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0336A -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0336A
CN105510336A CN201511000279.4A CN201511000279A CN105510336A CN 105510336 A CN105510336 A CN 105510336A CN 201511000279 A CN201511000279 A CN 201511000279A CN 105510336 A CN105510336 A CN 105510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ow surface
linking arm
reflected light
light source
plane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02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0336B (zh
Inventor
李心怡
姚毅
刘士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002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0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0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0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0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和反射光采集部分;其中,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包括第一光源机构和第二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一照射面;所述第二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二照射面;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第二照射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小的一端相隔第一宽度;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大的一端相隔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调整第二光源机构的反射率,使反射光发生部分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达到将多种不同结构的光源整合到一种光源结构中的效果,从而能够适用于多种印刷材料的表面检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印刷品作为商品包装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作为商品包装时,平面印刷品的图像颜色、位置、清晰度等因素,不仅为用户分辨商品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对商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表达作用。
为了保证平面印刷品的质量,相关技术中,通过印刷品视觉检测设备获取平面印刷品的图像,并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来确定平面印刷品是否合格。其中,印刷品视觉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图像传输装置和图像分析装置三部分,通常,平面图像获取装置通过为平面图像提供适合的光源照射,使平面图像产生反射光或者透射光。由于平面图像中,不同位置和颜色的部分所反射的光不同,因此,该反射光可以作为平面图像的映射,因此,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可以通过采集平面图像的反射光获取平面图像。
然而,平面印刷品的材质多种多样,例如,全息、烫金等材料,甚至部分平面印刷品的表面会做特殊处理,例如,压凸、光油等,在获取平面图像时,针对不同材料和不同处理方式时,需要提供不同发光特性的光源,甚至光源照射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而传统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仅设置有一个固定发光特性的主动发光光源,从而无法广泛使用,降低了适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面图像获取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材料的平面图像检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和位于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一端的反射光采集部分;其中,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包括第一光源机构和第二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一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主动照射光;所述第二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二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可调节照射光;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第二照射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小的一端相隔第一宽度,形成反射光采集区域;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大的一端相隔第二宽度,形成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照射面的一端与A连接臂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B连接臂的端边连接;所述A连接臂与所述B连接臂形成直角,所述A连接臂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所述B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所述A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反射镜面;所述B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所述可调整亮度的灯设置在靠近所述A连接臂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的夹角为135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照射面粘贴在贴合板的一个端面上;在粘贴所述第二照射面的端面的相对面还粘贴有第三照射面;在平行于所述第二照射面的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贴合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中间部分,用于切换所述第二照射面和所述第三照射面,并调节所述第二照射面或者所述第三照射面的角度。
优选的,在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栅格,所述固定栅格所形成的空间宽度与所述贴合板侧边的宽度无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栅格用于在所述第二照射面或者所述第三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夹角为10度或者40度时,固定所述贴合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照射面与所述第三照射面的反射率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照射面的一端与C连接臂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D连接臂的端边连接;所述C连接臂与所述D连接臂形成直角,所述C连接臂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所述D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其中,所述C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反射镜面;所述D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所述可调整亮度的灯设置在靠近所述C连接臂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二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照射面和所述第二照射面的材质相同。