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0750A -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0750A
CN105540750A CN201510918989.9A CN201510918989A CN105540750A CN 105540750 A CN105540750 A CN 105540750A CN 201510918989 A CN201510918989 A CN 201510918989A CN 105540750 A CN105540750 A CN 105540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dyestuff
iron
puls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8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君
汤青
蔡星伟
王仲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918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0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0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oa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textile indust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1~4,电导率为500~5000us/cm,在铁碳微电解池中进行10~50min的铁碳微电解反应,然后在该池上安装电极,再次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7,进行脉冲电絮凝反应,反应20~40min,静沉20~30min。本发明的优点为将微电解和电絮凝耦合为一步工艺,即在同一反应池中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不仅使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而且通过脉冲电流实现对微电解池内的铁碳表面可溶性铁氢氧化物的正反向电迁作用,阻止了铁氢氧化物在铁碳颗粒表面的沉积和聚集,从根本上解决了微电解池中填充颗粒的板结问题,降低了该工艺的设备材耗,提高了经济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废水的来源十分广泛,最主要的来源是纺织工业,不仅排放量大,而且产生的废水有机物成分复杂,难降解,色度高。染料废水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而且会因染料中含有偶氮基、苯环基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难点。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有活性碳吸附法、生物降解法以及加药吸附法。活性碳吸附法不经济且吸附选择性差,生物降解法容易导致生物中毒,加药吸附法的效率低,污泥量大,且产生二次污染等,因此都很难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
微电解法是一种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来处理废水的工艺技术,又称内电解法,研究表明,微电解法比电解法和化学絮凝法在废水处理方面的成本低,更具应用前景,但单独采用微电解法会导致铁碳填料容易板结和钝化。电絮凝技术具有设备简单、体积和占地面积小、无需添加试剂、产生的污泥量少、易于固化和脱水、絮体耐酸性好以及稳定且易分离的优点,但如果只是使用该方法,会存在电极钝化和能耗高等问题。
随后,有学者研究了微电解和电絮凝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例如在申请号为201010503732.4,名称为“内电解-电解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先进行微电解处理,再进行电解处理的串联组成方式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但该方法只是能缓解微电解填充颗粒板结的现象,并没有能够完全地解决板结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微电解池填充颗粒板结问题依然严重,废水的处理效率随之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两工艺相耦合为一步工艺,更高效地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1~4,电导率为500~5000us/cm,在铁碳微电解池中进行10~50min的铁碳微电解反应,然后在该铁碳微电解池上安装电极,再次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7,进行脉冲电絮凝反应,反应20~40min,静沉20~30min。
由于pH值是控制微电解和电絮凝过程效率的较为重要的参数,因此在微电解过程中设置为酸性的待处理废水,使得微电解产生大量的铁离子和铁氢氧化物絮体;对于电絮凝系统而言,需要在中性条件下使得铁离子尽可能多的水解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铁氢氧化物絮体,且在弱酸性条件下,铁碳颗粒表面钝化层较薄,铁氢氧化物较为不稳定,通过脉冲电絮凝正反向交替的电场使得铁碳颗粒表面带电荷的氢氧化物絮体正反向迁移,进而从颗粒表面脱离进入溶液相,因此在弱酸性的pH值条件下,更便于脉冲电场交替作用实现更好的缓解钝化作用。
进一步说,本发明染料废水的COD为500~10000mg/L,电极底端距离微碳电解池中的铁碳填料1~3cm,脉冲电絮凝反应采用双向换向脉冲电源作为脉冲电源,其输出电流密度为1~20mA/cm2,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2~0.8,正反向频率为0.5~2KHz,通电周期为0.2~0.8ms,断电周期为0.2~0.8ms。
本发明染料废水的电导率通过添加电解质进行调节,电导率越高,该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越好,但同时费用也越高,优选的,染料废水的电导率为500~2000us/cm。
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比值越高,虽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越大,但是板结会变严重,该比值越低,虽然板结降低,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也随之降低,本发明铁碳微电解池中的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0.5~3,优选为1.5~2.5,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5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10mm,颗粒尺寸太小,容易板结,颗粒尺寸太大,虽不容易板结,但是COD的去除效率降低。
反应机理:本发明将微电解工艺和电絮凝工艺耦合为一个工艺,即在同一反应池中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微电解工艺采用的主要填料为铁碳颗粒,在酸性条件下由于电位差形成微型原电池,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铁絮体,该氢氧化铁絮体通过配合反应吸附和降解染料分子,使得染料废水的色度和COD降低,但同时铁碳颗粒表面会积累铁离子及其氢氧化物(Fe(OH)2+等),容易形成板结沉淀物。电絮凝工艺是利用电解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一系列的絮体,能较高效地通过专属吸附、网捕卷扫、吸附架桥作用来吸附污染物,并且其阴极能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该羟基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氧化性,能够氧化大部分复杂分子,以达到破坏基团、脱色以及除COD的作用。
