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9685A -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9685A
CN105539685A CN201511013542.3A CN201511013542A CN105539685A CN 105539685 A CN105539685 A CN 105539685A CN 201511013542 A CN201511013542 A CN 201511013542A CN 105539685 A CN105539685 A CN 105539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line
vehicle frame
front vehicle
fold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35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德玮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hon Intelligence Proper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hon Intelligence Proper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hon Intelligence Proper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hon Intelligence Proper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135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9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9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9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的可折叠车架,下管连接所述前车架后段与五通管,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前段、五通管附近的拉索,所述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通过折叠器竖向设置的铰轴铰接,所述拉索一端连接固定耳,所述拉索另一端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耳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的任一位置,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且与固定耳相对的另一位置;所述折叠器位于所述拉索上方。本发明结构简单,解决了单梁折叠车的普遍存在的强度和安全问题,而成本低廉且操作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带下管的补强拉索的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折叠自行车已经非常流行了,约占自行车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零售金额在25亿美元以上,且在高速成长中。电动折叠车也逐渐流行起来,也有很大的潜力。但市面上的折叠车都为了控制重量,成本和折叠体积,前车架都采取单梁结构,绝大部分都有强度和安全不足的隐患。本发明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按照折叠方式进行分类,绝大多数为横向折叠自行车,也有少部分为纵向折叠自行车。横向折叠车就是前车架的前后两段经由高强度的折叠器链连接为一固体,折叠时打开折叠器,前后两半按水平方向折叠使前后轮大致并拢。通常,刚性下管焊至五通管往前延伸连接至车架,是非常重要的,下管在骑行过程中承受推、拉、扭力作用,使骑行时受到的驱动力可以有效地传到头管、前叉和接到地面的前轮,对有效推进和平衡控制至关重要!纵向折叠自行车是指车梁前后段铰接,铰轴呈横向设置,在折叠时,前后轮在竖直面内绕前述铰轴转动至前后轮并拢;例如中国专利CN201020515083.5公开的“纵向折叠自行车”。
为了方便,部分折叠车采用了在车身设置绳索来取代原来该有管件,这考虑不周,因为车架的管件,每一件都负起了整体刚度和强度的重任,就是说多方向的拉力、推和扭力它们必须有效承受,不能简易地用一根拉索的拉力来取代尤其是车架的下管通常连接五通管和前管,它的扭力刚度对骑乘的效率和控制至关重要。用拉索取代管件的专利和观念存在几十年了,产品至今很少看到,消费者对此也有充分的常识,也证明做法不可取。例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0720181537.8,如图1、2所示,其在横梁管1下侧设置了软梁3,在骑行状态,软梁3提供张力,保持车身稳固度及一定的强度,在收纳时,车身纵向折叠,软梁3自然弯曲,不会碍事,非常方便;但是其软梁3缺乏预紧力,不便于调节。同时其不具有刚性下管,车架扭力的刚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影响推进效率,存在安全隐患,并不可取。
又如,美国专利US20050121877公开了“自行车车架”,参考附图3、4,其单车梁下方设置有线缆45,在骑行状态,线缆45提供拉力增加车身的稳定性,线缆45尾端连着弹簧连接器51,能够达到一定预紧作用,但是弹簧连接器51不便于调节预紧力,同时时间久之,弹簧会松弛,使线缆45在骑行过程中提供的张力不够,引发安全隐患;其车架后三角松开后可折叠,此时线缆45松弛。同时其也不具有刚性下管,车架在受力时存在一定的强度问题。当今折叠车主流的单梁车架的确在前段单梁与折叠器焊接的地方,多半容易断裂,无法通过国家安全检测标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但目前没有一款带补强拉索的折叠车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其中存在一些安全强度问题,以及如何易于调节且让公众能够接受,成为一项攻关的难点。