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7588A -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7588A
TW201347588A TW102115774A TW102115774A TW201347588A TW 201347588 A TW201347588 A TW 201347588A TW 102115774 A TW102115774 A TW 102115774A TW 102115774 A TW102115774 A TW 102115774A TW 201347588 A TW201347588 A TW 2013475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uplink
downlink
configuration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2254B (zh
Inventor
Chien-Min Lee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347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7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25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無線網路系統的網路端中,包含當根據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一訊框的一子訊框的一方向與根據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方向相異時、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或是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下鏈路子訊框但至少該無線網路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不可透過該子訊框執行量測時,設定該方向,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用於該通訊裝置且該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用於該網路端;以及於該子訊框中,與該通訊裝置進行傳送或接收。

Description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尤指一種於分時雙工系統中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為了改善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較佳效能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其支援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八版本(3GPP Rel-8)標準及/或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九版本(3GPP Rel-9)標準,以滿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長期演進系統被視為提供高傳送率、低潛伏時間、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統容量和覆蓋範圍的一種新無線介面及無線網路架構,包含有由複數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所組成之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與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進行通訊,另一方面與處理非存取層(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網路進行通訊,而核心網路包含伺服閘道器(serving gateway)及行動管理單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實體。
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由長期演進系統進化而成,其包含有載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CA)、協調多點(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傳送/接收以及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等先進技術,以延展頻寬、提供快速轉換功率狀態及提升細胞邊緣效能。為了使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之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能相互通訊,用戶端及演進式基地台必須支援為了先進長期演進系統所制定的標準,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十版本(3GPP Rel-10)標準或較新版本的標準。
不同於分頻雙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的長期演進系統/先進長期演進系統,在分時雙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的長期演進系統/先進長期演進系統中,同一頻帶中子訊框(subframes)的傳輸方向可不相同。也就是說,根據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標準所規範的上鏈路(uplink,UL)/下鏈路(downlink,DL)組態(UL/DL configuration),子訊框可分為上鏈路子訊框、下鏈路子訊框及特殊子訊框。
請參考第1圖,其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中子訊框及其所對應的方向之對應表10。第1圖繪示有7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其中每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指示分別用於10個子訊框之傳輸方向。詳細來說,〝U〞表示該子訊框係一上鏈路子訊框,其係用來傳送上鏈路資料。〝D〞表示該子訊框係一下鏈路子訊框,其係用來傳送下鏈路資料。〝S〞表示該子訊框係一特殊子訊框,其係用來傳送控制資訊及可能的資料(根據特殊子訊框組態而定),特殊子訊框亦可被視為下鏈路子訊框。
除此之外,演進式基地台所傳送之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可用來改變傳統用戶端(legacy UE)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例如從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改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由於用來傳送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之最小週期性通常較大(例如640毫秒), 傳統用戶端僅能以大於640毫秒的週期來改變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由於此種半靜態配置(semi-static allocation)難以匹配快速變化的資料流(traffic)特性及環境,產生了改善系統效能的空間。因此,以更小的週期性(例如小於640毫秒)來改變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目前討論中的議題。
一般而言,根據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傳統用戶端會被設定有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此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亦為一先進用戶端(advanced UE)所知悉,該先進用戶端則被設定有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該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演進式基地台所運作的真實組態,演進式基地台會根據該另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提供服務(即執行傳送及/或接收)予傳統用戶端及先進用戶端。
然而,當一先進用戶端由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為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即演進式基地台所運作的真實組態)時,先進用戶端可能會在根據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下鏈路子訊框中進行傳送,或是在根據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上鏈路子訊框中進行接收。由於先進用戶端應該於上鏈路子訊框中進行傳送且於下鏈路子訊框中進行資料接收,衝突從而產生。此外,由於傳統用戶端並不知悉真實組態且演進式基地台需要提供向後相容性,傳統用戶端可能會失去一子訊框中的排程機會。具體而言,當根據傳統用戶端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子訊框的方向與根據真實組態所判斷的子訊框的方向不同時,演進式基地台可能不會安排傳統用戶端於此子訊框中進行傳送或接收,從而產生衝突,進而影響傳統用戶端與網路端的運作且浪費無線資源。
