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9298B -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9298B
CN105549298B CN201510679968.6A CN201510679968A CN105549298B CN 105549298 B CN105549298 B CN 105549298B CN 201510679968 A CN201510679968 A CN 201510679968A CN 105549298 B CN105549298 B CN 105549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frame line
frame
protrusion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99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9298A (zh
Inventor
大仓幸伸
斋藤洸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152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105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150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1055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49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9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9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9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04Viewfinders of direct vision type, e.g. frame, sighting mar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06Viewfinders with lenses with or without reflectors
    • G03B13/08Viewfinders with lenses with or without reflectors with reflected image of fram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4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prism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该照相机包括被布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中的显示部件。显示部件被配设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并且显示部件配设有包括多个反射棱镜的反射棱镜组以及被形成以围绕反射棱镜组的框架线。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形状由凸部构成,并且所述凸部的脊线在相对于反射棱镜的脊线的方向扭曲的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相机配设有取景器,通过该取景器可视觉识别摄影范围的物体,并且该取景器具有提供示出摄像范围、测距范围和测光范围的指标的叠加功能。此外,近年来,提供了添加有如下功能的照相机:通过在摄影视场中设置多个测距及测光点根据情况进行最合适的测距和测光。这种照相机通过在取景器视野中的表示测距和测光点的多个指标的发光和不发光来切换显示和不显示,来将指标的位置通知给摄影者。
然而,通过金属膜沉积而形成的传统的叠加功能存在如下问题:制造成本高以及由于气相沉积的失准的发生而引起可见性的质量不佳。对于该问题,日本特开2005-338662号公报提供一种可见性好且低成本的叠加显示方法,其中,在光学平板上,多个方形框架和反射棱镜组表示测距和测光点的位置。反射棱镜组在与形成有方形框架的光学平板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配设有多个反射棱镜,通过使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倾斜的斜面彼此接触而形成的脊来形成各反射棱镜,反射棱镜被布置为使得反射棱镜的脊的方向被布置在同一方向。
此外,结构为来自照明设备的照明光被斜面反射以到达摄影者的眼睛。当照明设备发光时的、来自反射棱镜的反射光被导引至摄影者的瞳孔,使得摄影者在取景器中能够视觉识别发光。另一方面,当照明设备不发光时,摄影者能够将反射棱镜组在取景器中延伸的范围视觉识别为点。
另一方面,为了使得摄影者在取景器上识别自动聚焦位置,在光学平板上形成方形等的框架。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18097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V字凸形形成构成框架的框架线。通过该结构,光被具有V字凸形的斜面弯曲,使得光不到达摄影者的眼睛,从而摄影者将V字凸形识别为黑色线状的指标。
然而,日本特开2005-33866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180970号公报一起被并入到的传统光学平板存在框架线的可见性差的问题。图10A和图10B例示了传统的光学平板,其中图10A是光学平板上的框架线以及反射棱镜组的截面图,而图10B是例示取景器视野的图。如图10A所示,有时来自被摄体的光L在反射棱镜111的斜面112和113折射以经过光学平板101,并且在V字凸形114的斜面115和116折射以到达摄影者的眼睛。当具有特定高度的V字凸形的脊线与框架线的脊线平行时,发生该现象。
