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2430B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42430B CN105542430B CN201610142885.8A CN201610142885A CN105542430B CN 105542430 B CN105542430 B CN 105542430B CN 201610142885 A CN201610142885 A CN 201610142885A CN 105542430 B CN105542430 B CN 1055424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d phosphorus
- layer
- polyphenylene oxide
- parts
- microcaps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20—After-treatment of capsule walls, e.g. hardening
- B01J13/22—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包括聚苯醚、聚烯烃、导电剂以及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包覆红磷和纳米氢氧化铝,所述微胶囊包覆的红磷与纳米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导电阻燃聚苯醚由于碳纤维、聚烯烃的加入影响聚苯醚的阻燃性,采用复合阻燃剂,微胶囊包覆红磷能够在高温下热分解并与聚苯醚形成阻隔层,纳米氢氧化铝能够在吸收聚烯烃碳纤维燃烧而释放的热量,形成芳香族碳化阻隔层吸收燃烧释放的热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背景技术
聚苯醚树脂(简称PPE或PPO)是一种主链上含有苯环的非极性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工程塑料,这种结构赋予了材料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电气绝缘性,其吸湿性低、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高温下耐蠕变性是所有热塑性工程塑料中最优的。但是纯PPE树脂玻璃化温度高,熔体黏度较高,需要在300℃高温下加工,而高温加工(330℃)又易发生热氧降解,加工成型困难和能耗过大,实际应用推广受限制,为此通常加入PP、PS、PA和弹性体等组分进行改性,但是这些组分由于具有易燃性,加入后会严重损害材料的阻燃性能。另外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大,易积聚大量静电荷,从而妨碍了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重则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随着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对产品生产安全和使用安全的重视,国内外对聚苯醚的阻燃性和导电性研究的非常多,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申请的专利:阻燃聚苯醚组合物,公开号为:CN1116359C,以及其申请的专利:导电聚苯醚-聚酰胺共混物,公开号:CN1238426C,分别研究了聚苯醚的阻燃、导电性能。但是,同时研究解决聚苯醚的阻燃性和导电性能的却很少见,主要是因为产品做到导电后,阻燃性会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具体为:
包括聚苯醚、聚烯烃、导电剂以及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包覆红磷和纳米氢氧化铝,所述微胶囊包覆的红磷与纳米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聚苯醚为聚苯醚树脂或苯乙烯改性的聚苯醚树脂。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聚烯烃为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或者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导电剂为石墨、炭黑、碳纤或者钢纤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微胶囊分为2层包覆,由内到外第一层为阿拉伯-明胶包覆层,第二层为苯乙烯包覆层。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微胶囊第一层的制作方法为:
1)分别称取4.0g明胶和4.0g阿拉伯树胶,在40℃条件下溶于蒸馏水中,4000r/min条件下将红磷15g在上述溶液中乳化15min;
2)然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为3.8~4.0左右,3000r/min复凝30min;
3)将体系移入-20℃低温环境中,3000r/min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5℃,调节体系pH值为9.0左右碱处理20min;
4)加入4mL戊二醛溶液搅拌30min后,将体系移入40℃的恒温水浴锅中升温,当温度恒定后固化反应3h,然后加入50mL含有4.0g单宁酸的溶液固化处理4.5h;
5)离心、水洗、过滤、晾干,得到包覆一层的微胶囊红磷。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所述微胶囊第二层的制作方法为:
1)将包覆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100份、1份偶氮二异丁氰引发剂、25份反应单体丁二稀、以及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起加入到含有1200毫升环己烷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条件下反应8h;
2)反应结束后,抽虑、烘干得到包覆第二层的微胶囊红磷。
上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中:将包覆有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后,再包覆第二层微胶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导电阻燃聚苯醚由于碳纤维、聚烯烃的加入影响聚苯醚的阻燃性,采用复合阻燃剂,微胶囊包覆红磷能够在高温下热分解并与聚苯醚形成阻隔层,纳米氢氧化铝能够在吸收聚烯烃碳纤维燃烧而释放的热量,形成芳香族碳化阻隔层吸收燃烧释放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制得的导电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的性能检测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表格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导电阻燃聚苯醚包括聚苯醚、聚烯烃、导电剂以及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包覆红磷和纳米氢氧化铝,所述微胶囊包覆红磷与纳米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聚苯醚树脂为聚苯醚树脂或苯乙烯改性的聚苯醚树脂。聚苯醚树脂在25℃下的粘度为0.38-0.42Pa·s,所述苯乙烯改性的聚苯醚树脂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为150-250J/M,弯曲强度为40-80MPa。
