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6894B -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6894B
CN105546894B CN201510672550.2A CN201510672550A CN105546894B CN 105546894 B CN105546894 B CN 105546894B CN 201510672550 A CN201510672550 A CN 201510672550A CN 105546894 B CN105546894 B CN 105546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very
shell
recovery tube
work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25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6894A (zh
Inventor
尹必铉
史容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46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6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6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6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5Flow valv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工作油分离器包括:外壳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吸入管向外壳的内部引导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排出管向外壳的外部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剂;第一回收管,与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外壳的外部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第二回收管,与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外壳的外部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以及控制阀,设于第一回收管或第二回收管,用于控制在第一回收管或第二回收管的内部流动的工作油的流动,越是远离与外壳相连通的部位,第二回收管越是会在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的端部相互结合。

Description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空气调节器意味着为了营造适宜的室内空气环境而调节室 内温度的装置。
这种空气调节器包括设于室内的室内机和向上述室内机供给制冷剂的 室外机。并且,上述室外机可以与一个以上的上述室内机相连接。
并且,空气调节器可以向上述室内机供给制冷剂来以制冷或制热运行方 式来工作。其中,根据所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来决定作为空气调节器的工作 方式的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
即,根据制冷剂的流动,空气调节器可以以制冷运行方式工作,也可以 以制热运行方式工作。
首先,对空气调节器以制冷运行方式工作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上述室外机的压缩机中得到压缩的制冷剂经由上述室外机的热交换器来 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若向上述室内机供给上述液体制冷剂,则制冷 剂可在上述室内机的热交换器中发生膨胀并发生气化现象。通过上述气化现 象,上述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周边的空气的温度下降。并且,若上述室内机风 扇旋转,则向室内排出温度下降后的上述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周边的空气。
然后,对空气调节器以制热运行方式工作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如 下。若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上述室外机的压缩机中向上述室内机供给, 则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可以在上述室内机的热交换器中实现液化。通过上 述液化现象来放出的能量使上述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周边空气的温度上升。 并且,若上述室内机风扇旋转,则可向室内排出温度上升后的上述室内机的 热交换器的周边空气。
另一方面,设于上述室外机的压缩机为了使空气调节器以制冷或制热运 行方式工作而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
若驱动上述压缩机,则从上述压缩机一同排出制冷剂和工作油,上述制 冷剂和工作油从工作油分离器分离。在上述工作油分离器中分离的工作油通 过工作油回收管向上述压缩机回收。
只是,若从上述工作油分离器向上述压缩机回收的工作油量少,则可导 致上述压缩机的内部的工作油的不足,从而可引发上述压缩机的故障。并且, 若从上述工作油分离器向上述压缩机回收的工作油量多,则在上述压缩机工 作时,一同压缩制冷剂和工作油,因此存在上述压缩机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的背景的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特许第2013-00439 7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了适当地控制从工作油分离器向压缩机排出 的工作油量,使得压缩机顺畅地驱动,可在内部选择性地储存工作油的工作 油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气调节器。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工作油分离器包括:外壳,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 上述吸入管向上述外壳的内部引导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上述排出管向上 述外壳的外部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剂;第一回收 管,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压缩机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 剂中分离的工作油;第二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 机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以及控制阀,设于上 述第一回收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用于控制在上述第一回收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的内部流动的工作油的流动,越是远离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上述 第二回收管越是会在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上述第一回收管和上述第二回收 管的端部相互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空气调节器,上述空气调节器,包括: 压缩机,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工作油分离器,在从上述压缩机中排出的 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中分离工作油和制冷剂,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分离后 的工作油;以及冷凝器,用于对从上述工作油分离器中分离的制冷剂进行冷 凝,上述工作油分离器包括:外壳,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上述吸入管向上 述外壳的内部引导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上述排出管向上述冷凝器引 导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剂;第一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 工作油;第二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从混 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以及控制阀,设于上述第一回收 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用于控制在上述第一回收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的内部 流动的工作油的流动,越是远离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上述第二回收管 越是会在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上述第一回收管及上述第二回收管的端部相 互结合。
