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2487U -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2487U
CN208582487U CN201721267088.9U CN201721267088U CN208582487U CN 208582487 U CN208582487 U CN 208582487U CN 201721267088 U CN201721267088 U CN 201721267088U CN 208582487 U CN208582487 U CN 208582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upper plate
connecting plate
plate body
laminoplas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70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斌
徐秉智
李梦雪
杨立男
缪国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l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l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l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l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70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2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2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2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所述桥接体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有效防止椎板的塌陷,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手术过程中不需摘除棘突部位,避免了损伤神经和韧带,克服了单开门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和颈椎活动度差的缺陷,且对称的植入在外观上也比单开门颈椎板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开门椎板成型手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老年患者颈椎椎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有脊髓压迫的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干预,容易导致脊髓功能的衰退甚至是消失,极大程度影响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中多采用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案来治疗颈椎椎管狭窄,有相关文献研究指出,单开门手术的优势在于手术操作简单,更加容易推广,也易于被骨科医师所掌握,但是单开门手术后容易导致神经根性的麻痹、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猜测可能是由于单开门手术方案中椎管结构不对称,使得脊髓不能均匀的漂移所致,而双开门手术正是采用对称性的扩大狭窄的颈椎椎管,因此脊髓受力均匀,大幅度降低术后神经根性麻痹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双开门手术传统的桥接结构会去除棘突和部分椎板,损伤神经和韧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手术时,可保留棘突,不损伤神经和韧带,还可选择性植入骨块,使手术后的椎体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所述桥接体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沿所述上板体的对称轴线均布。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桥接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所述上板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140°-17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下板体之间设置有100°-140°的夹角;所述上板体与距离其最近的支撑板之间设置有90°-12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另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80°-10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所述上板体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插槽式球窝孔。
进一步地,所述桥接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
进一步地,两所述支撑板均为L形,两所述支撑板相对设置,并且两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
进一步地,所述桥接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各通过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板与两所述支撑板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两所述支撑板上均开设有长槽,所述人工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长槽相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两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两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或两所述支撑板均倾斜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板均倾斜设置时,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距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逐渐扩大,且两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有效防止椎板的塌陷,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手术过程中不需摘除棘突部位,避免了损伤神经和韧带,克服了单开门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和颈椎活动度差的缺陷,且对称的植入在外观上也比单开门颈椎板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图2所示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A向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根据图4所示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A向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是根据图7所示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A向剖视图;
图9是根据图7所示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安装人工骨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人工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中:
1、上板体;2、下板体;3、桥接体;4、第一球窝孔;5、第二球窝孔;6、长球窝孔;7、支撑板;8、长槽;9、凸起;10、插槽式球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其中,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其中,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其中,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或者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其中,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7。
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其中,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其中,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其中,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或者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其中,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7。其中,两所述支撑板7均为L形,两所述支撑板7相对设置,并且两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6。
实施例三:如图6和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其中,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其中,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其中,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或者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其中,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上板体1和所述下板体2各通过一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板与两所述支撑板7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两所述支撑板7上均开设有长槽8,所述人工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长槽8相配合的凸起9。其中,两所述支撑板7相互平行设置。
实施例四:如图7-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其中,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其中,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其中,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或者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其中,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上板体1和所述下板体2各通过一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板与两所述支撑板7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两所述支撑板7上均开设有长槽8,所述人工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长槽8相配合的凸起9。其中,两所述支撑板7均倾斜设置,且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间距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逐渐扩大,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为8°。
实施例五: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其中,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其中,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或者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7,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140°-17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下板体2之间设置有100°-140°的夹角;所述上板体1与距离其最近的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90°-12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另一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80°-10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6,所述上板体1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插槽式球窝孔10。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连接方式可用螺栓连接、卡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可与人工骨块配合使用。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由上板体1、下板体2和桥接体3三部分组成,所述的桥接体3连接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的人工骨块设置在桥接体3处。
