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583B -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583B
CN105474583B CN201580001488.2A CN201580001488A CN105474583B CN 105474583 B CN105474583 B CN 105474583B CN 201580001488 A CN201580001488 A CN 201580001488A CN 105474583 B CN105474583 B CN 105474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ctuator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th
communicated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14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4583A (zh
Inventor
森正和
福田真
久木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bu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bu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bu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bu Electric and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4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4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2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多个阀致动器等的通信装置能够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使存在串联的连接状态,也能够维持与位于下游侧的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而进行通信装置的拆下或追加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等。在控制装置(3)与阀致动器(5)之间,准备利用信号线(15)的主线和利用信号线(17)的备用线这两条通信路径。利用连接器与阀致动器(5)连接的信号线能够利用连接器在上游侧和下游侧进行连接。在进行拆下或追加的情况下,利用连接器设为在一方的线上不连接的状态,并设为在另一方的线上连接的状态。控制装置(3)在检测到该状态时,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的状态,并将其表示于阀选择器。

Description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以及程序,特别涉及具备用于控制流体的多个阀致动器和与所述多个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等。
背景技术
阀致动器进行阀的开闭操作等而控制流体。图5的(a)是表示控制装置103和N台(N为2以上的自然数)阀致动器1051、…、105N(在表示多个的情况下,有时也省略下标)串联地形成了通信路径的情况下的以往的通信系统101的概要的图。控制装置103是与阀致动器105进行通信的部件,控制利用各阀致动器105进行的阀的开闭操作等动作。在这里,串联的通信路径是指通过像念珠串那样,控制装置103与阀致动器1051连接,阀致动器105i(i为2以上且N-1以下的自然数)与阀致动器105i-1和105i+1连接,阀致动器105N与阀致动器105N-1连接,从而成为控制装置103能够与N个阀致动器105进行通信的状态。阀致动器105i的上游侧是指串联的通信路径中的控制装置103一侧。阀致动器105i的上游侧的装置为控制装置103和阀致动器1051、…、105i-1。另外,阀致动器105i的下游侧是串联的通信路径中的与控制装置103不同的一侧。阀致动器105i的下游侧的装置为阀致动器105i+1、…、105N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识别热插拔(hot socket)状态,并隔离输出引脚直到热插拔状态完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与多个终端装置对应的总线切断部,暂时切断多端子总线与各终端装置间的总线。这样,在多个装置进行通信等时,在拆下其中一台的情况下,与各装置对应地使用了用于切断的电路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10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92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按这种方式控制装置103与N台阀致动器105串联地形成了通信路径的情况下,当拆下一个阀致动器105时,控制装置103成为不能与位于该阀致动器105的下游侧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状态。例如,如图 5的(b)所示,当拆下阀致动器105i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3成为不能与阀致动器105i+1、…、105N进行通信的状况。在追加阀致动器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另外,利用了处于同样的连接关系的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即使如专利文献1和2所示那样与各阀致动器105对应地进行隔离,也不会改变的一点是:在图5的通信系统中,控制装置103成为无法与位于隔离的阀致动器105的下游侧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状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个阀致动器等的通信装置能够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即使包括串联的通信路径,也维持与位于下游侧的通信装置的通信状态,能够进行通信装置的拆下或追加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发明的第一观点为一种阀致动器通信系统,具备多个阀致动器和与所述多个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所述各阀致动器和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多条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包括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一个或多个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在状态为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一方进行通信而不能够通过另一方进行通信,且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所述阀致动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
本申请发明的第二观点为:在第一观点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是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多个阀致动器串联的通信路径。
本申请发明的第三观点为:在第一或第二观点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中,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具备与所述各通信路径对应的多个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多个下游侧信号线端子,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是连接用于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上游侧信号线的端子,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是在所述控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与其他所述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连接用于与所述其他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下游侧信号线的端子,通过在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上分别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所述控制装置成为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和所述其他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状态,通过在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上分别不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而不经由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地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与所述下游侧信号线,所述控制装置成为不能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进行通信而能够与其他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状态。