本发明的工作油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气调节器可以在工作油分离器的 内部选择性地储存工作油,从而可以适当地控制压缩机的内部的工作油量。 并且,可实时控制压缩机中所需的工作油量来改善压缩机的效率。并且,当 开放控制阀并通过第二回收管来向压缩机回收工作油时,可缩减向压缩机移 动的工作油的回收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器的系统的图。
图3为图1的空气调节器的工作油分离器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形成于图3的工作油分离器的外壳的孔的图。
图5为在结合部的高度与形成于图4的外壳的第二回收孔的高度相同时 的工作油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6为在结合部的高度高于形成于图4的外壳的第二回收孔的高度时的 工作油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7及图8为表示根据控制阀的开闭来经过工作油回收管的工作油的移 动方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优选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参照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其中,附 图用于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特定的优选实施。需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 的说明只使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实施本发明,不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使用其他实施例,且可以对逻辑结构、机制、电及化学 进行变更。为了避免说明书变得复杂,省略了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公知的说明。但以下的具体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仅由发 明要求保护范围定义。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作油分离器及具有上述工作油分 离器的空气调节器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
参照图1,上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
并且,根据上述室内机10的形状,上述空气调节器可分为立式、壁挂 式或顶棚式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上述空气调节器可以为没有上述室内机10 和上述室外机20的区分的一体式。
上述室内机10向室内排出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上述室外机20与 上述室内机10相连接来向上述室内机10传递在上述室内机10中调节空气 所需的制冷剂。
上述室外机20和室内机10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从而根据制冷剂的循 环,低温的空气可从上述室内机10向室外排出。并且,可设有多个上述室 内机10来分别与上述室外机20相连接。
上述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通过可进行通信的电缆相连接,从而也可以 根据规定的通信方式来接收或发送控制指令。
上述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用于控制上述室内机10及室外机20的远程控 制器(未图示)。并且,上述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本地控制器(未图示), 上述本地控制器(未图示)与上述室内机10相连接来输入使用人员的指令, 并输出上述室内机10的工作状态。
除了室内机10及室外机20之外,上述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选自通风单 元、空气净化单元、加湿单元、除湿单元及加热器等中的一个以上的单元。 并且,上述远程控制器(未图示)可以与照明单元、警报单元等相连接,从 而可以相互联动来工作。
上述室内机10包括:空气吸入口,用于吸入室内空气;以及排出口, 用于排出在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上述室内机10可包括设于上述 排出口的风向调节机构。上述风向调节机构可以开闭上述排出口,可以控制 从上述排出口排出空气的方向。并且,上述室内机10也可以调节从上述排 出口排出的风量。
并且,上述室内机10可包括设于上述空气吸入口或上述空气排出口的 叶片。上述叶片可开闭上述空气吸入口和上述空气排出口中的至少一个,也 可以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
以下,对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室外机的内部系统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图1的空气调节器的系统的图。
参照图2,上述室外机20可包括:室外热交换器21,用于使室外空气 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送风机22,用于向室外热交换器21送入室外空气; 收集器23,仅抽取气体制冷剂;压缩机24,对从上述收集器23中抽取的气 体制冷剂进行压缩;四通阀25,用于转换制冷剂的流动;以及室外用电子膨 胀阀26,当上述空气调节器以制热运行方式工作时,可根据过冷度和过热度 来进行控制。
当上述空气调节器以制冷运行方式工作时,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1可以 作为通过室外空气来对向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1传送的气相制冷剂进行冷凝 的冷凝器。并且,当空气调节器以制热运行方式工作时,上述室外热交换器 21也可作为通过室外空气来蒸发向上述室外热交换器21传送的液相制冷剂 的蒸发器。
上述室外送风机22可包括:室外电动机221,用于产生动力;以及室外 风扇222,与上述室外电动机221相连接来借助上述室外电动机221的动力 进行旋转并产生送风力。
上述压缩机24可包括变频压缩机和定速压缩机。并且,变频压缩机和 定速压缩机的数量没有限制。
可在上述空气调节器设有多个上述室外机20。更详细地,上述室外机 20可包括主室外机和辅助室外机。上述主室外机及辅助室外机可分别与上述 室内机10相连接。
上述主室外机可以与多个上述室内机10中首先工作的上述室内机10的 数量相对应地工作,根据制冷或制热容量发生改变,在超过上述主室外机的 收容容量的情况下,上述辅助室外机可以工作。即,与多个上述室内机10 所需的制冷或制热容量相对应,上述室外机20的工作台数及设于上述室外 机20的上述压缩机24的工作可发生改变。
室内机10可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1,使室内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室内送风机12,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送入室内空气;以及室内用电子膨 胀阀13,上述室内用电子膨胀阀13为根据过冷度或过热度来进行控制的室 内流量调节部。
当上述空气调节器以制冷运行方式工作时,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可以 作为通过室内空气来蒸发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传送的液相制冷剂的蒸发 器。并且,当空气调节器以制热运行方式工作时,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也 可作为通过室内空气来对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1传送的气相制冷剂进行冷 凝的冷凝器。
上述室内送风机12可包括:室内电动机122,用于产生动力;以及室内 风扇121,与上述室内电动机122相连接来借助上述室内电动机122的动力 进行旋转并产生送风力。并且,空气调节器可由用于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 机构成,也可由用于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热泵构成。