图10B是例示在取景器中观察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区域中的框架线的图。根据上述现象,光L被导引至摄影者的眼睛,使得由框架线中的反射棱镜形成的框架线121的区域留白。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框架线的颜色浓度的差异变得显著,使得框架线的可见性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配设在取景器中的显示部件,提供针对显示部件的框架线的模具的模具处理方法,以及提供使用该显示部件的照相机,通过减少框架的外周轮廓的不均匀,该显示部件在充当指标的框架线的清晰度方面以及在指标的可见性方面优良。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括取景器光学系统中布置的显示部件的照相机,其中,所述显示部件配设在所述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并且配设有包括多个反射棱镜的反射棱镜组以及被形成以围绕所述反射棱镜组的框架线,其中,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形状由凸部构成,并且所述凸部的脊线在相对于所述反射棱镜的脊线的方向扭曲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部件将配设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所述显示部件包括:反射棱镜组和框架线,所述反射棱镜组包括用于通过反射将在焦点检测区域中从照明设备照射的照明光导引至摄影者的眼睛的多个反射棱镜;所述框架线被结构为围绕所述反射棱镜组,以不将来自照明设备的照明光和来自被摄体的光在被导引至所述摄影者的眼睛的方向上透过并反射,其中多个圆锥部被布置在所述框架线的线宽之内,并且在由所述圆锥部的布置而构成的线的两侧,低于所述圆锥部的凸部被布置在所述线宽之内。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要配设在照相机中的显示部件的框架线的、根据本发明的模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针对与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圆锥部及凸部的倒转形状相对应的凹形、旋转角锥形工具来进行切削处理。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包括取景器光学系统中布置的显示部件。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要被配设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部件包括:反射棱镜组和框架线,所述反射棱镜组包括用于通过反射将在焦点检测区域中从照明设备照射的照明光导引至摄影者的眼睛的多个反射棱镜;该框架线被结构为围绕所述反射棱镜组,以不将来自照明设备的照明光和来自被摄体的光在被导引至所述摄影者的眼睛的方向上透过并反射,其中,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形状被以凸部结构,并且所述凸部的脊线处在相对于所述反射棱镜的脊线的方向扭曲的位置。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要被配设在根据本发明的照相机的取景器中的显示部件的框架线的模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针对与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凸部的倒转形状相对应的凹形、旋转角锥形工具来进行切削处理。
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提升叠加功能的可见性,而且能够使框架线的浓度均一化以提升框架线的可见性。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配设有光学平板作为在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取景器中配设的显示部件的单镜头反射照相机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在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照相机的光学平板的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框架中的反射棱镜作为图2中例示的光学平板的指标的平面图。其中,图3A例示了在图2例示的光学平板的左右区域的反射棱镜,图3B是在图2例示的光学平板的中央区域的反射棱镜。
图4是例示框架作为在图2例示的光学平板的左右区域的指标的局部放大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例示框架作为图2中例示的光学平板的左右区域的指标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5A是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的线5B-5B的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例示框架作为图2中例示的光学平板的左右区域处的指标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6A是平面图,图6B是沿图6A的线6B-6B的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例示用于形成光学平板的旋转工具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平面图,图7B是主视图。
