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9836B -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9836B
CN105559836B CN201610082221.7A CN201610082221A CN105559836B CN 105559836 B CN105559836 B CN 105559836B CN 201610082221 A CN201610082221 A CN 201610082221A CN 105559836 B CN105559836 B CN 105559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arm
struts
connector
stru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22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9836A (zh
Inventor
贺新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822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59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59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9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9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9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0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with antagonistic arms as supports for retracto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5Joint distra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5Joint distractors
    • A61B2017/0256Joint distractors for the sp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第二撑开加压臂、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支撑棒,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于支撑棒上并可沿支撑棒调节间距,第一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上,第二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上,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还包括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递进式施力机构。该微创撑开加压器操作灵活、简便、快捷,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可实现分次逐渐撑开或加压,能达到甚至超过开放手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切开手术,该种方法需广泛剥离椎旁组织结构,容易引起椎旁肌肉损伤,缺血,失神经支配,肌肉坏死,疤痕形成,易遗留腰背疼痛,僵硬等后遗症,且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增加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近年来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没有强力的有效的撑开加压器械,现有撑开加压器械复位能力差,主要用于脊柱的原位固定,特别是对于需要复位的胸腰椎骨折手术,因缺乏强力有效撑开复位器械,复位效果不佳,虽能微创完成操作,但达不到开放手术效果。其他类似器械也基本上是用于脊柱原位固定,对胸腰椎骨折复位的效果仍然不佳,达不到开放手术的效果,限制了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简便、快捷,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可实现分次逐渐撑开或加压,能达到甚至超过开放手术效果的微创撑开加压器,该微创撑开加压器通过组合不同分别起到撑开或加压作用,而不需要两套器械,分别起撑开或加压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第二撑开加压臂、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支撑棒,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位移调节机构连接于支撑棒上并可沿支撑棒调节间距,第一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上,第二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上,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递进式施力机构。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位移调节机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器上的螺纹孔,支撑棒以可转动方式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上,支撑棒穿设于第二连接器的螺纹孔中并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支撑棒上还设有转动旋钮。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递进式施力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和铰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上的调节螺杆,第一撑开加压臂设有定位槽,调节螺杆卡入定位槽中,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配合安装于调节螺杆上并分设于定位槽的两侧。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调节螺母位于定位槽靠近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侧,垫片位于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撑开加压臂之间。第一调节螺母设有便于旋拧的旋拧部,调节螺杆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撑开加压臂之间的垫片。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一铰接通孔,第一连接器固接有第一连接螺杆,第一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一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光滑段;第二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二铰接通孔,第二连接器固接有第二连接螺杆,第二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二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光滑段。