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637A -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637A
CN103782637A CN201280006625.8A CN201280006625A CN103782637A CN 103782637 A CN103782637 A CN 103782637A CN 201280006625 A CN201280006625 A CN 201280006625A CN 103782637 A CN103782637 A CN 103782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frame
jamming report
variable
measurement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637B (zh
Inventor
陈小波
李强
范霄安
肖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82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本申请中,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确定测量集,使得确定的测量集中更符合用户设备当前的干扰情况,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到用户设备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Description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基站、 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基站、 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简称为 3GPP)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简称为 LTE) 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 简称为 TDD) 系统中, 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 10ms, 该无线帧包含 10个子帧。每个子帧长度均为 lms, 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配置用于传输下行数据或者上行数据。 LTE TDD系统支持多种不同 的上下行子帧配比, 如表 1所示, 其中, D表示下行子帧、 S表示特殊子帧、 U表示上 行子帧。 在下行子帧时刻, 网络侧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简称为 UE) 发送下行数据包; 在上行子帧时刻, 用户设备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 在特 殊子帧时刻, 网络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 但用户设备不能向网络设备发 送上行数据包, 因而, 特殊子帧通常也被当做下行子帧处理。
表 1 LTE TDD系统支持的子帧配比
现有技术中, 考虑到上下行业务的突发性, 在用户数较少时, 需要子帧配比能经常 比较快速地发生变化, 以更好地匹配当前的业务流量特性。 每个小区可以根据自己所服 务的用户的瞬时业务需求来动态地改变其子帧配比, 其中子帧配比可以数百毫秒、 甚至 短到十毫秒就变化一次。
每个小区根据自己用户的瞬时业务需求来动态地改变子帧配比后,可能导致相邻小 区使用的子帧配比不同, 并引起相邻小区上下行业务之间的干扰。 图 1是现有技术中相 邻小区上下行业务之间的干扰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有两个相邻的小区, 小区 1和小区 2, 其中在某一个无线帧内, 小区 1使用子帧配比 2、 小区 2使用子帧配比 1, 此时, 在 子帧 3和子帧 8内, 小区 1是下行子帧而小区 2是上行子帧, 会存在上下行干扰。 特别 地, 当小区 2中的 UE2离小区 1中的 UE1距离很近时, UE2向小区 2发送上行数据时, 会对 UE1接收小区 1发送的下行数据造成强干扰。 此时, UE1在子帧 0、 1、 4、 5、 6 和 9接收小区 1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小区 2尽管也会对小区 1的数据传输造成同向干扰, 但比小区 2在子帧 3和 8的上行数据传输对小区 1的下行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要小得多。
在现有技术中, 当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时, 是由基站来自行决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并将测量集通知给用户设备来进行测量的, 使用这种无法, 不能准确测量子帧上的信道 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基站、 和用户设备, 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不能准确测量子帧的信道质量的问题。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 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 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 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 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 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 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 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 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 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 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 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 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 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 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 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 测量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 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 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 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 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 另 lj。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向所述用户设 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接收所述用户设 备上报的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 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包括: 生成干扰报告; 向基站发送所 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 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 信息, 并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测量集只包 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 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两 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 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别,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l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干扰报告包括: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 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 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方式 之一: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 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有 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信 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 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级 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 扰级别。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 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 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 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 所述生成干扰报告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 子帧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 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第三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通知单元, 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 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 定为第二测量集,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 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 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 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 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 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 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 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 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 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 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 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 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 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 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 测量生成的。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 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 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通知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述第一子帧 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 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 另 |J。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通知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 前,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 息。 结合第三方面、 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 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 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生成单元,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送单元,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 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测量单元,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 分别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测量集只包 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 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两 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 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别,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 所述干扰报告。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对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 告包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 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 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有 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信 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 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级 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 扰级别。