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9219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9219A
CN105519219A CN201480000128.6A CN201480000128A CN105519219A CN 105519219 A CN105519219 A CN 105519219A CN 201480000128 A CN201480000128 A CN 201480000128A CN 105519219 A CN105519219 A CN 10551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age enhancement
user equipment
enhancement demand
base station
de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1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9219B (zh
Inventor
张向东
余政
柯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64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9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进行通信。由于采用了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并且根据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技术方案,在保证了用户设备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根据获得的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避免了基站在与通信状况良好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仍然增加与通信状况较差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同样多的通信资源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 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更多的便利。
例如, 以物联网为例, 物联网是指通过部署具有一定感知、 计算、 执行 和通信能力的用户设备(UE, User Equipment ), 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 通过 基站将信息发送到网络中, 继而实现信息传输、 协同和处理, 从而实现人与 物、 物与物的互联的网络, 使得物联网可以应用在智能电网、 智能农业、 智 能交通、 以及环境检测等各个方面,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
由于用户设备本身硬件和软件的构成各不相同, 其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 同, 与基站进行通信时的通信状况也千差万别, 具体来讲, 不同的用户设备 在同一环境下与基站的通信状况可能会不相同, 而同一设备在不同的环境下 与基站的通信状况可能也会不相同。
目前, 为了保证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准确通信, 通常是基站增加额的 通信资源, 比如, 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重复传输等, 以保证该基站和与该基 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准确性, 但是, 基站在增加额外的通信资 源时, 必须要保证该基站和与该基站进行通信时通信状况最差的用户设备之 间的通信准确性, 但针对其他通信状况较好的用户设备而言, 基站所增加的 额外的通信资源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因此, 现有技术中在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在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在的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包括: 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 强需求;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 增强需求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 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 增强需求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 求, 以使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 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 述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将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 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 设备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 中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 强需求, 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 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 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 备上报的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 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一 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 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 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具体为: 用户设 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 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 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 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为 0。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 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用户 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 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包括: 基站获得用 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 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 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 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 有第一精度;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 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 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 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 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 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 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 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 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 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 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 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为: 所述 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 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 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不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不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 0。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基站根据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用户设备,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 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 单元, 所述保存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得单元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 述获得单元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 使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 第二时刻, 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 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单元, 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 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 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 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获得单元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 消息之前, 向所述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 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 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 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 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 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 一精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单元, 用于在所述获得单元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 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为 0。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 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通信 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 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 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 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 第一时刻,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 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根 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 入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 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 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 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 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 0。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通信单元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 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 得覆盖增强需求; 收发器,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 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盖增 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 获得单元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使 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 二时刻, 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所 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 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接收 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之前, 向所述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消 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 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所 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 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 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 精度。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设备根据所 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为 0。