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6020A -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 Google Patents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6020A
CN105536020A CN201510872893.3A CN201510872893A CN105536020A CN 105536020 A CN105536020 A CN 105536020A CN 201510872893 A CN201510872893 A CN 201510872893A CN 105536020 A CN105536020 A CN 105536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device
volatile liquid
reservoir
bottleneck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28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6020B (zh
Inventor
邹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Ning
Original Assignee
邹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邹栋 filed Critical 邹栋
Priority to CN2015108728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6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6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6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6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6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61L9/127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a wi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3/00Fumigators;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0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released by contact with a liquid, e.g. for toile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包括储液器、芯体、和毛细吸管,其中,该储液器为一个具有外凸瓶颈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双层结构,且内层底部被加工成一凸向外层底部的凹面,所述芯体通过一个支撑组件设置在储液器的瓶颈处,所述毛细吸管上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连接至芯体下端;其中,所述支撑组件以可相对于储液器瓶颈上下运作的方式设置,该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散发器具具有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同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一个通气孔,且储液器在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还设置有一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分别处于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时,塞子分别远离或堵于通气孔。本发明具有运行和休息双重状态,人们可根据需要使其发挥作用。

Description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性液体的散发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重状态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芳香剂、杀虫剂或是空气清新剂等挥发性液体大多用在居家住宅或是办公场所中,主要用于改善空气质量或是起到杀灭蚊子等作用。
具体来说,通常包括以下结构:
如图1所示,其为一个挥发性液体的散发器具,包括盛有挥发性液体的储液器1、一对所述挥发性液体7进行散发的芯体2、和吸入所述挥发性液体并传递至所述芯体的毛细吸管3,其中,所述储液器为一个具有外凸瓶颈的瓶体,所述芯体通过一支撑组件4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处。然后为了方便该散发器具的使用,还设置有螺纹连接的外壳5和内壳6。但是该种结构的散发器具具有一个很突出的缺点,那就是不管任何时候,其毛细吸管3总是浸泡在液体(比如说芳香剂)中的,使得毛细现象多多少少都会一直存在,基于该现象,就算人们没有使用该散布设备,将外壳和内壳盖于其上来防止液体挥发,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使毛细吸管所连接的芯体无时无刻处于一个膨胀状态(即不断吸入液体),因此就存在一种芯体吸入液体却不能被很好释放的现象,这不仅是对液体的浪费,而且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还会发现芯体的挥发性能有所降低。同时,当人们在长时间不用该装置而突然打开时,反而会有一股很浓烈的刺鼻味,此时便降低了人们对其的使用欲望,随即扔掉。进一步的是,参见图1,上述储液器1底部H由于生产加工的原因出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形,此时在使用竖直的毛细吸管(普遍都是直管)时,就总会出现位于底部角落处的液体不能被吸入利用,进而导致液体浪费。
另外,在支撑组件4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平衡储液器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的通气孔8,该通气孔是保证挥发性液体正常挥发所必须的。可人们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就算有外壳和内壳盖于储液器上,那也无法保证液体不会自然挥发,而日积月累这种挥发会越来越多,当人们正要用时反而不再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芳香味或是杀虫效果,使其失去了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具有可反复的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使得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投入使用,减少了挥发性液体的浪费,也提高了芯体的使用寿命,使其保留了良好的挥发功能。同时还设计了具有防止液体挥发的机构,使得散发器具在休息状态时不会自然挥发,进而能够长时间地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包括一盛放有挥发性液体的储液器、一对所述挥发性液体进行散发的芯体、和吸入所述挥发性液体并传递至所述芯体的毛细吸管,其中,
所述储液器为一个具有外凸瓶颈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双层结构,且内层底部被加工成一凸向外层底部的凹面,所述芯体通过一个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处,所述毛细吸管上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连接至芯体下端,且为一直管;其中,所述支撑组件以可相对于所述储液器瓶颈上下运作的方式设置,该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散发器具分别具有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所述运行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在下降终点使所述毛细吸管下端抵至所述凹面而与挥发性液体处于接触的状态,所述休息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在上升终点使所述毛细吸管下端远离所述凹面且与挥发性液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