图8A和图8B是例示用于图7A和图7B例示的处理装置的旋转工具的图,其中,图8A是例示从切片侧观看的旋转工具的图,图8B是主视图。
图9A、图9B、图9C和图9D是说明用于制造图2例示的光学平板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例示传统的光学平板的图,其中,图10A是例示光学平板上的框架线和反射棱镜组的截面图,图10B是例示取景器的视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取景器中的显示部件。应当注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值是参照数值,并且在任何意义上本发明都不限于此,这是不言自明的。
图1是例示配设有光学平板6作为在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取景器(取景光学系统)中配设的显示部件的单镜头反射照相机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由来自未示出的被摄体的光生成的被摄体像经过包括摄影光学系统2的镜头镜筒(lens mirror barrel)3,被照相机主体4中的快速复原镜(quick return mirror)5反射,并在光学平板6上成像。镜头镜筒3可移除地安装在照相机主体4上,或与照相机主体4一体化。在快速复原镜5的后方(在来自摄影光学系统的光直线前进的方向上),布置有银盐胶片、固态成像元件(CCD或CMOS传感器)等。
快速复原镜5与照相机的释放联动地旋转,以在摄影光学路径与取景器光学路径之间切换。由在快速复原镜5上方反射的光进行图像形成。在光学平板6的下表面6B形成菲涅尔面(fresnel surface),并且在光学平板的上表面6A形成消光表面(mat surface),该光学平板被称为聚焦板或聚焦屏等。
光学平板6上形成的被摄体像被形成为直立正像,并通过目镜8被导引至未例示的摄影者的瞳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显示部件的光学平板6,被摄体像与取景器中的点和框架一起被摄影者视觉识别,该显示部件包括表示在取景器中显示的测距和测光点的位置的多个反射棱镜组和方框架。
此外,摄影者能够注意到测距和测光点的位置的原因如下:形成在光学平板6的下表面处的由反射棱镜组反射的光,经由五边形屋脊棱镜7和目镜8,与被摄体像一起被导引至摄影者的瞳孔。
在焦点检测区域处从照明设备照射(反射)的光是从照明光源9发出的照明光,并且照明光经由照明光学系统10和五边形屋脊棱镜7,经过光在包括照明光学系统2的光轴的平面中从摄影视场的短边方向倾斜照明光学平板6的路径。应当注意,短边方向指示图1的左右方向、稍后描述的图2中的光学平板的上下方向以及取景器视野中的上下方向。
图2是例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照相机1的光学平板6的图。
光学平板6配设有左周边区21、右周边区22以及布置在它们之间的中央区23。在左周边区21中,在三处形成各自由框架线21c和框架线21d构成的框架21a作为指标。此外,在右周边区21,也在三处形成各自由框架线22c和框架线22d构成的框架22a作为指标。各框架线被结构为防止来自被摄体的光以及从照明设备照射的照明光在被导引至摄影者的眼睛的方向上透过和反射。
此外,在中央区23中,在三处形成各自由框架线23c和框架线23d构成的框架23a作为指标。因此,总计在九处形成框架21a、22a和23a。此外,在光学平板6的与框架21a、22a和23a相对的表面上以及在框架21a、22a和23a的中心,总计在九处形成反射棱镜组21b、22b和23b作为指标。
图3A和图3B例示了反射棱镜。如图3A所示,反射棱镜组21b配设有多个反射棱镜31,各反射棱镜31由在两个方向上倾斜的斜面32和33以及由斜面彼此接触而形成的脊线34构成,并且各反射棱镜31被布置为使得脊线34向框架线21c倾斜角度α。
另一方面,如图3A所示,反射棱镜组22b配设有多个反射棱镜31,各反射棱镜31被布置为在与反射棱镜组21b相对的方向上、向框架线22c倾斜角度α。
如图3B所示,反射棱镜组23b配设有多个反射棱镜35,各反射棱镜35由在两个方向上倾斜的斜面36和37以及由斜面彼此接触而形成的脊线38构成,并且各反射棱镜35被布置为使得脊线38与框架线23c平行。
图4是例示框架21a和22a以及具有V字形截面的凸部41的局部放大图,该V字形截面的凸部41由斜面42、斜面43以及通过在作为图2例示的光学平板6的表面6A的消光表面上使斜面彼此连接而形成的脊面构成。
框架线21c的凸部41的脊线44与反射棱镜31的脊线34不平行,使得在取景器上,来自被摄体并经过镜头和光学平板6的光被凸部41的斜面42和斜面43弯曲,而不到达摄影者的眼睛,并且摄影者能够将凸部41识别为黑线状的指标。
类似地,框架线22c的凸部41的脊线44也与反射棱镜31的脊线34不平行,使得在取景器上,来自被摄体并经过镜头和光学平板6的光被凸部41的斜面42和斜面43弯曲,而不到达摄影者的眼睛,并且摄影者能够将凸部41识别为黑线状指标。
另一方面,在框架23a中形成的反射棱镜组23b的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与框架线21c和22c平行。因此,当框架线23c的形状为类似于图4例示的框架线21c和22c的、具有特定高度的V字形凸部时,被反射棱镜35的斜面36和37折射的、来自被摄体的光经过光学平板6,并且被凸部41的斜面42和43折射,刚好到达摄影者的眼睛。然后,形成框架线23c的反射棱镜35的区域由于该现象生成白色空白,从而引起框架线23c的框架线浓度的差异,导致框架线的清晰度的劣化。
因此,在本发明的光学平板6中,由多个圆锥部和具有较低高度的凸部构成框架23a的框架线23c的形状。通过这样的结构,当摄影者通过取景器观看框架线23c时,框架线23c的浓度的差异消失,提升了可见性。
[实施例1]
