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1553A - 工业服务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业服务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1553A
CN105511553A CN201410542074.8A CN201410542074A CN105511553A CN 105511553 A CN105511553 A CN 105511553A CN 201410542074 A CN201410542074 A CN 201410542074A CN 105511553 A CN105511553 A CN 105511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ackboard
transport block
service device
plat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20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1553B (zh
Inventor
林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D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D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D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420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主要由一容置体、一背板、至少一后板模块、一第一前板模块、一第二前板模块以及一电源供应器所构成;其中,该背板与该电源供应器设置于该容置体之内,且该后板模块、该第一前板模块、及该第二前板模块耦接并结合至该背板。本发明通过该背板上连接器的一特定配置,可使得结合至该背板的模块能同时达到良好的传输效率、降低能量耗损、以及提高该服务器系统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工业服务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服务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模块耦接至背板,并兼容于先进电信运算架构(AdvancedTCA)的工业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模块化系统通常用于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为重要因素的通信网路中。此种模块化系统包含连接且耦合互用性工件的一个或多个背板,例如电路板或“集成板”,其中,该集成板可能包括但非受限的板卡、载接板、处理板、互连界面等等。其它可被所述背板连接并相耦合的互用性工件,包含有一些类似风扇、电力设备模块(PEM)、现场可置换单元(FRU)、警报板等等的组件。
通常,一个模块平台系统内的背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连接器和电力连接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连接器,包含连接并相耦至该背板的集成板互连的通信链路。而所述的通信链路可使该些互连的集成板,耦合至一些在该背板上的组件,例如:夹层卡、处理元件、芯片集、媒体装置等等。通常,一个数据传输接口,用来在通信链路之间负责担任一桥接器的工作,并且,在所述通信链路中所传送的数据或指令使用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来进行传输。
因此,综合上述对于之解决方案的说明,可以得知目前所现用的解决方案仍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有鉴于此,本案的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发明,而终于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主要于一对接背板上规划设置四个对接区,使得至少一后板模块与至少一前板模块能够通过安装于该对接背板上的多个信号连接单元而互通消息;并且,本发明通过该背板上连接器的一特定配置,使得结合至该背板的该些模块能同时达到良好的传输效率、降低能量耗损、以及提高系统散热的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本案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包括:
一容置体;
一背板,设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包括有:
一第一对接区,具有:
一第一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之上;
一第二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一传输区块;及
多个第一信息对接区块,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之上;
一第二对接区,位于该第一对接区的一侧,并具有:
一第三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之上,并相对于该第二传输区块而位于该些第一信息对接区块的右侧;
一第一通风区,形成于该背板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三传输区块,用以使该背板前后的空气流通;
一第二通风区,形成于该背板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三传输区块,用以使该背板前后的空气流通;
一第四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上,并邻近于该第一通风区与该第二通风区;
多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之上;及
多个第一电源输出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之上,并邻近于该些第二信息对接区块;
一第三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一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二对接区的另一侧,并具有:
一第五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上;
一第六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五传输区块;
一第二电源输出区块,分别并排且相邻设置于该第五传输区块的一侧;及
一第三电源输出区块,分别并排且相邻设置于该第六传输区的一侧;以及
一第四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二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三对接区的另一侧;
至少一后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和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一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和一第一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背面;
一第一前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传输区块、该第四传输区块、该第五传输区块和该第二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传输连接器、一第四传输连接器、一第五传输连接器和一第二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正面;
一第二前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二传输区块、该第三传输区块、该第六传输区块和该第三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二传输连接器、一第三传输连接器、一第六传输连接器和一第三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正面;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容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耦接于该背板的该第四对接区,以提供电力给耦接至该背板的该些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板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前板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前板模块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背板的背面视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的后板模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工业服务器系统11:容置体