本发明中,在铁碳微电解池中安装电极,即将微电解和电絮凝在同一反应池中进行,在接通脉冲电源后,可使得具有良好导体性能的铁碳颗粒发生电荷极化,在其表面形成交替换向的正负极,从而加强铁碳颗粒表面积累的铁离子及其氢氧化物(Fe(OH)2+等)的传质,使得微电解池中容易形成板结沉淀物的离子迅速传递到溶液本体,从而从更本上解决了微电解池填充颗粒物板结的问题,并且在脉冲电解过程中,电解槽中的电荷极化后,铁碳颗粒形成无数的微型电解池,碳颗粒和铁颗粒表面交替形成阳极和阴极,产生具有更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超高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铁氢氧化物絮体,进一步提高了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将微电解和电絮凝耦合为一步工艺,即在同一反应池中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不仅使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而且通过脉冲电流实现对微电解池内的铁碳表面可溶性铁氢氧化物的正反向电迁作用,阻止了铁氢氧化物在铁碳颗粒表面的沉积和聚集,从根本上解决了微电解池中填充颗粒的板结问题,降低了该工艺的设备材耗,提高了该工艺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1~4,电导率为500~5000us/cm,优选为500~2000us/cm,在铁碳微电解池中进行10~50min的铁碳微电解反应,然后在该铁碳微电解池上安装电极,再次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7,进行脉冲电絮凝反应,反应20~40min,静沉20~30min;进一步说,铁碳微电解池中的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0.5~3,优选为1.5~2.5,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5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10mm。
更进一步说,本发明的染料废水的COD为500~10000mg/L,电极底端距离微碳电解池中的铁碳填料1~3cm,脉冲电絮凝反应采用双向换向脉冲电源作为脉冲电源,其输出电流密度为1~20mA/cm2,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2~0.8,正反向频率为0.5~2KHz,通电周期为0.2~0.8ms,断电周期为0.2~0.8ms。
实施例1
对COD为500mg/L的茜素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4,铁碳体积比为2.5,调节电导率为500us/cm,对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反应时间为10min;在铁碳微电解池两端安装电极,电极和铁碳填料保持1cm距离,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7,接通电解池两端电极的双向脉冲电源,对染料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处理,电解20min,静沉20min,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5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mm,脉冲电源控制输出电流密度为1mA/cm2,采用双向换向脉冲输出,且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2,正反向频率为0.5KHz,通电周期为0.2ms,断电周期为0.8ms,处理后的茜素红染料废水COD为29.0mg/L,COD去除率达到94.2%。
实施例2
设计对比试验A和B,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A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先进行微电解工艺,再进行脉冲电絮凝,二者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B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二者都在微电解反应池池中进行),其结果见表1所示。
表1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的处理效果对照表
性能 A B
COD去除率/%,运行1h后 91.9 94.2
COD去除率/%,运行10h后 89.5 92.7
COD去除率/%,运行100h后 81.2 91.1
由表1可知,采用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采用微电解处理-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并且通过寿命测试结果可知,总运行时间在10h和100h的时候,随着总运行时间的增大,联合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电解以后铁碳颗粒板结严重,从而影响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3
对COD为10000mg/L的孔雀石绿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1,铁碳体积比为0.5,调节电导率为5000us/cm,对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反应50min;在铁碳微电解池两端安装平板电极,电极和铁碳填料保持3cm距离,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接通电解池两端电极的脉冲电源,对染料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处理,电解40min,静沉时间30min,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mm,脉冲电源控制输出电流密度为20mA/cm2,采用双向换向脉冲输出,且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8,正反向频率为2KHz,通电周期为0.8ms,断电周期为0.2ms,处理后的孔雀石绿染料废水COD为1148.3mg/L,COD去除率达到89.7%。
实施例4
设计对比试验A和B,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A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先进行微电解工艺,再进行脉冲电絮凝,二者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B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二者都在微电解反应池池中进行),其结果见表2所示。
表2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的处理效果对照表
性能 A B
COD去除率/%,运行1h后 87.4 89.7
COD去除率/%,运行10h后 79.2 88.4
COD去除率/%,运行100h后 73.9 85.5
由表2可知,采用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采用微电解处理-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并且由寿命测试结果可知,总运行时间在10h和100h的时候,随着总运行时间的增大,联合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电解以后铁碳颗粒板结严重,从而影响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5
对COD为5000mg/L的甲基橙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2,铁碳体积比为1,调节电导率为2000us/cm,对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反应25min;在铁碳微电解池两端安装铁平板电极,电极和铁碳填料保持2cm距离,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4,接通电解池两端电极的脉冲电源,对染料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处理,电解30min,静沉25min,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4mm,脉冲电源控制输出电流密度为10mA/cm2,采用双向换向脉冲输出,且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5,正反向频率为1KHz,通电周期为0.5ms,断电周期为0.5ms,处理后的甲基橙染料废水COD为130mg/L,COD去除率达到97.4%。