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加压臂自第一铰接通孔到卡槽的一段为第一倾斜段,第二撑开加压臂自第二铰接通孔到卡槽的一段为第二倾斜段,通过改变第一连接螺杆穿过第一铰接通孔的方向和第二连接螺杆穿过第二铰接通孔的方向,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在相互逐渐靠近或者相互逐渐远离的两种安装方式之间转换。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撑开加压臂靠近第一撑开加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耳部,所述第二撑开加压臂远离第一撑开加压臂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部,在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的一种方式下所述调节螺杆铰接于第一连接耳部上,在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的另一种方式下所述调节螺杆铰接于第二连接耳部上。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当微创撑开加压器起撑开作用时,调节螺杆与第二撑开加压臂的第一连接耳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位于定位槽远离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侧;当微创撑开加压器起加压作用时,调节螺杆与第二撑开加压臂的第二连接耳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的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能分别独立经置钉的微创皮肤小切口灵活地插入进行撑开或加压操作,其操作灵活、简便、快捷,省力,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完全达到目前开放手术效果,甚至超过开放手术效果,尤其使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达到并超过开放手术的疗效。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并且,其递进式施力机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力,明显增强了撑开或加压作用,还能够实现分次递进式撑开或加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创撑开加压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创撑开加压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创撑开加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601、第一撑开加压臂;6011、定位槽;602、第二撑开加压臂;6021、第一连接耳部;6022、第二连接耳部;603、第一连接器;604、第二连接器;605、支撑棒;6051、转动旋钮;6052、阻挡板;606、卡槽;607、第一调节螺母;6071、旋拧部;608、第二调节螺母;609、调节螺杆;610、垫片;611、第一锁紧螺母;612、第二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601、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第一连接器603、第二连接器604和支撑棒605,第一连接器603和第二连接器604通过位移调节机构连接于支撑棒605上并可沿支撑棒605调节间距,第一撑开加压臂601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603上,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604上,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605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606,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递进式施力机构。
本实施例中,位移调节机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器604上的螺纹孔,支撑棒605以可转动方式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603上,支撑棒605穿设于第二连接器604的螺纹孔中并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支撑棒605上还设有转动旋钮6051,通过旋拧支撑棒605,可使支撑棒605转动,进而调节第一连接器603和第二连接器604之间的间距,也即调节第一撑开加压臂601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之间的间距。支撑棒605以可转动方式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603上具体可以是,支撑棒605穿设于设在第一连接器603上的转动配合通孔中,在支撑棒605上还设有阻挡板6052,阻挡板6052和转动旋钮6051与支撑棒605固接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器603的两侧,通过阻挡板6052和转动旋钮6051的作用使支撑棒605与第一连接器603仅能相对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这样在旋转支撑棒605时可迫使第二连接器604沿支撑棒605靠近或远离第一连接器603。
递进式施力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母607、第二调节螺母608和铰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上的调节螺杆609,第一撑开加压臂601设有定位槽6011,调节螺杆609卡入定位槽6011中,第一调节螺母607和第二调节螺母608配合安装于调节螺杆609上并分设于定位槽6011的两侧。通过旋拧第一调节螺母607和第二调节螺母608可迫使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绕各自的铰接轴线摆动,进而实现两者设有卡槽606的端部相互远离或靠近,以进行撑开或加压,相比于通过直接转动支撑棒605来调节两个卡槽606之间间距的方式,该递进式施力机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力杠杆作用,明显增强了撑开或加压作用,且递进式施力机构采用螺纹式推进结构,能够实现分次逐渐撑开或加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先调节位移调节机构进行初步撑开或加压,再通过递进式施力机构提供更大的力进一步撑开或加压。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母607位于定位槽6011远离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一侧,且第一调节螺母607设有便于旋拧的旋拧部6071,调节螺杆609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调节螺母607和第一撑开加压臂601之间的垫片610,在第一调节螺母607推动第一撑开加压臂601时,该垫片610能够改善第一撑开加压臂601的受力均匀性。此外,第二调节螺母608也可设置旋拧部6071。