将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框架线23c和框架线23d的结构的说明。图5A是例示由框架线23c和框架线23d构成的框架23a的四个角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5B是取沿框架线23c的线5B-5B的截面图。
框架线23d由凸部的框架线157形成,该凸部由斜面158及斜面159通过脊线160构成。脊线160被形成为在光学平板6的表面上在与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另一方面,框架线23c由具有V字形截面的凸部的框架线151、以及沿框架线151的轮廓而形成的凸部152和凸部153形成。凸部的框架线151由斜面155和斜面156通过脊线154形成,并且被形成为相对于中心基准在左右方向上以偏移量X延伸的、并且在框架线23c的线宽W内在每个间距(pitch)P中具有凸部的宽度T的形状。应当注意,在框架线23c的线宽W中,宽度T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线宽,并且宽度T满足下式(1)。
W=T+2×X (1)
此外,框架线23c由均具有低于框架线151的高度的凸部152和凸部153形成,以填充由框架线151形成的框架线轮廓的不均匀,并且具有框架线23c的线宽W。凸部152和凸部153被形成为,使得凸部152的脊线161和凸部153的脊线162在光学平板6的表面上在与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每个间距P利用偏移量X形成凸部的框架线151的脊线154,即,凸部的框架线151的脊线154与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具有扭曲的位置关系。通过这种结构,来自被摄体的光被框架线23c的斜面155和斜面156弯曲,而不到达摄影者的眼睛,从而摄影者能够用降低的浓度差异来将框架线23c识别为黑线。
此外,框架线151的不均匀的轮廓由上述凸部152和153构成,使得框架线23c的外周的轮廓的不均匀消失,并且摄影者能够识别出具有可见性优异的框架。
[实施例2]
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框架线23c和23d的结构。图6A是例示由框架线23c和23d构成的框架23a的四个角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而图6B是取沿图6A的线6B-6B的截面图。框架线23c由多个圆锥部51以及具有V字形截面的凸部53、54形成。以特定间距形成多个圆锥部51,以使多个圆锥部51落入框架线23c的宽度尺寸之内。
此外,凸部53和54被形成以在相对于圆锥部51的左右两侧(由圆锥部51的布置而构成的线的两侧)、在框架线23c的线宽(宽度尺寸)之内延伸。此外,如图6B所示,凸部53和54的高度低于圆锥部51的顶点52的高度。因此,框架线23c未配设与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平行、并具有预定高度的脊线。
另一方面,框架线23d由具有V字形截面的凸部55形成,该V字形截面的凸部55由斜面56、斜面57以及通过将斜面彼此连接而形成的脊线构成,这是由于框架线23d的脊线58与反射棱镜35的脊线38不平行。
作为上述的结果,来自被摄体的光不会被框架线23c的圆锥部51弯曲,并且不会到达摄影者的眼睛,使得摄影者能够将框架线23c识别为黑线。
接下来,将参照图7A和图7B以及图8A和图8B,来说明形成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取景器中的显示部件所需的框架线的模具81(参见图9C)的模具处理方法。图7A和图7B是例示用于制造模具81的处理装置61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平面图,图7B是主视图。图8A和图8B是例示用于图7A和图7B中例示的处理装置的旋转工具70的图,其中图8A是例示从切片(chip)侧观看的旋转工具的图,图8B是主视图。
处理装置61是5轴NC处理装置,其配设有包括XY滑动器65和Z滑动器63的彼此正交的3方向线性运动定位轴、以及包括B轴旋转装置64和C轴旋转装置66的2旋转定位轴。
用于进行切削处理的旋转工具70安装在固定于C轴旋转装置66上的旋转锭子63上,并且适于高速旋转。此外,要作为模具81的加工件69被固定在B轴旋转装置上。
图8A和图8B例示的旋转工具70由安装在旋转锭子(参见图7A和图7B)上的模柄部75以及切削刃部76构成。由单晶金刚石形成的切片77被钎焊到切削刃部76的边缘部以形成切削刃。切片77被抛光为四角锥形以形成4个切削刃脊线74。4个切削刃脊线74被形成为相对于经过四角锥形的顶点的工具中心轴78旋转对称。此外,由切削刃脊线74和工具中心轴78形成的顶角θ被设置为凸部41、53、54、55以及圆锥部51的横截面的边缘角的1/2。
接下来,将说明通过使用处理装置61和旋转工具70在加工件69上形成框架21a、22a以及23a的模具81的制造过程。
首先,加工件69朝向Z轴方向,并被安装在B轴旋转装置64上。
接下来,调整旋转工具70的偏差,并将旋转工具70安装在旋转锭子68上,使得旋转工具70的顶端的四角锥的顶点71和旋转工具70的工具中心轴78与旋转锭子68的旋转中心轴一致。
在以上调整完成之后,旋转工具70被旋转锭子68以预定转速旋转,并且顶点71与能够通过使用X轴和Z轴来处理框架线21c和21d的凸部41的倒转(翻转)形状的位置对齐。接下来,通过使用Y轴和Z轴来扫描旋转工具70的顶点71,并且加工件69被形成为凸部41的凹状倒转形状。通过类似的方法,旋转工具70形成框架线22c和22d的凸部55以及框架线23d的凸部的倒转形状。
接下来,将旋转工具70的顶点71与能够处理框架线23c的倒转形状的位置对齐。接下来,将旋转工具70的顶点71在Y轴方向(朝向加工件)上移动来进行切削,并且在Y轴的相反方向上重新调整。通过使用Y轴和Z轴重复以上处理,来形在加工件69上相隔预定间距的多个圆锥部51的倒转形状。最后,在圆锥部51的两侧处理凸部53和54的倒转形状,使得具有比圆锥部51的顶点52更浅的切痕(cutout)。