因此,如何解決由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或是由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不同所造成的衝突係亟待討論及解決之議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來於分時雙工系統中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本發明揭露一種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網路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當根據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所判斷的一訊框(frame)的一子訊框(subframe)的一方向與根據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方向相異時、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或是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下鏈路子訊框但至少該無線網路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不可透過該子訊框執行一量測時,設定該方向,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通訊裝置且該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網路端;以及於該子訊框中,與該通訊裝置進行一傳送或接收。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處理無線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設定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為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UL/DL configuration 1);以及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DL subframe)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選擇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決定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以及當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其中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執行組態轉換且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子訊框係對應於該上鏈 路/下鏈路組態的該下鏈路子訊框。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決定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中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方向的一改變;根據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產生一位元序列(bit sequence);以及傳送該位元序列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以指示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予該通訊裝置。
10‧‧‧表
20‧‧‧無線通訊系統
30‧‧‧通訊裝置
300‧‧‧處理裝置
310‧‧‧儲存單元
314‧‧‧程式碼
320‧‧‧通訊介面單元
40、70、80、100‧‧‧流程
400、402、404、406、408、700、702、704、706、800、802、804、806、1000、1002、1004、1006、1008‧‧‧步驟
500、502‧‧‧區域
第1圖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中子幀及其所對應的方向的對應表10。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的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圖。
第5圖及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無線通訊系統20之示意 圖,其簡略地係由一網路端、先進(advanced)用戶端(user equipment,UE)及傳統用戶端(legacy UE)所組成。無線通訊系統20支援分時雙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也就是說,網路端及用戶端之間可根據一或多種上鏈路/下鏈路組態,透過上鏈路子訊框以及下鏈路子訊框進行通訊。用來改變先進用戶端之上鏈路(uplink,UL)/下鏈路(downlink,DL)組態(UL/DL configuration)之最小週期性係小於用來改變傳統用戶端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之最小週期性。也就是說,根據快速變化的資料流(traffic)特性及環境,先進用戶端可快速地改變其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此外,先進用戶端知悉傳統用戶端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例如根據網路端所傳送之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通常而言,先進用戶端係為支援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第十一版本(3GPP Rel-11)或是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十一版本以後版本的通訊裝置,但不限於此。並且,傳統用戶端可藉由更新,取得類似於先進用戶端所支援的功能,但不限於此。
在第2圖中,網路端及用戶端係用來說明無線通訊系統20之架構。於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網路端可為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其包含有複數個基地台(Node-Bs,NBs),於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或先進長期演進(LTE-Advanced,LTE-A)系統中,網路端可為一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可包含有複數個演進式基地台(evolved NBs,eNBs)及/或中繼站(relays)。
除此之外,網路端亦可同時包含有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如演進式封包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網路),其中核心網路可包含有伺服閘道器(serving gateway)、行動管理單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封包資料網路(packet data network,PDN)閘道器(PDN gateway,P-GW)、本地閘道器(local gateway,L-GW)、自我組織網路(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及/或無線網路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實體。換句話說,於網路端接收通訊裝置所傳送之資訊後,可由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來處理資訊及產生對應於該資訊之決策。或者,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可將資訊轉發至核心網路,由核心網路來產生對應於該資訊之決策。此外,亦可於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存取網路及核心網路在合作及協調後,共同處理該資訊,以產生決策。用戶端可為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及可攜式電腦系統等裝置。此外,根據傳輸方向,可將網路端及用戶端分別視為傳送端或接收端。舉例來說,對於一上鏈路而言,用戶端為傳送端而網路端為接收端;對於一下鏈路而言,網路端為傳送端而用戶端為接收端。更具體來說,對於一網路端而言,傳送的方向為下鏈路而接收的方向為上鏈路;對於一用戶端而言,傳送的方向為上鏈路而接收的方向為下鏈路。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通訊裝置30之示意圖。通訊裝置30可為第2圖中之先進用戶端、傳統用戶端或網路端,包含一處理裝置300、一儲存單元310以及一通訊介面單元320。處理裝置300可為一微處理器或一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儲存單元310可為任一資料儲存裝置,用來儲存一程式碼314,處理裝置300可透過儲存單元310讀取及執行程式碼314。舉例來說,儲存單元310可為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 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ROM)、磁帶(magnetic tape)、硬碟(hard disk)及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等,而不限於此。通訊介面單元320可為一無線收發器,其根據處理裝置300的處理結果,用來傳送及接收資訊(如訊息或封包)。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40之流程圖。流程40用於第2圖之網路端中,用來於分時雙工模式中處理資源配置,以與傳統用戶端進行通訊。流程4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314,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400:開始。