本实施例中,第一撑开加压臂601上设有第一铰接通孔,第一连接器603固接有第一连接螺杆,第一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603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611,第一锁紧螺母611与第一连接器603配合夹持第一撑开加压臂601,第一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一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光滑段;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上设有第二铰接通孔,第二连接器604固接有第二连接螺杆,第二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612,第二锁紧螺母612与第二连接器604配合夹持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第二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二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光滑段。第一撑开加压臂601与第一连接器603、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与第二连接器604的上述安装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撑开加压臂601自第一铰接通孔到卡槽606的一段为第一倾斜段,第二撑开加压臂602自第二铰接通孔到卡槽606的一段为第二倾斜段,通过改变第一连接螺杆穿过第一铰接通孔的方向和第二连接螺杆穿过第二铰接通孔的方向,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在相互逐渐靠近或者相互逐渐远离的两种安装方式之间转换,在采用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相互逐渐靠近的安装方式时,将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端部与两个椎弓根螺钉的外侧接触进行加压,能够达到最佳的加压效果,在采用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相互逐渐远离的安装方式时,将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端部与两个椎弓根螺钉的内侧接触进行撑开,能够达到最佳的撑开效果。
此外,还可在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连接耳部6021和第二连接耳部6022,各连接耳部设有铰接通孔,在前述两种安装方式下,调节螺杆609通过螺栓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侧连接耳部的铰接通孔中。当采用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相互逐渐远离的安装方式时(两倾斜段呈“八”字形),调节螺杆609铰接在第一连接耳部6021上,第一调节螺母607和垫片610安装在定位槽6011远离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一侧,旋拧第一调节螺母607迫使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手持端(与卡槽606相对的一端)相互靠近,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设有卡槽606的一端则相互远离,达到撑开作用;当采用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相互逐渐靠近的安装方式时(两倾斜段呈倒“八”字形),调节螺杆609铰接在第二连接耳部6022上,第一调节螺母607和垫片610安装在定位槽6011靠近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一侧,旋拧第一调节螺母607迫使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手持端(与卡槽606相对的一端)相互远离,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设有卡槽606的一端则相互靠近,达到加压作用。
在进行撑开或加压操作时,椎弓根螺钉和纵连棒完成置入后,将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独立灵活的经微创皮肤小切口插入,使卡槽606卡套于纵连棒上,再安装第一连接器603、第二连接器604和支撑棒605并将调节螺杆609卡在定位槽6011中组合成微创撑开加压器。当使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位于两个椎弓根螺钉之间时,通过调节增大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之间的间距,可推动两个椎弓根螺钉相互远离,从而进行撑开操作;当使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分别位于两个椎弓根螺钉的外侧时,通过调节减小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之间的间距,可推动两个椎弓根螺钉相互靠近,从而进行加压操作。
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以第一铰接通孔和第二铰接通孔分界分为手握段和倾斜段,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倾斜段与手握段均有一定的角度,在冠状面上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倾斜段和手握段所成角度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倾斜段和手握段所成角度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在矢状面上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倾斜段和手握段所成角度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倾斜段和其手握段所成角度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同。当进行撑开加压操作时两倾斜段呈“八”字形,使倾斜段与椎弓根钉尾不平行,利于操作;当进行加压操作时,两倾斜段呈倒“八”字形,使倾斜段与椎弓根钉尾不平行,利于加压操作。正因为两臂的倾斜段与手握段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存在角度,又要求撑开操作时两倾斜段应呈“八”字形,加压操作时两倾斜段应呈倒“八”字形,所以调节螺杆609铰接在第一连接耳部6021利于撑开操作,调节螺杆609铰接在第二连接耳部6022利于加压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的组件可拆分和组合,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能分别独立经置钉的微创皮肤小切口灵活地插入通过与支撑棒605、第一连接器603、第二连接器604及调节螺杆609组合,进行撑开或加压操作。调节螺杆609连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第一连接耳部6021上可组合成撑开器,当调节螺杆609连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的第二连接耳部6022可组合成加压器,一套器械具有两种相反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撑开钳和加压钳为两套独立的器械,各自独立起作用,还需要持棒钳配合使用,不能通过微创的小切口置入,更不能通过微创小切口形起撑开和加压作用,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支撑棒605通过第一连接器603和第二连接器604与第一撑开加压臂601和第二撑开加压臂602活动连接,两连接器之间的间距可缩短或延长,使两臂之间的支撑间距缩短和延长,适用于从2节椎体或2节以上椎体之间的撑开或加压作用,支撑棒605越长,作用跨度的椎体数越多。现有的撑开钳和加压钳只有支撑点,不具有两钳臂之间的支撑间距的缩短和延长,只适合2节椎体间撑开或加压,若需多椎体间撑开或加压,还需使用夹棒钳,支撑点固定撑开钳或加压钳两臂,不能调节,不能拆卸,因此不能通过微创小切口完成微创手术。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母607推动第二撑开加压臂602,靠拢(或远离)第一撑开加压臂601,第一铰接通孔到卡槽606的臂段长于第一倾斜段,第二撑开加压臂602第二铰接通孔到接头的臂段长于第二倾斜段,以支撑棒605为支点,通过杠杆作用操作省力,而施加于撑开或加压点上的作用力度大;旋转第一调节螺母607可分次递进式撑开或加压。并且,其递进式施力机构能够提供更大的力,明显增强了撑开或加压作用,还能够实现分次递进式撑开或加压。