实施例6
设计对比试验A和B,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A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先进行微电解工艺,再进行脉冲电絮凝,二者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B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二者都在微电解反应池池中进行),其结果见表3所示。
表3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的处理效果对照表
性能 A B
COD去除率/%,运行1h后 97.9 97.4
COD去除率/%,运行10h后 91.9 95.2
COD去除率/%,运行100h后 83.2 92.0
由表3可知,采用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采用微电解处理-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并且由寿命测试结果可知,总运行时间在10h和100h的时候,随着总运行时间的增大,联合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电解以后铁碳颗粒板结严重,从而影响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7
对COD为3500mg/L的罗丹明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2.5,铁碳体积比为3,调节电导率为1500us/cm,对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反应30min;在铁碳微电解池两端安装铁平板电极,电极和铁碳填料保持1cm距离,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5,接通电解池两端电极的脉冲电源,对染料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处理,电解时间为40min,静沉时间20min,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4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7mm,脉冲电源控制输出电流密度为8mA/cm2,采用双向换向脉冲输出,且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6,正反向频率为1.2KHz,通电周期为0.6ms,断电周期为0.4ms,处理后的罗丹明B染料废水COD为171.5mg/L,COD去除率达到95.1%。
实施例8
设计对比试验A和B,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A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先进行微电解工艺,再进行脉冲电絮凝,二者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B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二者都在微电解反应池池中进行),其结果见表4所示。
表4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的处理效果对照表
性能 A B
COD去除率/%,运行1h后 94.7 95.1
COD去除率/%,运行10h后 86.5 94.0
COD去除率/%,运行100h后 78.8 92.7
由表4可知,采用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采用微电解处理-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并且由寿命测试结果可知,总运行时间在10h和100h的时候,随着总运行时间的增大,联合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电解以后铁碳颗粒板结严重,从而影响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9
对COD为8000mg/L的铬黑t和亚甲基蓝混合(比例为1:1)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2,铁碳体积比为2,调节电导率为3000us/cm,对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反应40min;在铁碳微电解池两端安装铁平板电极,电极和铁碳填料保持1cm距离,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5,接通电解池两端电极的脉冲电源,对染料废水进行脉冲电絮凝处理,电解35min,静沉25min,其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mm,脉冲电源控制输出电流密度为16mA/cm2,采用双向换向脉冲输出,且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6,正反向频率为1.5KHz,通电周期为0.6ms,断电周期为0.4ms,处理后的混合染料废水COD为608.2mg/L,COD去除率达到92.4%。
实施例10
设计对比试验A和B,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染料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A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先进行微电解工艺,再进行脉冲电絮凝,二者分别在不同的反应池中进行),B组实验采用的是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即二者都在微电解反应池池中进行),其结果见表5所示。
表5不同的处理方式获得的处理效果对照表
性能 A B
COD去除率/%,运行1h后 93.1 92.4
COD去除率/%,运行10h后 85.7 91.0
COD去除率/%,运行100h后 79.2 89.4
由表5可知,采用微电解和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时,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采用微电解处理-脉冲电絮凝联合处理染料废水的COD去除率,并且由寿命测试结果可知,总运行时间在10h和100h的时候,随着总运行时间的增大,联合处理方法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微电解以后铁碳颗粒板结严重,从而影响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11
设计6组平行实验,微电解反应池中,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分别为0.3、0.5、1.5、2.5、3、4,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结果见表6所示。
表6不同的铁碳填料体积比获得的染料处理效果的性能对照表
组号 1 2 3 4 5 6
体积比 0.3 0.5 1.5 2.5 3 4
COD去除率/% 71.4 82.2 90.7 94.2 87.2 81.4
板结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严重
由表6可知,第2~5组获得的染料处理效果要优于第1、6组的结果,其中,当铁碳填料体积比为1.5~2.5时,所获得的COD去除率相对较高;又以铁碳填料体积比为2.5时最佳。调整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可以调整羟基自由基和絮体的产量比,铁碳体积比提高则铁氢氧化物的产生量以及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量也相应提高,从而COD的去除率得到提高,但是,铁碳体积比值越高,虽然COD的去除率会越大,但是板结会变严重,铁碳体积比值越低,虽然板结减弱,但是去除率也会降低。