当上述空气调节器以制冷或制热运行方式工作时,制冷剂一边在一个制 冷剂循环中进行循环,一边经过上述制冷剂配管。即,当上述空气调机器工 作时,通过压缩机24来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与在上述压缩机24 中排出的工作油一同沿着吸入管32向工作油分离器30的内部流入。向上述 工作油分离器30的内部流入的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被分离为制冷剂和工 作油,所分离的制冷剂向排出管31排出。并且,在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0的 内部分离的工作油可沿着工作油回收管33移动。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与引 导管35相连通,上述引导管35用于引导制冷剂向压缩机24流入。因此, 沿着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流入的工作油可以与经由上述引导管35的制冷剂 合并,并向上述压缩机24流入。
只是,若向上述压缩机24流入的工作油量过多或过少,则存在上述压 缩机24的性能下降的忧虑。因此,有必要调节通过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向 上述压缩机24流入的工作油量。
图3为图1的空气调节器的工作油分离器的立体图。
参照图3,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0可包括外壳301、上述吸入管32、上述 排出管31及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
上述外壳301形成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0的外部面。
上述吸入管32与上述外壳301相连通。更详细地,上述吸入管32设于 上述外壳301的侧面,并向上述外壳301引导从上述压缩机24排出的混合 有工作油的制冷剂。
上述排出管31引导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与工作油分离的制冷剂向冷 凝器排出。更详细地,上述排出管31设于上述外壳301的上部,从而在上 述外壳301的内部提供用于排出与工作油分离的制冷剂的流路。
工作油回收管33提供向上述压缩机24回收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 的工作油的通道。
另一方面,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2还可包括支架302,上述支架302可设 于上述外壳301的下部面来支撑上述外壳301。
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可包括第一回收管331和第二回收管332。
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在上述外壳301的下部面以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 相连通的方式设置,从而提供工作油的移动通道。并且,上述第二回收管332 在上述外壳301的侧面以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相连通的方式设置,从而提 供工作油的移动通道。
即,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工作油可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及 上述第二回收管332重新向上述压缩机24回收。
并且,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和上述第二回收管332可以以相互连通的方 式设置。并且,可在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和上述第二回收管332以相互连通 的方式设置的部位形成有结合部334。
因此,经过上述第一回收管331的工作油和分别经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 的工作油经由上述结合部334来向与上述压缩机24相连接的第三回收管333 移动,并向上述压缩机24流入。
图4为示出形成于图3的工作油分离器的外壳的孔的图,图5为在结合 部的高度与形成于图4的外壳的第二回收孔的高度相同时的工作油分离器的 示意图,图6为在结合部的高度高于形成于图4的外壳的第二回收孔的高度 时的工作油分离器的示意图。
参照图4至图6,上述外壳301可包括:上述吸入管32;上述排出管31; 以及多个孔(hole),用于连接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
首先,在上述外壳301的一侧形成有吸入孔32a,上述吸入孔32a用于 吸入从上述压缩机24排出的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由于上述吸入管32通 过上述吸入孔32a来与上述外壳301相连通,因此,从上述压缩机24排出 的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可通过上述吸入管32来向上述外壳301的内部流 入。
并且,可在上述外壳301形成有用于排出在上述外壳301分离的制冷剂 的排出孔31a。上述排出孔31a可形成于上述外壳301的上侧,上述排出管 31可通过上述排出孔31a来与上述外壳301相连通。
因此,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制冷剂被与上述排出孔31a相连通 的排出管31引导,并向冷凝器移动。
并且,可在上述外壳301形成有用于排出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 工作油的第一回收孔331a及第二回收孔332a。
上述第一回收孔331a与上述第一回收管331相连通,上述第二回收孔 332a与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相连通。
并且,上述第一回收孔331a可配置于上述外壳301的下部面。更详细 地进行说明如下,优选地,上述第一回收孔33a形成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 的最低点P1。这是为了在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多时,可以全部排 出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
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可以以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为基准,在高于 上述第一回收孔331a的部位中配置于上述外壳301的侧面。
因此,可以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最低点P1起,与形成有上述第二 回收孔332a的高度相对应地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储存工作油。这是为了 在上述压缩机24中所需的工作油量少时,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储存工作 油。
例如,如图5所示,若从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为 H1,则在开放后述控制阀335时,可以与H1高度相对应地在上述外壳301 的内部储存工作油。
并且,上述第一回收孔331a及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部位和从上述最 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可根据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 的储存量的设计来发生变更。
并且,从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结合部334的高度H2应与上 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相同或高于上述 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
这是因为,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工作油的储存量由上述外壳301的 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决定,在上述外壳301的最低 点P1至上述结合部334的高度H2低于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 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情况下,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的储存量 变得小于所设计的储存量。
