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9142A -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9142A
CN105589142A CN201610137615.8A CN201610137615A CN105589142A CN 105589142 A CN105589142 A CN 105589142A CN 201610137615 A CN201610137615 A CN 201610137615A CN 105589142 A CN105589142 A CN 105589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module
release mechanism
linking arm
draw r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76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9142B (zh
Inventor
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ridium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Yingu Jianke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376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91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9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9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9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56Details of housings
    • G02B6/426Details of housings mounting, engaging or coupling of the package to a board, a frame or a panel
    • G02B6/4261Packages with mounting structures to be pluggable or detachable, e.g. having latches or r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所述收发器模块包括一外壳,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包括连接臂、把手和拉环,所述连接臂设置于外壳的周围,所述把手枢设于连接臂上,所述拉环与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与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的拉环,在解锁收发器模块时,可直接拉动拉环使收发器模块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这样,无需拔除收发器模块上的连接端子,解锁更为简单,方便;并且,将收发器模块安装于机柜上后,通过将拉环取下,即可避免与机柜门发生干涉,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可插拔式光学和铜收发器模块的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可插拔式光学和铜收发器模块通常采用可旋转的把手或固定的拉拔式把手,锁定或解锁于电子设备上的端口。然而,通过可旋转的把手解锁收发器模块,需要在旋转把手之前拔出收发器模块前方的连接端子,操作非常不便。此外,固定的拉拔式把手在收发器模块前方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这样在设备具有高密度的端口布置下会影响机柜门的关闭,同时也会影响光缆或者电缆的走线。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可以在不拆卸连接端子的情况下,使收发器模块脱离(即解锁)于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同时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收发器模块在解锁时,操作不方便以及占用较多前部空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所述收发器模块包括一外壳,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包括连接臂、把手和拉环;所述连接臂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周围,所述把手枢设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还包括一自动回位装置,所述自动回位装置用以限定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收发器模块的上方。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腰形孔和滑槽均设置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通过设置于所述腰形孔中的销轴与所述把手枢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所述销结构;其中,所述弹簧、腰形孔的长轴以及滑槽的长度均沿解锁方向布置;
当所述把手枢转至一解锁位时,所述连接臂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销结构卡接于所述滑槽中。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连接臂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上还设置有一弧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连通;随着所述把手的枢转,所述销结构在所述导向槽中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为一U字型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开孔;所述拉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用以勾住所述开孔实现可分离式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拉环包括环状部分和自所述环状部分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一端弯曲形成所述钩状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中,所述拉环还包括一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包覆于所述环状部分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与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的拉环,解锁收发器模块时,可直接拉动拉环使收发器模块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这样,无需拔除收发器模块前方的连接端子,解锁更为简单,方便;此外,将所述收发器模块安装于机柜上后,通过将拉环取下,即可防止与机柜门发生干涉,因此,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易于实施;
2、本发明还通过采用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构成的自动回位装置,实现把手的自动限位功能,这样可将所述把手自动归位到所述收发器模块的上方,由此使得可旋转的把手具有保持位置的功能,进而,在锁定之前或者在解锁后,需要插接连接端子时,所述把手可以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不会影响连接端子的正常插接,同时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锁定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臂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拉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10-连接臂;111-底臂;111a-本体;111b-第一连接部;111c-第二连接部;112-第一侧臂;112a-第一臂段;112b-第二臂段;112c-第三臂段;113-第二侧臂;114-容纳空间;115-开孔;116-导向槽;117-折弯结构;118-腰形孔;119-滑槽;120-把手;121-横拉杆;122-第一枢接部;123-第二枢接部;124-第一销结构;125-第二销结构;130-拉环;131-钩状结构;132-环状部分;133-第一延伸臂;134-第二延伸臂;140-第一销轴;150-第二销轴;160-弹簧;200-收发器模块;210-外壳;220-电路板;300-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提出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锁定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解锁收发器模块的组装示意图。图1中,为了展现收发器模块的内部情况,所述收发器模块以分解状态示出。