本申请发明的第四观点为:在第一至第三的任一个观点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中,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具备表示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表示控制单元,所述表示控制单元使所述表示单元表示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所述表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能够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所述一方,使所述判断对象致动器的所述表示单元表示状态为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这一状况。
本申请发明的第五观点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个观点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中,所述判断单元,在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后,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不能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通信、而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已拆下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在判断为处于能够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后,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进行通信,且也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已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
本申请发明的第六观点为一种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判断是否能够变更多个通信装置的构成,控制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所述各通信装置能够用多条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包括第一连接路径和第二连接路径,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包括:识别步骤,识别单元识别能够通过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和判断步骤,在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一方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判断对象通信装置,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另一方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中不包括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除了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以外是相同的装置的情况下,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的状态。
本申请发明的第七观点为一种程序,用于在能够与多个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中实现第六观点的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本申请发明的第八观点为一种上游侧信号线,为了通信装置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而与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经由该通信装置而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具备:下游侧信号线端子,其用于连接下游侧信号线,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用于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和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其用于连接该上游侧信号线,所述下游侧信号线具备用于与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连接的下游侧连接部,该上游侧信号线具备用于与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连接的上游侧连接部,所述下游侧连接部与所述上游侧连接部能够不经由所述通信装置而连接。
本申请发明的第九观点为一种下游侧信号线,具备第八观点的所述下游侧连接部。
此外,也可以将本申请发明理解为稳定地存储了第七观点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的各观点,通过将控制装置与阀致动器等之间的通信路径设为多条,如果是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等(成为拆下或追加的对象的阀致动器等)不能用第一通信路径进行通信而能用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且其他阀致动器等与控制装置之间能够用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的状况,则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等的状况,从而能够在确保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等以外的阀致动器等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路径的状态下拆下或追加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等。
进一步,根据本申请发明的第二观点,由于即使是串联的通信路径也能够利用第一通信路径或第二通信路径与下游侧的阀致动器等进行通信,所以能够保持与下游侧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状态而进行阀致动器等的拆下或追加。在这里,网络整体既可以形成串联的通信路径,也可以是如下情况:网络整体是例如以控制装置为根的树结构,多个阀致动器等作为树结构的一部分而构成串联的通信路径。
进一步,根据本申请发明的第三观点,例如在控制装置与多个阀致动器等为串联的连接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在与上游侧所相邻的装置之间、在与下游侧所相邻的装置之间均利用多条信号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多条通信路径,通过将上游侧的信号线和下游侧的信号线设为能够利用连接器直接连接,从而通过直接连接一条信号线对,而其他信号线对与装置连接,设为能够拆下或追加该装置的状态。
进一步,根据本申请发明的第四观点,通过在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等设置表示单元,利用能够与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而在该装置表示能够拆下或追加这一状况,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识别状态。
进一步,根据本申请发明的第五观点,如果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的阀致动器相同,则判断单元判断为拆下或追加的作业已结束,由此,能够容易地识别通信系统的作业的结束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3和阀致动器5的构成的概要的框图。
图3是表示用于拆下阀致动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用于追加阀致动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控制装置103和多个阀致动器105串联地形成了通信路径的情况下的以往的通信系统101的概要的图。
标号说明
1通信系统,3控制装置,5阀致动器,7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9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1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3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5、17信号线,21、23、25、27连接部,31识别部,33判断部, 35表示控制部,41表示部,43通信部,45控制部,101通信系统,103控制装置,105阀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通信系统1具备控制装置3(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控制装置”的一例)和N台(N 为2以上的自然数)阀致动器5(本申请权利要求的“阀致动器”和“通信装置”的一例)。各阀致动器5j(j为N以下的自然数)具备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j(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一上游侧信号线端子”的一例)、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j(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一下游侧信号线端子”的一例)、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j(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二上游侧信号线端子”的一例)以及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j(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二下游侧信号线端子”的一例)。阀致动器5N不存在下游的阀致动器,表示终端的 VA(阀致动器)。在终端VA5N的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N和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N上带有主动型终端器191和192。在下游侧追加阀致动器的情况下,取下终端器,连接下游侧信号线并进行追加。