并且,在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结合部334的高度H2与上述 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相同或高于上述外 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情况下,可防止通 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来移动的工作油逆流。
另一方面,参照图6,可在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结合部334 的高度H2高于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至上述第二回收孔332的高度H1 的情况下,当开放上述控制阀335时,工作油只储存至上述外壳301的内部 的H1高度,但也可以在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储存H2-H1长度的工作油。
越是远离与上述外壳301的连接部位,上述第一回收管331越是呈向下 倾斜后向上倾斜的形状。
在与上述外壳301相连通的部位向下倾斜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回收管331 可通过形成于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的上述第一回收孔331a来顺畅地向 上述第一回收管331排出工作油。
这种第一回收管331可包括:第一回收垂直管3311,与上述第一回收孔 331a相连通;第一回收水平管3312,与上述第一回收垂直管3311相连通; 以及第一回收结合管3313,与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3312相连通。
上述第二回收管332也可呈越是远离与上述外壳301的连接部位,越是 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的形状。
这种第二回收管332可包括:第二回收垂直管3321,与上述第二回收孔 332a相连通;第二回收水平管3322,与上述第二回收垂直管3321相连通; 以及第二回收结合管3323,与上述第二回收水平管3322相连通。
并且,上述第一回收结合管3313和第二回收结合管3323在相互连通的 部位形成有上述结合部334。
并且,可在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和上述第二回收垂直管3321之间设有 上述控制阀335。上述控制阀335可控制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的内部的工作 油的流动。
在上述第二回收管332呈越是远离与上述外壳301的连接部位,越是向 下倾斜后向上倾斜的形状的情况下,可在上述第二回收管332储存规定量的 工作油,因此,当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缩机24提供工作油 时,可将工作油经过上述控制阀335的时点和工作油到达上述压缩机24的 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小化。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下,当关闭上述控制阀335来使工作油经过上述第 一回收管331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时,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维持收容工 作油的状态。
因此,即使开放上述控制阀335,使得工作油经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 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也可以与经过上述控制阀335的工作油依次经过 第二回收垂直管3321和第二回收水平管3322并到达第二回收结合管3323 的上述结合部334的时间相对应地缩短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 缩机24供给工作油的时间。
优选地,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3312以上述外壳301的最低点P1为基准 来配置在低于上述最低点P1的部位P2。
并且,优选地,第二回收水平管3322配置在高于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 3312的部位P3。这是为了防止在上述第二回收水平管332配置在低于上述 第一回收水平管3312的部位时,因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和上述第二回收管 332的水位差(water head)而使储存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通过上 述第一回收管331来向上述压缩机24排出的现象。
以下,对经过上述工作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及工作油的流动进行说明。
首先,经过上述压缩机24的物质包含高温高压状态的气体制冷剂和工作油。作为经过上述压缩机24的物质的气体制冷剂和工作油可被称为工作油混合制冷剂。经过上述压缩机24的上述工作油混合制冷剂通过上述吸入管32来向上述外壳301的内部流入。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中,上述工作油混合制冷剂分为气体制冷剂和工作油。
并且,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制冷剂可通过上述排出管31来向 冷凝器排出。并且,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工作油可通过上述工作油 回收管33重新向上述压缩机24流入。
具体地,由于上述工作油回收管33包括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及上述第 二回收管332,因此,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分离的工作油可通过第一回收 管331或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缩机24流入。
若开放上述控制阀335,则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的内部吸入压力变得高 于上述第一回收管331的内部的吸入压缩,因此,工作油可以仅向上述第二 回收管332移动。相反,若关闭上述控制阀335,则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的 内部的吸入压力变得低于上述第一回收管331的内部的吸入压力,因此,工 作油可以仅向上述第一回收管331移动。
即,工作油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的通道可根据 是否开闭上述控制阀335来变得不同。
图7及图8为表示根据控制阀的开闭来经过工作油回收管的工作油的移 动方向的图
以下,参照图7及图8来对根据收容于外壳的工作油量,通过第一回收 管或第二回收管向压缩机移动的工作油的移动方向进行说明。
向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0的内部流入的工作油的移动方向可根据向上述 工作油分离器30的内部收容的工作油量而不同。即,当从上述工作油分离 器30向上述压缩机24方向回收工作油时,工作油可以沿着与上述外壳301 相连通的第一回收管331或第二回收管332移动,但根据上述控制阀335的 开闭,工作油可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及第二回收管332中的一个配管来 移动。
首先,如图7所示,若开放设于上述第二回收管332的控制阀335,则 收容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可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 缩机24移动。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下,在上述外壳301的内部中收容在高于上述第二 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部位的工作油可通过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缩 机24移动。
即,收容在低于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部位的工作油储存于 上述外壳301的内部,只有收容在高于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部 位的工作油才可以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332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
与此相反,如图8所示,若关闭上述控制阀335,则收容于上述外壳301 的内部的工作油可以仅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331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 即,与收容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高度无关,工作油可通过上述第一回收 管331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