所述聚烯烃为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或者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该聚烯烃与聚苯醚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提高导电剂阻燃剂与聚苯醚之间的相容性。
所述导电剂为炭黑、碳纤或者钢纤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微胶囊包覆红磷为2层包覆,由内到外,第一层为阿拉伯-明胶包覆层,第二层为苯乙烯包覆层。
导电阻燃聚苯醚由于碳纤维、聚烯烃的加入影响聚苯醚的阻燃性,采用复合阻燃剂,微胶囊包覆红磷能够在高温下热分解并与聚苯醚形成阻隔层,纳米氢氧化铝能够在吸收聚烯烃碳纤维燃烧而释放的热量,二者的质量比最优在1:1-5,实验发现,更优的质量比更易形成芳香族碳化阻隔层和吸收燃烧释放的热量。
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4.0g明胶和4.0g阿拉伯树胶,在40℃条件下溶于蒸馏水中。4000r/min条件下将红磷15g在上述溶液中乳化15min,然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为3.8~4.0左右,3000r/min复凝30min。将体系移入-20℃低温环境中,3000r/min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5℃,调节体系pH值为9.0左右碱处理20min。加入4mL戊二醛溶液搅拌30min后,将体系移入40℃的恒温水浴锅中升温。当温度恒定后固化反应3h,然后加入50mL含有4.0g单宁酸的溶液固化处理4.5h。最后离心、水洗、过滤、晾干,得到包覆一层的微胶囊红磷;
将包覆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100份、1份偶氮二异丁氰引发剂、25份反应单体丁二稀(发生反应量)、以及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起加入到含有1200毫升环己烷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抽虑、烘干得到包覆第二层的微胶囊红磷。
复合凝胶法制备微胶囊是微胶囊制备工艺领域的常见方法,通过将包覆层溶于溶质,并将芯分散于溶质中,形成乳液,通过调整溶液的,使得包覆层发生沉淀,并在芯表面聚合、固化。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的包覆有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后,再包覆第二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详细说明本发明:
微胶囊制作方案一:
分别称取4.0g明胶和4.0g阿拉伯树胶,在40℃条件下溶于蒸馏水中。4000r/min条件下将红磷15g在上述溶液中乳化15min,然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为3.8~4.0左右,3000r/min复凝30min。将体系移入-20℃低温环境中,3000r/min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5℃,调节体系pH值为9.0左右碱处理20min。加入4mL戊二醛溶液搅拌30min后,将体系移入40℃的恒温水浴锅中升温。当温度恒定后固化反应3h,然后加入50mL含有4.0g单宁酸的溶液固化处理4.5h。最后离心、水洗、过滤、晾干,得到包覆一层的微胶囊红磷;
将包覆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100份、1份偶氮二异丁氰引发剂、25份反应单体丁二稀、以及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起加入到含有1200毫升环己烷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抽虑、烘干得到包覆第二层的微胶囊红磷。
微胶囊制作方案二:
分别称取4.0g明胶和4.0g阿拉伯树胶,在40℃条件下溶于蒸馏水中。4000r/min条件下将红磷15g在上述溶液中乳化15min,然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为3.8~4.0左右,3000r/min复凝30min。将体系移入-20℃低温环境中,3000r/min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5℃,调节体系pH值为9.0左右碱处理20min。加入4mL戊二醛溶液搅拌30min后,将体系移入40℃的恒温水浴锅中升温。当温度恒定后固化反应3h,然后加入50mL含有4.0g单宁酸的溶液固化处理4.5h。最后离心、水洗、过滤、晾干,得到包覆一层的微胶囊红磷;
将包覆有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微胶囊红磷的质量百分比15%,1:1)混合,。
将处理过的包覆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100份、1份偶氮二异丁氰引发剂、25份反应单体丁二稀、以及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起加入到含有1200毫升环己烷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抽虑、烘干得到包覆第二层的微胶囊红磷。
聚苯醚:旭化成公司S-201A,25℃下的粘度为0.4Pa·s
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广东康盟得T-302,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1.0%,橡塑比为2∶1,在25℃下10%甲苯溶液中的粘度为1600MPa·s。
纳米氢氧化铝:合肥皖燃科技;
抗氧剂1010型号:Irganox1010瑞士汽巴精化;
润滑剂EBS印尼朝阳化学有限公司;硬脂酸钙(优等品)山东省高密市友和助剂有限公司;质量比2:1复配。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的石墨、5重量份的微胶囊红磷1,5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铝、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1重量份的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实施例2
将10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的石墨、5重量份的微胶囊红磷2,5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铝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1重量份的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实施例3
将3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的石墨、2重量份的微胶囊红磷1,10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铝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实施例4
将3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的石墨、2重量份的微胶囊红磷1,10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铝,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1重量份的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对比例1