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和位于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一端的反射光采集部分,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反射光发生部分包括第一光源机构和第二光源机构,第一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一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主动照射光;所述第二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二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可调节照射光;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第二照射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小的一端相隔第一宽度,形成反射光采集区域;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大的一端相隔第二宽度,形成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光源不再是固定发光特性的光源,而是由两个光源组成的发光特性可调的光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平面印刷品的材料特性,调整第二光源机构的反射率,对第一光源机构的照射光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从而使反射光发生部分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达到将多种不同结构的光源整合到一种光源结构中的效果,从而能够适用于多种印刷材料的表面检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为示例性和解释性描述,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构成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光发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光发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1和反射光采集部分2,反射光采集部分2位于反射光发生部分1的一端。其中,反射光采集部分2可以是摄像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解决现有的印刷品视觉检测设备只设置一个固定发光特性的光源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光发生部分1包括第一光源机构11和第二光源机构12,其中,第一光源机构11设置有第一照射面110,第二光源机构12设置有第二照射面120。为了提高平面图像获取装置的应用广泛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光源机构11为平面图像提供主动照射光,而第二光源机构12为平面图像提供可调节照射光,从而使得照射到的平面图像上的光可调节,提高平面图像获取装置的应用广泛度。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照射面120不仅反射率可调,其照射平面图像的角度也可调,具体的,详见下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此处不做详述。
此外,当平面图像获取装置设置有两个光源机构时,第一光源机构11的第一照射面110与第二光源机构12的第二照射面120相对设置,同时,在距离反射光采集部分2相对较近的一端,第一照射面110与第二照射面120相隔第一宽度,形成反射光采集部分2的反射光采集区域;在距离反射光采集部分2相对较远的一端,第一照射面110与第二照射面120相隔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所形成的区域为放置平面图像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宽度可以是0.8cm到1.8cm,所述第二宽度可以是15cm到20cm,具体的,可以根据检测时的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详细的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第一光源机构11和第二光源机构12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光发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机构11除了第一照射面110,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照射面110的连接臂。具体的,第一照射面的一端与A连接臂111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B连接臂112的端边连接,且A连接臂111与B连接臂112呈直角,而A连接臂111与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中,B连接臂112垂直于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
为了向平面图像主动发光,B连接臂112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113,可调整亮度的灯113可以设置在,靠近A连接臂111的部分。此外,为了增强可调整亮度的灯113的照射光的强度,在A连接臂111的内壁还设置有反射镜面。
其中,可调节亮度的灯113可以为贴片式LED灯,可以设置2到4排,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方案,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照射面110与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的夹角为135度。
而第二光源机构12为可调节光源,第二光源机构12的第二照射面120粘贴在贴合板121的一个端面上。其中,在平行于第二照射面120的方向上设置有旋转轴122,旋转轴122贯穿贴合板121设置,可以用于调整第二照射面120的照射角度。此外,为了充分利用贴合板121,扩大第二光源机构12的调整广泛度,在第二照射面120的端面的相对面还可以粘贴第三照射面123。
需要说明的是,贴合板121可以是铝板,而第二照射面120和第三照射面123粘贴在铝板的两个相对端面,因此,第二照射面120和第三照射面123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为了提高调整的广泛度,第二照射面120和第三照射面123的反射率可以不同,当用户需要切换照射面时,可以通过旋转轴122旋转贴合板121进行,从而能够随时调整第二光源机构12的反射率,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够检测多种材料的图像,适用性更广。
例如,第二照射面120可以设置为高反射率镜面板,而第三照射面123设置为高反射率漫射板,当需要被检测的印刷品是普通薄膜材料时,可以将第二照射面120调整为照射面,而当更换被检测的印刷品之后,如果更换后的印刷品是铝箔材料时,可以旋转贴合板121,将第三照射面123调整为照射面。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第三照射面123设置为其他反射率的反射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将第二照射面120和第三照射面123设置为可调整照射面,能够将不同发光特性的光源集成到一台检测设备中,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光源结构化的统一,而且还能够提高检测设备的使用广泛度。
此外,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还能够调整贴合板121与平面图像采集区域的夹角,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贴合板121与平面图像采集区域的夹角可以为10度或者40度。为了能够明确的确定贴合板121在不同角度时对应的位置,同时在调整角度后固定贴合板121,在固定旋转轴12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栅格,所述固定栅格所形成的空间宽度与贴合板121侧边的宽度无间隙配合,从而能够确定第二照射面120或者第三照射面123的照射角度,并在调整第二照射面120或者第三照射面123的照射角度之后,固定贴合板121。