若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多,则上述工作油分离器30可以关闭 上述控制阀335来控制收容于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均沿着上述第一 回收管331来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
相反,若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少,则可以以开放上述控制阀 335来仅控制收容在高于上述第二回收孔332a的高度H1的部位的工作油沿 着上述第二回收管332向上述压缩机24移动。
只是,上述控制阀335的设置部位并不局限于此。即,可在上述第一回 收管331设置上述控制阀335。
并且,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工作油传感器(未图示),设于上 述压缩机24的内部来实时测定压缩机24的内部的工作油位;以及储存部(未 图示),预先映射与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相关的信息。
并且,上述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控制部(未图示),上述控制部(未图 示)根据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来控制上述控制阀335是否开闭。 具体地,上述控制部(未图示)可以对预先储存于上述储存部(未图示)的 系统所需的工作油量相关的信息和当前储存于工作油分离器30的工作油量 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控制上述控制阀335是否开闭。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下,在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大于所设定 的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未图示)关闭上述控制阀335,使得上述外壳 301的内部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331向上述压缩机24排出。
并且,在上述压缩机24所需的工作油量少于所设定的量的情况下,上 述控制部(未图示)开放上述控制阀335,从而仅使高于上述外壳301和上 述第二回收管相连通的部位的上述外壳301的内部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第二回 收管向上述压缩机24排出。

Claims (13)

1.一种工作油分离器,
包括:
外壳,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上述吸入管向上述外壳的内部引导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上述排出管向上述外壳的外部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剂;
第一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压缩机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
第二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机排出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所述工作油分离器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阀,设于上述第一回收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以使工作油在上述第一回收管和上述第二回收管中的任意一个回收管流动,
上述第二回收管从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
上述第一回收管和上述第二回收管的端部相互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最低点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回收管从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最低点至上述第二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的高度为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最低点至上述第一回收管及上述第二回收管的端部相互结合的部位的高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回收管包括:
第一回收垂直管,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下倾斜;
第一回收水平管,与上述第一回收垂直管相连通;以及
第一回收结合管,与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相连通,并向上倾斜,
上述第二回收管包括:
第二回收垂直管,与上述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下倾斜;
第二回收水平管,与上述第二回收垂直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回收结合管,与上述第二回收水平管相连通,并向上倾斜,
上述第一回收结合管和第二回收结合管的端部相互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配置在低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最低点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回收水平管配置在高于上述第一回收水平管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与上述控制阀相连接,并在上述压缩机中根据所需的工作油量来决定是否开闭上述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压缩机中的所需的工作油量大于所设定的工作油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关闭上述控制阀,并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来向上述压缩机排出上述外壳的内部的工作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压缩机中的所需的工作油量小于所设定的工作油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开放上述控制阀,从而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向上述压缩机仅排出高于上述外壳和上述第二回收管相连通的部位的上述外壳的内部的工作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若关闭上述控制阀,则储存于上述外壳的工作油通过上述第一回收管向上述压缩机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若开放上述控制阀,则通过上述第二回收管向压缩机仅排出储存在高于上述外壳和上述第二回收管相连通的部位的上述外壳的工作油。
13.一种空气调节器,
包括:
压缩机,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工作油分离器,在从上述压缩机中排出的混合有工作油的制冷剂中分离工作油和制冷剂,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分离后的工作油;以及
冷凝器,用于对从上述工作油分离器中分离的制冷剂进行冷凝,
上述工作油分离器包括:
外壳,包括吸入管和排出管,上述吸入管向上述外壳的内部引导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上述排出管向上述冷凝器引导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剂;
第一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
第二回收管,与上述外壳的侧面相连通,并向上述压缩机回收从混合有工作油的上述制冷剂中分离的工作油;所述空气调节器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油分离器还控制阀,设于上述第一回收管或上述第二回收管,以使工作油在上述第一回收管和上述第二回收管中的任意一个回收管流动,
上述第二回收管从与上述外壳相连通的部位向下倾斜后向上倾斜,
上述第一回收管及上述第二回收管的端部相互结合。