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撑开加压器的两个撑开加压臂可分别独立的经微创小切口插入骑跨在总纵连接棒上,操作简单、快捷。
2、支撑棒605通过两连接器连接两个撑开加压臂,支撑棒605起支点作用,可调节两笔之间的跨度(宽度),目前用于开放手术的撑开钳只有一个支点,不能调节,撑开跨度有限,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通过旋转支撑棒605达到使两臂前端的倒U型卡槽606靠紧椎弓根钉,使后续撑开更精确,能准确把握撑开的高度和力度。
3、支撑棒605位于臂上的部位不同,使撑开的杠杆作用力不同,省力程度也不同,一般位于靠近倒U型卡槽606一端的四分之一的位置处,撑开力增强3倍。
4、在撑开或加压时,撑开或加压力是连续性的增加,而开放手术的撑开钳撑开力是跳跃阶梯式的增加,跳一格约5毫米,不能精确控制。
5、当调节螺杆609上调节螺母加压移动1毫米时,两臂的倒U型卡槽606撑开0.33毫米,撑开高度精确到0.33毫米,实现准确控制撑开的高度和力度。
6、可逐渐分次进行分开或加压操作,当调节螺杆609上调节螺母一定距离后,即撑开一定高度后,通过X射线透视,若撑开的高度不够,即椎体复位不够,可再次旋转调节螺杆609上调节螺母,进一步撑开,可反复多次逐渐撑开,撑开高度精确到0.33毫米,最终达到撑开复位后的要求即解剖复位,目前开放手术的撑开钳只能是一次撑开,与操作者的力量相关,操作者力量大则撑开高度高,反之则撑开高度低。
7、与开放手术的撑开钳相比,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操作简单、灵活,力度大,省力,精确度高,控制度高,复位率高。从采用该微创撑开加压器完成的518例胸腰椎骨折手术的数据分析来看,解剖复位率达95%以上,特别是锥管内骨块复位率高达91%以上,手术时间由原来开放手术的60分钟~180分钟,平均9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70分钟,平均52分钟。出血少,原来开放手术出血量为100ml~600ml,平均260ml,现在则减少到15ml~30ml,平均25ml。病人住院时间缩短,由原来开放手术需要住院的15天~21天,平均14天,缩短到现在的6天~14天,平均9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微创撑开加压器操作灵活、简便、快捷、省力,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精确度高,控制度高,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使微创手术也能达到等同于开放手术中直视下的撑开或加压效果,甚至其效果好于开放手术,由于本发明解决了撑开或加压、复位达到预期效果的技术问题,使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达到并超过开放手术的疗效,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第二撑开加压臂、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支撑棒,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位移调节机构连接于支撑棒上并可沿支撑棒调节间距,其特征在于:第一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上,第二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上,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递进式施力机构;所述第一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一铰接通孔,第一连接器固接有第一连接螺杆,第一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一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光滑段;第二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二铰接通孔,第二连接器固接有第二连接螺杆,第二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二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光滑段;所述第一撑开加压臂自第一铰接通孔到卡槽的一段为第一倾斜段,第二撑开加压臂自第二铰接通孔到卡槽的一段为第二倾斜段,通过改变第一连接螺杆穿过第一铰接通孔的方向和第二连接螺杆穿过第二铰接通孔的方向,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在相互逐渐靠近或者相互逐渐远离的两种安装方式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器上的螺纹孔,支撑棒以可转动方式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上,支撑棒穿设于第二连接器的螺纹孔中并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支撑棒上还设有转动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进式施力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和铰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上的调节螺杆,第一撑开加压臂设有定位槽,调节螺杆卡入定位槽中,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配合安装于调节螺杆上并分设于定位槽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位于定位槽远离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侧,且第一调节螺母设有便于旋拧的旋拧部,调节螺杆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撑开加压臂之间的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开加压臂靠近第一撑开加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耳部,所述第二撑开加压臂远离第一撑开加压臂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部,在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的一种方式下所述调节螺杆铰接于第一连接耳部上,在所述两种安装方式的另一种方式下所述调节螺杆铰接于第二连接耳部上。
CN201610082221.7A 2016-02-06 2016-02-06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Active CN105559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2221.7A CN105559836B (zh) 2016-02-06 2016-02-06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2221.7A CN105559836B (zh) 2016-02-06 2016-02-06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9836A CN105559836A (zh) 2016-05-11