阀致动器51通过信号线151和171,与控制装置3直接连接而不经由其他阀致动器。信号线151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1连接,信号线171与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1连接。
阀致动器5i(i为2以上且N-1以下的自然数)利用信号线15i和17i与阀致动器5i-1连接,利用信号线15i+1和17i+1与阀致动器5i+1连接。在阀致动器5i中,信号线15i和17i分别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i和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i连接,信号线15i+1和17i+1分别与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i和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i连接。在以下说明中,由信号线15形成的通信线路(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一通信路径”的一例)称为主线,由信号线 17形成的通信线(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第二通信路径”的一例)称为备用线。各通信线的信号线在阀致动器内部短路。
阀致动器5N利用信号线15N和17N与阀致动器5N-1连接。在阀致动器 5N中,信号线15N和17N分别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N和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N连接。
图1的(a)是表示控制装置3与N台阀致动器5形成串联的通信路径的图。主线连接台数、备用线连接台数均为N台。控制装置3检测连接了哪个阀致动器的信息。
图1的(b)是表示进行了用于拆下阀致动器5i的第一作业后的图。在图1的(b)中,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i拆下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从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i拆下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连接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与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与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i的连接部分的形状相同,且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i的连接部分的形状相同,所以能够连接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和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在图1的 (b)中,主线连接台数为N-1台,备用线连接台数为N台。
图1的(c)是表示进行了用于拆下阀致动器5i的第二作业后的图。在由控制装置103判断为能够拆下阀致动器5i的情况下,如图1的(c)所示,从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i拆下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从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i拆下信号线17i+1的连接部27i+1,连接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和信号线17i+1的连接部27i+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与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i的连接部分的形状相同,且信号线 17i+1的连接部27i+1与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i的连接部分的形状相同,所以能够连接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和信号线17i+1的连接部27i+1。在图1 的(c)中,主线连接台数、备用连接台数均为N-1台。由此,能够进行将阀致动器5i拆下维护等作业。
此外,在图1中,先拆下主线,接着拆下备用线,但也可以从备用线开始拆下。
另外,追加阀致动器的处理也能够同样地实现。即,能够从图1的(c) 的状态起,连接备用线而设为图1的(b)的状态,连接主线而设为图1 的(a)的状态。在追加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主线开始连接。
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3和阀致动器5的构成的概要的框图。
参照图2的(a),控制装置3具备识别部31(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识别单元”的一例)、判断部33(本申请权利要求的“判断单元”的一例) 以及表示控制部35(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表示控制单元”的一例)。识别部31检测与主线和备用线连接的阀致动器5。判断部33判断是否能够拆下或追加阀致动器5。表示控制部35使阀致动器5j的表示部41j表示能够拆下或追加阀致动器5j
参照图2的(b),阀致动器5j具备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j、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9j、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j、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j、表示部41j(本申请权利要求的“表示装置”的一例)、通信部43j以及控制部45j。表示部41j通过表示控制部35的控制而进行表示。通信部43j在与控制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控制部45j在控制装置3的控制下,控制阀的开闭操作等动作。
图3是表示用于拆下阀致动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为了简单起见,说明从主线拆下阀致动器,接着从备用线拆下阀致动器的情况。从备用线拆下,并从主线拆下的情况也能够同样地实现。
首先,确定成为拆下对象的阀致动器5i(步骤STD1)。例如,使系统内的阀致动器5附带编号,将与作业人员输入作为拆下对象的编号对应的阀致动器5判断为拆下对象。
接着,通过在主线上连接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和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从主线除去阀致动器5i(步骤STD2)。在控制装置3中,识别部 31检测能够通过主线和备用线进行通信的阀致动器,判断部33判断拆下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TD3)。在这里,拆下条件是指:在主线和备用线中的一方,不能与阀致动器5i进行通信,但能够与阀致动器5i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在主线和备用线的另一方,能够与包括阀致动器5i在内的阀致动器5进行通信。等待步骤STD2的作业的结束,直到拆下条件成立。当从主线除去阀致动器5i的作业结束时,拆下条件成立,进入步骤STD4。在步骤STD4中,表示控制部35使阀致动器5j的表示部41j表示能够拆下。在这里,表示部41j例如可以用LED等来实现,通过在图1的(a)的状态下点亮,在图1的(b)的状态下熄灭,从而表示能够拆下。
接着,通过在备用线上连接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和信号线17i+1的连接部27i+1,从备用线除去阀致动器5i(步骤STD2)。在控制装置3中,识别部31检测能够通过主线和备用线进行通信的阀致动器,判断部33判断拆下作业结束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TD3)。在这里,拆下作业结束条件是指:在主线和备用线中的双方,不能与阀致动器5i进行通信,但能够与阀致动器5i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等待步骤STD5的作业的结束,直到拆下作业结束条件成立。当从备用线除去阀致动器5i的作业结束时,拆下作业结束条件成立,并结束处理。
图4是表示用于追加阀致动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为了简单起见,说明在备用线上连接阀致动器,接着在主线上追加阀致动器的情况。在主线上追加并在备用线上追加的情况也能够同样地实现。
首先,确定成为追加对象的阀致动器5i(步骤STA1)。例如,使系统内的阀致动器5附带编号,当作业人员指示追加阀致动器时,向成为追加对象的阀致动器赋予并确定在系统中未使用的编号。