CN201510672550.2A 2014-10-27 2015-10-16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46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45734A KR101622846B1 (ko) 2014-10-27 2014-10-27 오일분리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KR10-2014-0145734 2014-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6894A CN105546894A (zh) 2016-05-04
CN105546894B true CN105546894B (zh) 2018-04-06

Family

ID=54330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255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46894B (zh) 2014-10-27 2015-10-16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4049B2 (zh)
EP (1) EP3015796B1 (zh)
KR (1) KR101622846B1 (zh)
CN (1) CN105546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192A1 (zh) * 2018-07-12 2020-01-16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膨胀机以及包括膨胀机的流体循环系统
CN112097418B (zh) * 2020-06-24 2022-03-08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自动油位保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87253B (zh) * 2021-07-05 2023-03-2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9455A (en) * 1990-05-02 1991-07-09 Carrier Corporation Oil return system for oil separator
JPH085167A (ja) * 1994-06-16 1996-01-12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585880A (zh) * 2002-07-10 2005-02-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CN201184715Y (zh) * 2008-03-24 2009-01-2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JP2012145251A (ja) * 2011-01-11 2012-08-0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3277952A (zh) * 2013-05-22 2013-09-04 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
EP2730862A1 (en) * 2012-11-12 201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with an oil sepa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65557A (en) * 1951-02-03 1954-01-12 Gen Electric Lubricant separat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ing machines
JP2003042599A (ja) * 2001-08-01 2003-02-13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2538155B1 (en) * 2010-02-15 2023-07-19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KR101340532B1 (ko) 2011-10-21 2013-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일분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9455A (en) * 1990-05-02 1991-07-09 Carrier Corporation Oil return system for oil separator
JPH085167A (ja) * 1994-06-16 1996-01-12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585880A (zh) * 2002-07-10 2005-02-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CN201184715Y (zh) * 2008-03-24 2009-01-2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用气液分离器
JP2012145251A (ja) * 2011-01-11 2012-08-0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EP2730862A1 (en) * 2012-11-12 201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with an oil separator
CN103277952A (zh) * 2013-05-22 2013-09-04 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气液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22846B1 (ko) 2016-05-19
CN105546894A (zh) 2016-05-04
US10684049B2 (en) 2020-06-16
KR20160049224A (ko) 2016-05-09
US20160116196A1 (en) 2016-04-28
EP3015796B1 (en) 2020-12-02
EP3015796A1 (en)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6118B (zh) 一种大型综合气候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N105910315B (zh) 一种复合型机房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3203305U (zh) 空调装置
CN102365510B (zh)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05008820B (zh) 空调装置
EP2730862B1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an oil separator
CN101501423B (zh) 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冷冻装置中的制冷剂填充方法
CN107883602B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894B (zh) 工作油分离器及空气调节器
CN102753916B (zh)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
CN107429948A (zh) 热泵系统
KR102122574B1 (ko) 어큐뮬레이터 및 이를 사용한 공기조화기
CN104813112B (zh) 空调装置
CN106679220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42257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150225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4848434B (zh)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N206831732U (zh) 用于向室内房间送风的水机部分和水机空调
JP2009133540A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216977261U (zh) 空调器
KR102037247B1 (ko) 어큐뮬레이터 및 이를 사용한 공기조화기
KR10204834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54125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1907326B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08887152U (zh) 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