12:背板121:固定件
13:后板模块131: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
132: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133:第一电源连接器
14:第一前板模块141:第一传输连接器
142:第四传输连接器143:第五传输连接器
144:第二电源连接器15:第二前板模块
151:第二传输连接器152:第三传输连接器
153:第六传输连接器154:第三电源连接器
16:电源供应器A:第一对接区
A1:第一传输区块A2:第二传输区块
A3:第一信息对接区块B:第二对接区
B1:第三传输区块B2:第一通风区
B3:第二通风区B4:第四传输区块
B5: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6:第一电源输出区块
C:第三对接区C1:第五传输区块
C2:第六传输区块C3:第二电源输出区块
C4:第三电源输出区块D:第四对接区
D1: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2:控制模块区块
D3:第二电源供应区块D4:硬盘插槽区块
D5:输入输出区块17: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以下将配合附图,详尽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与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立体图与部分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工业服务器系统1主要由一容置体11、一背板12、至少一后板模块13、一第一前板模块14、一第二前板模块15、以及一电源供应器16所构成;其中,该背板12与该电源供应器16设置于该容置体11之内,且该后板模块13、该第一前板模块14、及该第二前板模块15耦接并结合至该背板12。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的背板的正面视图。如图3所示,该背板12包括有一第一对接区A、一第二对接区B、一第三对接区C、及一第四对接区D;其中,该第二对接区B位于该第一对接区A的一侧,该第三对接区C相对于该第一对接区A而位于该第二对接区B的另一侧,该第四对接区D则相对于该第二对接区B而位于该第三对接区C的另一侧。接着说明位于该背板12正面之上的连接器配制,该第一对接区A具有一第一传输区块A1及一第二传输区块A2分别位于该第一对接区A的上下半部。位于该第一对接区A右侧的该第二对接区B具有一第三传输区块B1,位于该第二对接区B的下半部、一第一通风区B2,位于该第三传输区块B1的上方、一第二通风区B3,位于该第三传输区块B1的右方、及一第四传输区块B4,位于该第一通风区B2的右方与该第二通风区B3的上方。
位于该第二对接区B右侧的该第三对接区C具有一第五传输区块C1与一第六传输区块C2,分别位于该第三对接区C的上下半部;以及一第二电源输出区块C3与一第三电源输出区块C4,分别位于该第五传输区块C1与该第六传输区块C2的右方。位于该第三对接区C右侧的该第四对接区D具有位于该第四对接区D上半部的一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用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16供给的电源、位于该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右方的一控制模块区块D2,用以监控该工业服务器系统1、以及位于控制模块区块D2右方的一第二电源供应区块D3,用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16供给的电源,其中,该控制模块区块D2作为电源供应器16的状态显示、软件/硬件重置、及电源开关的连接接口。
此外,必须于此补充说明的是,该背板12还具有至少一第三通风口形成于该背板12未使用的区域,以提高该工业服务器系统的散热效果,并且,该背板12借由设置于该背板正面的至少一固定件121来固定设置于该容置体11之内。
请参照图3,并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5,为第一前板模块与第二前板模块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该第一前板模块14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传输区块A1、该第四传输区块B4、该第五传输区块C1和该第二电源输出区块C3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传输连接器141、一第四传输连接器142、一第五传输连接器143和一第二电源连接器144而结合至该背板12的正面。如图5所示,该第二前板模块15借由分别与该第二传输区块A2、该第三传输区块B1、该第六传输区块C2和该第三电源输出区块C4互相对应的一第二传输连接器151、一第三传输连接器152、一第六传输连接器153和一第三电源连接器154而结合至该背板12的正面。该第一前板模块14与该第二前板模块15还分别具有一板卡管理员(IntelligentPlatformManagementController,IPMC),负责监控、记录板卡模块上的情况,回报并处理异常事件,以及控制板卡模块上的电源和数据频道的开启等管理功能;并且,该第一前板模块14还包括有一精简指令集电路(RISC),该第二前板模块15还包括有一复杂指令集电路(CISC)。
接着说明位于该背板12背面之上的连接器配制,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的背板的背面视图。如图6所示,该第一对接区A的背面直行设置有三个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3,且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3邻近于该第二对接区B。该第二对接区B的背面直行设置有三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5,及三个第一电源输出区块B6,其中,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B6位于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5左方,并邻近于该第三对接区C。该第四对接区D的背面设置有一硬盘插槽区块D4及一输入输出区块D5,其中,该硬盘插槽区块D4邻近于该第三对接区C并具有两个硬盘插槽,用以耦接至少一硬盘17,该输入输出区块D5位于该硬盘插槽区块D4下方,用以耦接至少一电气模块,且该电气模块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通用序列总线(USB)装置、局域网络(LAN)或无线LAN(WLAN)装置、整合装置电子电路(IDE)、进阶传输附接(ATA)装置、音频装置与其它输入输出(I/O)装置。并且,请再参照图3,该第六传输区块C2作为该第二前板模块15与该控制模块区块D2、该硬盘插槽区块D4、及该输入输出区块D5的传输接口。
请参照图6,并请同时参照图7,为本发明的后板模块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该至少一后板模块13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3、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5和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B6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131、一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132和一第一电源连接器133而结合至该背板12的背面。该后板模块13为一先进夹层卡(AdvancedMezzanineCard),并具有通信信道、模块管理控制器(MMC)、模块控制逻辑、模块存储器、I/O接口、模块接口、热插拔电路、和扩充应用模块,其中,上述的模块存储器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挥发性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闪电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并且,上述的模块控制逻辑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微控制器、现场可程序门阵列(FPGA)、与专用集成电路(ASIC)。