如图1~3所示,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适用于对一收发器模块200进行解锁,所述收发器模块200例如为可插拔式光学或铜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收发器模块200包括一外壳210,所述外壳210内安装有一电路板220。
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包括连接臂110、把手120和拉环130;所述连接臂110设置于外壳210的周围(主要位于外壳210的前端周围,所述前端是靠近使用者的一端);所述把手120枢设于连接臂110上,即所述把手120与连接臂110转动连接;所述拉环130与连接臂110可分离式连接,也就是可拆卸设置于连接臂110上。
实施锁定时,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1,当所述把手120枢转至一锁定位(示出于图2)时,通过把手120推抵收发器模块200,可使收发器模块200之电路板220的一端(即远离使用者的一端,简称为后端)与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例如主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口,未图示)锁定;之后,可在收发器模块200的前端(即外壳210的前端)插接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端子300,如图3所示。此外,在解除锁定之前,若将所述收发器模块200放置于机柜内,为了避免拉环130与机柜门发生干涉而无法正常关闭,需将拉环130自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上取下,此处,可选在锁定收发器模块200时,即将所述拉环130自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上取下,以确保足够的操作空间。在此,本领域人员应当知晓:所述电路板220的后端通常设置有一插接器(未图示),用以与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电性连接,而所述电路板220的另一端(即靠近使用者的一端,统称为前端)电性连接连接端子300。
实施解锁时,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2,可将拉环130安装于连接臂110上,之后,沿解锁方向对拉环130施力,即可拉动收发器模块200,直至电路板220的后端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而解除锁定。此时,无需拔出收发器模块200前端的连接端子300,即可解锁收发器模块200,也就是所述拉环130位于连接端子300的一侧,例如左侧、右侧、上方或下方等,这样可有效避让连接端子300的安装区,便于操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与连接臂110可分离式连接的拉环130,解锁收发器模块200时,可直接拉动拉环130使收发器模块10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从而解除锁定,这样,无需拔除收发器模块200前端的连接端子300,如此解锁更为简单,方便。此外,若将所述收发器模块200安装于机柜内,通过将拉环130自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上取下,即可避免与机柜门发生干涉,因此,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易于实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0可包括下壳体和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臂的示意图。
如图4~5所示,所述连接臂110包括底臂111以及从底臂111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所述底臂111、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构成一个容纳收发器模块200之外壳210的容纳空间114,这样,所述底臂111、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均可设置于外壳210的前端周围(包括外壳210的底部以及与所述底部邻接的两侧部)。
优选,所述外壳210的两侧部均设置有一个导轨槽(图中未标示),用以容置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以避免增大收发器模块200的宽度尺寸,影响收发器模块200的在对应电子设备内的正常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臂111具有本体111a、连接本体111a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沿垂直于本体111a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11b,同样所述第二端面沿垂直于本体111a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111c,优选所述本体111a、第一连接部111b和第二连接部111c构成“U字型”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侧臂112从第一连接部111b的一侧笔直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侧臂113从第二连接部111c的一侧笔直延伸形成。
可选,所述连接臂110是一体式结构,即一体加工成型,例如可通过冲压、折弯加工形成所述连接臂110。所述连接臂110大体呈U字型结构。更可选,所述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的结构相同,以降低加工成本。
若所述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侧臂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臂段112a、第二臂段112b和第三臂段112c,所述第一侧臂112之第一臂段112a与底臂111之第一连接部111b连接,所述第二侧臂113之第一臂段112a与底臂111之第二连接部111c连接,优选所述第二臂段112b为一向外凸起的凸桥,通过凸桥可以调整收发器模块200的两侧在对应电子设备中的组装间隙,确保组装效果。
如图5所示,可选所述底臂111之本体111a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开孔115。对应,如图6所示,其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拉环的示意图,所述拉环130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钩状结构131,通过钩状结构131可以勾住底臂111上的开孔115。采用钩子进行可分离式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拉环130也可与所述连接臂110之侧臂可分离式连接,例如在第一侧臂112和第二侧臂113靠近使用者的一端均设置有开孔115,且在每个侧臂上对应设置一个拉环130,每个拉环130可通过钩子勾住开孔115,这样通过两侧施力进行解锁。具体本发明并不限定。
继续参阅图6,所述拉环130包括环状部分132和从环状部分132向外延伸(如笔直延伸)的第一延伸臂133和第二延伸臂134,所述第一延伸臂133和第二延伸臂134的一端弯曲形成一个钩状结构131,其中,所述环状部分132用于容置手指,便于施力。然而,本发明对拉环130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只要便于与连接臂110可分离式连接,且具有手指操作的空间便可。
优选,所述拉环130还包括一橡胶件(未图示),所述橡胶件包覆于环状部分132上,可以部分或者完全包覆环状部分132。在手指操作部分设置橡胶件,一方面可以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操作的舒适度。
如图7所示,其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的示意图。所述把手120包括横拉杆121以及从横拉杆121的两端折弯延伸(优选垂直折弯延伸)的第一枢接部122和第二枢接部123,所述横拉杆121用于受力而带动第一枢接部122和第二枢接部123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解锁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销轴140和第二销轴150;所述第一销轴140与底臂111之第二连接部111c枢接,所述把手120之第一枢接部122固设于第一销轴140上,并随第一销轴140枢转;所述第二销轴150与底臂111之第一连接部111b枢接,所述把手120之第二枢接部123固设于第二销轴150上,并随第二销轴150枢转。