步驟402:當根據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所判斷的一訊框(frame)的一子訊框(subframe)的一方向與根據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方向相異時、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或是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下鏈路子訊框但至少該無線網路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不可透過該子訊框執行一量測時,設定該方向,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通訊裝置且該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網路端。
步驟404:於該子訊框中,與該通訊裝置進行一傳送或接收。
步驟406:結束。
根據流程40,當根據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一訊框的一子訊框的一方向與根據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方向相異時、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或是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下鏈路子訊框但至少該無線網路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不可透過該子訊框執行一量測時,網路端會設定該方向,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通訊裝置(如第 2圖所示的傳統用戶端)且該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網路端。然後,網路端係於此子訊框中,與通訊裝置進行傳送或接收。換言之,若滿足上述條件中其中一者,網路端會重新設定子訊框的方向。其中,上述的傳送或接收可包含一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回傳(feedback)及/或一上鏈路允量(UL grant),其係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由在至少一先前訊框的至少一先前子訊框中被執行的至少一先前傳送或接收所觸發。需注意的是,當子訊框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子訊框(即多媒體廣播單頻網路(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子訊框)時,子訊框不可用於執行量測。因此,通訊裝置將不會因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間之差異,遺漏傳送或接收,而仍可正常地運作。此外,上鏈路/下鏈路組態間之差異對於通訊裝置所造成的影響也可被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流程40之實現方式係未有所限。舉例來說,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可為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在此狀況下,通訊裝置可為一傳統用戶端,其僅可根據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改變或設定其本身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此外,當滿足上述條件的其中之一時,網路端可藉由設定子訊框的方向為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子訊框的方向,來設定子訊框的方向。需注意的是,上述的量測可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radio link management,RLM)量測。
請參考第5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係用於傳統用戶端,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2則是用於網路端(及先進用戶端)。一般 而言,傳統用戶端不知悉真實組態(即上鏈路/下鏈路組態2)。在第5圖中,在訊框n+1的子訊框中執行觸發的接收的規則(例如接收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傳)係以區域500中繪示於同一列的方向表示之。舉例來說,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於訊框n+1的子訊框2中所執行的觸發的接收係對應於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在訊框n的子訊框5及/或子訊框6中所執行的傳送。然而,由於網路端僅會於上鏈路子訊框中執行接收且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2所判斷的訊框n+1的子訊框3是下鏈路子訊框(如第5圖中區域502所示),若傳統用戶端執行一觸發的傳送(即由訊框n的子訊框9中被執行的接收所觸發的傳送),其係對應於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於訊框n的子訊框9被執行的接收,此觸發的傳送將不會被網路端所接收。在此狀況下,網路端可根據本發明(即根據步驟402的第一個條件),將訊框n+1的子訊框3視為上鏈路子訊框。也就是說,網路端會將訊框n+1的子訊框3設定為上鏈路子訊框,以使於訊框n+1的子訊框3中由傳統用戶端執行的觸發的傳送可被網路端所接收。如此一來,因網路端及傳統用戶端具有不同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而產生的衝突可獲得解決,網路端及傳統用戶端可正常地運作。
請參考第6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係用於傳統用戶端,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4則是用於網路端(及先進用戶端)。通常來說,傳統用戶端不知悉真實組態(即上鏈路/下鏈路組態4)。由於網路端僅會於上鏈路子訊框中執行接收且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4所判斷的訊框n的子訊框4為下鏈路子訊框,若傳統用戶端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於訊框n的子訊框4中執行一傳送,此傳送將不會被網路端所接收。在此狀況下,網路端可根據本發明(即根據步驟402的第一個條件),將訊框n的子訊框4視為上鏈路子訊框。也就是說,網路端會將訊框n的子訊框4設定為上鏈路子訊框,以使於訊框n+1的子訊框4中被傳統用戶端執行的觸發的傳送 可被網路端所接收。如此一來,因網路端及傳統用戶端具有不同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而產生的衝突可獲得解決,網路端及傳統用戶端可正常地運作。
請參考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70之流程圖。流程70用於第2圖之網路端中,用來於分時雙工模式中處理資源配置。流程7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314,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700:開始。
步驟702:設定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為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UL/DL configuration 1)。
步驟704: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
步驟706:結束。