同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平衡储液器内外压力的通气孔,且所述储液器在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远离所述通气孔,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较第二筒体大,且下端通过一水平部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其中,所述芯体下端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且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毛细吸管穿过的圆柱通孔;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水平部上。
优选的是,所述塞子的设置方式为:
在所述储液器内底部对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固定一竖杆,所述竖杆顶部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竖杆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位于第一筒体内,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竖杆不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
优选的是,所述塞子的设置方式为:
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口处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伸入至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位于通气孔上方,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
优选的是,所述芯体通过一个安装件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安装件包括:一个网状顶板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多个支撑脚在所述网状顶板下方呈均匀的环形分布,且与所述网状顶板垂直;其中,所述芯体被插入在所述多个支撑脚上,且上端与所述网状顶板紧贴。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厚度较其他位置厚,并在所述瓶颈的内壁由上往下开设有一环形沉台,所述环形沉台将所述瓶颈的内壁分成上壁和下壁,所述上壁通过环形沉台过渡到所述下壁;其中,所述环形沉台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支撑组件上下运作的引导部。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筒体上端设置有一凸缘,并通过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其中,所述散发器具在所述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筒体下端均至少有一部分与储液器的瓶颈下壁紧贴。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包括:
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沉台上的多个顶针,所述多个顶针的活动部朝上;
固定在所述多个顶针活动部上的一个支撑环;其中,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且大于所述支撑环的宽度,同时所述凸缘外侧端面设置成斜向下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上沿与储液器瓶颈上壁接触;
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储液器在其瓶颈上壁对应于所述多个顶针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使顶针稳定在压缩状态的限位块,其中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均通过嵌入在瓶颈上壁内的弹性元件连接,上部设置成与所述凸缘倾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还通过一个拉杆连接至一个拉环,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储液器瓶颈上壁,所述拉环位于瓶颈外。
本发明所述的散发器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将支撑组件在储液器瓶颈上的安装方式设置为可上下运作的方式,使得其上的毛细吸管能够与挥发性液体存在接触与不接触两种状态,进而使得整个散发器具具有可反复的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这样设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避免了装置在未使用时芯体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进而影响了其后期挥发的能力;
其二、支撑组件在储液器上的安装方式使得散发器具的原始状态是处于休息状态,即人们要使用时才会对其操作使之处于运行状态,因此符合了人们的使用习惯,同时对散发器具的操作也极其简单,仅需对支撑组件的上部施加按压动作即可完成,因此具有操作便捷性;
其三、将储液器设置成双层结构,然后将内层底面设置成凸向外侧底部的凹面,以杜绝储液器内有挥发性液体残留的现象发生,进而也避免了改变支撑组件结构使毛细吸管要弯向储液器角落的麻烦,此种设置也可以在双层空腔内填充荧光物质,以方便人们夜晚使用;
其四、通过在储液器上设置塞子,使得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远离平衡储液器内外压力的通气孔,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该设置使得散发器具在休息状态时不会自然挥发,进而能够长时间地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挥发性液体散发器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散发器具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散发器具的休息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散发器具的一种实现形式,其包括:一盛放有挥发性液体H的储液器100、一对所述挥发性液体进行散发的芯体200、和吸入所述挥发性液体并传递至所述芯体的毛细吸管300,其中,
所述储液器为一个具有外凸瓶颈101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双层结构,且内层底部被加工成一凸向外层底部的凹面102,所述芯体通过一个支撑组件400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处,所述毛细吸管上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连接至芯体下端,且为一直管;其中,所述支撑组件400以可相对于所述储液器100瓶颈上下运作的方式设置,该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散发器具分别具有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所述运行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400在下降终点(即在瓶颈上稳定的最低位置)使所述毛细吸管300下端抵至所述凹面102而与挥发性液体H处于接触的状态(如图2所示的状态),所述休息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400在上升终点(即在瓶颈上稳定的最高位置)使所述毛细吸管300下端远离所述凹面102且与挥发性液体H处于非接触的状态(如图3所示的状态);同时,