由前述可知,如何解决本难题具有其独特性,以及并非本领域技术人员非常容易想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易于加工制造及安装,折叠动作方便省力,便于推广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以解决长期大规模且在扩大中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的可折叠车架,下管连接所述前车架后段与五通管,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前段、五通管附近的拉索,所述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通过折叠器竖向设置的铰轴铰接,所述拉索一端连接固定耳,所述拉索另一端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耳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的任一位置,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且与固定耳相对的另一位置;所述折叠器位于所述拉索上方。
所述拉索一端连接着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设置于固定耳处,所述松紧装置连接拉索端部并对所述拉索进行拉紧或松开。
所述松紧装置设置有偏心自锁机构。
所述松紧装置为快拆装置,所述快拆装置包括相连的偏心板与手柄,所述偏心板具有偏心孔,螺钉通过偏心孔将快拆装置固定于所述固定耳;偏心板还设置有轴心平行于偏心孔轴心的安装孔,安装孔具有缺口;拉索上端固定设置有横杆,横杆安置在安装孔内。
该缺口宽度大于拉索横截面直径,安装孔直径大于横杆横截面直径,缺口宽度小于安装孔直径。
所述偏心板分为左右两片,所述两片偏心板之间设置有凹槽,拉索端部容置于该凹槽内。
所述固定耳具有左右两侧凸耳,所述快拆装置的两片偏心板分别与所述两个凸耳对应铰接连接,所述螺钉也为左右两个,螺钉锁紧偏心板与凸耳。
所述松紧装置为扳动装置,扳动装置具有手柄和偏心板,所述偏心板具有偏心孔,用螺钉通过偏心孔该扳动装置铰接固定于固定耳,所述偏心板还设置有轴心平行于偏心孔轴心的安装孔,所述拉索上端固定设置有C型连接部,该偏心板分为左右两片,所述左右两片偏心板之间设置有凹槽,C型连接部连接于偏心板之间设置的凹槽,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进行锁紧。
在所述拉索被拉紧状态,所述偏心孔位于拉索轴心线下方。
所述前车架前段为“Y”字型,前车架前段具有两个单臂;折叠器连接前车架前段的上臂、前车架后段,竖向铰轴上端连接着前车架后段,竖向铰轴下端连接着下管。
所述拉索通过微调装置连接固定座,所述微调装置是带螺丝的微调装置。
所述拉索是钢丝绳索、连续相扣的多个金属环、多段前后连接在一起的棒状体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在前车架前段、后段之间架设拉索,能够大大增加骑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强度;拉索上端通过快拆装置连接,可以快速打开或关闭,操作快捷;快拆装置的结构设计有死点,在骑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手柄被意外松开的危险,因此成为一个安全装置;拉索下端同时也设计有微调装置,能够灵活掌握拉索的张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在先技术带软梁单梁车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在先技术带软梁单梁车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为在先技术带线缆单梁车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在先技术带线缆单梁车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的拉索快拆装置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展开状态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展开状态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松开拉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第三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第三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五实施例主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五实施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带拉索折叠车架具有包括前车架前段11、前车架后段12的可折叠车架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前段、五通管15的拉索2。该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之间设置有高强度的折叠器13,该折叠器13位于该拉索2上方。在该折叠器13侧边竖直设置铰轴131,该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通过该竖直设置的铰轴131铰接。所述拉索2一端通过快拆装置5连接于前车架前段的固定耳3,所述拉索2另一端连接于该五通管附近的固定座4。例如所述固定座4可直接设置于五通管15上,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下管16的下端,再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座管14的下端。
如图6所示,该快拆装置5具有手柄52,该手柄52前端设置有偏心板51,该偏心板51具有偏心孔53,用螺钉7通过偏心孔53将该快拆装置5固定于前述固定耳3,快拆装置5与固定耳3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另外,该偏心板51还设置有安装孔54,所述安装孔54轴心平行于前述偏心孔53。所述拉索2上端固定设置有横杆21,该安装孔54具有缺口55,该缺口55宽度大于拉索2横截面直径,安装孔54直径大于横杆21横截面直径,以便于将横杆21及拉索2通过该缺口55后安置在安装孔54内,缺口55宽度小于安装孔54直径,以防止松脱。该偏心板51分为左右两片,所述左右两片偏心板51之间设置有凹槽56。当横杆21安装于安装孔54内时,拉索2端部容置于该凹槽56内。