根據流程70,網路端將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設定為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並設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也就是說,由於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通常係用於傳統用戶端,網路端則是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配置予傳統用戶端。此外,網路端可能會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一子訊框4設定為不可用於執行量測的子訊框類型。在另一實施例中,網路端可能會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子訊框4及一子訊框9設定為不可用於執行量測的子訊框類型。換言之,子訊框4及子訊框9皆不可用來執行量測。其中,量測可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量測。當設定一子訊框(如子訊框4及/或子訊框9)為不可用於執行量測的子訊框時,網路端可將此子訊框設定為一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子訊框。如此一來,上鏈路/下鏈路組態間之差異對於傳統用戶端所造成的影響可被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若網路端將子訊框9設定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即不可執行量測的子訊框),傳統用戶端除了不可於子訊框9中執行量測之外,亦不可於子訊框9中執行接收(即接收下鏈路資料)。另一方面,當網路端將子訊框9設定為下鏈路子訊框(即可執行量測的子訊框)時,若真實組態非為上鏈路/下鏈路狀態0,傳統用戶端可於子訊框9中執行接收及量測。然而,若真實組態係上鏈路/下鏈路狀態0(即子訊框9為上鏈路子訊框),傳統用戶端將不會接收到訊號且可能會於量測結束後獲得錯誤的結果。因此,若配置上鏈路/下鏈路狀態1予傳統用戶端,在最壞的狀況下(即子訊框4及子訊框9皆被設定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且特殊子訊框非用於傳送下鏈路資料),傳統用戶端僅可於子訊框0及子訊框5中接收下鏈路資料。若僅將子訊框4設定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傳統用戶端可多獲得一個用來執行接收的子訊框(即子訊框9),從而改善下鏈路的輸出量(throughput)。然而,若真實組態為上鏈路/下鏈路狀態0,傳統用戶端將不會接收到訊號且可能會於量測結束後獲得錯誤的結果。因此,設計者必須於下鏈路輸出量與量測的準確性間作取捨。需注意的是,若網路端觸發一非週期性通道狀態資訊回報、忽略子訊框9中的量測結果、補償子訊框9中的量測結果或是高估子訊框9中的量測結果,量測的準確度仍可獲得提昇。進一步地,在決定用於執行狀態轉換(即資料流適應性(traffic adaption))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狀態群組時,網路端可自上鏈路/下鏈路狀態群組中排除上鏈路/下鏈路狀態0,以避免取得錯誤的量測結果並提昇下鏈路子訊框的數量(如用於傳輸/接收下鏈路資料的子訊框的數量)。
請參考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80之流程圖。流程80用於第2圖之網路端中,用來於分時雙工模式中選擇上鏈路/下鏈路狀態。流程8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314,其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800:開始。
步驟802:決定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
步驟804:當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其中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執行組態轉換且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子訊框係對應於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下鏈路子訊框。
步驟806:結束。
根據流程80,網路端首先選擇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如傳統用戶端及/或先進用戶端)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接下來,若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網路端將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下鏈路子訊框設定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子訊框類型,其中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執行組態轉換(即資料流適應性)且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子訊框係對應於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下鏈路子訊框。舉例來說,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可為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也就是說,網路端決定用於傳統用戶端及未執行組態轉換的先進用戶端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需注意的是,上述的量測可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量測。當設定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執行量測的子訊框時,網路端可將此子訊框設定為一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因此,當網路端係運作於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且根據此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一下鏈路子訊框的方向為一上鏈路子訊框,運作於此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通訊裝置將不會於此下鏈路子訊框中進行量測,從而不會獲得錯誤的量測結果。
請參考第9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第9圖係以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4、5間的組態轉換為例。也就是說,每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可被網路端選擇作為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如用於傳統用戶端及未執行狀態轉換的先進用戶端的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及/或一真實組態(如用於網路端及先進用戶端的真實組態)。舉例來說,由於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4的子訊框3為上鏈路子訊框且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的子訊框4也為上鏈路子訊框,若網路端選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5作為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網路端會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5之子訊框3、4設定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在另一實施例中,由於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的子訊框4為上鏈路子訊框,若網路端選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4作為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網路端會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4之子訊框4設定為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子訊框。在另一實施例中,由於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4、5中所有對應於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的下鏈路子訊框皆為下鏈路子訊框,若網路端選擇上鏈路/下鏈路組態3作為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網路端不需要設定任何下鏈路訊框。在此狀況下,傳統用戶端可於每一子訊框中執行傳送、接收及/或量測。如此一來,根據上述實施例,傳統用戶端將不會於實際上為上鏈路子訊框的下鏈路子訊框中進行量測。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流程100之流程圖。流程100用於第2圖之網路端中,用來於分時雙工模式中處理資源配置。流程100可被編譯成程式碼314,其包含以下步驟:步驟1000:開始。
步驟1002:決定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中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方向的一改變。
步驟1004:根據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產生一位元序列(bit sequence)。
步驟1006:傳送該位元序列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以指示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予該通訊裝置。
步驟1008:結束。