所述支撑组件400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平衡储液器内外压力的通气孔405,且所述储液器在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塞子700,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远离所述通气孔,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换句话说,塞子相对于储液器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支撑组件相对于储液器上下运作时,塞子就会堵住支撑组件的通气孔或是远离支撑组件的通气孔。
当毛细吸管300下端与挥发性液体接触时,则会吸入挥发性液体并传递给与之连接的芯体200,此时芯体不断膨胀然后对吸收的挥发性液体进行挥发,这就是所谓的运行状态,而此时塞子处于远离通气孔的位置;反之,当毛细吸管300下端与挥发性液体不接触时,芯体200则不会吸入挥发性液体,而是一直处于待吸收的状态,因此不存在吸收液体而不被释放的现象,也不会导致挥发性液体的浪费,这就是所谓的休息状态,而此时塞子处于远离通气孔的位置。
这里,对于芯体200,可以是各种纤维材料,也可以是任何能够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材料,它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是方柱形甚至其他多面体。而对于毛细吸管300,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吸收并传送液体的多孔物代替,所述毛细吸管典型的是采用纤维和非纤维材料制成(比如说多孔塑胶制成的毛细管道)。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将支撑组件在储液器瓶颈上的安装方式设置为可上下运作的方式,使得其上的毛细吸管能够与挥发性液体存在接触与不接触两种状态,进而使得整个散发器具具有可反复的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这样设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避免了装置在未使用时芯体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进而影响了其后期挥发的能力。
再者,将储液器设置成双层结构,然后将内层底面设置成凸向外侧底部的凹面,使得竖直吸管能够抵至凹面最低处,很好的杜绝了储液器内有挥发性液体残留的现象发生,进而也避免了改变支撑组件结构使毛细吸管要弯向储液器角落的麻烦,此种设置还可以实现在内层和外层形成的空腔内填充荧光物质,提高设备在夜晚使用的便捷性以及人们的体验效果。
上述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400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一筒体401和第二筒体402,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较第二筒体大,且下端通过一水平部403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其中,所述芯体下端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且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毛细吸管300穿过的圆柱通孔404;所述通气孔405开设在所述水平部上。本发明为了有效防止芯体200出现膨胀或是歪倒的现象,进而导致通气孔的堵塞,使挥发性液体不能正常挥发,优选的是,如图2-3所示,所述芯体通过一个安装件900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安装件包括:一个网状顶板901和多个支撑脚902,所述多个支撑脚在所述网状顶板下方呈均匀的环形分布,且与所述网状顶板垂直;其中,所述芯体被插入在所述多个支撑脚上,且上端与所述网状顶板紧贴。该网状的顶板设计使其不会影响到芯体对挥发性液体的挥发。
上述方案中,所述塞子的设置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案中的其中一种:
第一种:在所述储液器内底部对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固定一竖杆701,所述竖杆顶部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竖杆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位于第一筒体内(如图2),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竖杆不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如图3所示);第二种: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口处设置一支撑杆(未示出),所述支撑杆具有伸入至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位于通气孔上方,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
本发明上述所说的休息状态为所述散发器具的原始状态,即只有人们要使用时才会对其操作使之处于运行状态,因此符合了人们的使用习惯,同时对散发器具的操作也极其简单,仅需对支撑组件的上部施加按压动作即可完成,因此具有操作便捷性。满足上述功能的安装方式是通过接下来的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
参见图2-3,所述储液器100的瓶颈101厚度较其他位置厚,并在所述瓶颈的内壁由上往下开设有一环形沉台103,所述环形沉台将所述瓶颈的内壁分成上壁104和下壁105,所述上壁通过环形沉台过渡到所述下壁;其中,所述环形沉台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支撑组件上下运作的引导部500。换句话说,本发明是通过在瓶颈上设置环形沉台以安装引导支撑组件上下运作的引导部件,引导部作用时,就带动支撑组件上下运作,进而进行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的切换。
其中,参见图4,本发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筒体上端设置有一凸缘4011,并通过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引导部500上;其中,所述散发器具在所述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筒体下端均至少有一部分与储液器的瓶颈下壁紧贴。这里,本发明所述的散发器具不管在哪种状态下,使第一筒体的下端至少有一部分与储液器的瓶颈下壁紧贴是为了减少挥发性液体的自然散发途径,进而使之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使用效果。
参照图2或图5、6,对于上述所述的引导部500,其主要包括: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沉台上的多个顶针501,所述多个顶针的活动部朝上;其中,所述凸缘4011固定在所述多个顶针的活动部上,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这里所说的顶针是一种常见的弹性元件,其除了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力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强度。本发明在这里利用顶针来实现支撑组件的上下运作主要是考虑到了支撑组件加载芯体的重量需求,以及使散发器具保持很好的休息状态需求(即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弹力,只有在额外施加外力的作用才会进而压缩状态,进而从休息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普通的弹簧有的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弹力,而有的就算能够提供却在长时间下来弹性力会有所降低,也会影响到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上述方案中,为了方便支撑组件凸缘4011与顶针501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多个顶针活动部上的一个支撑环502;其中,所述凸缘4011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且大于所述支撑环502的宽度,同时所述凸缘外侧端面设置成斜向下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上沿与储液器瓶颈上壁接触,见图2、图3和图4。即本发明在支撑组件凸缘4011与顶针501之间设置了一支撑环作为中间连接物,且凸缘的宽度大于支撑环的宽度使其外端能够与瓶颈上壁104接触,同时外侧端面设置成斜向下的倾斜面,这一设计是为了方便与后续所说的限位块技术方案相契合。