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臂110上设置有一弧形的导向槽116,以限定把手120在导向槽116内枢转。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底臂111之第一连接部111b和第二连接部111c处均设置有一个弧形的导向槽116,同时所述把手120之第一枢接部122上设置第一销结构124,所述把手120之第二枢接部123上设置有第二销结构125,所述把手120枢转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销结构124和第二销结构125同步枢转,且局限于在弧形的导向槽116中运动;这样,当所述把手120枢转至导向槽116的一端时,所述把手120位于一锁定位(示出于图2),此时可施力推抵收发器模块200,以使电路板220锁定于对应电子设备中;当所述把手120枢转至导向槽116的另一端时,所述把手120位于一解锁位(示出于图3),此时,可以进行解锁或插接连接端子300的操作。
特别的,当所述把手120位于所述解锁位时,为了使把手120始终保持在收发器模块200的一侧(主要是收发器模块200的上方),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还包括一自动回位装置,用以限定把手120位于收发器模块200的上方,也就是限定把手120始终保持于所述解锁位,具体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图8是图4所示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地说,所述底臂111之本体111a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簧160。本实施例的弹簧1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簧160沿连接臂110的宽度方向(即沿外壳21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施力效果好。其中,每个弹簧160的一端固设于本体111a上并沿解锁方向设置,例如在本体111a上设置折弯结构117,用于勾住弹簧160的一端。与此同时,所述底臂111之第一连接部111b和第二连接部111c处均设置有一个腰形孔118,所述第一销轴140和第二销轴150便可穿过腰形孔118,从而实现把手120与连接臂110的枢接,且所述腰形孔118的长轴沿解锁方向设置,这样可使连接臂110仅沿解锁方向运动。并且,所述导向槽11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导向槽116连通的滑槽119,所述滑槽119的长度沿解锁方向设置,且当所述把手120位于所述解锁位时,所述连接臂110可以在弹簧160的弹力作用下沿腰形孔118的长轴方向移动,以使把手120之第一销结构124和第二销结构125均卡接在滑槽119中,从而自动限位于所述解锁位,除非再次拉动连接臂110而使把手120脱离卡接。这是因为:将收发器模块200容置于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之容纳空间114中后,所述弹簧160会受到收发器模块200的作用而变形,从而产生弹力,由此便可自动推动连接臂110往腰形孔118的长轴方向运动,进而使把手120之第一销结构124和第二销结构125卡接在滑槽119中。
上述弹簧160、腰形孔118、滑槽119、第一销结构124和第二销结构125便构成了本实施例的自动回位装置。当然,能够实现把手120自动归位于所述解锁位的结构有很多,在此,本发明仅举例了其中一些实现方式,但是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通过设置自动回位装置,可使可旋转的把手120具有保持位置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归位到收发器模块200的上方,由此,在锁定之前或解锁后,需要插接连接端子300时,所述把手120可以限位于所述解锁位,避免影响连接端子300的正常插接,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因把手120没有在合适的位置而造成多次插拔连接端子300的问题,而且也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与连接臂110可分离式连接的拉环130,解锁收发器模块200时,可直接拉动拉环130使收发器模块200脱离对应电子设备上的端口,这样,无需拔除收发器模块200上的连接端子300,解锁更为简单,方便。此外,若将收发器模块200安装于机柜内,通过将拉环130自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100上取下,即可避免与机柜门发生干涉,因此,不占用额外的前部空间,易于实施。
进一步,本发明还采用由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组成的自动回位装置,实现把手120的自动限位功能,由此可将把手120自动归位到收发器模块200的上方,从而使得可旋转的把手120具有保持位置的功能,由此,在锁定之前或者在解锁后,需要插接连接端子300时,所述把手可以保持于所述解锁位,从而不会影响连接端子300的正常插接,同时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所述收发器模块包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包括连接臂、把手和拉环;所述连接臂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周围,所述把手枢设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拉环与所述连接臂可分离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还包括一自动回位装置,所述自动回位装置用以限定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收发器模块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弹簧、腰形孔、滑槽和销结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腰形孔和滑槽均设置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通过设置于所述腰形孔中的销轴与所述把手枢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所述销结构;其中,所述弹簧、腰形孔的长轴以及滑槽的长度均沿解锁方向布置;
当所述把手枢转至一解锁位时,所述连接臂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腰形孔的长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销结构卡接于所述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沿所述连接臂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还设置有一弧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连通;随着所述把手的枢转,所述销结构在所述导向槽中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为一U字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开孔,所述拉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用以勾住所述开孔实现可分离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包括环状部分和自所述环状部分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一端弯曲形成所述钩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还包括一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包覆于所述环状部分上。
CN201610137615.8A 2016-03-10 2016-03-10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Active CN105589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615.8A CN105589142B (zh) 2016-03-10 2016-03-10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7615.8A CN105589142B (zh) 2016-03-10 2016-03-10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142A true CN105589142A (zh) 2016-05-18
CN105589142B CN105589142B (zh) 2018-05-04