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当将平面图像放置到两个照射面之间的区域后,第一光源机构11产生主动照射光,主动照射光中的部分光线直接照射到平面图像,另一部分被第二光源机构12反射,反射后照射到平面图像,平面图像产生的反射光通过反射光采集区域被反射光采集部分2采集。由此可见,通过调整第二光源机构12的反射率和照射角度,能够得到不同特性的照射光,从而能够应用于多种材料的平面图像检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射光发生部分能够灵活调整光源机构的发光特性,因此,本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能够适用于所有材料的平面图像采集。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类型的反射光发生部分,具体的,详见下述实施例的描述。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反射光发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射光发生部分,依然包括第一光源机构11和第二光源机构12,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机构11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详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机构12与第一光源机构11对称设置。具体的,第二照射面120的一端与C连接臂124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D连接臂125的端边连接,其中,C连接臂124与D连接臂125形成直角,且C连接臂124与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D连接臂125垂直于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设置。
与第一光源机构11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机构12也是主动发光光源,因此,D连接臂125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126,且可调整亮度的灯126设置在靠近C连接臂124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可调整亮度的灯126可以为贴片式LED灯,可以设置2到4排,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为了增强可调整亮度的灯126的照射光的强度,在C连接臂124的内壁还设置有反射镜面。
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第一光源机构11和第二光源机构12的亮度,调整两处照射光的透光对比度,从而调整平面图像的反射光。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表面反射率不同的平面图像,例如,表面存在烫金、烫银或者油光的平面图像。
因此,为了在调节照射光的亮度时,能够更好的控制两侧的透光性,第一光源机构11和第二光源机构12中所安装的LED灯的数量相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照射面和第二照射面的材质相同。同时,由于第一照射面与平面图像放置区域的夹角为135度,那么第二照射面与平面图像放置区域的夹角可以设置为45度,以更加方便的调整照射光。
综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和位于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一端的反射光采集部分,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反射光发生部分包括第一光源机构和第二光源机构,第一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一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主动照射光;所述第二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二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可调节照射光;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第二照射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小的一端相隔第一宽度,形成反射光采集区域;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大的一端相隔第二宽度,形成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光源不再是固定发光特性的光源,而是由两个光源组成的发光特性可调的光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根据平面印刷品的材料特性,调整第二光源机构的反射率,对第一光源机构的照射光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从而使反射光发生部分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达到将多种不同结构的光源整合到一种光源结构中的效果,从而能够适用于多种印刷材料的表面检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平面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发生部分,和位于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一端的反射光采集部分;
其中,所述反射光发生部分包括第一光源机构和第二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一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主动照射光;所述第二光源机构设置有第二照射面,用于为所述平面图像提供可调节照射光;
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第二照射面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小的一端相隔第一宽度,形成反射光采集区域;与所述反射光采集部分距离较大的一端相隔第二宽度,形成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射面的一端与A连接臂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B连接臂的端边连接;
所述A连接臂与所述B连接臂形成直角,所述A连接臂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所述B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
其中,所述A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反射镜面;所述B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所述可调整亮度的灯设置在靠近所述A连接臂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的夹角为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射面粘贴在贴合板的一个端面上;在粘贴所述第二照射面的端面的相对面还粘贴有第三照射面;
在平行于所述第二照射面的方向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贴合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中间部分,用于切换所述第二照射面和所述第三照射面,并调节所述第二照射面或者所述第三照射面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栅格,所述固定栅格所形成的空间宽度与所述贴合板侧边的宽度无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栅格用于在所述第二照射面或者所述第三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夹角为10度或者40度时,固定所述贴合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射面与所述第三照射面的反射率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射面的一端与C连接臂的端边连接,另一端与D连接臂的端边连接;
所述C连接臂与所述D连接臂形成直角,所述C连接臂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处于同一个平面中;所述D连接臂垂直于所述反射光采集区域所在的平面;