如上所述,形成了由凸部41构成的框架21a和22a以及由凸部53、54、55和圆锥部51构成的框架23a的倒转形状。其结果是加工件69变为模具81。
如上所述,由单个旋转工具连续处理模具81,从而提升了处理精度,并缩短了处理时间。
接下来,将说明光学平板6的制造方法。图9A、图9B、图9C和图9D是例示制造处理的简单示意图。
首先,使用上述单个旋转工具70通过上述模具处理方法来连续切削具有消光表面的模具,以具有光学平板的凸部41、53、54及55以及圆锥部51的倒转形状,来制造模具81。
接下来,在配设有菲涅尔表面的模具上雕刻光学平板的反射棱镜31和35的倒转形状以制造模具82。
接下来,如图9C所示,使用制造的模具81和82通过喷射成型等来进行注塑成型。
最后,如图9D所示,从模具81和82分离塑料成型品83。分离的塑料成型品83将是形成有框架21a、22a及23a以及反射棱镜组21b、22b及23b的光学平板。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光学平板6的成型。
通过上述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制造的、作为配设在根据实施例2的取景器中的显示部件的光学平板6的框架线的形状和尺寸如下。此外,利用图7A和图7B中例示的超精密五轴处理装置以及图8A和图8B例示的具有35°顶角的四角锥金刚石工具,通过单个工具连续进行框架线的模具的切削处理。从该模具,通过自模具的喷射成型获得塑料成型品,即,显示部件。
表1示出了光学平板6的各框架线的尺寸。框架线由多个圆锥部和凸部形成。多个圆锥部被形成以在框架线的宽度尺寸30μm内延伸。此外,凸部被形成在相对于圆锥部的左右两侧,以在框架线的宽度尺寸30μm内延伸。
表1
作为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成型品的光学平板6的框架线,没有现有技术中展现的框架线在颜色浓度上的差异,并且获得了优良的可见性。
另一方面,实施例1的显示部件具有图2所示的9个框架。表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的显示部件的框架的规格。
根据表2中示出的区,各个框架在尺寸上与其他框架不同。构成框架的框架线的线宽对应于图5A例示的线宽W,并且所有的框架的线宽均为30μm。
表2
如图5A所示,框架线中的主要凸部构成了具有70度顶角和25μm宽度、间距P为30μm、偏移量X为2.5μm的锯齿形框架线,以在框架线的框架线宽度W 30μm内延伸。此外,在凸部的框架线的左右轮廓形成刃角为70度并且高度为8μm的凸部,以类似地在框架线的框架线宽度W30μm内延伸。
此外,利用图7A和图7B中例示的超精密五轴处理装置以及图8A和图8B例示的具有35°顶角的四角锥金刚石工具,通过单个工具连续进行框架线的模具的切削处理。从该模具,通过自模具的喷射成型获得塑料成型品,即,显示部件。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由本发明制造的显示部件,现有技术中展现的框架线在颜色浓度上的差异消失,并且框架线的浓度被均一化。结果,摄影者能够视觉地将框架识别为取景器中可见性优良的指标。
尽管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配设在旋转工具70的切削刃部76的边缘上的切片77被抛光为四角锥形状,但它可以是诸如三角锥等的其他角锥形状。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4)

1.一种照相机,所述照相机包括被布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中的显示部件,
其中,所述显示部件配设在所述照相机的取景器中,并且所述显示部件配设有包括多个反射棱镜的反射棱镜组以及被形成以围绕所述反射棱镜组的框架线,并且
其中,形成所述框架线的形状由凸部构成,并且所述凸部的脊线在相对于所述反射棱镜的脊线的方向扭曲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显示部件是配设在所述取景器中的光学板。
3.一种照相机,所述照相机包括被布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中的显示部件,
其中,所述显示部件配设有包括多个反射棱镜的反射棱镜组以及被形成以围绕所述反射棱镜组的框架线,并且
其中,多个圆锥部被布置在所述框架线的线宽之内,并且低于所述圆锥部的凸部被布置在由所述圆锥部的布置而构成的线的两侧、在所述线宽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其中,所述显示部件是配设在所述取景器中的光学板。
CN201510679968.6A 2014-10-22 2015-10-19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Active CN105549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5225 2014-10-22
JP2014215225A JP6410556B2 (ja) 2014-10-22 2014-10-22 ファインダー内に設けられる表示部材、表示部材の枠線の金型加工方法及び表示部材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14215080A JP6410555B2 (ja) 2014-10-22 2014-10-22 ファインダー内に設けられる表示部材、表示部材の枠線の金型加工方法及び表示部材を用いたカメラ
JP2014-215080 2014-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9298A CN105549298A (zh) 2016-05-04
CN105549298B true CN105549298B (zh) 2018-07-27

Family