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 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 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 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 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或,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预 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结合第四方面、 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并将所述至少 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 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 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 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 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 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 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 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 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 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 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 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 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 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 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 测量生成的。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 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 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射器, 用于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 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 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 另 |J。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射器,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 干扰报告之前,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 告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用 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 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 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处理器,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射器, 用 于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 两个测量集;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所述处理器, 还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发射器, 还用于向所述基 站分别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测量集只包 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 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两 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 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lj,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 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生成干扰报告: 根据对第一 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 方式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 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 变子帧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 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 述干扰报告包括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 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 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并生成 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七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 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 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 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 一子帧集合; 或,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结合第六方面、 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 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或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 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通过上述方案, 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 确定测量集, 使得确定的测量集能 够与用户设备受到的干扰相适应, 从而使得用户设备能够对这一测量集中的子帧进行信 道测量和上报, 进而能够准确测量到子帧的信道质量。 附图说明 图 1是现有技术中相邻小区上下行业务之间的干扰示意图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 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 TDD子帧配比动态改变的示意图;
图 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另一种 TDD子帧配比动态改变的示意图;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图;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基站的结构图;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基站的优选的结构图;
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图;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优选的结构图;
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将能够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但不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称为下行子帧, 将能够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也能够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称为可变子帧, 其中, 可变 子帧可以在同一时刻的不同小区分别用于下行数据传输和上行数据传输, 也可以在同一 小区的不同时刻分别用于下行数据传输和上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中的一个下行子帧, 可 以是表 1中的一个下行子帧, 也可以是表 1中的一个特殊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在基站侧实现, 本申请所指的基站可以包括演进节点 B (Evolved Node B, 简称为 e B)、 接入点、 中继 站、 以及其他可以用于接入的设备。
图 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2所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20, 接收来自用户的干扰报告;
步骤 22, 根据该干扰报告, 为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步骤 24, 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 每个小区根据根据自己用户的瞬时业务需求来动态地改变子帧配 比后, 一个小区很可能并不知道周围小区使用的子帧配比, 无法确定哪些子帧上会受到 强干扰, 此时基站自行确定的测量集很有可能不包含具有强干扰的子帧, 也可能将受到 强干扰的子帧(例如可变子帧)和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例如下行子帧)配到一个测量 集中, 使得测得的信道状态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受到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在本实施 例中,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 能够获知哪些子帧存在强干扰, 根据该干扰 报告确定适合测量该用户设备的测量集,用户设备对属于不同的测量集的子帧分别进行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用户设备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在本实施例中, 基站为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其中一个测量集只包括可 变子帧, 用户设备根据这两个测量集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 具有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 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更为准确针对该用户设 备进行测量集确定, 使得一个测量集中只包含可变子帧, 用户设备对属于不同的测量集 的子帧分别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具有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 质量。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另一个或多个 测量集中至少包括所有下行子帧。 例如,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 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并将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 第一 测量集至少包括所有下行子帧, 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 其中, 第一测量集和第二 测量集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测量集, 当第一测量集是多个时, 可以是每个第一测量集均 包含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 所有第一测量集的集合中包含所有下行子帧。
现有技术中, 基站有可能将存在强干扰的子帧和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确定到相同 测量集中, 使得测量的信道质量不能准确反映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影响不 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效率(例如,在根据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调度时, 会导致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上数据传输效率显著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 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更为准确进行测量集确定, 使得具有强干扰的子帧和不具有 强干扰的子帧确定在不同的测量集中,用户设备对属于不同的测量集的子帧分别进行信 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减少强干扰子帧对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 特别是下行 子帧的影响。
优选地,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可以通过以下 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 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其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 可变子帧可以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其中, 可以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 别或干扰强度的子帧视作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在本实施例中, 存在一个测量集 中包含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的信 道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基于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 定至少两个测量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其中, 剩余的 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可以只包括下行子帧, 也可以同时包括下行子帧和具有与下 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其中, 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可以只包括下行子帧, 也可以同时包括下行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 的可变子帧;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其中, 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可以只包括下行子帧, 也可以同时包括下行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 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其中, 所有的下行子帧可以 被确定在同一个第一测量集中, 也可以被确定在不同的第一测量集中;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其中, 剩余 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可以只包括下行子帧, 也可以同时包括下行子帧和具有与 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不同的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其中, 一帧包含的所有的下行子帧可以被确定在同一个第一测量集中, 也可以被确定在 不同的第一测量集中;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作为一种优选实现方式, 所述干扰报告可以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 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的。