承上述,继续地说明设置于该背板12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传输接口。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工业服务器系统1将一第一前板模块14、一第二前板模块15、及三个后板模块13结合至一背板12之上。若以第二前板模块15作为一主输入端,该第一前板模块14作为一副输入端,则该第二前板模块15借由该第二传输区块A2与该第三传输区块B1将数据信号输入至该背板12,其中,该第二传输区块A2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8)协议接口,及两组利用四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4)协议接口,该第三传输区块B1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8)协议接口。该第一前板模块14借由该第一传输区块A1所具有的一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PCIex8)接收自该第二前板模块15传出的数据信号,且该第一前板模块14更借由该第一传输区块A1所具有的两组利用四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4)协议接口及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该第四传输区块B4与该第五传输区块C1将数据信号输入至该背板12,其中,该第四传输区块B4具有六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该第五传输区块C1具有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
于该背板12背面之上的每一后板模块13借由每一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A3所具有的一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及一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PCIex8)协议接口接收自该第一前板模块14与该第二前板模块15所传出的数据信号;并且,每一后板模块13亦借由每一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B5所具有的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XAUI)接收自该第一前板模块14传出的数据信号。
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工业服务器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背板连接器配置;经由上述,我们可以得知本发明具有下列的技术特征与优点:
1.于本发明中,于一背板12上规划设置四个对接区(A、B、C、D);使得至少一后板模块13与至少一前板模块(14、15)能够通过安装于背板12上的多个连接器而互通消息;特别地,本发明进一步于使得第三对接区C上的邻近于第四对接区D,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二电源输出区块C3与第三电源输出区块C4邻近设置于第一电源供应区块D1与第二电源供应区块D3,进而降低能量耗损以增加其电能传输效率;
2.再者,本发明亦将第六传输区块C2设置于第三对接区C之上,其目的在于第六传输区块C2为一主要的输入输出传输接口,故邻近设置于该输入输出区块D5,可使得其传输效率增加;
3.此外,本发明更于该些对接区(A、B、C、D)之间的未设置连接器的区域挖设多个通风口,以提高工业服务器系统的散热效果。例如:将第一通风区B2与第二通风区B3各邻近设置于第三传输区块B1与第四传输区块B4的侧边,因为该两个通风区所在的位置对应到第一前板模块与第二前板模块上的重要电路及电子组件,故必需有良好的散热来避免电子组件损坏;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置体;
一背板,设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包括有:
一第一对接区,具有:
一第一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
一第二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邻近于该第一传输区块;及
多个第一信息对接区块,并行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
一第二对接区,位于该第一对接区的一侧,并具有:
一第三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相对于该第二传输区块而位于该些第一信息对接区块的一侧;
一第一通风区,形成于该背板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三传输区块,用以使该背板前后的空气流通;
一第二通风区,形成于该背板之上,并邻近于该第三传输区块,用以使该背板前后的空气流通;
一第四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邻近于该第一通风口与该第二通风口;
多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及
多个第一电源输出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并邻近于该些第二信息对接区块;
一第三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一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二对接区的另一侧,并具有:
一第五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
一第六传输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邻近于该第五传输区块;
一第二电源输出区块,分别并排且相邻设置于该第五传输区块的一侧;及
一第三电源输出区块,分别并排且相邻设置于该第六传输区的一侧;以及
一第四对接区,相对于该第二对接区而位于该第三对接区的一侧;
至少一后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和该第一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信息对接连接器、一第二信息对接连接器和一第一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背面;
一第一前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一传输区块、该第四传输区块、该第五传输区块和该第二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一传输连接器、一第四传输连接器、一第五传输连接器和一第二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正面;
一第二前板模块,借由分别与该第二传输区块、该第三传输区块、该第六传输区块和该第三电源输出区块互相对应的一第二传输连接器、一第三传输连接器、一第六传输连接器和一第三电源连接器而结合至该背板的正面;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容置于该容置体之内,并耦接于该背板的该第四对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对接区包括:
一第一电源供应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用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所供给的电源;
一控制模块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邻近于该第一电源供应区块,用以监控该工业服务器系统;
一第二电源供应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正面,并邻近于该控制模块区块,用以接收该电源供应器供给的电源;
一硬盘插槽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用以耦接至少一硬盘;以及