Family

ID=5592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7615.8A Active CN105589142B (zh) 2016-03-10 2016-03-10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91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2941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可插拔机制的光收发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5913Y (zh) * 2007-08-10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076586U (zh) * 2011-05-25 2011-12-14 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拉拔结构
GB2489567A (en) * 2011-03-29 2012-10-03 Avago Tech Fiber Ip Sg Pte Ltd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cantilever spring arms
CN203166929U (zh) * 2013-04-24 2013-08-28 深圳市极致兴通科技有限公司 四通道的光收发模块装置
CN203502629U (zh) * 2013-10-22 2014-03-26 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收发一体模块解锁结构及其构成的光电模块
CN205335530U (zh) * 2015-12-11 2016-06-22 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信模块拉环式解锁装置
CN205404902U (zh) * 2016-03-10 2016-07-27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85913Y (zh) * 2007-08-10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GB2489567A (en) * 2011-03-29 2012-10-03 Avago Tech Fiber Ip Sg Pte Ltd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cantilever spring arms
CN202076586U (zh) * 2011-05-25 2011-12-14 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拉拔结构
CN203166929U (zh) * 2013-04-24 2013-08-28 深圳市极致兴通科技有限公司 四通道的光收发模块装置
CN203502629U (zh) * 2013-10-22 2014-03-26 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收发一体模块解锁结构及其构成的光电模块
CN205335530U (zh) * 2015-12-11 2016-06-22 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信模块拉环式解锁装置
CN205404902U (zh) * 2016-03-10 2016-07-27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2941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可插拔机制的光收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9142B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1943B (zh) 用于可插入式收发器之不对称闩锁
JP5195916B2 (ja) 接続コネクタ、電子装置、接続コネクタ抜脱方法
EP300549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01478096B (zh) 电组件闩锁
JP7160959B2 (ja) 短縮された回転可能ブーツ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極性調節可能な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20100136809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Plug (Patch Guard)
US73962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69527B (zh) 電插塞連接器
CN109863649A (zh) 电插入式连接件
US6929403B1 (en)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bail latch
CN105164354A (zh) 车辆用把手装置
US10330873B2 (en) Plug unlocking structure of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EP1603309A1 (en) A fold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rising a slildable hinge including leaf springs
CN100573210C (zh) 光学连接器系统
CN105589142A (zh)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JP5955935B2 (ja) 電気的センタアッセンブリによって作動されるレバー
US578554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actuating slide
CN105556763B (zh) 插头元件
EP2541296A1 (en) Unlocking device for optical module
CN205404902U (zh) 收发器模块解锁机构
RU2551842C2 (ru) Блок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рпуса штекерного разъема
JP6557028B2 (ja) 車両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WO2017100114A1 (en) Rj45 shuttered jack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8045818A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09215641U (zh) 应用于光模块的底座、解锁机构及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243000 Anhui province Ma'anshan city Ma'anshan high tech Zone at 1669 North Road Huo sparkle Building No. 2

Co-patentee after: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Yiru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hu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35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District Qingyuan Industrial Road No. 18 building B, 301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518000 a1706,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 20, Gaoxin South seven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gu Jianke Network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ridium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No. 1669, North Section of Huolishan Avenue, Cihu High-tech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rui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Anhu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IRU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