优选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以下集合之一: 一帧包含 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该全集或子集中包含可 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上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得, 例如,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通 知给所述用户设备(该方式可以是发生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实现的),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信 号强度、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优选地, 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还可以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 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接收到触发 消息的情况下, 才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避免了在基站不支持根据干扰报告确定测量集的 情况下, 用户设备持续发送不必要的干扰报告, 节省了网络资源。
优选地, 在步骤 24之后, 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 个测量集,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然后, 还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根据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 制。
当每个小区根据自己用户的瞬时业务需求来动态地改变子帧配比后, 用户设备在 一个小区的不同子帧上接收下行数据时, 面临的干扰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一个小区 很可能并不知道周围小区使用的子帧配比, 从而无法确定哪些子帧上会受到强干扰, 特 别是邻小区的邻近 UE的上行数据传输对本小区 UE的下行数据接收所造成的强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 根据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获知具有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特别 是区分出那些受到强干扰的子帧, 并相应地进行测量集确定, 对每个确定的测量集分别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 并根据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分别进行调度, 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强干 扰子帧导致其它子帧、 特别是下行子帧上的数据传输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 提高系统的 数据传输效率。
优选地, 步骤 20、 步骤 22可以替换为: 为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该至少 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 例如,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 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或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 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每个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通过本 实施例, 不需要根据干扰报告, 基站也可以为用户配置出适合于测量可变子帧的信道质 量的测量集。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实施例可以和以上各实施例结合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在用户设备侧 实现。
图 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3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30, 生成干扰报告, 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 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的至少两个测量集;
步骤 32, 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至少两个测量集;
步骤 34,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并向所述基站分别 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 每个小区根据根据自己用户的瞬时业务需求来动态地改变子帧配 比后, 一个小区很可能并不知道周围小区使用的子帧配比, 无法确定哪些子帧上会受到 强干扰, 此时基站自行确定的测量集很有可能不包含具有强干扰的子帧, 也可能将受到 强干扰的子帧(例如可变子帧)和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例如下行子帧)配到一个测量 集中, 使得测得的信道状态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受到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在本实施 例中, 根据用户上报的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更为准确进行测量集的确定, 从 而能够准确测量子帧的信道质量。
优选地, 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在实施例中, 根据用户上报的设备上报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更为准确进行测量 集的确定, 使得一个测量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用户设备对属于不同的测量集的子帧分别 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具有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另一个或多个 测量集中至少包括所有下行子帧。 例如,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一 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并将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 第一 测量集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 其中, 第一测 量集和第二测量集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测量集, 当第一测量集是多个时, 可以是每个第 一测量集均包含一个或多个下行子帧, 所有第一测量集的集合中包含所有下行子帧。 现有技术中, 基站有可能将存在强干扰的子帧和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确定到相同 测量集中, 使得测量的信道质量不能准确反映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的信道质量, 影响不 存在强干扰的子帧的数据传输效率(例如,在根据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调度时, 会导致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上数据传输效率显著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 根据用户设备 上报的干扰报告, 基站可以更为准确进行测量集确定, 使得具有强干扰的子帧和不具有 强干扰的子帧确定在不同的测量集中,用户设备对属于不同的测量集的子帧分别进行信 道状态信息测量和上报, 从而能够减少强干扰子帧对不存在强干扰的子帧、 特别是下行 子帧的影响。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二测 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 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例如, 第一测量集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第 二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 其中, 第二测量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测量集。
优选地,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在本实施例中, 存 在一个测量集中只包含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具有上下行干扰 的可变子帧的信道质量, 因此, 本实施例提高了信道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 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其中, 所述生成干扰报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 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 量,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可以包括: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优选地,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可以通过 以下任一方式实现: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优选地, 在所述生成干扰报告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所述基 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其中, 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 干扰报告。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接收到触发消息的情况下, 才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避免了 在基站不支持根据干扰报告确定测量集的情况下, 用户设备持续发送不必要的干扰报 告, 节省了网络资源。
可选地, 也可以不进行步骤 30, 此时, 步骤 32中接收的至少两个测量集可以为: 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所有下行子帧, 第二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所有可变子帧; 或第 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所有下行子帧, 每个第二测量集包含一个可变子帧。 在不冲突的 情况下, 本实施例可以和以上各实施例结合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和上报的方法。
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 4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 40, 基站为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优选的, 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 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基站可以为用户设备确定子帧配比, 因此, 基站可以知晓哪些子帧属于可变子帧。 下面对子帧配比动态改变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种实现 TDD子帧配比动态改变的方法是: 在每个无线帧中, 基站将部分子帧设 置为可变子帧 (Flexible Sub-frame), 可变子帧也称为动态子帧 (Dynamic Sub-frame), 并通知 UE哪些子帧被设置为动态子帧。 在每个传输时刻, 根据用户设备的上下行业务 需求,这些动态子帧可以由基站动态地用作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的传输。如图 5所示, 基站通过系统信息块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简称为 SIB ) 1将子帧配比 1通知给 UE; 此外, 基站还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 消息通知
UE将子帧 3、 子帧 4、 子帧 8和子帧 9设置为动态子帧, 其中, D表示下行子帧、 S表 示特殊子帧、 U表示上行子帧、 F表示动态子帧。对于动态子帧,基站可以通过信令(例 如物理层信令)来显式或隐式地指示每个动态子帧是被用作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的传 输。 显然, 动态子帧可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也可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是可变子帧的 一种表现形式。