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 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收发 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 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得用 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收发器,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 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 一时刻,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接 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 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 所述用户设备上 ·^艮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 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 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 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 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 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 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 0。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收发器具 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 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采用了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并且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 站进行通信的技术方案, 在保证了用户设备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用户设备根据获得的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避免了基站在与通 信状况良好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 仍然增加与通信状况较差的用户设备进 行通信时同样多的通信资源的情况, 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基站和用户设 备进行通信时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实现了减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3 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的分级示意图; 图 3 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分级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图 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子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 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媒体接入控制子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 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 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硬件实现的概念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模块图; 图 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硬件实现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在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在的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 "和 /或", 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 表示可以存 在三种关系, 例如, A和 /或 B , 可以表示: 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和 B , 单独存在 B 这三种情况。 另外, 本文中字符 "/" , 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 一种 "或" 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 1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的 示意图。
第一方面, 在用户设备这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请参考图 2,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2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 : 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S2: 用户设备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步骤 S1中, 具体来讲, 可以是用户设备通过获取基站的一些系统信号 如基站一直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 来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也可以 是用户设备接收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来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 增强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 覆盖增强需求是指用户设备在与基站通信的过程中, 需 要进行何种程度的覆盖增强支持, 才能够使得该用户设备接入网络获得服务, 如覆盖增强需求可以用于指示覆盖增强级别, 覆盖增强级别索引, 信号重复 次数, 信号重复次数索引, 覆盖增强方法, 覆盖增强方法索引中的一种或者 多种,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覆盖增强需求表示方法不限于此, 也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指示其他参数, 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需求可以是精度较低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也可以是精度较高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覆盖增强为 0db-15db之间的分级 为例,请参考图 3A和图 3B, 图 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的分级示意图, 图 3B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分级示意 图。
如图 3A所示,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的分类为: 路径损耗 5dB, 为覆盖增 强等级 LevelO; 5dB<路径损耗 10dB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l ;路径损耗> 10dB ,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2。 以覆盖增强技术为信号重复技术为例, LevelO 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5次, Levell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10次, Level2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15次。
如图 3B所示,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分类为: 路径损耗 ldB, 为覆盖增 强等级 LevelO.l ; 1(18<路径损耗 2dB ,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0.2; 2(18<路径 损耗 3dB ,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0.3; 3dB ~径损耗 4dB, 为覆盖增强等 级 Level0.4; 4(18<路径损耗 5dB ,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0.5; ··· ···; 14dB< 路径损耗 15dB , 为覆盖增强等级 Level2.5。 以覆盖增强技术为信号重复技 术为例, LevelO.l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1次, Level0.2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可以是 2次, Level0.3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3次, Level0.4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4次, Level0.5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5次, ……, Level2.5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可以是 15次。
通过第一覆盖增强需求中各个等级与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中各个等级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的对比可以看出, 由于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划分等级的精度较 高, 所以如果覆盖增强需求使用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话, 可以使覆盖增强更 有针对性, 能够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
但是, 如果在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前导发送时就直接使用第二覆盖增 强需求的话, 会造成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冲突概率过大的问题, 具体 来讲,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包括三类资源, 时域、 频域和码分。 以码分为例, 如果按照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进行分级, 那么就需要把所有的码资源分成三份, 用户设备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码资源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基站通 过接收到的码, 判断用户设备属于哪一个覆盖增强需求等级, 若有两个用户 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码相同, 该两个用户的随机接入过程可能就会 被无效掉, 这就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冲突问题。 覆盖增强需求等级分的越细, 码资源被划分组的也越多, 每一个组中的码也会越少, 而该组中的码资源较 少, 这个组中的用户设备选择相同的码的概率也就越大, 被无效掉的用户设 备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就越多, 从而这个组中的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冲突 概率也就越大。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 将根据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消息的两种方式, 来 具体介绍在不影响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冲突可能性的情况, 如何在 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使用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来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第一种方式: 用户设备通过获取基站的一些系统信号如基站一直下发的 下行参考信号, 来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用户设备在通过获取基站的一些系统信号, 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 求之后, 还需要将该覆盖增强需求上报给基站, 使得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当前 的覆盖增强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若此时上报的覆盖增强需求是如图 3A所示的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 则直接上报即可, 若此时上报的覆盖增强需求是如图 3B所示的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 则需要通过如下步骤进行上报:
在第一时刻, 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用户设备向 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基站基于第一消息将第一覆盖增强需 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 于第一精度。
具体来讲, 可以是在第一时刻, 用户设备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同 时, 向基站上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即可以是如图 3 所示 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是以 5db为一级 为覆盖增强需求进行分类的。
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例如可以 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三消息, 也即 Msg3向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该第一 消息中包括了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指示信息, 当 然, 用户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新定义的专有消息向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在此 不做限制。