一输入输出区块,设置于该背板的背面,并位于该硬盘插槽区块下方,用以耦接至少一电气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气模块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通用序列总线装置、局域网络或无线装置、整合装置电子电路、进阶传输附接装置、音频装置与其它I/O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区块作为该电源供应器的状态显示、软件/硬件重置、及电源开关的一控制信号传输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后板模块为一先进夹层卡,其包括一通信信道、一模块管理控制器、一模块控制逻辑、一模块存储器、一I/O接口、一模块接口、一热插拔电路与一扩充应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存储器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挥发性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闪电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与只读存储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控制逻辑选自于下列群组之中的任一者: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微控制器、现场可程序门阵列、与专用集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区块具有一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两组利用四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及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区块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及两组利用四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接区具有三个第一信息对接区块,且每一该第一信息对接区块具有一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及一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传输区块具有两组利用八个信道的组件高速互连协议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传输区块具有六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对接区具有三个第二信息对接区块,每一该第二信息对接区块具有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传输区块具有三组万兆位附挂单元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传输区块作为该第二前板模块与该控制模块区块、该硬盘插槽区块、及该输入输出区块的传输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中,还具有至少一第三通风口形成于该背板未使用的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中,该背板借由设置于该背板正面的至少一固定件来固定设置于该容置体之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中,该第一前板模块与该第二前板模块还分别具有一板卡管理员,负责监控、记录该前板模块与该第二前板模块的工作情况并回报及处理该前板模块与该第二前板模块的异常事件,并且该板卡管理员用以管理该前板模块与该第二前板模块的一电源开关与至少一数据频道的启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中,该第一前板模块还包括有一精简指令集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业服务器系统,其中,该第二前板模块还包括有一复杂指令集电路。
CN201410542074.8A 2014-10-15 2014-10-15 工业服务器系统 Active CN10551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2074.8A CN1055115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工业服务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2074.8A CN1055115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工业服务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1553A true CN105511553A (zh) 2016-04-20
CN105511553B CN105511553B (zh) 2019-03-01

Family

ID=5571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2074.8A Active CN105511553B (zh) 2014-10-15 2014-10-15 工业服务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155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2720U (en) * 2008-03-24 2008-10-11 Lanner Electronics Inc Server
CN102081431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架构
CN102129274A (zh) * 2010-12-28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CN103064475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设备
US20130329364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4423227U (zh) * 2015-03-06 2015-06-24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服务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2720U (en) * 2008-03-24 2008-10-11 Lanner Electronics Inc Server
CN102081431A (zh) * 2009-11-30 2011-06-01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架构
CN102129274A (zh) * 2010-12-28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US20130329364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Alaxala Networks Corpor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064475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设备
CN204423227U (zh) * 2015-03-06 2015-06-24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服务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1553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276B (zh) 电气多模功率转换器模块和电力系统
CN109901547B (zh) 一种车辆管理控制vcu柜
US200201812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a media converter system
CN202772905U (zh) 具共用电源接口的网络装置
CN104679703A (zh) 高密度服务器系统
CN110708324A (zh) 一种实现fpga板卡间点对点通信方法及系统
CN204423227U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US63170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a media converter system
CN204203864U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CN204203865U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CN103677097B (zh) 服务器机架系统及服务器
US9271425B1 (en) Industrial server system
CN102637064B (zh) 小型机及小型机系统
CN105511553A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CN105573443A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CN106997224A (zh) 硬盘插箱及服务器
CN105573421A (zh) 工业服务器系统
US20160110307A1 (en) Industrial Server System
TWI508654B (zh) 工業伺服器系統
TWI533110B (zh) 工業伺服器系統
EP3010318A1 (en) Industrial server system
JP3195479U (ja) 産業用サーバシステム
CN103825757A (zh) 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的管理口连接方法
US20160110306A1 (en) Industrial Server System
JP3195480U (ja) 産業用サー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