另一种实现 TDD子帧配比动态改变的方法是: 基站在 SIB 1通知的子帧配比之外, 还引入新的信令将实际使用的子帧配比 X和其生效时间通知给 UE, 以使 UE明确每个 无线帧的每个子帧何时用作上行数据传输以及何时用作下行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 SIB 1通知的子帧配比至少需要 640ms才能改变, 本方法通过引入的新的信令通知的实 际使用的子帧配比 X,基站可以在不更新系统消息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的子帧配比改变, 以实现 TDD子帧动态改变, 从而更好地匹配 UE的上下行业务需求; SP, 子帧配比 X 是根据用户上下行业务需求来设置的, 基站使用子帧配比 X与 UE进行通信, 可以更高 效地完成业务传输。 例如, 如图 6所示, SIB 1消息通知的子帧配比为子帧配比 1, 基站 还通过 RRC消息将实际使用的子帧配比 X及其生效时间通知给 UE, 其中, 根据用户 业务需求, 基站在不同的时间内与 UE进行通信时, 实际使用的子帧配比 X分别为子帧 配比 0、 2、 1和 4。 显然, 当实际使用的子帧配比 X可变时, 也会有一些子帧在不同的 时间分别用于上行传输或者下行数据传输, 是可变子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当实际 使用的子帧配比 X分别为子帧配比 0、 2、 1和 4时, 根据表 1, 子帧 3、子帧 4、子帧 7、 子帧 8和子帧 9是可变子帧。
可选地, 在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之前, 基站可以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从而根据用户的测量报告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优选地,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干扰测量而生成 的。 可选地, 第一子帧集合至少包括一个可变子帧。
优选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基站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的, 也可以是所述用 户设备自己确定的, 或者是预先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中的 (例如, 协议中预先规定好第 一子帧集合, 将规定的第一子帧集合预先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中)。 其中, 所述第一子 帧集合可以是包含可变子帧的集合, 例如,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一帧包含的所有可 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或者是一帧包含的所有可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 也可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或者是一帧包含的所 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当第一子帧集合是由基站通知给所 述用户设备时, 基站可以将自己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能用于下 行数据传输的子帧都通知给用户设备; 也可以只将可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也可能用于 上行数据传输的子帧通过信令显式或者隐含地通知给用户设备, 以图 5示例为例, 基站 在通知用户设备将子帧 3、 4、 8和 9设置为动态子帧时, 只有动态子帧既可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又可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相当于也隐含通知了第一子帧集合包含子帧 3、 4、 8和 9, 又如图 6示例, 通过新增信令通知实际使用的子帧配比分别为子帧配比 0、 2、 1 和 4, 综合这四种子帧配比的子帧使用情况, 子帧 3、 4、 7、 8和 9既可能用于下行数据 传输、 又可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相当于也隐含通知了第一子帧集合包含子帧 3、 4、 7、 8和 9; 也可以是基站根据本小区和周围小区所使用的子帧配比, 将具有上下行干扰的 可变子帧、 例如图 1示例中的子帧 3和 8通知给用户设备。 当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由用 户设备确定时, 用户设备先去获取本小区和周围小区所使用的子帧配比, 并进一步获取 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作为第一子帧集合。 当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预先规定好的 (例如, 在协议中预先规定) 时, 可以根据协议所支持的子帧配比,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 可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作为第一子帧集合, 例如, 对于支持表 1所示 7种子帧配 比的 LTE TDD系统, 规定 (例如, 在协议中规定)第一子帧集合包含子帧 0、 1、 3、 4、 5、 6、 7、 8和 9; 或者将一帧包含的所有既可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又可能用于上行数 据传输的子帧作为第一子帧集合, 例如, 对于支持表 1所示 7种子帧配比的 LTE TDD 系统, 规定 (例如, 在协议中规定) 第一子帧集合包含子帧 3、 4、 7、 8和 9。
如前所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基站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的, 基站可以确定 用户设备只在可变子帧上进行干扰测量。 此时, 基站可以直接去监听周围小区发送的信 号, 获取周围小区使用的子帧配比, 再结合本小区使用的子帧配比, 确定出哪些子帧是 可变子帧; 也可以是由中心节点、 例如宏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通知基站本小区哪些子帧 是可变子帧。 在基站确定哪些子帧是可变子帧之后, 可以将这些子帧确定成第一子帧集 合, 通知给用户设备, 以便用于设备在这些可变子帧上进行干扰测量。
对于第一子帧集合中的子帧, 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测量、 生成干扰报告并发送给基 站。所述干扰报告可以用于指示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上测得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干 扰级别, 也可以用于指示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其中, 可以 将一个或多个干扰强度区间设定为一个干扰级别, 例如, 0-2dB的干扰强度为干扰级别 1, 3-5dB的干扰强度为干扰级别 2。 如果直接上报每个子帧上测得的干扰信号强度, 可 能会造成较大的上报开销,考虑到用户设备上报干扰报告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帮助基站区 分不同子帧上所遭受的不同干扰级别, 可以将测得的干扰强度划分成不同的干扰级别, 例如,划分成高干扰和低干扰两个级别,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设备的上报开销。此外, 也可以直接将第一子帧集合中的子帧,根据测得的干扰级别划分成不同的子帧集合并上 报给基站。 δΡ, 所述干扰报告还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子帧集合, 其中, 属于不同 第二子帧集合的子帧之间受到的干扰级别不同。
对于一个 TDD系统, 根据其支持的子帧配比种类, 可能存在一些子帧, 总是用于 下行数据传输或者总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例如, LTE TDD系统支持表 1所示的 7种 子帧配比, 子帧 0、 1、 5和 6总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不能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而子帧 2总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 不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可以看到, 下行子帧在本小区和周 围小区都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即, 只有同相干扰, 受到的干扰水平是比较稳定的; 对 于可变子帧, 可能存在上下行干扰, 不同的可变子帧之间受到的干扰水平不稳定, 特别 是当邻区有一个邻近 UE发上行数据对本区 UE收下行数据造成的强干扰时, 此可变子 帧受到的干扰级别明显比下行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要强。对于下行子帧, 由于干扰水平 比较稳定, 可以一起进行干扰测量获取一个在下行子帧上受到的平均干扰水平; 对于可 变子帧,由于不同可变子帧之间干扰水平不稳定,在不同可变子帧之间作干扰平均之后, 无法正确反映每个可变子帧上的干扰情况。优选地, 对于具有不同子帧索引且属于第一 子帧集合的可变子帧,分别进行干扰测量,在不同可变子帧之间不做干扰平均。优选地, 所述干扰报告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子帧集合时, 所述第二子帧集合由可变子帧组成、 且所述可变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不同。例如, 可以将第一子 帧集合中的子帧的干扰强度与下行子帧上的干扰进行比较,将与下行子帧位于不同干扰 级别的第一子帧集合中的子帧作为第二子帧集合的子帧, 在干扰报告中进行指示。对于 第一子帧集合之外的可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用户设备也可以进行干扰测量。例 如, 当第一子帧集合是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时, 对于那些下行子帧, 用 户设备也可以进行干扰测量,将每个可变子帧上测得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上测得的干 扰级别进行比较, 在干扰报告中上报那些具有和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当 干扰报告用于指示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时,干扰报告可以直 接指示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子帧索引, 也可以使用比特位图来指示第 一子帧集合中的每个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是否与下行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相同。 例如, 记第一子帧集合包含子帧 3、 子帧 4、 子帧 7、 子帧 8和子帧 9, 干扰报告由 5比特的比 特位图 (Bitmap) 组成, 这 5比特按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 每比特分别对应 1个子帧, 比特取值为 0时表示对应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相同, 比特取值为 1是表示对 应子帧受到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不同,此时当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的干扰报告取值为 01011时, 基站可以获知子帧 3和子帧 7受到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相同, 子帧 4、 子 帧 8和子帧 9受到的干扰级别与下行子帧不同。
优选地, 在从用户设备接收干扰报告之前, 还可以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 息, 用于触发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报告。 LTE TDD系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系统, 演进版本 的 UE (例如版本 12的 UE) 要能接入一个早期版本 (例如版本 8) 的基站进行正常通 信。 在版本 8的基站中, 不能正确解析所述干扰报告。 此外, 在没有启动 TDD子帧配 比动态重确定功能时, 相邻小区总是使用相同的子帧配比, 不存在由于同一子帧的上下 行不同产生的干扰, UE也可以不进行干扰报告。 因而, 本实施例优选由基站触发用户 设备进行干扰报告。 优选地, 当一个小区启动 TDD子帧配比动态重确定功能时, 基站 向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所述触发信息可以是 TDD子帧配比动态重确定功能启动信 息, 或者是第一子帧集合通知信息, 或者是额外的信息比特。 当通过额外的信息比特来 触发用户设备进行干扰报告时, 所述额外的信息比特可以包含在广播消息、 无线资源控 制消息、 介质接入控制层信令和物理层控制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中。 例如, 可以在物 理下行控制信息中通过额外的 1比特, 来向用户设备指示触发了所述干扰报告。 一次触 发信息可以触发用户设备上报一次或者多次干扰报告, 例如, 用户设备在收到触发信息 后就一直上报干扰报告, 直到收到信息指示用户设备不用进行干扰报告了。
如果基站接收到干扰报告, 则步骤 40中的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可 以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其中, 每个测 量集包含至少一个子帧。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指示的干扰测量结果, 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 集并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其中每个测量集包含至少一个子帧。 每个测量集中包含的子 帧互不重叠。对属于相同测量集的子帧,测得的干扰强度接近或者测得的干扰级别相同。 优选地, 在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 包含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第一测量集包 含至少一个下行子帧, 第二测量集仅包含可变子帧。 通过本实施例, 下行子帧和可变子 帧分别位于不同的测量集中, 用户设备根据这样的测量集进行测量, 避免同一测量集中 的子帧的干扰差异较大, 能够准确测量到下行子帧和可变子帧的信道质量。
确定测量集的方式可以为以下任一种:
将全部下行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将全部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全部下行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将每个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在这两个实施例中, 基站根据对本小区的确定, 或根据与邻小区基站的交互, 获知哪些 小区属于可变子帧, 哪些子帧属于下行子帧, 从而将可变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别确定在不 同的测量集中, 这不仅能够准确测量到下行子帧和可变子帧的信道质量, 而且, 基站根 据自身的确定或和邻小区基站的交互确定可变子帧和下行子帧, 也具有易于实现的优 点;
