一环状凸部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区,且该第一扁平绕组套设于该第一容置区,以及该多个第二凸块与该第二环状凸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区,且该第二扁平绕组套设于该第二容置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每一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自该第一侧部的一外缘朝该第一环状凸部的方向渐升,且每一该第二凸块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自该第二侧部的一外缘朝该第二环状凸部的方向渐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的该多个第一凸块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的该多个第一凸块间形成一第二绕线区,该线圈绕组亦绕设于该第二绕线区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还包括一限位部,其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架构于抵持该磁芯组。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的该第一环状凸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的该第二环状凸部间形成一容置区,且该扁平绕组套设于该容置区。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还包括一延伸片,设置于该第一环状凸部上,且该线圈绕组设置于该延伸片上。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每一该扁平绕组包括一导电本体及两接脚,该导电本体为一环形结构且具有一中空孔洞,该两接脚分别由该导电本体的两边缘向外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为铜片。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包括一第一接连部,且该绕线架组还包括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其中每一该连接单元包括:
一连结部;
两支臂,分别自该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以及
一第二接连部,与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相卡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连结部包括两延伸段部及一跨线段部,该两延伸段部并列设置,该两延伸段部的一端分别与该跨线段部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该两支臂连接,该线圈绕组跨设于该连接单元的该跨线段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包括两凹口,该连接单元的该第二接连部包括两连接件,其分别设置于该两支臂上,且该两连接件分别与该扁平绕组的该两凹口对应卡接。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包括一凹槽,该连接单元的该第二接连部包括一支撑件,其设置于该连结部的该跨线段部上,且该支撑件与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的该凹槽对应卡接。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连结部包括两第一扣合件及两第二扣合件,且该第二扣合件对应该第一扣合件设置,其中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一扣合件分别与相邻的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二扣合件对应卡接。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两支臂分别夹设于该磁芯组上。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两支臂分别包括一理线槽。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元件,其中该扁平绕组包括一第一接连部,且该绕线架组还包括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其中每一该连接单元包括:
一连结部;
两支臂,分别自该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并分别夹设于该磁芯组上。
28.一种绕线架组,应用于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一扁平绕组,该绕线架组包括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该多个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外表面、一通道、一第一侧部、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及一第一绕线区,该第一绕线区位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之间,该通道贯穿该本体;
一接合结构,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该磁性元件的扁平绕组套设于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本体,且与该接合结构相接合;
至少一卡接部,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另一该卡接部相卡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接合结构包括一第一环状凸部及一第二环状凸部,其分别环设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藉以定义出该第一侧部、该第二侧部及该第一绕线区。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磁性元件的该扁平绕组位于该第一侧部及该第二侧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该扁平绕组与该第一环状凸部及该第二环状凸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相抵顶。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磁性元件的每一该扁平绕组分别包括一卡槽,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接合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抵扣部及一第二抵扣部,该第一抵扣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且邻接于该第一环状凸部,该第二抵扣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且邻接于该第二环状凸部,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卡槽与该第一抵扣部或该第二抵扣部对应卡合。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卡接部包括一第一卡接部及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该第二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二侧部且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对应,且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一卡接部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第二卡接部相卡接。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卡接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第一侧部,且该卡接部包括一凸部及一凹部,其中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的该凸部及该凹部分别与相邻的该无绕线槽的绕线单元的该卡接部的该凹部及该凸部相卡接。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绕线架组,其还包括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其中每一该连接单元包括:
一连结部;
两支臂,分别自该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以及
一第二接连部,与该磁性元件的该扁平绕组的一第一接连部相卡接。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磁性元件的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包括两凹口,该连接单元的该第二接连部包括两连接件,其分别设置于该两支臂上,且该两连接件分别与该扁平绕组的该两凹口对应卡接。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绕线架组,其中该连结部包括两第一扣合件及两第二扣合件,且该第二扣合件对应该第一扣合件设置,其中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一扣合件分别与相邻的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二扣合件对应卡接。
37.一种固定装置,应用于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一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一磁芯组,该至少一线圈绕组绕设于该绕线架组的至少一绕线区,该至少一扁平绕组套设于该绕线架组,该磁芯组部分设置于该绕线架组的一通道中,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该多个连接单元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该连接单元包括:
一连结部;
两支臂,分别自该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以及
一第二接连部,与该至少一扁平绕组的一第一接连部相卡接。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连结部包括两延伸段部及一跨线段部,该两延伸段部并列设置,该两延伸段部的一端分别与该跨线段部连接,另一端则分别与该两支臂连接,该线圈绕组跨设于该连接单元的该跨线段部。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包括两凹口,该连接单元的该第二接连部包括两连接件,其分别设置于该两支臂上,且该两连接件分别与该扁平绕组的该两凹口对应卡接。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包括一凹槽,该连接单元的该第二接连部包括一支撑件,其设置于该连结部的该跨线段部上,且该支撑件与该扁平绕组的该第一接连部的该凹槽对应卡接。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连结部包括两第一扣合件及两第二扣合件,且该第二扣合件对应该第一扣合件设置,其中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一扣合件分别与相邻的该连接单元的该两第二扣合件对应卡接。
42.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两支臂分别夹设于该磁芯组上。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两支臂分别包括一理线槽。
44.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该连接单元由一绝缘材料制成。
45.一种固定装置,应用于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包括一绕线架组、至少一扁平绕组、至少一线圈绕组及一磁芯组,该至少一线圈绕组绕设于该绕线架组的至少一绕线区,该至少一扁平绕组套设于该绕线架组,该磁芯组部分设置于该绕线架组的一通道中,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单元,该多个连接单元可分离地相组接,且每一该连接单元包括:
一连结部;
两支臂,分别自该连结部的两相对端向外延伸,并分别夹设于该磁芯组上。
CN201410620951.9A 2014-11-06 2014-11-06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Active CN105590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0951.9A CN105590720B (zh) 2014-11-06 2014-11-06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US14/603,170 US9564267B2 (en) 2014-11-06 2015-01-22 Magnetic element and bobbin assembly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0951.9A CN105590720B (zh) 2014-11-06 2014-11-06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0720A true CN105590720A (zh) 2016-05-18
CN105590720B CN105590720B (zh) 2018-06-12

Family

ID=5591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0951.9A Active CN105590720B (zh) 2014-11-06 2014-11-06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64267B2 (zh)
CN (1) CN1055907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5615B1 (ko) * 2021-06-29 2021-12-03 양황순 변압기 어셈블리
KR102420221B1 (ko) * 2021-12-28 2022-07-12 양황순 하이브리드형 변압기 어셈블리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0228B1 (en) * 2015-08-21 2017-02-14 Chicon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Transfomer structure
JP6614033B2 (ja) * 2016-05-24 2019-12-04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源装置
US11581118B2 (en) * 2017-06-08 2023-02-14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ransformer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US20180358162A1 (en) 2017-06-08 2018-12-13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Ltd. Magnetic component
CN207441438U (zh) * 2017-10-18 2018-06-0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铜片绕组结构、变压器及全波整流电路
US10553339B1 (en) * 2018-03-30 2020-02-04 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Common-mode choke with integrated RF inductor winding
US11562854B1 (en) * 2019-07-12 2023-01-24 Bel Power Solutions Inc. Dual slotted bobbin magnetic component with two-legged cor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2275A1 (en) * 2002-10-01 2006-06-22 Jurgen Pilniak Coil form
US20060197643A1 (en) * 2005-03-01 2006-09-0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Bobbin module of transformer
CN101447322A (zh) * 2007-11-26 2009-06-03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
CN201298433Y (zh) * 2008-08-29 2009-08-26 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
CN101819865A (zh) * 2009-02-26 2010-09-0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
CN201601009U (zh) * 2009-10-28 2010-10-06 和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CN10207433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绕线架构件的变压器
CN202332539U (zh) * 2011-11-25 2012-07-11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的变压器绕线架
CN202650809U (zh) * 2012-05-24 2013-01-02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CN103151860A (zh) * 2013-02-02 2013-06-12 宋社民 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成型绝缘骨架
CN10368086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组件及其绕线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55477A (en) * 1942-10-15 1944-08-08 William F Stahl Form for windings and the like
US3605055A (en) * 1970-07-02 1971-09-14 Gen Electric Two-piece winding bobbin for watt-hour meter potential coil
US7859380B2 (en) * 2008-02-07 2010-12-2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obbin assembly
KR101376930B1 (ko) * 2012-09-14 2014-03-2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변압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2275A1 (en) * 2002-10-01 2006-06-22 Jurgen Pilniak Coil form
US20060197643A1 (en) * 2005-03-01 2006-09-0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Bobbin module of transformer
CN101447322A (zh) * 2007-11-26 2009-06-03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
CN201298433Y (zh) * 2008-08-29 2009-08-26 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压器
CN101819865A (zh) * 2009-02-26 2010-09-0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
CN201601009U (zh) * 2009-10-28 2010-10-06 和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CN102074337A (zh) * 2009-11-24 2011-05-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绕线架构件的变压器
CN202332539U (zh) * 2011-11-25 2012-07-11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的变压器绕线架
CN202650809U (zh) * 2012-05-24 2013-01-02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CN10368086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组件及其绕线架
CN103151860A (zh) * 2013-02-02 2013-06-12 宋社民 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成型绝缘骨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5615B1 (ko) * 2021-06-29 2021-12-03 양황순 변압기 어셈블리
KR102420221B1 (ko) * 2021-12-28 2022-07-12 양황순 하이브리드형 변압기 어셈블리
WO2023128115A1 (ko) * 2021-12-28 2023-07-06 양황순 하이브리드형 변압기 어셈블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33379A1 (en) 2016-05-12
US9564267B2 (en) 2017-02-07
CN105590720B (zh)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0720A (zh) 磁性元件及其绕线架组与固定装置
US1043137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filter structure
TW200832460A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104113149A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JP3190474U (ja) 変圧器の改良構造
CN101609741B (zh) 变压器结构及其所适用的整流电路
CN105826056A (zh) 变压器
CN105655098A (zh) 变压器及该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TW201331966A (zh) 線架之改良結構
US10056189B2 (en) High voltage wire leading method for stereoscopic wound core open ventilated dry-type transformer
KR102372631B1 (ko) 평면형 트랜스포머 및 전원장치
CN202650809U (zh)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KR101632071B1 (ko) 보빈 타입 트랜스포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3098115A1 (zh) 一种磁芯骨架、倍压组件、变压器及x射线高压发生器
US2722621A (en) Device for deflecting the cathode-ray in cathode-ray tubes
CN104505248A (zh) 同轴立绕内外圈连饶组合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31907A (zh) 多灯管驱动装置及其变压器
CN103269470B (zh) 一种多点激励源扬声器夹具
CN106093503A (zh) 一种单相电能表
CN208637301U (zh) 一种平板变压器及装配用定位工装
CN208337989U (zh) 一种水冷却直线加速器聚焦磁铁
CN103312070B (zh) 一种新型电磁线圈
CN201886878U (zh) 变压器及用于该变压器的导体绕组
CN104517709A (zh)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
CN116721842B (zh) 一种逆变器用变压器及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