在基站在第二时刻接收到该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后, 即可以将第一 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即可以是如图 3B 所示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该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是以 ldb为 一级对覆盖增强需求进行分类的。
在实际应用中, 第一消息可以指示由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至第二覆盖 增强需求的相对值, 也即第一消息是指示用户设备在第一覆盖增强需求上进 行调整而获得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例如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上报的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为 LevelO, 若第一消息指示覆盖增强需求等级 2, 则基站可以确定用 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为 Level0.2; 当然, 第一消息也可以指示由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调整至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绝对值, 也即第一消息直接指示用户 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例如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 求无论是 LevelO还是 Levell , 若第一消息指示覆盖增强需求等级 2, 则基站 可以确定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为 Level0.2。
通过上述部分可以看出, 用户设备在向基站上报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使得基站能够确定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为比第一覆盖增强需求的第一精 度高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根据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从而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当然, 在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用户设备还可以 保存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例如 可以在下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时候使用, 当然了, 在实际应用中不 限制于此, 例如还可以在发送数据信道信号或者发送控制信道信号的时候使 用,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可以看出, 由于采用了保存用户设备在与基站通信 所使用的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 方案, 使得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用户设 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从而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第二种方式: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来获得 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来讲, 可以是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消息, 使得基站能够根据用户设 备上报的消息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并且将生成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 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即可以接收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从而 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此处的覆盖增强需求可以只是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 也可以包括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在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 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的消息, 有可能包括一些特定的上 行参考消息, 这些消息只是供基站进行测量等使用, 而不会上报其他有用的 信息, 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来讲, 可以是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基站上 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可以是如图 3A所示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从而使得基站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 二时刻, 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 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 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 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覆盖增强需求的第一精度,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可以 是如图 3B所示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用户设备也可以不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只是 从第一时刻开始上报消息, 使得基站能够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 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 增强需求, 并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即能够 指示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该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可 以是如图 3B所示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 基站在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消息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的时候, 可以不是根据第一时刻与第 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所有消息, 而只是根据其中的一部分消息, 即可以测量获 知用户设备需要的覆盖增强需求, 从而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在此就 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可以是接收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 RAR, Random Access Response ) 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例如,请参考图 4,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格式 示意图,如图 4所示,每一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一个预留位( R, Reserved ); 请继续参考图 5 ,图 5为用于承载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 单元(MAC PDU,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 包含一个媒体接 入控制帧头 (MAC header )和若干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一个媒体接入控制 帧头包括若干个如图 6A所示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头 (MAC subheader ), 图 6A 所示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头不包括预留信息位,最多再包括一个如图 6B所示的 媒体接入控制子头, 图 6B所属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头包括两个预留信息位。
请同时参考图 4、 图 5、 图 6A和图 6B , 如果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 单元包括 n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则整个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M 个预留信息位, n M n+2, 其中 n为大于等于 1的整数, M为正整数。
在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向用户设备传递覆盖增强需求时, 可以通 过如下两个方式:
方式一: 基于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基站下发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 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可以是一个绝对值, 也即无论用户设 备上的第一覆盖增强等级为何值, 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直接指示用户设 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例如无论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是 LevelO 还是 Levell , 若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所指示的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等级为 5 , 则用户设备就会根据该覆盖增强需求确定覆盖增强等级是 Level0.5。
方式二: 基于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基站下发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 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可以是一个相对值, 也即用户设备根 据上的第一覆盖增强等级为何值, 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直接指示用户设 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例如用户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为 Levell , 基站 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为 -2 ,则用户设备根据第一增强覆盖需求与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可以确定自己覆盖增强需求等级是 levell 的基础上减两 个等级为 level0.4; 基站下发等级 2, 终端就认为其覆盖增强等级是 levell的 基础上加两个等级为 levell.2; 在该方式下, 一个比特的信息位, 可以指示两 个二级相对值。, 比如, 0指示覆盖增强等级加(减)一级, 1 指示覆盖增强 等级加 (减) 两级; 也可以指示覆盖增强等级调整方向, 比如, 如果基站下 发 0, 终端就认为其覆盖增强等级需要下调一个等级, 如果下发 1 , 终端就认 为其覆盖增强等级需要上调一个等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帧头不包括一个如图 6B所示 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头, 则整个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n个预留信息 位, 最少有 1个预留信息位可以使用, 若该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1 个预留信息位, 则可以通过前述所介绍的方式一或方式二来向用户设备传递 覆盖增强需求, 若该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n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则包括 n个预留信息位, 无论这 n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覆 盖增强需求是否一样, 都可以将这 n个预留信息位联合起来使用, 如两个预 留信息位可以指示 4个第二覆盖增强需求等级的相对值或者绝对值, 或者其 中一个预留信息位指示相对值的调整方向, 另外一个预留信息位用来指示调 整值, 预留信息位更多的情况就不再赘述了, 从而向用户设备传递覆盖增强 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一个媒体接入控制帧头包括一个如图 6A所示的 媒体接入控制子头, 则整个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包括 n+2个预留信息 位, 最少有 3个预留信息位可以使用, 则可以通过至少 3个预留信息位联合 起来使用, 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一样,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从而向用户设备 传递覆盖增强需求。
当然, 除了上述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预留信息位来向用户设备传递 覆盖增强需求之外, 还可以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新增信息位来向用户设 备传递覆盖增强需求。
可以看出, 基站将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添加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下 发给用户设备, 从而向用户设备传递第二覆盖增强需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用户设备在接收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后, 即能够根据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用户设备根据基站下发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 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用户设备还可以保存该 覆盖增强需求, 这儿可以是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也可以是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在此不做限制, 从而方便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例如可以 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时候使用, 从而在用户设备下 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快速而准确地确定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在通过步骤 S1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信息处理方法进入步骤 S2, 即: 用户设备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 信。