实施例12
设计6组平行实验,微电解反应池中,碳颗粒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mm、2mm、3mm、4mm、5mm、6mm,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结果见表7所示。
表7不同的碳颗粒平均直径获得的染料处理效果的性能对照表
组号 1 2 3 4 5 6
平均直径/mm 1 2 3 4 5 6
COD去除率/% 94.1 95.0 96.7 95.1 94.2 92.5
板结 严重 轻微 轻微
实施例13
设计7组平行实验,微电解反应池中,铁颗粒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5mm、1、3、5、7、10、1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结果见表8所示。
表8不同的铁颗粒平均直径获得的染料处理效果的性能对照表
组号 1 2 3 4 5 6 7
平均直径/mm 0.5 1 3 5 7 10 11
COD去除率/% 95.2 94.3 97.1 96.7 93.1 94.2 92.0
板结 严重 轻微 轻微 轻微
由表7可知,第2~5组的COD去除率及板结性能优于第1和6组实验,其中,当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mm时,获得的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由表8可知,第2~6组的COD去除率及板结性能优于第1和7组实验,其中,当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mm时,获得的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这是由于铁碳颗粒越小越容易板结,小尺寸的铁碳颗粒之间流体流速较低,对流传质较弱,铁碳颗粒表面的氧化物不能及时的传质到溶液本体,导致氧化物聚集,加速板结,但同时铁颗粒越小,产生的铁氢氧化物絮体较多,因此其吸附去除污染物的作用越大。

Claims (8)

1.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1~4,电导率为500~5000us/cm,在铁碳微电解池中进行10~50min的铁碳微电解反应,然后在该铁碳微电解池上安装电极,再次调节染料废水的pH值为3~7,进行脉冲电絮凝反应,反应20~40min,静沉20~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废水的COD为500~10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中的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0.5~3,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5mm,铁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填充颗粒的体积比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率为500~2000us/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底端距离微碳电解池中的铁碳填料1~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絮凝反应采用双向换向脉冲电源作为脉冲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换向脉冲电源的输出电流密度为1~20mA/cm2,正反向脉冲电源占空比为0.2~0.8,正反向频率为0.5~2KHz,通电周期为0.2~0.8ms,断电周期为0.2~0.8ms。
CN201510918989.9A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Pending CN105540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8989.9A CN105540750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8989.9A CN105540750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0750A true CN105540750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2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8989.9A Pending CN105540750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07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0029A (zh) * 2017-01-18 2017-05-10 广东益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电解系统及利用脉冲电解系统电解废水的方法
CN109513741A (zh) * 2018-12-10 2019-03-26 江苏科技大学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及修复方法
CN109607691A (zh) * 2018-11-22 2019-04-1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原电池和电絮凝耦合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10589936A (zh) * 2019-09-02 2019-12-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电解净化的光伏净化仪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3976A (ja) * 1994-12-28 1996-07-09 Kurita Water Ind Ltd As含有水の処理装置
CN101560040A (zh) * 2009-05-08 2009-10-21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电絮凝-mbr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CN101638257A (zh) * 2009-07-17 2010-02-03 东北大学 一种周期换向电凝聚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23490A (zh) * 2009-11-17 2010-06-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
CN102432087A (zh) * 2011-11-04 2012-05-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以外电场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CN103288287A (zh) * 2013-05-20 2013-09-11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解-电絮凝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3304073A (zh) * 2013-05-20 2013-09-18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间歇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活性大红bes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3304074A (zh) * 2013-05-20 2013-09-18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连续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直接耐晒黑g偶氮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3613175A (zh) * 2013-11-22 2014-03-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减缓极板钝化的电絮凝水处理工艺