CN105559836B true CN105559836B (zh) 2019-08-20

Family

ID=5587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2221.7A Active CN105559836B (zh) 2016-02-06 2016-02-06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598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9399A (zh) * 2016-06-29 2018-07-24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一种脊柱胸腰椎后路手术钳
CN107260237B (zh) * 2017-08-04 2023-10-31 王锡阳 手术切口撑开系统
CN110403652A (zh) * 2019-08-29 2019-11-05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一种便于调节牵开距离的牵开器
CN112155617A (zh) * 2020-10-13 2021-01-01 王刚 一种胸外科手术用肋骨扩撑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4298A2 (en) * 2001-09-18 2003-03-27 St. Franci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spinous process implant sizer and distractor with a split head and size indicator and method
EP1221915B1 (en) * 1999-10-21 2006-02-08 SDGI Holdings, Inc. Implant for a posterior lateral disc space approach
CN102499744A (zh) * 2011-09-30 2012-06-20 许光昶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
CN203662854U (zh) * 2013-12-24 2014-06-25 常州康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加压钳
CN104605922A (zh) * 2010-03-12 2015-05-13 南方脊柱公司 棘突间间隔装置
CN104605903A (zh) * 2015-02-12 2015-05-13 贺新宁 微创撑开加压器
CN104605904A (zh) * 2015-02-12 2015-05-13 贺新宁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205493904U (zh) * 2016-02-06 2016-08-24 贺新宁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9571A (en) * 1995-01-17 1996-06-25 Daniel; Elie C. Surgical retractor/compress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1915B1 (en) * 1999-10-21 2006-02-08 SDGI Holdings, Inc. Implant for a posterior lateral disc space approach
WO2003024298A2 (en) * 2001-09-18 2003-03-27 St. Francis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spinous process implant sizer and distractor with a split head and size indicator and method
CN104605922A (zh) * 2010-03-12 2015-05-13 南方脊柱公司 棘突间间隔装置
CN102499744A (zh) * 2011-09-30 2012-06-20 许光昶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
CN203662854U (zh) * 2013-12-24 2014-06-25 常州康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加压钳
CN104605903A (zh) * 2015-02-12 2015-05-13 贺新宁 微创撑开加压器
CN104605904A (zh) * 2015-02-12 2015-05-13 贺新宁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205493904U (zh) * 2016-02-06 2016-08-24 贺新宁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9836A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8842A1 (en) Spinal implants and instruments
CN105559836B (zh)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105559869B (zh) 一种通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
US77760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cement of bony structures
US20040147935A1 (en) Tarsal Joint Space Distractor
CN107582112B (zh) 一种椎体间撑开装置
CN209203370U (zh) 一种脊椎手术用牵拉撑开组织钳
CN205493904U (zh)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106963462A (zh) 用于脊椎手术的外固定装置
CN104605904A (zh)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206896389U (zh) 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系统
CN208693414U (zh) 一种腰椎峡部裂内固定装置
CN216455243U (zh) 一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撑开复位装置
CN108125711B (zh) 一种腰椎峡部裂内固定装置
CN208582487U (zh)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CN208989102U (zh) 一体化骨折复位固定钳
CN105559835A (zh) 切口组织牵开器
CN104605903A (zh) 微创撑开加压器
CN209203477U (zh) 一种脊柱侧凸矫形辅助装置
CN205729422U (zh) 切口组织牵开器
CN209059394U (zh) 一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骨块固定装置
CN107440777B (zh) 一种颈前路旋转矫形椎体撑开器
CN107174329B (zh) 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
CN207236835U (zh) 一种微创加压器
CN101816586B (zh) 一种椎弓根螺钉加压撑开固定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