将存在上下行干扰的全部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剩余的可能用于下行数据传 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剩余的可能用 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在这两个实施例中,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 的干扰报告, 可以获知哪些子帧是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从而将具有上下行干扰 的可变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别确定在不同的测量集中, 通常情况下, 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和下行子帧的信道质量是不相同的, 因此, 采用这两个实施例, 能够准确测量到 下行子帧和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的信道质量;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 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全部下行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根据不同的干扰级别分别确定成不同 的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全部下行子帧确定成第一 测量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 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将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根据干扰级别分别确定成不同的第二 测量集,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下行子 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在这两个实施例中,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干扰报告, 可以获知哪些子帧是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从而将具有与下行子帧 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和下行子帧分别确定在不同的测量集中, 通常情况下, 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和下行子帧的信道质量是不相同的, 因此, 采用这两 个实施例, 能够准确测量到下行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优选地, 将具有相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确定到同一个测量集, 将具有不同干扰级别 的子帧确定到不同的测量集。 例如,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 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 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或者,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 帧确定成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 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 一个第一测量集。 在本实施例中, 相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确定在同一测量集中, 避免了同 一测量中各子帧的信道质量差异较大, 从而能够准确测量信道质量。
步骤 44, 对确定的每个测量集, 用户设备分别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 并将每个 测量集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给基站; 对确定的每个测量集, 基站分别从用户设备接 收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秩指示、 预编码矩阵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 息。
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基站进行数据调度, 并设置数据的传输格式 和发射功率。 优选地,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简称为 MCS ) 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对于功率控制, 一种常见的方 式是:基站通知用户设备一个发射功率调整量,用户设备根据上次数据传输的发射功率, 按照通知的发射功率调整量进行功率调整。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功率控 制具体是指, 在进行发射功率调整时, 根据本测量集中的子帧的上次数据传输时的发射 功率进行调整。此外,对于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还可以进行不同的功率控制参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及方法的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 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 基站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有关基站的方法实施例。 图 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基站 的结构图, 如图 7所示, 该基站 10包括: 接收单元 70、 确定单元 72、 和通知单元 74。 下面对该基站的结构进行说明。
接收单元 70,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确定单元 72, 用于根据接收单元 70接收的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 少两个测量集;
通知单元 74,用于将确定单元 72确定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优选的,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 (例如, 第二测量集) 中只包括至 少一个可变子帧。
可选地, 另一个或多个测量集 (例如, 第一测量集) 中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 下行子帧。
可选地, 该基站也可以不包含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的接收单元 70, 此时, 所述确定单元 72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优选地, 所述确定单元 72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 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包 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其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可以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 72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 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 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优选地,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 的。
其中,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 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 集或其子集。
优选地,所述通知单元 74还可以用于在该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也可以是所述用 户设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 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 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优选地, 所述通知单元 74还用于在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向所 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 70还可以用于对于所述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 接收所 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 74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 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该基站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有关基站的方法实施 例。 图 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基站的结构图, 如图 8所示, 该基站 10包括: 接收器 80和处理器 82。 下面对该基站的结构进行说明。
接收器 80,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处理器 82, 用于根据接收器 80接收的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 个测量集, 并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可选地, 另一 个或多个测量集中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82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 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 个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 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其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可以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82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 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 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优选地,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 的。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以下之一: 一 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 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 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优选地, 图 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基站的优选的结构图, 如图 9所示, 所述基站 10还包括: 发射器 90, 用于在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 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可选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还可以是所述用户设 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其中, 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 发射器 90, 用于在基站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 告之前,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 80还可以用于对于所述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 接收所 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8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 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有关用户设 备的方法实施例。图 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图,如图 10所示, 该用户设备 20包括: 生成单元 100, 发送单元 102, 接收单元 104, 测量单元 106。 下 面对该用户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生成单元 100,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送单元 102, 用于向基站发送生成单元 90生成的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单元 104,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测量单元 106, 用于对于接收单元 94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 状态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104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测量单元 96测量的对应所述至少两 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的,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 (例如, 第二测量集) 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优 选地, 另一个或多个测量集(例如, 第一测量集)中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二测 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 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其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 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别,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优选地, 所述生成单元 100 用于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 干扰报告。
优选地, 所述生成单元 100 用于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 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 所述生成单元 100 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 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优选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 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 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 或其子集。