根據流程100,網路端決定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中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方向的一改變(如一更新),並根據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產生一位元序列。然後,網路端將此位元序列傳送至無線通訊系統中一通訊裝置(如第2圖所示的傳統用戶端或先進用戶端),以指示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予通訊裝置。換言之,網路端係以位元序列表示一或多個子訊框的方向的改變。相對應地,通訊裝置可根據位元序列,識別方向的改變,並根據改變的方向於子訊框中執行傳送或接收。如此一來,通訊裝置可得知子訊框的方向,且因不同子訊框的方向而產生的衝突可獲得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流程100之實現方式係未有所限。舉例來說,位元序列可為一位元映射(bitmap),其中,此位元映射中對應於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位元為位元〝1〞,而此位元映射中的其餘位元係位元〝0〞。在另一實施例中,位元序列可為一上鏈路延伸訊息,其中,上鏈路延伸訊息的每一類型唯一地對應於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方向的改變的一類型。
請參考第11圖,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具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的子訊框配置的示意圖。第11圖係用來舉例說明透過位元映射指示符或是上鏈路延伸訊息指示子訊框的方向的改變之方式。如第11圖所示,網路端及通訊裝置(如先進用戶端或傳統用戶端)係運作於上鏈路/下鏈路組態0,且網路端欲根據上鏈路/下鏈路組態2改變一或多個子訊框的方向。第11圖將呈現3個設定子訊框的傳送方向的實施例。也就是說,在第11圖中,網路 端係透過3種方式來改變子訊框的方向。在第一個實施例中,網路端僅改變子訊框3的方向。在第二個實施例中網路端改變子訊框3、4的方向。而在第三個實施例中,網路端改變子訊框3、4、8的方向。在使用位元映射指示符時,位元〝1〞可用來代表與其相對應的子訊框的方向被改變,而位元〝0〞則是用來代表與其相對應的子訊框的方向未被改變。換言之,網路端可傳送10個位元〝0001000000〞、〝0001100000〞或〝0001100010〞至通訊裝置,以分別指示上述三種實施例予通訊裝置。此外,由於對於所有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而言,子訊框0~2、5、6的方向皆相同,對應於子訊框0~2、5、6的位元可被節省。換言之,網路端可傳送〝010000〞、〝011000〞或〝011010〞至通訊裝置,以分別指示上述三種實施例予通訊裝置。另一方面,當使用上鏈路延伸訊息時,若以上述三種實施例為例,上鏈路延伸訊息僅需使用3位元即可完成指示子訊框的方向的改變。舉例來說,網路端可傳送3位元〝001〞、〝010〞或〝011〞至通訊裝置,以分別指示上述三種實施例予通訊裝置。因此,網路端可於需要的時候根據以上敘述,指示子訊框的傳送方向。雖然此實施例中僅繪示三種實施例,但不限於此。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應可輕易地加以修飾或變化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如增加位元映射指示符的位元數或是使用較多位元數的上鏈路延伸訊息),從而將上述實施例應用於具有更多種子訊框方向的改變的系統中。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本發明之精神加以結合、修飾或變化以上所述之實施例,而不限於此。前述之所有流程之步驟(包含建議步驟)可透過裝置實現,裝置可為硬體、韌體(為硬體裝置與電腦指令與資料的結合,且電腦指令與資料屬於硬體裝置上的唯讀軟體)或電子系統。硬體可為類比微電腦電路、數位微電腦電路、混合式微電腦電路、微電腦晶片或矽晶片。電子系統可為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package,SiP)、嵌入式電腦(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訊裝置30。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於分時雙工模式中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因先進用戶端、傳統用戶端及網路端中不同的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或是因上鏈路/下鏈路組態轉換而產生的衝突可獲得解決。進一步地,藉由本發明,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改變可被有效地指示予通訊裝置。
40‧‧‧流程
400、402、404、406‧‧‧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網路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當根據一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所判斷的一訊框(frame)的一子訊框(subframe)的一方向與根據一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方向相異時、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或是當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所判斷的該子訊框為一下鏈路子訊框但至少該無線網路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不可透過該子訊框執行一量測時,設定該方向,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通訊裝置且該第二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該網路端;以及於該子訊框中,與該通訊裝置進行一傳送或接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傳送或接收包含有一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回傳(feedback)以及一上鏈路允量(UL grant)中至少一者,其係根據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由在至少一先前訊框的至少一先前子訊框中被執行的至少一先前傳送或接收所觸發。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網路端係藉由設定該子訊框的該方向為該第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子訊框的一方向,來設定該子訊框的該方向。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量測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radio link management,RLM)量測。
  6. 一種處理無線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設定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為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UL/DL configuration 1);以及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DL subframe)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包含有一子訊框4。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包含有一子訊框9。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量測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radio link management,RLM)量測。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其中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該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該量測的該子訊框類型的步驟包含有:分別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1的該至少一下鏈路子訊框為至少一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子訊框。