在步骤 S2中, 具体来讲, 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的是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 级别, 且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预先定义了不同的覆盖增强级别所使用的覆盖 增强技术, 则用户设备则根据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的覆盖增强级别, 通过对 应的覆盖增强技术与基站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 步骤 S2中的覆盖增强需 求可以是步骤 S1中介绍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也可以是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 若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 则其可以指示该用户设备的覆盖增 强级别为第一等级, 并且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预先定义的在第一等级下, 所 使用的覆盖增强技术为信号重复技术, 则用户设备会按照该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基站进行通信。
信号重复技术可以是在频域资源上进行重复, 也即在同一时刻, 在频域 的多个资源上发送同一信号, 也可以是时域资源上进行重复, 也即在同一频 域资源上, 在不同的时刻 (可以是连续的时刻) 重复发送信号, 从而使得用 户设备能够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除了可以是信号重复技术之外, 覆盖增强技术还 可以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功率语密度借用 (PSD boosting, Power Spectrum Density boosting )技术或功率借用 (PB , power boosting )技术等等, 放松需 求技术是指在用户设备随机接入过程不成功的情况下, 让用户设备多尝试几 次, 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功率谱密度借用技术例如 是指为用户设备分配了三个资源发送消息, 现在就用一个资源发送, 其他两 个资源空着, 这样把本来用来在三个资源上发送信息的功率, 集中到一个资 源上发送, 达到加大这一个资源上的发射功率, 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与基 站准确进行通信; 功率借用技术例如是指基站本来要同时对用户设备 A和用 户设备 B发送信号, 现在不对用户设备 B发送信号了, 把本来发送给用户设 备的信号的功率叠加到发送给用户设备 A的信号的功率上, 加大发送给用户 设备 A的信号的发射功率, 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需 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覆盖增强技术不限于所介绍的几种技术, 还 可以是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使用的其他技术。
也就是说, 针对同一用户设备而言, 该用户设备会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 根据该环境下的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针 对不同用户设备而言, 用户设备会根据自身的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 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为了保证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时的准确性, 如 果两个不同等级的覆盖增强需求需要通过信号重复技术获得不同的覆盖增强 补偿, 那么, 所述不同等级的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也需不同, 因此,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第一数值, 例如可以为 6;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 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例如为 7;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 复次数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例如为 5。
可以看出, 由于采用了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 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 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 次数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的技术方案, 避免了两个不同等级的覆盖增 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相同, 从而保证了用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时的准 确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若覆盖增强需求为某一指定等级的时候, 该用户设 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状况非常良好, 不需要通过信号重复技术来保证用户设 备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因此, 可以设置该指定等级的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 若覆盖增强需求为某个指定等级的时候, 该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 的通信状况不太良好, 需要使用覆盖增强技术来保证用户设备与基站准确进 行通信, 但是只需要通过前述介绍的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 其他技术与基站进行通信即可, 而不需要使用信号重复技术, 在此就不再赘 述了。 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所介绍的某个指定等级与前述部分中信号重复次 数为 0对应的覆盖增强需求的指定等级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相同, 在此不做 限制。
通过上述部分可以看出, 由于采用了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并且 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技术方案, 在保证了用户设备与基站 准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用户设备根据获得的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准确进行 通信, 避免了基站在与通信状况良好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 仍然增加与通 信状况较差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同样多的通信资源的情况, 从而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在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实现了减 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为了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 能够快速 而准确地获得自己的覆盖增强需求, 保证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在用户设备 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 法还包括: 用户设备保存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该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 过程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 这儿可以是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也可以是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 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 用户设备根据获得的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之后, 即保存该覆盖增强需求, 从而在用户设备下一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候直 接使用该覆盖增强需求即可, 例如在用户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候, 通 过保存的覆盖增强需求上报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从而保证用户设备与基站准 确进行通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请参考 图 7A, 图 7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 7A所示, 该用户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 701 , 用于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702, 用 于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单元, 保存单元用于通信单元 702获得单元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 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702还用于在获得单元 701获得覆盖增强 需求之后, 向基站上报覆盖增强需求, 以使得基站确定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 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702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 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 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向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基站基 于第一消息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 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单元, 用于保存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获得单元 701 具体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 并根据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702还用于在获得单元 701接收基站下发 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向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 艮的消息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702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 导序列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 使得基站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 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 指示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获得单元 701 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 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保存单元, 用于在获得单元 701设 备根据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702具体用于按照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 号重复次数, 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 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通信单元 702具体 用于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 术与基站进行通信。