具体来说,为了让散发器具在使用时能够很好的稳定在运行状态,本发明还设置了限位机构600,如图5、6所示,具体设计方案是:在所述储液器100的瓶颈上壁104对应于所述多个顶针501的位置均匀设置多个用于使顶针稳定在压缩状态的限位块601(即一个限位块对应于一个顶针),其中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均通过嵌入在瓶颈上壁内的弹性元件602连接,上部设置成与所述凸缘倾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原长并使限位块部分突出于上壁,此时所述凸缘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上方,参见图6。当所述散发器具休息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时,即所述凸缘在外力作用下向下动作,当经过限位块时会压迫限位块使其缩回壁内(此时弹性元件被压缩),此时凸缘继续向下直到穿过限位块位于限位块的下方(如图5所示),即到达瓶颈的最低位置,散发器具进入运行状态,毛线吸管与挥发性液体接触(参照图2),此时所述弹性元件也处于原长并使限位块部分突出于上壁,以限制凸缘往上运行进而返回休息状态。因此本发明所述散发器具从休息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元件602经历了原长、压缩和原长状态三个变化过程。
具体来说,当用户对支撑组件的第一筒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此时凸缘4011的外侧倾斜面就会挤压限位块601的上部,由于限位块的上部也是设置成的倾斜状,因此可以在不用施加太大力的作用下就能使弹性元件602挤压成功,相当于起到了一个力的促进作用。而当弹性元件挤压成功后,突出于上壁的限位块会缩回壁内,使凸缘4011在外力作用下顺利往下直至处于下降终点,此时散发器具便进入运行状态,而凸缘则位于限位块的下方,由于此时弹性元件不再受挤压,因此回复为原长,仍然突出于上壁壁面,起到对凸缘的限位作用。这里的弹性元件可以采用弹簧或是顶针。
为了方便运行状态到休息状态的切换,即使毛细吸管300与挥发性液体H处于接触的状态切换为不接触的状态,本发明优选的是还包括回复机构800,即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还通过一个拉杆801连接至一个拉环802,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储液器瓶颈上壁,所述拉环位于瓶颈外,参照图3或是图5和图6。通过拉环将限位块缩回上壁壁面内,就可以使得顶针恢复原长,进而回到休息状态。
本发明上述方案中更加优选的是,如图2、3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在其凸缘上方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一按压部1000,所述按压部设置成网状结构以避免对芯体的挥发造成影响。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包括一盛放有挥发性液体的储液器、一对所述挥发性液体进行散发的芯体、和吸入所述挥发性液体并传递至所述芯体的毛细吸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器为一个具有外凸瓶颈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双层结构,且内层底部被加工成一凸向外层底部的凹面,所述芯体通过一个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处,所述毛细吸管上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连接至芯体下端,且为一直管;其中,所述支撑组件以可相对于所述储液器瓶颈上下运作的方式设置,该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散发器具分别具有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所述运行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在下降终点使所述毛细吸管下端抵至所述凹面而与挥发性液体处于接触的状态,所述休息状态为当所述支撑组件在上升终点使所述毛细吸管下端远离所述凹面且与挥发性液体处于非接触的状态;
同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平衡储液器内外压力的通气孔,且所述储液器在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远离所述通气孔,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较第二筒体大,且下端通过一水平部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
其中,所述芯体下端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且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毛细吸管穿过的圆柱通孔;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水平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的设置方式为:
在所述储液器内底部对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固定一竖杆,所述竖杆顶部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竖杆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位于第一筒体内,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竖杆不贯穿所述通气孔而使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的设置方式为:
在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口处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伸入至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设置所述塞子;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塞子位于通气孔上方,当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时,所述塞子堵于通气孔处。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通过一个安装件插入至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安装件包括:一个网状顶板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多个支撑脚在所述网状顶板下方呈均匀的环形分布,且与所述网状顶板垂直;其中,所述芯体被插入在所述多个支撑脚上,且上端与所述网状顶板紧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瓶颈厚度较其他位置厚,并在所述瓶颈的内壁由上往下开设有一环形沉台,所述环形沉台将所述瓶颈的内壁分成上壁和下壁,所述上壁通过环形沉台过渡到所述下壁;其中,所述环形沉台上设置有可引导所述支撑组件上下运作的引导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筒体上端设置有一凸缘,并通过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其中,所述散发器具在所述运行状态和休息状态下时,所述第一筒体下端均至少有一部分与储液器的瓶颈下壁紧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