图 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用户设备的优选的结构图,如图 11所示,优选 地, 第一子帧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获得:
所述接收单元 104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 110,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 112, 用于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其中, 一个用户设备可以只包括确定单元 110或获取单元 112, 也可以同时包括确定单元 110 和获取单元 112。当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确定单元 110和 /或获取单元 112时,接收单元 104 可以不用于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即,此时基站可以不发送第一子帧集合。
优选地, 所述接收单元 104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102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该用户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有关用户设 备的方法实施例。图 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图,如图 12所示, 该用户设备 20包括: 处理器 120、 发射器 122、 和接收器 124。 下面对该用户设备的结 构进行说明。
处理器 120,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射器 122, 用于向基站发送处理器 120生成的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 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器 124,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所述处理器 120, 还用于对于接收器 124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 道状态信息;
所述发射器 122,用于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所述处理器 120测量的对应所述至少两 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的,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一个测量集 (例如, 第二测量集) 中只包括可变子帧, 优 选地, 另一个或多个测量集(例如, 第一测量集)中至少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二测 量集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 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其中,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可以为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优选地,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 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别,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120 可以用于通过以下方式 实现生成干扰报告: 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120 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生成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 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 可变子帧的信息。
其中, 所述处理器 120 可以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 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优选地,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可以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 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 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 全集或其子集。
优选地, 所述接收器 124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处 理器 12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或所述处理器 120还用于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 子帧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124 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 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述发射器 122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 述干扰报告。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的系统, 包括以上任意一种基站和任意一种用户 设备。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 80和 /或处理器 1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 信号的处理能力, 也可以是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简称为 CPU) 等硬件 处理器。 在实现过程中, 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 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这些指令可以通过其中 的处理器以配合实现及控制。 用于执 行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简称为 DSP)、 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为 ASI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简称为 FPGA) 或 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 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 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实现或者执 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 步骤及逻辑框图。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 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解码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 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 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 完成。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 闪存、 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 擦写可编程存储器、 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 用硬件实现, 或固件实现, 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 可以将上述 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 传输。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 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 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 可用介质。 以此为例但不限于: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为 RAM)、 只读内存 (Read-Only Memory, 简称为 ROM)、 电可 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简称为 EEPROM)、 只读光盘 (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 简称为 CD-ROM) 或其他光 盘存储、 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 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 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此外。 任何连接可以 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 例如, 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 光纤光缆、 双绞线、 数 字用户线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简称为 DSL) 或者诸如红外线、 无线电和微波之类 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 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 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 所使用的, 盘 (Disk) 和碟 (disc) 包括压缩光碟 (Compact Disc, 简称为 CD)、 激光 碟、 光碟、 数字通用光碟 (Digital Versatile Disk, 简称为 DVD)、 软盘和蓝光光碟, 其 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 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 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0)

  1. 权利要求
    1、 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 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 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有 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4. 4、 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 所有下行子帧。
  5.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 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 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6. 6、 如权利要求 1至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述用 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的。
  7.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8. 8、 如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9. 9、 如权利要求 6或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户设 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10. 10、 如权利要求 1至 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 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 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11. 11、 如权利要求 1至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 的干扰报告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12. 12、 如权利要求 1至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对应的信道状态 信息。
  13.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 和 /或功率控制。 14、 一种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生成干扰报告;
    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 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并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对应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4.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测量 集只包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 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15.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下行 干扰的可变子帧。