请继续参考图 7B, 图 7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硬件实现的 概念图, 如图 7B所示, 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71 , 用于获得覆盖增强需 求; 收发器 72, 用于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器 73 , 存储器 73用于处理器 71获得单元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 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其中, 请继续参考图 7B , 总线架构 (用总线 700来代表), 总线 700可 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 总线 700将包括由处理器 71代表的一个 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7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 总线 700还 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 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 一起, 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 因此, 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总 线接口 74在总线 700和收发器 72之间提供接口, 收发器 72可以是同一个器 件或者装置, 也可以是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共同组成, 在此不做限制, 从而提 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或设备通信的单元。 根据用户设备的性 质, 用户设备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 75 , 例如小键盘、 显示器、 扬声器、 麦克 风、 操纵杆等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72还用于在处理器 71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 后, 向基站上报覆盖增强需求, 以使得基站确定信息处理用户设备的覆盖增 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72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 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一 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向基站上报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基站基于第 一消息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 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器 73 ,存储器 73用于保存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处理器 7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 示消息, 并根据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72还用于在处理器 71接收基站下发的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向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消 息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72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 列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 基站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 上报的消息, 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 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处理器 71具体用于接收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用户设备还包括存储器 73 ,存储器 73用于在处理器 71根据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保存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72具体用于按照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 复次数, 与基站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 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收发器 72具体用于 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 基站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与前述部分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 下的两个方面, 在前面已经对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 所以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结构及实施过 程, 为了说明书的筒洁,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实施例一是站在用户设备侧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在接下来 的实施例二中, 将站在基站侧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 8 ,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如图 8所示, 该信 息处理方法包括:
S1 : 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S2: 基站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步骤 S1中, 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可以包括两种方式,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 将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一:
在第一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的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第一消息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 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 一精度。 方式一的具体过程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具体过 程请参看实施例一中对应的部分,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方式二: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来讲, 可以包括:
在第一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 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方式二的具体过程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具体过程请 参看实施例一中对应的部分,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为了使得用户设备能够确定基站获得的覆盖增强需 求, 在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基站将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 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的 具体过程, 在实施例一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并且通 过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之后, 若该覆盖增强需求指示用户 设备使用的覆盖增强技术为信号重复技术, 则基站可以按照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 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基站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 信, 具体为: 基站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 之外的其他技术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站,请参考图 9A, 图 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功能模块图,如图 9A所示,该基站包括: 获得单元 901 , 用于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902, 用于根据 覆盖增强需求,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获得单元 901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接收用户设备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 第一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第一 消息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 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获得单元 901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获得单元 901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 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 ·^艮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 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 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覆 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 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902还用于在获得单元 901根据用户设备 在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902具体用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覆 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信单元 902具体用于按照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 号重复次数,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 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通信单元 902具体 用于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 术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请继续参考图 9B, 图 9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硬件实现的概念 图, 如图 9B所示, 该基站包括: 处理器 91 , 用于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 需求; 收发器 92, 用于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请继续参考图 9B, 总线架构 (用总线 900来代表), 总线 900可以包括 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 总线 900将包括由处理器 9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和存储器 9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 存储器 93可以用 于存储处理器 9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总线 9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 备、 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 这些都是本 领域所公知的, 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 94在总线 900 和收发器 92之间提供接口, 收发器 92可以是同一个器件或者装置, 也可以 是由接收器和发送器共同组成, 在此不做限制, 从而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 与各种其他装置或设备通信的单元。 根据用户设备的性质, 用户设备还可以 提供用户接口 95 , 例如小键盘、 显示器、 扬声器、 麦克风、 操纵杆等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处理器 91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接收用户设备在随 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 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第一消息 将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 精度, 第二精度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处理器 91具体用于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 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处理器 91具体用于在第一时刻,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 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 一精度, 并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与第 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覆盖增 强需求指示消息,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将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第二精度 高于第一精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92还用于在处理器 91根据用户设备在第一 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92具体用于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覆盖增 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收发器 92具体用于按照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 复次数,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 增强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为小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 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覆盖增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收发器 92具体用于 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 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与前述部分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 两个方面, 在前面已经对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 所以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及实施过 程, 为了说明书的筒洁,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 由于采用了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并且根据覆盖增强需求, 与 基站进行通信的技术方案, 在保证了用户设备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用户设备根据获得的覆盖增强需求与基站准确进行通信, 避免了基站在与通 信状况良好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 仍然增加与通信状况较差的用户设备进 行通信时同样多的通信资源的情况, 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基站和用户设 备进行通信时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实现了减少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2、 用户设备在向基站上报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使得基站能够确定用 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为比第一覆盖增强需求的第一精度高的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 并根据第二覆盖增强需求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从而进一步减少资源 浪费。