将3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微胶囊红磷,10重量份的石墨、1重量份的份的纳米氢氧化铝,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1重量份的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对比例2
将30重量份的聚苯醚粉、90重量份的马来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及10重量份的石墨、10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铝,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1重量份的润滑剂加入高速混合机(张家港亿利机械SHR-500A)中,以低速档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南京新时代XSD-75型)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分别设置为:
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0r/min,喂料速度为50r/min的条件下挤成条状,经冷却后切粒,得到导电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产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
1.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苯醚、聚烯烃、导电剂以及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包覆红磷和纳米氢氧化铝,所述微胶囊包覆的红磷与纳米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5;
所述聚苯醚为聚苯醚树脂或苯乙烯改性的聚苯醚树脂;
所述聚烯烃为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或者马来酸酐或琥珀酸酐接枝的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导电剂为石墨、炭黑、碳纤或者钢纤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微胶囊分为2层包覆,由内到外第一层为阿拉伯-明胶包覆层,第二层为苯乙烯包覆层;
所述微胶囊第一层的制作方法为:1)分别称取4.0g明胶和4.0g阿拉伯树胶,在40℃条件下溶于蒸馏水中,4000r/min条件下将红磷15g在上述溶液中乳化15min;2)然后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为3.8~4.0,3000r/min复凝30min;3)将体系移入-20℃低温环境中,3000r/min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5℃,调节体系pH值为9.0碱处理20min;4)加入4mL戊二醛溶液搅拌30min后,将体系移入40℃的恒温水浴锅中升温,当温度恒定后固化反应3h,然后加入50mL含有4.0g单宁酸的溶液固化处理4.5h;5)离心、水洗、过滤、晾干,得到包覆一层的微胶囊红磷;
所述微胶囊第二层的制作方法为:1)将包覆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100份、1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25份反应单体丁二烯、以及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起加入到含有1200毫升环己烷与1000毫升水的混合溶液中,在70℃的条件下反应8h;2)反应结束后,抽虑、烘干得到包覆第二层的微胶囊红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其特征在于:将包覆有第一层的微胶囊红磷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后,再包覆第二层微胶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42885.8A CN105542430B (zh) | 2016-03-14 | 2016-03-14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42885.8A CN105542430B (zh) | 2016-03-14 | 2016-03-14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2430A CN105542430A (zh) | 2016-05-04 |
CN105542430B true CN105542430B (zh) | 2018-07-24 |
Family
ID=55822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42885.8A Active CN105542430B (zh) | 2016-03-14 | 2016-03-14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424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9271B (zh) * | 2018-12-24 | 2022-07-08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包覆微胶囊红磷的方法及应用 |
CN113174089A (zh) * | 2021-05-26 | 2021-07-27 | 兰州大学 | 一种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包覆红磷阻燃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14989552B (zh) * | 2022-05-20 | 2023-06-27 | 江西江铜碳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基于包覆改性碳素法制备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43063A (en) * | 1971-12-30 | 1976-03-09 | Toyo Jozo Company, Ltd. |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
CN101397399A (zh) * | 2007-09-26 | 2009-04-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70631A (zh) * | 2009-06-01 | 2009-11-04 | 南京聚隆化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高耐热、无卤阻燃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84186A (zh) * | 2008-09-27 | 2010-03-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微胶囊红磷的阻燃母料及聚苯醚合金 |