进一步,该固定耳3具有左右两侧凸耳,该快拆装置5的左右两片偏心板51分别与两个凸耳对应铰接连接,前述螺钉7也为左右两个,该螺钉7锁紧凸耳,偏心板51沿螺钉7旋转,同时螺钉7不伸出或略微伸出于两个凸耳之间的凹槽56,以防止拉索2在转动过程中与螺钉7之间形成干涉或刮碰。
拉索2另一端通过微调装置6连接于前车架后段的固定座4。该拉索2下端活动连接于微调装置6,该微调装置6螺纹连接于前述固定座4。进一步,该微调装置6具有外螺纹,该固定座4具有内螺纹,二者相匹配。依据车架的实际形状及需要,该固定座4可焊接固定于五通管15或者下管16、亦或者座管14。参考图3、9,拉索2下端具有球状体22,该球状体22卡住该微调装置6端部使二者不会发生脱离同时保证二者能够相对转动。
如图7、11,在车架闭合状态时,向上扳手柄52,转动偏心板51,使偏心孔53越过拉索2,最终偏心孔53位于拉索2轴心线下方,此时,可通过转动微调装置6来增加该拉索2的张紧力。在自行车骑行中,拉索2将产生拉力,将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拉紧,由于在工作状态时前述偏心孔53位于拉索2下方,即使由于路面颠簸或者其它原因产生较大晃动,手柄52也不会发生下转而松脱的危险,因为本结构能够产生转动死点。另外,在本发明结构中,在拉索2被拉紧后,车架抗扭力能力明显得到加强。
如图9、10,在非骑行状态,如欲将整车进行折叠收纳时,将手柄52向下扳动,即可放松拉索2,然后再水平方向转动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直至并拢,这样非常方便省力。
普通横向折叠车设置有折叠器,在折叠器一侧设置有竖向铰接轴,在折叠器另一侧设置有锁紧装置,例如手柄。如图8所示,本发明由于在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之间设置了拉索2,起到拉紧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拉索强度够好,并不需要在折叠器13另一侧设置锁紧装置,完全可以满足骑行的要求。进一步地,为了使骑行更加安全、强度更好,也可以在折叠器13另一侧设置锁紧装置132,只是在锁紧或打开车架时多了一个步骤。
如图12,为本发明带拉索折叠车架第二实施例。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前段11、前车架后段12,前车架前段11为“Y”字型,Y型前车架前段具有两个单臂。折叠器13连接该前车架前段11的上臂111、前车架后段12,该前车架前段11的上臂111、前车架后段12之间设置有竖向铰轴131,该竖向铰轴131上端连接着前车架后段12,该竖向铰轴131下端连接着下管16,下管16另一端固定于五通管15。下管16上端通过铰轴131连接前车架后段12的同时,下管16上端抵接前车架前段11的下臂112,二者的抵接面为水平方向。前车架前段的上臂111、下臂112、前车架后段12、座管14及下管16共同构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构,这种构造非常稳固。该铰轴131上端设置锁紧装置132,该锁紧装置132打开时,可将前车架前段11、前车架后段12沿铰轴131水平方向转动进行折叠。拉索2前端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前段,拉索2后端连接于五通管附近的固定座4,例如所述固定座4可直接设置于五通管15上,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下管16的下端,再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座管14的下端。该拉索2结构及连接方式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车架的特定结构形式,在拉索端部不单独设置松紧装置也可以,因为在骑乘状态,拉索可以自然拉到最紧。
如图13、14,为本发明带拉索折叠车架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车架的结构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拉索2的连接方式。该拉索2一端通过扳动装置57连接于前车架前段的固定耳3,拉索2另一端连接于五通管15附近的固定座4。该扳动装置57具有手柄,该手柄前端设置有偏心板,该偏心板具有偏心孔53,用螺钉通过该偏心孔53将该扳动装置57固定于前述固定耳3,扳动装置57与固定耳3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另外,该偏心板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轴心平行于前述偏心孔轴心。所述拉索2上端固定设置有C型连接部23;该偏心板分为左右两片,所述左右两片偏心板之间设置有凹槽。C型连接部23连接于偏心板之间设置的凹槽,并通过螺钉穿过前述安装孔进行锁紧。在车架闭合状态时,向上转扳动装置57的手柄,转动前述偏心板,使前述偏心孔越过拉索2,最终该偏心孔53位于拉索2与前述安装孔连线的下方,同时也位于拉索2轴心线下方。拉索2另一端通过微调装置6连接于前车架后段的固定座4。该拉索2下端活动连接于微调装置6,该微调装置6螺纹连接于前述固定座4。进一步,该微调装置6具有外螺纹,该固定座4具有内螺纹,二者相匹配。拉索2下端具有调节部24,该调节部24端部具有螺纹并与微调装置6螺纹连接。
在前述第一、二、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性,可在车架上设置自动安全扣,该安全扣设于在手柄52或快拆装置57的手柄附近,在手柄往上至将拉索2收紧状态时,该安全扣正好扣住手柄,以防止手柄被意外触碰,再加上前述结构上“死点”的设计,从而达到双保险。安全扣的局部设计可见于另一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0620154753.9。
如图15,为本发明带拉索折叠车架第四实施例。前车架前段11、前车架后段12通过竖直铰轴131铰接连接。拉索2一端铰接连接于前车架前段的固定耳3,所述拉索2另一端连接于五通管15附近的固定座4,例如所述固定座4可直接设置于五通管15上,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下管16的下端,再或者将固定座4设置于与五通管15连接的座管14的下端。拉索2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微调装置,微调装置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可采用实施例一、三中任一种。拉索2中间设置有松紧装置58,该松紧装置58能够将拉索2拉紧后松开,例如,可以在拉索2设置螺纹端25,该松紧装置58两端均具有内螺纹,转动该松紧装置58可松开或收紧拉索2。