3、 由于采用了保存用户设备在与基站通信所使用的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 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方案, 使得用户设备在下一次 随机接入过程中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从而进一 步减少资源浪费。
4、 由于采用了在覆盖增强需求为第一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 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覆盖增强 需求为低于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 于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的技术方案, 避免了两个不同等级的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相同, 从而保证了用设备与基站进行通信时的准确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 系统、 或 计算机程序产品。 因此, 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 完全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而且, 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 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 (包括但不限于磁盘 存储器、 CD-ROM、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设备(系统)、 和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来描述的。 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 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 /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流程 和 /或方框的结合。 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 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 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 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 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 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 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 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 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 处理, 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 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 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 基本创造性概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 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 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 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9)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 强需求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 接入过程中使用。
  3.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 强需求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使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4.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 述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消 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 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5.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 上报第一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 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6.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覆盖增强 需求, 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7.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 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 报的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8.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上 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 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所述 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 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 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 度。
  9. 9、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 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具体为: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 消息。
  10. 10、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 接入过程中使用。
  11. 11、 如权利要求 1-1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 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 进行通信。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 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 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 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12.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 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13. 14、 如权利要求 1-10中任一权限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强技 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 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
  14. 1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5.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 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 上报的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第 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 度。
  16. 17、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获得用户设备的 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
  17. 18、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 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报的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 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 需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 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18. 19、 如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 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 求指示消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19.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为:
    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 述用户设备。
  20. 21、 如权利要求 15-2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 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基站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 进行通信。
  21. 22、 如权利要求 2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 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为不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 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不 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22.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 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23. 24、 如权利要求 15-20中任一权限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强技 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 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 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4. 25、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25. 26、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 所述保存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得单元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26. 27、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获得单元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向基站上报所述覆增强需求, 以使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27.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 于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 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向所述基 站上 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 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28.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 所述保存单元用于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 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29. 30、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 于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 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30. 31、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获得单元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向所述基 站上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31. 32、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 于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 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 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 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 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 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32. 33、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 于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33. 34、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求指示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 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34. 35、 如权利要求 25-3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 信单元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进 行通信。