CN102585481A (zh) * | 2012-01-06 | 2012-07-18 |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21299A (zh) * | 2012-05-25 | 2013-12-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41765A (zh) * | 2013-08-06 | 2015-02-11 | 江苏绿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塑料 |
CN104962066A (zh) * | 2015-06-18 | 2015-10-07 | 宁波高新区卓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导电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 |
CN105384387A (zh) * | 2015-12-28 | 2016-03-09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一种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6
- 2016-03-14 CN CN201610142885.8A patent/CN1055424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43063A (en) * | 1971-12-30 | 1976-03-09 | Toyo Jozo Company, Ltd. |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
CN101397399A (zh) * | 2007-09-26 | 2009-04-0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阻燃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684186A (zh) * | 2008-09-27 | 2010-03-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胶囊红磷及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微胶囊红磷的阻燃母料及聚苯醚合金 |
CN101570631A (zh) * | 2009-06-01 | 2009-11-04 | 南京聚隆化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高耐热、无卤阻燃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85481A (zh) * | 2012-01-06 | 2012-07-18 | 聚威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21299A (zh) * | 2012-05-25 | 2013-12-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341765A (zh) * | 2013-08-06 | 2015-02-11 | 江苏绿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导电塑料 |
CN104962066A (zh) * | 2015-06-18 | 2015-10-07 | 宁波高新区卓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导电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 |
CN105384387A (zh) * | 2015-12-28 | 2016-03-09 |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一种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2430A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4946B (zh) | 一种耐高温的热塑性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03190A (zh) | 一种紫外光交联耐油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04798A (zh) | 一种超高压电缆用无卤型阻燃聚乙烯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542430B (zh) | 一种导电阻燃聚苯醚 | |
CN104231575B (zh) | 一种无卤无膦pbt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86943A (zh) | 一种具有优异表面的高光泽高黑度阻燃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745591A (zh) | 一种阻燃高刚性ps/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248912B (zh) | 一种用于电池包外壳的阻燃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85346A (zh) | 无卤阻燃po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6053A (zh) | 一种纤维增韧耐磨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24642A (zh) | 一种可激光雕刻阻燃尼龙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5797B (zh) | 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4693793B (zh) | 一种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98715A (zh) | 一种对温度极其敏感的电缆用无卤低烟阻燃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82439B (zh) | 一种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16405B (zh) |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0586B (zh) | 无卤阻燃poe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86912B (zh) | 一种无卤阻燃玻纤增强聚苯醚/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84178A (zh) | 一种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81346A (zh) | 加纤增强阻燃无卤化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89368A (zh) | 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无卤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02663B (zh) | 一种无卤阻燃sebs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4212B (zh) | 一种芳纶浆粕增强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19182A (zh) | 环保阻燃增强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34742B (zh) | 一种环保型耐热不饱和聚酯电工塑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