接着,通过在备用线上解除信号线17i的连接部25i与信号线17i+1的连接部27i+1的连接,并分别与备用上游侧信号线端子11i和备用下游侧信号线端子13i连接,在备用线上追加阀致动器5i(步骤STA2)。在控制装置3 中,识别部31检测能够通过主线和备用线进行通信的阀致动器,判断部 33判断追加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TA3)。在这里,追加条件是指:在主线和备用线中的一方,不能与阀致动器5i进行通信,但能够与阀致动器5i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在主线和备用线的另一方,能够与包括阀致动器 5i在内的阀致动器5进行通信。等待步骤STA2的作业的结束,直到追加条件成立。当在备用线追加阀致动器5i的作业结束时,追加条件成立,进入步骤STA4。在步骤STA4中,表示控制部35使阀致动器5j的表示部41j表示能够追加。在这里,表示部41j例如可以用LED等来实现,通过在图 1的(c)的状态下熄灭,在1的(b)的状态下点亮,从而表示能够追加。
接着,通过在主线上解除信号线15i的连接部21i与信号线15i+1的连接部23i+1的连接,并分别与主上游侧信号线端子7i和主下游侧信号线端子 13i连接,从而在主线上追加阀致动器5i(步骤STA5)。在控制装置3中,识别部31检测能够通过主线和备用线进行通信的阀致动器,判断部33判断追加作业结束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TA6)。在这里,追加作业结束条件是指:在主线和备用线的双方,能够与包括阀致动器5i在内的阀致动器5 进行通信。等待步骤STA5的作业的结束,直到追加作业结束条件成立。当在主线上追加阀致动器5i的作业结束时,追加作业结束条件成立,并结束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路径设为主线和备用线这两条,但也可以是更多的数量。另外,在串联连接了多个阀致动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串联连接的部分进行判断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成为拆下或追加的对象的阀致动器为一台的情况,但即使是多台,也能够同样地实施。例如,在拆下或追加连续连接的多台阀致动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不经由阀致动器地连接位于其端部的两台的上游侧信号线和下游侧信号线从而进行拆下。另外,能够通过将上游侧信号线和下游侧信号线分别与连续连接的多台阀致动器的端部的两台连接从而进行追加。对于不连续连接的阀致动器,只要像本实施例记载的那样操作,则能够分别对其进行拆下或追加。在连续的部件或不连续的部件并存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实现。

Claims (7)

1.一种阀致动器通信系统,具备多个阀致动器和与所述多个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
各所述阀致动器和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多条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包括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一个或多个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
在状态为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而不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进行通信,且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所述阀致动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进行通信并能够不使用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而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
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是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多个阀致动器串联的通信路径,
在所述第二通信路径是所述多个阀致动器和所述控制装置串联的通信路径,且所述第一通信路径是除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之外的所述多个阀致动器和所述控制装置串联的通信路径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
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具备与所述各通信路径对应的多个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多个下游侧信号线端子,
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是连接用于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上游侧信号线的端子,
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是在所述控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与其他所述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连接用于与其他所述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下游侧信号线的端子,
通过在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上分别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所述控制装置成为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和其他所述阀致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通信的状态,
通过在所述上游侧信号线端子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端子上分别不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和所述下游侧信号线,而不经由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地连接所述上游侧信号线与所述下游侧信号线,所述控制装置成为不能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进行通信而能够与其他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
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具备表示单元,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表示控制单元,所述表示控制单元使所述表示单元表示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
所述表示控制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能够进行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一方,使所述判断对象致动器的所述表示单元表示状态为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这一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致动器通信系统,
所述判断单元,
在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后,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不能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通信、而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已拆下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
在判断为处于能够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的状态后,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进行通信,且也能够与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以外的阀致动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已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阀致动器。
6.一种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判断是否能够变更多个通信装置的构成,
控制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所述各通信装置能够用多条通信路径进行通信,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包括第一连接路径和第二连接路径,
所述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包括:
识别步骤,识别单元识别能够通过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和
判断步骤,在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一方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判断对象通信装置,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的另一方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中不包括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和所述第二通信路径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所述通信装置除了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以外是相同的装置的情况下,判断单元判断为处于能够拆下或追加所述判断对象通信装置的状态。