  35. 36、 如权利要求 3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 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36. 37、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37. 38、 如权利要求 25-3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 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 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 信。
  38. 39、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得单元, 用于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通信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39. 40、 如权利要求 3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 第一时刻,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 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40. 41、 如权利要求 3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根 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41. 42、 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在 第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的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 间上 ·^艮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 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 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43、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 述获得单元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 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 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42. 44、 如权利要求 4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 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43. 45、 如权利要求 39-4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 元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 行通信。
  44. 46、 如权利要求 4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 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 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 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45. 47、 如权利要求 4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 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46. 48、 如权利要求 39-44中任一权限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强技 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 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用 户设备进行通信。
  47. 49、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得覆盖增强需求;
    收发器,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基站进行通信。
  48. 50、 如权利要求 4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得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 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49. 51、 如权利要求 4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 所述获得单元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向基站上报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使得所述基站确定所述信息处理用户设备的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50. 52、 如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第一时刻,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 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向所述基站 上报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 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 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51. 53、 如权利要求 5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设 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52. 54、 如权利要求 4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并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 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53. 55、 如权利要求 5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 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前, 向所述基站上 报消息, 以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消息生成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
  54. 56、 如权利要求 5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 在第一时刻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向所述基站上报第一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 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以使得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 二时刻,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 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 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57、 如权利要求 5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下发的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
  55. 58、 如权利要求 5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设备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 消息, 获得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之后, 保存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以供所述用户 设备在下一次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
  56. 59、 如权利要求 49-5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 发器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基站进行 通信。
  57. 60、 如权利要求 59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为第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 覆盖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 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 低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小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58. 61、 如权利要求 6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59. 62、 如权利要求 49-5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 强技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 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 信。
  60. 63、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得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收发器, 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需求,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61. 64、 如权利要求 6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 一时刻,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基站上报的第一覆盖增 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接 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 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覆盖增强 需求调整为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二精度, 所述 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62. 65、 如权利要求 6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 所述用户设备上 ·^艮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覆盖增强需求。
  63. 66、 如权利要求 6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 一时刻,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随机接入前导序列上报的第一覆盖 增强需求, 所述第一覆盖增强需求具有第一精度, 并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 第二时刻,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 上报的消息, 获得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并生成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指示消息,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 一覆盖增强需求调整为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具有 第二精度, 所述第二精度高于所述第一精度。
  64. 67、 如权利要求 6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 处理器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上报的消息, 生成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之后, 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 所述用户设备。
  65. 68、 如权利要求 6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通过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所述覆盖增强需求指示消息下发给所述用户设备。
  66. 69、 如权利要求 63-6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 具体用于按照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 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 通信。