其中,所述C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反射镜面;所述D连接臂的内壁设置有可调整亮度的灯;所述可调整亮度的灯设置在靠近所述C连接臂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照射面与所述平面图像的放置区域的夹角为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射面和所述第二照射面的材质相同。
CN201511000279.4A 2015-12-28 2015-12-28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Active CN105510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0279.4A CN105510336B (zh) 2015-12-28 2015-12-28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0279.4A CN105510336B (zh) 2015-12-28 2015-12-28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0336A true CN105510336A (zh) 2016-04-20
CN105510336B CN105510336B (zh) 2018-06-15

Family

ID=5571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0279.4A Active CN105510336B (zh) 2015-12-28 2015-12-28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03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4454A (ja) * 1994-04-28 1995-11-10 Toko Inc 印刷監視装置
JPH095253A (ja) * 1995-06-21 1997-01-10 N T T Fuanetsuto Syst Kk 欠陥検査装置
US20020093809A1 (en) * 2001-01-12 2002-07-18 Ccs Inc. Inspection illuminator
JP2010054376A (ja) * 2008-08-28 2010-03-11 Ccs Inc 光照射装置
JP2012073253A (ja) * 2010-09-27 2012-04-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ピングリッドアレイパッケージ基板の製造のためのリードピン検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リードピン検査方法
CN10314836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3827627A (zh) * 2011-09-26 2014-05-28 美德客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部件检查装置及部件检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4454A (ja) * 1994-04-28 1995-11-10 Toko Inc 印刷監視装置
JPH095253A (ja) * 1995-06-21 1997-01-10 N T T Fuanetsuto Syst Kk 欠陥検査装置
US20020093809A1 (en) * 2001-01-12 2002-07-18 Ccs Inc. Inspection illuminator
JP2010054376A (ja) * 2008-08-28 2010-03-11 Ccs Inc 光照射装置
JP2012073253A (ja) * 2010-09-27 2012-04-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ピングリッドアレイパッケージ基板の製造のためのリードピン検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リードピン検査方法
CN103827627A (zh) * 2011-09-26 2014-05-28 美德客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部件检查装置及部件检查方法
CN10314836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0336B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96971A (ja) 拡散構造光を用いてマシンビジョンを実施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372256B (zh) 表面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024763B (zh) 一种双通道结构光数字相衬显微成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EP3009886B1 (en) Handling system
US10215708B2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for inspection of the surface appearance of a flat item that represents a test specimen
JP6206560B2 (ja) システム
CN107084993A (zh) 双相机单工位正反面视觉检测装置
CN212207138U (zh) 一种偏振均匀平行光产生装置及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CN105510336A (zh) 平面图像获取装置
CN216694839U (zh) 一种适用于曲面测量的光学系统
CN210572027U (zh) 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
JP2013205041A (ja) 照明、検査装置及び基板の製造方法
BR112018071487B1 (pt) Sistema de captura de imagem e método para determinação da posição de uma estrutura gravada em um elemento laminado
JP2009092481A (ja) 外観検査用照明装置及び外観検査装置
KR101846949B1 (ko) 다중 광학계를 이용한 복합 검사장치
US7508522B2 (en) Reflected light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reflected light measuring method
JP5437016B2 (ja) 画像処理用照明装置
WO2014058460A1 (en) Simultaneous-view object insertio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KR102550959B1 (ko) 촬상장치
CN210572012U (zh) 工业检测用同轴光源装置
CN209042005U (zh) 一种双向进光的同轴光源
JP3665176B2 (ja) 拡散反射のmtfを測定する方法
CN207037307U (zh) 一种蓝相液晶微透镜自适应调试系统
CN102411200A (zh) 同轴出光式数字显微镜
JP6992280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9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Cui Hunan loop 13 Hospital No. 7 Building 7 room 701

Patentee after: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Tamatsu wisdom Valley Center Building 2

Patentee before: LUSTER LIGHTTECH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4 701, 7 floor, 7 building, 13 Cui Hunan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701, 7 floor, 7 building, 13 Cui Hunan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94 701, 7 floor, 7 building, 13 Cui Hunan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701, 7 floor, 7 building, 13 Cui Hunan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USTER LIGHTTECH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