如图16、17为本发明带拉索折叠车架第五实施例。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通过竖直铰轴131铰接连接。拉索2一端铰接连接于前车架前段的固定耳3,该固定耳3设置于前车架前段位于铰轴131的一侧,拉索2另一端连接于五通管15附近的固定座4,拉索2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微调装置6。本实施例中,拉索2整体位于前车架一侧边,铰轴131轴心线正好穿过拉索2。本实施例中,由于特定的结构,在拉索端部不单独设置松紧装置也可以,因为打开锁紧装置132,拉索可以自然松开。
前述各实施例中微调装置6与松紧装置58也可以同时设置于该拉索2的同一端。例如,松紧装置设置于固定耳3处,在拉索连接松紧装置的那一端具有微调装置,该微调装置与拉索螺纹连接。
前述各实施例中的拉索2能够产生纵向拉力,例如可以是钢丝绳索、连续相扣的多个金属环、多段前后连接在一起的棒状体等。
关于固定耳3以及固定座4与车架的固定方式,在预定版本的折叠车中,可以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这样更牢固。另外,在某些版本车架上,可以在预留安装孔位,这样用户可以自己用螺钉的方式将固定耳3以及固定座4锁紧于车架上,然后在固定耳3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前述实施例中的拉索2,其好处在于,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拉索或不安装,以满足DIY市场需求。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相应附图所示均为固定耳3设于前车架前段11,固定座4设于五通管附近,其实固定耳3与固定座4的位置可以对调,即,将固定耳3设于五通管附近,将固定座4设于前车架前段11。概括而言就是,该固定耳3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的任一位置,该固定座4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且与固定耳3相对的另一位置。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五通管附近”包括五通管本身、与五通管连接的下管16的下端、或者与五通管连接的座管14的下端。
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拉索2两端尽量远离折叠器13,这样可以获得更佳的力学效果以及骑行体验。
经实验检测,本发明上述带补强拉索折叠车架能够达到并超越国家行业安全标准的要求。
所述拉索2一端连接于车架,另一端可以解开并脱离车架,比如缠绕在树干、栏杆等处,以用作车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具有包括前车架前段(11)、前车架后段(12)的可折叠车架(1),下管(16)连接所述前车架后段与五通管(15),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前段、五通管附近的拉索(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前段、前车架后段通过折叠器(13)竖向设置的铰轴(131)铰接,所述拉索(2)一端连接固定耳(3),所述拉索(2)另一端连接固定座(4);所述固定耳(3)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的任一位置,所述固定座(4)设置于前车架前段或五通管附近且与固定耳(3)相对的另一位置;所述折叠器位于所述拉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2)一端连接着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设置于固定耳(3)处,所述松紧装置连接拉索(2)端部并对所述拉索进行拉紧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设置有偏心自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为快拆装置(5),所述快拆装置(5)包括相连的偏心板(51)与手柄(52),所述偏心板(51)具有偏心孔(53),螺钉(7)通过偏心孔(53)将快拆装置(5)固定于所述固定耳(3);偏心板(51)还设置有轴心平行于偏心孔(53)轴心的安装孔(54),安装孔(54)具有缺口(55);拉索(2)上端固定设置有横杆(21),横杆(21)安置在安装孔(5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该缺口(55)宽度大于拉索(2)横截面直径,安装孔(54)直径大于横杆(21)横截面直径,缺口(55)宽度小于安装孔(54)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板(51)分为左右两片,所述两片偏心板(51)之间设置有凹槽(56),拉索(2)端部容置于该凹槽(5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3)具有左右两侧凸耳,所述快拆装置(5)的两片偏心板(51)分别与所述两个凸耳对应铰接连接,所述螺钉(7)也为左右两个,螺钉(7)锁紧偏心板与凸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装置为扳动装置(57),扳动装置(57)具有手柄和偏心板,所述偏心板具有偏心孔(53),用螺钉通过偏心孔(53)该扳动装置(57)铰接固定于固定耳(3),所述偏心板还设置有轴心平行于偏心孔轴心的安装孔,所述拉索(2)上端固定设置有C型连接部(23),该偏心板分为左右两片,所述左右两片偏心板之间设置有凹槽,C型连接部(23)连接于偏心板之间设置的凹槽,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进行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索(2)被拉紧状态,所述偏心孔(53)位于拉索(2)轴心线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前段(11)为“Y”字型,前车架前段具有两个单臂;折叠器(13)连接前车架前段的上臂(111)、前车架后段(12),竖向铰轴(131)上端连接着前车架后段,竖向铰轴下端连接着下管(16)。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通过微调装置(6)连接固定座(4),所述微调装置(6)是带螺丝的微调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2)是钢丝绳索、连续相扣的多个金属环、多段前后连接在一起的棒状体中的任一种。
