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4461A -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4461A
CN105564461A CN201610021677.2A CN201610021677A CN105564461A CN 105564461 A CN105564461 A CN 105564461A CN 201610021677 A CN201610021677 A CN 201610021677A CN 105564461 A CN105564461 A CN 105564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ompartment
platform
default station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16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4461B (zh
Inventor
叶尔肯·拜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216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4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4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4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4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44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3/00Other auxiliaries or accessories for railways
    • B61K13/04Passenger-warning devices attached to vehicles; Safety device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s to passengers when entering or leav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S1: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每一车厢内预备在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S2: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该方法对列车车厢和站台人数同时进行监控,使等候在站台的乘客根据监控结果选择站台区域,提高列车内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客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准备进站地铁中有些车厢的乘客密度很低,有些车厢的乘客密度很高,而由于等待乘车的乘客不知道车厢中的乘客密度,导致等候在有些防护门前的一部分乘客由于车厢的乘客密度大而无法顺利乘车,有些防护门前的乘客由于车厢的乘客密度小进入车厢后,车厢内还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从而使得车厢的空间利用率低。
目前,乘客大都随意挑选一个站台等候地铁或者依据经验在站台的两端等候。由于缺乏对车厢内乘客密度及乘客动态的了解,这种排队方式很难与车厢内的可容纳空间匹配。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准确对站台等候的乘客人数进行估算,一些站台上的乘客因为该站台等候上车的人数过多而无法上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列车车厢人数和站台人数进行监控,以使等候在车站的乘客合理选择站台区域,提高列车内的空间利用率。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包括:
S1: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S2: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获取所述第一乘客数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所述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第四乘客数目。
优选地,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若是,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优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列车内的乘客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优选地,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优选地,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所述第一乘客数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所述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第四乘客数目。
优选地,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
所述提示模块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优选地,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每一车厢的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列车内的乘客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对列车车厢人数和站台人数同时进行监控,以使等候在站台的乘客根据监控结果合理地选择站台区域,从而提高列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行驶中的列车车厢内乘客数目的监控,使得乘客能根据监控结果从乘客数目较多的车厢转移到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随时调整车厢内的乘客数目,提高乘车过程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步骤S2: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乘客数目是列车的车厢内最多容纳的乘客数目,是一个根据车厢的空间大小预先估计的值,在列车不更换车厢或者车厢不发生规模性整修的情况下为一恒定值。
第二乘客数目是车厢当前已经容纳的所有乘客的数目,列车行驶途中该值稳定。第二乘客数目的获取方法包括:安装在车厢内的摄像头获取车厢内的图像,分析该图像得到车厢内的乘客人数;安装于车门处的计数设备,对进出该车厢的人数进行计数和统计。
第三乘客数目是车厢内准备在预设车站下车的乘客数目。第三乘客数目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乘客的乘车信息,统计整个列车上在预设车站下车的总乘客数目,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估算每一车厢内预在预设车站下车的乘客数目;通过安装在车厢内的信息采集设备获取乘客的乘车信息,例如:安装对乘客的乘车卡片上的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通过采集车厢内每一乘客的乘车卡片上的信息判断乘客是否在预设车站下车;通过安装在车厢的即将在下一站开启的车厢门的监控设备判断乘客是否准备下车。
第四乘客数目是预设车站内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中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第四乘客数目的获取方法包括:安装在站台区域的摄像头获取站台区域内的图像,分析该图像得到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人数;安装于站台区域内的计数设备,对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人数进行计数和统计。
最大乘客数目是列车挺稳后,预备下车的乘客已经下车后的车厢内能容纳的乘客数目的最大值。
第二差值是对应于车厢的站台区域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与该车厢内可以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之间的差值,即是最大乘客数目减去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第二差值为正,说明列车停稳后,车厢内预备下车的乘客下车且等候在该车厢外的站台区域内上车的乘客已上车后还留有空间,该空间所能容纳的乘客数目等于第二差值。第二差值为零,说明车厢内预备下车的乘客下车且等候在该车厢外的站台区域内上车的乘客已上车后车厢内刚好满员。第二差值为负,说明车厢内预备下车的乘客下车且等候在该车厢外的站台区域内上车的乘客已上车后车内拥挤或者等候在该车厢外的站台区域内上车的乘客不能完全上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应用于地铁或者驶入车站停止和驶出车站的方式与地铁类似的列车上,对列车车厢人数和站台人数同时进行监控,以使等候在站台的乘客根据监控结果合理地选择站台区域,从而提高列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该方法对列车车厢人数和站台人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考虑了列车车厢内预在预设车站下车的乘客数目,避免了对因对预在预设车站下车的乘客数目的忽视导致的错误和对乘客的误导。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获取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的方法。具体地:步骤S1包括:
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可以通过安装在车厢内的摄像头获取将要在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通过安装在站台区域的站台门附近的摄像头获取等待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例如,车厢内的摄像头获取车厢内乘客的图片,分析图片中每一乘客面部,乘客的双眼与嘴巴所在的平面与车厢在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若小于预设的夹角,说明该乘客预备在预设车站下车,将该乘客计入第三乘客数目。站台门处的摄像头获取该站台区域内的乘客的图片,分析图片中每一乘客面部,乘客的双眼与嘴巴所在的平面与车厢在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若小于预设的夹角,说明该乘客是等候乘车的乘客,将该乘客计入第四乘客数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中提供了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的获取方法,通过对车厢内和站台上乘客的面部朝向的分析,使得获取的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更精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步骤S1包括:
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获取所述第一乘客数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所述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第四乘客数目。
预设距离的考虑是为了保证计算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提高结果的精确性。然而,预设距离的设定还需考虑乘客选择和更换站台所用的时间。合理的预设距离需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在列车与将要到达的车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即列车将要进站时,获取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对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使得获取的第四乘客数目更加接近列车停止后,该站台区域内实际等候的乘客数目,从而对车站等候乘车的乘客有更为准确的引导。
然而,为了保证乘客有足够的时间合理选择或者更换站台,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开始监测时间不应过晚。进一步的,乘客数目的监测可以从该列车驶出上一站时开始,在列车在预设车站停止前,对第二乘客数目、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进行周期性采集,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乘客数目的监测可以从该列车驶出上一站时开始,在列车在预设车站停止前,对第二乘客数目、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进行周期性采集,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中,对监控起点的选择增加了监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行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若是,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第二差值小于零,说明当前等候在该车厢对应站台的乘客数目超过了该车厢到站停车后所能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若第二差值小于零,第一提示信息提示等候乘车的乘客及时更换等车的站台,避免造成列车停车后由于等候乘车的乘客分布不合理导致的空间浪费甚至导致有些乘客无法上车的现象。
第一提示信息是通过设置在车站的显示屏或者广播对乘车的乘客进行提示,或者车站的值班人员根据第一提示信息对车站各个站台等候乘车的人员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中,对监测到的等候乘车的乘客较多的站台区域发出的提示信息,乘客根据该提示信息调整或选择乘车的站台,保证了乘车过程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中,提供了行驶中列车对车厢内空间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方法。
在所述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列车内的乘客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第二提示信息是通过设置在车厢内的显示屏或者广播对乘车的乘客进行提示,或者车厢内的值班人员根据第二提示信息对车厢内的乘客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对每一车厢内的第二乘客数目进行监测,发出该监测结果的第二提示信息,以使列车内的乘客根据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从而提高乘车过程的舒适度。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获取模块将获取的第一乘客数目、第二乘客数目、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发送到计算模块,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得到预设车厢还能容纳的等候乘车的最大乘客数目,并计算第二差值,使乘客根据第二差值进行候车站台的调整和选择。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对列车车厢人数和站台人数同时进行监控,以使等候在站台的乘客根据监控结果合理选择站台区域,从而提高列车内的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7: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见图2,该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A包括:获取模块A1、计算模块A2、判断模块A34和提示模块A4。
获取模块A1,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计算模块A2,用于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获取模块A1还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判断模块A3,用于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获取模块A1还用于在判断模块A3判定列车距预设车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列车每一节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第二乘客数目、第三乘客数目和第四乘客数目。
判断模块A3还用于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
提示模块A4在判断模块A3判定第二差值小于零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提示模块A4还用于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每一车厢的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列车内的乘客根据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对每一车厢内的乘客数目进行监测,发出该监测结果的第二提示信息,以使列车内的乘客根据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提高乘车过程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S2: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是,获取所述第一乘客数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所述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第四乘客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若是,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列车内的乘客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6.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预备在所述预设车站下车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第四乘客数目;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一车厢的第一乘客数目与第二乘客数目的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该车厢的第三乘客数目的和,以得到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计算所述最大乘客数目与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的第四乘客数目的第二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驶入预设车站的列车的每一车厢内最多容纳的第一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当前已容纳的第二乘客数目、所述每一车厢内面向在所述预设车站即将开启的车厢门的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所述每一车厢的每一站台区域内面向站台门的第四乘客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距所述预设车站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所述第一乘客数目、所述第二乘客数目、所述第三乘客数目和所述第四乘客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小于零;
所述提示模块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差值小于零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预设车站上对应于该车厢的站台区域内等候乘车的乘客数目大于该车厢到达所述预设车站后可容纳的最大乘客数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列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每一车厢的第二乘客数目发出第二提示信息,以使所述列车内的乘客根据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转移至第二乘客数目较少的车厢内。