所述的上板体1上设置有第一球窝孔4,用于植入螺钉。所述的下板体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球窝孔5,用于植入螺钉,所述的第二球窝孔5可沿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排布或垂直于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排布。
所述的连接板上的长球窝孔6用于连接人工骨块。
所述的桥接体3的连接板可与上板体1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连接板上可设置长球窝孔6,连接板下端可连接两块L状的支撑板7,其中支撑板7可设置成多种长度规格,所述支撑板7与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内可放入加工好形状的矩形人工骨块,然后再将螺钉穿过长球窝孔6后旋入到人工骨块上,此时的支撑板7既起到环抱人工骨块的作用,又起到了支撑椎板使其不塌陷的作用。
所述的桥接体3也可不设置长球窝孔6,两块支撑板也可设置成长条状,仅实现支撑椎板的作用而不进行人工骨块的植入,支撑板7也可以设置为一块,只要支撑板7具有一定厚度也同样可以起到支撑椎板的作用。
所述的桥接体3也可为内凹结构(即连接板与上板体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连接板通过两平行的支撑板7分别与上板体1与下板体2连接)或向内收口的成8°角的内凹结构(即连接板与上板体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连接板通过两支撑板7分别与上板体1与下板体2连接,两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为8°),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长槽8,人工骨块与桥接体3的内凹结构相适应(即人工骨块两侧面可平行设置或成8°设置),连接板与支撑板7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弧面,人工骨块的下端也设置过渡圆弧面,使其与桥接体内凹结构的外形保持一致,人工骨块上设置有凸起9,凸起9可嵌入至长槽8中。
所述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远离桥接体3的侧面为弧状,可以降低板体对组织的损伤。
所述的上板体1、连接板与下板体2的厚度均较薄,其厚度优选为0.8mm-1.1mm,其板宽优选为4mm-5mm,可与骨骼较好的贴合,同时也方便术中塑形。
所述的支撑板7的末端也可以均采用圆弧设计,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支撑板7能够防止颈椎椎板移动,回缩,能够提供有力支撑,从而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缩短手术时间。
当椎板比较小或者位置要求比较高时,可在上板体1的端部开设插槽式球窝孔10,使用时可先行植入螺钉确定位置然后再装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具体使用时:将颈椎从中间切开,充分暴露棘突及其两侧椎板,剥离神经和韧带,分别切开左侧椎板和右侧椎板,将左侧椎板和右侧椎板的切断处各植入一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将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下板体2用螺钉固定到一侧的椎板上,上板体1用螺钉固定到连接棘突的椎板上,两块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可支撑起切开的棘突部位,而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的支撑板7则可防止椎板的塌陷,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与传统的双开门椎板相比,这种手术方式不需摘除棘突部位,避免了损伤神经和韧带,与单开门手术相比,又克服了单开门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和颈椎活动度差的缺陷。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对称的植入在外观上也比单开门颈椎板美观。
在椎板较小或者形状畸形对位置要求比较高时,则在最方便植钉的位置先植入螺钉,再将插槽式球窝孔10插入到螺钉的螺帽下方,再通过支撑板7撑开椎板,然后再通过螺钉将上板体1和下板体2固定在椎板上。
综上,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椎板的塌陷,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手术过程中不需摘除棘突部位,避免了损伤神经和韧带,克服了单开门术后出现的轴性症状和颈椎活动度差的缺陷,且对称的植入在外观上也比单开门颈椎板美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侧椎板之间的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上板体(1)固定连接在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下板体(2)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椎板上,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成角度布置,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桥接体(3),所述桥接体(3)包括可支撑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椎板的支撑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下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椎板,所述上板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第一球窝孔(4),所述下板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若干第二球窝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所述上板体(1)的对称轴线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球窝孔(5)沿垂直于所述上板体(1)对称轴线的方向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7),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140°-17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下板体(2)之间设置有100°-140°的夹角;所述上板体(1)与距离其最近的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90°-12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与另一支撑板(7)之间设置有80°-100°的夹角;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6),所述上板体(1)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插槽式球窝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2),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连接板在靠近所述椎板的一侧设置两所述支撑板(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板(7)均为L形,两所述支撑板(7)相对设置,并且两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所述连接板在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长球窝孔(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体(3)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板体(1)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上板体(1)和所述下板体(2)各通过一所述支撑板(7)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板与两所述支撑板(7)所围成的区域与人工骨块相配合,两所述支撑板(7)上均开设有长槽(8),所述人工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长槽(8)相配合的凸起(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板(7)相互平行设置或两所述支撑板(7)均倾斜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板(7)均倾斜设置时,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间距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逐渐扩大,且两所述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为8°。
CN201721267088.9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Active CN208582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7088.9U CN20858248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7088.9U CN20858248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2487U true CN208582487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3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7088.9U Active CN20858248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2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0555A (zh) * 2017-09-29 2018-01-09 赵斌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0555A (zh) * 2017-09-29 2018-01-09 赵斌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4323B2 (en) Subcutaneous support
AU668535B2 (en) Spinal hook
US20090287258A1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050228380A1 (e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US20110106087A1 (en) Bone Plate Holder
KR100896043B1 (ko) 로드 클램프
AU2005237467A1 (en) Support for bone
US20140031822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Fracture of a Bone Having a Medullary Canal
WO2013104093A1 (zh) 颈椎后路单开门侧块棘突钢板
CN205163322U (zh)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208582487U (zh)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CN105559836B (zh)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CN204765873U (zh) 腔镜用经胸腔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
CN108403265A (zh) 一种上颈椎人工椎体支撑装置
EP2061387A2 (en) A bone plate for fixation to a patient's vertebrae
CN208573808U (zh) 一种用于椎板成形术的钛板
CN208838126U (zh) 一种椎板成形支撑装置
CN107550555A (zh) 一种双开门微创椎板成型固定装置
CN103110438B (zh) 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微创置钉小切口的撑开维持装置
CN109171917A (zh) 一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骨块固定装置
CN104207833A (zh) 颈椎后路椎板夹
CN208659528U (zh) 一种棘突固定捆扎式椎板成形支持装置
CN204410945U (zh) 改进的颈前路颅颈固定装置
CN209059394U (zh) 一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骨块固定装置
CN203677227U (zh) 颈椎椎弓根钉滑动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