  16. 17、 如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 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17. 18、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 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18. 19、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干扰报告包括: 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19.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 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20. 21、 如权利要求 19或 2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 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21. 22、 如权利要求 19至 21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22. 23、 如权利要求 19至 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生成干扰报 告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23. 24、 如权利要求 14至 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 干扰报告。 25、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通知单元, 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24. 26、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 个可变子帧, 将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 帧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25. 27、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 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26. 28、 如权利要求 26或 2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 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27. 29、 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 一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 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28. 30、 如权利要求 25至 2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 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的。
  29. 31、 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30. 32、 如权利要求 30或 3 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31. 33、 如权利要求 30或 3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 户设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32. 34、 如权利要求 25至 33 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 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33. 35、 如权利要求 25至 3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 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34. 36、 如权利要求 25至 3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测量集, 接收所述用户设 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35. 37、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还用于根据所述信 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量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36. 38、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生成单元,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送单元,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 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测量单元,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态 信息。
  37. 39、 如权利要求 38所述的用户设备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 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 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38. 40、 如权利要求 39所述的用户设备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 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39. 41、 如权利要求 39或 40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40. 42、 如权利要求 39所述的用户设备,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测量集和第二 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l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41. 43、 如权利要求 3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对第一 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42. 44、 如权利要求 4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对所述 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 括该可变子帧的信息。
  43. 45、 如权利要求 43或 4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通过 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44. 46、 如权利要求 43至 45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 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45. 47、 如权利要求 43至 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或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46. 48、 如权利要求 38至 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47. 49、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并将所 述至少两个测量集通知给所述用户设备。
  48. 50、 如权利要求 4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将所 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量集,将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中除所述第二测 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49. 51、 如权利要求 5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为具 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50. 52、 如权利要求 50或 5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 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51. 53、 如权利要求 5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之一 实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为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将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确定为第二测 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 变子帧, 将每个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 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 将一 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成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 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成一个第二 测量集,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成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 按照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 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个干扰级别, 将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 数据传输的子帧确定为第一测量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将每个具有与下行子帧不 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分别确定为一个第二测量集,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 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成另一个第一测量 集;
    根据所述干扰报告, 确定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 级别的可变子帧和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根据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 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测量集, 每个第二测量集对应一 个干扰级别, 将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确定为一个第一测量集, 将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确定为另一个第一测量集。
  52. 54、 如权利要求 49至 53 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是所 述用户设备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生成的。
  53. 55、 如权利要求 54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54. 56、 如权利要求 54或 5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射器, 用于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将所述第一子帧集合通知给 所述用户设备。
  55. 57、 如权利要求 54或 5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集合是所述用 户设备确定的集合或者是预定的集合。
  56. 58、 如权利要求 49至 5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 以下至少之一: 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 每个子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和所述用户设备测量的每个子帧的干扰级别。
  57. 59、 如权利要求 49至 5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发射器, 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干扰报告之前,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触发信息, 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干扰报告。
  58. 60、 如权利要求 49至 5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 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每个 量集,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 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
  59. 61、 如权利要求 6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对不同测 集中的子帧分别独立进行 调制编码方式设置和 /或功率控制。
  60. 62、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生成干扰报告;
    发射器,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干扰报告为所述 用户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测量集;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对于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 分别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发射器, 还用于向所述基站分别上报对应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的所述信道状 态信息。
  61. 63、 如权利要求 62所述的用户设备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二 测量集只包括可变子帧,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中的第一测量集包括一帧包含的所有子帧 中除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子帧之外的至少一个子帧。
  62. 64、 如权利要求 63所述的用户设备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括具有上 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