ID=5579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9968.6A Active CN105549298B (zh) 2014-10-22 2015-10-19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42345B2 (zh)
CN (1) CN105549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2345B2 (en) * 2014-10-22 2016-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a display member
WO2018221644A1 (ja) 2017-06-02 2018-12-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チクル、レチクルユニット、ライフルスコープ及び光学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5173Y (zh) * 2004-05-14 2005-08-03 唐世杰 弯曲棱柱聚光片
JP2008180970A (ja) * 2007-01-25 2008-08-07 Canon Inc 刻線が形成されている光学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4244B1 (en) * 1998-08-13 2004-03-30 Pentax Corporation Internal indication of a viewfinder of a camera
US20030165334A1 (en) * 2002-03-01 2003-09-04 Becker Arthur P. Camera with viewfinder
JP3920781B2 (ja) * 2003-01-17 2007-05-3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ファインダの投光装置
JP4717377B2 (ja) 2004-05-31 2011-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ー内表示装置
JP5218392B2 (ja) * 2007-02-26 2013-06-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表示装置、ファインダ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US9442345B2 (en) * 2014-10-22 2016-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having a display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5173Y (zh) * 2004-05-14 2005-08-03 唐世杰 弯曲棱柱聚光片
JP2008180970A (ja) * 2007-01-25 2008-08-07 Canon Inc 刻線が形成されている光学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42345B2 (en) 2016-09-13
US20160116823A1 (en) 2016-04-28
CN105549298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82217A1 (en) Fundus camera
EP3480648A1 (en) Adaptiv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
CN106575657B (zh) 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49298B (zh) 具有显示部件的照相机
JP4669350B2 (ja) 光学部品および金型の加工方法
DE3138122C2 (zh)
US20040156629A1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US7548688B2 (en) Optical apparatus
KR20110010749A (ko) 관찰 장치 및 관찰 방법
TWI432789B (zh) 菲涅耳透鏡
EP0734220B1 (en) Eye fundus optical scanner system and method
FI81687C (fi) Multifokalt objektiv.
JP2002139713A (ja) 眼鏡レンズのレンズホルダ取付方法及び装置
US2021022285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4963977B2 (ja)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マーク検出装置
JP6410556B2 (ja) ファインダー内に設けられる表示部材、表示部材の枠線の金型加工方法及び表示部材を用いたカメラ
JP5814607B2 (ja) ファインダ内表示部品とファインダ内表示部品の製造方法
JPH06230271A (ja) 視線検出装置
JPS6238133A (ja) 眼底カメラ
US6879781B2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JP2008180970A (ja) 刻線が形成されている光学部品
CN112098424A (zh) 高精度的成像系统、方法及检测设备
US20040156116A1 (en) Light-projecting device
US7046925B2 (en) Superimpose-plate for view finder
KR20170000023U (ko) 홍채 촬영에 최적화된 광학필터를 구비한 홍채 인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