  11. 一種選擇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 決定用於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的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以及當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子訊框為一上鏈路子訊框時,設定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一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一量測的一子訊框類型,其中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用於執行組態轉換且該複數個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子訊框係對應於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的該下鏈路子訊框。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上鏈路/下鏈路組態係一系統資訊區塊型態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1,SIB1)。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量測包含有一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量測、一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量測或一無線鏈路管理(radio link management,RLM)量測。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其中設定該下鏈路子訊框為不可用於執行該量測的該子訊框類型的步驟包含有:設定該下鏈路子訊框為一多媒體廣播群播服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子訊框。
  15. 一種處理資源配置的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的一網路端中,該方法包含有:決定一上鏈路/下鏈路組態(UL/DL configuration)中至少一子訊框的至少一方向的一改變;根據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產生一位元序列(bit sequence);以及 傳送該位元序列至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通訊裝置,以指示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予該通訊裝置。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位元序列係一位元映射(bitmap),且對應於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位元映射的至少一位元係位元〝1〞,而該位元映射中的其餘位元係位元〝0〞。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位元序列係為一上鏈路延伸訊息,且該上鏈路延伸訊息的每一類型唯一地對應於該至少一子訊框的該至少一方向的該改變的一類型。
TW102115774A 2012-05-02 2013-05-02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472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1310P 2012-05-02 2012-05-02
US13/873,167 US20130294359A1 (en) 2012-05-02 2013-04-29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7588A true TW201347588A (zh) 2013-11-16
TWI472254B TWI472254B (zh) 2015-02-01

Family

ID=4951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774A TWI472254B (zh) 2012-05-02 2013-05-02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94359A1 (zh)
EP (1) EP2680653A1 (zh)
TW (1) TWI472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6994A1 (ja) 2012-07-05 2014-0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8976698B2 (en) * 2012-08-09 2015-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
WO2016201739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735059B1 (en) 2017-12-28 2023-04-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direction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4219B2 (en) * 2008-09-30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10176461A1 (en) * 2009-12-23 2011-07-21 Telefonaka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subfram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26209B (zh) * 2010-12-21 2014-04-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和配置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80653A1 (en) 2014-01-01
TWI472254B (zh) 2015-02-01
US20130294359A1 (en) 201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9405B2 (ja) V2xトラフィックに対応するための制御チャネル構造設計
US9276646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cooperating set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492570B (zh) 處理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傳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WO2020166039A1 (ja) 無線ノード、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TWI508486B (zh) 處理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472254B (zh)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535319B (zh)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551091B (zh) 處理通訊運作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479838B (zh) 處理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回傳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502918B (zh) 分時雙工系統中處理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資源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TWI500303B (zh) 指示下鏈路控制通道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CN103384185A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TW202344088A (zh) 使用者設備波束管理能力報告
TWI482471B (zh) 處理控制通道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US20220303073A1 (en) Technologies for Reliable Physical Data Channel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20140042723A (ko)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TWI523552B (zh) 用於分時雙工系統的處理干擾量測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JP7540852B2 (ja) マルチ・セル・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TWI539766B (zh) 處理干擾抑制的方法及相關通訊裝置
CN115150029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348383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resource indic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 carrier switching
US11968683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43461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ci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trp transmission
WO2022079955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TW202329730A (zh) 通信裝置及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