  63. 65、 如权利要求 63或 64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括一 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64. 66、 如权利要求 6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测量集包括第一 测量集和第二测量集, 其中, 所述第一测量集和所述第二测量集为以下之一: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 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上下行干 扰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 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 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 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别, 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中的剩余的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分别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一个具有与下行子 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 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 别的可变子帧;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只包含所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具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 扰级别的至少一个可变子帧, 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测量集中的可变子帧对应一个干扰级 另 |J, 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一帧包含的所有下行子帧, 另一个所述第一测量集包含所 述干扰报告对应的子帧中的所有具有与下行子帧相同干扰级别的可变子帧。
  65. 67、 如权利要求 6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 实现生成干扰报告: 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66. 68、 如权利要求 6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 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 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可变子帧;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该可变子 帧的信息。
  67. 69、 如权利要求 67或 6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以 下方式之一实现根据对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干扰测量, 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对应的子帧中的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具 有与下行子帧不同干扰级别的子帧的指示信息;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信号强度,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 帧的干扰信号强度;
    根据对所述第一子帧集合进行的测量, 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干扰 级别, 并生成所述干扰报告, 其中, 所述干扰报告包括所述第一子帧集合中每个子帧的 干扰级别。
  68. 70、 如权利要求 67至 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帧 集合是以下之一:
    一帧包含的所有能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其中, 所述全 集或其子集中包含可变子帧;
    一帧包含的所有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一帧包含的所有具有上下行干扰的可变子帧组成的全集或其子集。
  69. 71、 如权利要求 67至 7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或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预定的所述第一子帧集合。
  70. 72、 如权利要求 62至 71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触发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在所述触发信息的触发下,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干扰报告。
CN201280006625.8A 2012-09-04 2012-09-04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3782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0971 WO2014036688A1 (zh) 2012-09-04 2012-09-04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637A true CN103782637A (zh) 2014-05-07
CN103782637B CN103782637B (zh) 2018-09-28

Family

ID=5023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625.8A Active CN103782637B (zh) 2012-09-04 2012-09-04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1506B2 (zh)
EP (1) EP2874453B1 (zh)
CN (1) CN103782637B (zh)
WO (1) WO20140366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0401A1 (en) * 2012-10-10 2014-04-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N103944668B (zh) * 2013-01-18 2019-05-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511504B2 (en) * 2013-01-25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averaging
CA2919352C (en) * 2013-08-19 2018-02-27 Blackberry Limited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 having an off state
CN106656280A (zh) * 2015-07-20 2017-05-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0070425B2 (en) * 2016-02-26 2018-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subframe grant with scheduling of both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s
US10911168B2 (en) 2018-02-02 2021-02-02 Cornell University Channel charting in wireless system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0657A (zh) * 2011-03-29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子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81638A (zh) * 2011-08-02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1224A (zh) * 2011-08-18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非周期csi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2368697A (zh) * 2011-09-30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信令通知、干扰测量及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WO2012044019A2 (en) * 2010-09-28 2012-04-05 Lg Electronics Inc.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7636B2 (en) * 2010-07-26 2016-11-1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duce interference between dispa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357405B2 (en) * 2011-01-20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9357418B2 (en) * 2011-02-11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40160967A1 (en) * 2011-06-09 2014-06-12 Broadcom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MY164105A (en) * 2011-08-12 2017-11-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051697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further l1 enhancement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4019A2 (en) * 2010-09-28 2012-04-05 Lg Electronics Inc.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70657A (zh) * 2011-03-29 2011-08-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子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81638A (zh) * 2011-08-02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子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1224A (zh) * 2011-08-18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非周期csi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2368697A (zh) * 2011-09-30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信令通知、干扰测量及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91506B2 (en) 2017-03-07
US20150172951A1 (en) 2015-06-18
CN103782637B (zh) 2018-09-28
WO2014036688A1 (zh) 2014-03-13
EP2874453B1 (en) 2018-10-24
EP2874453A4 (en) 2015-09-02
EP2874453A1 (en)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637A (zh) 信道测量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RU2634714C2 (ru) Способ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и полу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го и ни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ов,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RU2602381C2 (ru)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разрешени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WO2020198760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sidelink
KR100992060B1 (ko) 무선 자원 활용 최적화 및 데이터 레이트 조정 방법, 와이어리스 디지털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자원 활용 최적화 시스템
CN103918340B (zh) 确定信道损耗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14380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ntenna or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forming technique
EP2615875B1 (en) Lt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EP282898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568218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RU25596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олучения отчета о возможностях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вязи машинного типа
CN105338589A (zh)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103051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34337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80040665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브로드캐스팅
EP37680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US20210084501A1 (en)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16284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7879776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9320055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ly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message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551921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US2023012738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ci state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occasions
CN103609055A (zh) 用于确认来自多个设备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83903B (zh) 系统信息调度方法、装置及一种终端
RU263337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