  67. 70、 如权利要求 6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第 一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第一数值; 在所述覆盖 增强需求为高于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二等级时, 所述第二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 信号重复次数为大于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二数值;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低于 所述第一等级的第三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小于 所述第一数值的第三数值。
  68. 71、 如权利要求 7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增强需求为指 定等级时, 所述覆盖增强需求对应的信号重复次数为 0。
  69. 72、 如权利要求 63-68中任一权限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覆盖增强技 术包括放松需求技术、 信号重复技术、 功率谱密度借用和功率借用;
    在所述覆盖需求为指定等级时, 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增强 需求, 通过覆盖增强技术中除所述信号重复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与所述用户 设备进行通信。
CN201480000128.6A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Active CN105519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6414.6A CN111132361B (zh) 2014-01-28 2014-01-28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1709 WO2015113228A1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6414.6A Division CN111132361B (zh) 2014-01-28 2014-01-28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9219A true CN105519219A (zh) 2016-04-20
CN105519219B CN105519219B (zh) 2020-01-31

Family

ID=537561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128.6A Active CN105519219B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201911306414.6A Active CN111132361B (zh) 2014-01-28 2014-01-28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6414.6A Active CN111132361B (zh) 2014-01-28 2014-01-28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9860902B2 (zh)
EP (2) EP3094146B1 (zh)
JP (1) JP6374518B2 (zh)
KR (3) KR102086487B1 (zh)
CN (2) CN105519219B (zh)
ES (2) ES2836493T3 (zh)
WO (1) WO20151132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4518B2 (ja) 2014-01-28 2018-08-1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情報処理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US10080244B2 (en) * 2015-08-28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785746B2 (en) 2015-11-05 2020-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verage enhancement service mode selection
DK3166354T3 (da) * 2015-11-05 2021-04-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Ændring af dækningsforøgelsestilstand for brugerudstyr med forøget dækning
CN112040531A (zh) * 2016-08-12 2020-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WO2018143877A1 (en) 2017-02-03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ce level mismatch
WO2019021243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SS OF COUPLING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10012478B (zh) * 2018-01-04 202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基站门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626A (zh) * 2011-12-02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message3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79670A (zh) * 2013-04-03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9992B2 (en) *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CN101567714A (zh) 2008-04-24 2009-10-28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信息反馈的子带判决方法、基站、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US8494572B2 (en) * 2008-06-24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of first data transmission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of 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2180A (zh) * 2008-12-3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系统
KR100949972B1 (ko) * 2009-01-02 2010-03-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임의접속 수행 기법
NZ592156A (en) * 2009-03-30 2012-11-30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DESALTED MILK, AND DESALTED MILK using anion exchange separation process and nanofiltration
CN102196574B (zh) 2010-03-05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资源的指示方法及基站
CN102202412B (zh) * 2010-06-03 2014-03-12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用于机器类型通信数据的传输方法
JP5291135B2 (ja) * 2011-03-11 2013-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JP2015509338A (ja) * 2012-01-30 2015-03-26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VoIPの範囲増強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298090B (zh) * 2012-03-02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GB2506752A (en) * 2012-10-03 2014-04-09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Detecting lte uplink random access preamble
JP6374518B2 (ja) 2014-01-28 2018-08-1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情報処理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626A (zh) * 2011-12-02 2012-06-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message3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79670A (zh) * 2013-04-03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NY: "PDCCH coverage extension for low-cost MTC UEs by power-density boosting", 《3GPP TSG RAN WG1 #72BIS,R1-130960,PDCCH COVERAGE EXTENSION FOR LOW-COST MTC UES BY POWER-DENSITY BOOSTING》 *
ZTE: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verage Enhanc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B,R1-134303,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VERAGE ENHANCEM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49253B1 (ko) 2018-04-17
US20190364569A1 (en) 2019-11-28
KR20160114663A (ko) 2016-10-05
KR102086487B1 (ko) 2020-03-09
CN105519219B (zh) 2020-01-31
WO2015113228A1 (zh) 2015-08-06
ES2836493T3 (es) 2021-06-25
JP2017505064A (ja) 2017-02-09
CN111132361A (zh) 2020-05-08
EP3383123A1 (en) 2018-10-03
US20160338070A1 (en) 2016-11-17
KR20180097785A (ko) 2018-08-31
JP6374518B2 (ja) 2018-08-15
CN111132361B (zh) 2020-12-25
US10555313B2 (en) 2020-02-04
ES2672477T3 (es) 2018-06-14
US9860902B2 (en) 2018-01-02
KR20180041249A (ko) 2018-04-23
US10791559B2 (en) 2020-09-29
EP3094146B1 (en) 2018-04-25
KR101893065B1 (ko) 2018-08-29
US20180084557A1 (en) 2018-03-22
EP3094146A1 (en) 2016-11-16
EP3094146A4 (en) 2016-12-28
EP3383123B1 (en)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21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4640211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026771A (zh) 一种触发终端发送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WO2020253825A1 (zh) 上行传输指示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039644B (zh) 一种非周期定位导频传送方法和装置
RU2012147602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целевого значения принимаемой мощност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CN109039564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指示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81096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309000A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资源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5284148A (zh) 一种基站设备、用户设备及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
CN103782637A (zh)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RU267346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24512970A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csiレポートのマッピング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KR20020001598A (ko) 데이타량이 많은 데이타를 고속으로 송신하는 통신 채널의할당을 효율적으로 할 수 있는 이동 유닛 통신 시스템 및이동 유닛 통신 방법
CN114285520A (zh) 配置授权的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039001A (zh) 功率控制方法和功率控制装置
CN10365061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0430277B1 (ko) 동기식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전송율 한계값 설정장치및 방법
CN104782202A (zh)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70487A (zh) 功率分配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2217384A (zh) 功率偏置上报方法、调制信号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06332166B (zh) 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677225B (zh) 一种上报及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05049B (zh) 传输时延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和设备
CN105246167B (zh) 随机数生成方法及生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