CN201511013542.3A 2015-12-31 2015-12-31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Pending CN105539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3542.3A CN10553968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3542.3A CN10553968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9685A true CN105539685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3542.3A Pending CN10553968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96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01051A (ja) * 2016-11-03 2019-01-17 深▲セン▼市比思維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Bstcar Technology Co.,Ltd. 折り畳み式フレーム及び折り畳み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1877A1 (en) * 2001-02-22 2005-06-09 Groendal Mark L. Bicycle frame
CN201784765U (zh) * 2010-08-27 2011-04-06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纵向折叠自行车
CN203222090U (zh) * 2013-03-09 2013-10-02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
CN205292939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大行智慧产权有限公司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1877A1 (en) * 2001-02-22 2005-06-09 Groendal Mark L. Bicycle frame
CN201784765U (zh) * 2010-08-27 2011-04-06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纵向折叠自行车
CN203222090U (zh) * 2013-03-09 2013-10-02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走线结构
CN205292939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大行智慧产权有限公司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501051A (ja) * 2016-11-03 2019-01-17 深▲セン▼市比思維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Bstcar Technology Co.,Ltd. 折り畳み式フレーム及び折り畳み車
US10766560B2 (en) 2016-11-03 2020-09-08 Shenzhen Bstcar Technology Co., Ltd. Folding frame and folding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3243B2 (en) Foldable bicycle
US8894084B1 (en) Compact folding bicycle
EP2610157B1 (en) Folding bicycle assembly
JP5596862B2 (ja) 車体フレームの補強及びロック装置
EP2475572B1 (de) Zweiradfahrzeug und verwendung des zweiradfahrzeugs
US5938223A (en) Folding trailer gooseneck
DE3701803C2 (zh)
US9440699B1 (en) Foldable scooter/bike concept and folding mechanism
JP5894670B2 (ja) 迅速に折り畳み自在な自転車
CN106904235A (zh) 一种折叠车
CN105539685A (zh)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CN205292939U (zh) 带下管的补强拉索折叠车架
US8523210B1 (en) Combination buddy bicycle
US9187148B2 (en) Drive system for a pedaled vehicle
DE102014106174A1 (de) Zweiradrahmen
DE4219579C2 (de) Fahrradrahmen mit offenen Rohren
TWI598260B (zh) Reinforced cable with lower tube folding frame
TWM522899U (zh) 帶下管的補強拉索折疊車架
US11260930B2 (en) Foldable bicycle frame
US1856255A (en) Velocipede
DE102012019325B4 (de) Klappfahrrad
CN201390341Y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KR100877231B1 (ko) 세발 자전거
CN211032883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折叠电动车架
KR20130008757A (ko) 자전거 손잡이봉의 지지봉 길이를 조절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