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沉台上的多个顶针,所述多个顶针的活动部朝上;
固定在所述多个顶针活动部上的一个支撑环;其中,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支撑环上,且大于所述支撑环的宽度,同时所述凸缘外侧端面设置成斜向下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上沿与储液器瓶颈上壁接触;
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运行状态;当所述顶针活动部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散发器具处于休息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在其瓶颈上壁对应于所述多个顶针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使顶针稳定在压缩状态的限位块,其中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均通过嵌入在瓶颈上壁内的弹性元件连接,上部设置成与所述凸缘倾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块的背部还通过一个拉杆连接至一个拉环,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储液器瓶颈上壁,所述拉环位于瓶颈外。
CN201510872893.3A 2015-12-02 2015-12-02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Active CN105536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2893.3A CN105536020B (zh) 2015-12-02 2015-12-02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2893.3A CN105536020B (zh) 2015-12-02 2015-12-02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6020A true CN105536020A (zh) 2016-05-04
CN105536020B CN105536020B (zh) 2018-05-11

Family

ID=5581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2893.3A Active CN105536020B (zh) 2015-12-02 2015-12-02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6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151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238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揮散器
US20050284953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Martens Edward J Iii Volatile dispenser with oriented fibrous emanator
CN1845759A (zh) * 2003-09-02 2006-10-11 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 挥发性液体散布器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759A (zh) * 2003-09-02 2006-10-11 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 挥发性液体散布器具
JP200513238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揮散器
US20050284953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Martens Edward J Iii Volatile dispenser with oriented fibrous emana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5151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CN115245151B (zh) * 2022-08-25 2023-08-04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6020B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51C (zh) 伤口敷料
CN105188778B (zh) 空气清新剂容器的分配器
US20060175425A1 (en) Dispensing device
MX2007000135A (es) Mecha mejorada para reducir la inundacion de liquido y controlar la velocidad de liberacion.
JP6242216B2 (ja) 中栓、吸い上げ式液体容器
CN105536020A (zh) 将挥发性液体散布到空气中的散发器具
JP2015522306A5 (zh)
JP2008538939A (ja) 揮発性液体散布装置
US20150284173A1 (en) Liquid dispensing head, in particular for a bottle for packaging a liquid to be dispensed drop by drop
ES2135537T3 (es) Un sistema dispensador de espuma para un liquido espumable.
CN100494675C (zh) 泵、泵送机构及将流体散发到空气中的方法
JP6445364B2 (ja) 吸水処理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412971A (zh) 具有双重状态的空气清新剂挥发装置
JPH09248330A (ja) 液体の揮散装置
CN100393364C (zh) 挥发性液体所用的散布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US20130294811A1 (en) Ink-Delivery Systems
JP7072372B2 (ja) 香り見本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香り見本
JP2007504175A5 (zh)
CN212048633U (zh) 按压式取液瓶的瓶头
CN205274693U (zh) 提高吸附力的吸附单元
CN212922659U (zh) 一种下压式鞋袜除臭剂喷雾瓶
GB2509219A (en) Volatile material dispenser with dispensing screen
CN111905390B (zh) 液体蒸发装置
CN214431011U (zh) 一种动物驱虫用药液浇泼装置
CN210963542U (zh) 用于延时剂涂抹的定量涂抹装置及其瓶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3

Address after: 536000 8th floor, Yishidai Xincheng, Beibu Bay West Road,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Liu Ning

Address before: 536000 8th floor, Yishidai Xincheng, Beibu Bay West Road,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Zou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