CN203545822U (zh) * 2013-10-31 2014-04-16 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CN203568928U (zh) * 2013-11-15 2014-04-30 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絮凝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3976A (ja) * 1994-12-28 1996-07-09 Kurita Water Ind Ltd As含有水の処理装置
CN101560040A (zh) * 2009-05-08 2009-10-21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电絮凝-mbr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CN101638257A (zh) * 2009-07-17 2010-02-03 东北大学 一种周期换向电凝聚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23490A (zh) * 2009-11-17 2010-06-0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黄连素废水的脉冲电絮凝处理工艺和装置
CN102432087A (zh) * 2011-11-04 2012-05-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以外电场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CN103288287A (zh) * 2013-05-20 2013-09-11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解-电絮凝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3304073A (zh) * 2013-05-20 2013-09-18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间歇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活性大红bes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3304074A (zh) * 2013-05-20 2013-09-18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连续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直接耐晒黑g偶氮染料废水的方法
CN203545822U (zh) * 2013-10-31 2014-04-16 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CN203568928U (zh) * 2013-11-15 2014-04-30 苏州巨联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电絮凝水处理装置
CN103613175A (zh) * 2013-11-22 2014-03-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减缓极板钝化的电絮凝水处理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天国等: "脉冲电催化内电解去除浮选废水中的铅和苯胺黑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0029A (zh) * 2017-01-18 2017-05-10 广东益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电解系统及利用脉冲电解系统电解废水的方法
CN109607691A (zh) * 2018-11-22 2019-04-1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原电池和电絮凝耦合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9607691B (zh) * 2018-11-22 2021-07-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原电池和电絮凝耦合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9513741A (zh) * 2018-12-10 2019-03-26 江苏科技大学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及修复方法
CN109513741B (zh) * 2018-12-10 2020-12-25 江苏科技大学 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及修复方法
CN110589936A (zh) * 2019-09-02 2019-12-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电解净化的光伏净化仪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0342B (zh) 一种复三维电极反应器及其在含氮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5540750A (zh) 一种微电解-脉冲电絮凝耦合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
CN108015106B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和淋洗液再生一体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10420983B (zh) 联合淋洗、吸附和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75753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3304038A (zh) 电化学-生物膜协同作用反应器及在含氮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CN102603039A (zh) 耦合脱盐方法及装置
CN103286121B (zh) 一种用于电动修复污染土壤的二维非均匀电场实验方法
CN102211830B (zh) 电催化氧化处理切削液废水的方法
CN108862548B (zh) 一种微生物电解脱盐池反应器装置
CN104118931B (zh) 一种电生物耦合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CN102329007A (zh) 一种微生物脱盐电池
CN201325897Y (zh) 水平极板多维电极电催化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CN101544434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26632A (zh) 一种原位吸附-微电解-催化氧化的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6986424A (zh) 一种电‑磁协同强化微电解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和回收高值重金属的方法
CN102092821A (zh) 高性能活性碳纤维在电絮凝法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方法
CN106630116B (zh) 一种强化微生物电化学脱氮的方法与大阴极室连续流生物电化学反应装置
CN103641206B (zh) 一种应用复合电解槽处理含镉电镀废水的方法
CN203360076U (zh) 催化微电解装置
CN112978875B (zh) 阴极流动电极液、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装置及其应用
CN205115212U (zh) 一种净水装置
CN103803682A (zh) 一种制备负载碳纳米管的铁复合填料的方法
CN212102375U (zh) 气田高浓度有机废水电化学耦合处理回用装置
CN103641208B (zh) 一种含镍线路板废水复合电解槽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