CN201610021677.2A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64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1677.2A CN105564461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1677.2A CN105564461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4461A true CN105564461A (zh) 2016-05-11
CN105564461B CN105564461B (zh) 2017-12-29

Family

ID=5587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167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64461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446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988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地铁乘客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CN107295318A (zh) * 2017-08-23 2017-10-24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处理的彩色投影平台
CN107371004A (zh) * 2017-08-23 2017-11-21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图像投影的方法
CN110717352A (zh) * 2018-07-11 2020-01-2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台客流量的统计方法、服务器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11688738A (zh) * 2020-01-02 2020-09-22 刘素青 地铁车厢车门动态控制平台及方法
CN112124379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地铁客流分析的站台引导方法
CN113129583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乘车方法和乘车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82A (en) * 1991-04-18 1993-01-05 Chun Joong H Subway passenger loading control system
KR20090019574A (ko) * 2007-08-21 2009-02-25 호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승객 안내시스템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1844571A (zh) * 2010-05-28 2010-09-29 东南大学 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控制系统
CN101944289A (zh) * 2010-08-31 2011-01-12 中山大学 一种地铁乘客疏导管理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936369U (zh) * 2011-01-19 2011-08-17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精确统计系统
CN102501888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叶尔肯.拜山 地铁车厢内自由空间监测与提示系统
CN203520487U (zh) * 2013-10-23 2014-04-02 武汉大学 地铁车厢人数检测及预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82A (en) * 1991-04-18 1993-01-05 Chun Joong H Subway passenger loading control system
KR20090019574A (ko) * 2007-08-21 2009-02-25 호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승객 안내시스템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01844571A (zh) * 2010-05-28 2010-09-29 东南大学 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控制系统
CN101944289A (zh) * 2010-08-31 2011-01-12 中山大学 一种地铁乘客疏导管理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936369U (zh) * 2011-01-19 2011-08-17 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精确统计系统
CN102501888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叶尔肯.拜山 地铁车厢内自由空间监测与提示系统
CN203520487U (zh) * 2013-10-23 2014-04-02 武汉大学 地铁车厢人数检测及预报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988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地铁乘客监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CN107295318A (zh) * 2017-08-23 2017-10-24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处理的彩色投影平台
CN107371004A (zh) * 2017-08-23 2017-11-21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图像投影的方法
CN110717352A (zh) * 2018-07-11 2020-01-2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台客流量的统计方法、服务器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10717352B (zh) * 2018-07-11 2022-05-31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台客流量的统计方法、服务器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13129583A (zh) * 2019-12-31 2021-07-16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乘车方法和乘车系统
CN111688738A (zh) * 2020-01-02 2020-09-22 刘素青 地铁车厢车门动态控制平台及方法
CN112124379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地铁客流分析的站台引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4461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4461A (zh) 一种列车车厢及站台的乘客数目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3223924B (zh) 电动巴士及电动巴士电池更换系统
CN106448062A (zh)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416315A (zh) 一种地铁进站口客流疏导系统
CN108877199A (zh) 车队的控制方法、设备及车联网系统
CN105383526B (zh) 一种列车冲突检查及解决方法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CN110395298B (zh) 一种客流智能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8819991A (zh) 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7545724A (zh) 一种公交车的动态调度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6251666A (zh)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引导系统和方法
CN105957399A (zh) 一种行车安全监视方法
CN105761494A (zh) 基于无人机的异常交通信息采集方法
CN106599845A (zh) 一种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46950A (zh) 一种基于基站判断公交车拥挤程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6530802A (zh) 停车引导系统和停车引导方法
CN103857577A (zh) 列车控制系统
CN108197552A (zh)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
CN105243843A (zh) 一种车载系统提供空位信息的方法
CN106530674A (zh) 基于多源定位的拼车系统、拼车终端和拼车方法
CN113505644B (zh) 一种车厢客流检测告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99344A (zh) 轨道交通调度信息获取方法、车辆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3646563A (zh) 一种公交车经过固定站点的感知方法
CN107767665A (zh) 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拥堵检测装置及方法
KR20110108861A (ko) 버스 제어 방법 및 버스 단말 장치
CN107967813A (zh) 公交车信息检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