7.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在能够与多个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中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CN201580001488.2A 2014-02-14 2015-01-29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Active CN1054745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6822A JP6297348B2 (ja) 2014-02-14 2014-02-14 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接続状態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26822 2014-02-14
PCT/JP2015/052494 WO2015122287A1 (ja) 2014-02-14 2015-01-29 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接続状態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583A CN105474583A (zh) 2016-04-06
CN105474583B true CN105474583B (zh) 2019-05-10

Family

ID=5380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1488.2A Active CN105474583B (zh) 2014-02-14 2015-01-29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97348B2 (zh)
KR (1) KR102237153B1 (zh)
CN (1) CN105474583B (zh)
WO (1) WO2015122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79453B1 (en) * 2017-03-24 2018-10-19 Danfoss A/S BUS ACTUATOR WITH MULTI VALVE COTROL FUNC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7614A2 (de) * 2001-08-17 2003-0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daten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über verschiedene schnittstellen
JP2004257420A (ja) * 2003-02-24 2004-09-16 Seibu Electric & Mach Co Ltd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型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146006A (zh) * 2006-09-13 2008-03-19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音乐装置
JP2010504461A (ja) * 2006-09-25 2010-02-12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ドゥ コントロール モトゥール バルブ付き燃焼エンジン制御システム
CN102576356A (zh) * 2009-08-06 2012-07-11 路美克斯公司 串联联网光纤到座位的机内娱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2010A (ja) * 1992-02-27 1994-03-04 Nitsuko Corp 通信インタフェースアダプタ装置
JPH112743A (ja) * 1997-06-10 1999-0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通信装置
JP2000092097A (ja) * 1998-09-17 2000-03-31 Toshiba Corp マルチバスシステムの活線挿抜方式
US6040712A (en) 1998-11-30 2000-03-21 Alt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circuit during a hot socket condition
US7636613B2 (en) * 2005-07-01 2009-12-22 Curtiss-Wright Flow Control Corporation Actuator controller for monitoring health and status of the actuator and/or other equipment
JP5705791B2 (ja) * 2012-06-11 2015-04-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7614A2 (de) * 2001-08-17 2003-0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daten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über verschiedene schnittstellen
JP2004257420A (ja) * 2003-02-24 2004-09-16 Seibu Electric & Mach Co Ltd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型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146006A (zh) * 2006-09-13 2008-03-19 雅马哈株式会社 电子音乐装置
JP2010504461A (ja) * 2006-09-25 2010-02-12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ドゥ コントロール モトゥール バルブ付き燃焼エンジン制御システム
CN102576356A (zh) * 2009-08-06 2012-07-11 路美克斯公司 串联联网光纤到座位的机内娱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22113A (ko) 2016-10-21
CN105474583A (zh) 2016-04-06
KR102237153B1 (ko) 2021-04-07
WO2015122287A1 (ja) 2015-08-20
JP2015154281A (ja) 2015-08-24
JP6297348B2 (ja)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0959B (zh) 一种双冗余can总线故障检测方法
CN106170954A (zh) 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将多个从动单元与主控制单元连接
EP2605352A3 (de) Schutz von Parallelleitung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versorgungsnetzes
CN102752145B (zh) 一种新型的rs-485端口故障检测与隔离系统及其方法
CA2923000A1 (en)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bus system
CN105474583B (zh) 阀致动器通信系统、通信装置连接状态评价方法
NO338821B1 (no) Rutingsanlegg for en undersjøisk elektronisk modul
CN102394796A (zh) 链路时延检测方法、源端、宿端及系统
CN104834246B (zh) 汽车控制器和应用于汽车控制器的状态同步方法
CN108292998B (zh) 总线耦合单元以及具有总线耦合单元的总线系统
CN108028791A (zh) 井道通信系统
CN103220199B (zh) Can总线多路隔离的集线方法
CN105204423B (zh) 一种plc扩展总线的终端电阻自动匹配系统及方法
CN101769106A (zh) 一种地铁安全门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573513B (zh) 用于人机对话系统的控制模块
CN102609388B (zh) 一种从节点电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378275B (zh) 菊花链式环形无主通信系统
CN208314514U (zh) 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讯系统
CN107171815B (zh) 具有继电器的通信装置
CN105527898B (zh) 一种三重化控制器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5337803B (zh) 一种环形系统通讯线解裂检测方法
CN105119779A (zh) 一种被测设备串口的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401851B (zh) 一种hdlc捆绑链路的工作接口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9955239A (zh) 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机器人设备
CN202652242U (zh) 一种新型的rs-485端口故障检测与隔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